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绿色能源(00956):电价及电量亮眼期待风资源持续恢复
华源证券· 2025-04-30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28.0/30.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62.6%/3.0%/9.8%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8/5.6/5.1倍 鉴于公司2024年业绩已消化部分项目减值 2025年轻装上阵且风资源若能改善 业绩有弹性 假设分红率维持50% 汇率取1人民币 = 1.1港元 则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股息率分别为8.61%/8.87%/9.74% 配置价值凸显 维持“买入”评级[7]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4.15港元 一年内最高/最低为4.40/2.97港元 总市值17453.63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7631.87百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66.77% [3] 事件 - 公司发布2025Q1一季报 实现营收69.11亿元 同比下滑9.96亿元或12.60% 实现归母净利润9.54亿元 同比增长1.22亿元或14.71% [7] - 发布一季度经营数据 2025Q1上网电量44.43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4.21亿千瓦时或10.45% 其中风电上网电量43.65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9.55% 光伏上网电量0.78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105.58% 平均上网电价0.43元/千瓦时 不含税 与去年持平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44.71% 同比增加9.04pct 输气量及售气量分别1.63亿立方米和16.84亿立方米 同比分别下降33.13%和15.23% 售气量下滑3.025亿立方米 其中批发/零售/CNG/LNG气量同比分别 - 7.42%/-17.67%/-33.57%/-30.71% [7] 上网电量与电价情况 - 上网电量上升主因风资源改善带动利用小时数提升 2023年底、2024年底风电控股装机分别为6293.75MW和6587.35MW 近似作为2024/2025一季度风电装机量 在风电装机同比增长4.66%情况下 一季度风电上网电量增长9.55% [7] - 平均电价同比持平 存量风电资产年内电价风险敞口相对可控 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提升9.04pct 公司平均上网电价同比持平 考虑河北电力市场交易机制 年内河北风电电价已由年度长协交易锚定 虽有浮动可能 但浮动比例相对可控 2025年风电业绩或主要受风资源驱动 期待风资源继续恢复 [7] 营收下滑原因 - 营收下滑主因输售气量下滑所致 参考2024Q4 2025Q1输售气量下滑或主要受气温偏暖影响 以2024年天然气销售收入/售气量近似测算公司2024年平均售气价格约2.91元/立方米 售气量下滑约3.0亿立方米对应影响约8.8亿元营收规模 是收入下滑主要原因 2025Q1气量下滑或仍延续2024Q4原因 即暖冬导致下游气量需求不振 [7] 业绩贡献因素 - 财务费用下降、其他收益增长、投资收益小幅提升对一季度业绩有贡献 一季度财务费用下降约0.43亿元 其他收益同比增加约0.72亿元 主要来自政府储备气补贴约0.69亿元及增值税返还增加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0.26亿元 或因参股风电企业风资源好转及业绩增长所致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282|21,372|24,426|27,053|30,143| |同比增长率(%)|9.3%|5.4%|14.3%|10.8%|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07|1,672|2,720|2,801|3,077| |同比增长率(%)|-3.8%|-24.2%|62.6%|3.0%|9.8%| |每股收益(元/股)|0.52|0.40|0.65|0.67|0.73| |ROE(%)|10.1%|7.7%|11.8%|11.5%|11.8%| |市盈率(P/E)|/|/|5.8|5.6|5.1| [6]
香港交易所(00388):2025年一季报点评:市场交投活跃,单季度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东吴证券· 2025-04-30 20: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创新高,收入及其他收益 69 亿港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 41 亿港元,同比+37%,主要因投资气氛好转、内地投资者参与离岸市场带动港股现货市场成交额增长 [7] - 政策红利期叠加周期底部,看好香港交易所α与β同步优化,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 149.34 亿、156.73 亿、165.73 亿港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4%、5%、6%,当前股价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8.9x、27.6x、26.1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340.80 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 218.40/397.80 港元,市净率 8.32 倍,港股流通市值 432,078.81 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40.98 港元,资产负债率 86.19%,总股本 1,267.84 百万股,流通股本 1,267.84 百万股 [6]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现货分部:2025 年一季度收入 33 亿港元,同比+75%,收入占比 48%,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同比+153%至 2250 亿港元,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每日平均成交额分别为 1911 亿元和 1099 亿港元,分别+44%和+255%,债券通北向通日均交易额 463 亿元,同比+2%,联交所 IPO 发行 