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重视保险公司举牌同业的信号意义-202508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核心观点 保险行业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174.14万股,交易金额5584万元,持股比例从4.98%升至5.04%,触发举牌 [3]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1850万股,持股比例从4.91%/4.88%升至5.04%/5.0%,触发举牌 [3] - 2024年保险公司共发布32次举牌公告,涉及17家上市公司 [3] - 2025年已有14家保险机构举牌24次,涉及20家上市公司 [3] - 中国太保(H)2024年股息率为3.6% [3] - 上市险企2017-2024年利差均值:中国平安(323bps)、中国太保(259bps)、中国人寿(195bps) [3] 券商行业 - 上证指数突破3674点,本周日均成交额2.1万亿,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额1.46万亿 [3]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占A股流通市值2.32%,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10.55% [3] - 香港证券指数年初至今上涨65%,AH券商A股平均涨幅不足10%,申万券商指数年初至今涨幅10% [3] - 2Q25主动公募基金证券板块重仓比例为0.62%,较1Q25提升0.24pct [3] 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4%,非银指数上涨6.5% [6] - 券商指数上涨8.2%,保险指数上涨3.2%,多元金融指数上涨4.5% [6] 个股表现 保险板块 - A股涨幅:中国太保(+7.6%)、新华保险(+5.7%)、中国人保(+4.0%) [10] - H股涨幅:中国再保险(+18.3%)、中国太保(+14.1%)、阳光保险(+11.9%) [10] 券商板块 - 涨幅前5:国盛金控(+36.1%)、长城证券(+36.0%)、中银证券(+21.8%) [10] - 涨幅后5:国泰海通(+3.1%)、财达证券(+3.2%)、招商证券(+4.0%) [10] 行业数据 保险行业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本周上升2.62bps [13] - 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8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3.99% [13] 券商行业 - 本周沪深北日均股票成交额21022.46亿元,环比增长23.91% [19] - 2025年至今两市日均成交金额14627.50亿元,同比增长37.53% [19] - 两融余额20552.08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906.25亿元 [19] 投资建议 保险行业 - 推荐标的:中国人寿(H)、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 [3] 券商行业 - 推荐3条主线:头部机构(广发证券、中信证券)、业绩弹性大(东方证券、东方财富)、国际业务强(中国银河、中金公司H) [3]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市场交投延续活跃,持续推荐非银板块-20250817
国金证券· 2025-08-17 18:58
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板块和保险板块均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市场情绪和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2][3][10] 核心观点 证券板块 - 市场情绪显著提升,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本周日均股票成交额环比大幅增长24%,达到2.1万亿元 [2] - 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跃升至2.06万亿元,为后续市场表现提供有力支撑 [2] - 消费信贷产业链迎机遇,财政贴息政策有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2] - 券商板块上半年业绩同比改善趋势明确,高盈利与低估值的显著错配凸显配置性价比 [3] - 香港交易所受益于互联互通深化和A股企业赴港上市,日均成交额同比+167% [3] 保险板块 - 25Q2险资股票配置规模较Q1再增2500亿元,权益表现较好利差压力减弱 [3] - 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总规模达36.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 [3] - 平安举牌太保、国寿H股,从业内投资视角印证保险经营趋势正在改善 [4] - 利差改善预期增强,头部公司负债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利差安全垫足够 [4] 市场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2.4%,非银金融(申万)+6.5%,跑赢沪深300指数4.1pct [10] - 证券、保险、多元金融分别+8.2%、+3.2%、+4.5%,超额收益分别为+5.8pct、+0.8pct、+2.1pct [10] 数据追踪 券商业务 - 经纪业务: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21019亿元,环比+23.9%;25年1-7月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77.1% [16] - 投行业务:2025年7月IPO/再融资累计募资规模同比分别+67%/+379% [16] - 资管业务:截至25年6月末,公募非货公募规模20.2万亿元,较上月末+4.2% [16] 保险业务 - 本周10年期、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5.74bps、+8.75bps [30] - 保险资金持续举牌,2024年至今举牌/增持共计45家公司,红利风格偏好明显 [38] 行业动态 - 中国太保前7月原保费收入3145.9亿元,同比增长5.48% [41] - 众安在线前7月原保费收入199.17亿元,同比增长5.82% [42] - 年内保险资管已登记ABS达2218.77亿元,同比大增50.4% [47] - 新华保险合作康养社区新增5家,总规模增至40家 [48] - 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推动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50] 公司动态 - 西南证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23亿元,同比+25.76% [53] - 东方财富2025H1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37.27% [54]
非银行业周报20250817:险资举牌同业,非银板块迎来资金面和基本面共振-20250817
