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与NBV持续向好,人保25Q3业绩稳增
平安证券· 2025-10-31 19:2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中国人保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综合成本率和新业务价值持续向好 [1] - 产险业务通过降本提质增效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保费稳增、综合成本率改善和承保利润高增长 [2] - 寿险业务聚焦结构调整和价值提升,新业务价值实现高速增长 [2] - 健康险业务通过市场开拓和创新,保费与利润持续增长 [2] - 投资端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投资收益显著增长 [2] - 头部险企在产险和寿险领域均展现出优于行业平均的潜力,资产端弹性与稳健分红使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2] 业绩表现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68.22亿元,同比增长28.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资产为3140.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0%,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02.92亿元,同比增长48.7% [1] 产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为4431.82亿元,同比增长3.5% [2]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承保利润为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02.68亿元,同比增长50.5% [2] - 车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车险综合成本率约为94.8%,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承保利润为117.29亿元 [2] -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约为98.0%,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承保利润为31.36亿元 [2] 寿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长险首年保费为517.14亿元,同比增长24.9% [2] - 2025年前三季度长险首年期交保费为325.68亿元,同比增长33.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可比口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6.6% [2] 健康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为506.02亿元,同比增长15.1% [2] - 2025年前三季度长险首年期交保费为85.14亿元,同比增长62.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8.56亿元,同比增长41.0% [2] 投资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为862.50亿元,同比增长35.3% [2] - 2025年前三季度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2] 投资建议 - 头部险企在产险降本增效和风险防控方面表现优异,保费增速和承保盈利水平有望持续优于行业平均 [2] - 低利率环境下,主要险企的浮动收益型产品仍具竞争力,2025年寿险负债端改善态势有望延续 [2] - 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保险资产端弹性显著,且保险股具备β属性和稳健分红,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2] - 若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建议关注资产端弹性更大的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 [2]
原油专题:从三大机构差异,看2026年平衡表差异
天风证券· 2025-10-31 19:1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此评级 [3] 核心观点 - 三大主流机构(IEA、EIA、OPEC)均预计2026年原油市场将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但过剩幅度存在显著差异 [1] - IEA预测的供给过剩幅度最大,2026年供给过剩达400万桶/日,主要因其对供给端增量预期最高,而对需求增量预期最低 [10][13] - 机构间预测差异在6月份后明显拉大,主要原因与OPEC开启超预期的倍速增产有关,差异核心在于对OPEC实际增产能力及油价负反馈等观点不同 [2][15] 三大机构供需平衡表差异 - IEA预计2025年供给过剩230万桶/日(Q4过剩360万桶/日),2026年供给过剩400万桶/日(单季度分别过剩470/470/330/330万桶/日) [13] - EIA预计2025年供给过剩187万桶/日(Q4过剩258万桶/日),2026年供给过剩207万桶/日(单季度分别过剩274/185/160/207万桶/日) [13] - OPEC预计2025年供给紧缺50万桶/日(Q4紧缺80万桶/日),2026年供给过剩110万桶/日(单季度分别过剩90/140/120/110万桶/日) [13] 需求端预测差异 - IEA对2026年需求增量预期最弱,因其需求口径包含LPG/乙烷,担忧关税影响、欧洲经济及能源转型替代效应 [17] - EIA需求预测相对中性,对中国需求预测仅包括最终消费,不包括库存积累 [17] - OPEC对需求预期最为乐观,其对2025/2026年全球GDP增速预测分别为3%/3.1% [17] OECD国家需求差异 - 三大机构对2026年OECD国家原油需求增量预测分别为:IEA为-10万桶/日,EIA为10万桶/日,OPEC为15万桶/日 [20] - IEA担忧关税压力及滞胀,预测需求下降但降幅收窄;OPEC则认为美国关税战将恢复正常,且政策有望提振需求 [20][22] - EIA预计2025年OECD需求下降10万桶/日,但2026年因油价走低可能拉动需求回升10万桶/日 [22] 非OECD国家需求差异 - 三大机构对2026年非OECD国家需求增量预测呈下滑趋势 [24] 