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险资系私募获批,超两千亿“长钱”加速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8:5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 试点已推进三批 总规模达2220亿元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太保寿险 泰康人寿 阳光人寿 人保寿险 太平人寿 平安人寿 中邮保险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 [1][2]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与新华人寿联合出资50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 截至2025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于2025年1月启动 太保寿险 泰康人寿 阳光人寿等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 规模520亿元 [2] - 2025年3月新增第三批试点 人保寿险 中国人寿 太平人寿 新华人寿 平安人寿获准参与 规模600亿元 [2][3] 险资入市规模与结构变化 - 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股票持仓市值达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2.60万亿元 合计占比超16% 较2024年末显著提升 [1] - 保险资金股票投资占比从2024年末的7.5%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8.4%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从7.77%升至8.27% [8] - 险资举牌活动显著增加 2025年以来举牌达22次 超2024年全年 被举牌公司历史三年平均股息率约5.3% [7] 投资策略与标的偏好 - 险资系私募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大盘蓝筹股 注重公司治理 经营稳健性 股息稳定性和流动性 [4][5] - 鸿鹄志远私募基金重仓伊利股份 陕西煤业 中国电信等A股 均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5] - 投资领域覆盖金融 能源化工 公用基础设施 消费 新能源转型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 [6] - 公用事业和银行板块受青睐 因高分红和稳定ROE特性 2025年前7个月险资举牌上市银行达10次 [7] 基金模式与地方实践创新 - 试点基金类型多元化 包括公司型基金(如鸿鹄志远一期)和契约型基金(如鸿鹄志远二 三期及第二批试点) 后者具标准化程度高 设立简便优势 [4] - 深圳开展"国家政策+地方实践"探索 设立平安基金规模100亿元 其中90%投向本地基建和产业项目 采用双GP管理模式和"直投+母基金"形式 [4][5]
22.41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抢筹非银金融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8:3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1日上涨0.34%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24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04%居首 通信行业涨幅1.95%紧随其后 [1] - 银行行业下跌1.01% 石油石化行业下跌0.4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00.20亿元 [1] - 1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15个行业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1.42亿元 日涨幅2.04%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33.26亿元 日涨幅1.76% [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0.15亿元 规模居首 [1] - 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出14.35亿元 传媒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0.81% 主力资金净流入22.41亿元 [2] - 行业83只个股中73只上涨 2只涨停 7只下跌 [2] - 54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8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29只个股资金净流出 6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 [2][4] 非银金融个股资金流入 - 东方财富净流入9.04亿元 涨幅2.59% 换手率3.48% [2] - 国盛金控净流入8.03亿元 涨幅7.18% 换手率12.89% [2] - 中国平安净流入1.47亿元 跌幅0.12% 换手率0.40% [2] - 九鼎投资净流入1.35亿元 涨停 换手率8.18% [2] - 华泰证券净流入9498.52万元 涨幅0.20% 换手率0.96% [2] 非银金融个股资金流出 - 中银证券净流出1.97亿元 股价持平 换手率5.52% [4] - 财达证券净流出9391.25万元 股价持平 换手率4.10% [4] - 国泰海通净流出8729.89万元 涨幅0.25% 换手率0.67% [4] - 海南华铁净流出7621.23万元 涨幅0.37% 换手率4.15% [4] - 新华保险净流出3320.78万元 跌幅1.57% 换手率1.32% [4]
大行评级|花旗:对中国平安启动正面催化观察 H股目标价为68港元
格隆汇· 2025-08-11 17:05
