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楚江新材(002171)
icon
搜索文档
107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09:37
业绩预告整体概况 - 截至10月21日,已有133家公司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公司107家,占比80.45% [1] - 业绩预喜公司(包括预增和预盈)合计115家,报喜公司比例为86.47% [1] - 业绩预降和预亏公司分别有12家和3家 [1] 高增长公司业绩增幅 - 以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统计,48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1] - 净利润增幅在50%至100%之间的公司有42家 [1] -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中值最高,达到3009.81% [1] - 楚江新材和英联股份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分别为2150.09%和1602.05%,位列第二、第三 [1] 高增长公司行业分布 - 前三季度业绩增幅预计翻倍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行业,分别有9只、6只、5只个股上榜 [1] - 业绩预计翻倍股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有31只、9只、8只 [1] 高增长公司市场表现 - 业绩预计翻倍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涨25.04%,表现强于沪指 [2] - 个股方面,7月以来光库科技涨幅最大,累计上涨131.37% [2] - 北方稀土和长川科技7月以来分别上涨109.72%和83.11% [2] - 纳睿雷达7月以来累计下跌24.50%,跌幅最大 [2] 高增长公司资金流向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光库科技、远大智能、雅化集团,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5612.48万元、15579.42万元、10800.03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较高的有北方稀土、长川科技、瑞芯微,净流出金额分别为485708.01万元、165195.76万元、86067.27万元 [2]
楚江新材:公司研发投入重点是围绕产品的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等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8:15
证券日报网讯楚江新材(002171)10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研发投入重点是围 绕产品的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新产品开发以及行业前瞻性技术研发等。 ...
多股起飞!培育钻石概念狂飙,惠丰钻石30CM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7:47
中信证券分析称,尽管短期超硬材料企业可能出口受阻,但长期看本次出口管制会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 业的整合,我们认为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同时人造金刚石的功能性应用也有望持续催化,看好超硬 材料板块的交易性投资机会。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00 10月20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创业板指一度涨超3%。板块上,培育钻石概念午后大幅拉升。惠丰钻 石30CM涨停,四方达20CM涨停,黄河旋风、恒盛能源涨停,力量钻石涨超18%,沃尔德、楚江新材、 中兵红箭等多股跟涨。 ...
53只A股筹码大换手(10月20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7:12
| 300421 | 力星股份 | 20.73 | 24.47 | 9.34 | | --- | --- | --- | --- | --- | | 300959 | 线上线下 | 92.47 | 24.15 | 14.97 | | 001379 | 腾达科技 | 23.85 | 23.87 | 10.01 | | 300164 | 通源石油 | 5.99 | 23.80 | 0.00 | | 300179 | 四方达 | 14.05 | 23.79 | 19.98 | | 300139 | 晓程科技 | 26.23 | 23.58 | -8.86 | | 301120 | 新特电气 | 18.63 | 23.34 | 4.55 | | 301099 | 雅创电子 | 49.18 | 22.89 | -5.95 | | 600078 | 澄星股份 | 9.80 | 22.57 | -4.48 | | 002017 | 东信和平 | 28.20 | 22.36 | 6.98 | | 002893 | 京能热力 | 12.87 | 21.94 | 10.00 | | 603778 | 国晟科技 | 4.32 | ...