中国需求 - OPEC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获良好支撑,需求略放缓;IEA强调中国需求结构性变化,交通用油下降而石化原料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汽油需求同比-5.6%,柴油需求同比+0.4%,石脑油需求增速+8.8%;EIA预测最为乐观,但指出中国补库需求是较大不确定性 [26] 印度需求 - OPEC认为强劲经济活动将持续,运输燃料推动增长;IEA指出2025年9月需求强劲反弹但增速显著放缓;EIA给出的需求增量预测最为乐观 [28][29] 中东需求 - OPEC预计非油经济活动将持续驱动需求增长;IEA则观察到沙特因燃料替代计划导致石油需求下滑,并下修俄罗斯需求增量 [30] 供给端差异 - IEA对2026年原油供给增量预测最高,达240万桶/日,主要基于OPEC加速增产及非OPEC+国家产量提升;EIA则预计OPEC+实际增产可能不及预期 [33] 美国页岩油 - IEA预计2026年美国原油及凝析油供应增量同比+25万桶/日,但页岩油产量仅+4万桶/日;EIA预计原油产量小幅下滑2万桶/日,但含凝析油的总供给量同比+19万桶/日;OPEC预计页岩油产量将下滑10万桶/日 [38] 巴西等南美海上产量 - IEA预测基于计划投产节奏,较为中性;EIA根据实际提前投产节奏,预期增量更多;OPEC预期则较为谨慎,考虑项目成本及通胀压力可能延迟项目执行 [42][43] OPEC+产量 - IEA预计2026年OPEC+增产120万桶/日(不含NGL增量为90万桶/日),略低于目标;EIA预计同比增加60万桶/日,低于目标增量;若按计划,OPEC+ 2026年产量同比+222万桶/日 [45] - EIA指出俄罗斯石油供应面临地缘风险及制裁等潜在干扰 [48]
北交所市场点评:受大盘影响技术性回调,看好向上趋势
西部证券· 2025-10-31 19: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日北交所市场为技术性回调,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1][3] - 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源于监管层释放的积极信号,包括加快推出北证50ETF和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3] - 资金明显向具备“专精特新”属性的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倾斜 [3] - 北交所市场中长期表现将取决于北证50ETF等创新产品落地的节奏、中长期资金的实际流入情况以及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的持续验证 [3] - 基于当前估值相对低位、政策红利持续赋能及企业基本面稳健的多重支撑,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链如高端装备、半导体、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等方向有望持续受益 [3] 行情复盘 - 10月30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达429.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80.0亿元 [1][7] - 北证50指数收盘价为1553.32,下降1.30%,PE_TTM为74.99倍 [1][7]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盘价为2660.10,下降1.05% [1][7] - 当日北交所280家公司中65家上涨,3家平盘,212家下跌 [1][16] - 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富士达(19.8%)、佳合科技(13.1%)、九菱科技(9.9%)、格利尔(9.6%)、惠丰钻石(9.2%) [1][16] - 跌幅前五的个股为:路桥信息(-16.4%)、利通科技(-13.1%)、泰凯英(-9.7%)、华信永道(-9.1%)、三祥科技(-8.8%) [1][17] - 北交所市场日换手率为6.8%,高于科创板(2.6%)、创业板(4.4%)、上证主板(1.4%)和深证主板(3.0%) [14] - 明日无新股申购,上市委会议通过的公司包括爱舍伦、新天力、雅图高新 [18] 重要新闻 - 免税店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升级”,从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和完善便利化监管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2][19]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完成投放,预计拉动项目总投资超7万亿元,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向 [2][20] 重点公司公告 - 惠丰钻石: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7亿,同比减少27.62%,归母净利润0.12亿,同比减少278.48% [2][21] - 开特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同比增加43.84%,归母净利润1.30亿,同比增加37.24% [2][28] - 林泰新材: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26亿,同比增长68.92%,归母净利润1.07亿,同比增加131.19% [22] - 德源药业: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同比增长21.88%,归母净利润1.59亿,同比减少37.86% [23] - 铁拓机械: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2亿,同比减少13.80%,归母净利润0.42亿,同比减少5.67% [24] - 曙光数创: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79亿,同比增长61.01%,归母净利润-0.70亿,同比减少1420.10% [25] - 科润智控: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39亿,同比增长22.38%,归母净利润0.20亿,同比减少23.00% [26] - 硅烷科技: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56亿,同比减少36.53%,归母净利润-0.54亿,同比减少160.75% [27]
物联网模组行业专题报告:万物互联趋势下景气回暖,AI嵌入赋能智慧升级
