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雷利(300660)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机器人拟借壳上市,已与均胜电子等相关公司战略合作
全景网· 2025-07-09 10:40
借壳上市计划 - 智元机器人拟通过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成为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企业和"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拥有上纬新材控股权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线 [1] - 与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同属国内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第一阵营 [1] - 2025年以来以每月一家速度与上市公司联合成立机器人公司 [1] 战略合作网络 - 均胜集团牵头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均普智能、均胜电子、香山股份)与公司签署战略协议 [1][2] - 均普智能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公司,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共研生产销售 [1] - 均胜电子合作聚焦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 [2] - 香山股份合作涉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供应链协同 [2] - 宁波华翔合作涵盖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基金投资等生态体系建设 [2] - 江苏雷利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获评公司优秀合作伙伴 [2] - 其他合作方包括软通动力、东阳光等十余家上市公司 [2] 行业动态 - 信达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国内外企业推进落地速度加快 [1]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阿里云拟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甲骨文与OpenAI拓展星际之门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9:21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跌1.57%,持仓股恒玄科技领跌4.85%,福昕软件下跌3.89%,复旦微电下跌3.61%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跌1.30%,持仓股快克智能领跌7.27%,江苏雷利下跌5.36%,雷赛智能下跌4.72% [1] - 机器人ETF当日交易金额6.13亿元,居相同标的ETF首位,近7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8.57亿元 [1] 行业动态 - 阿里云宣布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马来西亚第三个可用区已上线,菲律宾第二个可用区计划10月启用 [2] - 阿里云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联合超1000家企业打造10余个行业AI示范项目,并与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培养10万名AI人才 [2] - Open AI计划从甲骨文租用4.5吉瓦数据中心电力,相当于可为数百万美国家庭供电的能源规模 [2] - 湖北省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AI核心领域 [2]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203万台,市场规模约3185亿人民币 [3] -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或进入产业扩张期,AGI技术突破、供应链完善、需求打开将推动板块性投资机会 [3]
从 100 亿母基金到创新产品攻坚,多地政策力推人形机器人快跑!“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近六日连续获资金加仓!
新浪财经· 2025-07-02 14:47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1 53% 成分股中中信重工领涨4 79% 天智航上涨3 36% 禾川科技上涨2 25% 快克智能领跌7 60% 江苏雷利下跌5 47% 雷赛智能下跌4 63% [1] - 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144 72亿元 创近1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最新份额达170 88亿份 同样创近1年新高 [1]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8 02亿元 日均净流入1 34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2 73亿元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浙江省创业投资类基金聚焦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2] - 湖北省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50亿元 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2] - 四川省推进人型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 智能无人机等产品研发 打造标志性产品 [2] - 光大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年 万台级量产将带动产业链放量 解决数据匮乏问题 [2]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3]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 018344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C 018345) [3]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有望迎来突破,机器人ETF嘉实(159526)近2周规模增长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7-02 11:35
机器人ETF嘉实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1.04%,成交589.56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2822.67万元 [2] - 近2周规模增长4959.98万元,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2731.18万元 [2] - 近6月净值上涨8.88%,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7.1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7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2] 中证机器人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58%,包括汇川技术(10.08%)、科大讯飞(8.35%)、石头科技(5.50%)、中控技术(5.14%)、大华股份(5.13%)等 [2][4] - 前十大权重股最新涨跌幅:汇川技术+0.34%,石头科技+1.77%,科大讯飞-1.51%,中控技术-0.74%,大华股份-0.76%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发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关键在于应用场景实质性落地,依赖具身智能技术迭代突破 [5] - 2025年预计为人形机器人突破年,万台级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解决数据匮乏问题 [6]
翔楼新材(301160)深度研究:精冲钢领军企业 开拓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等高端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7-02 08:31
