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20251028:“十五五建议”的三大亮点:消费、科技、财政金融-20251028
东吴证券· 2025-10-28 22:33
宏观政策与增长模式 - 宏观政策定调为“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为“十五五”期间扩张性政策提供基调[4] - 增长模式转向“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将消费置于核心位置[4] 消费目标与现状 - “十五五”核心目标为提高居民消费率,以支撑经济增长并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4]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9.9%,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6.3%[4] -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为62.0%,远低于38个国家平均水平92.3%;居民收入比重为60.0%,略高于38国平均58.2%[4][8] 促进消费的具体措施 - 推行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如“以旧换新”、育儿补贴、个税抵扣[4] - 目标将中等收入群体从2017年的4亿人扩大至超过8亿人[4] - 通过税制改革调节收入分配,2023年工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56.2%,但贡献了个税收入的69.0%[5][9] - 其他措施包括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落实带薪休假、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5] 产业与科技创新 -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领域[5][12] - 新基建内涵更新为“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调适度超前建设[5] - 在集成电路等核心科技领域计划“采取超常规措施”以取得“决定性突破”[5]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各行各业并引领科研范式变革[5] 财政与金融改革 - 财政政策强调“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并重,推行“零基预算”改革[7] - 税制改革重点包括健全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以平衡税负并增加地方税源[7] - 首次明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并细化期货、衍生品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市场发展方向[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学习理解:“十五五”建议稿的十大信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22:12
外部环境与总体目标 - 外部环境研判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调整为“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强调大国博弈复杂激烈[1] - 内部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等[2] - 主要目标强调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2] - 新增安全维度目标,提出“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2]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置于首位,巩固矿业、冶金、化工等全球竞争力[3] - 规划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3] - 规划六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3] - 科技现代化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4] 改革与市场建设 - 改革重点包括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破除地方保护[5] - 财税改革聚焦可持续与效率,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5] - 金融强国目标再度提及,强调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5] 内需与民生保障 - 消费领域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扩大优质供给、落实带薪错峰休假激发潜力[3] - 投资领域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实施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3] - 民生方面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等参保率,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6] 绿色发展与能源安全 - 绿色发展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6]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6]
每日报告精选:(2025-10-27 09:00——2025-10-28 15:00)-20251028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8 22:11
宏观与市场趋势 - 9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回升,主因基数偏低、工作日多及政策推动,但结构分化显著,需求驱动信号不明[6] - 市场情绪下降,全A日均成交额降至1.8万亿,但赚钱效应上升,个股上涨比例达81.2%,周收益中位数3.1%[8] - 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升至121.5亿元,融资资金净买入210.9亿元,外资小幅流出1.2亿美元[9]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旨在推动货币政策宽松与无风险收益下沉,为股市提供支撑[20] - 中美贸易缓和预期下中国股市领涨全球,MSCI新兴市场上周涨幅2.2%[25] 行业动态与资金流向 - 资金偏好科技与周期板块,内外资共同加码电子行业,外资净流入电子板块2900万美元,融资净流入82.3亿元[10] - 钢铁行业供需有望逐步修复,螺纹钢现货价格周环比降0.62%至3190元/吨,高炉开工率升至84.71%[30] - 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上涨3.7%至778元/吨,炼焦煤价格上涨3.0%至1740元/吨[43] - AI SSD需求激增,因KV Cache缓存技术可突破HBM内存限制,推动大容量Nearline SSD发展[63] - 炼化及长丝行业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严控新增产能有望改善行业格局[40] 公司业绩与改革影响 - 资本市场改革推进科创板扩容、创业板改革及外资准入优化,预计推动投行业务增长,前三季度A股IPO同比提升67%[36] - 小米集团汽车业务Q3交付量预计达10.9万台,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利,但手机毛利率受存储涨价影响承压[90] - 宁波银行Q3营收及利润同比增速提升至9.2%和8.7%,不良生成率降至0.92%,资产质量改善[77] - 盐津铺子Q3净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15.6%,主要受魔芋大单品驱动,产品结构优化[81]
粤开宏观:《“十五五”规划建议》的12大看点:科技自立与扩大内需引领新征程
粤开证券· 2025-10-28 21:57
总体定调与目标设定 -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形势的研判更强调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提出要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9] - 发展目标从“十四五”的6个方面增至7个方面,新增“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并明确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3][10] - 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十五五”期间名义GDP年均增速需达到5%,居民消费率若从40%提升至43%,则消费年均增速需达6.5%[20][22] - 科技创新被提升为独立发展目标,词频统计中“创新”出现61次,凸显其核心地位[3][16] 战略任务与产业重点 - 12大任务排序调整显著,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首位,“科技创新”调整为第二位,反映以产业建设牵引技术突破的新思路[3][11][25] - 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9%,高于美国(9.8%)等主要经济体,以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27][30][31] - 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34] - 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第9位大幅提前至第5位,强调通过制度型开放和“单边开放”塑造新优势[3][11][64] 宏观政策与风险防控 - 财政政策需向扩张性转型,优化支出结构以支持消费、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并推动宏观税负稳定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44][45] - 金融政策强调服务国家战略,要求提高资本市场包容性以支持科创企业,并健全投资端功能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50][51][53] -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通过“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和现房销售推广,从源头上促进供需平衡[55][57][58] - 社会保障体系更关注可持续性,提出通过国资收益划转等方式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约250元/月提升至600元/月[60][61]
“十五五”建议稿:哪些新热度?