17 家,同比增加 5 家,总融资额 19 亿港元,同比+290% [7] - 衍生产品市场:2025 年一季度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分部收入 17 亿港元,同比+9%,衍生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创历史新高,达 187 万张,同比+24%,联交所牛熊证及权证等日均交易额基本持平,交易总数同比+68%,期交所衍生品合约和联交所期权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分别同比+5%和 50%,新上市权证、牛熊证数量分别同比+24%、+48% [7] - 商品分部:2025 年一季度收入 7 亿港元,同比+11%,2024 年 LME 收费交易的日均成交总额同比+6% [7] - 数据及连接分部:2025 年一季度收入 5 亿港元,同比+4%,主要因客户使用量增加导致网络及设备托管服务费分别增加 10%及 8% [7] - 公司项目:2025 年一季度公司项目收入 5 亿港元,同比 - 1%,公司内部投资收益 3.8 亿港元,同比+3%,年化投资净回报 5.47%,同比 - 0.69pct,主要因外部投资组合投资收益下滑 [7] 主要核心假设 - 交易市场指标:联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 2023 - 2027E 分别为 105.0、131.8、175.0、183.8、192.9 十亿港元,增速分别为 - 16%、26%、33%、5%、5%等 [14] - 上市数据:主板新上市公司数目 2023 - 2027E 均为 68 家,创业板新上市公司数目 2024 - 2027E 分别为 3、3、4、4 家等 [14] 港交所可比公司估值 - 与纳斯达克、洲际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相比,港交所 2025 年 PE 为 28.9 倍,PB 为 7.9 倍,ROE 为 23.5%,股息率为 2.7% [15] 香港交易所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4A - 2027E 资产总计分别为 381,629、399,288、417,159、438,042 百万港元等 [16] - 利润表:2024A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2,374、25,538、27,058、28,833 百万港元等 [16] - 主要财务指标:2024A - 2027E 每股收益分别为 10.29、11.78、12.36、13.07 港元等 [16]
李宁(02331):一季度销售稳健复苏,折扣改善、库存健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9: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李宁发布2025年一季度运营数据,销售延续稳健复苏,整体需求符合预期,渠道结构优化效果渐显 [7] - 分品类看,鞋类收入持续增长,跑步流水增长强劲,篮球和运动生活仍在调整,户外品类增长亮眼 [7] - 分渠道看,一季度门店仍在优化调整,全年渠道规划不变 [7] - 运营层面,一季度折扣同比改善,库存保持健康 [7] - 展望2025年,公司将加大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提升中长期竞争力,维持全年业绩指引 [7] - 公司持续深耕运动赛道,品牌资产独特,产品研发与爆款打造能力强,渠道优化提升效率,看好未来发展,维持盈利预测 [7]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76亿元、287亿元、288亿元、301亿元、31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4%、0%、4%、4% [3] 归母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31.9亿元、30.1亿元、24.8亿元、26.4亿元、27.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22%、 - 5%、 - 18%、7%、5% [3] 每股收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23元/股、1.17元/股、0.96元/股、1.02元/股、1.08元/股 [3] 毛利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8.4%、49.4%、49.4%、49.6%、49.6% [3] 市盈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1、12、14、13、13 [3]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4.62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067.94,52周最高/最低为24.60/12.56港币,H股市值377.90亿港币,流通H股2584.80百万股 [4] 公司运营情况 销售情况 - 25Q1李宁品牌(不含童装)全渠道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童装高单位数增长,批发渠道低单位数增长,电商增长10% - 20%低段,直营低单位数下降 [7] 品类表现 - 25Q1鞋类约高单位数增长,服装预计略微下降,跑步品类流水增长超20%,篮球和运动生活约双位数下降,户外品类增长亮眼 [7] 渠道调整 - 一季度末李宁牌(不含YOUNG)门店6088个,净减少29个,直营1291家减少6家,批发4797个减少23家;李宁YOUNG销售点1453个,净减少15个 [7] 运营指标 - 一季度末库销比约5个月,新品占比80%以上,折扣同比改善低单位数 [7] 未来展望 - 2025年加大品牌营销,强化产品研发投入,预计研发及营销费用率上升,维持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收入持平,净利润率为高单位数 [7]
