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搜索文档
金改前沿|高歌猛进!36万亿元险资变身“超级买方”
新华财经· 2025-08-18 18:18
中国平安举牌同业保险公司 - 中国平安于8月12日增持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 持股比例由4.91%增至5.04% [2]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 平均每股32.07港元 持股比例由4.98%增至5.04% [2] - 通过子公司平安人寿持有中国太保H股13809万股 平安养老持有200万股 [2] 险资举牌行业信号 - 自2019年以来首次举牌上市保险公司 时隔6年再现险资举牌险企 [2] - 释放险资对保险行业基本面改善的积极信号 [2] - 映射保险公司对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的认同 [2] 险资权益投资配置趋势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7.4% [4] - 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余额达4.73万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25% [4] - 险资股票配置比例连续5个季度环比改善 [4] 险资举牌活动统计 - 2024年以来中国平安发布8次举牌公告 标的均为银行股 [3] - 包括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两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农业银行H股 [3]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达29次 超过去年全年的20次 [4]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财政部调整考核机制为当年度指标30%权重+3年周期50%权重+5年周期20%权重 [4]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达2220亿元 [4]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推动保险公司长钱长投需求扩大 [5] 行业投资价值展望 - 中国太保2024年股息率约为3.6% 不属于传统高股息范畴 [3] - 保险被视为金融业较具成长性方向 头部险企投资价值突出 [3] - 2025年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 权益配置比例谨慎提升 [5]
保险业再现同业举牌!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
犀牛财经· 2025-08-18 17:44
交易详情 - 中国平安于2025年8月11日以均价32.0655港元/股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 合计耗资约5583.87万港元[2] - 交易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数量增至140,088,600股 持股比例从4.98%上升至5.04%[3] - 该交易通过场内进行 股份类别为H股 股份代码02601[3] 持股变动情况 - 交易前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138,347,200股 占比4.98%[3] - 本次增持174.14万股使持股总数突破5%的举牌线[3] - 中国太保H股总发行量为2,775,300,000股[3] 历史可比案例 - 2019年8月中国人寿曾通过连续增持将中国太保H股持股从4.87%提升至5.04% 触发举牌线[4] - 中国人寿集团整体合并持股当时从4.91%上升至5.08%[4] 投资策略背景 - 中国平安2025年3月曾表示权益市场前景向好 将适度加大权益配置[4] - 公司注重平衡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和高分红价值股的权重配置[4] - 权益投资对提升险资长期收益具有不可替代性[4]
加仓!加仓!净买入超64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7:32
保险行业核心指标 - 截至上半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 2% 上半年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 1% [2] - 上半年保费增长主要由寿险驱动 1月~6月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为5 4% 较1月~5月的3 3%增速明显走扩 [2]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 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 39% 较年初增长8 9% 环比增长3 7% [2]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2 6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 9% 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 3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5 7% [2] 保险资金配置策略 - 保险资金主要配置方向仍是债券 占比超51% 同时大力加仓股票 银行存款和非标继续被减配 [2][4] - 截至二季度末股票余额为3 07万亿元 占比提升至8 8% 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 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 [3] - 较去年二季度末股票余额增长47 57% 高于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总量同比17 39%的增幅 [3] - 债券余额为17 87万亿元 占比提升至51 1% 刷新近年来最高水平 上半年净增加1 94万亿元 二季度单季净增加8961亿元 [4] - 银行存款余额为3 02万亿元 占比降至8 6% 其他投资(以非标类为主)余额为6 58万亿元 上半年净减少1871亿元 占比降至18 8% [4] 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低利率环境下市场配置呈现"资产荒" 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扩大长期投资试点等政策落地为险资入市松绑 [3] - 监管层对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的明确号召及配套利好措施推动形成投资趋势 [3] - 保险资金同时增加债券和股票配置 "哑铃型"配置策略更加突出 [5] 险资举牌动态 - 险资举牌持续升温 举牌对象主要集中在港股的银行 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 [5]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的H股 反映出对保险板块基本面修复和长期价值的信心 [5]
