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富时(02556):公司深度研究:AI赋能+客户拓展,营销SaaS龙头有望高增
国金证券· 2025-04-28 2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采用市销率法为公司估值,选取3家企业服务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7.0倍PS估值,目标价70.24港元/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量入口多样化使全域营销成趋势,营销/销售工具需求提升,SaaS领域投融资回归理性,本土尾部厂商出清、海外厂商退出,AI Agent技术加速落地提升客户付费意愿,本土头部厂商有望受益,迈富时作为营销/销售SaaS龙头,产品、营销发力,收入利润有望高增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gent重塑营销方式,市场份额将向头部集中 - 互联网平台流量入口多元、交互多样,品牌方重视营销互动性和体验性,电商和短视频平台是广告主首选,私域流量运营受关注 [15] - SaaS市场开拓初期竞争格局分散,2022年后一级市场活跃度降低,缺乏正向现金流和健康盈利模型的SaaS公司逐步退出,海外营销/销售SaaS厂商受合规和产品落地限制,市场份额走低 [16] - 全域营销成重要发展方向,企业需要营销工具进行跨域管理,营销/销售SaaS厂商价格战结束,市场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AI Agent技术为行业带来新机遇,促使竞争格局进一步集中 [18][23] 产品+营销双重发力,有望带动收入高增 - 迈富时是全球领先的AI SaaS智能营销云平台,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包括AI+SaaS及精准营销服务,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8.42亿元、7.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35.2% [27][30] - 产品维度上,公司AI+SaaS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截至24年末共有功能模块311个,较上年同期增长74个,超90%客户订阅的产品均包含AI模块,25年1月推出AI - Agentforce中台,还积极合作华为、腾讯等云厂商 [33][35][38] - 营销维度上,截至24年末,公司AI+SaaS客户受益于大型客户占比提升,每名客户月平均贡献收入持续提升,订阅收入留存率连续三年超100%,产品契合国内市场趋势及数据安全需求,大客户案例持续增长,25年3月推出政务/企业智能一体机,直销团队人效持续提升,经销渠道收入增长 [40][41][45] 业务模式对标Hubspot,增长逻辑已获验证 - 迈富时产品矩阵、业务模式、AI战略布局与美股HubSpot高度相似,HubSpot聚焦中小企业客户群,通过AI赋能实现营收持续增长,2014 - 2024年营收CAGR达36.6%,2024年实现营收26.28亿美元 [50] - HubSpot基础产品架构简单易用、可组合拓展,提供6个主要模块,AI能力布局丰富,其持续增长来自既有客户订阅更多功能模块带来客单价提升和渠道打磨带来客户数量增长,与迈富时产品渠道布局策略契合 [54][58] 营收持续增长,调整后净利润已经回正 - 公司营收持续增长,2020 - 2024年CAGR为31.1%,2024年实现营收15.59亿元,同比增长26.5%,AI+SaaS业务和精准营销服务营收均有增长 [62] - 公司AI+SaaS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2024年为86.3%,精准营销服务毛利率受业务占比变化影响,24年公司毛利率为53.0%,费用率稳中有降,24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已转正,盈利0.79亿元 [65][68][7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6/30.22/37.08亿元,同比增长51.78%/27.75%/22.71%,归母净利润0.70/1.12/2.24亿元,同比增长108.02%/59.27%/100.34% [4] - AI+SaaS业务预计25/26/27年客户数分别同比增长16.3%/14.0%/12.5%,客单价分别同比增长16.5%/14.0%/12.0%,营收分别为11.40/14.82/18.6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6.0%/85.6%/85.2% [77] - 智能体一体机预计25/26/27年实现营收2.65/3.39/4.24亿元,毛利率维持在40.0%,精准营销服务业务预计25/26/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4.0%/25.0%/18.0%,毛利率分别为12.0%/9.0%/8.0% [78] - 预计25/26/27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1.5%/20.5%/20.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6.0%/14.5%/13.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0%/16.8%/15.5% [79][83]
中金公司(03908):低基数下,自营及衍生品业务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速超60%
东吴证券· 2025-04-28 2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中金公司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47.7%;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64.9%;对应EPS 0.38元,ROE 2.0%,同比+0.8pct [7]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1/70.69/74.4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6%/+7%/+5%,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B(H)估值分别为0.60/0.57/0.55倍,看好公司长期在投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壁垒,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3.28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7.81/24.65港元,市净率0.64倍,港股流通市值23481.30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9.15元,资产负债率82.86%,总股本4827.26百万股,流通股本1903.71百万股 [6] 各业务情况 - 经纪业务:2025年一季度收入13.0亿元,同比+56.3%,占营业收入22.7%;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7031亿元,同比+70.3%;截至2024年财富管理总客户数近850万户,客户总资产达3.18万亿元;“公募50”保有量同比+139%;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两融余额453亿元,较年初+32%,市场份额2.4%,较年初+0.1pct [7] - 投行业务:2025年一季度收入4.0亿元,同比-10.5%;股权主承销规模43.8亿元,同比-48.0%,排名第7;债券主承销规模2898亿元,同比+34.0%,排名第3;截至25Q1 IPO储备项目19家,排名第4 [7] - 资管业务:2025年一季度收入3.1亿元,同比+15.2%;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5520亿元,同比-0.1%;中金基金管理公募规模2073.3亿元,同比+62%;私募股权平台中金资本整体资产管理规模3516亿元,同比+18% [7] - 自营及衍生品业务:2025年一季度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34.0亿元,同比+83.3%;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汇兑损益、其他综合收益)36.1亿元,同比+48.3% [7]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446|35604|37433|38880| |同比(%)|-5.22%|7.33%|5.14%|3.8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156|6621|7069|7447| |同比(%)|-18.97%|16.28%|6.77%|5.3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28|1.37|1.46|1.54| |资产总计(百万元)|674716|691693|707622|721835| |负债总计(百万元)|559094|569909|581308|590715| [1][13]
