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风科技(002202)
icon
搜索文档
金风科技(00220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2 20: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8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6%[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53,709.73万元,同比增长41.26%[4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6%至285.37亿元,主要因风机及零部件销售增加[7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1.3%,从2024半年度2022.02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2853.71亿元[17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5%至141.34亿元[1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20] - 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8,754.24万元,同比增长7.26%[4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3%,从2024半年度13.87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14.88亿元[1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9%,从2024半年度14.36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16.64亿元[1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8.2%至1.23亿元[178] - 基本每股收益0.3421元/股,同比增长7.34%[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3%,从2024半年度0.3187元增至2025半年度0.3421元[176] - 基本每股收益0.0158元[17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5%,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40%[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6.27%至241.57亿元,因收入增长带动[71] - 研发投入同比略降3.04%至10.01亿元[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从2024半年度8.88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9.06亿元[17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3%至4.32亿元[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185,228.40万元,同比增长71.15%,占营业收入76.58%[43] - 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15%至218.52亿元,占营业收入76.58%[73] - 2025年1-6月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1.44MW,同比增长106.60%[43] - 6MW及以上机型销售容量同比大幅增长187.01%[44] - 风电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2.87%至279.20亿元,毛利率下降3.07个百分点至15.10%[75] - 风电服务收入289,620.71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175,470.72万元同比增长9.56%[57] - 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接近45.95GW同比增长37.0%[57] - 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09.04MW和转让权益并网容量100.2MW[58] - 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651.70MW和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3,705.42MW[58] - 风电项目发电收入317,193.66万元和转让股权投资收益14,300.34万元同比增长35.89%[58] - 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84.95亿kWh和上网电量83.01亿kWh[59] - 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255小时超全国平均水平168小时[59] - 水务运营协议规模258.51万吨/日和运营收入50,245.28万元[60] - 国内混塔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0%和国内交付量同比增长59%并获取国际项目3GW订单[53] - 国内储能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99%[54] 各地区表现 - 国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34%至83.79亿元,占营业收入29.36%[74] - 公司全球业务覆盖47个国家,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量均超2GW[69] - 公司在手外部订单总量达51,811.47MW,同比增长45.58%,其中海外订单7,359.82MW,同比增长42.27%[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可能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101] - 公司经营海外业务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00] - 风电产业发展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存在政策性风险[98] - 双碳目标加剧风机市场竞争,公司面临市场份额争夺风险[99] - 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资金总额介于3亿元至5亿元之间[148] - 按回购上限测算,预计回购A股股份数量为3,805.18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0%[148] - 公司尚未回购任何A股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13.14元/股[148] - 