Workflow
中国东航(600115)
icon
搜索文档
航空机场板块8月7日涨0.23%,深圳机场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73.0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7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当日上涨0.23%,领先个股为深圳机场(涨幅1.54%)[1] - 上证指数上涨0.16%至3639.67点,深证成指下跌0.18%至11157.94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73.05万元,游资净流出550.44万元,散户净流入923.49万元[2] 个股价格表现 - 深圳机场收报7.24元(+1.54%),成交量14.82万手,成交额1.07亿元[1] - 春秋航空收报52.86元(+0.63%),成交量2.90万手,成交额1.53亿元[1] - 中国东航收报3.83元(+0.52%),成交量44.66万手,成交额1.71亿元[1] - 中信海直收报23.08元(-1.28%),成交量27.56万手,成交额6.39亿元[2] - 海航控股收报1.51元(-0.66%),成交量235.74万手,成交额3.56亿元[2] 资金流向分布 - 吉祥航空主力净流入2838.48万元(占比11.89%),游资净流入655.80万元(占比2.75%)[3] - 海航控股主力净流入1412.71万元(占比3.97%),游资净流出1561.11万元(占比-4.39%)[3] - 上海机场主力净流出1019.34万元(占比-4.18%),游资净流入1486.35万元(占比6.09%)[3] - 中国国航主力净流出339.58万元(占比-0.85%),散户净流入228.58万元(占比0.57%)[3]
南昌至新加坡直航开通 填补江西至东南亚重要航空枢纽空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5:34
航线开通情况 - 南昌至新加坡直飞航线于8月7日开通 由东航江西分公司运营 使用空客A320执飞 夏秋航季每周三班(周二/周四/周六)[1][3] - 航班时刻为南昌起飞8时到达新加坡13时(5小时航程) 新加坡起飞14时到达南昌19时 首班南昌始发客座率达95% 回程客座率92%[3] - 首航团队占比数据显示:南昌出发团队占20% 新加坡回程团队占69%[3] 航线网络拓展 - 该航线是东航江西分公司今年开通的第二条国际航线 填补了江西至东南亚重要航空枢纽的空白[3][5] - 航线开通后东航每周共有78个航班往返中新两国 覆盖中国上海/北京/昆明/西安/武汉/杭州/宁波/合肥/南昌等9座城市[5] 战略意义 - 航线将为江西与新加坡两地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旅游发展搭建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5] - 首航仪式举办嘉宾与旅客互动活动 包括品尝蛋糕和两地元素背景打卡合影[5]
138家上市公司连续亏损5年:有的一息尚存,有的越亏越“嚣张”
搜狐财经· 2025-08-06 18:55
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分析 - 过去5年(2020—2024年)有138家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其中31家已"披星戴帽" [5] - 连续亏损公司中包括*ST春天、*ST高斯等31家ST股,以及寒武纪、中国国航等30家总市值超百亿的公司 [2] - 行业分布显示医药生物占比最高(23家,16.7%),其次是计算机(14家,10.1%)和电子(12家,8.7%) [2] 昔日"第一股"现状 - 北汽蓝谷(新能源整车第一股)连续5年亏损累计近300亿元,2018年上市后更换6任董事长和7任总经理 [3] - 张家界(山水旅游第一股)连续5年亏损,主要因24亿投资的大庸古城项目拖累业绩,2024年计提减值4.78亿元 [3] - ST中青宝(网游第一股)5年累计亏损超3亿元,2024年实控人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4] - ST起步(童鞋第一股)直播电商转型未达预期,业绩持续亏损 [4] 二级市场表现 - 过去5年21家公司涨幅超100%,其中诺思兰德、舒泰神、信息发展涨幅超200% [6] - 2025年舒泰神因血友病新药STSP-0601获优先审评,股价暴涨,但公司连续5年亏损累计超10亿元 [6] - 百济神州2024年亏损额居A股医药公司首位,8年累计亏损超600亿元,但市值3107亿元超越恒瑞医药成为"医药一哥" [6][7] - 寒武纪2024年涨幅387.55%登顶A股"涨幅王",市值突破2700亿元,但上市后累计亏损超38亿元 [7] 股价跌幅显著的公司 - 过去5年14家公司跌幅超50%,其中*ST仁东、天智航、启迪环境、ST起步、君实生物跌幅超70% [7] - 2025年14家公司跌幅超10%,*ST双成(-52.21%)、*ST花王(-51.89%)、ST中青宝(-37.37%)跌幅居前 [8][9]
东航江苏公司精细保障担架旅客 打通温情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民航网· 2025-08-06 16:57
东航江苏公司特殊旅客保障服务 - 公司通过全流程精准协作完成MU9721航班高龄担架旅客跨省转运保障任务,畅通特殊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1] - 公司地面服务部接到重伤高龄旅客特殊保障需求后立即启动专项预案,实施三项核心举措:建立与大理机场实时沟通机制、联动南京机场协调资源、与机场急救中心制定联合转运方案 [3] - 保障当日公司明确分工细化流程,调配地面保障人员及担架团队,联动机场多部门协同作业完成旅客安全转运 [5] 服务理念与数据表现 - 此次保障践行了中国东航"四精"服务理念(精心预案设计、精准过程管控、精致服务流程、精细协作精神),彰显"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央企担当 [5] - 7月公司南京主基地保障轮椅旅客563人次,同比增长18 28% [6] - 暑运期间公司将持续提升"三小一特"(小旅客、小动物、小群体、特殊旅客)服务质量 [6]
