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2025年三季报综述:火电兑现业绩弹性,清洁能源表现偏弱
长江证券· 2025-11-03 2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0%,但电力板块营业收入同比降低3.94% [2] - 受益于煤炭价格同比大幅回落,火电公司成本端显著改善,叠加水电板块平稳增长,电力板块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63.20亿元,同比增长3.13% [2] - 2025年三季度各子行业业绩持续分化:火电业绩同比增长28.41%;水电业绩降低4.76%;新能源板块业绩回落16.80% [2] - 电力板块当前估值处于低位,尤其火电板块PB估值处于2014年以来下四分位数附近,配置性价比值得重视 [6] - 报告持续看好优质火电转型及清洁能源投资价值,并推荐了具体公司 [10] 2025年前三季度及三季度核心解读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0% [22][25] - 电力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268.69亿元,同比降低3.94%;归母净利润1663.20亿元,同比增长3.13% [22][28] - 电力板块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3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0.36个百分点 [28] - 2025年三季度电力板块营业收入4823.88亿元,同比降低4.51%;归母净利润643.14亿元,同比增长5.83% [36][39] - 2025年三季度电力板块毛利率同比增长2.1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0.18个百分点 [39][43]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电力板块PE为18.34倍,PB为1.60倍,略高于近3年及近5年均值 [48][51] 火电板块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火电发电量同比回落1.2%,板块营业收入9592.97亿元,同比降低5.66% [57][64] - 受益于煤价回落(秦皇岛港Q5500动力末煤平仓价674.13元/吨,同比减少191.37元/吨),前三季度火电归母净利润793.91亿元,同比增长12.13% [57][64] - 华能国际煤电板块前三季度度电利润总额实现0.051元/千瓦时 [57] - 2025年三季度火电营业收入同比降低5.41%,归母净利润304.79亿元,同比增长28.41% [70][76] - 三季度秦皇岛港Q5500动力末煤平仓价均价为672.46元/吨,同比降低176.07元/吨 [70] - 华能国际三季度煤电板块度电利润总额实现0.060元/千瓦时 [6] 水电板块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降低1.1%,水电板块营业收入1081.88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448.05亿元,同比增长2.13% [84][89] - 主要公司发电量:长江电力同比-0.29%、华能水电同比+11.90%、雅砻江水电同比-0.78% [84] - 2025年三季度水电板块营业收入459.76亿元,同比降低1.63%;归母净利润223.61亿元,同比降低4.76% [93][95] - 三季度主要公司发电量:长江电力同比-5.84%、华能水电同比+9.67%、雅砻江水电同比-16.02% [93] 新能源发电板块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风电利用小时同比减少92小时,光伏利用小时同比减少84小时 [99] - 新能源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26.93亿元,同比增长0.62%;归母净利润397.67亿元,同比减少9.87% [99][103] - 中国广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4.14%;中国核电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10.42% [99] - 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板块营业收入762.98亿元,同比减少2.42%;归母净利润101.14亿元,同比下滑16.80% [107][111] - 中国广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1%;中国核电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45% [107] 电网板块分析 - 2025年三季度电网板块营收95.88亿元,同比降低0.82%;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降低2.8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37个百分点 [9] - 部分电网公司所处流域来水明显偏丰,自有水电电量同比增长,高毛利自发电量占比提升,带动业绩压力缓解 [9] 投资建议 - 推荐优质转型火电运营商: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国际、中国电力、华润电力、福能股份和部分广东地区火电运营商 [10] - 水电板块推荐优质大水电: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和华能水电 [10] - 新能源板块推荐:龙源电力 H、新天绿色能源 H、中国核电和中闽能源 [10]