民生证券· 2025-10-28 21:19
产业与科技战略 - 规划建议将“产业”置于“科技”之前,强调创新需落地产业化[1] - 传统产业被单独列出,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列,旨在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1] - 经济大省攻坚高科技领域,其他地区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以防范资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2] 消费提升目标 - 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被列为“十五五”主要目标,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2] - 主要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占比平均约54%,中国居民消费率有14个百分点提升空间[2] - 若消费缺口补齐,未来十年年均消费增速有望达到7%以上[2] - 促消费措施侧重意愿激发,如清理汽车住房不合理限制、落实带薪错峰休假[3] 金融强国建设 - “金融强国”首次出现在“十五五”规划,战略层级提升[3] - 金融强国建设旨在掌握核心资产定价自主权,并让股市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3] 对外开放升级 - “十五五”将“高水平对外开放”能级显著提升,定调从“实行”转向“扩大”[5] - 开放政策支持企业在核心产业链留在境内基础上“走出去”,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5]
五中全会绘就发展“导航图”产业、安全、内需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西部证券· 2025-10-28 21:04
政策框架与总体变化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字数较“十四五”公报大幅减少约1000字,但新增当前经济形势与党的建设部分,凸显重点[13] - 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相比,公报更加重视风险与挑战,强调国际风险应对,对战略机遇期提出“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14] - 安全成为重要主线,涵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防军队、社会治理、民生就业四个方面[15] 产业发展与投资主线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12项具体工作部署中排序第一,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体系[17][20] - 对外开放排序从第九项大幅提升至第五项,民生从第十项提升至第九项,凸显重要性提升[19][20] - 消费内需部分新增“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说法,“可靠性”凸显内需的战略支撑作用[23][25] - “十五五”规划发布会指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29]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十五五”时期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32]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可能受规划衔接、地方执行、经济运行等因素影响,导致效果不及预期[33] - 地缘政治冲突、国际“黑天鹅”事件、贸易保护主义等超预期因素可能扰动国内政策[33]
海外宏观周报:通胀尘埃落定,静待议息会议-20251028
中邮证券· 2025-10-28 20:50
通胀数据与趋势 - 美国9月CPI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3%;核心CPI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2%,均低于市场预期[10] - 核心商品通胀环比增长0.22%,保持坚挺;核心服务通胀环比仅增长0.24%,其中住房分项是主要降温动力[10] - 业主等价租金环比仅增长0.13%,为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新租户租金指数持续回落,预示住房通胀放缓趋势将持续[10][14] - 二手车价格同比增速为5.1%,但9月环比下降0.4%,出现回落迹象[10][13]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通胀数据为美联储在10月末会议降息扫清了障碍,市场定价显示年内还有2次降息[2][24] - SOFR与IORB利差转正且走阔,但美联储可通过下调IORB缓解流动性压力,而非立即停止缩表[3] - 当前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宽裕,能够支撑资金市场,与2018-19年"钱荒"情形不同[3] 经济与风险因素 -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约70万名联邦雇员休假,可能导致家庭推迟消费,每周使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下降0.1至0.2个百分点[9] - 9月美国成屋销售小幅上行至406万套,但仍处于低位,住房市场供需双弱抑制房租通胀上行[10][18] - 主要风险包括贸易摩擦升级推高商品通胀,或住房通胀降温不及预期,可能削弱美联储宽松空间[4][26]
宏观深度报告:重启降息后,美债利率如何走?
