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报告精选:(2025-10-27 09:00——2025-10-28 15:00)-20251028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8 22:11
宏观与市场趋势 - 9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回升,主因基数偏低、工作日多及政策推动,但结构分化显著,需求驱动信号不明[6] - 市场情绪下降,全A日均成交额降至1.8万亿,但赚钱效应上升,个股上涨比例达81.2%,周收益中位数3.1%[8] - 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升至121.5亿元,融资资金净买入210.9亿元,外资小幅流出1.2亿美元[9]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旨在推动货币政策宽松与无风险收益下沉,为股市提供支撑[20] - 中美贸易缓和预期下中国股市领涨全球,MSCI新兴市场上周涨幅2.2%[25] 行业动态与资金流向 - 资金偏好科技与周期板块,内外资共同加码电子行业,外资净流入电子板块2900万美元,融资净流入82.3亿元[10] - 钢铁行业供需有望逐步修复,螺纹钢现货价格周环比降0.62%至3190元/吨,高炉开工率升至84.71%[30] - 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上涨3.7%至778元/吨,炼焦煤价格上涨3.0%至1740元/吨[43] - AI SSD需求激增,因KV Cache缓存技术可突破HBM内存限制,推动大容量Nearline SSD发展[63] - 炼化及长丝行业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严控新增产能有望改善行业格局[40] 公司业绩与改革影响 - 资本市场改革推进科创板扩容、创业板改革及外资准入优化,预计推动投行业务增长,前三季度A股IPO同比提升67%[36] - 小米集团汽车业务Q3交付量预计达10.9万台,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利,但手机毛利率受存储涨价影响承压[90] - 宁波银行Q3营收及利润同比增速提升至9.2%和8.7%,不良生成率降至0.92%,资产质量改善[77] - 盐津铺子Q3净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15.6%,主要受魔芋大单品驱动,产品结构优化[81]
粤开宏观:《“十五五”规划建议》的12大看点:科技自立与扩大内需引领新征程
粤开证券· 2025-10-28 21:57
总体定调与目标设定 -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形势的研判更强调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提出要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9] - 发展目标从“十四五”的6个方面增至7个方面,新增“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并明确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3][10] - 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十五五”期间名义GDP年均增速需达到5%,居民消费率若从40%提升至43%,则消费年均增速需达6.5%[20][22] - 科技创新被提升为独立发展目标,词频统计中“创新”出现61次,凸显其核心地位[3][16] 战略任务与产业重点 - 12大任务排序调整显著,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首位,“科技创新”调整为第二位,反映以产业建设牵引技术突破的新思路[3][11][25] - 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9%,高于美国(9.8%)等主要经济体,以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27][30][31] - 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34] - 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第9位大幅提前至第5位,强调通过制度型开放和“单边开放”塑造新优势[3][11][64] 宏观政策与风险防控 - 财政政策需向扩张性转型,优化支出结构以支持消费、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并推动宏观税负稳定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44][45] - 金融政策强调服务国家战略,要求提高资本市场包容性以支持科创企业,并健全投资端功能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50][51][53] -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通过“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和现房销售推广,从源头上促进供需平衡[55][57][58] - 社会保障体系更关注可持续性,提出通过国资收益划转等方式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约250元/月提升至600元/月[60][61]
“十五五”建议稿:哪些新热度?
