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时代(300750)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净利润比亚迪+吉利+长城≈宁德时代,卖车不如卖电池?
36氪· 2025-09-02 18:47
行业整体表现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但行业面临增量不增收困境 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1] - 自主品牌蚕食合资公司市场份额 大型国有汽车集团赚钱能力大幅下降[1] - 头部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突出 比亚迪 吉利和长城汽车为上半年净利润最高三家乘用车上市公司[1] - 三家最赚钱民营车企上半年利润总和311.4亿元 与宁德时代单家净利润304.9亿元相当[3] - 价格战和内卷对盈利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市场竞争激烈等表述频繁出现在业绩报告中[3] - 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仅4.8% 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5%的利润率[22] 头部民营车企财务数据对比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5][6] - 吉利汽车营收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6.51% 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32%[5][6] - 长城汽车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2%[5][6] - 三家车企均实现营收正增长 但仅比亚迪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6] - 吉利汽车核心归母净利润66.6亿元 扣除外汇汇兑损益后同比增102%[7] - 长城汽车扣非净利润35.8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6.39%[7][16] 销量表现分析 - 比亚迪累计销量214.59万辆同比增长33.04%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11.32万辆同比增长30.94%[7] - 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4% 新能源汽车销量72.5万辆同比增长126%[7] - 长城汽车累计销量56.9万辆同比增长10.4% 新能源汽车销量16.0万辆同比增长22.64%[8] - 销量增速>营收增速>利润增速 反映新车单车价格下降和利润空间压缩[9] - 比亚迪5-7月销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 分别销售29.4万 29.3万和26.3万辆[11] - 吉利汽车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 分别为23.5万 23.6万和23.7万辆[14] 盈利能力与竞争态势 - 比亚迪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8.78%下降至18.01% 二季度毛利率16.3%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10] - 比亚迪二季度单车利润从一季度8800元降至4800元[10] - 吉利汽车单车平均销售收入减少1.4万元至9.6万元 毛利率16.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14] - 长城汽车毛利率同比下滑7.83%至18.38% 净利率同比减11.1%至6.86%[16] - 新能源业务成为吉利汽车最大亮点 与比亚迪市场份额差距从27个百分点缩小至18个百分点[14][16] -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16.04万辆 市场占比仅2.31% 远低于行业44.3%的渗透率[18] 研发投入与战略转型 - 比亚迪研发投入29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00亿元[18] - 吉利汽车研发费用73.28亿元 占收入比例4.9%[18] - 长城汽车研发费用42.39亿元同比微增1.21% 一季度研发费用被销售费用反超[18] - 政策层面出手规范竞争秩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倡议[24] - 企业竞争从价格战向技术战 品质战等多维度较量转变[25] - 1-7月降价新车数量106款 较2024年同期147款明显减少 6月行业利润率回升至6.9%[25]
宁德时代现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8.4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7:56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2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8.40万股 成交金额2245.76万元[2] - 其中1笔为折价交易 折价率最高达19.70%[2] - 机构专用席位参与1笔交易 成交金额1029.76万元 净买入1029.76万元[2] 历史交易数据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49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15.32亿元[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302.87元 单日下跌0.37%[2] - 日换手率0.87% 成交额112.89亿元[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3.71亿元[2] - 近5日累计上涨4.62% 但资金合计净流出25.02亿元[2] 融资交易情况 - 最新融资余额103.74亿元[2] - 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22.37亿元 增幅达27.50%[2] 具体交易明细 - 折价交易:成交量5.00万股 成交金额1216万元 成交价243.20元 较收盘价折价19.70% 买卖方均为中信建投证券甘肃分公司[2] - 平价交易:成交量3.40万股 成交金额1029.76万元 成交价302.87元 与收盘价持平 买方为机构专用 卖方为招商证券西安曲江新区营业部[2]
宁德时代退出芬兰Valmet汽车公司
财经网· 2025-09-02 17:24
公司股权变动 - 宁德时代出售所持芬兰代工车企Valmet Automotive 20.6%股份予芬兰国家与现有股东Pontos [1] - 交易完成后芬兰政府通过国家投资机构持有Valmet 79%股份并追加注资3500万欧元 [1] - Pontos持有剩余21%股份 [1] 行业市场环境 - 电动化进程低于预期及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下行导致Valmet近年来订单萎缩 [1] - 市场环境变化是促成宁德时代退出的重要原因 [1]