中国平安业务表现及评级 - 花旗对中国平安启动正面催化观察,主要因其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速有望领先行业 [1] - 中国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改善幅度显著 [1] - 花旗予中国平安"买入"评级,H股目标价为68港元 [1] - 预计银保渠道将对中国平安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1]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70.6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建设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11 16:46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70.66点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34% [1] - 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55% 近三个月上涨13.46% 年初至今上涨25.49%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系列包含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及相对价值指数四条指数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设置Z值缓冲区机制保障样本稳定性 [2] 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75% 汇丰控股以15.63%居首 建设银行8.67%次之 [1] - 阿里巴巴-W占比5.04% 中国移动4.88% 工商银行4.86% 中国平安3.68% [1] - 中国银行3.47% 中国海洋石油2.27% 小米集团-W2.11% 招商银行2.1%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占比达51.84% [2] - 通信服务占比8.8% 可选消费占比7.61% 房地产占比6.71% [2] - 能源行业占比6.03% 信息技术5.23% 工业4.0% 公用事业3.56% [2] - 医药卫生2.24% 主要消费2.22% 原材料1.75% [2] 市场特征 - 指数成分股全部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遵循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规则 [2]
保险板块8月11日跌0.55%,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2.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1 16:40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1日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55% 领跌个股为新华保险(跌幅1.57%)[1] - 板块内6只个股中仅*ST天茂上涨4.83% 其余5只均下跌 跌幅区间为0.05%至1.57%[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明显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达76.47万手 中国太保成交量最小为22.5万手[1] 资金流向特征 - 保险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2.22亿元 游资净流入4339.4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66亿元[1] - 中国平安获得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入2.05亿元(净占比8.1%) 但同时遭遇游资净流出8508.86万元[2] - *ST天茂主力净流入占比最高达35.85% 而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主力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分别流出1619.78万元和4036.05万元[2] 个股表现对比 - 新华保险跌幅最大达1.57% 收盘价62.58元 成交额17.23亿元[1] - *ST天茂表现最佳 涨幅4.83%收于1.52元 成交额1.03亿元[1] - 中国人寿下跌0.71%至40.48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3530.06万元[1][2] 市场环境对比 - 保险板块下跌0.55%的同时 上证指数上涨0.34%至3647.55点 深证成指上涨1.46%至11291.43点[1] - 板块内个股涨跌比为1:5 显示保险板块整体跑输大盘指数[1]
11日丁二烯橡胶上涨2.48%,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8-11 16:22
主力合约表现 - 丁二烯橡胶主力合约2509收盘上涨2.48%,成交量达13.83万手,前20席位净空头寸为6594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20.96万手,较前一日新增14.68万手,增幅达233% [1] - 前20席位多头持仓1.61万手,较前日增加1588手;空头持仓2.27万手,较前日增加3169手 [1] 机构持仓分布 - 多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持仓2243手、东证期货持仓1968手、国泰君安持仓1800手 [1] - 空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持仓7036手、东证期货持仓2562手、永安期货持仓1559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585手至2243手、东证期货增389手至1968手、创元期货增343手至691手 [1] - 主力合约空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增1514手至6948手、宝城期货增604手至752手、东证期货增338手至2502手 [1] 成交量与持仓变动 - 主力合约前20席位合计成交量203,267手,较前日增加139,580手 [3]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15,989手,较前日增加1,588手;空头持仓22,649手,较前日增加3,171手 [4] - 成交量前三机构:中信期货48,609手(增33,916手)、中泰期货33,514手(增22,200手)、东证期货22,201手(增15,070手) [3]
