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高盛推“中国民营十巨头”:价值挖掘还是资本刻意“造神”?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9 18:30
高盛"民营十巨头"概念 - 高盛推出"民营十巨头"概念对标美股"七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 [1][2] - 这些企业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日均交易额110亿美元,预计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13%,平均市盈率16倍,显著低于美国科技七巨头28.5倍 [1][4] - 高盛选择政策环境转变的时间窗口,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后监管环境处于五年来最宽松水平 [2][7] 市场集中度与估值 - 中国前十大公司市值占比仅17%,远低于美国的33%和新兴市场(除中国外)的30% [4] - "十巨头"平均市盈率13.9倍,较MSCI中国指数溢价22%,低于历史均值74%,若溢价回归至美国水平可增加3130亿美元市值 [4][14] - 前瞻性市盈增长比率1.1倍,不足美股七巨头1.8倍的六成 [14] 五维支撑体系 - 政策转向:2025年政策拐点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政策不确定性溢价显著回落 [6][7] - AI革命:民企在AI-科技宇宙占比72%,AI技术未来十年每年推动中国企业盈利增长2.5% [8][9] - 全球化2.0:民企海外销售占比从2017年10%提升至2024年17%,比亚迪海外毛利率30%高于国内 [10][11] - 产业整合: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产能出清,美团、恒瑞、美的在各自领域优势强化 [12][13] - 估值修复:三重动力包括历史溢价回归、中美溢价差收敛、盈利增长兑现 [14] 市场表现与分化 - 2025年初至今小米股价飙升56.52%,比亚迪上涨46.77%,但美团下跌8.97%,携程跌幅10.67% [21][22] - 美团面临抖音本地生活侵蚀,比亚迪承受新能源车价格战压力,恒瑞受制于创新药研发周期风险 [22] - 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股票低配,若配置回归中性将带来440亿美元增量资金 [15] 投资关注点 - 技术转化能力:腾讯AI商业化、网易游戏AI应用深度 [26] - 全球化兑现度:比亚迪海外产能落地、小米汽车海外交付 [26] - 政策免疫力:恒瑞创新药纳入医保、安踏品牌升级效果 [26] - 未来12-18个月需跟踪商业化进度、海外地缘摩擦、国内消费复苏斜率 [27]
多空大博弈!国际投行对黄金目标价价差,高达一千美元
券商中国· 2025-06-19 18:08
黄金价格预测分歧 - 国际投行对2024年末黄金目标价预测价差高达1000美元/盎司 [2] - 瑞银重申2024年底金价3500美元/盎司的预测,并维持2025年底相同目标价 [3] - 花旗看空黄金,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跌破3000美元/盎司,2026年下半年回落至2500-2700美元/盎司 [4][5] - 高盛预测2025年底金价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触及4000美元/盎司 [6][7] - 美国银行预测2024年末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 [8] - 花旗与高盛对2026年中期金价预测价差达1300-1500美元/盎司 [7] 央行购金行为 - 过去三年各国央行年均增持超1000吨黄金,是前十年平均增速的两倍 [3] -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增加黄金储备 [3] - 