康方生物(09926):依沃西PD-L1+NSCLC适应症早于预期获批,OS第一次中期数据公布
交银国际· 2025-04-28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康方生物买入评级和115港元目标价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依沃西单克隆抗体治疗1L PD - L1阳性NSCLC的中国内地上市申请获批时间早于预期,III期AK112 - 303/HARMONi - 2研究第一次OS中期分析结果显示HR值0.777,降低死亡风险22.3%,虽暂未达统计学显著,但后续OS数据成熟后HR值有改善可能,且该研究已在内地获完全临床批准,后续OS HR结果对其内地临床和商业价值影响不大 [1] - 海外HARMONi - 7研究在OS和PFS双主要终点取得显著优效信心强,因样本量更大、受试者PD - L1表达量更高,且FDA审批中OS曲线形状走势重要,过往有OS未达显著仍获批案例 [1] - 看好依沃西海外获批潜力及全球商业价值,维持中国内地/海外销售峰值61亿元人民币/57亿美元预测,年中前后HARMONi研究(2L EGFR + NSCLC)数据读出值得关注,早期管线方面,首个临床阶段ADC(HER3)已启动澳洲入组,第二款ADC(TROP - 2/Nectin - 4)获FDA临床批件 [1] 相关目录总结 HARMONi - 2研究初步OS HR解读和展望 - 依沃西单克隆抗体治疗1L PD - L1阳性NSCLC中国内地上市申请距受理仅9个月获批,早于预期,同步公布III期AK112 - 303/HARMONi - 2研究第一次OS中期分析结果,HR值0.777,降低死亡风险22.3%,暂未达统计学显著,4月28日公司股价波动 [1] - 本次中期分析基于ITT人群中成熟度39%的OS数据,α分配值仅0.0001,后续有第二次OS中期分析和OS最终分析,最终分析α为0.0207,达统计学显著的HR最高值预计为0.774 [1] - 本次中期分析α值低、样本量小,未达显著情理之中,后续OS数据成熟HR值可能改善,市场应关注后续分析结果,该研究已在内地获完全临床批准,体现监管对OS获益趋势认可,后续OS HR结果对内地临床和商业价值影响不大 [1] 依沃西海外开发前景 - 海外HARMONi - 7研究在OS和PFS双主要终点取得显著优效信心强,样本量N = 780高于HARMONi - 2的398,HR值达统计学显著概率更高 [1] - HARMONi - 7研究选取PD - L1表达量更高受试者(PD - L1 TPS≥50%),HARMONi - 2研究中TPS≥50%亚组疗效结果优于1 - 49%亚组 [1] - FDA新药审批中OS曲线形状走势重要,过往有PFS/OS双主要终点研究OS未达显著但获批案例 [1] 评级及展望 - 维持康方生物买入评级和115港元目标价,看好依沃西海外获批潜力及全球商业价值,维持中国内地/海外销售峰值61亿元人民币/57亿美元预测 [1] - 年中前后,依沃西将迎来首个全球III期HARMONi研究(2L EGFR + NSCLC)数据读出,值得关注 [1] - 早期管线方面,首个临床阶段ADC(HER3)已启动澳洲入组,第二款ADC(TROP - 2/Nectin - 4)获FDA临床批件 [1]
迈富时: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积极拥抱AI Agent,迈向Marketingforce 2.0阶段-20250428
开源证券· 2025-04-28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迈富时“买入”评级 [1][4][1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3.35、29.62、36.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 0.33、1.48、3.2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4.0、3.2、2.5倍,公司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AI Agent驱动公司迈入新阶段 [4][120] 各部分总结 全球领先的营销和销售SaaS平台厂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营销和销售SaaS平台厂商,2009年成立,2015年推出T云,2021年推出珍客,2024年在港交所上市,全球有20余家分支机构,累计申请软件著作和专利750余项 [17] - Marketingforce平台涵盖六朵云体系,搭载大模型,研发AIGC产品,为企业提供全链路全场景智能化服务,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累计服务超20万家企业 [18][20] - 公司形成营销及销售SaaS、精准营销两大业务板块,SaaS业务包括T云和珍客,精准营销为企业打造一站式跨媒体线上营销解决方案 [24][27] - 2025年公司以“AI - Agent驱动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战略,推进打造AI - 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完善产品生态体系、布局全球化市场三大工程 [29] - AI + SaaS业务收入增长强劲,从2021年的4.3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4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4.3%,2024年末用户数量达26,606名,订阅用户留存率为73% [33] - 精准营销服务收入有所波动,2021 - 2024年分别为4.39亿元、6.13亿元、5.30亿元、7.16亿元 [35]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赵旭龙先生及朱水纳女士,两者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公司约45.63%的股份,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 [41][45] 营销及销售SaaS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 中国SaaS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2027年规模达1556亿元,2022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6%,营销及销售SaaS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745亿元,2022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3% [47][50] - 营销及销售SaaS解决方案潜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5466亿元、渗透率1.3%,增长至2027年的42545亿元、渗透率1.8%,市场格局分散,公司是中国最大提供商,2022年SaaS业务收入5.30亿元,占市场份额2.6% [53][55] - T云面向SMB市场,赋能营销全流程,提升营销获客转化率,为B2B企业服务,具有预算、平台、数据、AI工具等优势,市场空间广阔 [58][62] - 