Rubin更新:Context处理器纳入路线图、SerDes448G升级、定调无缆化:AI算力行业跟踪点评之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20:55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基于英伟达新平台带来的供应链机会,对特定细分领域和公司持积极看法[3] - 核心观点:英伟达在华盛顿GTC大会细化了AI算力技术路线图,预览下一代Vera Rubin架构,增强了技术路线图执行信心,并为Blackwell和Rubin平台提供了明确的业绩可见性,这将驱动PCB、连接器、液冷等硬件供应链迎来新一轮规格升级和增长机遇[3] 平台业绩与出货量 - Blackwell平台截至当前已出货约600万颗GPU,预计Blackwell与Rubin芯片在2025至2026年合计出货量达2000万颗GPU(每颗芯片包含2个GPU die),累计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3] - 这一出货规模和收入预期是前代Hopper芯片全生命周期(出货量400万颗,收入1000亿美元)的5倍[3][5] 产品路线图与技术分化 - 计算产品路线图显示将分化为Context GPU(即CPX)和Generation GPU两类,以支持Prefill-Decode分离式架构[3] - Context GPU(CPX)专为计算密集的Prefill阶段优化,通过增加算力、降低存储和互联带宽配置来实现更高系统经济性,其降本增效因素包括计算优化、存储与互联减配以及更低成本封装[3] - Generation GPU则维持高算力、高存力、高带宽的均衡设计[3] - 路线图显示Feynman平台预计于2028年推出,将沿用Kyber NVL576机架规格[3] 互联技术升级与硬件规格 - Rubin平台基于448G SerDes速率,NVLink 6.0将升级至400G SerDes通道速率,显著超越标准Ethernet的106.25G-PAM4[3] - NVLink 5.0在Blackwell NVL36/72架构已迭代至200G-PAM4,随着AI集群规模扩大,对448G互联技术需求迫切[3] - 为实现400G及以上速率,PAM4及更高阶调制、SE MIMO和BiDi双向传输是潜在技术路线,这对信道质量和信号完整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连接器、线缆、PCB板等电互联组件规格升级[3] - Vera Rubin平台将实现Tray内完全无缆化连接,互联功能由PCB和连接器取代(如CPX内置中板),以此降低部署难度,提高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同时强化PCB和连接器的平均售价提升逻辑[3] 供应链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公司:PCB增量(胜宏科技、生益电子、方正科技、景旺电子、沪电股份)、连接器/CPC(立讯精密)、集成复杂度提升(工业富联)、液冷+电源(欧陆通、领益智造、比亚迪电子)[3] - 相关公司估值数据见估值表,例如胜宏科技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6.40元,对应市盈率46.6倍;立讯精密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2.29元,对应市盈率27.5倍[21][22]
3Q25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深度跟踪:逆势继续加仓银行,减仓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
中泰证券· 2025-11-03 20: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保险股 [5][101] 报告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在持续低利率环境下增配股票是大势所趋,A股慢牛有望改善险资投资生态 [3][6][101] - 3Q25险资逆势加仓银行、通信、钢铁等行业,减仓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 [2][4][6] -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股票持仓上涨对险企盈利弹性逐步放大 [6][101] - 政策持续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截至2025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28]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增配股票趋势 - 当前保险资金新钱投资收益率预计为2.77%,较底部回升近10bps [3][6][17] - 2Q25末股票投资在险资运用余额占比8.8%,环比1Q25提升8.9% [18][19] - 1H25产寿险合计增配股票余额达到6,406亿元 [6][20] - 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优化后,险资配置股票意愿提升,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调整至0.3左右 [22][25] 中泰非银保险重仓流通股体系介绍 - 组合根据Wind险资重仓流通股数据构建,剔除平安银行等特定标的 [3][50] - 2025年初至10月31日,组合绝对回报11.17%,相对回报-6.77% [3][54] - 体系涵盖传统险、分红/万能、寿险公司等资金来源分类 [48][50] 3Q25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跟踪 - 3Q25末险资出现在633只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持股市值6,510亿元,环比增长8.4% [6][60][61] - 持股市值前五行业:银行(3,165.2亿元)、公用事业(414.3亿元)、交通运输(381.6亿元)、通信(359.4亿元)、电力设备(244.6亿元) [6][62] - 持仓个股数前五行业:电子(52只)、医药生物(52只)、电力设备(49只)、机械设备(39只)、汽车(39只) [6][66] - 险资重点增持银行、通信、钢铁等11个行业,增持金额前三个股:邮储银行(19.86亿元)、华菱钢铁(16.17亿元)、兴业银行(14.95亿元) [6][69][71] - 险资重点减仓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18个行业,减仓金额前三个股:金风科技(-7.04亿元)、中国铝业(-6.69亿元)、洛阳钼业(-3.41亿元) [6][72][73] 不同类型资金偏好 - 人身险公司传统险业务偏好低PB、高股息蓝筹股,前三大持仓:招商银行(520亿元)、浦发银行(386亿元)、长江电力(298亿元) [88] - 分红/万能账户持仓股息率较低且周期性更强,前三大持仓:民生银行(214亿元)、兴业银行(187亿元)、浦发银行(176亿元) [89][90] - 寿险公司直接投资中银行股占比较高,前三大持仓:农业银行(244.7亿元)、浦发银行(94.6亿元)、邮储银行(91.1亿元) [91] - 大型险企持仓集中在银行、交运和公用事业,前三大持仓:兴业银行(408.4亿元)、农业银行(297.8亿元)、长江电力(202.8亿元) [93][95] 投资策略与标的选择 - 险资选股框架注重企业长期竞争力、盈利能力、估值安全垫等因素 [43] - 高股息策略分为静态高股息(如水电、银行)和动态高股息(如公用事业) [40][44]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达2,220亿元,鸿鹄基金持仓包括中国电信(50.73亿元)、伊利股份(41.67亿元)、陕西煤业(23.27亿元) [34][37][38]