平安证券· 2025-10-28 20:25
美联储降息的宏观背景 - 美国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2.1%,低于2023-2024年近3%的增速及2015-2019年均值2.6%[7] - 2025年5-8月月均新增非农就业仅2.7万人,失业率回升至4.3%[9] - 核心商品CPI同比从2月的0%上升至9月的1.5%,而核心服务CPI同比从4.1%下降至3.5%[12] - 特朗普政府通过公开呼吁降息、干预人事任命等方式施压美联储,增强内部鸽派力量[15] 美债市场特征与供需变化 - 4月后美债交易主线从“衰退交易”转向“滞胀担忧”,20年期及以上美债期限溢价处于历史偏高水平[18][27] - 美国财政部增发短期国债,截至9月T-Bills在未偿还适销国债总额中占比达21.5%[26][32] - T-Bills占比每提升5%,可能需财政部一般账户额外补充900亿美元资金,加剧流动性收紧风险[34] 降息历史经验与当前展望 - 1982-2019年七轮降息周期中,10年期美债利率在首次降息后1-2个月内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39] - 2024年9月降息后,10年期美债利率从3.63%反弹至4.4%以上,因通胀预期回升及流动性偏紧[43] - 基准情形下,未来3-6个月10年期美债利率有望回落至3.5%-4.0%区间;短期1-3个月预计在3.9%-4.3%震荡[53][54] - 风险情形包括通胀超预期反弹或特朗普关税政策升级,可能推升10年期美债利率突破区间上限[55]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界货币变迁史
国信证券· 2025-10-28 20:00
世界货币变迁的核心逻辑 - 世界货币更迭是全球经济权力转移的体现,遵循“贸易奠基、金融创新巩固、债务与军事失控崩塌”的核心规律[1][4][12] 西班牙银元(16世纪) - 依托南美白银资源崛起,波托西银矿贡献全球50%白银产量,银元因高含银量(93.7%)和标准化铸造成为全球硬通货[1][13][14][15] - 衰落源于“战争-债务”循环:1557-1596年四次债务违约,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后白银输入锐减,银矿品位下降[1][13][18][19] 荷兰弗罗林(17世纪) - 凭借贸易优势(1670年商船总量达3500艘)和金融创新(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账户清算体系)成为世界货币,17世纪末80%欧亚贸易以弗罗林计价[2][22][25] - 衰落因1780-1784年第四次英荷战争:东印度公司亏损1500万弗罗林,银行准备金制度失效,弗罗林对黄金贬值12%[2][30][31][32] 英镑(19-20世纪) - 19世纪依托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崛起,80%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海外投资达40亿英镑占全球50%[3][33][34] - 金本位制度(1816年法案规定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巩固信用,1821-1914年汇率波动不超过5%[3][35][37] - 衰落因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军费100亿英镑,英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二战军费250亿英镑,1949年英镑贬值30.5%,1967年再贬值14.3%[3][37][41][43] 规律总结 - 贸易是基础:足够大的贸易体量(如西班牙白银航线、英国工业贸易)是货币成为全球计价单位的前提[4][45] - 金融创新是核心:制度突破(如荷兰账户清算、英国金本位)降低使用成本、提升信用,推动货币本位跨越[4][45] - 债务与军事是底线:债务失控(如西班牙违约、英国战争债务)和军事失利直接摧毁货币信用[4][46]
华安电新,张志邦:国内储能涨价传导顺畅,海外大储订单稳中向好
华安证券· 2025-10-28 19:25
国内储能市场 - 2025年1-9月国内储能新增装机31.77GW/85.11GWh,同比高增81%/87%[13] - 2025年9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11.7GW/42.6GWh,容量同比+161%,环比-48%[5][19] - 2025年1-9月国内累计储能招标91.6GW/342.6GWh,已超2024年全年规模[19] - 2025年9月国内2/4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0.641/0.464元/Wh,环比+31%/+8%[4]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设定2027年累计装机目标≥180GW,三年缺口约110GW/300GWh[25] - 甘肃独立储能项目IRR可达8.16%,容量电价补偿为330元/kW·年[26][27] -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2025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山西现货峰谷价差增幅达43%[28][36] 海外储能市场(高ROE) - 2025年Q2美国新增储能装机5.57GW/15.79GWh,创季度纪录,全年预期上调至19GW/52.5GWh[110] - 2025年Q2美国公共事业级储能系统价格801美元/kW,同比下降26%[112] - 2025年Q2澳洲国家电力市场储能净收入1.306亿美元,同比+217%[129] - 欧洲核心9国9月日前平均批发电价77.61欧元/MWh,环比-1%[52] - 德国大储年化收益在15-20万欧元/MW/年,荷兰大储单月净收益达10710欧元/MW[96] - 2024年非洲储能装机1.64GWh,同比+945%,锂电池系统均价0.115美元/Wh[150][156] - 截至2025年初,智利在运储能容量999MW,计划2026年前实现2GW装机目标[160] 印度储能市场(低ROE) - 截至2025年9月,印度独立储能累计招标46GWh,2025年新增招标33.75GWh[38] - 印度2025年储能装机预计超1.7GWh,光伏开启强制配储政策[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