宁德时代今日大宗交易成交8.4万股,成交额2245.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7:02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日宁德时代发生大宗交易成交8.4万股 成交金额2245.76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2% [1] - 成交均价267.35元 较市场收盘价302.87元折价11.73% [1] - 最高成交价302.87元 最低成交价243.2元 价差幅度达24.6% [1] 分笔交易明细 - 第一笔成交5万股 价格243.2元 金额1216万元 买卖方均为中信建投证券甘肃分公司 [2] - 第二笔成交3.4万股 价格302.87元 金额1029.76万元 买方为机构专用 卖方为招商证券西安曲江新区营业部 [2] 价格特征分析 - 两笔交易价格差异显著 低价交易较收盘价折价19.7% 高价交易与收盘价持平 [1][2] - 低价交易买卖方为同一券商营业部 可能涉及内部仓位调整或特定协议交易 [2] - 高价交易出现机构专用席位买入 显示专业投资者参与 [2]
宁德时代在三亚投资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6:31
公司动态 - 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三亚)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陈端雄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 [1] - 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海口)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行业布局 - 宁德时代通过全资子公司继续拓展新能源技术研发领域 [1] - 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业务 [1] - 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成为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1]
中国最赚钱的三家车企,加起来与一家电池厂相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2 16:28
行业盈利格局 - 16家主要上市乘用车企2025年上半年累计归母净利润超392亿元 [1] - 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三家头部民营企业净利润合计311亿元 占行业总盈利近80% [1] - 比亚迪以155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一 占16家车企总利润近40% [2] - 行业盈利集中度显著提升 头部三家企业贡献绝大部分利润 [1][2] 头部企业表现 - 比亚迪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2] - 吉利汽车净利润92.90亿元 同比下降13.90% [2] - 长城汽车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21% [2] - 赛力斯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1.03% [2] - 理想汽车净利润17.43亿元 同比增长2.82% [2] 亏损企业状况 - 6家车企出现亏损 包括广汽集团、北汽蓝谷、小鹏汽车、江淮汽车、众泰汽车和海马汽车 [4] - 累计亏损额近70亿元 [4] - 广汽集团亏损25.38亿元 同比下降267.39% [2][5] - 江淮汽车亏损7.73亿元 同比下降356.89% [2][5] - 北汽蓝谷亏损23.08亿元 [2] 国际比较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304.9亿元 相当于头部三家车企利润总和 [3] - 丰田汽车上半年净利润1.5万亿日元(约727亿元人民币) 是16家中国车企总利润的1.9倍 [3] - 本田汽车上半年净利润2272亿日元(约110亿元人民币) [5] - 日产汽车上半年净亏损7918亿日元(约382亿元人民币) [5] 全球市场地位 - 比亚迪和吉利汽车首次进入全球汽车销量前十 超越本田和日产 [3] - 中国车企全球市场地位显著提升 [3] 行业盈利水平 - 2025年7月汽车行业利润293亿元 同比下降17% [4] - 7月行业利润率3.5% 环比6月6.9%明显下降 同比去年4.4%也下降 [4] - 1-7月汽车行业利润2737亿元 同比增长0.9% [4] - 1-7月行业利润率4.6% 较1-6月4.8%有所下降 [4] 产业链盈利分布 - 动力电池领域盈利向头部集中 宁德时代盈利超300亿元 [5] - 亿纬锂能净利润16亿元 欣旺达8.6亿元 国轩高科3.7亿元 [5] - 日系车企除丰田外 本田保持盈利而日产陷入巨额亏损 [5]
谁在“狙击”新生代储能企业IPO?
36氪· 2025-09-02 16:04
思格新能源IPO受阻事件 - 思格新能源港股IPO招股书因提交满6个月未完成聆讯而自动失效 [2][3] - 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 从创立到冲击IPO时间间隔不到三年 [3] - 2023年前9个月营收442万元 2024年前9个月营收骤增至7亿元 一年时间增长近160倍 [3] - 2023年整体毛利率31.3%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44.2% 高于宁德时代24.4%的毛利率水平 [3] 股权代持与竞业限制问题 - 证监会问询函直指创始人许映童股权代持问题 自成立至2023年10月其全部股权由岳母及配偶代持 [5] - 要求彻查股权代持形成原因 演变情况 合法合规性及是否存在纠纷 特别关注是否违反竞业禁止规定 [5][6] - 许映童为华为前高管 曾出任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 带领光伏逆变器业务于2015年登顶全球出货量第一 [6] - 创业时带领十余名华为旧部加入 包括执行董事兼总裁张先淼等多位核心管理人员 [7] 海辰储能遭遇宁德时代诉讼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创始人吴祖钰等8名被告 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1.5亿元损失 [9] - 指控吴祖钰利用任职期间获取的商业秘密挖角技术团队并复制专利技术 [9] - 海辰储能587Ah电芯与宁德时代专利产品能量密度偏差仅4.4% 远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红线 [9] - 核心高层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市警方批捕 被捕前负责工厂建设和技术落地 [10] 行业人才流动与竞业限制争议 - 储能行业高度依赖专业人才 新生代企业多由大厂前高管离职创业 从"前东家"挖人现象普遍 [1][13] - 头部企业通过竞业限制协议形成人才流动壁垒 易滋生垄断并损害行业发展根基 [15][16]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024年4月宣布全面禁止新签竞业禁止协议 预计每年促进8500多家新创业公司成立 [15] -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 要求竞业限制义务必须与劳动者知悉的商业秘密范围及价值相匹配 [16]
中电联2025年H1储能数据:海博思创/宁德时代/科华/高特/德联分列TOP1
鑫椤储能· 2025-09-02 15:21
