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度集团(BIDU)
icon
搜索文档
携手百度智能云 滁州打造长三角数据要素“关键节点” 百度智能云首个长三角大模型数据标注基地落地滁州
北京商报· 2025-08-31 00:33
战略合作框架 - 安徽省滁州市与百度智能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智算和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人工智能科技体验中心建设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 [1][3] - 合作以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载体 共建"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 [3] - 百度智能云在长三角布局的首个大模型数据标注基地落地滁州 是深化区域协同、助力地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3] 技术实施与能力建设 - 依托百度领先的大模型数据标注平台和实训系统 支持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处理 满足工业质检、医学影像分析、3D点云标注等高精度需求 [3] - 基地联合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本地高校 构建"标注+实训+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预计年培养复合型AI人才超1000人 本地就业占比达95%以上 [3] - 共建数据要素运营平台 挖掘新能源、医疗健康、文旅农业等领域数据价值 探索"数据标注+行业应用"的"滁州模式" [3] 产业协同与发展目标 - 结合滁州"8+3+N"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联合开发行业专属数据集 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3] - 助力滁州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长三角AI数据要素枢纽和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杆基地 [1][3] - 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依托滁州区位与产业优势(地处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交汇点) 共筑长三角数字创新策源地 [3]
2025百度云智大会·AI+机器人专题论坛圆满收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30 22:59
百度智能云AI基础设施升级 - 百度智能云全新升级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5.0和千帆企业级AI开发平台4.0 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部署和开发AI产品 [1] - 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全面适配主流开源具身VLA模型 将视觉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速度提升超1倍 单轮迭代时间缩短超50% [3] - 该平台已服务产业链超20家重点企业 并提供高效云端开发工具实现研发两倍提效 [3] 具身智能技术进展 - 构建具身快慢系统是具身智能迈向通用泛化的关键路径 包括大脑推理与小脑控制的分层快慢系统和VLA端到端快慢系统 [11] - 提出Robo4D方法 通过构建4D空间提升机器人操作泛化性 利用先验引导算法基于单一视角视频片段生成四维世界空间 [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由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构成 实现从任务理解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化 [20] 产业落地与实践 - 百度智能云明确在具身智能行业的核心工作为技术赋能与场景链接 技术层面推进训推AI算力、数据采标、大模型、语音交互等合作 [7] - 场景层面依托各行业AI落地经验链接资源 推动企业与场景方双向奔赴 共创可规模化的价值场景 [8] -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汽车产线完成多工位上下料、喷涂等全身操作 并测试商超取物等民生场景 [21][22] 数据与模型协同发展 - 智源研究院提出具身智能行业存在模型缺数据、数据缺本体、本体缺应用的循环悖论 需全行业协同突破 [23] - 构建本体-数据-模型三维评测体系 开发统一数据格式工具链 打造一站式数采平台 目前已接入多种机器人本体 [26] - 一星机器人聚焦真机数据 筹建国内外多个数据采集场 满负荷运转时月采数据可达500万条以上 [48] 企业产品与量产规划 - 维他动力计划年底量产机器人 已迭代20余版模型 将通过全国测试生产50台工程样机、连续试制300台测试机、招募3万私域种子用户推进量产 [28] - 维他动力端侧部署1B参数的VOA模型负责环境感知与本体控制 云端联动百度智能云处理自然语言 可拆解复杂任务指引机器人分步执行 [28] - 维他动力机器人采用高功率密度关节电机(0.4公斤重量达450瓦峰值功率)与600-700瓦时电池组 实现5小时以上续航 [28] 技术路线与投资展望 - 行业技术路线已收敛至VLA端到端训练 通过模仿人类行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快速进步 [32] - 百度风投表示具身智能领域当前投资并非过热而是过冷 该行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50] - 短期内工厂场景将率先实现机器人应用 中期物流、商场货架上货、酒店服务等服务业蕴含更大落地机会 长期愿景是机器人走进家庭 [32]
BATJ密集出手,巨头真的回归了?丨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08-30 15:03