珍客面向KA市场,助力企业销售流程全链路管理,提高客单价和客户粘性,聚焦消费零售、汽车等重点行业,2024年引入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客户 [62][68] 积极拥抱AI Agent,迈向Marketingforce 2.0阶段 - 2025年是AI - Agent商业化元年,AI Agent能积累企业知识资产,提高信息应用效率,与企业数据链接程度决定其价值,预计2028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达3.3万亿元 [70][77] - AI Agent重构营销及销售SaaS行业,重塑智慧营销技术底座,推动价值评估跃迁,预计未来五年中国AI Agent营销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79][87] - Salesforce将Agentforce作为核心战略,进行组织架构及技术体系变革,Data Cloud进展显著,Agentforce市场需求强劲 [90][96] - HubSpot推出新一代HubSpot AI引擎——Breeze,收购Frame AI,实现营销和内容管理升级及客户洞察提升 [97][98] - 公司基于Marketingforce为客户提供全链路、全场景数智化解决方案,发布Tforce营销领域大模型和Al - 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AI Agent产品接入大模型,在零售、金融保险场景有应用 [101][107] - 公司推出智能体一体机,搭载AI - Agentforce智能体,为政企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政务版和企业版分别对应不同刚需和核心板块 [1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收入端预计2025 - 2027年AI + SaaS收入增速分别为75.12%、33.83%、29.04%,精准营销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0%、15%、15% [114] - 毛利率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50.73%、51.33%、52.31% [117] - 费用端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率为18.2%、17.2%、15.9%,行政费用率为12.5%、10.8%、10.4%,研发费用率为11.7%、9.9%、8.9% [11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3.35、29.62、36.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 0.33、1.48、3.2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4.0、3.2、2.5倍,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20]
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平稳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超预期-20250428
交银国际· 2025-04-28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4年资产减值拨备计提充足,为2025年盈利平稳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寿险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医养生态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股息率约6%,估值吸引,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更新 - 中国平安保险(2318 HK)收盘价45.95港元,目标价60.00港元,潜在涨幅+30.6% [1]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59.70港元,52周低位32.85港元,市值924,924.85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50.03百万,年初至今变化-0.22%,200天平均价46.13港元 [3]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913,789、1,028,925、1,057,335、1,104,822、1,153,54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8%、12.6%、2.8%、4.5%、4.4% [4] 净利润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85,665、126,607、120,657、125,391、130,9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每股盈利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4.70、6.95、6.63、6.89、7.19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市盈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9.2、6.2、6.5、6.3、6.0倍 [4] 每股内含价值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76.34、78.12、80.18、83.18、88.55人民币 [4] P/EV - 2023 - 2027E P/EV分别为0.6、0.6、0.5、0.5、0.5倍 [4] 市账率 - 2023 - 2027E市账率分别为0.87、0.85、0.78、0.73、0.68倍 [4] 公司业务分析 归母营运利润与净利润 - 2025年1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2.4%,增长来自寿险健康险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6.4%,因寿险二永债投资浮亏75亿元和平安好医生并表一次性估值下降34亿元 [5] 新业务价值 - 1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34.9%,代理人、银保/社区金融渠道分别增11.5%、170.8%/171.3%;FYP口径新业务价值率28.3%,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1季度末个险代理人数量33.8万人,较2024年末减少6.9% [5] 财险业务 - 1季度财险原保费同比增7.7%,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0.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改善3个百分点 [5] 投资收益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3.3%,未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0.9%,同比持平 [5] 偿付能力 - 1季度末平安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3.7%,较2024年末上升47.3个百分点 [5] 主要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汇总 保费服务收入增速 - 寿险及健康险2023 - 2027E增速分别为-3.7%、-0.1%、1.0%、2.0%、2.0%;财险2023 - 2027E增速分别为6.5%、4.7%、6.5%、6.0%、5.4% [6] 合同服务边际 - 2022 - 2027E分别为818,683、768,440、731,312、701,015、674,969、652,34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6.1%、-4.8%、-4.1%、-3.7%、-3.4% [6] 综合成本率 - 2022 - 2027E分别为99.6%、100.7%、98.3%、98.0%、98.0%、97.9% [6] 新业务价值率 - 基于首年保费2023 - 2027E分别为18.7%、26.0%、25.6%、25.9%、26.1% [6] 投资收益率 - 净投资收益率2022 - 2027E分别为4.37%、3.90%、3.36%、3.23%、3.16%、3.13%;总投资收益率2022 - 2027E分别为2.26%、2.74%、3.95%、3.65%、3.63%、3.60% [6] 新业务价值 - 2023 - 2027E分别为31,080、40,024、41,294、43,392、45,4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8.8%、3.2%、5.1%、4.7% [6] 内含价值 - 寿险2022 - 2027E分别为874,786、830,974、835,093、872,398、930,285、992,853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5.0%、0.5%、4.5%、6.6%、6.7%;整体2022 - 2027E分别为1,423,763、1,390,126、1,422,602、1,459,994、1,514,623、1,612,482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2.4%、2.3%、2.6%、3.7%、6.5% [6] 归母净利润 - 2022 - 2027E分别为111,008、85,665、126,607、120,657、125,391、130,9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2.8%、47.8%、-4.7%、3.9%、4.5% [6] ROAE - 2023 - 2027E分别为9.7%、13.9%、12.5%、12.1%、11.7% [6] 归母营运利润 - 2022 - 2027E分别为146,895、117,989、121,862、128,597、134,649、139,97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9.7%、9.1%、5.5%、4.7%、4.0% [6] 营运ROAE - 2023 - 2027E分别为13.3%、13.3%、13.3%、13.0%、12.5% [6] 每股分红 - 2023 - 2027E分别为2.43、2.55、2.65、2.75、2.85人民币元 [6] 基于OPAT的分红率 - 2023 - 2027E分别为37.5%、37.9%、37.5%、37.2%、37.1% [6] 盈利预测调整 2025E - 新业务价值原预测42,94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41,294百万人民币,变动-3.8%;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25.8%,新预测25.6%,变动-0.3ppt等 [7] 2026E - 新业务价值原预测45,12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43,392百万人民币,变动-3.8%;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26.1%,新预测25.9%,变动-0.3ppt等 [7]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 - 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多家公司,均为买入评级,各公司有收盘价、目标价、潜在涨幅等信息 [10] 财务数据(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 展示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银行业务利息净收入等多项收入与支出数据 [11] 资产负债表 - 展示2023 - 2026E货币资金、发放贷款及垫款等多项资产与负债数据 [11] 主要指标 增长率 - 投资资产、总资产等多项指标2023 - 2027E的增长率情况 [12] 盈利指标 - 财险综合成本率、净投资收益率等多项盈利指标2023 - 2027E的情况 [12] 内含价值及新业务价值 - 合同服务边际、内含价值等多项指标2023 - 2027E的情况 [12] 每股指标 - 每股内含价值、每股收益等多项指标2023 - 2027E的情况 [12]
中国太保:盈利同比下降,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20250428
交银国际· 2025-04-28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2港元,潜在涨幅48.5% [1][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季度盈利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降18.1%,主因投资收益同比降15%;1季度末归母净资产较年初降9.5%,受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和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下行影响 [6] - 寿险保费增长主要来自银保渠道,分红险占比提升;1季度太保寿险规模保费同比增11.8%,个险新单保费同比降15%,银保趸交保费同比增1.5倍,银保期交保费同比增86%,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比重18.2%,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6] - 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同比增11.3%(可比口径同比增39.0%),预计可比口径新业务价值率受报行合一、预定利率下调和产品结构优化等影响同比提升;代理人数18.8万人,同比增1.1%,13个月新人留存率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6] - 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太保产险保费同比增1%,产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4.8%,承保综合成本率97.4%,同比降0.6个百分点 [6] - 净投资收益率保持稳定,投资资产较年初增2.8%,未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8%,同比持平,总投资收益率1.0%,同比降0.3个百分点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33.15港元,52周低位17.14港元,市值284,468.3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22.29百万,年初至今变化-14.48%,200天平均价24.69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与盈利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323,945、404,089、421,651、444,268、465,68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24.7%、4.3%、5.4%、4.8% [5]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1%、64.9%、-7.4%、5.8%、4.7% [5]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2.83、4.67、4.33、4.58、4.80人民币,同比增长-27.1%、64.9%、-7.4%、5.8%、4.7% [5] - 2025 - 2027E前EPS预测值分别为4.42、4.66、4.88人民币,调整幅度分别为-2.1%、-1.6%、-1.5% [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7.1、4.3、4.7、4.4、4.2倍 [5]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55.04、58.43、63.45、68.90、74.94人民币,P/EV均为0.3倍 [5] - 2023 - 2027E市账率分别为0.78、0.67、0.60、0.55、0.50倍 [5] 