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徽合力(600761)
icon
搜索文档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3-13
东海证券· 2025-03-13 11: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安徽合力维持“买入”评级 [10] - 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徽合力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与华为合作重塑智能物流竞争格局,内需景气度回升,叉车内销向好,未来可转债项目逐步投产,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5/15.87/18.66亿元 [8][9][10] - 制冷剂价格稳步上行,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供需关系趋紧,下游空调行业排产大幅提升,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12][13] - A股市场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日线指标待修复,贸易板块表现较好 [16][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推荐 安徽合力(600761) - 3月11日公告与泰国当地企业合资设立合力泰国公司,注册资本4.26亿元,公司出资3.195亿元占75%股权,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 [7] - 打造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持续上升,2024上半年海外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总营收38.69% [8] - 2月10日母公司与华为深化合作,子公司业务将受益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可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9] - 叉车需求与制造业和仓储物流景气度相关,内需景气度回升,叉车内销向好 [9] 制冷剂行业 - 截至2月28日,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月环比分别上涨2.30%、2.33%、2.27%,R22价格环比上涨3.03% [11][12] - 3 - 5月空调排产旺季,需求增速有望维持高位,对制冷剂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12] 财经新闻 - 3月12日国常会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各部门落实工作任务 [14] - 3月12日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正式生效 [15] - 3月12日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及核心CPI低于预期 [15] A股市场评述 - 上证指数低开震荡,尾盘回流收于日线均线体系之上,需量能和资金流支持突破平台 [16] - 深成指、创业板收小阳K线,日线指标待修复 [16] - 贸易板块收盘上涨2.3%,量能放大,大单资金净流入超5亿元,短线可观察 [17] 市场数据 - 展示了2025年3月12日融资余额、逆回购、利率、股市、外汇、商品等市场数据 [20]
安徽合力:拟投资设立泰国工厂,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20250313
东吴证券· 2025-03-1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公司2024 - 2026年盈利预测为14.0/16.0/18.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3/12/10X,看好全球化驱动下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智能物流板块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7.74亿元、174.71亿元、181.95亿元、200.58亿元、222.60亿元,同比分别为2.32%、10.76%、4.14%、10.24%、10.98% [1] - 2022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7亿元、12.78亿元、13.99亿元、15.98亿元、18.08亿元,同比分别为43.10%、40.89%、9.42%、14.27%、13.14% [1] - 2022 - 2026年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1.02元/股、1.43元/股、1.57元/股、1.79元/股、2.03元/股,P/E(现价&最新摊薄)分别为20.50、14.55、13.30、11.64、10.29 [1] 投资要点 - 拟投资建设泰国工厂,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公司出资3.2亿元持股75%,海外建厂助力份额提升 [2] - 2014 - 2023年全球叉车销量CAGR为8%,国内/海外分别为15%/5%,2024年行业国内景气磨底、海外需求疲软,中长期锂电化率提升有空间,后市场服务将成新增长点 [3] - 2025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与华为深化合作,2024上半年智能物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1%,未来有望成第二成长曲线 [4]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0.88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5.23/28.50元,市净率1.82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85.98亿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48元,资产负债率42.18%,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8.91亿股 [8] 三大财务预测表 - 2023 - 202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168.98亿元、180.80亿元、209.27亿元、227.01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86.36亿元、82.65亿元、93.36亿元、91.01亿元 [11] - 2023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4.71亿元、181.95亿元、200.58亿元、222.6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78亿元、13.99亿元、15.98亿元、18.08亿元 [11] - 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58亿元、22.65亿元、14.48亿元、24.4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8.20亿元、 - 0.13亿元、0.30亿元、0.5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46亿元、 - 0.53亿元、 - 0.53亿元、 - 0.53亿元 [11]