智能汽车系列报告(一):小鹏科技日前瞻:物理AI与世界模型或有突破
爱建证券· 2025-11-03 20:3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智能化领先车企围绕“大模型+算力”加速建立用户体验壁垒,智能汽车头部集中的行业格局或加速形成 [2]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小鹏汽车25Q3交付116,007台,同比+149.3%,环比+12.4% [2] - 小鹏汽车10月销量42,013台,同比+76%,创历史新高,公司毛利率多季度持续改善 [2] - 旗舰车型P7+累计销量突破8万辆,连续11个月在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居榜首 [2] 核心技术能力 - 算法核心:小鹏汽车正研发720亿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通过云端蒸馏技术部署至车端 [2] - 迭代引擎:拥有国内首个万卡智算集群与日均200万公里真实路况数据,加速模型进化 [2] - 硬件载体:自研图灵芯片实现算力与能效突破,三颗芯片级联算力超2200 TOPS [2] - 全栈自研带来的软硬一体集成能力,有望实现更优的工程效率、成本控制,促进长期市场份额提升 [2]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小鹏汽车定位人形机器人为第三条增长曲线,计划25Q4推出下一代超类人产品 [2] - 第五代机器人搭载图灵AI芯片,目标2026年实现量产 [2] - 小鹏IRON进入工厂实训阶段,具备主动推理思考与类人连续对话能力,拟态双手22个可动自由度 [2] - 技术上将跨越行业普遍的强化学习和分段式端到端小模型路线,同源共用物理世界基座模型的VLA架构与云端AI设施 [2] Robotaxi业务 - 小鹏Robotaxi采用“先测试自营验证、后开放第三方合作”模式,计划L4级车型2026年前装量产 [2] - 方案整合自研图灵芯片与无图架构,高度硬件集成与系统可靠性,加速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 [2] - 小马智行预计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过半 [2] - 基于小鹏汽车的技术领先性,假设其份额30%,或实现百亿美元收入 [2] 飞行汽车业务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获中东600台订单,累计预售超7,000台 [2] - 广州工厂竣工支撑2026年量产,2027年计划进军中东 [2] - 混动长航程机型A868在研,全球eVTOL生态稳步构建 [2]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小米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2]
3Q25游戏财报总结:收入加速上扬,现金流充沛
中泰证券· 2025-11-03 20:22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统一的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ST华通 完美世界 恺英网络 三七互娱等具体公司[21] - 核心观点认为3Q25游戏行业收入加速上扬 现金流充沛 板块业绩增速呈现加速上扬趋势 当前市场进入PE和EPS双重驱动的后期阶段 EPS的持续增长将是后续带动市值提升的关键[3][23] - 行业竞争格局趋缓态势延续 建议加大对有产品兑现 产品边际变化明显公司的关注度[3][23] 3Q25财务表现总结 - 3Q25实现总收入245.8亿元 同比增长30.5% 环比增长10.8% 为连续第7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3][8] - 3Q25实现整体归母净利润51.8亿元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大幅提升 单季度净利率达21.1% 创近7年Q3业绩最佳[3][15] - 3Q25整体毛利率为73.1% 跟随收入环比大幅提升 预计因传统渠道向官服与TapTap等第三方非抽成平台集中 自研游戏收入占比提升[3][8] - 3Q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0.6亿元 创2019年以来新高 同比增长104.1%[15] 费用与研发投入分析 - 3Q25研发投入环比明显增长 达到25.3亿元 相较于Q2的20.1亿元绝对额大幅增加 主要体现在ST华通 吉比特 巨人网络等业绩增速较快公司[3][11] - 研发费用率在经历6个季度持续下降后 3Q25出现回升 但因收入强劲增长 整体研发费用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3][11] - 3Q25管理费用合计开支为12.9亿元 环比进一步下降 管理费用率创2019年以来新低 仅为5.2% 体现管理效率突出[11] - 3Q25销售费用开支为82.9亿元 维持稳定增长 费用率在绝对额开支环比增长情况下略有下降 买量效率不错[11] 行业头部化趋势 - 收入端头部化明显 3Q25收入排名前五公司为ST华通(环比+10.53%) 三七互娱(环比-6.32%) 吉比特(环比+42.37%) 完美世界(环比+3.47%) 巨人网络(环比+81.83%) CR5占比为78.9%[17] - 利润端头部化更为显著 3Q25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五公司为ST华通(环比+30.2%) 三七互娱(环比+10.97%) 巨人网络(环比+49.07%) 恺英网络(环比+46.66%) 吉比特(环比+57.58%) CR5占比达86.7% 较2Q25的81.3%继续大幅提升[17] - 