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生物(600873)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玉米加工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产品结构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生物制造技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05
玉米产业战略地位 - 玉米产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柱,以全国最大种植规模、最高年产量及最具价值种业市场稳居国家粮食体系核心[1] - 2024年播种面积突破4474.1万公顷,同比增1.18%,单产达439.4公斤/亩,总产量创2.95亿吨新高[1][8] - 全国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比超过40%,10个核心省份产量占比稳定在81%以上[8][10] 玉米加工产业链 - 玉米加工分为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初级加工产品包括玉米糁、玉米粉等基础原料,深加工产品包括淀粉、酒精、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2] - 产业链上游以育种种植和装备制造为基础,中游为核心加工层,下游对接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医药化工等多元领域[5][6] - 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达68-70%,蛋白质8-10%,脂肪4-5%,为加工提供丰富原料[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玉米消费总量预计达31784.63万吨,工业消费逆势增长3.07%至7936.79万吨,饲用消费小幅回落0.31%[12] - 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回调至1900亿元,较2022年峰值下降6.4%,但产业长期向好[1][14] - 产品结构中淀粉及淀粉糖类占55%市场份额,酒精类占26%,形成"淀粉为主、多元发展"格局[1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三级梯队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为中粮科技、梅花生物等全产业链巨头,第二梯队为西王食品等细分领域专家,第三梯队为区域性或专业化企业[20] - 玉米淀粉领域CR5超44%,头部企业如诸城兴贸、西王集团通过纵向整合和高端产品开发增强竞争力[22] - 产能集中在山东、吉林、河北等玉米主产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2]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降低碳排放[24] - 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聚乳酸、功能性糖和生物基材料等为重点方向[25][26] - 生物制造技术引领产业升级,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技术提升原料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27]
2025年猪企盈利有望超预期!养殖ETF(516760)冲击五连阳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14
行业表现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上涨0 10%,成分股兄弟科技(002562)上涨9 94%,湘佳股份(002982)上涨1 85%,罗牛山(000735)上涨1 63%,海利生物(603718)上涨1 33%,溢多利(300381)上涨1 20% [1] - 养殖ETF(516760)上涨0 31%,冲击5连涨 [1]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 27%,牧原股份(002714)权重10 08%,温氏股份(300498)权重10 10%,海大集团(002311)权重11 24% [2][4] 生猪供需分析 - 2025年行业能繁补栏谨慎叠加母猪生产性能同比提升有限,预计全年生猪供给增量有限,猪价中枢维持在15元/公斤以上 [1] - 24Q3养殖户能繁投机性超淘,25M2-M5腹泻病毒变异致仔猪损失同比增加,6月中旬前后缺口传导至商品猪出栏,有望驱动2025Q3猪价中枢持续抬升 [1] - 2025H2猪价同比下行压力偏大,国家多轮政策推动猪价上行缓解CPI压力 [2] 政策动态 - 5月29日发改委约谈猪企降体重限二育 [1]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政策手段包括约谈猪企降均重、严查调运限二育、环保督察、单向收储等,2025年猪价中枢及猪企盈利有望超预期 [2] 投资建议 - 生猪板块低位投资逻辑改善,供给收缩与宏观催化共振,建议积极配置 [2] - 养殖ETF紧密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覆盖畜禽饲料、畜禽药物及畜禽养殖等业务上市公司 [2]
养殖ETF(516760)冲击四连阳!机构:生猪养殖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37
市场表现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上涨0.30%,成分股神农集团(605296)上涨2.03%,巨星农牧(603477)上涨1.69%,梅花生物(600873)上涨1.36%,星湖科技(600866)上涨1.13%,牧原股份(002714)上涨0.75% [1] - 养殖ETF(516760)上涨0.47%,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65元 [1] - 养殖ETF盘中换手1.16%,成交158.5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442.37万元 [1] 行业基本面 - 2025年5月CPI下降至-0.1%,低于政府工作报告2%的目标,生猪产业被选为提升CPI的重要抓手 [1] - 生猪养殖产能处于微过剩状态,与光伏等行业过剩幅度不同 [1] - 生猪养殖行业在税收层面无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与地方政府和资本端介入较少 [1] 投资机会 - 长江证券认为板块将迎来重大投资机会,当前从投资市、PE和股价位置看处于底部区域 [2] - 未来产能调控将改变行业格局、猪价底部、盈利稳定性和股息分红,重塑板块估值 [2] 指数与权重股 - 养殖ETF紧密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该指数选取畜禽饲料、药物及养殖业务上市公司证券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27%,牧原股份(10.08%)、温氏股份(10.10%)、海大集团(11.24%)为前三大权重股 [4][6] - 权重股中梅花生物(600873)上涨1.36%,温氏股份(300498)上涨0.64%,牧原股份(002714)上涨0.75%,海大集团(002311)下跌0.25% [6]
8.33亿元!“合成生物巨头” 梅花生物完成海外并购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2 22:35
梅花生物跨境收购进展 - 梅花生物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已完成对麒麟控股旗下协和发酵的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HMO)业务及资产的收购 最终交易对价确定为168亿日元(约8.33亿元人民币) 基于交割日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情况(约113亿日元 折合5.60亿元人民币)及营运资本因素调整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 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 延伸产业链 增强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 并获取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1] - 通过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引入三种HMO产品的生产能力及知识产权体系 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 推动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1] 梅花生物业务表现 - 公司从"味精大王"成长为"合成生物巨头" 饲料氨基酸板块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29.39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约46.9% 同比上升6.68% [2]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赖氨酸量价齐升及苏氨酸销量增长 该板块成为公司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核心板块 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2]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3]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与人才挖掘 [3]