民生证券· 2025-10-28 21:19
产业与科技战略 - 规划建议将“产业”置于“科技”之前,强调创新需落地产业化[1] - 传统产业被单独列出,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列,旨在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1] - 经济大省攻坚高科技领域,其他地区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以防范资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2] 消费提升目标 - 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被列为“十五五”主要目标,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2] - 主要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占比平均约54%,中国居民消费率有14个百分点提升空间[2] - 若消费缺口补齐,未来十年年均消费增速有望达到7%以上[2] - 促消费措施侧重意愿激发,如清理汽车住房不合理限制、落实带薪错峰休假[3] 金融强国建设 - “金融强国”首次出现在“十五五”规划,战略层级提升[3] - 金融强国建设旨在掌握核心资产定价自主权,并让股市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3] 对外开放升级 - “十五五”将“高水平对外开放”能级显著提升,定调从“实行”转向“扩大”[5] - 开放政策支持企业在核心产业链留在境内基础上“走出去”,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5]
五中全会绘就发展“导航图”产业、安全、内需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西部证券· 2025-10-28 21:04
政策框架与总体变化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字数较“十四五”公报大幅减少约1000字,但新增当前经济形势与党的建设部分,凸显重点[13] - 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相比,公报更加重视风险与挑战,强调国际风险应对,对战略机遇期提出“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14] - 安全成为重要主线,涵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防军队、社会治理、民生就业四个方面[15] 产业发展与投资主线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12项具体工作部署中排序第一,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体系[17][20] - 对外开放排序从第九项大幅提升至第五项,民生从第十项提升至第九项,凸显重要性提升[19][20] - 消费内需部分新增“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说法,“可靠性”凸显内需的战略支撑作用[23][25] - “十五五”规划发布会指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29]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十五五”时期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32]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可能受规划衔接、地方执行、经济运行等因素影响,导致效果不及预期[33] - 地缘政治冲突、国际“黑天鹅”事件、贸易保护主义等超预期因素可能扰动国内政策[33]
海外宏观周报:通胀尘埃落定,静待议息会议-20251028
中邮证券· 2025-10-28 20:50
通胀数据与趋势 - 美国9月CPI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3%;核心CPI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2%,均低于市场预期[10] - 核心商品通胀环比增长0.22%,保持坚挺;核心服务通胀环比仅增长0.24%,其中住房分项是主要降温动力[10] - 业主等价租金环比仅增长0.13%,为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新租户租金指数持续回落,预示住房通胀放缓趋势将持续[10][14] - 二手车价格同比增速为5.1%,但9月环比下降0.4%,出现回落迹象[10][13]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通胀数据为美联储在10月末会议降息扫清了障碍,市场定价显示年内还有2次降息[2][24] - SOFR与IORB利差转正且走阔,但美联储可通过下调IORB缓解流动性压力,而非立即停止缩表[3] - 当前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宽裕,能够支撑资金市场,与2018-19年"钱荒"情形不同[3] 经济与风险因素 -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约70万名联邦雇员休假,可能导致家庭推迟消费,每周使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下降0.1至0.2个百分点[9] - 9月美国成屋销售小幅上行至406万套,但仍处于低位,住房市场供需双弱抑制房租通胀上行[10][18] - 主要风险包括贸易摩擦升级推高商品通胀,或住房通胀降温不及预期,可能削弱美联储宽松空间[4][26]
宏观深度报告:重启降息后,美债利率如何走?
平安证券· 2025-10-28 20:25