公司获得回购H股股份的一般性授权,可回购不超过已发行H股总数10%的股份[150]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6]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49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3.8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3.81%至-29.49亿元[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收窄63.8%至-29.49亿元[18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41.6%至326.45亿元[18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9.9%至116.97亿元[1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33.5%至-47.26亿元[18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下降0.7%至238.38亿元[1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44.1%至13.75亿元[185]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99.1%至28.98亿元[18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90亿元[18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28.7%至36.98亿元[18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下降10.5%至33.01亿元[18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3.0%至24.10亿元[185]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60.3%至3.97亿元[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1.67亿元[18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39.1%至11.65亿元[185] - 利息收入2.51亿元[178]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0.1%至1.59亿元[178]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58亿元人民币[2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影响净利润1.20亿元人民币[23][24]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030.53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789.15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962.79万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7.9亿元,较期初10亿元减少21%[79]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969.49万元,期末余额852.6万元[7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3.212亿元,期末余额34.81亿元[79]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10.02亿元,期末余额14.36亿元[79] - 存货同比增长27.67%至189.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7个百分点[7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1.38%至202.50亿元,显示订单增长[76] - 货币资金减少20.38亿元至95.86亿元,降幅17.5%[168] - 应收账款增加29.02亿元至337.28亿元,增幅9.4%[168] - 存货增加41.01亿元至189.29亿元,增幅27.7%[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1亿元至7.9亿元,降幅21%[168]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10.12亿元至14.36亿元,降幅41.5%[168] - 其他应收款减少5.3亿元至19.43亿元,降幅21.4%[168]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2.97亿元至41.97亿元,降幅6.6%[168] - 总资产1615.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0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7.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22%[20] - 公司总资产从15,522.43亿元增长至16,155.33亿元,同比增长4.1%[169][170] - 固定资产从353.48亿元增至371.53亿元,同比增长5.1%[169] - 在建工程从106.26亿元减少至98.52亿元,同比下降7.3%[169] - 合同负债从1,818.12亿元增至2,025.03亿元,同比增长11.4%[169] - 短期借款从15.76亿元降至14.63亿元,同比下降7.2%[169] - 长期借款从295.06亿元增至300.17亿元,同比增长1.7%[16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34.71亿元大幅减少至17.39亿元,同比下降49.9%[172]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129.33亿元增至156.95亿元,同比增长21.3%[17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852.93亿元增至3,976.97亿元,同比增长3.2%[170] - 少数股东权益从18.98亿元大幅增至37.17亿元,同比增长95.8%[170] - 资产总计同比增长1.6%,从2024年末7793.73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7915.31亿元[173][174] - 负债合计同比增长2.3%,从2024年末5603.82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5732.00亿元[17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61.3%,从2024年末4386.08万元增至2025半年度1.15亿元[173]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3.7%,从2024年末1649.62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1711.27亿元[173]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6%,从2024年末1023.35亿元增至2025半年度1059.98亿元[173] - 