安徽合力(600761)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2025-03-12 18:00
现金管理额度 - 公司总理财额度7.5亿元,已使用6亿元,未使用1.5亿元[6] 近期现金管理操作 - 2025年1月20日认购6000万元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3月12日收回本金6000万,收益12.81万元[3] 近12个月现金管理情况 - 实际投入47.3亿元,收回本金41.3亿元,收益1809.66万元,未收回本金6亿元[6] - 单日最高投入12.6亿元,占最近一年净资产16.24%[6] - 委托理财累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1.42%[6]
安徽合力:拟投资设立泰国工厂,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20250312
东吴证券· 2025-03-12 17: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拟投资建设泰国工厂助力海外份额提升,全球化驱动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行业景气度磨底,可期待国内政策推进、海外渠道需求复苏;智能物流业务推进,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2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7.74亿元、174.71亿元、181.95亿元、200.58亿元、222.60亿元,同比分别为2.32%、10.76%、4.14%、10.24%、10.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7亿元、12.78亿元、13.99亿元、15.98亿元、18.08亿元,同比分别为43.10%、40.89%、9.42%、14.27%、13.14%;EPS分别为1.02元/股、1.43元/股、1.57元/股、1.79元/股、2.03元/股;P/E分别为20.50、14.55、13.30、11.64、10.29 [1] 拟投资建设泰国工厂 - 2025年3月10日公司拟投资设立泰国工厂,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与泰国当地企业共同出资4.3亿元设立合力泰国公司,公司出资3.2亿元持股75%;2023 - 2024年陆续设立多家海外公司及研发中心、总部;2024年海外收入份额约6%,海外建厂助力份额提升 [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叉车行业需求源于制造业和物流业投资增长及机器替人趋势;2014 - 2023年全球叉车销量CAGR为8%,国内/海外分别为15%/5%;短期国内景气磨底、海外需求疲软,2024年Q4全球龙头新签订单增幅转正;2024年Q4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海外收入增长,叉车企业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中长期国内外锂电化率提升空间大,后市场服务将成新增长点 [3] 智能物流业务进展 - 2025年2月控股股东与华为深化合作,华为为产品端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为业务端提供硬件设备;2023年子公司混改,2024上半年收购安徽宇锋智能、开园智能物流产业园;2024上半年智能物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1%,有望成第二成长曲线 [4]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20.88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5.23/28.50元,市净率1.82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85.98亿元;每股净资产11.48元,资产负债率42.18%,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8.91亿股 [7][8] 财务预测 - 2023 - 202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168.98亿元、180.80亿元、209.27亿元、227.0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78亿元、13.99亿元、15.98亿元、18.0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58亿元、22.65亿元、14.48亿元、24.41亿元等 [11]
安徽合力(600761):拟投资设立泰国工厂,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
东吴证券· 2025-03-12 16: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拟投资建设泰国工厂助力海外份额提升,全球化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2] - 2024年行业景气度磨底,可期待国内政策推进、海外渠道需求复苏,中长期锂电化率提升和后市场服务将带来新增长点 [3] - 智能物流业务推进,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774|17471|18195|20058|22260| |同比(%)|2.32|10.76|4.14|10.24|10.