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VEMLY)
icon
搜索文档
慧谷新材、金桥德克、初源新材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9:42
公司IPO申请进展 - 广州慧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桥德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深交所创业板IPO申请已获受理 [1] - 三家公司分别来自广东、安徽、湖南 [2] - 所属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 广州慧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概况 - 专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基于自主研发驱动的平台型功能性涂层材料企业 [2] - 主营业务为功能性树脂和功能性涂层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构建功能性树脂与功能性涂层材料两大技术平台 [2] - 开发具备光学调控、导电导热、力学增强、防腐耐候等多元特性的涂层材料体系 [2] - 形成面向家电、包装、新能源、电子四大下游应用场景的"1+1+N"产业布局体系 [2] 金桥德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概况 -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功能性涂层材料高新技术企业 [3] - 主要从事涂料、油墨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产品以UV固化为主要特点,以水性环保、EB固化为发展方向 [3] - 广泛应用于日化品包材、消费电子及家电、汽车等领域 [3] 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概况 - 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3] - 主营业务为感光干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核心团队率先攻克感光干膜的国产化技术瓶颈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3] - 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内资企业第一、全球第三 [3] - 感光干膜属于电子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类电子信息产品 [3]
24只创业板股获杠杆资金加仓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09:41
创业板融资余额变动 - 创业板股最新融资余额为3545.72亿元,环比增加2.03亿元,连续5个交易日增长 [1] - 创业板股两融余额合计3555.6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16亿元,融券余额9.91亿元,环比增加1293.54万元 [1] - 融资余额增长的创业板股有470只,其中24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10% [1] 融资余额增幅显著的个股 - 中仑新材融资余额增幅最大,达49.88%,最新融资余额1.10亿元,股价上涨1.35% [1] - 唯特偶、凯格精机融资余额增幅分别为38.60%、32.72%,股价分别上涨4.11%、6.09% [1] - 融资余额增幅10%以上的个股当日平均上涨3.86%,17只上涨,2只涨停(霍普股份、中光防雷) [2]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个股详情 - 联特科技、新恒汇、凯格精机涨幅居前,分别为17.37%、14.00%、6.09%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联特科技(2.36亿元)、博创科技(9426.06万元)、霍普股份(7899.95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的个股:中仑新材(6408.88万元)、浙江华远(5562.38万元)、君亭酒店(1917.55万元) [2] 融资余额降幅显著的个股 - 融资余额环比降幅超10%的有12只,恒宇信通降幅居首,达23.06% [4] - 正强股份、华人健康融资余额分别下降21.48%、18.85% [4] - 奇德新材、波长光电融资余额降幅分别为14.96%、14.48% [4] 融资余额降幅居前个股详情 - 恒宇信通股价上涨20.00%,正强股份股价下跌1.95% [4] - 华人健康股价上涨19.97%,波长光电股价下跌3.74% [4] - 涛涛车业、优优绿能融资余额分别下降14.07%、13.03% [4]
A股指数涨跌不一:创业板指涨0.4%,人脑工程、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6-30 09:33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低开0.02%报3423.47点 深成指高开0.26%报10405.96点 创业板指高开0.40%报2132.93点 [1] - EDA 人脑工程 光刻机板块涨幅居前 锰硅 乳业奶粉 小米汽车板块跌幅居前 [1] - 北证50指数上涨0.31%至1444.06点 成交金额3.67亿元 [2] 机构行业观点 科技成长领域 - 新技术趋势推动资本开支与产业机遇 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机器人/国防军工/创新药 [3] - 科技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 盈利增速居前 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4] 消费领域 - 消费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改善 重点关注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 [4] - 啤酒行业高端化进入下半场 精酿行业持续扩容 关注啤酒厂商对精酿品牌的收购布局 [5] 周期与金融领域 - 供给驱动周期品机会 推荐有色/化工及零售/化妆品等新消费 [3] - 金融股行情未结束 推荐券商/银行及运营商/高速公路等高分红标的 [3] - 高股息标的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可提供稳定回报 [4] 能源领域 - 动力煤库存持续回落 季节性需求增加叠加供应受限 价格有望回升 [6] - 焦煤价格受产地减产和补库需求推动 商品市场远期价格表现强势 [6]