受限资产总额233.47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质押77.36亿元[81][82]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8.44亿元,含司法冻结资金3.89亿元[81][85] - 固定资产抵押98.65亿元,较期初108.65亿元减少9.2%[81][82] - 在建工程抵押24.34亿元,其中售后回租抵押22.47亿元[81][83] - 其他非流动资产质押13.28亿元,其中银行借款质押9.12亿元[81][84] - 报告期投资额26.77亿元,较上年同期16.31亿元增长64.1%[86]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总额为1,678,197,280.33元[89] - 衍生品投资外汇远期合约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243.09万元[90] - 衍生品投资外汇远期合约期末金额为-13,062.83万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30%[90] - 海通发展证券投资本期出售金额为83,462,425.06元[88] - 金帝股份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590,501.23元[88] - 金开新能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499,481.36元[88] - 金力永磁证券投资本期出售金额为279,331,290.85元[88] - 数据堂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925,000.00元[88] - 证券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为2008年08月05日[89]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93]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404.27亿元增长至434.86亿元,增幅7.6%[187] - 永续债增加3.97亿元至23.97亿元,增幅19.9%[187] - 资本公积增加6685万元至121.04亿元,增幅0.6%[187] - 未分配利润增加8.40亿元至196.79亿元,增幅4.5%[187]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扩大6319万元至-3.13亿元[187] - 综合收益总额实现15.96亿元[187] - 少数股东权益增长18.19亿元至37.17亿元,增幅95.8%[187] - 利润分配支出6.93亿元,其中股东分红6.36亿元[187]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7275万元[187] - 处置子公司导致权益减少981万元[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的376.10亿元增长至期末的379.93亿元,增加3.83亿元[190]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4.4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13.97亿元[190]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75.41亿元增长至期末的184.74亿元,增加9.33亿元[190] - 其他权益工具(永续债)从期初的20.50亿元减少至期末的15.00亿元,减少5.50亿元[190] - 资本公积从期初的121.57亿元微降至期末的121.56亿元,减少88.12万元[190]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从期初的-1.69亿元收窄至期末的-1.68亿元,改善980.02万元[190]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的26.19亿元增长至期末的26.98亿元,增加7912.24万元[19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402.29亿元增长至期末的406.91亿元,增加4.62亿元[190] - 利润分配中向股东分配42.2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42.25亿元[190]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15.50亿元[190]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18.9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18.33亿元人民币,减少约6595万元人民币[192] - 永续债增加3.97亿元人民币,从20亿元人民币增至23.97亿元人民币,增幅19.85%[192] - 资本公积增加约6828万元人民币,从120.26亿元人民币增至120.94亿元人民币[192] - 未分配利润减少约5.25亿元人民币,从19.61亿元人民币降至14.36亿元人民币,降幅26.78%[极速版 192]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约628万元人民币,从883万元人民币降至256万元人民币,降幅71.08%[19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未分配利润贡献1.23亿元人民币[192]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约5.91亿元人民币,通过现金分红方式实现[19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约7275万元人民币[192] - 享有权益法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减少资本公积约447万元人民币[19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与使用金额均为1274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零[192]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222.32亿元减少至期末的212.64亿元,净减少9.67亿元[194] - 永续债项目减少5.49亿元,从期初的20.49亿元降至期末的15.00亿元[极速版 194] - 未分配利润减少4.18亿元,极速版从期初的19.08亿元降至期末的14.89亿元[194] - 综合收益总额为4433.76万元,主要由未分配利润贡献4414.44万元[194]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4.22亿元,其他利润分配4049.90万元[194]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0.00亿元[194] - 资本公积小幅增加64.95万元[194]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极速版19.31万元[19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与使用均为1357.40万元,净影响为零[194] 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6,245项,发明专利申请占比61%[50] - 公司国内授权专利4,611项,其中发明专利2,356项,占比51%[50] - 