民生证券· 2025-08-17 13: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非银金融行业维持"推荐"评级,重点看好保险和证券板块的投资机会 [7][38] 核心观点 保险板块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均达5.04%,触发举牌条件 [1] - 被举牌标的估值处于低位:中国太保H股PB 1.25倍、PE 7.78倍,中国人寿H股PB 1.21倍、PE 5.64倍 [1] - 险资配置低估值保险股的内在需求增强,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并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率 [2] -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有望降低险企负债成本,推动保险股价值重估 [38] 证券板块 - 西南证券2025H1营收15亿元(同比+26.2%),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24.4%),投行业务收入大增88.2% [3] - 东方财富2025H1营收69亿元(同比+38.7%),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37.3%),经纪与信用收入增速超40% [3] - A股日均成交额达2.02万亿元(环比+21.39%,同比+278.35%),两融余额20,551.94亿元(同比+45.32%) [17] -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投行收入持续修复,资管与基金代销业务改善可期 [3][38] 市场表现 - 非银金融板块周涨6.48%,其中证券指数+8.19%,保险指数+3.20% [9] - 主要个股表现:中信证券+7.69%,中国太保+7.59%,华泰证券+7.41% [9] 流动性环境 - 央行本周净回笼4,149亿元,资金利率上行:R001升至1.44%,DR007升至1.48% [29] - 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bp至1.75% [29] 重点推荐标的 - 保险:阳光保险、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财险 [39] - 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等头部券商 [39]
2025Q2保险业资金运用数据点评:保险资金加速入市,上半年股票投资净增量超6400亿
招商证券· 2025-08-17 12:3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突破36万亿,较年初增长8.9%,环比Q1增长3.7% [5] - 债券和股票占比再创新高,哑铃型配置结构更加突出 [1] - 监管加速推进保险资金长期入市,上半年股票投资净增量超6400亿 [1][5] - 保险公司举牌持续升温,年内举牌达27次,已超过去年全年的20次 [7]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和中国人寿(H),为2019年后首次险资举牌同业 [7]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91只,占比1.8% [2] - 总市值6706.2十亿元,占比6.9% [2] - 流通市值6413.8十亿元,占比7.2% [2]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6.8%,6个月14.2%,12个月69.4% [4] - 相对表现:1个月2.2%,6个月7.6%,12个月43.7% [4] 资金运用情况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0万亿,占比90.0%,较年初增长8.9%,环比Q1增长3.9% [5] - 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35万亿,占比6.5%,较年初增长5.7%,环比Q1增长3.2% [5] - 25H1资金运用余额净增加2.98万亿,其中Q2单季净增加1.30万亿 [5] 固收投资 - 债券余额17.87万亿,占比51.1%,上半年净增加1.94万亿,Q2单季净增加8961亿 [5] - 银行存款余额3.02万亿,占比8.6%,上半年净增加1113亿,Q2单季净增加454亿 [5] - 其他投资(非标类)余额6.58万亿,占比18.8%,上半年净减少1871亿,Q2单季净增加786亿 [5] 权益投资 - 股票余额3.07万亿,占比8.8%,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Q2单季净增加2513亿 [5] - 证券投资基金余额1.66万亿,占比4.8%,上半年净减少183亿,Q2单季净增加106亿 [5][7]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2.75万亿,占比7.9%,上半年净增加2874亿,Q2单季净增加140亿 [5][7] 政策动态 - 4月监管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5] - 5月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5] - 7月财政部调整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5] - 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达2220亿元 [5] 投资建议 - 个股推荐中国太平、新华保险、中国平安 [7] - 建议关注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 [7] - 重视中国财险的长期投资价值 [7]
中国人寿中标:2025年成都市医保基金第三方协同监管核查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8-17 10:17
公司中标信息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中标2025年成都市医保基金第三方协同监管核查项目 [2] - 中标金额为900000元 [2] - 采购方为成都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 [2] 公司业务与资产 - 公司共对外投资232家企业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12975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74条、专利信息539条、著作权信息228条 [1] - 拥有行政许可134个 [1] 项目背景 - 项目名称为2025年成都市医保基金第三方协同监管核查项目 [1] - 项目由成都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发布 [1] - 项目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 [2]
险资出手举牌保险股!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6 22:38
中国平安举牌保险股事件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8月12日分别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触发举牌后持股比例分别达5.04%和5.10% [1][3] - 对中国太保H股累计增持540.34万股 持股数增至1.40亿股 对中国人寿H股增持950万股 持股数达3.75亿股 [3] - 公司回应称属于财务性投资 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3] 保险行业基本面分析 - 保险股估值已充分反映资产负债两端压力 行业基本面呈现筑底向好趋势 [1][6] - 中国太保2025年前7月保费数据显示 寿险业务同比增长9%至1859.62亿元 产险业务增长0.8%至1286.28亿元 [4] -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有望缓解利差损压力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将改善险企投资收益率 [7][8] 保险股投资逻辑 - 保险股被重新定义为"另类红利资产" 中国太保H股股息率3.22% 中国人寿H股股息率2.92% 显著高于长债收益 [6] - 险资举牌反映高股息策略增强 保险股具备中长期估值修复空间 [6] - 新会计准则下 资产负债联动效率持续提升 推动险资配置高股息标的 [6] 市场反应与历史对比 - 中国太保H股两日累计上涨超6% A股上涨超5% [4] - 上次险资举牌保险股发生在2019年 中国人寿曾买入中国太保H股2000万股 [3]
入市加速,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增至7家