2025年全球央行调查显示43%央行计划未来一年增持黄金 [11] -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五个月上升,从1月7345万盎司增至5月7383万盎司 [12] - 4月全球央行黄金净增12吨,环比下降12% [12] 黄金市场表现 - 2024年初至今黄金涨幅约30%,表现最佳大类资产 [10] - 6月地缘政治紧张推动金价逼近历史高位3500美元/盎司 [11] - 5月黄金ETF流出18亿美元,白银和铂金快速上涨 [12] 黄金理财产品 - 市场现存240只名称含"黄金"的理财产品 [14] - 理财公司通过黄金ETF+债券+量化策略组合降低资产相关性 [15] - 招银理财黄金结构性产品配置≥80%固收资产,剩余投资黄金期权 [15] - 多款产品提前触发高收益:3只自动触发结构产品年化收益3.61%-4.14%,3只二元结构产品年化3.3%-3.5% [16] - 鲨鱼鳍结构产品存续90天收益率达4.07% [17]
国外1. 高盛:地缘风险将推升油价,布油或面临10美元/桶风险溢价。2. 惠誉:美国的财政前景仍然充满挑战。3. 三菱日联:若美国宣布介入伊以冲突,美元可能下跌。国内1. 中金:美联储不会在通胀面前轻举妄动。2.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小于或等于2次。3. 中信证券:预计L3将成为2025年四季度到2026年智驾主要升级方向。4. 招商宏观:美联储对滞胀风险的前瞻判断是迟迟不肯降息的原因。5. 华西证券:市场再度回归震荡格局,向上有一定兑现压力。6. 民生宏观:预计下半年美国硬数据补跌,“滞”将成
快讯· 2025-06-19 16:13
原油市场 - 高盛认为地缘风险将推升油价,布伦特原油可能面临10美元/桶的风险溢价 [2]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 - 惠誉指出美国的财政前景仍然充满挑战 [2] - 中金认为美联储不会在通胀面前轻举妄动 [1] -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小于或等于2次 [2] - 招商宏观认为美联储对滞胀风险的前瞻判断是迟迟不肯降息的原因 [4] - 民生宏观预计下半年美国硬数据补跌,"滞"将成为美联储变盘导火索 [6] 外汇市场 - 三菱日联认为若美国宣布介入伊以冲突,美元可能下跌 [3] 自动驾驶行业 - 中信证券预计L3将成为2025年四季度到2026年智驾主要升级方向 [3] 股票市场 - 华西证券指出市场再度回归震荡格局,向上有一定兑现压力 [5]
抛售离场OR逢低买入?中东火药桶点燃美股多空对决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2:14
美股市场当前格局 - 美股仓位处于敏感阈值 既可能触发避险抛售 也可能吸引抄底资金 市场平衡脆弱[1] - 中东局势升级导致美股剧烈波动 地缘政治紧张令市场不安[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通胀保持谨慎 利率路径存在高度不确定性[1] 资金流动与机构行为 - 对冲基金上周股票买入速度放缓 共同基金资金流出达100亿美元[1] - 趋势跟踪基金股票买入量仅28亿美元 未来更倾向卖出而非买入[1] - 大宗交易顾问基金预计在下跌行情中抛售超170亿美元 是市场平稳时的三倍多[2] - 养老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月底再平衡可能出售890亿美元股票[2] 市场结构与季节性因素 - 企业回购支撑消退 第二季度财报季前进入静默期[2] - 标普500综合换手指数7月通常降至季节性低点 夏季交投清淡放大新闻影响[2][4] 期权与波动性特征 - 标普500指数倾斜度和"波动率的波动率"上升 反映投资者敞口不足[5] - 波动性指标上升暗示尾部风险增加 市场可能因自身压力崩溃[5] 投资者心理与策略 - 投资者普遍存在逢低买入预期 大幅回调因这种预期而未能实现[8] - 股票投资者需重新评估地缘政治 关税 经济增长 通胀 美联储政策及人工智能等关键问题[8]
Moelis & Company vs. Goldman: Which Finance Stock Has Better Upside?