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07.19|1278.13|1398.54|1598.08|1808.12| |同比(%)|43.10|40.89|9.42|14.27|13.14|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02|1.43|1.57|1.79|2.03| | P/E(现价&最新摊薄)|20.50|14.55|13.30|11.64|10.29|[1] 拟投资建设泰国工厂 - 2025年3月10日公司拟投资设立泰国工厂,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 [2] - 公司与泰国当地企业现金出资设立合力泰国公司,注册资本4.3亿元,公司出资3.2亿元持股75% [2] - 2023 - 2024年公司陆续设立欧亚、澳洲、南美公司等,2024年海外收入份额约6%,海外建厂助力份额提升 [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叉车行业需求源于制造业、物流业投资增长和机器替人趋势,2014 - 2023年全球叉车销量CAGR为8%,国内/海外分别为15%/5% [3] - 短期国内景气磨底,年销量80万台以存量更新为主;海外需求疲软,新签订单增速下滑2年多,2024年Q4龙头企业新签订单增幅转正 [3] - 2024年Q4国内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海外收入增长,叉车企业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3] - 中长期国内外锂电化率提升空间大,2023年国内、海外锂电化率分别为19%/13%,后市场服务将成新增长点 [3] 智能物流业务进展 - 2025年2月控股股东与华为签约,将在多领域深化合作,华为为产品端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为业务端提供硬件设备 [4] - 近年来公司加快智慧物流布局,2023年子公司混改,2024上半年收购安徽宇锋智能,智能物流产业园开园 [4] - 2024上半年智能物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1%,未来有望成第二成长曲线 [4]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2381|13702|16693|18615|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517|4378|4234|4085| |资产总计(百万元)|16898|18080|20927|22701| |流动负债(百万元)|4813|4442|5513|5278|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823|3823|3823|3823| |负债合计(百万元)|8636|8265|9336|910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758|9156|10754|1256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504|659|837|1038|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8262|9816|11591|13600|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471|18195|20058|2226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3869|14174|15689|17473| |净利润(百万元)|1416|1554|1776|20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78|1399|1598|1808|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43|1.57|1.79|2.03| |毛利率(%)|20.61|22.10|21.78|21.51| |归母净利率(%)|7.32|7.69|7.97|8.12| |收入增长率(%)|10.76|4.14|10.24|10.9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0.89|9.42|14.27|13.14|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58|2265|1448|2441|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820| - 13|30|5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46| - 53| - 53| - 53|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 - 514|2200|1425|2444| |每股净资产(元)|10.06|9.93|11.72|13.75| |ROIC(%)|10.32|11.08|11.06|11.04| |ROE - 摊薄(%)|16.48|15.27|14.86|14.39| |资产负债率(%)|51.11|45.71|44.61|40.09|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4.55|13.30|11.64|10.29| |P/B(现价)|2.08|2.10|1.78|1.52|[11]
安徽合力:公司简评报告: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20250312
东海证券· 2025-03-12 1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徽合力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与华为深化合作,受益于内需景气度回升,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5/15.87/18.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4/11.72/9.97倍,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3月11日安徽合力公告,与泰国当地企业现金出资设立合力工业车辆(泰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26亿元,5年内分批投入,安徽合力出资约3.195亿元,持股75%,泰国企业出资约1.065亿元,持股25%,公司主营工业车辆和锂电池组制造与销售,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8] 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 - 安徽合力打造“1个中国总部 + N个海外中心 + X个全球团队”布局,构建海外生产供应体系,与泰国企业合资建厂是走向全球重要里程碑,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现有300多家海外代理商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上半年海外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总营收38.69% [8] 母公司与华为强强联合,重塑智能物流竞争格局 - 2025年2月10日,安徽叉车集团与华为在合肥签约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化转型等新质生产力创新领域合作,安徽合力工业车辆和智能物流业务将受益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结合华为技术可加速无人叉车智能化等解决方案落地,抢占全球市场份额[8] 内需景气度回升,叉车内销向好 - 叉车需求与制造业和仓储物流景气度相关,2024年10月起我国制造业PMI新订指数处荣枯线以上,2025年2月达51.10%,2024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叉车内需或将回升[8]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470.51|18,518.77|20,504.88|22,888.21| |同比增长率(%)|10.76%|6.00%|10.72%|11.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78.13|1,414.83|1,586.79|1,865.54| |同比增长率(%)|40.89%|10.70%|12.15%|17.57%| |EPS摊薄(元)|1.43|1.59|1.78|2.09| |P/E|14.55|13.14|11.72|9.97|[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3A - 2026E各指标进行预测,如货币资金、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还给出主要财务比率、估值倍数等数据[10]