东莞证券· 2025-10-31 17:40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万物互联趋势下行业景气度回暖,AI技术嵌入为行业智慧升级赋能[1] - 在5G应用持续渗透以及AI技术赋能驱动下,物联网模块行业连接总数与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6] - 轻量级大模型调用成本降低以及RedCap等轻量化模组迅速发展,将催化AI智能模块渗透率快速增长[6] - 中国相关企业在蜂窝物联网模组自主生产能力方面位于全球前列,具备提供各类垂直应用解决方案能力,有望充分受益于智能模组等用量增长[6] 万物互联的核心纽带与行业需求 - 物联网模组处于感知层和网络层中间,连接物联网感知层与传输层,是实现万物智联的关键设备,为碎片化需求提供标准通信解决方案[6][13][15] - 物联网模组是将基带芯片、存储器等电子器件集成在PCB上的模块化组件,能够搭载4G/5G、NB-IoT、Wi-Fi等无线传输协议[6][15] - 无线通信模组按功能可分为通信模组与定位模组,按通信制式可分为蜂窝通信模组(如2/3/4/5G、NB-IoT、RedCap)和非蜂窝通信模组(如Wi-Fi、蓝牙)[19][20] 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与增长 - 根据IoT Analysis预计,2027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297亿,爱立信估测2023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为157亿个,至2029年将达389亿[6][25] - 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9-202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从1200亿美元增长至2010亿美元,CAGR达18.76%,预计2022-2027年将以1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达4830亿美元[25] - 据IDC与GSMA预测,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介于80亿至95亿之间,2022-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8%[29]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8.88亿户,同比增长13.38%[30] - IDC指出,2027年全球物联网总支出规模近1.2万亿美元,中国物联网支出规模将趋近30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投资规模的约1/4[30] - ABI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蜂窝模组全球出货量预计较2024年提升,预计2030年蜂窝模组出货量达7.83亿片,Omdia预计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在2030年达51亿[33] AI浪潮与智能模组发展 - 轻量级LLM调用成本显著降低,达到GPT-3.5水平的推理成本从2022年11月的20美元/每百万token降至2024年10月的0.07美元/每百万token,18个月内成本下降280倍[43] - 轻量化模组与轻量级大模型结合,各公司纷纷开辟智能模组产品线,蜂窝模组从具备通信功能向具有基本边缘数据处理功能演进[45] -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占所有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复合年增长率为35%[46] - AI蜂窝模组出货量在2023-2027年之间复合增长率达73%,预计到2030年,智能模组、AI模组将占所有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15%、10%[46] - 据Market Growth预测,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85.6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21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1%[52] 智能终端应用与赋能 - 智能模组内置主控芯片和内存,可运行Android、Linux等操作系统,拥有强大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接口,应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56][57] - 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约7620万辆,2020-2024年CAGR为14.5%[58] - 2024年1-9月中国乘用车新车车联网前装标配1312.50万辆,同比增长14.09%,标配搭载率84.59%,其中前装标配5G车联网交付上险215.51万辆,同比增长88.45%[58] -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AI应用已扩散至智能手表、智能手环、AR/XR眼镜、耳机等设备,ABI Research预测智能眼镜市场将从2024年的330万台增长至2026年的近1300万台[62] 重点公司表现 - 移远通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8.77亿元,同比增长34.96%,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05.65%[66] - 广和通持续聚焦物联网垂直行业,发布覆盖1T~50T的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68] - 威胜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2亿元,同比增长8.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2.24%[71]