主要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汇总 保费与成本 - 2023 - 2027E寿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5%、-2.3%、1.0%、1.8%、1.5%,财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1.8%、8.1%、6.7%、6.3%、5.9% [7] - 2023 - 2027E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7.7%、98.6%、98.2%、98.1%、98.1% [7] 新业务价值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分别为10,962、13,258、14,572、15,293、15,96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0.9%、9.9%、4.9%、4.4% [7]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率基于首年保费分别为13.3%、16.8%、15.8%、15.7%、15.6% [7] 投资收益率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32%、3.21%、3.15%、3.12%,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45%、4.83%、4.26%、4.03%、3.85% [7] 内含价值 - 2023 - 2027E寿险内含价值分别为402,027、421,837、461,118、508,243、562,47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0%、4.9%、9.3%、10.2%、10.7% [7] - 2023 - 2027E内含价值分别为529,493、562,066、610,370、662,796、720,89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9%、6.2%、8.6%、8.6%、8.8% [7] 盈利与分红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4.9%、-7.4%、5.8%、4.7% [7] - 2023 - 2027EROAE分别为12.2%、16.6%、13.6%、13.0%、12.4% [7] - 2023 - 2027E每股分红分别为1.02、1.08、1.13、1.18、1.23人民币元,分红率分别为36.0%、23.1%、26.1%、25.8%、25.6% [7]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原预测为13,828、14,681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14,572、15,29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5.4%、4.2% [8]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为16.5%、16.6%,新预测为15.8%、15.7%,变动分别为-0.7ppt、-1.0ppt [8] - 2025E和2026E寿险内含价值原预测为460,373、506,836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461,118、508,24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0.2%、0.3% [8] - 2025E和2026E内含价值原预测为609,626、661,389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610,370、662,796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0.1%、0.2% [8] - 2025E和2026E综合成本率原预测为98.4%、98.3%,新预测为98.2%、98.1%,变动分别为-0.2ppt、-0.2ppt [8] - 2025E和2026E总投资收益率原预测为4.29%、4.04%,新预测为4.26%、4.03%,变动分别为-0.03ppt、-0.01ppt [8] - 2025E和2026E归母净利润原预测为42,542、44,803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41,651、44,08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2.1%、-1.6% [8] - 2025E和2026EROAE原预测为13.8%、13.2%,新预测为13.6%、13.0%,变动分别为-0.3ppt、-0.2ppt [8] 财务数据 损益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3,945、404,089、421,651、444,268、465,683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为266,167、279,473、293,311、307,820、322,017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投资收益分别为53,854、120,868、124,480、132,472、139,570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营业总支出分别为-291,885、-348,378、-369,860、-389,456、-408,272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911、46,441、43,161、45,682、47,850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 [12]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合计分别为2,250,056、2,734,431、3,097,498、3,449,049、3,776,582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2,343,962、2,834,907、3,203,779、3,566,711、3,909,633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2,076,258、2,516,426、2,852,526、3,180,647、3,487,071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49,586、291,417、322,678、355,891、390,715百万人民币 [12] 主要指标同比增速 资产与负债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6.6%、21.5%、13.3%、11.3%、9.5% [13] - 2023 - 2027E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3.2%、20.9%、13.0%、11.3%、9.6% [13] - 2023 - 2027E保险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2.5%、19.1%、14.0%、12.0%、10.0% [13] - 2023 - 2027E总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1.0%、21.2%、13.4%、11.5%、9.6% [13] 收入与利润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24.7%、4.3%、5.4%、4.8% [13] - 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6%、5.0%、5.0%、4.9%、4.6% [13]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4.7%、73.6%、-7.1%、5.8%、4.7% [13] - 2023 - 2027E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0%、66.4%、-7.1%、5.8%、4.7% [13]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4.9%、-7.4%、5.8%、4.7% [13] 