互联网巨头投资活动总体趋势 - 7家互联网头部企业2024年少数股权投资出手58次 较2023年同期49起上涨18.4% [8] - 仅蚂蚁集团和京东出现明显上涨 蚂蚁从5笔增至11笔(上涨1倍) 京东从2笔增至6笔(上涨2倍) [12] - 与2018年或2021年投资高峰相比 2024年出手数据最低不到巅峰时刻十分之一 [18] 各公司具体投资表现 - 百度出手14次 腾讯出手12次 蚂蚁集团出手11次 美团出手9次 京东出手6次 阿里巴巴出手5次 字节跳动出手1次 [9] - 京东6笔出手为2021年后历史新高 蚂蚁11次出手已与2023年全年持平 [12] - 美团9次出手和百度14次出手均接近各自2023年全年水平 [12] AI与机器人领域投资聚焦 - 互联网巨头超六成出手投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 累计36笔投资 [19][22] - 该数字远超2023年同期15笔 且已超过2023年全年33笔 [22] - 百度/阿里/京东在该方向投资数量占比超80% 蚂蚁/美团占比超60% [22] 京东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 - 2024年5-8月连续出手6家机器人企业 预估总投资至少3亿元人民币 [22] - 7月21日出资约2亿元领投众擎机器人10亿元规模A1轮 [23] - 同日战略领投逐际动力 并领投千寻智能6亿元规模Pre-A+轮 [23] 投资金额与策略变化 - 2024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投资金额约20.3亿元人民币 远低于2023年同期90.4亿元 [24] - 投资策略从争抢明星项目转向分散化押注多个初创项目 [24] - 腾讯2023年已开始布局头部企业 预估向月之暗面等公司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22]
百度美股涨超5% 全栈AI云战略获市场青睐
贝壳财经· 2025-08-30 14:19
公司股价表现 - 百度美股上涨超5% 表现显著优于大盘 [1] 战略与产品更新 - 百度智能云在2025云智大会上推出百舸AI计算平台5.0和千帆企业级AI开发平台4.0 旨在帮助企业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开发AI应用 [3] - 百度智能云作为全球AI云首倡者 对其"云智一体"战略下的核心产品进行重磅迭代 [3] 市场地位与客户覆盖 - 65%以上央企、95%以上主流车企以及80%以上具身智能企业落地大模型选择百度智能云 [3] - 百度智能云已连续六年位居中国AI公有云市场第一 [3]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涵盖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3] - 收入增长受AI驱动 [3] 行业分析与市场前景 -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百度在AI云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创新 反映公司在快速增长的AI市场中的强劲发展势头 [3] - 百度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3]
AI云赛道领跑,百度智能云如何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首选伙伴?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48
行业竞争格局变革 - 云市场竞争模式从依赖资源和规模转向全栈技术能力、生态开放度及行业渗透深度 [1] - 生成式AI兴起推动云市场变革 智能经济时代需要智能优先的AI云作为新基础设施 [1] 技术架构演进 - GPU凭借强大计算能力逐步取代CPU成为云计算核心 传统CPU集群向GPU集群转变成为不可逆趋势 [3] - 百度百舸AI计算平台5.0在网络、算力、推理系统及训推一体系统四大方向实现全面能力提升 有效打破AI计算效率瓶颈 [3] - 基于自研昆仑芯的"超节点"公有云服务将庞大集群任务压缩至分钟级 提供业界顶尖算力密度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在中国AI公有云市场稳居榜首 [3] - 公司凭借"云智一体"战略定位和长期技术积累 满足企业对AI云专业高效服务的指数型增长需求 [3] 应用场景拓展 - 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提供高效算力调度和模型训推加速技术 大幅提升具身模型开发效率 [4] - 千帆平台升级至4.0版本 为开发者提供企业级模型、编排和数据能力以打造AI Agent [4] - 与中国钢研合作构建覆盖材料研发与制造全流程的AI大模型平台 实现冶金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关键突破 [4] 产业赋能成效 - AI云赋能使得冶金行业大量人工环节实现智能化 显著提升研发与生产效能 [4] - 生成式AI从"降本工具"转变为"增收引擎" 为企业提供从模型端到产品端的全方位支持 [4] 未来竞争壁垒 - 全栈技术能力、生态开放度与行业渗透深度成为云厂商新竞争壁垒 [5] - 公司通过扎实产业赋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AI云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5]
十年埋伏,百度智能云迎来「抢攻时刻」