美联储降息的宏观背景 - 美国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2.1%,低于2023-2024年近3%的增速及2015-2019年均值2.6%[7] - 2025年5-8月月均新增非农就业仅2.7万人,失业率回升至4.3%[9] - 核心商品CPI同比从2月的0%上升至9月的1.5%,而核心服务CPI同比从4.1%下降至3.5%[12] - 特朗普政府通过公开呼吁降息、干预人事任命等方式施压美联储,增强内部鸽派力量[15] 美债市场特征与供需变化 - 4月后美债交易主线从“衰退交易”转向“滞胀担忧”,20年期及以上美债期限溢价处于历史偏高水平[18][27] - 美国财政部增发短期国债,截至9月T-Bills在未偿还适销国债总额中占比达21.5%[26][32] - T-Bills占比每提升5%,可能需财政部一般账户额外补充900亿美元资金,加剧流动性收紧风险[34] 降息历史经验与当前展望 - 1982-2019年七轮降息周期中,10年期美债利率在首次降息后1-2个月内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39] - 2024年9月降息后,10年期美债利率从3.63%反弹至4.4%以上,因通胀预期回升及流动性偏紧[43] - 基准情形下,未来3-6个月10年期美债利率有望回落至3.5%-4.0%区间;短期1-3个月预计在3.9%-4.3%震荡[53][54] - 风险情形包括通胀超预期反弹或特朗普关税政策升级,可能推升10年期美债利率突破区间上限[55]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界货币变迁史
国信证券· 2025-10-28 20:00
世界货币变迁的核心逻辑 - 世界货币更迭是全球经济权力转移的体现,遵循“贸易奠基、金融创新巩固、债务与军事失控崩塌”的核心规律[1][4][12] 西班牙银元(16世纪) - 依托南美白银资源崛起,波托西银矿贡献全球50%白银产量,银元因高含银量(93.7%)和标准化铸造成为全球硬通货[1][13][14][15] - 衰落源于“战争-债务”循环:1557-1596年四次债务违约,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后白银输入锐减,银矿品位下降[1][13][18][19] 荷兰弗罗林(17世纪) - 凭借贸易优势(1670年商船总量达3500艘)和金融创新(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账户清算体系)成为世界货币,17世纪末80%欧亚贸易以弗罗林计价[2][22][25] - 衰落因1780-1784年第四次英荷战争:东印度公司亏损1500万弗罗林,银行准备金制度失效,弗罗林对黄金贬值12%[2][30][31][32] 英镑(19-20世纪) - 19世纪依托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崛起,80%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海外投资达40亿英镑占全球50%[3][33][34] - 金本位制度(1816年法案规定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巩固信用,1821-1914年汇率波动不超过5%[3][35][37] - 衰落因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军费100亿英镑,英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二战军费250亿英镑,1949年英镑贬值30.5%,1967年再贬值14.3%[3][37][41][43] 规律总结 - 贸易是基础:足够大的贸易体量(如西班牙白银航线、英国工业贸易)是货币成为全球计价单位的前提[4][45] - 金融创新是核心:制度突破(如荷兰账户清算、英国金本位)降低使用成本、提升信用,推动货币本位跨越[4][45] - 债务与军事是底线:债务失控(如西班牙违约、英国战争债务)和军事失利直接摧毁货币信用[4][46]
华安电新,张志邦:国内储能涨价传导顺畅,海外大储订单稳中向好
华安证券· 2025-10-28 19:25
国内储能市场 - 2025年1-9月国内储能新增装机31.77GW/85.11GWh,同比高增81%/87%[13] - 2025年9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11.7GW/42.6GWh,容量同比+161%,环比-48%[5][19] - 2025年1-9月国内累计储能招标91.6GW/342.6GWh,已超2024年全年规模[19] - 2025年9月国内2/4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0.641/0.464元/Wh,环比+31%/+8%[4]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设定2027年累计装机目标≥180GW,三年缺口约110GW/300GWh[25] - 甘肃独立储能项目IRR可达8.16%,容量电价补偿为330元/kW·年[26][27] -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2025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山西现货峰谷价差增幅达43%[28][36] 海外储能市场(高ROE) - 2025年Q2美国新增储能装机5.57GW/15.79GWh,创季度纪录,全年预期上调至19GW/52.5GWh[110] - 2025年Q2美国公共事业级储能系统价格801美元/kW,同比下降26%[112] - 2025年Q2澳洲国家电力市场储能净收入1.306亿美元,同比+217%[129] - 欧洲核心9国9月日前平均批发电价77.61欧元/MWh,环比-1%[52] - 德国大储年化收益在15-20万欧元/MW/年,荷兰大储单月净收益达10710欧元/MW[96] - 2024年非洲储能装机1.64GWh,同比+945%,锂电池系统均价0.115美元/Wh[150][156] - 截至2025年初,智利在运储能容量999MW,计划2026年前实现2GW装机目标[160] 印度储能市场(低ROE) - 截至2025年9月,印度独立储能累计招标46GWh,2025年新增招标33.75GWh[38] - 印度2025年储能装机预计超1.7GWh,光伏开启强制配储政策[5][38]
国信证券(香港)·资讯日报:股票市场概览-20251028