安徽合力(600761):公司简评报告: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
东海证券· 2025-03-12 11: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徽合力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与华为深化合作,受益于内需景气度回升,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5/15.87/18.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4/11.72/9.97倍,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3月11日安徽合力公告,与泰国当地企业现金出资设立合力工业车辆(泰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26亿元,5年内分批投入,安徽合力出资约3.195亿元,持股75%,泰国企业出资约1.065亿元,持股25%,公司主营工业车辆和锂电池组制造销售,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8] 首次海外合资建厂 - 安徽合力打造“1个中国总部 + N个海外中心 + X个全球团队”布局,构建海外生产供应体系,与泰国企业合资建厂是走向全球重要里程碑,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现有300多家海外代理商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扩大全球渗透率和影响力,2024上半年海外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总营收38.69% [8] 母公司与华为合作 - 2025年2月10日,安徽叉车集团与华为在合肥签约深化合作,将在数字化转型、智能物流等新质生产力创新领域合作,安徽合力工业车辆和智能物流业务将受益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结合华为技术可加速无人叉车智能化等解决方案落地,抢占全球市场份额,重塑仓储物流行业竞争格局,提升物流效率[8] 内需景气度 - 叉车需求与制造业和仓储物流景气度相关,2024年10月起我国制造业PMI新订指数处荣枯线以上,2025年2月达51.10%,2024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叉车内需或将回升[8] 投资建议 - 安徽合力是国内叉车龙头,实现全产业链制造,正推进全球化等战略,未来可转债项目逐步投产,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5/15.87/18.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4/11.72/9.97倍,维持“买入”评级[8]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470.51|18,518.77|20,504.88|22,888.21| |同比增长率(%)|10.76%|6.00%|10.72%|11.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78.13|1,414.83|1,586.79|1,865.54| |同比增长率(%)|40.89%|10.70%|12.15%|17.57%| |EPS摊薄(元)|1.43|1.59|1.78|2.09| |P/E|14.55|13.14|11.72|9.97|[6]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2833|3889|4995|6328| |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4680|3780|3780|3780| |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2058|2050|2257|2508| |资产负债表|存货(百万元)|2285|2430|2450|2593| |资产负债表|预付款项(百万元)|85|292|321|356|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440|744|792|850|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12381|13185|14595|16415| |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453|503|553|603|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百万元)|2077|2437|2772|3084| |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百万元)|810|860|560|160| |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百万元)|482|595|675|755| |资产负债表|商誉(百万元)|0|65|65|65|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95|731|731|731|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4517|5191|5357|5398| |资产负债表|资产总计(百万元)|16898|18376|19952|21813| |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百万元)|530|695|695|695| |资产负债表|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3016|3442|3786|4198|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267|1615|1690|1780| |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813|5752|6172|6674| |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