2025年上半年共获得整机认证证书137张,其中国内105张,国际32张[50] - 公司参与33项IEC国际标准制修订,并主导和参与606项国内标准制修订[50]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2025年销售商品预计金额为40,813.00万元,报告期内实际履行金额为0.00万元[125] - 公司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2025年销售商品极速版预计金额为699,701.00万元,报告期内实际履行金额为19,990.31万元[125] - 公司与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销售商品预计金额为36,637.00万元,报告期内实际履行金额为0.00万元[125] - 公司与新疆立新能源股份公司2025年销售商品预计金额为41,664.00万元,报告期内实际履行金额为0.00万元[125] - 公司与欧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采购商品预计金额为41,009.00万元,报告期内实际履行金额为20,373.39万元[126] - 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859,824.00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3.70%[125] - 与中国三峡新能源关联交易金额为19,990.3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0.91%[125] - 与欧伏电气关联采购金额为20,373.39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1.01%[125] 担保与诉讼 - 公司被诉或被申请仲裁51起涉案金额达278,989.25万元[121] - 公司
金风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
新浪财经· 2025-08-22 20: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 [1] - 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7.26% [1]
2025年中国微电网监控系统‌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新能源需求跃迁、政策市场双驱动,微电网监控系统前景无限[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1 09:06
微电网监控系统行业概述 - 微电网监控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通信网络和智能控制技术,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及电力电子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分析与调度,实现运行状态可视化、功率平衡控制、故障诊断及经济优化运行,保障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支持离网/并网模式平滑切换 [2] - 系统按应用场景与技术特点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分层式监控系统,按规模可分为户用级、社区级和工业级,按功能侧重可分为安全型、经济型和新能源高渗透型 [3] 政策环境与发展驱动因素 - "十四五"规划明确"双碳"战略目标,国家密集出台《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全链条布局微电网监控系统产业,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 [5] - 电力建设结构性调整推动电网端投资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网工程投资达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显著高于电源工程5.9%的增速,智能监测设备需求持续扩大 [6] - 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占总装机56%,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91.5%,新能源发电特性对电网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拓展智能电力产品市场空间 [9] - 电网规模扩张和设备数量增长推动监测方式向智能化转变,传统计划检修模式难以为继,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催生智能监测产品巨大市场空间 [9]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5年微电网监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亿元,企业微电网系统前景广阔,2025年中国微电网用电管理系统总市场空间达571亿元,其中管理系统及软件占比超九成 [13] - 根据国家电网统计,供电电压等级≥10kV的工商业用户超200万户,若全部采用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按40万元/套计算),潜在市场空间高达8000亿元 [13] 技术发展现状 - 系统架构主流采用"云-边-端"分层模式,实现毫秒级控制与快速并离网切换(如安科瑞EMS3.0并离网切换≤60秒),通信协议兼容23种工业标准,中间件改造成本降低30%-50% [15][16] - AI预测算法使光伏/负荷预测精度超85%,动态调度结合电价与碳排数据可降低购电成本20%以上,安全领域通过三级BMS与区块链技术实现"零闪断"供电与数据防篡改 [15][16] - 碳管理功能支持ISO14064报告自动生成并对接地方碳市场,特种场景如半导体工厂电压补偿、V2G车网互动(支持660kW反向送电)技术已商业化应用 [15][1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智能电表、传感器、储能电池、逆变器、通信设备等硬件供应商,以及预测算法、边缘计算等软件开发商 [11] - 中游以系统集成商为主导,如海尔新能源、安科瑞等企业,提供分层式架构监控解决方案(如安科瑞EMS3.0"云-边-端"协同控制系统) [11] - 下游覆盖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偏远地区及应急保电等场景,通过能源管理、峰谷套利及碳排放权交易实现经济与环保效益双提升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呈现"电网系、能源企业、科技公司"三足鼎立格局:电网系企业(如国电南瑞)主导高压监测及电网侧项目,能源企业(如阳光电源、海尔新能源)深耕家庭、工商业场景,科技公司(如华为、阿里云)以AI、5G等技术赋能软件平台,毛利率领先 [17][19] - 电力自动化专业厂商(如安科瑞、永福数能)凭借垂直场景技术深耕与定制化解决方案占据细分市场,安科瑞用户侧硬件市占率达25%,区域上形成长三角、山东、广东三大产业集群,行业整体CR5不足30%,市场集中度较低 [19]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智能化:物联网、AI与数字孪生深度融合,实现毫秒级动态调控与9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纳,新型储能技术(如固态电池)推动能量密度提升50%,循环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 [22] - 场景多元化:从传统工业园区向城市应急、光储充一体化、氢能冷热电联供等新兴领域延伸,预计2027年新兴场景市场规模占比超40%,故障定位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充电成本降低30% [22][24] - 模式全球化:商业模式向"设计+建设+运维+交易"全链路服务转型,降低客户初始投资50%以上,依托"一带一路"加速出海,2025年海外市场规模占比或达25%,东南亚、中东地区需求增速超50% [25]