ZACKS· 2025-06-19 00:11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高盛(GS)代表全球综合性金融巨头模式 业务多元化且规模庞大 摩根士丹利(MC)则定位精品投行 专注高价值顾问服务[1] - 行业竞争不仅依赖规模 更取决于战略聚焦和客户服务模式[1] 高盛(GS)业务表现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增长24% 主要受益于并购咨询及股债承销业务复苏[3] - 2025年Q1投行业务收入下降8% 但交易储备量增加预示未来复苏潜力[4] - 战略退出苹果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 转向高回报的投行和交易业务[5] - 资产管理板块计划2030年前将私人信贷规模扩大至3000亿美元[6] 摩根士丹利(MC)业务表现 - 2019-2023年因并购周期导致收入波动 但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0%[7] - 2025年Q1业绩强劲 单笔交易平均费用提升且全球重组业务激增[7] - 客户集中度低 前十大交易贡献不足25%收入 日本/墨西哥战略联盟增强全球布局[9] - 预计2026年盈利同比增长42.4% 显著高于高盛的13.1%[10][22] 财务指标对比 - 股价表现:高盛过去一年上涨38.7% 摩根士丹利涨7.5% 行业平均33.1%[11] - 估值水平:高盛远期市盈率13.26倍(五年中值10.16倍) 摩根士丹利25.65倍(五年中值20.16倍)[14] - 股息收益率:摩根士丹利4.64%显著高于高盛1.92% 均超行业平均1.19%[16] 增长预期 - 高盛2025/2026年收入预计增长3.8%/5.1% 盈利增长9.6%/13.1%[19] - 摩根士丹利2025/2026年收入预计增长2.8%/20.9% 盈利增长0.6%/42.4%[20] - 摩根士丹利市值44亿美元 相比高盛1883亿美元具备更大扩张空间[23]
“特朗普-鲍曼”组合煽起美联储放松监管风向 华尔街巨头们迎来资本松绑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20:15
美联储拟调整银行监管规则 - 美联储将于6月25日召开监管政策会议讨论修改"补充杠杆率"(SLR) 该比率要求银行为所有资产留出固定比例资本而不考虑风险权重 [1] - 此次会议是美联储新任监管负责人鲍曼(特朗普提名)上任后的首次政策会议 其政策立场偏向宽松 市场预期将推动放松监管 [1][2] - 美国银行业长期呼吁调整SLR 可能通过豁免安全资产或修改计算公式实现 [1] 补充杠杆率(SLR)的争议 - SLR要求大型银行用普通股一级资本覆盖所有表内外资产 包括国债和准备金 不考虑风险权重 [2] - 银行业认为SLR已从安全缓冲演变为限制放贷、国债做市和回购交易的刚性约束 [2] - 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期 SLR可能削弱银行在国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能力 [2] 潜在政策调整的影响 - 若豁免美国国债等安全资产 将立即释放数百亿美元资本 利好摩根大通、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大型银行 [3] - 资本释放可能提升银行ROE 增加股票回购和分红空间 投行型机构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受益显著 [3] - 更宽松的SLR将鼓励银行持有国债、增强做市能力 缓解市场动荡时的流动性压力 [3] - SLR调整可能是系列放松监管措施的开端 包括下调G-SIB附加费用、简化压力测试等 [3]
Goldman Sachs: Resilient Amid Macro Headwinds
Seeking Alpha· 2025-06-18 18:37
高盛集团近期动态 - 自1月以来全球局势发生显著变化 包括关税混乱和贸易战威胁全球经济 [1] 作者背景 - 作者为全职投资者 专注于科技行业 拥有金融学学士学位(优秀毕业生) [1] - 作者是Beta Gamma Sigma国际商业荣誉学会终身会员 [1] - 作者核心价值观包括卓越 诚信 透明和尊重 [1] 免责声明 - 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的任何股票或衍生品头寸 [1] - 作者与文中提及公司无商业关系 [1] -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外的任何报酬 [1] 平台声明 -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2] - 平台不提供具体投资建议 [2] - 平台分析师包含专业和个体投资者 部分未获监管机构认证 [2]
美联储今夜恐亮“鹰派”点阵图,年内一次降息将成市场新共识?
