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朗新科技(300682)
icon
搜索文档
朗新集团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朗新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发展战略与增长机会 - 2025 年后聚焦电力能源主赛道,进入新成长周期,成熟业务稳定增长,新能源资产充电桩聚合平台服务业务快速规模化成长并盈利 [3] - 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场景、数据和技术优势,预计 2025 下半年新能源入市场致电价波动、交易品种增多,公司计划未来三年交易量超 1300 亿度,2025 - 2027 年分别为 60 亿度、310 亿度、1100 亿度 [4] 能源互联网平台作用 - 连接海量电力用户和新能源供给,未来三年完成超千亿度平台化电力交易,实现资产价值增值,是主要业务增长引擎 [5] RWA 发行作用 - 与蚂蚁合作构建生活缴费平台,形成能源互联网服务雏形,RWA 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服务提供增值机会,连接超 5 亿终端用户,含 1500 万工商业用户,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需求 [6] 聚合充电业务发展 - 有近 2200 万用户,与超 3000 家运营商及 30 多家头部车企合作,覆盖 390 多城市,预计 2027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超 8000 万辆,公共充电市场需求达 1100 亿度,朗新平台目标市占率超 25% [2][7] - 2025 - 2027 年充电量分别达 70 亿度、110 亿度,2027 年底市占率超 25%,2026 年聚合充电生态盈利并规模化发展,增值服务领域实现规模化盈利 [2][9] 电力市场化交易优势 - 场景优势:有十几年能源互联网平台运营经验,积累大量用电负荷用户和充电设备 [10] - 数据和模型优势:基于场景数据和电力市场规则,打造自研能源大模型开展平台化电力交易 [10] - 技术优势:AI 驱动平台化能源运营和电力交易服务,实现数据业务与 AI 模型技术价值最大化 [10] 电力市场化对新能源发展影响 - 是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重要保障,2025 下半年新能源入市场致电价波动加剧、交易品种增多,平台模式优化转化用户实现高效交易 [4][11] 分布式光伏发展 - 2025 年增长快,2024 年底连接量 25GW,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2GW,预计 2025 年达 50GW,为电力交易提供资源基础 [12] RWA 代币相关 - RWA 代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锚定现实资产,2024 年 8 月发行由蚂蚁数科提供区块链公链技术 [14] - 选择新能源行业挂钩因规模大、符合国家战略、是民生刚需,朗新集团业务为其提供基础 [15] - 选择香港发行跨境 RWA 因香港金管局试点面向海外投资者,对 ESG 要求高,平台有数字化基础,与蚂蚁合作有技术经验 [16] 行业 RWA 情况 - 新能源行业适合 RWA 代币挂钩,朗新、协鑫能科、寻鹰出行等已在香港发行,新能源赛道优势为数字化特性、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旺盛 [17] - 智能制造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高度数字化产业也适合发行 RWA 融资 [18] - 具备规模、持续价值创造空间、产生持续现金流的行业可进行资产数字化和发行 RWA,如中国电力市场化、黄金等 [19] - 净资产量大、成长性强、有融资需求的行业最受益于 RWA,如新能源产业 [20] 首次发行 RWA 经验与挑战 - 涉及金融创新、监管、行政审批流程限制及法律问题,需打通政策障碍,国家支持但政策执行需过程 [22] 能源互联网平台试点项目目标 - 为出台政策进行前期验证,验证公司收益和价值,创造并分享新价值,提供金融服务创新价值 [23] 区块链技术应用 - 在能源互联网平台进行了实际场景部署、模型搭建和业务架构反映价值等验证,挑战在政策监管端 [24]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影响 - 出台后市场亢奋,鼓励市场活跃,设发行牌照,希望更多交易平台和发行方参与 [25] RWA 繁荣受益环节 - 投资人、区块链技术、持牌方、发行方、投资银行、新型运营机构等受益 [26] 电力交易市场情况 - 2025 年预计规模 61 度以上,已达 51 度左右,采用平台化交易模式,面向充电场站和工商业缴费用户,计划转化 10 万缴费用户为代理用户 [29][30] 电力市场化对小微企业影响及应对 - 影响较大,朗新集团通过平台触达客户,提供便捷购电服务,2025 年转化 10 万缴费用户为代理用户,逐步扩大至数百万级别 [31] 朗新集团经验与未来方向 - 过去 20 多年积累资产运营管理、电力交易和创新金融服务等经验,把握电力市场化机遇,深化与投资者交流 [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RWA 稳定币目前未接入香港金管局中央结算系统,当时定向发行未公开发行,未来规模增大可能有专业交易机构处理,形式不明 [28] - 2024 年全国有 9.8 万亿度电量,其中 60%为市场化交易,希望千亿规模时每度电盈利一分钱 [30]