雷峰网· 2025-08-30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云计算市场正从资源驱动转向智能驱动 大模型成为关键变量 百度智能云通过十年云智一体战略布局 在AI云新赛道实现换道竞争 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导行业发展方向[4] - 百度智能云以24.6%市场份额稳居中国AI公有云第一 连续六年累计十次蝉联冠军 2024年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13]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达65亿元 AI新业务收入首破百亿大关 同比增长34%[38] 云计算市场发展路径 - 过去十年中国云计算主旋律为规模扩张与资源竞争 部分厂商采取"先有云再上AI"策略 AI业务被单独划分为技术探索特区[9] - 云与AI二元结构造成技术与业务脱节 前沿AI技术成果难以快速反哺云业务主航道[10] - 百度智能云2015年开放运营即确立云智一体核心战略 是全球最早重视智能的云平台 三年前率先搭建国内最大GPU集群[10] 差异化竞争战略 - 云智一体战略使公司避开传统云市场资源价格战红海 开辟AI云蓝海市场[13] - 双重身份优势:既是云计算资源提供者 又是人工智能技术全栈布局者 深刻理解云与AI协同发展[13] - 通过全栈AI产品技术与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构建武器库 培养以云智一体为核心的全局思维[14][15] AI云新基建四大核心要素 - 算力、模型、数据和工程能力构成AI云四大核心要素 是大模型发展的技术基石[18] - 平台化战略整合要素:打造AI计算平台实现算力资源与工程能力深度融合 构建AI开发平台实现全链路赋能[18] - 企业对基础设施要求从降本增效转向直接创造价值 AI云从成本中心转变为新型利润中心[17] 纵向技术深度构建 - 百舸AI计算平台5.0针对网络、算力、推理系统和训推一体效率四大瓶颈进行重点迭代[25] - 网络升级:VPC网络达200Gbps 自研HPN网络支持单集群10万卡RDMA互联 端到端延迟压缩至4us[25] - 算力突破:昆仑芯超节点将64张卡放同一机柜 单卡性能提升13倍 单机训练性能提升10倍 单卡吞吐比国内同类产品高15%[26] - 推理系统优化:通过解耦、自适应和智能调度三大策略 DeepSeek R1推理吞吐提升50%[27] - 训推一体设计:将推理采样、奖励评估、训练更新打造成高吞吐低时延流水线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现两倍提效[28] AI开发平台升级 - 千帆平台升级至4.0 定位为企业一站式Agent工厂 已诞生130万个智能体 服务46万家企业[30][32] - 模型库扩至150余款 涵盖通用大模型及金融、视觉、语音等高性能模型[32] - 发布RFT强化反馈精调工具链 在千问7B模型上提升43%效率 仅需数百条样本数据[33] - 多模态RAG支持图片、表格等数据类型检索 文心大模型数据开发效率提升30%到6倍[33] - 一见视觉大模型平台支持一句话生成专业级视觉AI应用 将数周开发流程压缩至分钟级[34] 横向产业拓展成果 - 2025年上半年以大模型中标项目48个和5.1亿元金额稳居双第一[36] - 超65%央企落地大模型选择百度智能云 金融领域覆盖80%系统重要性银行及150余家保险、券商和基金公司[36] - 95%主流车企和超半数游戏厂商落地大模型时选择百度智能云[36] - 具身智能领域获二十余家客户 其中4家为全国TOP4[3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采用百度智能云解决方案 强化学习训练速度提升一倍多[37][29]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27亿元 百度核心收入263亿元 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4亿元 同比增长35%[38] - AI新业务收入超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主要受智能云业务增长带动[38] - 2025年上半年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34% 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低双位数增速[38]
简讯:订单量突破1,400万 萝卜快跑领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并加速全球拓展
BambooWorks· 2025-08-30 10:12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萝卜快跑累计完成1400万单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被Future Fund LLC董事总经理称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导者[2] - 第二季度完全无人驾驶订单达220万单 同比增长148%[2] - 累计实现超2亿公里无人驾驶里程 保持优异安全记录[2] - 业务覆盖全球16个城市 并持续扩大公开道路测试范围[2] 技术测试与区域拓展 - 八月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区域启动中东路测[2] - 香港成为首个右舵车测试市场 测试范围扩展至东涌和南区 涵盖商业区与住宅区复杂路况[2] - 香港测试经验为进军其他右舵车市场提供行业洞察 增强全球扩展信心[2] 战略合作与全球布局 - 七月与Uber达成多年期合作 计划在亚洲和中东等多个市场部署数千辆无人驾驶车辆[2] - 八月与Lyft在欧洲达成合作 首站覆盖德国和英国 加速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全球布局[2] 行业竞争对比 - 谷歌Waymo截至五月累计付费订单量达1000万单 无人驾驶里程达1亿英里(约1.6亿公里)[2]
阿里大涨近13%!中国资产爆发,美股全线下挫
第一财经· 2025-08-30 08:36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20%至45544.88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15%至21455.55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64%至6460.26点[3] - 8月标普500指数上涨1.9% 道指上涨3.2% 纳指上涨1.6%[4] -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3.2% 创4月份以来最大跌幅[7] 科技股表现 - 英伟达股价下跌3.3% 最新财报未达投资者高预期[7] - 戴尔股价下跌近9% 因预测本季度利润低于预期[8] - 明星科技股普遍下跌:特斯拉跌3.5% 亚马逊跌1.1% 微软跌0.6% 苹果跌0.2%[3]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5%[3] - 阿里巴巴大涨12.9% 