安徽第一大民营企业,营收达到1186.97亿元,合肥比亚迪强势崛起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45
百强榜单总体表现 - 2025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总收入突破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4% [1] - 榜单入围门槛提升至61.70亿元,再创新高 [1] 头部企业排名与业绩 - 联宝科技以1186.97亿元营收连续五年蝉联榜首,成为安徽首个营收破千亿的民营企业 [3] - 合肥比亚迪以1019.36亿元营收从去年第三跃居第二,2024年生产新能源整车95万辆,约占合肥市总产量的68.9%和全省的59% [3][5] - 阳光电源以778.57亿元营收稳居第三,其资产规模以1150.74亿元位列百强企业之首 [5] - 榜单第4至10位企业依次为:蔚来控股(666.08亿元)、楚江新材(537.51亿元)、六安钢铁(407.08亿元)、天大集团(399.32亿元)、维天运通(359.90亿元)、国轩高科(353.92亿元)和宝业集团安徽公司(310.18亿元) [7] 产业结构与增长引擎 - 制造业贡献百强企业74.34%的营收,总额达12756.82亿元,“十四五”以来复合增长率达7.20% [7] - 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三大产业成为增长引擎,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26.71%、15.46%和20.86% [7] - 百强中有55家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24家企业战新业务营收占比超过80% [7] 研发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482.87亿元,同比增长4.27%,研发强度为2.81% [9] - 拥有研发人员7.47万人,同比增长6.04%,国内有效发明专利21604件,国外专利1146件,专利产业化形成产值1716.51亿元 [9] - 75家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57家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 [11] 区域分布与经济社会贡献 - 区域分布呈现“合肥引领、多点支撑”格局,合肥以38家上榜企业绝对领先,芜湖(17家)、滁州(12家)、铜陵(6家)、阜阳(5家)紧随其后 [11] - 百强企业纳税总额385.03亿元,吸纳就业67.29万人,同比增长4.57% [13] - 盈利能力方面,百强企业净利润总额375.40亿元,90家企业实现盈利 [1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净利润213.73亿元)、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净利润59.6亿元)、化工行业(净利润31.77亿元)成为盈利前三的行业 [13]
108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9:48
已有133家公司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增公司有108家,占比81.20%。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0月20日,已经有133家公司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类型 显示,预增公司108家、预盈8家,合计报喜公司比例为87.22%;业绩预降、预亏公司分别有11家、3 家。 业绩预喜公司中,以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统计,共有49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净利润增幅在 50%~100%的有42家。具体到个股看,先达股份预计净利润增幅最高。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增 幅中值为3009.81%;楚江新材、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中值分别为2150.09%、 1602.05%,增幅位列第二、第三。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业绩增幅预计翻倍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分别有9只、8 只、6只个股上榜;所属板块来看,业绩预计翻倍股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有31只、11只、7 只。 | 300363 | 博腾 | 2025.10.13 | 139.09 | 23.98 | 40.40 | -13066.51 | 医药 | | --- | --- | --- | --- | --- | ...
2025年中国光伏接线盒行业发展阶段、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光伏接线盒市场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0 09:25
内容概况:光伏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核心配件之一,主要承担电池板的功率输出和线路保护功能,系光伏 组件电流"调控中枢"。据统计,2024年我国光伏组件产能、产量分别达1156.5GW、627.5GW,同比分别 增长25.7%、21.1%。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组件产量持续增长,进而带动光伏接线 盒市场需求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光伏接线盒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7.5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6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5%。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中国光伏接线盒行业市场规模 将增长至43.89亿元。当前,中国市场的光伏接线盒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型太阳能电站建设领域,随着分 布式光伏的发展,家庭用户和小型商业用户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光伏产 业链的升级和创新,并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支持,推动中国光伏接线盒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上市企业:通灵股份(301168)、快可电子(301278)、泽润新能(301636)、长电科技 (600584)、通富微电(002156)、硅宝科技(300019)、合盛硅业(603260)、东岳硅材 (300821)、东方电缆(60 ...