公司概况 - 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唯一上市公司,深耕特种钢精冲材料领域,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并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 - 2020-2024年营收从7 12亿元增至14 8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 68亿元增至2 0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 核心管理人员控股且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叠加股权激励,控制权稳定 [1] 行业分析 - 精密冲压为无削加工技术,精度高于普通冲裁,精冲材料以钢材为主,上游为特殊钢冶炼及热轧,中游为精冲钢生产,下游覆盖汽车零部件、电气产品等领域 [2] - 中国精冲钢市场随制造业升级稳步扩张,汽车是主要下游市场,全球冲压件规模增长中中国份额及出口比重快速提升 [2] - 冲压件成本构成中原材料、人工、模具、能源占比较高 [2] 竞争优势 - 2024年精冲钢产能18万吨居行业第一梯队,安徽翔楼4万吨高端产能2025年Q2投产,未来3年新增15万吨产能逐步释放 [3] - 掌握8项核心技术,精密冷轧和热处理工艺领先,部分产品关键指标比肩国际巨头 [3] - 通过定制化服务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深度绑定,与宝钢股份合作研发形成差异化护城河 [3] 下游应用布局 - 汽车领域受益于销量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精冲件助力降本增效 [4] - 轴承领域已切入核心客户产业链,未来棒/线材渗透率有望提升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谐波减速器柔轮材料研发,联合下游客户开展送样测试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 82亿元/21 88亿元/26 74亿元,归母净利润2 41亿元/2 91亿元/3 57亿元 [5] - 2025年6月27日股价对应PE为26 96倍/22 37倍/18 22倍,EPS为2 97元/3 58元/4 40元 [5]
长三角机器人之城竞逐赛,沪苏杭宁肥谁是王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9:25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概况 - 机器人产业凭借万亿市场想象空间成为各地前瞻布局重点 长三角是最重要的一极 未来三年内将实现规模化量产并拉动千亿产值 [1] - 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合度高 中国智能电动车转型优势正在机器人产业实现复利 [1] - 长三角重点城市中上海苏州在企业存量上断崖领先 分别拥有2192家和1622家相关企业 杭州以824家位列第三 [3][4] 城市产业格局 上海 -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注册资本超1000万元的有1769家 参保人数超1000人的有147家 两项指标均长三角领先 [4] - 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 计划2025年提升至500台 [7] - 2024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规上企业总产值682.46亿元 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值近80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 [5] - 张江机器人谷计划2025年实现700亿元产业规模 已集聚ABB、傅利叶智能等企业 [6] 苏州 - 2024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 计划2027年突破2000亿元 [7] - 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搭台"创新联合体模式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已与611家企业合作落地近50个产业化项目 [8] 杭州 - 2023年机器人产业链工业产值150亿元 集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6] - 专利申请量2023年34863件 2024年24441件 均仅次于上海 [10][11] - 融资件数从2023年8起跃升至2024年14起 与苏州并列第二 [13][14] 技术发展 - 国产机器人厂商市场份额从2012年4%提升至2024年52.3% [4] - 上海发布全球首台全尺寸公版机"青龙" 建立OpenLoong开源社区和"十八金刚"人形机器人阵列 [7] - 苏州乐聚机器人实现8个月内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已建成江苏省首条人形机器人产线 [8][19] 产业链分布 - 上海集聚ABB、发那科等工业机器人企业 智元机器人累计下线1000台具身机器人 [19] - 苏州拥有科沃斯、追觅等家电机器人企业 杭州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 [19] - 长三角形成"大脑-小脑-部件-本体"完整产业链 上海傲意科技、苏州绿的谐波、杭州强脑科技分别在灵巧手、谐波减速器、智能义肢领域领先 [20] - 无锡机器人零部件关键技术国产化率突破60% 宁波中大力德提供精密减速器 常州纳博特斯克RV减速器全球市占率60% [20] 政策支持 - 上海计划2025年打造10家头部品牌、100个应用场景、10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 [13] - 浙江规划2027年人形机器人整机年产量2万台 核心产业规模200亿元 [15] - 江苏重点突破电驱动关节、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 研制人形机器人样机 [21]
脑机接口有望控制人型机器人,灵巧手进入“量产导向”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09:18
市场复盘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跌0.49%,持仓股寒武纪下跌4.10%领跌,乐鑫科技下跌2.88%,恒玄科技下跌1.69%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跌0.12%,持仓股禾川科技领跌2.05%,江苏雷利下跌1.88%,华辰装备下跌1.81% [1] - 机器人ETF当日交易金额6.64亿元,居相同标的ETF首位,市场成交活跃 [1] - 机器人ETF最新资金净流入0.54亿元,近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5.70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最高单日净流入2.73亿元 [1] 热点要闻 - 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受试者达7人,未来或通过Neuralink完全接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2] - 国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展会举行,灵巧手价格下降至万元以内,"百元时代"进入倒计时,自由度技术竞争从10+提升至20+ [2] - 2025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举行,清华大学火神队夺冠,所有参赛机器人完全依赖AI策略自主运行,无需人类干预 [2] 机构观点 - 当前市场估值不支持纯粹流动性驱动行情,若美联储7月意外降息且中国央行同步宽松,可能引燃市场情绪 [3] - 活跃资金或从医药消费切向科技金融,红利开始滞涨,结构性机会料贯穿中报季 [3] - 电气化领域全产业链变现能力提升及AI智能化领域追赶可能是下一阶段行情逻辑 [3] - 三季度A股科技企业IPO重启,科技领域产品催化频出,市场注意力或重新转向科技板块,AI和军工是寻找结构性机会的重心 [3] 热门ETF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聚焦AI产业,具备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
江苏雷利拟发可转债募资12.86亿 内延外伸驱动首季净利增28.2%
长江商报· 2025-06-26 07:46