美国消费行业9月跟踪报告:美国政府停摆,信心指数进一步下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31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保持谨慎 [4][51] 报告核心观点 - 宏观环境呈现通胀趋稳但消费信心与劳动力市场恶化的态势,消费者对未来支出趋于谨慎 [1][7] - 必需消费品行业内部通胀走势显著分化,酒类价格温和回升,食品饮料品类表现不一 [2][24][28] - 股市表现方面,9月可选消费板块收涨5.8%,而日常消费品板块收跌1.4%,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3][32] - 尽管消费板块获得资金净流入,但鉴于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市场承压,消费需求的持续性存疑,因此对消费板块持谨慎态度 [4][35][51] 宏观环境总结 - 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回落,10月初值为53.6,较9月的55.1下降2.72,反映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持续担忧 [1][7] - 通胀压力有所缓解,9月CPI同比增速为3.0%,核心CPI同比增速为3.0%;8月PCE环比增长0.26%,同比增长2.74% [1][9][12] - 劳动力市场动能不足,9月ADP新增就业减少3.2万人,8月职位空缺降至722.7万人,职位空缺率为4.3% [1][13][17] - 消费者信贷行为趋于谨慎,8月循环信贷(信用卡债务)环比减少5958百万美元,非循环信贷环比新增6321百万美元 [1][19] - 9月ISM制造业PMI为49.10,非制造业PMI为50.0,均处于相对低位,在扩张-收缩阈值附近徘徊 [1][22] 行业表现总结 - 酒类价格温和回升,烈酒价格强势反弹为主要驱动力,啤酒价格温和复苏,红酒价格则持续下行陷入通缩区间 [2][24] - 食品饮料行业内部通胀分化加剧:烟草CPI维持在5.0%以上高位;饮料CPI在2025年下半年环比持续上行;零食CPI稳健回升;乳品CPI价格回升乏力,终端需求疲软 [2][28] - 9月日常消费品板块整体收跌1.4%,子行业中葡萄酒板块大幅下跌13.8% [3][32] - 9月必需消费品ETF资金净流入6.7亿美元,非必需消费品ETF资金净流入5.7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消费板块信心回升,必选消费资金流入规模略高于可选消费 [3][35] 估值水平总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美股日常消费品行业的PE历史分位数为99%,在1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3][38] - 日常消费子行业中,啤酒和软饮料的PE历史分位数相对较低,分别为22%和63% [3][42] - 美股食饮龙头(市值前30)的估值中位数为25x,较上月略有下跌 [3][50] - 日常消费品重点公司中,PE历史分位数较高的包括英美烟草(99%)、菲利普莫里斯国际(97%)和沃尔玛(85%) [45]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10、17-2025、10、30):白酒Q3加速出清,大众品结构分化-20251031
东莞证券· 2025-10-31 17:38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且维持此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白酒Q3加速出清,大众品结构分化” [1][2][50] - 白酒板块在消费弱复苏背景下,三季度业绩延续承压,行业加速出清 [2][50] - 大众品板块由于各子板块影响因素不同,经营节奏存在差异,内部业绩延续分化态势 [2][50] 行情回顾 - 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30日,SW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整体下跌3.45%,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5.43个百分点,板块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十位 [2][10] - 细分板块中,预加工食品板块上涨2.69%,涨幅最大;其他酒类板块跌幅最大,为-5.02% [2][12] - 约35%的SW食品饮料行业个股录得正收益,65%的个股录得负收益 [15]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SW食品饮料行业整体PE(TTM)约为20.42倍,低于行业近五年均值水平(32倍);相对沪深300 PE为1.50倍,低于行业近五年相对估值中枢(2.7倍) [16] 行业重要数据跟踪 - **白酒板块**:10月30日,飞天茅台2025年散装批价为1660元/瓶,较10月16日下降100元/瓶;八代普五批价为855元/瓶,国窖1573批价为850元/瓶,与10月16日持平 [18] - **调味品板块**:10月30日,豆粕市场价为3028.00元/吨,较10月16日上涨18.00元/吨;白砂糖市场价为5750.00元/吨,较10月16日下降40.00元/吨;玻璃现货价为13.85元/平方米,较10月16日下降1.85元/平方米 [22] - **啤酒板块**:10月30日,大麦均价为2225.00元/吨,较10月16日下降7.50元/吨;铝锭现货均价为21070.00元/吨,较10月16日增加230.00元/吨;玻璃现货价为13.85元/平方米,较10月16日下降1.85元/平方米 [27] - **乳品板块**:10月24日,生鲜乳均价为3.04元/公斤,与10月17日持平 [34] - **肉制品板块**:10月30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7.96元/公斤,较10月16日下降0.06元/公斤;截至2025年9月,生猪存栏量约4.37亿头,同比增长2.31%,季环比增长2.90% [36] 行业重要新闻 - 2025年9月,烟酒类零售总额为615亿元,同比增长1.6%;1-9月累计为4808亿元,同比增长4.0% [39] - 2025年9月,葡萄酒进口量约1466.12万升,同比下降41.17%;1-9月累计进口量约1.66亿升,同比下降22.58% [40] - 2025年9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30.6万千升,同比下降15.0%;1-9月累计产量265.5万千升,同比下降9.9% [41] - 2025年10月中旬,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下跌0.07%,其中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19% [42]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贵州茅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 [44] - **燕京啤酒**: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33亿元,同比增长4.57%;实现归母净利润17.70亿元,同比增长37.45% [45] - **青岛啤酒**: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6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归母净利润52.74亿元,同比增长5.70% [46] - **海天味业**: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28亿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10.54% [47] - **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实现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48] - **盐津铺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14.67%;实现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22.63% [49]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白酒板块建议关注确定性强的高端白酒贵州茅台(600519),以及次高端与区域白酒如山西汾酒(600809)、酒鬼酒(000799)、古井贡酒(000596)等 [2][50] - 大众品板块建议重点关注与餐饮供应链相关、高景气、受益于政策催化的子板块,标的可关注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东鹏饮料(605499)等 [2][50] - 育儿补贴政策有望提振乳品需求 [2][50]
计算机行业双周报(2025、10、17-2025、10、30):“十五五”锚定科技自立自强,国产化大势所趋-20251031
东莞证券· 2025-10-31 17:3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维持)[3]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次位,彰显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4] - 美国对我国实施的科技制裁措施加速了我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紧迫性,这将推进国产替代进程,信创及工业软件等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4] - 信创领域建议关注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4] - 工业软件领域建议关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等环节(包括EDA、CAD、CAE、CAM、MES、CRM、ERP等)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4] 行业行情回顾 - 申万计算机板块近2周(2025/10/17-2025/10/30)累计上涨0.88%,跑输沪深300指数1.10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名[4][11] - 申万计算机板块10月累计下跌3.37%,跑输沪深300指数4.86个百分点[4][11] - 申万计算机板块今年累计上涨23.72%,跑赢沪深300指数4.02个百分点[4][11] - 近两周表现中,申万计算机板块涨幅前三个股为海峡创新(75.72%)、科大国创(69.20%)和格尔软件(60.16%);跌幅前三个股为佳发教育(-20.03%)、佳缘科技(-16.04%)和经纬恒润(-15.94%)[16]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SW计算机板块PE TTM(剔除负值)为56.78倍,处于近5年91.18%分位、近10年83.18%分位[4][20] 重点产业新闻 -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发布,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2]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910-930亿美元;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700-720亿美元;微软第一财季资本支出达到创纪录的349亿美元[22] - OpenAI据悉计划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计划筹集至少600亿美元[22] - 摩尔线程获科创板IPO注册许可[22][24] - 英伟达预计未来六个季度业务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22][24] 重点公司公告 - 浪潮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04.77亿元,同比下降1.55%;前三季度营收1206.69亿元,同比增长44.85%[24] - 三六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68亿元,同比增长8.18%;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1.6亿元[25] - 中科曙光第三季度营收29.70亿元,同比增长27.51%;前三季度营收88.20亿元,同比增长9.68%[25] - 华大九天第三季度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599.24万元,同比下降71.02%[25] - 深信服第三季度营收21.16亿元,同比增长9.86%;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097.40%[26] - 金山办公第三季度营收15.21亿元,同比增长25.33%;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35.42%;WPS 365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61%,信创相关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52%[26] - 同花顺第三季度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56.72%;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144.5%[27] - 科大讯飞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27] 建议关注标的 - 广电运通:金融科技主业稳健增长,同时布局数据要素、算力等领域[29] - 神州数码:作为“鲲鹏+昇腾”产业链核心伙伴,有望受益国产算力需求上升[29] - 浪潮信息:聚焦智慧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器全球领先[29] - 税友股份:国内领先的财税信息化综合服务提供商,有望受益新一轮财税改革[29] - 软通动力:华为核心合作伙伴,积极参与鸿蒙生态建设[29] - 赛意信息:积极布局AI Agent领域,推出智能体解决方案[29]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2025、10、17-2025、10、30):《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专题政策研究报告发布-20251031