OSL集团(00863):香港首家上市合规数字资产交易所,内生外延全球化增长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4-30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新管理团队带领公司收入端和成本端共同改善,2018 年战略转型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1] - 加速海外布局,重点布局亚洲、中东和欧洲 [2] - 新增支付金融(PayFi)业务线,扩大业务规模并增强收入稳定性 [3] - 预计 2025 - 2027 年,OSL 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 亿港元、0.82 亿港元、6.81 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59%、36.72%、728.29%;EPS 分别为 0.10/0.13/1.09 港元,用 P/S 估值方法对公司定价,给予 2025 年 P/S 为 10x 的估值,对应 2025 年目标价为 11.98 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管理团队与业绩 - 2024 年 8 月新任 CEO 崔崧加入公司,2024 年 11 月黄冠文先生被任命为 CFO,新团队带来显著改变,公司大量引入科技领域人才,在深圳搭建研发中心团队,提升运营效率和改善成本 [1] - 2024 年,公司 IFRS 准则下收入同比增加 78.6%至 3.75 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从去年亏损 2.50 亿港元变为盈利 5480 万港元,为 2018 年战略转型进入数字资产领域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1] - 成本管控方面,各项费用总额同比下降 9.1%,其中员工成本为唯一同比增加的费用,但人均成本从上年的 263 万港元下降到 103 万港元 [1] 海外布局 - 2025 年 1 月,OSL 宣布成功完成收购 CoinBest,2025 年 2 月将其更名为 OSL Japan,业务聚焦场外交易 OTC 服务,并推出适合日本市场的零售产品 [2] - 2025 年 4 月,公司宣布完成意大利目标公司收购,该公司主要从事虚拟货币及数字投资组合服务,同时公司在立陶宛的收购在进行中 [2] - 2025 年,公司目标在新的司法管辖区获得 2 - 4 张牌照,重点布局亚洲、中东和欧洲 [2] 业务拓展 - 2024 年 12 月,公司宣布与行业伙伴合作投资最高达 3000 万美元,加速 PayFi 生态圈在全球的发展,PayFi 可弥合传统金融与 Web3 生态之间的差距,实现高效跨境支付和资产交付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OSL 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 亿港元、0.82 亿港元、6.81 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59%、36.72%、728.29%;EPS 分别为 0.10/0.13/1.09 港元 [4] - 用 P/S 估值方法对公司定价,给予 2025 年 P/S 为 10x 的估值,对应 2025 年目标价为 11.98 港元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375|750|1,511|2,355| |(+/-) (%)|79%|100%|101%|56%|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56|60|82|681| |(+/-) (%)|-|8%|37%|728%| |每股收益(港元)|0.09|0.10|0.13|1.09| |P/S|18|9|5|3|[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 2024 - 2027E 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值,包括流动资产、现金、数字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 [11]
中国财险:2025年一季报点评:承保与投资表现均亮眼,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翻倍-20250430
东吴证券· 2025-04-3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财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92.7%,受承保端与投资端双重利好带动;归母净资产2702亿元,较年初增长4.7% [7] - 产险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Q1总保费收入达1804亿元,同比增长3.7%,综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pct,预计2025年全年综合成本率将同比显著改善 [7] - 投资收益显著提升,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受益于Q1资本市场回暖,Q1总投资收益74.6亿元,同比增长56.4%,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1.2%,同比提升0.4pct [7] -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2/456/492亿元(前值为352/379/41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PB 1.0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78826|519570|559103|599129|638945| |同比(%)|7.02%|8.51%|7.61%|7.16%|6.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585|32173|43174|45647|49165| |同比(%)|-15.70%|30.86%|34.19%|5.73%|7.71%| |BVPS - 最新摊薄(元/股)|10.40|11.60|13.42|15.35|17.41| |P/B(现价&最新摊薄)|1.24|1.11|0.96|0.84|0.74|[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3.88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8.96/15.20港元,市净率1.11倍,港股流通市值88876.90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60元,资产负债率66.51%,总股本22242.77百万股,流通股本6899.29百万股 [6] 产险业务 - Q1产险总保费收入1804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车险、非车险分别同比增长3.5%、3.8%,非车险中意健险增速较快,同比增长6.5%,农险和责任险同比下滑,分别同比下降4.1%、1.3% [7] - 综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pct,主要由于公司持续优化费用投入,加之大灾损失同比减少 [7] 投资业务 - 适度增配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权益类资产,受益于Q1资本市场回暖,配置结构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 [7] - Q1总投资收益74.6亿元,同比增长56.4%,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1.2%,同比提升0.4pct [7] 主要险种保费收入规模及占比变动 |险种|2024Q1保费收入(百万元)|2025Q1保费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速|2024Q1占比|2025Q1占比|变动(pct)| |----|----|----|----|----|----|----| |机动车辆险|69240|71696|3.5%|39.8%|39.7%|-0.1|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56813|60528|6.5%|32.7%|33.5%|0.9| |农险|19964|19155|-4.1%|11.5%|10.6%|-0.9| |责任险|11603|11456|-1.3%|6.7%|6.3%|-0.3| |企业财产险|6142|6215|1.2%|3.5%|3.4%|-0.1| |其他险种|10215|11371|11.3%|5.9%|6.3%|0.4| |全险种|173977|180421|3.7%|100.0%|100.0%|-|[9] 上市保险公司估值及盈利预测 报告列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公司的价格、EV、P/EV、VNBX、EPS、P/E、BVPS、P/B等指标在2023 - 2026E的情况 [13] 中国财险财务预测表 报告给出中国财险2024 - 2027E的每股指标、价值评估、盈利能力指标、盈利增长、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标,以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 [14]
福莱特玻璃:1季度大幅扭亏超预期;维持买入-20250430
交银国际· 2025-04-3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季度大幅扭亏超预期,2季度盈利有望环比大增,虽下调2025 - 27年盈利及目标价,但因盈利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福莱特玻璃(6865 HK)收盘价8.48港元,目标价11.30港元,潜在涨幅33.3% [1] - 52周高位19.30港元,52周低位8.37港元,市值33,033.78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1.82百万,年初至今变化 - 22.34%,200天平均价11.98港元 [4]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21,524、18,683、18,433、21,259、23,88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 - 13.2%、 - 1.3%、15.3%、12.4% [5]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60、1,007、893、1,874、2,45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 - 63.4%、 - 11.3%、109.8%、30.8% [5]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1.17、0.43、0.38、0.80、1.05元人民币,前EPS预测值2025 - 2027E分别为0.45、0.89、1.15元人民币,调整幅度 - 15.3%、 - 9.8%、 - 8.8% [5] 1季度经营情况 - 1Q25营收40.8亿元人民币,环比持平;盈利1.06亿元,远优一致预期亏损0.7亿元,较4Q24亏损2.89亿元大幅扭亏 [6] - 1Q25内地2.0mm光伏玻璃均价环比涨5.5%,毛利率/净利率环比大幅提高8.8/9.6ppts至11.7%/2.6%,高于预期3.3ppts [6] - 光伏玻璃产量环比基本持平,销大于产,期末存货环比降15% [6] 行业情况 - 分布式光伏新政致5月1日前抢装,2.0毫米光伏玻璃价格由2月12元反弹至3/4月13.75/14.25元,近期价格回落至13.75元 [6] - 利润率回升推动3/4月行业点火4800/4550吨,均为二三线企业,内地在产产能由2月底8.9万吨增至目前9.7万吨,预计6月供给增加,价格承压 [6] 越南产能情况 - 公司越南光伏玻璃产能2000吨,占总在产产能约10%,2024年北美收入/毛利占6%/11% [6] - 美国对越南征收“对等关税”高达46%,后宣布暂缓90天,公司抢出口,原对美出口产能有望转出口其它国家,总体影响有限 [6] 目标价调整 - 因二三线企业投产超预期及对等关税对越南产能的影响,下调2025 - 27年盈利15%/10%/9%,下调估值基准由1.1x2025年市账率(原1.3x),下调目标价至11.30港元(原13.45港元),对应13.2x2026年市盈率 [6]
中国人寿:盈利和净资产增速表现优于同业-20250430
交银国际· 2025-04-3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19港元,1季度公司盈利和净资产增速领先同业,受资产负债管理和不同利率选择影响,负债端向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成效明显 [6]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13.98港元,目标价19.00港元,潜在涨幅+35.9% [1] - 52周高位20.55港元,52周低位10.10港元,市值909,651.13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33.35百万,年初至今变化-4.77%,200天平均价15.08港元 [4] 财务数据 收入与盈利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405,040、528,567、524,008、543,815、561,19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30.5%、-0.9%、3.8%、3.2% [5]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51,184、106,935、102,014、106,697、111,68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3.2%、108.9%、-4.6%、4.6%、4.7% [5]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1.81、3.78、3.61、3.77、3.95人民币,同比增长-23.2%、108.9%、-4.6%、4.6%、4.7% [5]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44.60、49.57、54.56、59.87、65.43人民币 [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7.2、3.5、3.6、3.5、3.3倍,P/EV分别为0.3、0.3、0.2、0.2、0.2倍,市账率分别为1.13、0.73、0.65、0.59、0.56倍 [5] 业务分析 盈利增长 - 2025年1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9.5%,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6.8%,盈利增长主要来自保险服务,1季度保险服务收入同比持平,保险服务费用大幅下降33% [6] 保费增长 - 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增长主要来自续期保费,贡献保费增速6.5个百分点,长险新单保费同比下降15%,拉低保费增速3.5个百分点,4月首年期交保费承压态势有所改善 [6] 新业务价值 - 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8%,增速低于同业,1季度为把握利率高点配置长久期债券,适度扩大规模性短缴产品规模,价值率升幅较小,个险销售人力59.6万人,较年初略降3.1% [6] 投资收益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3%,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7%,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6.8%,1季度年化净/总投资收益率2.60%/2.75%,同比分别下降0.22/0.48个百分点 [6] 主要预测及假设 保费服务收入增速 - 2023 - 2027E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7%、-3.0%、2.5%、2.0%、2.0% [7] 投资收益率预测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25%、3.11%、3.01%、2.93%,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54%、5.13%、4.27%、4.02%、3.81% [7] 主要预测指标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6,860、33,709、30,564、31,997、33,27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1.9%、-8.5%、-9.3%、4.7%、4.0% [7] - 2023 - 2027E寿险内含价值分别为1,260,567、1,401,146、1,542,275、1,692,339、1,849,420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5.6%、11.2%、10.1%、9.7%、9.3% [7] 假设及预测变动 - 2025E新业务价值原预测35,314百万人民币,新预测30,564百万人民币,变动-13.5%;2026E原预测36,879百万人民币,新预测31,997百万人民币,变动-13.2% [8] - 2025E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20.6%,新预测19.8%,变动-0.8ppt;2026E原预测20.7%,新预测19.8%,变动-0.9ppt [8]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多家公司,均给予买入评级,各公司有不同收盘价、目标价和潜在涨幅 [11]
新华保险:资产、负债两端增长强劲,需关注净资产下降;维持买入-20250430
交银国际· 2025-04-3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华保险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2][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2025年1季度资产、负债两端均增长强劲,但需关注净资产的下降,资产负债管理仍有改善空间,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36港币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新华保险收盘价为27.40港元,目标价为36.00港元,潜在涨幅为+31.4% [1] - 新华保险52周高位为35.50港元,52周低位为14.36港元,市值为134,247.6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13.41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16.10%,200天平均价为25.89港元 [6] 财务数据 - 收入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71,547、132,555、131,771、136,587、140,75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33.8%、85.3%、-0.6%、3.7%、3.0% [3] - 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8,712、26,229、23,506、24,875、26,06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59.5%、201.1%、-10.4%、5.8%、4.8% [3] - 每股盈利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2.79、8.41、7.53、7.97、8.35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59.5%、201.1%、-10.4%、5.8%、4.8% [3] - 市盈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9.2、3.1、3.4、3.2、3.1倍 [3] - 每股内含价值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80.29、82.84、87.98、94.64、102.15人民币 [3] - P/EV方面,2023 - 2027E均为0.3倍 [3] - 市账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0.76、0.83、0.92、0.86、0.78倍 [3] 业务指标 - 寿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2023 - 2027E分别为-15.5%、-0.5%、4.0%、3.0%、2.0% [8] - 合同服务边际,2023 - 2024分别为169,004、175,867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3.6%、4.1% [8] - 新业务价值率假设(基于首年保费),2023 - 