梅花生物跨境收购落定 合成生物巨头崛起再加速
搜狐网· 2025-07-02 10:10
收购交易概述 - 梅花生物及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与协和发酵签署《股份及资产购买协议》,并于2025年7月1日完成业务交割 [1] - 交易最终对价约为1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约11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氨基酸管线进一步增加,新增HMO管线,向下游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出海发展战略得到落地 [1] 业务与产品拓展 - 公司将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如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瓜氨酸、鸟氨酸和羟脯氨酸等,并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 [2] - 公司将延伸产业链,增加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获得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的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2] - 公司将引入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生产三种HMO产品的能力,并获得相关知识产权体系 [2] 产业布局与战略 - 公司将通过交易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实现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2] - 协和发酵在氨基酸和HMO产品的上游菌种改造和下游提取工艺上拥有众多专利,率先实现了L-谷氨酸和L-赖氨酸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3] - 协和发酵专注于通过先进的发酵技术生产高纯度、高品质的医药级氨基酸产品,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健康领域 [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62.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52% [3]
“合成生物巨头”梅花生物海外并购完成业务交割,多维度提升重塑核心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7-02 09:56
收购交易进展 - 梅花生物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已完成对麒麟控股旗下协和发酵的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HMO)业务及资产的收购业务交割 [1] - 最终交易对价确定为约1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基于交割日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情况(约11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元)以及营运资本因素进行调整 [1] - 交易对方已于交割前完成债务清偿 [1] 收购标的概况 - 协和发酵是全球生物技术和发酵领域的佼佼者,专注于药用级、食品级和工业级的高质量氨基酸及其他新型合成生物学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2] 收购战略意义 - 业务结构拓展: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增强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获取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2] - 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引入三种HMO产品的生产能力及知识产权体系 [2] - 产业布局完善: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推动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饲料氨基酸板块营收达29.3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46.9%,同比上升6.68%,主要得益于赖氨酸量价齐升及苏氨酸销量增长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同比减少13.85%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19亿元,同比增长35.52%,环比增长36.72% [3] 机构观点 - 中邮证券维持"买入"投资评级,认为公司国际化布局和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未来成长可期 [3]
梅花生物: 梅花生物关于跨境收购业务与资产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31
交易概况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与麒麟控股全资子公司协和发酵签署《股份及资产购买协议》,拟以105亿日元(约5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其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HMO)业务 [1] - 收购主体为新加坡公司或其新设的特殊目的实体(SPV) [1] 交易进展 - 交易于2025年7月1日完成交割,交割条件已满足 [2] - 交易对方在交割前完成债务清偿,最终对价调整为168亿日元(约8.33亿元人民币),调整因素包括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113亿日元(约5.60亿元人民币)及营运资本变动 [2] 标的资产 - 标的资产涵盖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HMO)业务 [1]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持续关注进展并按规定发布公告 [2]
梅花生物(600873) - 梅花生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8:03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9月24日,由董事长王爱军提议[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10月10日至2025年10月10日[2] - 预计回购金额3亿至5亿元,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2] 回购进展 - 2024年10月23日实施首次回购[4] -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回购3570.84万股,占比1.25%[2][6] - 累计回购金额35202.44万元,价格9.10 - 10.68元/股[2][6] 股本情况 - 公司目前股本总数为2852788750股[6]
梅花生物(600873) - 梅花生物关于跨境收购业务与资产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11月22日公司拟105亿日元(约合5亿人民币)收购标的资产[2] - 2025年7月1日完成业务交割[3] - 交易最终对价约168亿日元(约合8.33亿人民币)[3] 数据相关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约113亿日元(约合5.60亿人民币)[3] 其他 - 交易股权变更手续尚在办理,已聘专业机构审计、评估[4] - 交易对2025年业绩影响参考审计、评估结果确定[4]
梅花生物(600873) - 梅花生物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进展的公告
2025-07-01 18:00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6月,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专户买入7,555,351股,占股本0.26%,成交均价10.59元/股,金额79,997,146.32元[1] - 截至2025年6月底,员工持股计划专户累计买入16,083,051股,占股本0.56%,成交均价10.57元/股,金额169,959,168.32元[2]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尚未实施完毕[2] 股本信息 - 公司目前股本总数为2,852,788,750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