稳定币概念在AH两市分化,新风口还是炒概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53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如连连数字(2598 HK)和众安在线(6060 HK)在5月30日分别回调5 11%和8 5%,京东集团(9618 HK)下跌2 2% [1] - A股稳定币概念股四方精创(002177)和拉卡拉(300773)5月30日分别上涨7 27%和3 41%,御银股份(002177)连续三日涨停 [1] - 机构人士指出A股稳定币概念更多是"概念投资"逻辑,反应滞后于港股 [1]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业务关联 - 众安在线间接持有圆币创新科技8 7%股份,旗下众安银行已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 [2] - 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进入稳定币沙盒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场景包括跨境支付和零售支付 [2] - 连连数字子公司连连国际与圆币创新科技合作推动稳定币跨境支付应用 [2] A股稳定币概念股业务关联 - 四方精创推出FINNOSafe Web3 0平台支持稳定币相关业务,但未明确回应近期稳定币问询 [3] - 拉卡拉虽与京东支付有合作历史,但未确认与京东稳定币的合作关系 [3] - 朗新集团因RWA业务被归类为稳定币概念股,曾完成1亿元人民币新能源资产通证化融资 [4] 稳定币监管与行业影响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采用"价值锚定监管"模式,覆盖所有港元挂钩稳定币 [7] - 专家认为香港监管模式可能成为全球参考模板,并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 [7] - 稳定币支付效率提升使传统支付机构与加密货币交易所加速融合创新 [7] 稳定币的跨境支付应用 - 稳定币对SWIFT等中心化跨境支付体系形成挑战,具有成本低和效率高的优势 [8] - 多边货币数字桥与稳定币代表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的不同发展路径 [8] - 稳定币监管挑战仍需解决,但其在国际支付系统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8]
朗新集团20250529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充电服务行业、充电桩行业、储能行业 - **公司**:朗新集团、蚂蚁数科、瑞银香港、蔚小理、华为问界、一汽大众、国机汽车、菲洛巴特 [2][3][8][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朗新集团 RWA 融资项目**:2024 年朗新集团携手蚂蚁数科在香港完成首单新能源 RWA 融资,融资金额 1 亿元,将充电桩作为锚定资产,通过区块链和 IoT 技术使数字资产代表充电桩部分收益权,由蚂蚁数科与瑞银香港合作发布,标志蚂蚁链在 Web3 发展迈出实质一步 [2][3] - **蚂蚁数科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自 2015 年起探索区块链技术,2021 年推出区块链模组 Master 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实现实物资产上链和加密交易;2023 年 9 月发布 Web3 品牌 ZAN 为海外市场提供解决方案,截至事件前已赋能新能源等领域超 1200 万台终端设备 [2][4][5] - **全球经济环境对企业出海融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致融资收紧,东南亚 2023 年融资交易额和金额降至 2017 - 2023 年低点,2024 年上半年 IPO 次数同比降 21%,金额从 34 亿美元降至 13.8 亿美元,降幅 60%,近九成投资者认为前期投资退出环境更难,中国车企出海面临资金难题,如菲洛巴特破产 [6] - **朗新集团 RWA 项目应对资金挑战**:虽项目金额仅 1 亿元,但使传统企业通过实物资产异地授信和融资,服务出海战略,提高管理和风控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清晰标的,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流动性 [7] - **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新电图平台作用**:自 2020 年充电桩纳入新基建,新电图平台联通充电桩企业和 C 端用户,不自建充电桩,以轻资产、互联网方式运营,与 20 多家新能源车企合作,借助高德地图流量入口 [8] - **新能源充电服务行业盈利模式创新**:通过充电分成、会员卡销售、储能服务、数据服务和广告投放等方式创新盈利,弥补营收规模不足 [9] - **充电桩行业发展情况**:2023 - 2025 年新增充电桩复合增速超 30%,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建成约 860 万台充电基础设施,车桩比 2.37:1,但行业规模化不足,头部平台盈利待改善 [10][11] - **中国充电桩企业面临挑战**:面临重资产投入和现金流压力,85%公共充电桩服务由民营企业提供,82%运营商仅拥有 10 个以下充电站,50%运营商整体投资小于 100 万元,融资和渠道面临挑战,限制规模化发展 [12] - **朗新集团新能源领域战略和落地场景**:实施 RWA 战略,包括数据资产化、碳资产通证化和支付生态打通;落地场景有预绿电资产交易、电力数据质押贷款及虚拟电厂收益代币化,推动更多新能源资产通过 RWA 吸引全球资本,提高流动性,整合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13][14] - **新能源实物资产融资对中小型储能企业影响**:为中小型储能企业提供独特且前景良好的融资渠道,若项目规模复制,可盘活实物资产,提高流动性,形成投融资循环,促进产业链发展升级,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电图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通车平台和桩平台,以轻资产模式运营,与多家新能源车企深度合作并借助高德地图流量入口,为充电桩企业和 C 端用户搭建桥梁 [8] - 朗新集团数据资产化将全国约 2.6 亿户用电用户数据上链生成可交易凭证,与国家电网合作试点获信贷;碳资产通证化旗下子公司开发碳积分链上交易平台;支付生态打通接入数字人民币计算体系及测试组合支付场景 [13] - 新能源充电桩将百万级绿电竞量转化为碳积分出售给制造业企业;杭州工厂用电竞抵押贷款利率低于传统贷款 1.5 个百分点,获 2000 万元授信;虚拟电厂收益代币化年收益接近 10 个点,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14]
朗新集团(300682)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8 20:16