中国平安保险(香港)公司发声:云悦动、众橙、绿果、聚象4款暴雷APP中保险担保是伪造
齐鲁晚报· 2025-08-18 17:15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团伙通过伪造中国平安保险(香港)公司担保合同骗取投资者信任 展示虚假保险合同及编号[1][3] - 采用虚构高新农业项目及央企合作背景 并承诺高息投资吸引受害者[3] - 初期免费赠送几十到几百元现金作为诱饵 诱导受害者逐步提高投资金额后卷款跑路[3] 诈骗运营特征 - 四款APP(云悦动/众橙/绿果/聚象)操作手法高度一致 但限制单个手机号只能注册其中一个[3][5] - 于6月28日统一关闭APP 恰逢受害者大额投资到期兑付前夕[4] - 跑路前通过推出高息项目及售卖原始股方式诱骗追加投资[4] 资金与技术溯源 - 受害者通过支付宝查询发现资金往来账户涉及全国多地公司 但这些公司资质大多被盗用[5] - 服务器疑似设在东南亚地区 作案团伙大概率位于境外[5][7] - 涉及人员与地点众多 侦破难度大且周期长[7] 企业回应 - 中国平安保险(香港)公司明确声明诈骗APP展示的保险合同及编号均非其正式文件[3]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207.1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8-18 16:59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207.11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3.28% 近三个月上涨11.08% 年初至今上涨27.60% [1] 指数构成与基准 - 指数系列包含成长、价值、相对成长及相对价值四条指数 基于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构建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24%:汇丰控股(15.7%)、建设银行(8.37%)、阿里巴巴-W(5.03%)、中国移动(4.87%)、工商银行(4.62%)、中国平安(3.83%)、中国银行(3.32%)、中国海洋石油(2.26%)、小米集团-W(2.14%)、招商银行(2.0%) [1] 行业配置 - 金融行业占比51.72%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通信服务(8.79%)、可选消费(7.58%)、房地产(6.73%)、能源(5.98%)为次要配置行业 [2] - 信息技术(5.41%)、工业(3.95%)、公用事业(3.48%)、医药卫生(2.36%)、主要消费(2.18%)及原材料(1.83%)占比较低 [2] 市场板块分布 - 全部持仓样本均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 设置缓冲区机制:Z值排名80名以内新样本优先进入 120名以内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同步变更 临时调整跟随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变动 [2]
保险板块8月18日涨0.38%,中国人寿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9101.0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16:39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8日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38% 领涨个股为中国人寿(涨跌幅1.42%)[1]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 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新华保险持平(0.00%) 中国平安下跌0.77% 中国人保微跌0.12%[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人寿成交25.63万手 成交额10.95亿元 收盘价42.92元[1] - 中国太保成交34.64万手 成交额13.86亿元 收盘价39.90元[1] - 新华保险成交23.27万手 成交额15.68亿元 收盘价67.20元[1] - 中国人保成交98.51万手 成交额8.45亿元 收盘价8.58元[1] - 中国平安成交95.73万手 成交额57.32亿元 收盘价59.34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101.06万元 游资净流出9862.17万元 散户净流入761.11万元[1] - 中国太保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120.27万元(占比5.14%) 游资净流入27.14万元(占比0.02%)[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入5102.26万元(占比3.25%) 游资净流入2815.04万元(占比1.80%)[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1723.53万元(占比1.57%) 游资净流出74.29万元(占比-0.07%)[2]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1153.39万元(占比-0.20%) 游资净流出1.43亿元(占比-2.49%)[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3691.59万元(占比-4.37%) 游资净流入1504.14万元(占比1.78%)[2]
内险股继续走高 险资举牌范围拓展至险企 有望提升投资收益率并推动保险股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8-18 14:43
股价表现 - 中国人寿H股上涨3.86%至25.3港元 [1] - 众安在线H股上涨3.67%至19.75港元 [1] - 中国太保H股上涨2.57%至37.58港元 [1] - 中国平安H股上涨1.13%至58.25港元 [1] 同业举牌动态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持股比例达5.04% [1]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股2.13亿港元 持股比例达5.04% [1] - 险资举牌时隔六年再现同业举牌案例 [1] 政策环境 - 财政政策呈现积极态势 [1]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1] - 政策鼓励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 [1] 行业影响 - 保险行业权益配置范围持续扩大 [1] - 举牌范围延伸至保险股板块 [1] -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有助于降低险企负债成本 [1] - 保险板块基本面呈现修复趋势 [1]