百万元)|1508|908|908|908|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315|549|549|549|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823|1456|1456|1456| |资产负债表|负债合计(百万元)|8636|7208|7628|8131| |资产负债表|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7758|10524|11523|12697| |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504|644|801|985|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8262|11168|12324|13682|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6898|18376|19952|21813|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471|18519|20505|22888| |利润表|营业成本(百万元)|13869|14579|16036|17782| |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11|111|123|137| |利润表|销售费用(百万元)|707|833|902|984| |利润表|管理费用(百万元)|453|481|523|572| |利润表|研发费用(百万元)|892|981|1077|1190| |利润表|财务费用(百万元)|8|0|0|0| |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22|0|0|0| |利润表|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30|-15|-15|-15| |利润表|投资收益(百万元)|97|148|103|92| |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79|0|0|0| |利润表|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67|131|84|71| |利润表|营业利润(百万元)|1622|1797|2016|2370| |利润表|营业外收支(百万元)|10|0|0|0| |利润表|利润总额(百万元)|1632|1797|2016|2370| |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百万元)|217|243|272|320| |利润表|净利润(百万元)|1416|1555|1744|2050| |利润表|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37|140|157|185| |利润表|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278|1415|1587|1866| |利润表|EPS(摊薄)(元)|1.43|1.59|1.78|2.09|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458|1732|2049|2291| |现金流量表|投资(百万元)|-1321|853|-50|-50| |现金流量表|资本性支出(百万元)|-669|-856|-408|-308| |现金流量表|其他(百万元)|169|-39|103|92|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820|-42|-355|-266| |现金流量表|债权融资(百万元)|260|-1986|0|0| |现金流量表|股权融资(百万元)|0|2153|0|0| |现金流量表|其他(百万元)|-405|-835|-588|-691| |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46|-669|-588|-691|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514|1055|1106|1333| |主要财务比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10.8%|6.0%|10.7%|11.6%| |主要财务比率|EBIT增长率(%)|44.5%|23.8%|12.2%|17.6%| |主要财务比率|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0.9%|10.7%|12.2%|17.6%| |主要财务比率|总资产增长率(%)|12.9%|8.7%|8.6%|9.3%| |主要财务比率|毛利率(%)|20.6%|21.3%|21.8%|22.3%| |主要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8.1%|8.4%|8.5%|9.0%| |主要财务比率|净资产收益率(%)|16.5%|13.4%|13.8%|14.7%| |主要财务比率|总资产收益率(%)|7.6%|7.7%|8.0%|8.6%| |主要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率(%)|51.1%|39.2%|38.2%|37.3%| |主要财务比率|流动比率|2.57|2.29|2.36|2.46| |主要财务比率|速动比率|2.05|1.77|1.87|1.97| |主要财务比率|P/E|14.55|13.14|11.72|9.97| |主要财务比率|P/B|2.40|1.77|1.61|1.46|[10]
安徽合力(600761)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10 19: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面向现有股东对和鼎机电增资1亿元,原计划增资7199.5895万元[1] - 天津力神放弃增资,其份额由长兴天尚承接,公司增资金额不变[2] - 增资后公司等各方持有和鼎机电股权比例改变[2] - 公司与泰国当地企业共同出资4.26亿元设合力泰国公司,5年内分批投入[3] - 公司占合力泰国公司75%股权,规划年产叉车和锂电池组各10000台/套[3]
安徽合力:引领电动化、国际化,智慧物流打开新成长空间-20250227