电化学储能行业整体装机情况 - 2025年1-6月新增投运储能电站190座 总装机13.66GW/33.75GWh 较2024年底增长22% [2][9] - 新增装机相当于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4.66% 相当于新能源新增装机的5.07% [2][9]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投运电站1663座 总装机75.79GW/175.12GWh 相当于全国电源总装机的2.08% [9] - 在建项目规模达8.33GW/17.68GWh [9] 应用场景分布特征 - 电网侧独立储能增长最快 新增装机8.34GW 同比增长22% 占新增总装机61% [13] - 新能源配储新增装机4.43GW 同比增长31% [13] - 截至2025年6月电源侧 电网侧 用户侧装机占比分别为40.32% 57.88% 1.80% [14] - 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合计占比94% 独立储能主要分布在山东 江苏等省份 新能源配储主要分布在新疆 内蒙古等省份 [14] 技术配置特点 - 2小时储能系统占主导 总能量114.21GWh 占比65.22% [17] - 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占比31.94% 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11个百分点 [2][17] - 独立储能以2小时系统为主(76.74%) 新能源配储以2小时和4小时系统为主(92.15%) [18][21] - 锂离子电池占绝对主导地位(97.34%) 其中99.93%为磷酸铁锂电池 [36] 区域发展格局 - 新增装机集中在27个省份 前十省份合计装机10.82GW 占比79.18% [23] - 河北(6.542GW) 云南 青海 内蒙古 江苏位列新增装机前五 [24] - 19个省份累计装机超1GW 内蒙古 新疆 山东 江苏 宁夏5省超5GW [25] - 河北 甘肃等9个省份累计装机已超2GW [25] 市场主体构成 - 其他企业单位成为主力 新增装机占比73.98% 累计装机占比73.68% [26] - 五大发电集团新增装机占比24.19% 累计装机占比24.30% [26] - 电网企业新增装机占比1.83% 累计装机占比2.02% [26] - 百兆瓦级以上大型电站装机占比达67% 较2021年提升42个百分点 [31] 设备厂商竞争格局 - 电池厂商前五(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比亚迪 海辰储能 远景)合计占比66.27% 总能量42.71GWh [1][38] - BMS厂商前五(高特电子 协能科技 海博思创 比亚迪 阳光电源)合计占比55.60% 总能量35.83GWh [1][38] - PCS厂商前五(科华数据 上能电气 索英电气 国电南瑞 许继电气)合计占比51.94% 总功率15.67GW [1][38] - EMS厂商前五(德联软件 长园集团 国电南瑞 许继电气 远景)合计占比45.80% 总能量29.52GWh [1][38] - 系统集成商前五(海博思创 比亚迪 阳光电源 远景 中车株洲所)合计占比36.38% 总能量23.45GWh [1][38] 运行性能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平均运行小时数917h 同比提高139h [41] - 平均利用小时数513h 同比提高49h [41] - 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21次(每1.5天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 同比提高6次 [41] - 平均利用率指数48% 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41] 分场景运行表现 - 新能源配储平均运行小时数814h 同比提高134h 平均利用小时数427h 同比提高56h [2][41] - 独立储能平均运行小时数960h 同比提高216h 平均利用小时数587h 同比提高50h [42][43] - 工商业配储平均运行小时数2293h 平均利用小时数1098h 同比提高12h [44] - 火电配储平均运行小时数1750h 同比提高21h 平均利用小时数673h 同比提高103h [41] 能效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总充电量7291GWh 总放电量6514GWh 平均转换效率89.34% [55] - 电网侧储能下网电量153791GWh 上网电量3146GWh 平均综合效率82.98% [55] - 宁夏(92.76%) 贵州(92.44%) 湖北(91.87%) 广西(91.29%) 河南(91.16%)位列转换效率前五省份 [57] - 浙江(85.20%) 甘肃(84.66%) 青海(84.42%) 广西(84.18%) 河南(84.04%)位列综合效率前五省份 [57][58] 可靠性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可用系数达0.98 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60] - 计划停运525次 单次平均停运时长2194.63h [60] - 非计划停运920次 单次平均停运时长233.10h [60] - 设备 系统及安装质量导致非计划停运占比85%以上 [60] - 投运2年内电站平均非停次数1.40次 较投运2年以上电站高52% [60][62]
图解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重仓股
格隆汇· 2025-09-02 15:08
主动基金重仓持股 - 前三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和小米集团[1] - 腾讯控股持股总市值达640.31亿元 位列第一[1] - 腾讯控股被1499只主动基金共同持有[1] - 前三大港股持仓为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和小米集团[1] 被动基金重仓持股 - 前三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和中国平安[1] - 前三大港股持仓为小米集团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2]
宁德时代在三亚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500万
新浪财经· 2025-09-02 14:37
公司动态 - 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三亚)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陈端雄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 合同能源管理 电池销售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 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业务 [1] - 公司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海口)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实际控制人为曾毓群 [1] 行业布局 - 业务范围覆盖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与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建设 体现充换电一体化战略方向 [1] - 开展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 突出能源数字化管理能力 [1] -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与电池销售业务 形成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闭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