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均同环比提升的公司为ST华通 吉比特 巨人网络 恺英网络 收入同比增速最快的公司为巨人网络 净利润侧实现同环比均提升的公司还有三七互娱 冰川网络[3][17]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3Q25经营性净现金流为71.2亿元 较去年同期34.6亿元明显提升 创2019年以来单季度新高[19] - A股游戏公司现金储备进一步增加 3Q25货币资金达到401.3亿元 创2019年以来新高 环比2Q25的365.9亿元有明显提升[19] - 财务费用维持低位 3Q25财务费用开支合计为-1.1亿元 自1Q22以来明显转负 说明资本端杠杆率下降 借款减少[19] 投资建议与估值判断 - 当前板块估值经过回调后进入历史中枢水平区间 后续EPS持续上涨大概率能直接反馈到市值提升[3][23] - 在业绩分化明显情况下 建议抓紧头部主线标的 享受EPS高增带来的收益[3][23] - 短期行业竞争格局趋缓 应重点关注有产品兑现 产品边际变化明显的公司[3][23]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营收和净利持续增长,符合预期
江海证券· 2025-11-03 20:1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呈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态势,符合预期,但第三季度单季业绩低于市场预期[5]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未来增长动力明确,主要来自新产能释放、全球化布局扩大国际份额、合成生物学领域布局以及新产品拓展[7]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步提升,维持增持评级[7] 2025年三季报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5.69%[5]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06.06万元,同比增长25.93%[5]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963.39万元,同比增长55.28%[7]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1.87%,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43%,同比增加1.34个百分点[7]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8971.68万元,同比增长9.46%,归母净利润1075.93万元,同比增长2.6%[5][7] - 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95.88万元,同比增长37.53%[7]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31.80%,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9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7] - 外销收入约占56.88%,内销收入约占43.12%,外销增长主要系国外市场需求回暖[7] 业绩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收入端内外销均延续下游去库结束、需求回暖的趋势,全年有望保持增长[7] - 利润端第三季度净利率下降主要因营业成本增加及对理财产品计提400万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61万元[7] - 前三季度整体净利率上升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期间费用率下降,且理财产品减值准备已全部计提完毕,费用包袱预计减轻[7] - 新工厂正在进行试生产和产品验证,待GMP验证通过后可突破现有产能瓶颈,并为开拓海外客户合作奠定基础[7] - 公司在化妆品、特医食品、境外医药、微电子清洗等领域持续拓展,有望成为新收入增长点[7] - 在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将有助于扩大国际份额[7] - 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积极布局,并考虑拓展氨基酸衍生物、功能肽类等新产品[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400.06百万元,同比增长18.02%[7][9]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473.83百万元,同比增长18.44%[7][9]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556.52百万元,同比增长17.45%[7][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9.71百万元,同比增长39.35%[7][9]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8.50百万元,同比增长14.72%[7][9]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6.98百万元,同比增长26.98%[7][9]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36.69倍,2026年为31.98倍,2027年为25.19倍[7][9]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0.77元,2026年为0.88元,2027年为1.12元[9]
医药生物行业:2025三季报业绩营收净利超预期,ODM和自有品牌业务同时发力