风电设备板块8月20日涨0.49%,飞沃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7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4
风电设备板块整体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49% [1] - 上证指数报收3766.21点,上涨1.04%,深证成指报收11926.74点,上涨0.89%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飞沃科技(301232)领涨,收盘价40.00元,涨幅3.60%,成交量6.01万手,成交额2.36亿元 [1] - 三一重能(688349)涨幅3.52%,收盘价28.50元,成交量5.01万手,成交额1.41亿元 [1] - 吉鑫科技(601218)涨幅2.05%,收盘价4.48元,成交量69.77万手,成交额3.11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禾望电气(603063)跌幅最大,下跌3.03%,收盘价35.50元,成交量46.57万手,成交额16.38亿元 [2] - 中环海陆(301040)下跌2.34%,收盘价29.25元,成交量3.26万手,成交额9583.79万元 [2] - 双一科技(300690)下跌1.09%,收盘价39.03元,成交量19.57万手,成交额7.65亿元 [2] 资金流向情况 - 风电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1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6369.2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07亿元 [2] - 金风科技(002202)主力净流出4440.83万元,占成交额比例9.51% [3] - 飞沃科技(301232)主力净流入2999.78万元,占成交额比例12.69% [3] - 明阳智能(601615)主力净流入2168.72万元,占成交额比例5.95% [3]
风电周报(2025.8.11-2025.8.17):甘肃正式印发136号文承接方案,辽宁省管海风项目迎新进展-20250820
长城证券· 2025-08-20 13:0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4] 核心观点 - 国内风电开工建设加速,一季度以来产业链排产出货良好,2025年上半年海上风电并网同比高增,招投标制度改革有望带动风机价格持续回暖[3] - 大型化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打开整机发展空间,产业链零部件企业也将受益于海风建设提速和海外市场拓展的需求提振[7] - 重点推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金雷股份、日月股份、东方电缆、金盘科技、中际联合、麦加芯彩等公司[7] 行业动态 - 甘肃省发改委正式印发《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甘肃省内所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12] - 辽宁丹东多个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有所进展,其中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二期500MW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丹东DD1和DD3两个风电项目共1.5GW项目海域认证公示和获使用权[12] - 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36台风机全部安装到位,为年内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基础,该项目是全国首个低于煤炭标杆电价的竞争性配置海上风电项目[12] - 电气风电成功中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佳乐契齐29.9MW风电项目和奥乐库克90MW风电项目,标志着公司出海取得重要突破[12] 公司动态 - 新强联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10亿元,同比增长108.98%,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496.60%[14] - 博菲电气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6亿元,同比增长39.67%,归母净利润858.71万元,同比增长882.67%[14] - 中天科技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在沙特投资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8000万美元,将在沙特实现海缆、陆缆、OPGW和海缆运维服务的全面赋能[15] - 东方电缆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4.32亿元,同比增长8.95%,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减少26.57%,截至2025年8月12日的在手订单约196亿元[15] 风电板块行情 - 本周(2025.8.11-2025.8.15)电力设备板块涨跌幅为5.84%,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4[16] - 本周风电设备板块涨跌幅为4.79%,在124个申万二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6,跑赢沪深300指数2.42个百分点[16] - 本周风电设备指数最新TTM市盈率为33.38倍,MRQ市净率为1.8倍[16] - 本周相关个股标的双一科技、金盘科技、中材科技、巨力索具和海力风电领涨,涨幅分别为41.17%、20.73%、19.94%、17.98%、16.00%[22] 宏观数据 - 2025年上半年GDP为66.