东莞证券· 2025-10-31 1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且为维持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行业近期表现稳健,指数近两周上涨2.0%,跑赢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5.4%,行业排名靠前 [5][12] - 行业低碳转型趋势明确,重点关注制冷剂等细分领域因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并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5][28] 行情回顾总结 - 近两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上涨2.0%,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名第9位;年初至今指数上涨25.4%,排名第7位 [5][12] - 子板块方面,近两周呈现涨多跌少格局,农化制品、非金属材料等5个子板块上涨,化学纤维和橡胶板块小幅下跌 [5][13] - 个股表现分化,近两周403家成分股中151家上涨,道生天合涨幅达284.6%;242家下跌,新农股份跌幅为24.9% [5][14] 化工产品价格情况总结 - 重点跟踪的化工产品价格涨跌互现,盐酸价格周涨幅为4.37%,DMF、合成氨、尿素价格小幅上涨 [20] - 二氯丙烷-白料价格周跌幅为11.76%,BOPET和TDI价格小幅下跌,制冷剂R32价格持平 [20] - 后市预测显示,制冷剂R32价格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存在进一步提涨空间 [21] 重点行业资讯总结 - 中国发布《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专题政策研究报告,指出煤炭三角区煤基产业面临转型挑战,其在区域工业GDP中占比约20.3% [26] - 国内生物基材料FDCA万吨级生产线项目进入攻坚阶段,标志该领域技术突破 [26] - 巴斯夫与中国石化就化工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达成互认,建立数据互信机制 [26] 行业周观点总结 - 政策推动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需系统规划脱碳与替代产业发展路径 [28] - 制冷剂行业自2024年实施生产配额管理后,供需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价格整体上涨,相关企业盈利大幅增长 [28] - 报告建议关注制冷剂领域的三美股份和巨化股份 [28][29]
有色金属行业双周报(2025、10、17-2025、10、30):能源金属持续回暖,贵金属板块高位震荡-20251031
东莞证券· 2025-10-31 17: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标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能源金属持续回暖,贵金属板块高位震荡 [2] - 全球降息周期打开宏观宽松空间,工业金属价格正逐步回升 [6] - 稀土行业回归基本面逻辑,钨板块在核聚变及PCB微钻领域需求提振下转暖 [6] - 碳酸锂价格处于筑底回升阶段,能源存储及固态电池领域为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6]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申万有色金属行业近两周上涨3.70%,跑赢沪深300指数1.72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4名 [3] - 近两周有色金属行业子板块中,能源金属板块上涨8.72%,小金属板块上涨5.72%,工业金属板块上涨4.97%,金属新材料板块上涨1.40%,贵金属板块下跌9.37% [3] - 本月截至10月30日,有色金属行业上涨7.18%,跑赢沪深300指数5.69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名 [13] - 年初截至10月30日,有色金属行业上涨79.55%,跑赢沪深300指数59.8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名 [13] - 近两周涨幅前十的个股中,中钨高新、常铝股份和铜冠铜箔涨幅排名前三,涨幅分别达51.84%、41.40%和36.88% [22] 有色金属行业行情分析及主要产品价格 - **贵金属**:截至10月30日,COMEX黄金价格收于4038.30美元/盎司,较10月初上涨145.7美元;COMEX白银价格收于48.73美元/盎司,较10月初上涨1.31美元;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Au(T+D)价格收于907.28元/克,较10月初下降4.1元 [37] - **工业金属**:截至10月30日,LME铜价收于10930美元/吨,LME铝价收于2870美元/吨,LME铅价收于2022美元/吨,LME锌价收于3044.50美元/吨,LME镍价收于15250美元/吨,LME锡价收于35720美元/吨 [26] - **能源金属**:截至10月13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收于7.38万元/吨,较前一周持平;工业级碳酸锂价格收于7.15万元/吨,较前一周持平;氢氧化锂现货价格收于7.38万元/吨,较前一周回落0.01万元 [41] - **小金属**:截至10月30日,稀土价格指数收于205.16,较10月初下跌12.19;氧化镨钕平均价收于537元/公斤,较10月初下跌27元;氧化镝平均价收于1560元/公斤,较10月初下跌50元;氧化铽平均价收于6575元/公斤,较10月初下跌440元 [44];仲钨酸铵价格收于43.50万元/吨,较10月初上涨4.25万元;白钨精矿价格收于29.45万元/吨,较10月初上涨2.8万元 [49] 