江海证券· 2025-11-03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锦好医疗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超预期,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境外美国市场复苏以及ODM和自有品牌业务同时发力 [3][6] - 公司通过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实现业绩反转,未来增长潜力可期,需关注自有品牌和芯片业务放量及毛利率改善节奏 [6]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6.60/311.84/377.38百万元,同比增长27.15%/31.80%/21.02% [5][6]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5/24.13/27.89百万元,同比增长250.50%/15.21%/15.56%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82.44%;归母净利润1763.02万元,同比增长565.54% [3][6]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8,222.04万元,同比增长87.17%;归母净利润991.9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62.04% [3][6]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2.57%,同比下降5.2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29%,同比提升13.38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2.61%,同比下降5.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90%,同比提升9.17个百分点 [6] 业务驱动因素 - 境外美国市场出现明显复苏态势,ODM和自有品牌业务同时发力,美国市场整体营收增加 [6] - 海外市场不断深化,美国需求复苏及加拿大等新市场准入,ODM+自有品牌双渠道扩张 [6] - 多款产品获得加拿大、韩国、东南亚等多国准入许可,欧盟助听器MDR证书认证产品型号由15款扩增至42款 [6] - 技术产品持续迭代,在吸收IntriCon算法基础上实现自研芯片听力补偿算法升级及IntriCon芯片交互功能增加 [6] 运营效率与资产结构 - 公司费用控制成效显现,规模效应持续释放,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净利率或持续向上突破 [6] - 公司近期出售闲置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利于改善流动资金及符合整体发展战略需要 [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66.82/144.79/125.29倍 [6]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B分别为9.35/9.08/8.70倍 [7]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利润承压,需加速产能释放
江海证券· 2025-11-03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利润同比出现下滑,业绩承压,但前三季度整体保持增长 [4][6] - 报告认为公司需加速产能释放,优化期间费用以提升盈利能力 [6]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升级,正加速构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平台,此举被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6]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1亿元,同比增长7.12%;归母净利润为4594.646万元,同比增长22.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347.92万元,同比增长26.63% [4][6]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1.23%,同比上升2.8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0.48%,同比上升2.27个百分点 [6]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813.94万元,同比下降18.88%;归母净利润为552.09万元,同比下降33.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4.48万元,同比下降41.84% [4][6] - 单三季度毛利率为35.21%,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1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76%,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99个百分点 [6] 费用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8.11%,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9.54% [6] - 单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8.5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5%,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6.19% [6] 募投项目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将原"年产198吨医药中间体"项目升级为"年产420吨原料药",总投资额提升至7.08亿元 [6] - 升级后的项目包含16种原料药,重点聚焦抗过敏、消化系统及抗病毒药物等领域 [6] - 公司通过控股70%的合资企业安徽峆一达善医药建设制剂工厂,该工厂已进入设备验证阶段,计划于2026-2027年完成产品产地变更审批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8.40百万元、412.83百万元、485.61百万元,同比增长21.42%、25.71%、17.63% [6][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45百万元、86.08百万元、92.70百万元,同比增长39.84%、23.94%、7.70% [6][8]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64倍、20.68倍、19.21倍 [6][8]