东航在杭甬两地推出“隔离区内自助改签”服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8-06 16:19
服务升级举措 - 东航浙江分公司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同步推出延误航班"隔离区内自助改签"服务 实现从柜台排队到指尖操作的服务升级 [1] - 已完成线上值机且无托运行李的旅客可直接扫描登机口二维码办理改签 无需返回人工柜台 避免重新安检和排队耗时 [3] - 二维码整合航班查询、余票显示和改签方案确认功能 自动推荐最优改签方案 全流程操作仅需1-2分钟 [4] 效率提升效果 - 新航班电子登机牌即时发送至手机 相较人工柜台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4] - 旅客无需反复进出隔离区和排队 有效解决早晚高峰时段柜台排队等候问题 [3][6] - 实际案例显示旅客在几分钟内完成改签 避免错过会议行程 [6] 数字化转型战略 - 暑运期间持续打造数字化智慧触点 针对改签手续繁琐痛点进行精准服务升级 [7] - 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 优化拓展智慧服务体系以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 [7]
“反内卷”倒逼航司外卷,京沪航线成竞争主战场
华夏时报· 2025-08-05 23:05
国内民航市场现状 - 国内民航市场增幅放缓,机票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出现"旺丁不旺财"现象 [1] - 行业监管机构开始将"反内卷"提上议事日程,航空公司通过改善服务应对竞争 [1] - 京沪航线作为国内最重要航线,竞争尤为激烈,航空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吸引高价值商旅客户 [1] 东航京沪线服务升级 - 东航推出"易登机"免费改签政策,改签窗口延长至原航班当日计划起飞前,可选航班范围扩大至前后4小时 [2] - 免费改签政策免除变更手续费一次,打破传统高等级舱位全价票仍需支付手续费的限制 [2] - 东航年底前将推出"易登机"线上服务渠道,旅客可通过APP或小程序自助办理改签 [4] - 东航与国航推出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经济舱6折及以上舱位客票可改签至同日同航段航班 [4][5] 机上服务升级 - 东航在京沪线推出免费机上Wi-Fi服务,经济舱N舱及以上旅客可全航程免费使用基础版 [5] - 机上Wi-Fi服务针对商务旅客需求,支持办公软件使用和金融炒股操作 [6] - 东航国内航线机上Wi-Fi标准版定价50元,尊享版定价88元 [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民航与高铁票价水平拉近,旅客结构发生结构性变化,高端旅客流向高铁,普通旅客流向民航 [7] - 航空公司票价水平降低,客公里收益接近或低于0.5元每公里,座公里收益更低 [8] - 航空公司业绩受高铁冲击影响,国有"三大航"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显示未能扭亏 [8] 行业发展趋势 - 航空公司通过综合服务体验升级进行差异化竞争,吸引高端旅客 [9] - 国内航空公司推出登机截载时间缩短、宠物进客舱等服务升级措施 [9] - 中国民航旅客增长趋势持续,但机票价格走低导致"旺丁不旺财"局面 [9]
暑运过半民航客流持续走高,北京航线量价领跑
北京商报· 2025-08-05 21:36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国内航线民航旅客量超603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 - 7月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达71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16.3% 同比增长3% [2] - 出入境航线旅客量超776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10% [2] - 7月民航执飞客运航班总量达52.4万班次 日均1.69万班次 同比增长3.5% [3] - 国际航班量同比增长14.1% 境内及地区航班增长2.2% [3] 区域市场表现 - 新疆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持续升温 前往乌鲁木齐旅客量同比增长超8% 喀什和阿勒泰均增长超20% [2] - 青海和新疆运力增幅最高 同比分别增长16%和12% [3] - 云南运力同比增长9% 宁夏同比增长7% [3] - 境外航线中东南亚与东亚出港航班占总量的75.3% [3] - 日韩领衔出境需求增长 海岛城市在签证政策加持下同比增幅亮眼 [3] 北京市场表现 - 北京成为7月境内最热门目的地 Top10目的地为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西安/重庆/杭州/乌鲁木齐 [4] - 南航在北京大兴枢纽暑运前半月保障进出港航班5075班次 运送旅客83.9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6.15%和6.39% [4] - 南航国际及地区航班量434班次 运输旅客8.6万人次 同比增幅分别达13.61%和11.63% [5] - 首都机场暑运期间日均客流量近20万人次 