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锂电(688353)
搜索文档
有机硅板块走弱,三孚股份下跌4.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21:19
板块整体表现 - 有机硅板块整体走弱,领跌市场,板块整体下跌1.63% [1]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三孚股份下跌幅度最大,为4.25% [1] - 天赐材料股价下跌2.94% [1] - 江苏国泰股价下跌2.91% [1] - 兴发集团、华盛锂电、博菲电气股价跌幅均超过2% [1]
电解液行情带飞华盛锂电,原始股东比亚迪精准“踏空”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1-12 20:02
公司股价表现 - 华盛锂电股价自11月4日起连续上涨,7个交易日内从46.95元/股攀升至100.00元/股,区间涨幅高达112.99% [1][3][4] - 11月12日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达4.52%,收盘报100.00元/股 [1][3] - 公司当前股价已反超2022年锂电行业周期高点,上市三年来的套保盘全部解套 [4] 行业与产品价格动态 - 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自7月下旬的4.70万元/吨快速攀升至11月11日的12.85万元/吨,4个月内涨幅超过170% [3] - 公司核心产品电池级碳酸亚乙烯酯价格自9月以来持续攀升,11月10日单日上涨0.5万元至6.6万元/吨,单日涨幅达8%,两个月内累计涨幅接近30% [5] - 电解液产业链成为二级市场热点,天际股份、天赐材料、多氟多等行业龙头企业股价均已实现翻倍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电解液添加剂领域的核心生产企业,2018年至2020年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的国内市占率稳居同类产品首位 [1][4] - 公司主营产品为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2024年两者营收占比合计达90.11%,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94.55% [4] - 碳酸亚乙烯酯是电解液中的核心成膜助剂,氟代碳酸乙烯酯主要用于提升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高倍率动力锂电池 [4] 股东减持与股权变动 - 原始股东兼大客户比亚迪在2025年第三季度再度减持华盛锂电股份,并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1][8] - 比亚迪累计减持金额已超过其初始入股金额,但若持股至今,其持股市值将达到2.35亿元,投资回报率将高达691.25% [1][9] - 股东苏州敦行聚才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计划自2025年11月25日起减持不超过59.45万股公司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7% [2][12] - 2026年1月13日,公司将迎来规模达4042.9万股的首发股东限售股解禁 [2][13] 公司财务状况 - 上市后公司营收与利润逐年下降,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97%,2023年转亏为-2391.18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1.75亿元,同比下滑630.50% [10]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2.29%至5.3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03亿元 [10] - 公司将亏损原因归结为行业“内卷”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低迷 [10] 市场资金动向 - 在公司股价快速上涨过程中,游资推动明显,知名游资“孙哥”所在席位于11月7日斥资4065.73万元买入,游资“湖里大道”于11月10日再次买入5421.29万元 [5]
供不应求!VC价格暴涨!
起点锂电· 2025-11-12 18:22
VC价格走势 - VC报价加速上涨至6万元/吨,较底部4.3-4.5万元/吨涨价超30%,实际成交价可能超过7万元/吨,预计将达8万元/吨,头部企业筹备10万元/吨报价[1] - 价格从21年最高点60万元/吨售价和100万元/吨报价持续下滑至今年7月底的4.3-4.5万元/吨[1] - 11月单月VC已出现供不应求,头部电解液公司VC库存仅10-15天,远低于安全水平,厂商基本锁量不锁价[2] 供需矛盾分析 - 需求端因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及铁锂电池对VC添加量需求增加,储能铁锂添加比例达4%-6%,叠加动力型铁锂需求,整体需求快速提升[1] - 供给端因行业多年连续亏损导致产能扩张停滞,规划产能未释放,存量产能转产其他行业,新建产能周期约12个月,闲置产线复工需3-4个月,短期供给难以快速补足缺口[2] - 2026年行业新增有效供给约2万吨,新增需求约3万吨,全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或达90%,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5] 行业特性与传导效应 - VC在电解液中成本占比低且不可替代,在单GWh电池成本中占比仅1%,电池厂对价格敏感度低,涨价容忍度高[2] - VC属于重资产领域,投入进入壁垒高,且是高危有机化学品,需检修且行业内屡出安全故障,可能进一步推升价格[2][5] - 近期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幅超140%,锂电材料涨价链条持续传导,带动VC价格顺势大幅上涨[2] 主要厂商产能布局 - 华盛锂电目前拥有1.8万吨添加剂产能,其中1.4万吨为VC,明年湖北基地投产后下半年有望达到4.5万吨产能[2][3] - 永太科技控股子公司有3000吨/年VC产能,并备案新增1.2万吨/年VC纯化技改项目[3] - 海科新源1.27万吨添加剂已投产,明年初产能将达1.5万吨,现有1.1万吨VC[3] - 天赐材料控股子公司现有VC产能3000吨/年,2025年4月备案新增1.2万吨纯化产能[4] - 孚日股份拥有1万吨/年VC精制产能和1万吨/年FEC产能[5] - 富祥药业已具备年产5000吨以上VC产能,出货量位居市场前列[5] 行业前景与利润预期 - 产业及市场普遍预期2026年VC均价达10万元/吨,头部企业利润弹性显著[5] - 受益于产业链联动,相关溶剂企业、六氟磷酸锂头部企业均有望获利[5] - 全产业链公司多年连续亏损,行业提价诉求强烈[5]