证券时报· 2025-08-16 19:50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人保资产获批设立人保启元惠众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两批试点保险机构均已完成私募基金公司设立,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总数增至7家 [1][4] - 试点政策依据为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与规模 [2] - 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于今年3月获第二批试点资格,获批规模100亿元,私募基金公司将向人保寿险募集资金并投向资本市场 [3] 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布局 - 7家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包括:人保启元惠众、太平私募证券基金、国丰兴华(国寿资产与新华资产合资)、泰康稳行、太保致远、平安资管恒毅持盈、阳光恒益 [4] - 国丰兴华为首批发起机构,与新华资产共同管理鸿鹄系列基金,泰康稳行、太保致远等机构陆续跟进设立私募基金 [4][5] 已运作私募基金情况 - 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总规模超1325亿元: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2024年3月落地) [5] - 鸿鹄基金二期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2024年5月成立) [5] - 鸿鹄基金三期1号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2024年7月成立),三期2号待披露 [6] - 泰康稳行一期基金(2024年6月成立)与太保致远1号基金(近期成立) [7] 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三批试点合计金额达2220亿元,参与机构涵盖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9家大型险企及多家中小险企 [7] - 试点通过私募基金形式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升长期资产配置效率 [7]
入市加速!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增至7家
券商中国· 2025-08-16 18:29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设立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两批获批试点的保险机构均已成立私募基金公司,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总数增至7家 [1][4] - 前两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2][9] - 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逐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3] 试点机构及基金运作情况 - 第一批试点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公司制基金,已悉数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中,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获批规模100亿元 [3] - 已有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包括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基金系列、泰康稳行一期基金和太保致远1号 [6][7][8] - 鸿鹄志远一期500亿元总规模已全部落地,二期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三期1号规模225亿元由两家公司各出资112.5亿元 [6] 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名单 - 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资产、新华资产) [5]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 [5] - 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保资产) [5] - 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资管) [5] - 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资产) [5] - 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资产) [5] - 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人保资产) [5] 试点意义与特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有利于增加符合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9] - 私募基金公司将运用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的属性优势,秉持长期主义、耐心资本经营理念,打造以资负匹配为基点、动态平衡为手段、绝对收益为指引的投资方法论 [3]
险企举牌险企H股!中国平安,连续出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12:29
中国平安举牌同业险企事件 - 中国平安近期增持中国人寿H股约950万股,每股作价22.4072港元,总金额约2.13亿港元,持股比例达5.04%触发举牌条件[2] - 此前中国平安已举牌中国太保H股,形成"同业举牌"罕见现象[2] - 香港交易所披露数据显示,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中国人寿H股3.72761亿股(5%),中国平安集团持有3.75151亿股(5.04%)[3] 同业举牌行为的三重信号 - 反映险企对保险行业基本面好转的认可,行业估值有望修复[4] - 显示险资对优质权益资产的强烈需求,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加大权益投资成为最优解[4] - 表明险资投资策略从银行价值股转向保险等兼具价值成长的资产,配置策略更趋积极[4] 保险行业基本面分析 - 监管部门引导降低负债成本、促进浮动收益产品,优化了上市险企负债结构,"利差损"风险减少[4] - 资本市场回暖使险企投资回报提升,资负两端向好支撑上半年业绩[6] - 2025年第三季度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进一步压降新单负债成本,缓解利差损担忧[6] 机构观点汇总 - 中泰证券认为保险股属于"红利"范畴,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压力,举牌显示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5] - 华西证券看好分红险产品竞争优势提升,推动险企向分红险转型,提升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水平[6] - 西部证券认为保险是金融业最具成长性方向,头部险企凭借规模效应和投资能力更具优势[6]
关于警惕冒用保险公司名义营销办理保险业务的风险提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6 11:19
公司声明 - 公司声明与"人寿财保(云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系 [1] - 该公司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的经营范围和资质 [1] - 公司已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1] 风险提示 - 线上办理保险业务需认准官方渠道 [1] - 线下办理保险业务需认准正规营业网点 [1] - 警惕营销人员承诺高额手续费的情形 [1] 消费者指引 - 办理保险业务时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官方客服电话查询网点地址 [1] - 消费者收到营销信息或办理业务时遇到疑点可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2] - 消费者需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 后续行动 - 消费者一旦被骗需保持冷静及时留存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