上证指数开盘报3423.47点,跌0.02%。深证成指开盘报10405.96点,涨0.26%。创业板指开盘报2132.93点,涨0.40%。沪深300开盘报3920.31点,跌0.04%。科创50开盘报992.30点,涨0.41%。中证500开盘报5877.67点,涨0.24%。中证1000开盘报6297.08点,涨0.32%。
快讯· 2025-06-30 09:29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报3423 47点 跌0 02% 成交额48亿 年初至今涨幅2 14% [1][2] - 深证成指开盘报10405 96点 涨0 26% 成交额91亿 年初至今跌幅0 08% [1][2] - 创业板指开盘报2132 93点 涨0 40% 成交额39亿 年初至今跌幅0 40% [1][2] - 沪深300开盘报3920 31点 跌0 04% 成交额21亿 年初至今跌幅0 37% [1][2] - 科创50开盘报992 30点 涨0 41% 成交额1 3亿 年初至今涨幅0 34% [1][2] - 中证500开盘报5877 67点 涨0 24% 成交额17亿 年初至今涨幅2 65% [1][2] - 中证1000开盘报6297 08点 涨0 32% 成交额33亿 年初至今涨幅5 70% [1][2] 其他指数表现 - 北亚50指数现价1444 06点 涨0 31% 成交额3 7亿 年初至今涨幅39 14% [2] - 万得全A指数现价5277 10点 涨0 17% 成交额143亿 年初至今涨幅5 08% [2] - 中证800指数现价4243 25点 涨0 03% 成交额38亿 年初至今涨幅0 40% [2] - 中证2000指数现价2670 10点 涨0 19% 成交额44亿 年初至今涨幅13 71% [2] - 万得微盘股指数现价425296 76点 涨0 34% 成交额4 0亿 年初至今涨幅34 63% [2]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储能BMS头部蓄势待发
全景网· 2025-06-30 08:54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得深交所受理,标志着这家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企业迈向资本市场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业务为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且经济的新型储能BMS产品 [1]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电池系统数据采集、诊断、安全管理和主动维护等职责,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决定性作用 [1] 产品应用 - 储能BMS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的大型高压储能电站,以及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 [2] - 产品覆盖范围延伸至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后备电源BMS,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领域的动力电池BMS [2] - 基于BMS数据采集与聚合特性,公司研发出一体化集控单元及数据服务,实现微网设备监控、故障诊断及能量管理等关键功能 [2] 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跻身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BMS厂商行列 [3] - 在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名单中位居榜首 [3] - 核心客户覆盖阿特斯、亿纬锂能、海辰储能、中车集团、赣锋锂业、国家电网等头部储能集成商和电芯企业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441.62万元、77837.92万元和91851.98万元,复合增长率达63.31%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75.26万元、8822.92万元和9842.23万元,展现较强盈利能力 [4] - 计划募集资金8.5亿元,主要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发展挑战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5亿元、4.02亿元及5.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3.49%、51.62%和55.10% [5] - 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45.59万元、-11566.65万元和994.50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面临压力 [5]
IPO周报|本周1只新股申购,创业板迎电子树脂头部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6-30 08:02
本周新股申购 - 同宇新材(301630)为覆铜板领域电子树脂供应商,主营业务包括MDI改性环氧树脂、DOPO改性环氧树脂等系列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建滔集团、生益科技等知名企业 [1] - 公司申购时间为7月1日,发行价格84元,发行数量1000万股,网上发行1000万股,申购上限1万股,上限资金84万元 [4] - 同宇新材是领先的覆铜板领域电子树脂本土供应商,产品销量在同行业内资企业中名列前茅,尤其在无铅无卤覆铜板用电子树脂领域打破国际垄断 [4] - 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营收55.45亿元,平均PE 24.28X,平均毛利率14.78%,公司营收规模未达平均但毛利率处于中高位区间 [5] 上周新股表现 - 广信科技(920037)上周在北交所上市,发行价10元/股,首日收盘价60元/股,涨幅500%,中签浮盈2.5万元 [7] 上周IPO审核 - 奥美森智能装备通过北交所上市审核 [7] - 禾元生物将于7月1日接受上交所审核,该公司拥有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8] 港股动态 - 安井食品(02648)6月30日申购,富卫集团(01828)6月30日至7月2日申购 [9] - 上周20家企业递交港股招股书,包括微脉公司、豪威集成电路等 [10] - 北京首钢朗泽科技等3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劲方医药等2家公司申请失效 [11][12] 投融资事件 - 星逻智能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用于新能源机器人产品化 [13] - 埃克斯控股获数亿元C+轮融资,为半导体智能制造软件服务商 [13] - 见真机械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聚焦超精密结构件制造 [13] - 脂代科技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建设研发基地和量产工厂 [14] - 魔视智能获数亿元D轮融资,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14] - 詹鼎材料完成2亿元融资,红杉中国等参投 [14] - 易控智驾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宁德时代领投 [14] - 赛力斯汽车引入9家战略投资者,合计投资50亿元 [15] - 明心数智完成近2亿元B2轮融资,专注AI应用服务 [15] - 朴烯晶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浙能集团等参投 [16] - 航润技术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中金资本领投 [16]
投资对赌协议:创业者的“卖身契”
搜狐财经· 2025-06-30 06:12
对赌协议与创业困境 - 锤子科技因1500万借款纠纷一审败诉,需偿还本金并按年利率6%支付利息,诉讼费12.7万元一并承担 [3] - 2023年以来,百神药业、优迅医学、风和医疗等以IPO为对赌目标的企业接连触发回购条款 [3] -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对赌协议使用率高达90%,而硅谷仅为2% [3] - 全国1585万失信被执行人里,中小微企业主占多数,超60%的企业在被列入黑名单时已无资产可执行 [1] 资本市场的博弈与扭曲 - 对赌协议从风险平衡工具异化为"短平快"的博弈手段,创业者与资本的博弈演变成零和游戏 [1] - 部分投资机构将对赌作为护身符,只关注短期达标企业,忽略长期竞争力 [8] - 罗永浩、蓝城兄弟创始人、纽诺教育创始人等因对赌失败背负沉重债务或被迫离开公司 [6] - 90%的人民币基金项目设置了回购条款 [10] 港股成为对赌企业的"逃生舱门" - 当前约有13万个投资项目、涉及超1万家企业面临退出困局 [9] - 映恩生物在港交所首日暴涨113%,但其背后是18亿亏损和2025年上市对赌死线 [10] - 卡游若2026年未上市,需以年息8%赎回1.3亿美元优先股并赔付5200万美元利息 [11] - 周六福五次冲击资本市场,李氏兄弟背负1.6亿元回购压力转战港股 [11] - 2014-2024年间港交所IPO募资3030亿美元全球居首,2025年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巨头加入推动融资额突破600亿港元 [11] 国资与耐心资本的崛起 - 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壮大耐心资本"理念,要求国有资本率先垂范 [4] - 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国资降低返投要求、提高容亏率、延长基金期限 [5] - 部分国资机构开始警惕对赌风险,认为其可能扭曲企业行为并引发连锁反应 [8] - 金融监管总局在18城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贷款占比上限提至80%、期限放宽至10年 [18] S交易与并购市场新趋势 - 2024年国内股权退出交易萎缩,S交易规模550亿元同比下降26%,但老股交易占比达29% [12] - 科勒资本与金沙江创投完成2.29亿元S交易,涵盖8个中国消费科技项目 [13] - 人民币S交易市场供需错配,机构常能以成本价或折价收购资产 [14] - 地方国资从基金招商转向直接收购上市公司,以30亿市值公司为例,收购30%股权约需9亿元 [17]
从出租屋创业到“行业宠儿” 这个“学霸团队”仅用了两年 这群“90后”在深圳拔节生长
深圳商报· 2025-06-30 01: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两年前,创始团队仅3人,从出租屋起步,现已扩展至百人规模 [1][6] - 2023年底完成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24年4月完成8000万元A轮融资 [1][2] - 从概念到样机仅用一年时间,2023年9月产品通过头部晶圆厂和设备厂工艺验证 [2] - 公司签约落户宝安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6800平方米新厂房半年后投产 [1][5]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质量流量控制器(MFC)和晶圆背气压力控制器(UPC),实现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 [2] - 产品性能对标日本HORIBA、美国Brook等国际一线厂商 [1] - 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近40项,形成完备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2] - 研发团队占比超50%,含7名全球顶尖名校博士及20多名硕士 [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少数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批量供应的国产供应商 [2] - 2024年连续斩获宝安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名、深圳市赛优秀奖、全国赛初创组第三名 [7] - 构建"2小时精密加工供应链圈",关键结构件本地配套率提升,物流成本下降 [5] 区域支持与营商环境 - 宝安区政府提供"归国人才创业包"和"专班专员穿透式服务" [4] - "亲清政企服务平台"实现政府资源快速对接,6800平方米厂房需求迅速解决 [4][5]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集聚半导体装备上下游企业,毗邻东莞松山湖、惠州大亚湾 [5] 团队构成 - 平均年龄32岁,创始人团队含帝国理工等名校背景 [1][6] - 两年内团队从3人扩张至百人,研发人员占比超5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