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源微(688037)
icon
搜索文档
芯源微(688037)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80.4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23: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19.48元 单日下跌1.04% 换手率2.07% [1] - 成交量4.16万手 成交金额4.9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80.48万元 占成交额8.8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654.61万元(3.34%) 大单净流出2725.87万元(5.51%)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550.71万元 占成交额3.13%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829.77万元 占成交额5.7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75亿元 同比增长12.74% [1] - 归属净利润466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0.89% [1] - 扣非净利润4006.8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64.25%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2.615 速动比率1.410 [1] - 资产负债率50.24%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2年 位于沈阳市 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0113.8646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6299.997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邓晓军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6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2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2条 专利信息609条 [2] - 行政许可63个 [2]
芯源微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邓晓军
搜狐财经· 2025-07-30 20:04
公司治理变更 - 法定代表人由宗润福变更为邓晓军 [1]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注册资本20113.8646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6299.997万人民币 [1] 企业运营概况 - 企业位于沈阳市 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对外投资6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21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32条 专利信息609条 行政许可63个 [1]
势银研究 | 本土成熟制程庞大体量驱动中国半导体设备快速进步
势银芯链· 2025-07-30 11:32
半导体产业趋势 - 半导体硬科技产业已从全球化合作转变为区域性战略产业,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显著 [2] - 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25%,预计2029年提升至31%,成熟制程产能增速突出 [2] - 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厂设备市场规模达412亿美元,全球领先,但2025年预计回落5%至390亿美元 [2]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 - 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开发能力持续提升,受益于国家及客户对国产供应链的支持 [3]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覆盖工艺节点包括290nm、>28nm、214nm、27nm、25nm等 [4] - 关键设备厂商包括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上海微电等,涉及薄膜沉积、刻蚀、光刻、量检测等环节 [4] 产业服务与数据 - 势银(TrendBank)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及咨询服务,聚焦半导体等领域 [9] - 研究覆盖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如《2025半导体设备产业研究》报告详细列出各工艺节点设备厂商布局 [4][9]
12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9:01
机构评级概况 - 今日共有12只个股获得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涉及12条评级记录 [1] - 山推股份、普洛药业关注度最高,均获得1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1] - 3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涉及保龄宝、普洛药业、芯源微 [1] 个股市场表现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上涨1.14%,表现强于沪指 [1] - 8只个股股价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芯源微(5.56%)、山推股份(4.41%)、汉仪股份(4.09%) [1] - 跌幅较大的个股包括锦波生物(-2.14%)、宝丰能源(-1.70%)、米奥会展(-1.60%) [1] 机构评级详情 - 普洛药业获华创证券首次“强推”评级,目标价22.00元(最新收盘价15.78元) [2] - 保龄宝获国泰海通首次“增持”评级,目标价16.30元(最新收盘价10.65元) [2] - 妙可蓝多获中金公司“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33.00元(最新收盘价27.90元) [2] - 铁龙物流获华泰证券“增持”评级,目标价7.09元(最新收盘价5.95元) [2] - 内蒙一机、歌尔股份、宝丰能源、米奥会展、锦波生物、汉仪股份、芯源微、山推股份均获“买入”或“增持”评级,但未提供目标价 [2]