国信证券· 2025-02-26 2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叉车双寡头之一,业务涵盖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系统四大板块,实控人为安徽国资委,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业绩稳步增长 [1] - 叉车行业呈现电动化、锂电化趋势,全球电动叉车渗透率提升,国内电动叉车渗透率仍有发展空间,预计全球锂电叉车渗透率将增长 [1] - 中国叉车出海有较大成长空间,出口以价值量小的叉车为主,销售额市占率低,且中国在锂电叉车有全产业链优势 [2]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引领电动化、全球化,智能物流打开新成长空间,电动化方面入股相关企业布局,全球化建立海外中心和销售网络,智能物流营收和AGV销量增长,与华为合作有望增强竞争力 [2] - 考虑国内宏观经济疲软,下调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公司合理估值为24.05 - 27.7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前身始创于1958年,拥有60余年发展历程,自2016年起保持世界叉车制造商七强地位,经历起步、成长、内外扩张、改革创新四个阶段 [14] - 布局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系统四大业务板块,产品系列丰富,可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物料搬运解决方案 [17] - 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2022年股权划转后,安徽省投资集团和财政厅分别持有叉车集团90%和10%股权,截至2024年9月30日,控股股东安徽叉车集团持股35.13%,实控人间接持股31.67% [19] - 2002年以来探索销售子公司股权改革,首创叉车“4S店”销售模式,2023年全资子公司实施混改并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 [22] - 2018 - 2023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12.56%/17.01%,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2024Q1 - Q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 - 2018 - 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CAGR为30.52%,占比由16.70%提升至34.99%,国内业务营收CAGR为7.02% [23]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21.53%/8.82%,同比增长,海外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2023年分别为24.19%/18.27% [27] - 2021 - 2023年销售费用率上升,管理费用率平稳在2.7%左右,财务费用率稳定 [27] - 研发费用率维持4% - 5%,2023年上升幅度大,研发费用绝对值2018 - 2023年CAGR为17.75%,自1996年上市累计分红25次,累计现金分红36.83亿元 [29] 行业分析 - 叉车下游主要为制造业和物流仓储业,占比近60%,由动力、传动等多个系统组成,可分为电动和内燃叉车,有五大类型 [32][34][37] - 2017 - 2023年全球叉车销量CAGR为8.18%,2017 - 2022中国叉车销量CAGR为15.41%,2023年全球前20叉车公司总销售收入约58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8% [38][39] - 全球叉车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稳定,海外以高端产品和品牌经营为主,全球前三企业占前20公司总销售收入约55%,国内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营收规模有差距 [40] - 国内叉车市场双寡头垄断,2023年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销量市占率分别为25%和21%,合计近50% [42] - 电动叉车环保、成本低,全球环保政策趋严使其成为发展趋势,以3吨叉车为例,全生命周期成本仅为内燃叉车的50% [45] - 2013 - 2023年欧洲/中国/全球电动叉车市占率提升,中国电动化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因与欧洲有差距且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偏低 [47] - 锂电叉车是电动叉车未来方向,锂电池优势明显,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份额超50%,2023年中国锂电化率下降受III类车结构影响 [48] - 2018 - 2023年叉车出口/内销CAGR分别为19.42%/12.30%,出口以电动叉车为主,2023年渗透率为74.40%,中国叉车性价比高且锂电产业链成熟 [53] - 2023年中国叉车企业全球市场(除中国区域)销量份额约29.61%,但出口以价值量小的三类叉车为主,销售额市占率低,且海外电动叉车锂电替代铅酸趋势下,中国有全产业链优势 [56] - 安徽合力、杭叉集团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因海外产品价格高且出口锂电叉车毛利高,叉车出海有望提高国内叉车公司盈利能力 [58] - 叉车销量与制造业周期、宏观经济相关,当前制造业库存下降,未来有望复苏带动叉车需求 [60] - 2022 - 2023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10%/10.50%,2024年1 - 10月为7.70%,中国物流需求规模增长,仓储物流复苏有望带动叉车需求 [62][63] - 中国人口自2022年负增长,2023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10%,社会老龄化加速,“机器换人”趋势拓宽叉车应用场景和渗透率 [65] - 2018 - 2023年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CAGR为17.90%,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规模CAGR为43.18%,仓储智能化转型带动叉车智能化发展 [68] 公司分析 - 业务覆盖整机、关键零部件、后市场、新产业四大板块,形成以合肥总部为中心的整机生产基地,以核心零部件体系为支撑的百亿产业布局,开展后市场服务业,搭建新兴产业战略蓝图 [71] - 采取关键零部件自制,非关键零部件采购或外协的生产方式,自主开发多种关键零部件,2022年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2024年拟调整剩余募集资金投入零部件项目 [71] - 电动叉车产品齐全,涵盖多种类型和吨位,应用行业广泛,通过入股相关企业整合产业链加速电动化进程 [73] - 2017 - 2023年电动叉车销量CAGR为35.72%,高于行业的25.51%,国内市占率从13%增长至21%,目前以低价值量三类叉车为主 [74] - 2016年与美国公司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叉车,2021年完成研发,制定批量化市场应用计划,2022年主持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74] - 境内销售采取“直销为主 + 经销为辅”模式,截至2023年在全国有25家省级营销服务机构和近500家二、三级营销服务网络 [77] - 1998年成立进出口公司,早期以经销商代理海外销售,后设立区域中心及经销商代理,目前建立7大海外中心,在全球100 + 个国家和地区有300 + 家销售代理网络,产品销往150 + 个国家和地区 [79] - 2018 - 