今日共66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19.1亿元
第一财经· 2025-11-12 18:00
大宗交易市场概况 - 当日A股市场共有66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为19.1亿元 [1] - 华利集团、世纪华通、春风动力成交额位列前三,成交额依次为9.74亿元、1.11亿元和7723.73万元 [1] - 成交价格方面,47只股票折价成交,10只股票平价成交,9只股票溢价成交 [1] 个股价格异动情况 - 汤姆猫、北京银行、中航成飞溢价率居前,溢价率分别为18.6%、9.77%和9.04% [1] - 腾亚精工、乐鑫科技、温氏股份折价率居前,折价率分别为23.88%、20.22%和19.27% [1] 机构资金流向 - 买入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华利集团金额最高,达9.74亿元 [2] - 机构买入世纪华通和春风动力金额分别为1.11亿元和7723.73万元 [2] - 机构买入金额在1000万至3000万区间的公司包括可靠股份(3240.34万元)、珍宝岛(2996.29万元)、华盛锂电(1950万元)等 [2] 机构资金流向 - 卖出 - 机构专用席位卖出世纪华通金额为1.11亿元 [2] - 机构卖出恒瑞医药和豪威集团金额分别为3601.8万元和2644.06万元 [2] - 机构卖出金额在1000万左右的公司为金钟股份(1191.65万元) [2]
华盛锂电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20万股,成交额19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17:44
11月12日,华盛锂电大宗交易成交20万股,成交额1950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29%,成交价97.5 元,较市场收盘价100元折价2.5%。 | 交易日期 | | 证券代码 | | | 卖出营业部 | 是否为专场 | | --- | --- | --- | --- | --- | --- | --- | | 2025-11-12 | 华盛顿电 | 688353 97.5 | 1950 20 | 机构专用 | 货需紧密劈贸有限 | Ka | ...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1112





华宝证券· 2025-11-12 17:20
新股发行与公司行动 - 海联讯(300277)收购请求权申报期为2025年11月12日至11月18日[1] - 瑞可达(688800)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11月14日[8] - 多只可转债进入转股/赎回期,如凯盛转债(123233)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为11月18日,天赐转债(127073)赎回登记日为12月2日[8]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华盛锂电(688353)公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1] - 厦工股份(600815)等多家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3] - 多只ST及*ST股票(如*ST元成、*ST华微)发布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6] 基金产品风险提示 - 多只跨境ETF(如纳指ETF、日经ETF)因溢价发布停牌或风险提示公告[6][8] - 涉及基金包括159717 ESGETF、159730 龙头家电ETF、159509 纳指科技ETF等十余只产品[6] 债券市场动态 - 多只债券(如23环球05、23联发05)发布赎回公告,登记日集中在11月至12月[8] - 多只债券(如22登建01、22粤财01)进入回售登记期,时间窗口多为11月中旬[8] - 部分债券(如20穗交01、22龙川G1)将提前摘牌,摘牌日分布在11月中下旬[8]
华盛锂电大宗交易成交20.00万股 成交额1865.8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9:52
两融数据显示,该股最新融资余额为3.23亿元,近5日增加1.51亿元,增幅为88.19%。 进一步统计,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5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5141.25万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华盛锂电今日收盘价为95.68元,上涨2.88%,日换手率为14.04%,成交额 为15.45亿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997.09万元,近5日该股累计上涨87.13%,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3.56 亿元。 华盛锂电11月11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20.00万股,成交金额1865.80万元,大宗交易成 交价为93.29元,相对今日收盘价折价2.50%。该笔交易的买方营业部为机构专用,卖方营业部为华泰证 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 成交量(万 | 成交金额(万 | 成交价格 | 相对当日收盘折溢价 | 买方营 | 卖方营业部 | | --- | --- | --- | --- | --- | --- | | 股) | 元) | (元) | (%) | 业部 | | | 20.00 | 1865.80 | 93.29 | -2.50 | 机构专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苏 | | | | | | 用 ...