百元股数量达99只 ,较上一日增加4只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7:21
市场概况 - A股平均股价为12 39元 其中股价超过100元的有99只 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增加4只 [1] - 沪指报收3605 73点 上涨0 65% 股价在50元至100元的有359只 股价在30元至50元的有730只 [1] - 百元股今日平均上涨1 24% 跑赢沪指0 58个百分点 上涨的有72只 下跌的有27只 [1] 高价股表现 - 贵州茅台收盘价最高 报收1491 50元 上涨1 08% 其次是寒武纪(600 23元)和比亚迪(342 72元) [1] - 最新百元股近一个月平均上涨12 79% 其间沪指上涨6 63% 今年以来平均涨幅为33 45% 强于沪指25 87% [2]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博瑞医药(77 87%)、新易盛(61 07%)、晶品特装(59 38%) 年内累计涨幅最高的是胜宏科技(269 28%) [2] 行业与板块分布 - 百元股中电子行业占比最高 有30只 占30 30% 医药生物行业有15只(15 15%) 计算机行业有14只(14 14%) [2] - 按板块划分 科创板有44只百元股 占比44 44% 创业板有27只 主板有25只 北交所有3只 [2] - 今日有1只股首次突破百元大关 博瑞医药收盘价100 39元 上涨5 95% 成交额17 66亿元 [2] 机构关注与个股动态 - 芯源微、锦波生物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其中芯源微为机构首次关注 [2] - 凯莱英今日涨幅达10% 太辰光跌幅最大(-8 54%) [5] - 高价股中换手率较高的包括同宇新材(23 93%)、六九一二(13 82%)、托普云农(14 77%) [4][5]
芯源微(688037):国内领先大湿法设备厂商,北方华创获得控制权再添新动能
华源证券· 2025-07-24 13: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芯源微是国内领先的大湿法设备龙头,产品矩阵丰富,技术攻坚与产业化应用不断深化,北方华创取得控制权注入新动能,虽短期利润承压但在手订单充足,预计未来业绩增长良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1日,收盘价104.71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20.00/56.18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210.76亿元,总股本2.01亿股,资产负债率50.24%,每股净资产13.47元[3] 投资要点 - 涂胶显影设备技术壁垒高,公司是国内唯一可提供量产型前道涂胶显影机的厂商,产品覆盖28nm及以上工艺节点并向更高工艺演进,持续研发新一代产品,获国内客户订单,提供国产替代选择[5] - 布局化学清洗设备研发及量产,前道物理清洗机获认可,前道化学清洗机具备多项优势,通过客户端验证获订单,有望成业绩增长新动能[5] - 封测市场复苏推动后道设备需求增长,后道先进封装设备品类拓宽,新产品通过验证进入放量阶段,有望巩固领先优势[5][6]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2023|1717|23.98|251|25.21|1.25|10.53|84.09| |2024|1754|2.13|203|-19.08|1.01|7.54|103.92| |2025E|2224|26.80|243|19.76|1.21|8.37|86.77| |2026E|2918|31.23|411|69.06|2.04|12.61|51.32| |2027E|4029|38.07|693|68.71|3.44|17.95|30.42|[7] 其他要点 - 北方华创通过协议受让和改组董事会获公司实际控制权,持股17.87%成第一大股东,双方产品布局互补,控制权变更有望赋能业务协同[8] - 2024年公司营收17.54亿元,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降19.08%,主要因研发投入和人员成本增长;2025年Q1研发费用0.64亿元同比增40.52%,归母净利润同比降70.89%;2024年新签订单约24亿元同比增10%,在手订单充足[8]
2025年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季度半导体封装设备销售额约7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9:21
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概述 - 半导体封装设备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用于芯片加工、电路连接和机械保护的专用设备,核心作用是将晶圆切割后的芯片通过贴装、键合等工艺固定到基板或PCB板上,实现电连接并提供物理防护 [1] - 半导体设备按工艺流程可分为前道设备(晶圆制造)和后道设备(封装测试),后道封装设备包括塑封机、划片机、贴片机、引线键合机、减薄机等 [3] - 半导体封装流程包括背磨、切割、贴片、银浆固化、引线焊接、塑封、切筋成型,各环节对应不同专用设备 [6]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销售额为282.7亿元,同比增长18.93%,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约为74.78亿元 [1][18]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其中后端设备领域在2024年迎来强劲复苏,组装和封装设备销售额增长25%,测试设备增长20% [15]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3532.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31%,其中封装设备占比约6% [17]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强化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 [8][10] - 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提出支持企业数字人才培育,聚焦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发国家职业标准 [10] - 地方政策如浙江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打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山东省推动集成电路"强芯"工程 [1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及系统,包括轴承、传感器、石英等核心部件,中游为设备生产制造,下游面向专业封装测试厂商(OSAT)、垂直整合制造商(IDM)及晶圆代工厂(Foundry) [11] - 传感器作为关键零部件,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4061.2亿元,其中压力传感器占比17.6%,图像传感器占比12.5% [13]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ASM太平洋科技、库力索法、东京精密等国际龙头企业主导 [21] - 中国本土企业包括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新益昌等,通过技术创新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21] - 北方华创2024年电子工艺装备营业收入277.07亿元,同比增长41.28%,盛美上海半导体设备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46.43% [23][25]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3D IC推动纳米级定位、多物理量协同控制等技术突破 [27] - 新能源汽车、AI芯片等新兴应用推动功率器件专用贴片机、异质集成设备等专用解决方案发展 [28] - 数字化工厂建设改变设备运维方式,通过传感器和边缘计算实现预测性维护,"设备即服务"模式重构价值链 [29]