2027E分别为6.8%、14.7%、13.9%、14.2%、14.1% [8] - 净投资收益率(计算),2023 - 2027E分别为3.36%、3.04%、2.94%、2.87%、2.83% [8] - 总投资收益率(计算),2023 - 2027E分别为1.81%、5.36%、4.63%、4.27%、4.03% [8] - 新业务价值,2023 - 2027E分别为3,024、6,253、8,522、8,848、9,46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4.8%、106.8%、36.3%、3.8%、6.9% [8] - 寿险内含价值,2023 - 2027E分别为250,510、258,448、274,489、295,292、318,719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2.0%、3.2%、6.2%、7.6%、7.9% [8] - ROAE,2023 - 2027E分别为8.6%、26.1%、25.7%、27.7%、26.6% [8] - 每股分红(人民币元),2023 - 2027E分别为0.85、2.53、2.27、2.40、2.51 [8] - 分红率,2023 - 2027E均为30.1% [8]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新业务价值原预测为6,47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8,522百万人民币,变动为31.7%;2026E原预测为6,794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8,848百万人民币,变动为30.2% [9] - 2025E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为14.5%,新预测为13.9%,变动为-0.5%;2026E原预测为14.3%,新预测为14.2%,变动为-0.1% [9] - 2025E寿险内含价值原预测为272,436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74,489百万人民币,变动为0.8%;2026E原预测为290,328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95,292百万人民币,变动为1.7% [9] - 2025E总投资收益率原预测为4.58%,新预测为4.63%,变动为0.05ppt;2026E原预测为4.24%,新预测为4.27%,变动为0.03ppt [9] - 2025E归母净利润原预测为22,591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3,506百万人民币,变动为4.1%;2026E原预测为23,84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4,875百万人民币,变动为4.3% [9] - 2025E ROAE原预测为23.5%,新预测为25.7%,变动为2.2ppt;2026E原预测为23.7%,新预测为27.7%,变动为4.0ppt [9]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多家公司,新华保险评级为买入,收盘价27.40港元,目标价36.00港元,潜在涨幅31.4% [13]
龙源电力:1季度盈利受制于经营开支上升-20250430
交银国际· 2025-04-3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慢于经营开支增长致1季度盈利同比下降,反映交易电价及开支变化,略微下调2025/26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龙源电力收盘价为6.10港元,目标价为7.81港元,潜在涨幅为28.0% [1] - 52周高位为8.29港元,低位为5.31港元,市值为20,239.07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76.36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5.28%,200天平均价为6.32港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人民币)|29,631|31,370|34,510|37,462|40,861| |同比增长(%)|-25.7|5.9|10.0|8.6|9.1|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6,157|6,425|6,758|7,208|8,244| |每股盈利(人民币)|0.75|0.76|0.80|0.86|0.98| |同比增长(%)|27.6|2.2|5.2|6.7|14.5|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0.82|0.88|1.00| |调整幅度(%)|/|/|-2.4|-2.4|-2.3| |市盈率(倍)|7.7|7.5|7.1|6.7|5.8|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8.34|8.72|9.30|9.91|10.63| |市账率(倍)|0.68|0.66|0.61|0.58|0.54| |股息率(%)|3.9|4.0|4.2|4.5|5.1| [5] 业绩分析 - 2025年1季度纯利同比下跌21.9%至19.8亿元,主因火电业务剥离减少利润约1亿元,经营开支同比增长高于收入增长 [6] - 期内风电发电同比增长4.4%,但电价下降,总收入同比增长仅0.9%,经营开支同比增长14%,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1.9% [6] 营运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装机容量(兆瓦)|/|/|/|/|/| |风电|27,754|30,409|33,409|36,909|40,659| |火电|1,875|0|0|0|0| |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5,964|10,734|13,734|16,734|19,984| |总计|35,594|41,143|47,143|53,643|60,643| |变动(兆瓦)|4,486|5,550|6,000|6,500|7,000| |风/光净增(兆瓦)|4,509|7,425|6,000|6,500|7,000| |电力销售(百万千瓦时)|/|/|/|/|/| |风电|61,353|60,550|65,553|72,086|79,600| |火电|10,320|7,163|0|0|0| |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4,553|7,833|17,306|20,888|25,107| |总计|76,226|75,546|82,859|92,973|104,708| |增长(%)|/|/|/|/|/| |风电|5.2|-1.3|8.3|10.0|10.4| |火电|-2.4|-30.6|NA|NA|NA| |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159.8|72.0|120.9|20.7|20.2| |总计|7.9|-0.9|9.7|12.2|12.6| [9] 