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片区亮相英国伦敦,中外企业聚焦前沿产业与科技创新
第一财经· 2025-07-23 16:05
临港新片区对英招商成果 - 已有近70家英国企业在上海临港落户,覆盖医药、金融、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 [1] - 2025临港全球投资促进活动首站选址伦敦,聚焦高端制造、跨境金融与科技创新领域合作 [1] - 活动由临港管委会联合英国中国商会、中银集团投资主办,吸引英工商界及中资机构参与 [1] 政策与产业集群优势 - 临港实施"五自由一便利"政策体系(投资、贸易、资金、人员、数据自由及运输便利),建立国际接轨治理机制 [3] - 加速形成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吸引特斯拉、波音、GSK等头部企业入驻 [3] - 中国银行在临港投资建设滴水湖国际中心,探索智能制造、跨境金融等中英合作创新模式 [3] 英企实践案例 - GSK在临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以CMO模式运营Viread与Seroxat两款核心产品 [7] - 赫力昂利用临港产业集群优势,实现研发、制造到供应链全链条本地化 [7] - 波音将浦东基地整体迁至临港,建设高标准航空维修设施,预计2026年投用 [7] 中英合作展望 - 48家集团俱乐部强调中国通过国家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在某些领域已超越伦敦 [5] - 伦敦出口公司计划组织英企赴沪参加国际机器人博览会,关注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进展 [7] - 英国中小企业关注临港作为进入中国的"制度通道"潜力,认为中英产业互补性强 [8]
1.29万股民踩雷!“明星股”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ST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因虚构交易被证监会处罚,股票自7月22日起变更为"ST诺泰",成为科创板罕见被风险警示的案例 [1] - 公司在2021年12月通过向空壳公司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虚构交易,确认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0.64% [1] - 即便造假后,公司2021年净利润仍同比下降6.52%,显示真实业绩滑坡更为严重 [1] - 2023年12月公司以虚假财务数据成功发行4.34亿元可转债 [1] - 证监会对公司处以7620万元总罚款,包括400万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和4340万元欺诈发行罚款,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罚1800万元 [1]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曾因GLP-1减肥药原料业务股价暴涨70%,但在2024年10月立案后暴跌30% [2] - 根据2024年新规,公司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比20.64%)未达退市标准(需超2亿且占比30%) [2] - 公司需在追溯重述财报后至少一年才能申请摘帽,投资者将长期伴随风险警示交易 [2] 行业影响 - 诺泰事件为火热的医药外包行业敲响警钟,特别是在GLP-1减肥药推动多肽CDMO站上风口的背景下 [2] - 行业资本追捧需警惕财务泡沫,律师指出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2] - 在创新药产业链中,诚信被视为核心生产力,公司面临的信任危机可能比罚款更致命 [2]
风口上的“哑火”:华海药业手握王牌管线,为何BD交易迟迟不响?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公司研发管线 - 华奥泰拥有全球研发进度最快的IL-36药物HB0034 即将进入BLA阶段 适应症从GPP拓展至红斑狼疮和溃疡性结肠炎 [1][2] - PD-1/VEGF双抗HB0025主攻子宫内膜癌 III期临床即将开展 与辉瑞押注的三生制药同类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2] - 多靶点布局包括PD-L1/TIGIT PD-L1/TGF-β双抗及CD73-ADC等管线均处于全球研发前列 [2] 资本市场表现 - 华海药业股价较一个月前高点回落超12% 尽管子公司华奥泰拥有领先管线但未获市场关注 [1] - 华奥泰公开寻求合作已逾半月 但在2024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爆发背景下仍未达成任何交易 [2] 财务与业绩影响 - 华奥泰成立十余年累计投入巨大但零产品上市 零BD交易 2024年净亏损3.3亿元 净资产为负 [3] - 华奥泰拖累母公司业绩 华海药业2025上半年净利预降40%-50% [3] - 华海药业传统业务表现稳固 原料药全球市占率沙坦类超30% 普利类达80% 制剂业务毛利率高达80% 近五年营收净利复合增速12%和14% [3] 战略压力 - 华奥泰2024年底引入战投签订对赌协议 要求三年内无产品上市或五年内无两款产品上市则华海需回购股份 [3] - 华海药业面临创新药战略转型困境 传统业务输血难以持续 前沿管线无法通过BD或IPO实现价值闭环 [4]