寿险及健康险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0.9%、9.9%、4.9%、4.4% [13] - 2023 - 2027E寿险及健康险EV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0%、4.9%、9.3%、10.2%、10.7% [13] - 2023 - 2027E集团EV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9%、6.2%、8.6%、8.6%、8.8% [13] 财险 - 2023 - 2027E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8%、8.1%、6.7%、6.3%、5.9% [13] 投资业务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1.3%、21.5%、13.3%、11.3%、9.5% [13]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32%、3.21%、3.15%、3.12%,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45%、4.83%、4.26%、4.03%、3.85% [1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BPS分别为25.9、30.3、33.5、37.0、40.6 [13] - 2023 - 2027EEPS分别为2.8、4.7、4.3、4.6、4.8 [13] - 2023 - 2027EEVPS分别为55.0、58.4、63.4、68.9、74.9 [13] - 2023 - 2027E每股股息分别为1.02、1.08、1.13、1.18、1.23 [13]
小鹏汽车-W(09868):小鹏“智驾险”权益上线,创新覆盖系统退出5秒内场景保障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8 20: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对小鹏汽车的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为智能驾驶功能提供专属保险保障,有助于提升用户信心并强化销售转化,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行业法规落地,看好智驾技术迭代升级及头部玩家构建性能护城河的中长期趋势 [4][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8日,小鹏汽车正式上线“智驾险”——小鹏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售价239元/年,最高赔付100万元,支持智驾行车模式退出后5秒内保障,由五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适用于全车系新老车主 [1][10] 点评 - 该服务由小鹏汽车联合中国人保等五家保险公司提供,仅限在小鹏汽车官方合作渠道购买车险的新保及续保客户购买,适用于小鹏汽车全系车型,涵盖智驾行泊功能 [2][11] - 保障期分为智能行车功能和智能泊车功能,分别从激活功能时起至退出后满5秒(行车,如NGP、AI代驾、LCC)或退出时(泊车,如APA、VPA、循迹倒车)止 [2][11] - 赔付标准方面,服务最高赔付额度为100万元,用于补偿使用智能驾驶功能过程中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失、车上人员人身伤害及第三方人身与财产损失,赔偿金额为实际损失扣除交强险和商业险已赔付部分后的剩余部分 [2][11] 产品定位 - 该服务本质上是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补充保障权益,无法替代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险,理赔顺序不优先于车险,驾驶员仍需承担责任 [3][12] - 相较其他智驾供应商或车企的智驾保障服务,小鹏此次发布的智驾险成为行业首个将智驾行车退出后5秒内纳入保障范围的产品,体现对自身技术性能的自信与对用户安全的重视 [3][12] 行业影响 - 智驾险是对现阶段L2+产品的重要补充,能弥补当前保障体系空缺,在智能驾驶相关事故引发的舆情环境下提振市场信心 [4][13] - 小鹏此举有助于形成智能驾驶平权时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行业内优质车企预计将跟进推出更高标准保障产品,推动相关法规落地,遏制夸大宣传对行业整体形象的负面影响 [4][13] 行业对比 |品牌|服务名称|发布时间|保障额度|保障场景|事故时间|合作险企|适用车型|服务价格|赔付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安汽车|自动泊车使用责任险|2019年7月1日|最高55万元|APA自动泊车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质量问题导致事故|中国大保|新CS75领智型、CS75PHEV领航型、CS85COUPE智型等|未明确|单独赔付| |极氪|智驾保|2024年3月1日|未明确|高速、城市、泊车等全场景|智驾功能开启期间|平安产险|极越01等车型|新用户免费赠送,老用户可通过任务获得|定额保障服务和漆面补偿服务| |宝骏汽车|灵眸智驾保障服务|2024年8月|未明确|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如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智驾功能开启期间|未明确|宝骏云海等车型|未明确|未明确| |华为鸿蒙智行|智驾无忧服务|2024年11月17日|最高500万元|APA、AVP、RPA、LCC、NCA|智驾功能开启期间|平安产险|问界M5/M7/M9、智界S7/R7、享界S9等|价值4000元,活动期间赠送;目前仅支持权益激活后一年内有效|车险赔付后剩余部分| |阿维塔|智驾无忧服务|2025年2月24日|最高600万元|APA、AVP、RPA、LCC、NCA|智驾功能开启期间|未明确|阿维塔11、阿维塔12等|价值4000元,活动期间赠送;目前仅支持权益激活后一年内有效|车险赔付后剩余部分| |小鹏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2025年4月28日|最高100万元|NGP、AI代驾、LCC、APA、VPA、循迹倒车|行车功能:退出后延续5秒;泊车功能:退出即止|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华保险、阳光保险|小鹏全系车型|239元/年|车险赔付后剩余部分| |小米汽车|智驾保障服务|2025年4月(预计)|最高300万元|城市/高速导航辅助驾驶、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未明确|头部保险机构|小米SU7系列等|未明确|未明确| [7]
百度集团-SW(09888):25Q1业绩前瞻:云服务承担业绩动力,期待后续AI改造提振在线营销
光大证券· 2025-04-28 1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百度集团25Q1总收入同比下降1.5%至310.4亿元,百度核心总收入同比增长1.4%至241.4亿元;核心非GAAP下经营利润46.0亿元,同比减少17.6%,经营利润率19.1%;非GAAP净利润49.7亿元,净利率16.0%;业绩总体仍承压,主营广告业务在底部,云业务AI市场需求旺盛有积极作用 [1] - 考虑25Q1公司广告业务承压,且长期投入资源研发AI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下调2025 - 26年Non - 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251/273亿元人民币(相对上次预测分别 - 1.8%/-2.4%),新增27年Non - 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302亿元,维持公司25年估值倍数广告/智能云/其他业务10.0x PE/2.5x PS/3.0x PS,目标价维持128.7港元;百度持续培育大模型生态,云业务有望较快拓展,AI搜索改造有望在后续季度提振线上营销服务业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在线营销业务 - 25Q1广告业务收缩,25H1有望改善;预计25Q1百度核心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在线营销服务同比下降6.0%至159.8亿元,受宏观恢复动力不足和广告主需求不旺影响;业务重点为AI搜索改造,AI投入有望改善用户体验带动商业化增长;后续有望探索个性化广告定制等AI商业化可能 [1] - 百度营销策略关注本地推广,代表性客户有OPPO、伊利等国内厂商,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对侧重国内市场广告商影响小,但国内经济预期波动对广告业务影响待观察 [1] - 25M2百度AI搜索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融合联网搜索功能,有望解决其“服务器繁忙”及答案不准等问题带来用户增长 [1] 非在线营销业务 - AI驱动下云业务有望高速增长,预计25Q1百度核心的非在线营销业务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20.1% [1] - 云业务招投标数量及金额25Q1位列国内大模型厂商市场第一,24Q4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提升26%,随着DeepSeek热度带来推理类AI需求量提升,市场对AI相关云服务需求上升,高速增长有望在25Q1持续;25Q1中标数量达19个,中标金额4.5亿元,项目集中在央国企客户与能源、金融领域 [1] - 25年3月16日新版文心大模型4.5及X1发布,文心大模型4.5多模态能力平均得分超GPT - 4o,文心X1为首个自主运用工具的深度思考模型,且价格比DeepSeek - R1标准时段便宜一半 [1] - 百度平台积极兼容MCP,千帆AppBuilder SDK具备将开发组件转化为MCP Server模式以便他人调用的能力 [1] 收购业务 - 25年2月25日,百度以约21亿美元收购YY直播,有望提供直播领域流量增量,促进生态内日活用户商业流量变现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人民币元)|134,598|133,125|137,015|144,106|152,734| |营业收入增长率(%)|8.83%|-1.09%|2.92%|5.18%|5.99%|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百万人民币元)|28,747|27,002|25,097|27,315|30,240|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9.01%|-6.07%|-7.05%|8.84%|10.71%| |Non - GAAP EPS(元)|10.45|9.82|9.13|9.93|11.00| |Non - GAAP PE|8|8|9|8|7|[3]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收入|134,598|133,125|137,015|144,106|152,734|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成本|65,031|66,102|68,476|70,974|74,921| |利润表(百万元)|销售费用|23,519|23,620|24,134|24,855|26,051| |利润表(百万元)|管理费用|24,192|22,133|22,020|22,634|23,753| |利润表(百万元)|财务费用|-4,761|-5,138|-3,866|-3,277|-4,212| |利润表(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3,799|691|1,088|1,085|1,150| |利润表(百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785|1,829|337|543|620| |利润表(百万元)|投资收益|0|0|0|0|0|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利润|25,198|28,622|25,500|28,378|31,692| |利润表(百万元)|利润总额|25,198|28,622|25,500|28,378|31,692| |利润表(百万元)|少数股东损益|1,234|415|879|836|807| |利润表(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315|23,760|21,102|23,058|26,099| |利润表(百万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28,747|27,002|25,097|27,315|30,24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36,615|21,234|27,315|31,509|32,536|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50,397|-8,555|-14,052|-14,166|-14,24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14,162|-13,759|-13,149|4,845|6,075|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净现金流|-27,944|-1,080|114|22,188|24,368|[17] 资产负债表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406,759|427,780|434,912|463,370|494,281| |流动资产|230,255|168,849|170,013|192,720|218,146| |货币资金|36,734|58,831|36,529|36,643|83,199| |交易型金融资产|168,670|102,608|102,608|102,608|102,608| |应收账款|10,848|11,073|10,104|10,657|11,807| |应收票据|0|0|0|0|0| |其他应收款|1,424|1,023|790|1,131|1,172| |存货|0|0|0|0|0| |非流动资产|176,504|258,931|264,899|270,649|276,135| |可供出售投资|0|0|0|0|0| |持有到期金融资产|24,666|98,535|98,535|98,535|98,535| |长期投资|47,957|41,721|41,721|41,721|41,721| |固定资产|27,960|27,941|30,102|29,226|26,231| |无形资产|32,076|45,720|33,295|39,520|51,920| |总负债|144,151|144,168|127,516|132,079|136,084| |无息负债|87,956|96,742|97,546|102,109|106,114| |有息负债|56,195|29,970|47,426|29,970|29,970| |股东权益|262,608|283,612|307,396|331,290|358,197| |股本|0|0|0|0|0| |公积金|0|0|0|0|0| |未分配利润|161,240|180,073|201,175|224,233|250,332| |少数股东权益|18,982|21,708|19,992|20,871|22,515| |归属母公司权益|243,626|263,620|286,525|309,583|335,682|[18]