公司可转债发行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86亿元,用于激光雷达电机、激光设备振镜系统、汽车微电机与组件等的生产建设项目,以及机器人运控组件研发中心、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 [1] - 募投项目包括智能感知激光雷达与车载热管理微电机、激光装备振镜系统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29亿元,募集资金拟投资额2.19亿元)和汽车微电机与组件生产基地及试验室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87亿元,募集资金拟投资额2.77亿元) [2] -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分布于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合计投资总额预计为4.4亿元,募集资金拟投资额4.1亿元 [3]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实施内延外伸的双轮战略,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投资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 募投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加深横跨家电、汽车、工业控制等多行业领域的矩阵式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4] - 公司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驱动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应用领域从家用电器拓展至新能源、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 [5] 研发投入与并购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33亿元、1.47亿元、1.6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58%、4.77%、4.77% [6] - 截至2024年末研发人员数量556人,同比增长4.32%,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2.39% [6] - 通过并购江苏鼎智智能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扩充医疗健康电机应用领域,通过并购江苏世珂电机有限公司扩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8亿元,同比增长25.81%;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28.15%;扣非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12.76% [1][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19亿元,同比增长14.38%;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降7.14%;扣非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3.53% [6] - 2024年毛利率28.11%,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7] 市场与客户 - 2024年度境内地区营业收入占比53.35%,境外地区营业收入占比46.65% [3] - 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家电、新能源汽车、工控、医疗器械生产商 [3] - 2025年度销售目标是41亿元,同比增长16.5% [7] 股东回报 - 自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9.6亿元,占期间累计归母净利润的47% [7]
A股放量反弹,沪指收复3400点关口
每日商报· 2025-06-25 07:0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全线走高 沪指涨超1%重返3400点上方 创业板指涨超2% 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涨超2%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4484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逾3000亿元 超4700股飘红 [1] - 券商板块整体收涨2.93% 49只成分股中仅一只下跌 保险板块整体收涨3.1% [2] - 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整体收涨4.3% 245只概念股中240只上涨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整体收涨4.45% 210只成分股中204只上涨 [4][7] 券商与保险板块 - 东方财富全日成交132.2亿元位居A股首位 湘财股份、国盛金控涨停 中国银河、东方财富涨超4% [2] - 港股中国银河、国联民生盘中涨超8% 光大证券、中金公司一度涨逾6% [2] - 中国人保涨逾4%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涨超3% 新华保险与中国太保均涨超2% [2] - 保险行业NBV普遍高增 个险渠道人力基本企稳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提升 车险和非车险COR持续优化 [3] 人形机器人概念 - 特斯拉正研发第三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 预计2026年产量达10万部以上 [5] - 利元亨、兆丰股份20%涨停 江苏雷利涨超17% 肇民科技、骏创科技、汉威科技等涨超13% [4] - 湘财证券建议关注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电机、灵巧机械手等核心零部件厂商及AI软件技术提供商 [5] 固态电池概念 - 固态电池板块成分股中信德新材、利元亨、泰和科技、华盛锂电20%涨停 振华新材涨超15% [7] - 硫化锂与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大会6月召开 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创大会7月召开 [7] - 美国Ion Storage Systems开启固态电池生产 有望在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领域突破 [7] - 开源证券预计2025-2026年为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2027年半固态电池商业化 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拐点 [8]
6月25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京东方A拟以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4 21:39
公司业绩预增 - 泰凌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加7202万元,增幅267%左右 [6] - 广大特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加1.57亿元,增幅367.51%左右 [6] 重大投资项目 - 新洋丰拟投资11.5亿元建设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包括40万吨高塔复合肥、40万吨尿基复合肥、15万吨测土配方BB肥、5万吨高端水溶肥 [8] - 立新能源子公司拟投资5.29亿元建设奎屯市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 [13] - 伟测科技拟在成都市投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设备购置、场地建设及土地购置 [3] - 西典新能拟投资不超过2亿元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 [2] 股权收购与增资 - 京东方A拟以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7] - 宝钛股份拟以2.87亿元增资扩股取得万豪钛金51%股权,新增2.5-2.8万吨/年熔炼产能 [1] - 建龙微纳筹划以现金受让股权方式取得上海汉兴能源不少于51%股份 [1] - 北方华创已持有芯源微17.87%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14] 资产出售与转让 - 晶科科技拟以2.87亿元出售76.55MW光伏电站设备及项目公司股权 [5][6] 资本市场运作 - 大金重工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9] - 江苏雷利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2.86亿元用于多个生产建设项目 [10] - 盛新锂能拟4-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75元/股 [11] - 璞泰来控股子公司嘉拓智能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4] - 东北证券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终止在新三板挂牌 [12] 重大合同 - 中国建筑近期获得多个重大项目,金额合计215.3亿元,占2024年度营收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