利润分配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2,011,515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3] - 本次权益分派以1,078,235,821股为基数,每10股派2.5元现金[3][4] - 公司实际现金分红总金额为269,558,955.25元[3] 权益分派安排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于2025年5月16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6日[5] - 权益分派对象为2025年6月5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6] 红利派发 - 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的A股股东现金红利于2025年6月6日划入资金账户[7] - 部分A股股东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派发[8]
朗新集团:聚焦双轮驱动,携手蚂蚁构筑强大生态-20250524
海通国际· 2025-05-24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7.76 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剥离非核心业务致业绩承压,2025 年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叠加生态合作加强以及 AI 赋能新应用,看好长期发展势头 [1] 财务摘要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47.27 亿元、44.79 亿元、51.73 亿元、60.80 亿元、69.31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3.9%、 - 5.2%、15.5%、17.5%、14.0% [3] 净利润(归母)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6.04 亿元、 - 2.50 亿元、4.80 亿元、6.04 亿元、7.27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17.4%、 - 141.4%、291.6%、26.0%、20.2% [3] 每股净收益(元)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0.56、 - 0.23、0.44、0.56、0.67 [3] 净资产收益率(%)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7.9%、 - 3.7%、6.6%、8.0%、9.2% [3]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 2023、2025 - 2027 年分别为 26.81、33.77、26.79、22.28 [3] 交易数据 - 当前价格 14.39 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7.56 - 15.65 元,总市值 155.45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10.80 亿股/10.34 亿股,流通 B 股/H 股为 0 [4] 资产负债表摘要 股东权益 - 为 69.94 亿元,每股净资产 6.47 元,市净率 2.2,净负债率 - 14.06% [4] 投资建议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7.76 元,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44/0.56/0.67 元,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 PE 29.09X,给予公司 2025 年 40 倍 PE,对应目标价 17.76 元 [4] 业绩情况 2024 年 - 实现总营业收入 44.79 亿元,同比 - 5.24%;归母净利润 - 2.50 亿元,2023 年同期为 6.04 亿元,主要因剥离重组亏损非核心业务,发生商誉存货减值与前期投入成本费用化 [4] 2025Q1 - 营收 6.67 亿元,同比 - 0.12%,利润端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同比增加 0.22 亿元,毛利率达 48.39%,同比 + 3.18pct [4] 发展战略 双轮发展 - 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扎根电力能源领域超 27 年,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4] 生态合作 - 2013 年与蚂蚁集团合作构建生活缴费服务场景,截止 2024 年底蚂蚁集团为第二大股东,在数字支付、数字科技领域紧密合作,在全球化领域拓展业务至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深化与主流钱包及金融机构合作 [4] AI 赋能 - 大力投入 AI 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 年成立 AI 研究院,聚焦电力市场交易预测、能源智能体应用、能源专用大模型三大方向,强化“AI + 能源”战略,在广东、山东等省份电力市场成功使用 AI 电力现货交易替代人工交易,上线“新电兔”AI 充电助手 [4]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涵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多项内容,展示 2023 - 2027 年数据 [5] 利润表 - 包含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呈现 2023 - 2027 年数据 [5] 现金流量表 - 有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等内容,给出 2023 - 2027 年数据 [5] 公司收入拆分表 智慧能源业务 - 