2Q25保险资金运用分析:股票余额环比增长8.9%,基金配置比例持续下降
中泰证券· 2025-08-18 14:1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险资运用余额同比增速连续5个季度改善,2Q25末同比增速达17.4%,总规模达36.23万亿元[5] - 股票配置余额环比增长8.9%,占比连续5个季度提升至8.8%,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0.5%的涨幅[5][12] - 债券配置比例达51.1%(环比+0.7pct),但增速边际放缓;基金配置占比降至4.8%(环比-0.1pct)[5] - 偿付能力持续改善,2Q25末财险/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分别达240.6%/196.6%[5][14] 大类资产配置分析 - **银行存款**:占比8.6%(环比-0.2pct),财险公司存款余额4046亿元(同比+1.7%)[5][6] - **债券**:人身险公司配置比例提升3.68pct至51.9%,余额达16.92万亿元(同比+26.6%)[5][6] - **股票**:财险公司配置比例同比+1.84pct至8.3%,人身险公司股票余额2.87万亿元(同比+47.9%)[6] - **非标资产**:广义非标余额6.58万亿元,占比降至18.2%(环比-0.4pct)[5][12] 市场表现对比 - 2Q25险资股票配置涨幅(8.9%)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0.5%)[5] - 债券配置涨幅5.3%超越中证全债指数(2.0%),基金配置涨幅0.6%落后偏股基金指数(2.4%)[5] 重点公司动态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释放行业基本面筑底信号[5] - 挪威央行举牌众安在线,成为第五大股东[5] - 上市险企权益持仓若上涨20%,预计对新华保险内含价值影响达10.07%(最高)[17] 行业基本面数据 - 2Q25原保费/净资产/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5.3%/23.4%/16.1%[5] - 行业总市值3.26万亿元,流通市值占比99.98%[2]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万亿元(同比+17.7%),占行业总量90%[6]
市场向上,沪指创近十年新高,A500ETF南方(159352)交投活跃上涨1.28%,机构研判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新浪财经· 2025-08-18 14:06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全线大涨 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沪指创2015年8月20日后新高 [1] - A500ETF南方(159352)上涨1.28% 盘中换手率达26.17% 成交金额45.56亿元 [1] - 跟踪指数中证A500指数强势上涨1.41% 成分股芒果超媒涨18.62% 石头科技涨13.77% 恒玄科技涨11.82% [1] 行业经济数据 - 7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9% 金融业增长8.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8.0% 分别快于服务业整体增速6.1、2.9、2.2个百分点 [2] - 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 机构观点与资金动向 - 投资者加速入场 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趋势明确 [2] - 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 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量 [2] - A500ETF南方近1月规模增长8.04亿元 [2] - 市场正经历"健康牛" 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2] 中证A500指数特征 - 指数覆盖A股大中盘优质蓝筹企业 均衡分布于新兴制造、消费升级等核心领域 重点布局先进生产力 [2] - 采用"三级行业龙头优先+ESG负面剔除"机制 覆盖35个二级行业与约90个三级行业 [3] - 汇聚千亿巨头及百亿成长龙头 实现行业与市值双平衡 被誉为"中国新质生产力风向标" [3] - 深度绑定国家战略产业 全面配置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3] 产品结构与配置工具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美的集团、长江电力、紫金矿业、东方财富、比亚迪 [3] - A500ETF南方提供0.15%管理费+0.05%托管费的全行业最低费率档位 [3] - 场内高流动性满足交易需求 场外联接基金(A:022434 C:022435 Y:022918)提供便捷定投渠道 [3]
沪指刷新近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近4500只个股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02
市场表现 - 沪指涨1.18%报3740.50点,深成指涨2.25%报11896.38点,创业板指涨3.63%报2626.29点,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7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96亿元 [2] - 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市场近4500只个股上涨 [2] 个股表现 - 工商银行市值2.68万亿元位居A股市值榜首位,农业银行市值2.41万亿元次之 [2] - 贵州茅台、建设银行、宁德时代等10股市值均超万亿元 [2] - 建设银行市值2.39万亿元,中国移动市值2.34万亿元,贵州茅台市值1.80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市值1.75万亿元,中国石油市值1.57万亿元,宁德时代市值1.30万亿元 [3] 资金动向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持续提升 [4] - 7月A股新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个人投资者开户195.4万户 [4] - 今年以来累计新开户数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4] - 7月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减少217亿元,显示资金向股市迁移 [4]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托底下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5] - 市场上涨核心逻辑包括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