中国保险 - 2025 年上半年预览,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寿险与产险盈利趋势分化-China Insurance_ 1H25E Preview_ Robust NBV Growth; Enhanced P&C CoR; Diverged Earnings Trends Between Life & P&C
2025-08-11 10:58
行业与公司覆盖 - **行业**:中国保险业(寿险与财产险)[1] - **涉及公司**: - 寿险公司:中国人寿(2628.HK/601628.SS)、中国太平(0966.HK)、新华人寿(1336.HK/601336.SS)、中国太保(2601.HK/601601.SS)、平安人寿(2318.HK/601318.SS) - 财产险公司:人保财险(2328.HK)、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众安在线(未明确代码)[1][2][3][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增长强劲** - **驱动因素**: - 银保渠道增长:受益于银行存款到期资金转向保险产品,预计1H25E NBV同比增速18%~43%[2][8] - 利润率提升:3Q24定价利率上限下调及代理人渠道费用优化[1][2] - **公司表现**: - PICC Life领跑(+43% YoY),平安/新华/太保寿险分别增长39%/39%/31% YoY[8] - 中国人寿(+18% YoY)和太平人寿(+26% YoY)增速较低,因更注重分红险转型[2][8] 2.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CoR)改善** - **传统险企**:1H25E CoR同比优化0.9~2.0个百分点,主因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全国直接经济损失同比-46%至54亿人民币)[3][9] - 人保/平安/太保财险CoR分别降至95.3%/95.8%/96.1%[9] - **互联网险企(众安)**:CoR改善1.7个百分点至96.2%,得益于消费金融和健康险业务盈利提升[3][9] 3. **寿险与财产险盈利趋势分化** - **财产险公司**:承保利润增长推动净利润高增,人保财险/人保集团分别+29%/+20% YoY[4][10] - **寿险公司**:新华人寿(+25% YoY)领先,中国人寿/太保集团(+5% YoY),平安(-8% YoY)因转型压力承压[4][10] --- 其他重要细节 1. **催化剂事件** - **中国人寿**:30天下行催化剂预警,因1H25E净利润增速或低于预期(预计+5% YoY vs 市场共识+20%)[25][26] - **中国太保**:30天上行催化剂预警,因NBV增长(+31% YoY)、CoR改善(+1.0ppt)及盈利转正(+5% YoY)[27][28] - **平安保险**:上行催化剂,因寿险NBV高增(+39% YoY)及财险CoR显著优化(+2.0ppt)[29][30] 2. **目标价调整** - **中国人寿H股**:目标价上调至26.1港元(原17.9港元),因投资收入预测上调[11] - **中国太保H股**:目标价上调至37.7港元(原30.5港元),反映CoR改善[13] - **平安H股**:目标价上调至68港元(原55.5港元),基于投资收入增长[23] 3. **风险提示** - **宏观风险**:利率下行、股市波动、监管收紧[85][90] - **行业风险**:车险价格战(财产险)、代理人渠道转型不及预期(寿险)[130][135] --- 数据摘要(关键财务指标) | 公司 | 当前财年EPS(新预测) | 下一财年EPS(新预测) | 股息收益率 | 目标价调整 | |---------------|----------------------|----------------------|------------|---------------------| | 中国人寿H股 | 2.735 RMB (+12%) | 2.664 RMB (+9%) | 3.5% | 17.9→26.1港元[7][11]| | 中国太保H股 | 3.884 RMB (+10%) | 3.866 RMB (+3%) | 3.3% | 30.5→37.7港元[7][13]| | 平安H股 | 7.852 RMB (+5%) | 8.692 RMB (+5%) | 5.2% | 55.5→68.0港元[7][23]|
A500成分股掀涨停潮,A500ETF嘉实(159351)红盘蓄势,机构:中国主动投资优势正在回归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57
中证A500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0:32,中证A500指数上涨0.43% [1] - 成分股江特电机、大族激光、天齐锂业、视源股份均涨停(10%),新宙邦上涨8.75% [1] - A500ETF嘉实(159351)上涨0.39% [1] A500ETF嘉实流动性及规模 - 盘中换手率10.34%,成交额12.94亿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30.30亿元(截至8月8日) [1] - 最新规模达124.33亿元 [1] - 近5个交易日内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33亿元 [1] A500ETF嘉实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6.95%(截至8月8日)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4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10.04%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7.62%(截至8月8日) [1] 中证A500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9.83%(截至7月31日) [1] - 贵州茅台权重3.87%涨幅1.34%,宁德时代权重2.89%跌幅0.12%,中国平安权重2.60%涨幅0.17% [4] - 招商银行权重2.47%跌幅0.58%,兴业银行权重1.69%跌幅0.48%,长江电力权重1.60%跌幅0.75% [4] - 美的集团权重1.54%跌幅0.07%,紫金矿业权重1.40%跌幅1.51%,比亚迪权重1.30%涨幅0.88%,东方财富权重1.27%涨幅2.28% [4] 主动投资市场动态 - 主动公募指数较"924"新高上涨近10% [2] - 跑赢沪深300的主动偏股基金占比升至历史高位 [2] - 时隔三年再现"翻倍基金" [2]