行业新闻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为连续第二次会议降息,符合市场预期,也是自2024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 [51]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总计220吨,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10%;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创单季度黄金需求最高纪录 [53][54][55]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表示,中国已构建完整的锂产品供应体系,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锂盐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56] 公司公告 - 北方稀土前三季度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增长280.27%,主要稀土产品销量增加 [57] - 中国稀土前三季度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94.67%,业绩增长得益于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及销售结构优化 [58] - 正海磁材第三季度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89.72%,主要系稀土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所致 [59] - 厦门钨业第三季度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09.85%,受钨矿、稀土矿和钴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影响 [60] - 广晟有色前三季度净利润1.2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 [61][62] - 盛和资源前三季度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748.07%,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上升 [63] - 天齐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1.8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联营公司SQM业绩预期大幅增长带动投资收益上升 [64] - 赣锋锂业第三季度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364.02%,销售规模扩大推动收入上升 [65] - 山东黄金前三季度净利润39.56亿元,同比增长91.51%,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和销售量增加 [66] 投资建议 - 工业金属领域建议关注西部矿业(601168)、洛阳钼业(603993) [6][68] - 小金属领域建议关注厦门钨业(600549) [6][68]
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十一):赛诺菲公布2025Q3业绩,度普利尤单抗季度销售额首次突破40亿欧元大关
平安证券· 2025-10-31 17:35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赛诺菲核心产品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季度销售额首次突破40亿欧元大关,IL-4Rα靶点潜力巨大,建议关注国内布局该靶点的相关药企[38] 2025Q3财务概览及重点事件 - 2025Q3实现营收124.3亿欧元(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长主要由自免领域产品放量及新产品销售带动[5][14] - 毛利率为78.9%,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主要因高毛利品种销售占比提升及产能利用率提高[5][14] - 研发费用为18.34亿欧元,同比增长4.9%[5][14] - 净利润为35.47亿欧元,同比增长9.8%;每股收益(EPS)为2.91欧元,同比增长13.2%[5][14] - 2025年销售指引不变,营业收入保持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5][14] - 从治疗领域看,自免板块收入42.87亿欧元占比最高(35%),其次为疫苗板块33.57亿欧元(27%)和罕见病板块16.75亿欧元(13%)[13][14] - 2025Q3管线取得多项进展:2个产品获批上市,4个产品监管审查获受理,2个临床III期数据读出[15][17] 核心产品销售分析 - 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单季度销售额达41.56亿欧元,同比增长26%,占公司总营收的33.4%[5][25] - 该药在美国地区销售额达30.73亿欧元(同比增长27.9%),欧洲地区5.04亿欧元(同比增长20.9%),其他地区5.79亿欧元(同比增长21.7%)[25] - 上市八年后,其年治疗患者数在过去12个月仍增长超过30%[5][25] - 新上市产品(ALTUVIIIO、Ayvakit等)在2025Q3合计销售18.05亿欧元,同比增长40.8%,占总销售额的15%[5][27][31] - 疫苗业务销售额为34亿欧元,同比下降7.8%,主要受竞争性价格压力和北美流感疫苗接种率疲软影响[5][31]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Beyfortus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9.8%,已进入40个国家[5][31] 后续管线里程碑整理 - 2025Q4 III期临床数据读出:tolebrutinib用于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PMS)[3][37] - 2025Q4监管提交:Dupixent用于过敏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FRS);SP0087用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4][37] - 2025Q4监管决策:涉及Dupixent、teplizumab、Qfitlia、Wayrilz、tolebrutinib等多个产品的新适应症[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