同比增长7% 国际及地区日均客流量达5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5] - 在航班量Top20航线中北京航线占7条 其中6条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超千元 [5] 服务创新举措 - 南航在广州-北京大兴航线推出"一刻登机"服务 旅客只需在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 [6] - 海航取消海口-北京航班值机截载时间限制 并将广州-北京快线值机截载时间由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6] - 东航在京沪快线推出"易登机"服务 免费改签窗口延长至原航班当日计划起飞前 可选航班范围扩大至前后4小时 [6] - 南航新增10个"爱宠进客舱"服务场站 每航班运输数量由2只提高至4只 取消短鼻类犬猫运输限制 [7] - 海航新增长春服务站点 推出"一人两宠"服务并扩大占座宠物箱尺寸 [7] - 厦门机场联合25家航空公司和50家机场推出"跨航司"行李直挂中转联程服务 [7]
中国东航(600115)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69.4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9:3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3.82元 单日上涨0.79% [1] - 换手率0.29% 成交量49.67万手 成交金额1.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769.47万元 占成交额9.3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946.40万元(占比10.28%)大单净流入176.93万元(占比0.93%)[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967.75万元 占成交额5.11%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801.72万元 占成交额4.2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4.06亿元 同比增长0.65% [1] - 归属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减少23.91% 扣非净利润11.12亿元 同比减少14.52% [1] - 流动比率0.188 速动比率0.173 资产负债率85.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5年 总部位于上海市 主营航空运输业 [1] - 注册资本222.91亿元 实缴资本222.91亿元 法定代表人王志清 [1] 企业投资与资产 - 对外投资企业69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29条 专利信息58条 行政许可316个 [2]
成都首次 C919国产大飞机在天府机场完成7A检工作
中国民航网· 2025-08-05 17:15
C919国产大飞机维修能力突破 - C919首次在成都及西南地区完成7A检工作 标志着东航在成都具备C919的A检维修能力 [1] - 7A检属于A检中工作要求高、工作量大的深度检查 涉及151份工作单卡包括93项例行检查和58项附加工作 [3] - 检查涵盖机身、发动机、起落架、飞行控制、液压系统等多项关键飞行安全系统 [3] C919商业运营规模与航线网络 - 东航目前运营11架C919客机 全部投入暑期商业运行 [5] - 执飞14条精品航线 通达12座城市 形成"东西贯通、南北联动"运营格局 [5] - 航线覆盖上海虹桥至成都天府、北京大兴、西安、广州、香港等主要枢纽城市 [5] 成都天府机场运营数据 - 天府机场作为C919首航北京后的首站常态化商业航班目的地 [8] - 自2023年5月运行以来 累计执行成都上海往返航班超4900班 [8] - 承运旅客超65万人次 [8] 飞机维护标准 - C919的A检周期为每700飞行小时、500飞行循环或4个月(先到先执行) [3] - 例行检修包括航前、航后、周检、A检、C检和大修等多级维护程序 [3]
航空机场板块8月5日涨0.79%,中信海直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7
板块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当日上涨0.79%,领涨个股为中信海直(收盘价23.66元,涨幅1.76%)[1] - 上证指数上涨0.96%至3617.6点,深证成指上涨0.59%至11106.96点[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海航控股成交量最高达412.06万手,春秋航空成交额达1.76亿元[1] 个股涨跌 - 涨幅前三分别为中信海直(1.76%)、海航控股(1.33%)、深圳机场(1.12%)[1] - 头部机场股表现稳健:白云机场涨0.96%至9.46元,上海机场涨0.72%至32.34元[1] - 三大航司涨幅收窄:中国东航涨0.79%,南方航空涨0.70%,中国国航涨0.55%[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3亿元,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入4986.58万元和8026.91万元[1] - 中信海直主力净流出1999.82万元但游资大幅流入1980.19万元[2] - 中国东航主力净流出1769.47万元的同时获游资净流入967.75万元[2] - 厦门空港呈现三类资金同步净流出状态,主力净流出337.41万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