华尔街见闻· 2025-06-18 18:05
美联储利率决定与经济预测 -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6月20日凌晨2:00公布利率决定和更新的经济预测摘要(SEP),随后主席鲍威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2] - 市场共识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路透调查显示105名经济学家中有103人预期利率不变 [3] 点阵图调整与市场预期 - 3月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两次(50个基点),但本次会议点阵图中位数可能上移,暗示年内仅有一次降息 [3][5] - 美银预计2025年点阵图中位数上调25个基点,明确暗示年内仅一次降息,但2026年可能显示75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6] - 摩根大通认为点阵图将向"温和鹰派"方向修正,中位数很可能从两次降息变为一次 [6] - 高盛和花旗预计点阵图中位数将维持在两次降息不变,但高盛指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接近的分裂",支持两次降息的官员(10名)仅微弱优势压过支持一次或零次降息的官员(9名) [7][8] 经济预测摘要(SEP)调整 - 通胀预测(PCE)显著上调:花旗预计2025年核心PCE将从2.8%跳升至3.3%,摩根大通预计从2.8%上调至3.2% [11] - GDP增长预测下调:高盛预计2025年GDP增长将从1.7%降至1.4%,摩根大通和美银也预计从1.7%下调至1.4% [10][12] - 失业率预测微幅上调:从4.4%微升至4.5%左右,仍处于历史健康水平 [13] 关税影响与政策考量 - 高盛预计有效关税税率将上升14个百分点,使2025年GDP增长减少近1个百分点 [15] - 荷兰合作银行指出关税的滞胀影响可能将美联储拉向两个相反方向:失业率上升要求降息,而通胀反弹可能需要加息 [16] - 各大投行普遍认为美联储官员将关税相关通胀视为"一次性"性质,为未来政策调整保留空间 [14] FOMC声明与鲍威尔表态 - 美国银行预测FOMC声明关于经济前景的描述可能从"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调整为"不确定性仍然高企" [18] - 鲍威尔预计将重申政策处于良好位置,美联储无需急于行动,并极力淡化点阵图的预测作用 [18] - 花旗分析师指出,如果鲍威尔将近期通胀放缓与今年晚些时候降息计划联系起来,可能显得特别鸽派 [19] 美元前景 - 美银分析显示过去一个月美元贬值约3.8%,触及2022年3月以来的低点 [20] - 即使美联储释放比预期更强的鹰派信号,也可能难以逆转美元的结构性疲软趋势,任何上涨都可能遭遇长期投资者的抛售压力 [21]
利好!外资大举增持!
天天基金网· 2025-06-18 13:11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 -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较上月进一步增加 [1][2] - 5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水平 [2] - 银行结售汇转为顺差 企业、个人等结汇意愿稳定 购汇需求回落 [2] 外资机构看多中国市场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意愿明显加强 因担忧错过中国科技进步红利 [3] - 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促使国际投资者重新考量中国股票前景 [3]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比例(26.6%)低于MSCI新兴市场基准指数权重(29%) 存在2.4个百分点的增持空间 [3][4] 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具体观点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中国权益资产下半年将跑赢海外市场 政策对成长行业支持力度大 [4] - 沪深300指数静态估值较十年均值低估25.6% 股息率稳定的红利股及科技成长板块更具吸引力 [4] - 高盛看好人民币计价资产 预计企业盈利前景改善 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势头增强 [4]
高盛:美国家庭将持续“撑起”美股 退休储蓄成关键推手
智通财经· 2025-06-17 09:18
美国家庭退休储蓄对股市的支撑作用 - 高盛预计2023年美国家庭将直接购买4250亿美元美股 规模仅次于企业的6750亿美元 [1] - 401(k)退休计划股票配置比例从2013年66%升至2022年71% 20多岁储户配置高达90% [1] - 家庭直接持有38%美股 计入基金间接持有后占比更高 成为美股最大持有群体 [4] 家庭股票配置的全球比较 - 美国家庭49%金融资产配置股票 创历史新高并超过2000年48%的前峰值 [5] - 欧元区家庭股票配置仅10% 日本为13% 显著低于美国水平 [5] 散户交易行为分析 - 过去三个月家庭净买入接近200亿美元 在标普500回调时逢低买入 [4] - 散户4月初积极抄底但近期转为抛售 趋势被机构增持抵消 [4] - 保证金债务水平高企 个股买入量持续高于均值 [4]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从2月高点至4月8日低点下跌19% 此后几乎收复全部失地 [4] - 当前估值接近去年峰值水平 [4] 潜在风险因素 - 中东冲突升级或推高油价通胀 标普500存在最多下跌20%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