芯源微:力争在前道化学清洗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20:4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单片式湿法设备等 [1] - 已形成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前道清洗设备、后道先进封装设备、化合物等小尺寸设备四大业务板块 [1] - 产品覆盖前道晶圆加工、后道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1] - 聚焦集成电路主战场,以前道涂胶显影、前道清洗、后道先进封装为三大支柱业务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新一代涂胶显影机采用六层对称架构,通过晶圆并行传输模组提升调度效率,研发进展顺利 [2] - 高温SPM机台已成功通过客户工艺验证,打破国外垄断 [2] - 上半年前道化学清洗产品签单实现快速增长 [2] - 力争在前道化学清洗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极 [2] 市场竞争策略 - 正视与外资同行业厂商在技术上存在的差距 [2]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2] - 通过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综合性价比,推进客户端导入及市占率提升 [2] 股东结构变化 - 北方华创持有公司3596.47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7.87%,为第一大股东 [2] - 北方华创提名了4名非独立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过半数 [2] - 北方华创已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取得控制权 [2] 战略协同效应 - 公司与北方华创同属集成电路装备行业,产品布局具有互补性 [3] - 北方华创取得控制权有利于双方协同效应的发挥 [3] - 双方可推动不同设备的工艺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集成电路装备解决方案 [3] - 双方可在研发、供应链、客户资源等方面加强协同 [3]
中证1000信息技术指数报9130.3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欧菲光等
金融界· 2025-07-11 16:37
指数表现 - 中证1000信息技术指数7月11日报9130 36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6 25% 近三个月上涨11 71% 年至今上涨7 69% [1] 指数构成 - 从每个行业内选取流动性和市场代表性较好的证券作为样本 形成10条中证1000行业指数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3 17% 其中欧菲光权重最高达2 69% [1] - 其他权重股包括华虹公司(1 54%) 和而泰(1 42%) 四维图新(1 39%)等 [1] 市场板块分布 - 深交所成分股占比57 12% 上交所占比42 88% [1] 行业构成 - 软件开发占比最高达24 50% 其次为集成电路(19 58%)和光学光电子(14 73%) [2] - 信息技术服务占比12 38% 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占比9 51% [2] - 其他行业包括电子元件(7 54%) 电子终端及组件(7 10%)等 [2] 样本调整机制 - 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特殊情况如样本退市 行业变更等会触发临时调整 [2] - 样本公司发生并购重组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并购热潮”来袭,券商掘金并购业务!前三名业务量遥遥领先
券商中国· 2025-07-11 14:59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A股重大资产重组(含定增并购)共计196起,同比增幅达172%,月均案例数量增长12个[5] - 券商在并购业务领域占据全市场份额60%以上,44家券商参与服务并购重组项目[3] - 政策持续优化,包括2024年"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及2025年修订《重组办法》,建立绿色通道、分期支付机制等[6][7][8] 券商并购业务竞争格局 - 交易数量前三:中金公司(32单)、中信证券(30单)、华泰证券(23单),头部集中效应显著[3] - 交易金额前三:中信证券(2024.64亿元)、中金公司(1457.36亿元)、中邮证券(1163.67亿元),华泰证券以402.19亿元居第四[3] - 申万宏源、国泰海通等6家券商年内并购项目数超5单,交易金额均超百亿元[3] 标杆并购案例与行业趋势 -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规模达1159.69亿元,为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并案[4] - 科创板并购活跃度提升:事件占比从2023年4%升至2025年上半年18%,电子、计算机领域案例显著增加[10] - 证券行业整合加速,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等案例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11][12] 政策驱动与产业整合 - 政策重点支持科创资产并购,如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应用"反向挂钩"机制[10] - 半导体领域案例频发,如北方华创控股芯源微,推动产业链技术协同[10] - 并购重组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工具,助力上市公司补链强链、提升技术水平[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