蓝天燃气:李国喜拟减持不超过200万股
快讯· 2025-07-23 15:52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李国喜持有811.44万股,占总股本1.14%,计划在2025年8月14日至2025年11月1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00万股,占总股本0.280% [1] - 股东李效萱持有116.06万股,占总股本0.16%,计划减持不超过29万股,占总股本0.041% [1] - 董事会秘书赵鑫持有140.09万股,占总股本0.20%,计划减持不超过32万股,占总股本0.045% [1]
3000亿白马坠落!HPV库存压顶 60亿“救命钱”难解智飞生物危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529亿元 净利润81亿元 2024年营收腰斩至261亿元 净利润暴跌75%至20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出现上市15年来首次单季亏损 亏损额达3.05亿元 [2] - 股价从2021年146元高点跌至20元区间 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 [2] HPV疫苗危机 - 2024年代理默沙东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暴跌95.5% 代理业务收入骤降52.5% [3] - 存货从2023年末90亿元激增至2024年末222亿元 2025年一季度仍高达219亿元 多为保质期36个月的HPV疫苗 [3] - 以当前季度23.7亿元营收计算 清空库存需超9个季度 国产九价HPV疫苗以不到进口四成价格冲击市场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至-44亿元 同比剧降149.6% [3] 业务转型困境 - 代理GSK带状疱疹疫苗遭遇长春高新子公司百克生物性价比竞争 [4] - 自主疫苗业务2023年收入暴跌69%至10亿元 2024年微增后占比仍不足5% [4] - 控股宸安生物进军GLP-1减肥药赛道 但尚无商业化产品且持续亏损 国内同类管线已超50条 [4] 财务压力 - 2025年一季度现金仅剩30.7亿元 短期债务高达147亿元 [5] - 公司紧急通过60亿元公司债发行预案 全额偿债后资金缺口仍超50亿元 [5] - 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暴增10倍至6627万元 [5] 行业启示 - 公司困境折射出单一爆品依赖模式的致命脆弱性 [6] - 222亿HPV疫苗库存与147亿短债形成死亡螺旋 转型GLP-1等新赛道面临强敌环伺 [6]
“指尖技艺”变富民产业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15:50
转自:草原云 眼前这张工艺繁琐复杂的牛皮画就是单肩包的点睛之笔,从切皮、拓图、雕刻、錾刻到染色、缝制,需 历时近一周方能完成。这不仅是对古老技艺的复刻,更是对耐心与匠心的极致考验。 7月22日,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促就业服务中心(匠心坊)负责人王东升正在裁割牛皮。 "我非常喜欢非遗,作为美术老师,我参加了三期皮雕培训,学到了很多关于皮雕的古老技艺。我还想 通过学校的社团平台,让更多的孩子通过非遗传承,感受中国的古老技艺和文化底蕴,并将它们发扬光 大。"皮雕高级培训班学员杨敏燕说。 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促就业服务中心(匠心坊)是准格尔旗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通 过邀请本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坐镇,组织"分级培养、以师带徒"的培训学习,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本 土匠人队伍,实现民族工艺的代际传承,帮助农牧民、手工艺爱好者、待业青年等多个群体实现就业。 王东升就是第一批皮雕培训的受益者,他凭借努力从受训者蜕变为匠心坊的负责人,并获评准格尔旗皮 雕工艺传承人。如今,他肩负着组织培训与开发本土文创产品的双重使命。 7月22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促就业服务中心(匠心坊),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 手 ...