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24] - 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kWh,同比增长3.7%[24]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8] 风电装机数据 - 2025年1-6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51.39GW,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98.88%[28] - 2025年1-6月全国风电发电量553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1.43%[2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48.90GW,同比增长95.52%,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2.49GW,同比增长200.00%[28] - 截至2025年6月底,陆上风电累计装机528GW,同比增长22.89%,海上风电累计装机44.20GW,同比增长15.80%[28] 原材料价格 - 本周中厚板含税价为3524元/吨,环比上周-0.20%,螺纹钢含税价为3262元/吨,环比上周-0.06%[37] - 本周铸造生铁价格为3050元/吨,环比上周价格不变,废钢指数为2246.20元/吨,环比上周+0.38%[37] - 本周现货铜价格为79260元/吨,环比上周+0.78%,现货铝价格为20730元/吨,环比上周+0.44%[37] - 本周环氧树脂现货价为13600.00元/吨,环比上周+0.49%[37] 风电主机招投标 - 本周风电机组启动招标共计1638MW,为7个陆上风电项目[47] - 本周共有6个陆上风电项目开标,规模总计2101.25MW,中标整机企业为电气风电、运达股份、东方风电、远景能源、金风科技[47] - 2023年以来海上风机中标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均价为3266.17元/kW[47]
顺为咨询:2025年风电设备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0 11:33
风电设备行业观察 - 2024年全球GDP增速3.9% 中国经济维持较快增长 [13][16] -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升至37% 其中风电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3% [2][17][22] - 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首超火电 风光累计和新增装机占比分别达42%和83% [2][19][23] - 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17GW 中国占比68% 中国新增80GW 近五年CAGR达25% [2][37][38] - 风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800亿元增至2023年1002亿元 CAGR5.8% 预计2030年达1366亿元 [40][42][43]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CR5从2020年65%升至2024年75% CR10从92%升至99% [2][44][51] - 海上风电受政策推动 2025年中国预计新增10GW 全球2025-2030年累计新增或达156GW [2][30] - 行业呈现深远海延伸、风机大型化轻量化、业务全产业链延伸趋势 [2] - 2025年风机价格企稳回升 市场化改革深化使风电收益率优势凸显 [2][26][29] 标杆企业运营表现 - 10家标杆企业2024年在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中占比67% 包含5家整机厂商和5家零部件厂商 [1][10] - 2024年标杆企业营收略降2.1% 净利降9.1% [3] - 人效方面 人均营收同比下降6.4% 人均净利降17% 销售费用管控有成效但研发投入下滑 [3] - 元效方面 人工成本占净利润比例达412% 高管薪酬刚性 付薪效率下降 [3] - 费效方面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降至13%和3.4% 利润空间受挤压 [3] - 资效方面 ROE仅2.9% 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滑 资产负债率65% 7家企业净负债率超100% [3] - 市效方面 市值同比下降4.3% PE下滑反映市场对盈利韧性担忧 [3] - 人才结构方面 人员扩张放缓 技术人员占比33% 本硕博人员占比49% 人工成本呈"基本保障优先、非刚性支出收缩"特征 [3]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风电产业链涵盖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和下游投资运营 [31][32] - 整机厂商受上下游高集中度挤压盈利能力 产业链毛利率排序为:投资运营商>零部件制造商>整机厂商 [36] - 中国整机商全球竞争力领先 2024年全球前15强中占10席 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和运达股份包揽前四 [49][52] - 中国企业94%装机量集中在国内 仅4家布局海外市场 海外储备容量不足但利润空间更大 [49][52] - 零部件制造商集中度更高 中国前三大叶片和齿轮箱制造商产能分别占全球42%和45% [36] 政策与市场驱动 - 2024年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风电发展 包括设备更新、乡村驭风行动、海上风电管理等 [27][28] - 136号文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形成"市场交易+机制结算"收益模式 [24][29] - 风电度电成本优势显著 2024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0.18元/kWh 较集中式光伏低0.02元 [26] - 在电力现货市场中风电均价显著优于燃煤基准 部分省份价差达200-300元/MWh [25][26]
金风科技炼金有术:抓超级牛股,卡热门赛道,一年狂赚2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6:31
金风科技减持上纬新材 - 金风科技子公司金风投控在2024年7月至8月期间累计减持上纬新材股份163.28万股,套现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1] - 减持操作发生在上纬新材股价大幅上涨期间,股价在7月9日至8月12日期间上涨992.54% [9][11] - 金风投控原计划减持不超过1210.09万股(占总股本3%),实际减持比例仅0.4% [9][10] 上纬新材股价变动背景 - 上纬新材2020年上市时总市值仅10.04亿元,长期徘徊在30亿元水平 [3][4] - 2024年7月初智元机器人宣布以21亿元代价入主上纬新材,触发股价暴涨 [5][7] - 智元机器人成立两年半完成1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鼎晖投资、红杉中国等顶级机构 [6] 金风科技投资业务表现 - 金风投控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19.62亿元人民币,超过金风科技同期18.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1][2][13] - 截至2024年末,金风科技持仓市值达17.54亿元 [13] - 公司投资版图覆盖新能源、装备制造、农林牧渔等领域,包括中国中车旗下株洲中车、金力永磁、厦门海辰等企业 [12]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趋势 - 2025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1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持续上行 [13] - 年内57家A股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利欧股份以30亿元额度居首,方大炭素等7家企业计划投入超10亿元 [14] - 52家参与公司2024年实现盈利,但2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5] 投资策略与行业影响 - 金风科技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包括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运维技术及新兴材料等关键环节 [12] - 行业分析认为投资产业链同行有助于构筑企业防火墙和协同效能 [12] - 七匹狼2024年证券投资收益2.36亿元,成功对冲主营业务60.86%的利润下滑 [15]