博雷顿(01333):博雷顿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 2025-04-28 19: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为4.8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入规模逐年增加但仍亏损,主要营收源于电动宽体自卸车和电动装载机,在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排名靠前,是唯一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出货量增长显著;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规模扩大;公司是行业先驱且有先进技术,但面临行业技术发展、价格竞争等挑战;引入基石投资者,此次IPO发行价、总市值等情况已知,综合考虑给予IPO专用评级 [1][2][3][4][5] 公司概览 - 22/23/24年收入为3.6/4.6/6.4亿人民币,净亏损为1.8/2.3/2.7亿 [1] - 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营收3.7亿占比57.4%,电动装载机营收2.2亿占比35.3%,电动牵引车营收703.5万占比1.1%,备件及配件营收2568.7万占比4%,提供服务营收318.7万占比0.5%,租金收入营收1076.3万占比1.7% [1] - 2024年公司在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分别排名第三及第七,按出货量计算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及3.8%,是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中唯一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 [1] - 2022 - 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从59台增长到307台,电动装载机出货量从326台增长到450台,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28.1%和17.5% [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按中外制造商共同产生的收入计算,中国主要工程机械类别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4年的1827亿元增至2029年的33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0% [2] - 新能源工程机械现阶段电动工程机械是主流产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35亿元增至2024年的5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24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1% [2] 优势与机遇 - 公司的电动装载机于2020年7月在同类产品中率先获得国家工程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认证,是2022年工信部指定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3] - 公司采用专有技术,截至2024年底已获得131项授权专利及82项待审批专利申请 [3] 弱项与风险 - 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价格竞争激烈、政府法规及行业标准不断变化、客户需求及行为不断变化,对经营带来挑战 [4] 投资建议 - 公司引入香港欣威、长风基金两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6350万港元,占发行股份数的27.0%,禁售期9个月 [5] - 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 [5][7] - 此次IPO发行价为18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为68.3亿港元(不包括超额配售),24年公司收入为6.4亿人民币,IPO市销率倍数为10.0,高于同行估值,综合考虑给予IPO专用评级"4.8" [5] 主要发售统计数字 - 上市日期为2025/5/7 [7] - 发行价18.00港元,发行股数绿鞋前1300万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130万股),最高回拨后股数占比90%(1170万股) [7] - 发行后股本绿鞋前37965万股,本次发行的H股1300万股,从内资转换的H股21022万股,内资股13841万股 [7] - 集资金额绿鞋前2.34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部分0.23亿港元,最高回拨后2.11亿港元 [7] - 发行后总市值绿鞋前68.34亿港元,备考每股有形资产净值2.51港元,备考市净率7.17倍 [7] - 保荐人是中金公司、招银国际,账簿管理人有中金公司、招银国际、建银国际、中国银河国际,会计师是毕马威会计事务所 [7]
中海物业(02669):跟踪报告:经营效率提升,业绩增长保障性强
光大证券· 2025-04-28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航道稳健增长,抗周期波动能力凸显,关联方未来仍有充沛高质量物管项目交付,业绩增长确定性和保障性较强 [2] - 优化在管项目,大规模退出亏损项目,业务结构优化,经营效率提升,基础物管毛利率改善 [3] - 现金充裕,分红比例提升 [3] - 背靠中国海外发展及中国建筑集团,物管项目资源丰富,第三方外拓市场积极扩大规模,物管业务增长稳健,毛利率有所回升,但考虑开发商增值业务需求减少,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央企物管业绩增长稳健,估值具备吸引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关联方Q1销售金额464亿元,新增土储面积128万平 [1] - 2024年中海物业营收140亿元,同比+7.5%;毛利23.3亿元,同比+12.4%;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12.5%;全年分红每股0.18港币,分红金额5.9亿港币,同比提升29% [1] - 4月25日中国海外发展发布一季度经营情况,一季度全口径销售金额464亿元,销售面积219万平,新增土储面积128万平,总地价275.5亿元,收入367.3亿元,经营溢利56.7亿元 [1] 点评 - 主航道业务方面,2024年物业管理/社区增值分别实现收入106.7/13.8亿元,同比+13.3%/+7.2%,合计占总收入比重86%,同比提升4pct;非业主增值业务收入18.3亿元,同比减少14.7%,占总收入比重13.0%,毛利率13.1%,同比持平,毛利占总毛利比重10.3%;2024年关联方中海地产全口径销售金额3106亿元,同比增长0.3%,排名行业第二,2025年1 - 3月全口径销售金额464亿元,同比 - 22.9%,排名行业第三 [2] - 经营效率方面,2024年末在管面积4.3亿平,新签订单7410万平(63.3%来自第三方,新增项目住宅和非住宅业态面积占比约1:1),退出项目4450万平;2024年整体毛利率16.6%,同比提升0.7pct,物业管理/社区增值/非业主增值毛利率分别为16.0%/25.5%/13.1%,同比变化+1.0pct/ - 0.6pct/0.0pct [3] - 财务状况方面,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58亿元,较上年年底增加13.1%;2024年度分红比例为36.3%,同比提升4.5pct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8/18.6亿元,原预测为17.3/19.0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20.4亿元,对应的预测PE为10/9/8倍 [4]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051|14,024|15,538|17,126|18,827| |营业收入增长率|15.1%|7.5%|10.8%|10.2%|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43|1,511|1,681|1,865|2,03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8.0%|12.5%|11.2%|11.0%|9.4%| |EPS(元)|0.41|0.46|0.51|0.57|0.62|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32.6%|29.6%|27.2%|25.3%|23.5%| |P/E|12.0|10.6|9.5|8.6|7.9| |P/B|3.9|3.1|2.6|2.2|1.8| [5]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相关财务指标情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