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CAGR为30.52%,占比由16.70%提升至34.99%,全球(包含中国)销量市场份额由7%提升至14%,海外市场仍有提升空间 [82] - 智能化是叉车行业未来趋势,智能物流、无人叉车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国内和海外叉车龙头均在布局 [83] - 智能物流板块产品丰富,应用行业和场景广泛,2023年发布智能工业车辆,形成产品矩阵和集成解决方案,2022/2023年智能物流营收同比增长158%/42%,AGV销量同比增长255%/127% [85] - 2024年子公司与德马科技签订战略协议,收购宇锋智能,整合行业资源,完善智能物流产业布局,加速转型升级 [86] - 2月10日安徽叉车集团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在数字化转型、智能物流、人工智能合作,有望增强公司竞争力,打开成长空间 [87] - 工业车辆后市场业务包括配件与服务等,市场前景与整机保有量相关,2019 - 2025年我国叉车保有量将从约350万台超500万台,后市场前景广阔 [88] - 公司后市场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13%,但2022H1收入占比18%,低于欧美龙头,后市场业务毛利率高于新机销售,未来有望增长并提升盈利能力 [88] 盈利预测 - 国内叉车景气度受宏观经济影响,2018 - 2023年复合增速约12.30%,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77%,预计内销维持小幅增长,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叉车业务收入106.33/110.59/119.43亿元,同比变动 - 5.00%/4.00%/8.00%,毛利率稳定在18.50% [94] - 全球叉车电动化、锂电化趋势显著,2018 - 2023年我国叉车出口销量复合增速约19.42%,2024年同比增长18.53%,预计出口维持快速增长,预计2024 - 2026年国外业务收入73.36/88.03/101.23亿元,同比增长20.00%/20.00%/15.00%,毛利率小幅增长 [95] - 2024年公司拓展海外业务费用率高,2025、2026年费用率保持较高但小幅下降,假设2024 - 2026年管理、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0%/2.60%/2.55%、4.10%/4.10%/4.05%、5.20%/5.20%/5.10% [96]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81.50/200.61/222.86亿元,同比增长3.89%/10.53%/11.0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22/16.48/19.04亿元,同比增长11.27%/15.89%/15.53% [9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两种方法估算公司合理价值区间 [101] - 绝对估值选取杭叉集团等为可比公司,算出无杠杆Beta为0.96,无风险利率为2.68%,假设永续增长率为1%,得出每股价值为25.17元 [102][103]
安徽合力:引领电动化、国际化,智慧物流打开新成长空间-20250226
国信证券· 2025-02-26 18: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徽合力是国内叉车双寡头之一,实控人为安徽国资委,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业绩稳步增长,2018 - 2023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12.56%/17.01% [1] - 叉车行业呈现电动化、锂电化趋势,全球电动叉车渗透率由2013年的27%提升至2023年的68%,预计全球锂电叉车渗透率将由2022年20%增长至2030年50% [1] - 中国叉车出海仍有较大成长空间,2023年中国叉车企业全球销量市占率(除中国区域)约29.61%,但销售额市占率较低,且中国在锂电叉车方面具有全产业链优势 [2] - 公司引领电动化、全球化,智能物流打开新成长空间,电动化方面入股相关企业布局电池产业,全球化方面建立海外中心和销售代理网络,智能物流方面产品矩阵丰富且营收和AGV销量增长快,还与华为合作增强竞争力 [2] - 考虑国内宏观经济疲软,下调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4.22/16.48/19.04亿元,对应PE 13/12/10倍,公司合理估值为24.05 - 27.7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始创于1958年,拥有60余年发展历程,自2016年起保持世界叉车制造商七强地位,经历起步、成长、内外扩张、改革创新四个阶段 [14] - 业务涉及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系统四大板块,产品系列丰富,可提供综合性物料搬运解决方案 [17] - 安徽省国资委为实控人,2022年股权划转后,安徽省投资集团持有叉车集团90%股权,安徽省财政厅持有10%股权,截至2024年9月30日,安徽叉车集团持有公司35.13%股权,安徽省国资委间接持有31.67%股权 [19] - 2002年以来积极探索销售子公司股权改革,首创叉车“4S店”销售模式,2023年全资子公司实施混改并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 [22] - 2018 - 2023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12.56%/17.01%,2023年营收174.71亿元,同比增长10.76%,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增长40.89%,2024Q1 - Q3营收/归母净利润134.09/11.01亿元,同比增长2.11%/11.63% [23] - 2018 - 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由16.14亿元增长至61.13亿元,CAGR为30.52%,占比由16.70%提升至34.99%,国内业务营收CAGR为7.02% [23]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1.53%/8.82%,同比增长1.29/0.47个pct,海外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2023年海外/国内毛利率分别为24.19%/18.27% [27] - 2021 - 2023年销售费用率上升,管理费用率平稳在2.7%左右,财务费用率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4% - 5%,2018 - 2023年研发费用CAGR为17.75%,自1996年上市累计分红25次,累计现金分红36.83亿元,2021 - 2023年股利支付率分别为40.87%/32.75%/37.05% [27][29] 行业分析 - 叉车下游主要为制造业和物流仓储业,占比近60%,由动力、传动等多个系统组成,可分为电动和内燃叉车,按动力源及应用领域又可分为五类 [32][37] - 2017 - 2023年全球叉车销量由133.38万台增长至213.74万台,CAGR为8.18%,2017 - 2022中国叉车销量由49.67万台增长至117.38万台,CAGR为15.41%,分区域看,亚洲、欧洲和美洲市场规模较大 [38] - 全球叉车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稳定,海外发达国家企业以高端产品和品牌经营为主,全球前三企业占全球前20叉车公司总销售收入比例约55%,国内安徽合力、杭叉集团营收规模有差距,2023年收入市占率分别为4.21%/3.95%,销量市占率分别为13.66%/11.49%,CR5销量占比超50% [40] - 国内叉车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2023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销量市占率分别为25%、21%,两者合计近50% [42] - 电动叉车具有环保、成本低优势,全球环保政策趋严使其成为发展趋势,以3吨叉车为例,电动叉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仅为内燃叉车的50% [45] - 2013 - 2023年欧洲/中国/全球电动叉车市占率分别从79%/54%/27%提升至89%/72%/68%,中国电动化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锂电叉车是未来发展方向,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份额超50% [47][48] - 2018 - 2023年叉车出口/内销CAGR分别为19.42%/12.30%,出口以电动叉车为主,2023年渗透率为74.40%,中国叉车质量具竞争力且性价比高,锂电产业链完善,出海有优势 [53] - 2023年中国叉车企业全球市场(除中国区域)销量份额约29.61%,但销售额市占率低,海外电动叉车以铅酸为主,中国锂电叉车有全产业链优势,出海有望提高国内叉车公司盈利能力 [56][58] - 叉车销量与制造业周期、宏观经济相关度高,当前制造业库存下降,未来有望复苏带动叉车需求,2022 -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10%/10.50%,2024年1 - 10月为7.70%,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预计带动叉车需求 [60][62] - 中国人口自2022年负增长,2023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10%,“机器换人”趋势推动叉车应用场景和渗透率提升,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2018 - 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90%,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规模CAGR为43.18%,带动叉车智能化发展 [65][68] 公司分析 - 业务覆盖整机、关键零部件、后市场、新产业四大板块,采取关键零部件自制,非关键零部件采购或外协的生产方式,2022年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2024年拟调整剩余募集资金投入零部件项目 [71] - 电动叉车产品齐全,涵盖多种类型和吨位,产业链整合方面入股相关企业增强竞争力和布局锂电产业链,销量从2017年的2.67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16.69万台,CAGR为35.72%,国内市占率从13%增长至21%,还积极布局氢能领域 [73][74] - 国内销售采取“直销为主 + 经销为辅”模式,全国有25家省级营销服务机构和近500家二、三级营销服务网络,海外采取经销模式,已建立7大海外中心,在全球100 +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300 + 家销售代理网络,产品销往150 + 个国家和地区 [77][79] - 2018 - 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CAGR为30.52%,占比由16.70%提升至34.99%,全球(包含中国)销量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7%提升至2023年的14%,海外市场仍有提升空间 [82] - 智能化是叉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智能物流板块产品丰富,2023年发布智能工业车辆,形成产品矩阵和集成解决方案,2022/2023年智能物流营收同比增长158%/42%,AGV销量同比增长255%/127% [83][85] - 2024年子公司与德马科技签订战略协议,收购宇锋智能完善智能物流产业布局,2月安徽叉车集团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有望增强智能物流、无人叉车竞争力 [86][87] - 工业车辆后市场业务前景与整机保有量相关,我国叉车保有量预计2025年超500万台,公司后市场业务逐年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13%,但2022H1占比18%,低于欧美龙头,后市场业务毛利率高于新机销售,未来有望增长提升盈利能力 [88] 盈利预测 - 国内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叉车业务收入106.33/110.59/119.43亿元,同比变动 - 5.00%/4.00%/8.00%,毛利率分别为18.50%/18.50%/18.50% [94] - 国外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73.36/88.03/101.23亿元,同比增长20.00%/20.00%/15.00%,毛利率分别为26.00%/26.30%/26.50% [95] - 期间费用率假设2024 - 2026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60%/2.60%/2.55%,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10%/4.10%/4.05%,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20%/5.20%/5.10% [96]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81.50/200.61/222.86亿元,同比增长3.89%/10.53%/11.0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22/16.48/19.04亿元,同比增长11.27%/15.89%/15.53% [9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两种方法估算公司合理价值区间 [101] - 绝对估值选取杭叉集团等作为可比公司,算出无杠杆Beta为0.96,无风险利率为2.68%,永续增长率为1%,得出每股价值25.17元 [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