2024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21.47 亿元、24.69 亿元、27.16 亿元、29.88 亿元,同比分别为 - 8%、15%、10%、10%,毛利率分别为 34%、34%、35%、36% [6] 公共服务业务 - 2024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8.04 亿元、21.65 亿元、28.14 亿元、33.77 亿元,同比分别为 18%、20%、30%、20%,毛利率均为 50% [6] 互联网行业 - 2024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28 亿元、5.39 亿元、5.50 亿元、5.66 亿元,同比分别为 - 39%、2%、2%、3%,毛利率分别为 42%、43%、43%、43% [6] 总营收 -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44.79 亿元、51.73 亿元、60.80 亿元、69.31 亿元,同比分别为 - 5%、15%、18%、14%,毛利率分别为 41%、42%、43%、43% [6] 可比公司估值表 - 远光软件、国能日新、国网信通 2025E 平均 PE 为 29.09 [7]
朗新集团(300682)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聚焦双轮驱动 携手蚂蚁构筑强大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5-23 16:4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剥离非核心业务导致业绩承压,总营业收入44.79亿元,同比-5.24%,归母净利润-2.50亿元,2023年同期为6.04亿元,主要因商誉存货减值与成本费用化 [2] - 2025Q1公司营收6.67亿元,同比-0.1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加0.22亿元,毛利率达48.39%,同比+3.18pct,利润端扭亏为盈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4(-0.20)/0.56(-0.19)/0.67元,目标价上调至17.76元(+2.39元),基于2025年40倍PE估值 [2] 核心发展战略 - 公司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战略,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新机遇 [3] - 扎根电力能源领域超27年,持续强化"AI+能源"战略,推动从客户业务驱动到AI技术驱动的转型 [3][4] - 与蚂蚁集团深度合作,蚂蚁为第二大股东,在数字支付、数字科技及全球化(印尼、菲律宾等市场)领域协同发展 [3] AI技术应用与创新 - 成立AI研究院,重点布局电力市场交易预测、能源智能体应用、能源专用大模型三大方向 [4] - 在广东、山东等省份实现AI电力现货交易替代人工交易,上线"新电兔"AI充电助手优化电动汽车充电服务 [4] - 加大AI平台化建设、时序预测模型等研究,提升电力资源调节与供需匹配能力 [4]
朗新集团(300682)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延期的公告
2025-05-20 17:06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29836.4449万股,占比27.62%[5][6] 股份质押 - 无锡群英579万股质押延期至2026年5月15日,占其持股15.14%,总股本0.54%[3] - 各股东累计质押股份13170.6479万股,占总股本12.19%[5]
能说会道丨新电途CEO王光星:充电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AI技术赋能充电运营商生态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6:3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充电行业面临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国资巨头跨界入场、充换电路线博弈加剧的三重冲击,正转向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时代 [1] - 截至2025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1406.4万台,但行业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盈利模式单一困境 [1] - 2024年行业表现分野加速,呈现两大动向:充电桩纳入3C认证目录,中石化启动"油电置换"计划拟新建5000座充换电站,多地国资通过特许经营模式整合充电设施 [1] 商业模式创新 - 行业涌现充电+光伏、充电+储能、充电+电力市场化交易等分布式能源运营新模式,考验企业数智化能力 [1] - "136号文"推动电力现货市场扩容催生万亿级电力交易市场,运营商需突破单纯设备运营逻辑 [2] - 市场化运营商需建设三大核心能力:负荷预测精度、绿电交易能力和用户运营效率 [2]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朗新集团旗下新电途平台通过数智化能力打通绿电交易与用户运营闭环,探索可持续盈利路径 [2] - 公司两年前成立AI研究院,聚焦能源领域时序预测模型和AI智能体框架,区别于生成式大语言模型 [2] - AI大模型已应用于电力现货交易场景,深度融合负荷/时间/价格数据,在聚合充电场景提供智能选址/定价/运维服务 [3] AI应用成果与局限 - AI智能体"新电兔"为新能源车主提供自然语言交互、智能推荐和客服功能 [3] - 在部分省份电力交易月度竞价中,AI已实现辅助或完全托管报价,效率与精准度优于人工 [3] - AI在复杂规则适配和个性化需求响应场景仍有局限,需持续优化训练强化模型性能 [3] 生态服务拓展 - 新电途开展充电+储能、充电+售电、充电+虚拟电厂、充电+运维等场站生态服务,实现降本增收 [3] - 2025年公司将全力发展AI能源大模型,聚合负荷需求并调控能源资产,赋能运营商高效运营和车主智慧出行 [4][5]
朗新集团(30068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能源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AI驱动发展提速