产业链精炼:存储持续大涨,另一个超级周期就是它
36氪· 2025-11-11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 锂电储能行业在政策支持、全球需求爆发和上游材料涨价三方共振下,正开启一个超级周期,其产业纵深从系统集成到上游材料均存在显著投资机会 [3][6][8][25]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布指导意见以满足2030年年均200GW新能源消纳需求,政策推动储能项目盈利模式从依赖峰谷电价差转变为获得电网调峰服务的固定收益,相当于获得“保底工资” [3] - 甘肃和宁夏已分别给出330元/千瓦·年和165元/千瓦·年的补偿标准,内蒙古2025年补偿标准为0.35元/千瓦时 [3] - 政策使得储能项目内部收益率从5%-6%提升至8%-10%,部分项目可达12% [3] - 取消强制配储后,因赚钱效应显现,2025年前10个月国内储能中标量达343GWh,为2024年全年的2倍多,同比上涨212% [4] - 储能系统价格从2023年1月的1.35元/Wh降至2025年7月的0.48元/Wh,降幅达64% [3] 市场需求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三成,储能成为电池板块最强景气主线 [1]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储能项目备案量达1125GWh,同比增长超过1倍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达163GWh,同比增长246%,覆盖超50个国家,订单排期至2028年 [6] -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成为新增长点,微软等巨头面临缺电问题,配套储能成为新建数据中心必要条件,星星充电在美国签署32GWh大单 [6] - 全球近期落地储能大单近72GWh,相当于2024年全球全年出货量的一半 [6] 材料涨价 - 六氟磷酸锂因产能扩张停滞和头部企业控产,价格从底部4.5万元/吨上涨50%至12万元/吨,行业库存降至15天(正常水平为30天) [16] - 电解液添加剂VC价格从底部上涨50%至6.65万元/吨,日涨幅达8.13%;FEC价格涨至5万元/吨,日涨幅4.17% [14][17]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从7-8万元/吨回升至10-11万元/吨,高端产品紧缺 [18] - 干法隔膜价格已上涨20%-30%,湿法隔膜价格触底 [18] - 2025年1-9月电解液累计产量达147万吨,同比增长43.67%,预计全年突破200万吨 [12] 产业链核心环节与代表公司 - 储能系统/PCS环节:阳光电源全球大储市占率35%,美国市场毛利率超40%,前三季度储能出货29GWh同比增长70%;海博思创2025年Q3净利润同比暴涨872%;阿特斯2026年储能出货目标12GWh [21] - 储能电芯环节:宁德时代为全球龙头;亿纬锂能海外订单快速增长;欣旺达储能电芯出货量同比翻倍,2026年产能规划30GWh [22] - 锂电材料环节:六氟磷酸锂关注天际股份、多氟多、天赐材料;添加剂关注华盛锂电、海科新源、孚日股份;正极关注湖南裕能、德方纳米;负极关注璞泰来、贝特瑞;隔膜关注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23]
华盛锂电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20万股,成交额186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7:35
11月11日,华盛锂电大宗交易成交20万股,成交额1865.8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19%,成交价93.29 元,较市场收盘价95.68元折价2.5%。 | 交易日期 | 证券简称 | 证券代码 | 成交价(元) 成交金额(万元) 成交量( *) 买入营业部 | | | | 卖出营业部 | 是否为专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11-11 | 华盛顿电 | 688353 | 93.29 1865.8 | 20 | 机构专用 | 去書景氛劈奴意圖 | | | Ka | ...
强势股追踪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9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11月11日收盘,深沪北市场共有94只个股出现连续5日或以上的主力资金净流入现象,显示资金正持续关注并流入这些标的 [1] - 寒武纪-U以连续5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创下最长记录,且累计净流入金额高达67.22亿元,在多个维度上均位列榜首 [1] - 除持续时间外,不同个股在净流入总规模、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以及期间累计涨跌幅方面表现各异,反映出资金关注的多样性和结构性特点 [1][2] 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时间排名 - 寒武纪-U连续54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时间最长 [1] - 中信银行和杭州柯林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时间位列第二 [1][2] -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电影等个股连续净流入天数在5至8日之间 [1] 主力资金净流入总规模排名 - 寒武纪-U累计净流入67.22亿元,规模最大 [1] - 工商银行7日累计净流入12.25亿元,万华化学5日累计净流入9.16亿元,规模紧随其后 [1] - 神州数码、交通银行、中国电影累计净流入规模均超过7亿元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排名 - 华侨城A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达15.29%,占比最高,该股近6日上涨22.08% [1] - 中信银行该比例为12.50%,安博通该比例为10.22%,占比也相对较高 [1][2] - 华曙高科、芳源股份、星云股份等个股该比例均超过9% [1][2] 累计涨跌幅表现 - 华盛锂电在主力资金连续6日净流入期间,累计涨幅达102.80%,表现最为突出 [1] - 芳源股份累计上涨57.44%,寒武纪-U累计上涨42.40%,中国电影累计上涨34.51% [1] - 部分个股如东方电缆、海力风电在此期间股价出现小幅下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