汤姆猫、奋达科技、福莱新材三方联手 加码消费级AI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7-23 15:49
战略合作签约 - 浙江金科汤姆猫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方将在消费级AI智能陪伴机器人等终端硬件业务上开展全方位合作,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渠道、人才引进与培养及资本合作 [1] - 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世凯表示此次合作是推动上虞区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1] - 上虞区近期推出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11条政策举措,预计年兑现资金约5000万元,旨在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引领的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和产业生态 [1] 上虞区产业布局 - 上虞区的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近期启用,由上虞区政府主导建设,联合卧龙集团、智元机器人及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搭建数据采集中心、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平台和产业赋能平台 [2] - 上虞已汇聚智鼎机器人、翼菲机器人、卧龙电驱、中欣氟材等15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初步形成"核心部件-整机制造-场景应用"产业架构 [2] 合作方优势 - 汤姆猫是一家围绕"会说话的汤姆猫"IP的全栖IP生态运营商,2024年确立了"AI+IP+Agent"战略 [2] - 奋达科技是智能硬件领域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佼佼者,产品涵盖电声产品、健康电器、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消费机器人、具身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品类,具备强大的交付能力和研发实力 [3] - 福莱新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涂布多功能复合材料领域,自主研发的"电子皮肤"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硬件产业发展 [3] 未来合作方向 - 三家上市公司将实现"内容+制造+材料"的优势互补,拓展"AI+IP"产品矩阵,强化AI智能硬件全链条能力,加速产品落地并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3]
昔日“生长激素之王”跌落神坛,长春高新赴港上市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4.66亿元、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55%和43.01%,为近十年来首次业绩"双降"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再跌44.95%,股价自2021年高点已连跌五年 [1] 核心业务冲击 -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贡献超八成利润,但2024年浙江市场水针剂价格从每支1000元骤降至300元(降幅70%),导致金赛净利润暴跌40.67%至26.78亿元 [2] - 公司转向长效水针剂避险,但面临特宝生物、诺和诺德、安科生物等竞争对手入局 [2] 多元化战略问题 - 百克生物受GSK竞品冲击,2024年营收净利双腰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106万元(同比暴跌98%) [3] - 地产业务剥离失败,2023年24.2亿元剥离计划因可转债发行失败告终 [3] - 华康药业净利增38.8%,但一季度利润仅0.12亿元,难以支撑整体业绩 [3] 运营策略矛盾 - 2024年销售人员暴增58%至4995人,销售费用攀升至44.39亿元 [4] - 同期研发投入26.9亿元但流失65名研发人员,呈现"重销售轻研发"态势 [4] 战略转型尝试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与海外市场突围,2024年海外收入仅1.3亿元 [5] - 业内质疑缺乏重磅产品支撑的国际化合作可行性 [5]
济川药业19亿交班背后的增长困局:王牌产品失速、研发投入乏力、高分红掏空未来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控制权交接与要约收购 - 济川药业实控人曹龙祥将济川控股10.10%股权以1010万元转让给儿子曹飞,曹飞间接控制上市公司56.07%股权并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1] - 预存18.95亿元保证金(占最高收购总额94.48亿元的20%)后仅0.1%流通股份接受要约,交易响应极低 [1] - 曹飞曾个人出资5亿元溢价54%收购万鸿集团,显示其资本运作能力 [1] 业绩下滑与核心产品困境 - 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降16.96%),归母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降10.32%),2025年一季度营收15.25亿元(同比降36.51%),净利润4.4亿元(同比降47.91%) [1] - 三大核心产品集体失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因说明书修订及13省医保清退导致2024年清热解毒类收入萎缩超20%,库存量增64.20% [2] -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因集采价降80%致市场份额萎缩,消化类产品库存量增23.85% [3]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份额46.52%,但2024年库存量激增199.29% [3] 财务与运营指标恶化 - 2024年毛利率下滑4.7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再降2个百分点 [3] - 存货周转天数114.6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0.01天,均为近三年新高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占营收比重由2023年35.88%降至2024年27.15% [3] 营销与研发失衡 - 2024年销售费用29.54亿元(占营收36.85%),日均营销支出809万元,研发投入仅4.45亿元(占比5.55%) [4] - 小儿便通颗粒累计研发投入5141.92万元,不足全年销售费用1.8% [4] 高额分红与现金流分配 - 2024年拟分红19.2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75.93%),2020-2024年累计分红超50亿元 [5] - 曹氏家族通过56.07%控股架构成为分红主要受益者,2024年研发费用不足分红总额四分之一 [5] 研发管线与商业化挑战 - 小儿便通颗粒需经历审评周期、渠道重建等漫长过程,商业化前景存疑 [6] - 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和长效生长激素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但市场竞争充分,难短期填补业绩缺口 [6]
锦龙股份:拟购买深圳本贸29.3151%股份
快讯· 2025-07-23 15:46
锦龙股份(000712)公告,公司与广东深报一本大数据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深圳市深报一本文化产业股 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签订意向书,拟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深圳本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3151%股份。深 圳本贸2024年末总资产为19.78亿元,净资产为4.85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8.69亿元,净利润为 5362.47万元。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尚无法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