行业覆盖公司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评级|收盘价(交易货币)|目标价(交易货币)|潜在涨幅|发表日期|子行业| |----|----|----|----|----|----|----|----| |916 HK|龙源电力|买入|6.10|7.81|28.0%|2025年04月29日|运营商| |1798 HK|大唐新能源|买入|2.20|2.65|20.5%|2025年03月31日|运营商| |579 HK|京能清洁能源|买入|2.42|2.46|1.7%|2025年03月26日|运营商| |2380 HK|中国电力|买入|3.01|3.51|16.6%|2025年03月24日|运营商| |836 HK|华润电力|买入|18.94|23.06|21.8%|2025年03月21日|运营商| |300274 CH|阳光电源|买入|61.30|72.50|18.3%|2025年04月28日|光伏制造(逆变器)| |688390 CH|固德威|中性|40.81|43.30|6.1%|2025年04月29日|光伏制造(逆变器)| |1799 HK|新特能源|买入|4.50|6.28|39.6%|2025年04月02日|光伏制造(多晶硅)| |3800 HK|协鑫科技|买入|0.79|1.49|88.6%|2025年03月31日|光伏制造(多晶硅)| |6865 HK|福莱特玻璃|买入|8.48|11.30|33.3%|2025年04月29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968 HK|信义光能|买入|2.64|4.28|62.1%|2025年03月03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1108 HK|凯盛新能|中性|3.45|3.47|0.6%|2025年04月01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002865 CH|钧达股份|买入|38.81|57.57|48.3%|2025年04月15日|光伏制造(电池片)| |600732 CH|爱旭股份|中性|9.90|11.04|11.5%|2025年01月07日|光伏制造(电池片)| |3868 HK|信义能源|买入|0.92|1.17|27.2%|2025年03月03日|新能源发电运营商| [16]
昊海生物科技(06826):海魅月白有望逐步放量,医美板块成长动能充足
东北证券· 2025-04-30 18: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昊海生物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 主要因眼科业务受集采影响及医美终端消费疲软 但公司坚持研发驱动 新品推进有望带来业绩增长 费用率平稳 医美占比提升使毛利率略有提高 现金流健康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昊海生物科技发布2025年一季报 25Q1营业总收入6.21亿元 同比降4.44% 归母净利润0.90亿元 同比降7.41% 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同比降7.08% 非经常性损益0.02亿元 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1] 点评 - Q1受制行业承压 眼科业务受集采影响产品销售价格下滑 医美终端消费疲软 公司收入略微下降 [2] - 公司坚持研发驱动 眼科板块2025年1月及2月分别获批两款晶状体产品 中高端晶状体陆续获批有望提高市场份额 医美板块2024年7月获批第四代玻尿酸“海魅月白” 采用全球首创有机交联技术 有望强化高端玻尿酸市场领先地位 且有多款产品在研发中 医美板块增长势能强劲 [2] 财务情况 - 25Q1费用率51.79% 同比升0.25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31.35% 同比升0.49pct 管理费用率14.26% 同比升1.50pct 研发费用率7.83% 同比降2.22pct 财务费用率 - 1.65% 同比升0.48pct 公司费用率表现平稳 [3] - 25Q1毛利率69.52% 同比升0.31pct 归母净利率14.60% 同比降0.50pct 扣非归母净利率14.30% 同比降0.44pct 集采对眼科毛利率有压制 但高毛利医美占比提高使毛利率稳定且略有提升 [3] - 25Q1存货周转天数234天 同比降6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7天 同比升1天 存货周转效率优化 [3] - 25Q1经营性净现金流0.86亿元 同比升13.04% 现金流健康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31.03亿/35.35亿/39.34亿 归母净利润为4.89亿/5.59亿/6.33亿 对应港股PE为11倍/9倍/8倍 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34.91|2679.67|3103.12|3535.26|3933.95| |(+/-)%|25.27%|1.70%|15.80%|13.93%|11.2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16.12|420.45|489.48|559.34|633.41| |(+/-)%|130.58%|1.04%|16.42%|14.27%|13.24%| |每股收益(元)|2.44|1.80|2.10|2.40|2.72| |市盈率|15.18|13.61|10.75|9.41|8.31| |市净率|1.12|1.02|0.91|0.88|0.85| |净资产收益率(%)|7.36%|7.54%|8.48%|9.34%|10.18%| |总股本 (百万股)|171|233|233|233|233| [5]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4/30| | ---- | ---- | |6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24.55|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22.40~43.20| |总市值(百万港元)|5,724.91| |总股本(百万股)|233| |A股(百万股)|194| |H股(百万股)|39|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0| [6]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 | ---- | ---- | ---- | |绝对收益|-12%|-1%|-41%| |相对收益|-5%|-10%|-6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