净利润暴增20倍股民“狂喜”,楚江新材成新材料黑马,子公司上市进展引关注
华夏时报· 2025-10-19 10:35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5亿元至3.8亿元,同比上年增加2057.62%至2242.56% [2][3] - 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8.03亿元,同比增加1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亿元,同比增长48.83% [5] - 业绩预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于10月14日涨停,报收11.32元/股,并于10月16日继续上涨至12.72元/股 [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业务涵盖铜基新材料和军工碳材料两大板块,产品包括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以及特种热工装备等六大品类 [3] - 铜基新材料主要应用于5G通讯、AI算力、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伏能源、电力装备、消费电子等热门领域 [4] - 通过子公司顶立科技和天鸟高新切入军工材料领域,天鸟高新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6亿元,净利润为2979.07万元;顶立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14亿元,净利润为6846.69万元 [7] 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快速增长得益于产品升级与技术改造项目有序投产,产能释放有效驱动了公司产销规模与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 [5] - 下游需求火热,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的迅猛增长对铜基新材料的需求急剧攀升 [5] - 公司产能利用率保持在100%的水平,制造成本优势明显 [6] 产能扩张项目 - “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和“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计划今年年内建成投产,将实现紫铜带箔的量产 [6] - “2万吨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电子信号用超细铜导体项目”和“4万吨高性能新能源轻合金(铝导体)及超细微微铜导体项目”也计划于今年建成投产,将满足客户对AI算力数据屏蔽线等日益增长的需求 [6] 子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持有顶立科技约67%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并一直谋求顶立科技上市 [7] - 顶立科技的IPO申请于2024年12月下旬获北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7.04亿元,主要用于扩产和建设研发中心 [7][8] - 北交所已对顶立科技下发第二轮问询,关注其以每年营收同比增长30%的幅度测算流动资金缺口的合理性,因其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9.61%,2024年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1.6% [8]
13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9家上市公司净利最高同比预增超400%
新浪财经· 2025-10-18 16:22
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发稿共有13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1] - 其中9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上限超过400% [1] 高增长公司名单 - 归母净利最高同比预增超400%的9只个股包括先达股份、楚江新材、英联股份、硕贝德、广东明珠、容知日新、盛和资源、利民股份、晨光生物 [1] - 广东明珠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后市场表现强劲,本周五收盘实现6天3板 [1]
楚江新材(002171):材料强国之高端制造系列报告之八:碳纤维复材及热工装备核心供应商,特种业务放量推动价值重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20: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1][8][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碳碳/碳陶复材及高端热工装备核心供应商,军民两端有序拓展,下游潜在市场庞大,伴随多应用领域需求释放及产品有序交付,业绩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8][9] - 预计2025E-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亿元、9.46亿元、12.28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8.3%、33.4%、29.9% [7][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7E年市盈率分别为29倍、22倍、17倍,低于可比公司(菲利华、北摩高科、中简科技)平均估值48倍、32倍、25倍 [8][9]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碳纤维复材制品、热工装备及铜基材料三大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537.51亿元,同比增长16.1%,2019-2024年营收CAGR为25.82% [8][19][43] - 铜基材料为营收主要来源(占比超90%),但高端装备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毛利占比持续提升,由2019年18%增至2024年30%,毛利率维持高位(2024年为37.6%)[8][45][49] - 2025年H1存货账面价值33.04亿元,合同负债3.43亿元(较年初增15.1%),反映在手订单充足 [52][53] 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天鸟高新) - 布局三大优势赛道:制导装备配套仿形预制体、刹车预制件、热场预制件,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31][62] - 为国产大飞机C919、ARJ-21碳刹车预制体核心供应商,技术壁垒深厚,具备针刺无纺织物及准三维预制体等先进工艺 [31][80][100] - 空天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预制体产业化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12个月,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 [60][61] 热工装备业务(顶立科技) - 产品涵盖碳陶热工装备、先进热处理装备及粉冶环保装备,专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半导体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4][36][39] - 国内热处理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顶立科技为特种热工装备领军企业,分拆上市或迎价值重估 [8][34][39] 铜基材料业务 - 产品包括精密铜带、高端铜导体及铜合金线材,下游覆盖新能源汽车、5G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2025E-2027E预计营收分别为599.83亿元、695.76亿元、815.49亿元 [8][39][40] - 采用再生原料及规模成本效益模式,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高端应用驱动产业升级 [39][40] 产能扩张与团队激励 - 在建工程聚焦铜基材料与碳纤维产能扩充,包括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天鸟高新热场及刹车预制体项目 [57][58] - 第三期及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5311人,持有股票总数5089.31万股,深度绑定团队利益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