华创证券· 2025-05-16 2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下调)[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致力于成为AI驱动的领先科技能源企业,有望受益于电力市场化、数智化和用电场景化发展,完成剥离重组非核心业务后未来有望轻装上阵,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0/7.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94.1%/23.8%/22.3%,对应PE为32/26/21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15.74元,给予“推荐”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同比-141.4%;扣非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152.1%;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为337.1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为-428.1万元,亏损收窄90.7%[2]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1.34亿、58亿、64.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3.0%、1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6亿、6.02亿、7.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4.1%、23.8%、22.3%;每股盈利分别为0.45、0.56、0.68元;市盈率分别为32、26、21倍;市净率分别为2.2、2.1、2.0倍[4] 公司业务布局 - 优化重组非核心业务,2024年完成电视机顶盒、数字城市、数字外贸、工业互联网等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带来一次性财务影响约4.9亿元[8] - 加强能源互联网业务布局,收购邦道科技10%少数股权使其成为100%控股子公司,加大新电途业务市场开拓力度,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18.1%,同比+5.6pct[8] - 向AI技术驱动转型升级,大力投入AI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从项目型软件服务企业升级为平台型能源运营企业[8]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能源数智化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7.5%,主要因非核心业务剥离重组;加强电力营销核心系统业务全国市场经营,发展多条主力产品线;2024年在国网和南网取得新市场突破,业务有明显季节性特征,收入和利润主要体现在下半年[8] - 能源互联网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8.0亿元,同比+17.6%,2025Q1保持较快发展;电力场景运营业务取得新成效,生活缴费平台服务表计用户突破5亿户,平台日活用户近2000万,新电途聚合充电业务年度充电量达52亿度,分布式光伏云平台累计接入达25GW;电力市场交易业务竞争优势增强,2024年在多省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AI辅助电力交易成果显著,年度整体交易电量超19亿度,同比增长超5倍;2025Q1“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经营亏损同比大幅减少,虚拟电厂业务相关光伏云平台新接入分布式光伏超10GW,在集中式电站代理交易领域取得突破,电力交易业务规模超7亿度,同比翻倍以上增长[8]
朗新集团(300682) -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关于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16 19:48
本法律意见书仅就本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召开程序、出席本次股东大会人员 的资格、召集人资格、会议表决程序是否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的规定以及表决结果是否合法有效发表意见,并不对本次股东大会所审议的议案 内容以及该等议案所表述的相关事实或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合法性发表意见。 中国上海石门一路 288 号 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一座 26 层 邮编:200041 电话:(86-21)5298 5488 传真:(86-21)5298 5492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关于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致: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以下简称"本所")受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 司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以下简称"《股东大会规则》")等法律、法 规、规章及《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 关规定,就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大会")有关事宜出 具本法律意见书。 为出具本法律意见书之目的,本所指派律师列席本次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