国信证券(香港)· 2025-10-28 19:12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恒生指数收于26,434点,日涨1.0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1.77%[3] - 恒生科技指数收于6,171点,日涨1.83%,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8.11%[3] - 日经225指数收于50,512点,日涨2.46%,首次突破5万点大关[3][12] - 标普500指数收于6,875点,日涨1.23%,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89%[3] - 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3,637点,日涨1.86%,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2.41%[3] 港股板块动态 - 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脑洞科技和英诺赛科股价均涨超13%[9] - 药明康德第三季度营收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9] - 铜业股涨幅居前,中国大冶有色金属涨超11%,受低库存和旺季需求推动[9] - 农产品股表现疲软领跌大市,地产代理及餐饮等板块亦出现回调[9] 美股及科技股焦点 - 美股市场情绪受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恐慌指数VIX跌破16至15.62[9] - 苹果股价上涨2.28%至268.81美元创历史新高,英伟达涨2.81%,微软涨1.51%[12] - 高通股价大涨11.09%,因宣布推出数据中心AI芯片进军AI市场[12]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高1.59%[12] 宏观经济与政策事件 - 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初步共识,为领导人后续会谈准备框架[9][12] - 市场聚焦美联储本周会议预期再度降息及微软等科技巨头财报[9] - 中国央行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稳定供需[14] - 中国1-9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732亿元,同比增长3.2%[14] 行业与市场趋势 - 全球核电装机规模预计到2050年翻倍突破9亿千瓦,核电股普遍走高[9] - 现货黄金跌破4000美元/盎司,受避险需求减弱影响[14] - 中国全栈AI云服务市场规模达259亿元,阿里云以30.2%份额居首[14] - 亚马逊计划在物流及云计算部门裁员至多3万个岗位[14]
先抑后扬——20个领先指标看外需走势
华创证券· 2025-10-28 18:13
全球贸易与运输指标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在10月升至20.2%,预示全球货物出口量增速应继续回升至年底,但存在“超涨”后回调风险[3][19] - 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4月读数为103.5,高于趋势值,预示全球货物贸易量截至7-8月仍倾向于趋势上行[4][25] - 航空货运需求8月同比增速为4.1%,较7月的5.5%放缓,预示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速或温和放缓[5][27] - 全球货物贸易即时预测指标显示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环比增长或放缓至2.2%,但同比增速或抬升至9.8%[5][38] 工业与商业信心指标 - G7国家OECD综合领先指标同比自4月见底后持续抬升,预示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四季度初震荡后温和回升至明年初[6][50] - 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9月回升,预示未来1-2个月全球贸易需求温和回升,但上半年贸易量增速超出新订单水平暗示下行风险[7][56] - 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未来产出预期指数持续偏低,制造业实际产出增长超出企业预期,预示未来产出增长持续性存疑[7][65] 金融周期指标 - 海外央行降息周期追踪器显示自2024年Q3开启大幅降息,累计政策利率调整达-3130基点,预示未来9个月全球工业生产温和修复[8][74] - 全球货币政策追踪指数9月降至-7.1,预示四季度末全球工业生产面临调整压力,明年二季度受政策放松影响趋势抬升[8][77] 商品与行业指标 -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明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由今年预估11.2%降至8.5%,预示ICT产品出口回落幅度较温和[9][88] - 费城半导体指数月均值同比10月为29%,预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至少回升至明年1月,但当前销售额同比位置偏高存回调风险[9][90] - GlobalData预测明年全球轻型车销量增速由今年1.3%降至0.5%,预示汽车链出口增速或延续低位震荡[9][100] 地区层面领先指标 - 美国ISM制造业PMI新订单-库存指数差自4月见底后持续上行,预示美国ISM制造业PMI四季度趋势性小幅回升[10][105] - 欧盟工业生产与零售销售增速差(生产缺口)8月数据显示库存投资增速或震荡趋平,但上半年增速超中枢预示回调风险[10][113] - 欧元区制造业PMI10月微幅回升至50荣枯线,预示明年初库存投资震荡,但欧洲四大国OECD领先指标同比升至高位存透支后回调压力[10][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