证券行业周报(20251027-20251031):Q3业绩加速释放,自营与经纪业务成核心引擎-20251103
华创证券· 2025-11-03 20:12
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上市券商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62%,增长动能呈现“多点开花”特征,重资本业务(自营、信用)与传统经纪业务实现强劲业绩共振[2] - 当前券商板块PB估值1.55倍,位于10年42.3%、5年65.4%分位点,与业绩存在一定背离[2] - 未来板块的“戴维斯双击”机会不仅取决于市场活跃度延续,更取决于各家在重资本业务(自营、衍生品)上创造持续α的能力,投资逻辑应从博弈β转向深度挖掘具备投研定价和风控核心优势的重资本龙头[2] 业绩总览 - 42家上市券商9M25合计营业总收入4195.6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1690.5亿元(同比+62%)[6] - 3Q25单季营业总收入1676.9亿元(同比+27%,环比+33%),归母净利润650.3亿元(同比+58%,环比+25%)[6] 分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9M2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17.8亿元(同比+75%),Q3净收入483.2亿元(同比+142%,环比+58%);受益于市场成交回暖,9M25日均A股成交额16496亿元(同比+107%),3Q25为21093亿元(同比+211%,环比+67%)[6] - **投行业务**:9M2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1.5亿元(同比+23%),Q3净收入96.2亿元(同比+33%,环比+9%);9M25合计IPO规模773.0亿元(同比+61.5%),再融资规模8334.3亿元(同比+358.6%),企业债+公司债规模33600.8亿元(同比+16.9%)[6] - **资管业务**:9M2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2.5亿元(同比+2%),Q3收入120.6亿元(同比+14%,环比+9%);25年8月末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57953.4亿元(同比+0.8%);25年9月末股混基资产净值102666亿元(同比+28.1%),债基资产净值72047亿元(同比+9.3%)[6] - **信用业务**:9M25利息净收入339.1亿元(同比+55%),Q3收入142.5亿元(同比+107%,环比+21%);3Q25末市场两融余额23941亿元(同比+66.2%),9M25融资期间净买入额292213亿元(去年同期为-1486亿元)[6] - **自营业务**:9M25自营业务收入1868.6亿元(同比+44%),Q3收入745.0亿元(同比+31%,环比+5848%);Q3末上证指数较年初+15.8%、沪深300+17.9%、上证50+11.3%[6] 市场与估值数据 - 截至2025/10/30,市场两融余额24991亿元;10/24-10/30期间融资买入额11083亿元,融资净买入额414亿元[6][9] - 截至2025/11/2,券商板块PB估值1.55倍,居于近3年86.9%分位点,近5年65.4%分位点,近10年42.3%分位点[6][10] - 行业总市值44849.38亿元,流通市值37208.66亿元[3] 重点公司推荐 - 建议持续围绕行业供给侧改革与行业整合进行券商板块配置,推荐顺序:广发、中金H、中信、华泰、东财、国泰海通,建议关注:银河H、华林、湘财、建投H[8] - 重点公司估值:广发证券(PB 1.36x)、中信证券(PB 1.56x)、华泰证券(PB 1.13x)[7]
AI算力行业跟踪点评之2:Rubin更新:Context处理器纳入路线图、SerDes448G升级、定调无缆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20: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I算力行业给出“看好”评级 [1] 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华盛顿GTC大会上细化AI算力技术路线图 预览下一代Vera Rubin架构 增强技术路线图执行信心 [2] - Blackwell平台截至当前出货约600万颗GPU 预计Blackwell+Rubin芯片在2025-2026年合计出货2000万颗GPU 收入超5000亿美元 是Hopper芯片全生命周期出货量和收入的5倍 [2] - 计算产品分化为Context GPU和Generation GPU Context GPU专为Prefill阶段优化 通过计算优化、存储与互联减配、低成本封装实现降本增效 [2] - Rubin平台基于448G SerDes速率 NVLink6.0将升级至400G SerDes通道速率 推动连接器、线缆、PCB板等电互联组件规格升级 [2] - Vera Rubin硬件设计定调无缆化 互联功能由PCB和连接器取代 以降低部署难度并提高可靠性 [2] 技术路线与产品规划 - Context GPU增加算力并降规存力和互联带宽 专为计算密集的Prefill阶段优化 [2] - Generation GPU沿用高算力、高存力、高带宽均衡设计 [2] - NVLink5.0迭代至200G-PAM4 超越标准Ethernet的106.25G-PAM4 [2] - NVLink6.0将升级至400G SerDes通道速率 PAM4及更高阶调制、SE MIMO和BiDi双向传输是448G电互联的三种潜在技术路线 [2] - Feynman平台预计2028年推出 将沿用Kyber NVL576机架规格 [2] 供应链影响与投资建议 - 无缆化设计强化PCB和连接器ASP通胀逻辑 [2] - 报告建议关注PCB增量领域的胜宏科技、生益电子、方正科技、景旺电子、沪电股份 [2] - 建议关注连接器/CPC领域的立讯精密 [2] - 建议关注集成复杂度提升领域的工业富联 [2] - 建议关注液冷+电源领域的欧陆通、领益智造、比亚迪电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