金风科技: 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0 00:22
股东股份变动 - 股东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解除质押1,350,000股股份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0.27%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3% [1] - 本次解除质押股份起始日期为2008年11月20日 质权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 [1] 股东持股及质押状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 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97,510,186股 持股比例11.78% [1] - 该股东累计质押股份数量3,261,700股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0.66%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8% [1] - 未质押股份中无限售和冻结情况 已质押股份无限售和冻结 [1] 公司治理影响 - 风能公司上述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 [1] - 本次股份解除质押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1]
上市公司炒股比主业更猛,1年暴赚20亿,减持上纬新材套现上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2:14
金风科技投资收益表现 - 金风投控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19.62亿元人民币 超过金风科技同期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1][15] - 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减持参股公司上纬新材股份 过去两个月累计减持163.28万股 套现金额逾亿元 [1][9] - 金风科技持仓市值达17.54亿元 投资成为公司关键营收支撑 [15] 上纬新材股价变动与减持操作 - 上纬新材股价自7月9日至8月18日累计上涨1151.67% 从发行价2.49元/股涨至85.65元/股 [5][9][13] - 金风投控在股价上涨期间启动减持计划 拟减持不超过1210.09万股(占总股本3%) 实际减持比例0.4% [8][9] - 减持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进行 包括协议转让4.40%股份待交易所确认 [9] 金风科技投资战略布局 - 投资版图横跨新能源、装备制造、农林牧渔等领域 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及新兴产业 [15] - 投资企业包括中国中车旗下株洲中车、金力永磁、厦门海辰、金帝股份等A股/港股公司 [15] - 投资逻辑包括构筑产业链协同效能 对冲行业风险并调节利润 [15] 二级市场投资趋势 - 2025年上证指数涨幅超10%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持续上行 引发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热潮 [16] - 57家A股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总金额超百亿元 利欧股份额度30亿元居首 [16] - 证券投资呈现高风险属性 部分公司通过投资收益对冲主业利润下滑 部分公司累计亏损超7000万元 [16][17]
上市公司炒股比主业更猛,1年暴赚20亿,减持上纬新材套现上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26
核心观点 - 金风科技子公司金风投控通过减持上纬新材股份实现投资收益19.62亿元,超过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1][15] - 上纬新材股价因智元机器人入主消息刺激,12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151.67%,金风投控趁机减持163.28万股套现超亿元 [5][7][8] - 金风科技构建了横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版图,2024年末持仓市值达17.54亿元,投资收益成为关键利润来源 [15] 金风科技投资收益 - 2024年投资收益达19.62亿元,超过同期归母净利润18.6亿元,主要来自对上纬新材等企业的股权投资 [1][15] - 子公司金风投控持有上纬新材5%股份,原始持股成本仅2.49元/股,截至8月19日股价达85.65元/股,账面浮盈显著 [8][15] - 7-8月密集减持上纬新材163.28万股(占总股本0.4%),套现金额逾亿元,尚余1210.09万股减持计划待执行 [1][7][8] 上纬新材股价异动 - 股价从7月9日至8月18日累计上涨1151.67%,主要受智元机器人21亿元入主消息刺激,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5][11][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2.91%至2990.04万元,主因汇兑损失及研发费用增加,与股价涨幅严重背离 [13] - 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指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期间触发异常波动警示 [11][12] 金风科技投资版图 - 通过金风投控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投资标的包括中国中车、金力永磁、厦门海辰等产业链企业 [15] - 重点投向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运维、新材料等环节,旨在构建产业链协同效应以对冲主业竞争压力 [15] - 2024年末证券投资持仓市值17.54亿元,占净利润比重显著,显示投资已成为重要盈利补充 [15] 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趋势 - 2025年A股57家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总额超百亿元,其中7家计划投入超10亿元 [16] - 部分公司通过投资收益对冲主业下滑,如七匹狼证券收益2.36亿元抵消主业利润60.86%跌幅 [16] - 行业警示需平衡投资与主业发展,防范现金流风险及市值波动对经营的负面影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