深圳标杆企业参访-走进平安学习数字化预约电话| 企业考察推荐马博老师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58
公司概况 - 中国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坚持"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的理念 [2] - 公司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应用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城市服务生态圈 [2] - 2021年营业收入破万亿,净利润超千亿,纳税超千亿,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板块保持领先市场的健康增长 [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个人金融客户数达2.25亿,互联网用户达6.34亿 [2] - 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36835项,为主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2] 科技发展 - 平安科技成立于2008年,是平安集团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深圳,拥有超过4000名专业IT技术人员和IT管理专家 [3] - 平安科技标志着中国平安向IT专业化领域迈进,开启"科技新金融"的探索模式 [3] - 公司未来将坚持"科技新金融"之路,往"移动互联"、"云"、"大数据"三大方向发展 [3] - 平安科技将打造先进的IT组织、强化基础支持核心业务、携手平安各业务公司开拓创新 [3] 参访安排 - 参访内容包括平安标杆学习行前引导、平安集团总部科技展厅参观 [5][6] - 参观收益为感受平安在金融科技与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 [6] - 主题分享《三数战略-解码平安数字化战略》包含战略愿景、平安数字化战略愿景选择等内容 [6][7] - 分享会使用S-C-Q-A模型描绘数字化战略愿景,并安排交流互动环节 [7]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两融重回2万亿,重申看好券商板块投资价值-2025081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0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看好",重申券商板块投资价值 [2][3] 核心观点 券商行业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3%,交易额占比10.12%,较2015年高点(市值占比4.5%、交易额占比20%)仍有上行空间 [4] - 国联民生整合成效显著,1H25业绩达11.29亿元,较合并前两家公司1H24业绩总和(4.23亿元)同比提升167% [4] - 推荐三条投资主线:头部机构(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等)、高弹性标的(东方证券、东方财富等)、国际业务领先券商(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等) [4] 保险行业 - 银保渠道超越个险成为人身险第一大渠道,1H25中国太保银保保费同比+74.6%至370.53亿元,占保费比重22.05% [4] - 后"报行合一"时代银保渠道价值重估,头部险企战略资源倾斜,推荐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低估值标的 [4] 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 - 本周(2025/8/4-8/8)沪深300指数涨1.23%,非银指数涨0.59%,券商/保险/多元金融指数分别涨0.80%/0.25%/0.11% [7] - 申万券商II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0.43pct,保险II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0.98pct [4] 个股表现 - 券商涨幅前五:信达证券(+8.43%)、财达证券(+6.32%)、哈投股份(+3.47%) [9] - 保险A股领涨:中国人保(+2.70%)、中国平安(+0.58%);H股领涨:中国再保险(+6.77%)、中国太保(+4.46%) [9] 行业数据 券商数据 - 8月日均股票成交额16,838.84亿元,环比-19.34%,同比+35.47% [17] - 两融余额20,131.30亿元(8月7日),较2024年底+8.0%,日均余额同比+18.4% [17] 保险数据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9%,本周下降1.92bps;企业债信用利差(10年期)0.43%,本周扩大1.24bps [14] - 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4.3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22.02% [14] 公司动态 - 国联民生高管调整:顾伟接任董事长,新增3名副总裁,形成"国资负责人+业务型总裁"架构 [4][25] - 长江证券完成股权转让,长江产业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7.41%,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8.22%) [24] - 红塔证券拟回购1-2亿元股份用于注销,价格上限12.76元/股 [26] 行业资讯 - 证监会强调将严控IPO扩容,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 [18] - 花旗集团增持港交所至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