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 云计算业务收入增长强劲[3] - 百度涨4.7% 京东涨2.2% 网易和拼多多跌超1%[3]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加快至2.9% 整体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6] - 密歇根大学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初值58.6下调至58.2 低于7月终值61.7[6] - 一年期通胀预期升至4.8% 五年期通胀预期升至3.5% 均高于7月水平[6] 利率市场预期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在80%以上[6] - 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2个基点至3.6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2个基点至4.22%[6] 大宗商品市场 - WTI原油近月合约跌0.91%报64.01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跌0.73%报68.12美元/桶[9] - COMEX黄金期货11月合约涨1.17%报3512.40美元/盎司[10] 行业动态 - 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跌3.6% 预测2025年与关税相关支出将增加[9] - 迈威尔科技重挫19% 因三季度业绩指引令投资者失望[7] - 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进口关税豁免结束 可能推高企业成本[6]
百度智能云领跑AI公有云市场,全栈能力助力智能经济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8-30 05:09
AI行业发展历程 -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成为AI进军日常生活的标志性事件[1] - AI初期以聊天机器人和生成式工具等亲和形态融入大众生活[1] - 当前AI已渗透至手机、电脑、医疗诊断及各类App等广泛领域[3] 具身智能突破 - 机器人实现从步履蹒跚到完成后空翻、拳击等高难度动作的进化[3] -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推动技术发展高潮[3]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解决机器人训练环境问题[4] 云服务商核心作用 - 云服务商解决具身智能面临的数据稀缺、算法短板和泛化能力不足等挑战[4] - 提供全栈AI开发能力支撑模型训练、仿真测试和推理等全流程[4] - 百度智能云在AI公有云市场占有率保持首位[5] 百度智能云技术体系 - 百舸算力平台擅长处理需反复模拟训练和策略优化的场景[5] - 千帆大模型平台支持技术人员自由开发智能机器人[5] - 百舸5.0升级强化训练推理效率 千帆4.0通过RFT工具链实现少量数据高精度调整[5] 行业应用案例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百度支持下实现听懂人话和看懂世界的能力[5] - 与宇树科技等头部厂商合作巩固行业领先地位[5] - 为网易伏羲《逆水寒》手游提供文心大模型和百舸算力 支持高并发访问稳定性[7] AIGC算力支持 - 文生图/文生视频应用需要极高算力支持[7] - 百度百舸异构计算平台配备万卡集群和高效运维工具保障训练稳定性[7] - 技术能力覆盖智能终端、汽车、工业、金融及教育等全行业领域[7]
让 AI 云帮客户赚钱,云厂商的下一个赛点
晚点LatePost· 2025-08-30 00:18
文章核心观点 - 云计算行业正从通用基础设施转向以AI为核心的智能优先架构 企业AI云正成为新型利润中心[3][7] - 百度智能云通过全栈AI能力升级 将复杂AI技术转化为企业实际业务价值 推动产业化落地[5][14][18] - 云竞争重点从资源租赁转向工程能力、场景适配与系统集成综合比拼 差异化优势成为关键[8][17][18]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95%尝试AI的企业未获商业回报 但5%成功案例创造超额价值 如初创公司年营收从0增长至2000万美元[3] - 超70%企业高管称上线生成式AI第一年即获得回报[3] - 百度智能云占据中国AI公有云市场近25%份额 大模型平台市场以15%份额居首[14] - 百度智能云支持65%央企、80%系统重要性银行、95%主流车企及50%游戏厂商落地大模型[5] 百度智能云战略升级 - 从"云智一体"演进为"智能优先" 重新定义企业用云方式 非简单添加AI模块[7] - 全栈布局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四大要素 通过百舸平台、千帆平台及行业应用实现技术转化[5][9][10] - 自研昆仑芯第三代AI芯片 部署万卡规模集群 相比通用芯片方案具备价格优势与调度效率[8] - 百舸平台5.0强化多模型高并发调度 北京机器人创新中心借此缩短30%大模型调试时间[8][10] 平台能力与客户成果 - 千帆平台服务客户超46万 Agent数量超130万 提供完整训练调优、推理部署工具链[9] - 智联招聘通过千帆模型蒸馏功能 将6000亿参数模型压缩至百亿参数 成本降至原三成[9] - 九号公司集成千帆RAG能力与文心大模型 实现多语种智能客服 应对全球化服务挑战[16] - 与中国钢研合作开发冶金感知大模型 从异常识别扩展到流程优化与故障预警体系重构[9] 具身智能与产业应用 - 百度为具身智能提供软硬一体方案 通过百舸IDE提升2倍研发效率 GRPO训练速度翻倍[15] - 文心大模型提供自然语言解析、多模态融合能力 实现复杂场景任务规划与决策优化[15] - 具身智能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 应用于养老护理、危险作业等场景[15] 技术落地与商业价值 - VAST依托百度智能云算力资源 专注模型优化与产品设计 生成3D资产应用于影视、游戏[5] - 网易《逆水寒》借助文心大模型实现NPC自动生成对话行为 提升沉浸感并降低制作成本[5] - 百度AI新业务Q2收入突破百亿元 智能云为主要贡献板块 中标48个项目金额达5.1亿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