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声科技:Takeaways from mgmt. visit: Multiple growth drivers from optics, automotive and robotics-20250603
招银国际· 2025-06-03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的目标价为58.78港元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AAC业务前景和2025年收入增长(同比增长10-15%),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磁驱动和汽车声学等业务 [1] - AAC在智能手机领域处于领先市场地位,2025年关键增长驱动因素来自光学升级、大客户高端机型采用VC、汽车声学客户拓展和订单获取、AI智能手机的MEMs麦克风升级等 [8] - AAC已拓展至机器人、AI眼镜和汽车等新战略市场,有坚实产品路线图 [8] - 认为AAC能抓住AI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汽车声学和机器人等多个趋势,股票具有吸引力,重申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总结 - 2023-2027财年,收入分别为204.19亿、273.28亿、325.66亿、351.13亿和37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3.8%、19.2%、7.8%和7.0% [2] - 净利润分别为7.404亿、17.972亿、24.886亿、29.43亿和32.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142.7%、38.5%、18.3%和9.8% [2] 目标价格与股价表现 - 目标价58.78港元,较当前价格36.65港元有61.3%的上涨空间 [3] - 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绝对表现分别为-1.9%、-18.6%和4.1%,相对表现分别为-6.8%、-19.9%和-13.1% [5] 股东结构 - 吴春园持股21.9%,潘政民持股19.5% [4]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光学业务预计同比增长20%,得益于塑料镜头规格升级和WLG旗舰订单获取 [1] - 精密机械业务预计同比增长20%,因AI手机采用VC和国内外客户的铰链订单获取 [1] - 电磁驱动业务预计同比增长15-20%,源于触觉反馈升级和机器人订单获取 [1] - 汽车声学业务预计实现个位数同比增长,通过海外OEM和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份额增加以及产品组合扩展 [1] 新兴业务拓展 - 机器人领域,已建立机器人执行器产品组合,并开始向顶级机器人客户批量生产和发货 [8] - AI眼镜领域,是几家中国主要品牌特定扬声器的唯一供应商 [8] - 汽车领域,计划以2.88亿元人民币收购河北楚光汽车零部件53.7%的股份,加强汽车产品供应 [8] 财务预测 收入细分 - 声学、PSS、传感器与半导体、ED&PM、光学等业务在2023-2027财年有不同的收入规模、占比和同比增长率 [10] 损益预测 - 2023-2027财年,收入、成本、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11] 现金流量 - 2022-2027财年,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有不同表现 [18] 增长与盈利能力 - 2022-2027财年,收入、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长率和利润率指标有相应变化 [18] 估值 - 目标价基于25.2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的加权平均目标市盈率,各业务板块有不同的目标市盈率 [12][13]
中国通信服务(00552):中国综合智慧服务龙头,AI大模型浪潮点燃增长新引擎
招商证券· 2025-06-03 09: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通信服务定位“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由三大运营商持股,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持续增长 [8][12] - 公司在电信基建服务、业务流程外判服务和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三大业务领域均有布局,市场覆盖运营商、集客和海外三大市场 [12][28] - 战略新兴产业布局成果斐然,AI 算力需求驱动数字基建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8][56]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高科技属性不断增强,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37.31 亿元/39.01 亿元/41.0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7.6X/7.3X/6.9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定位为“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提供综合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包括电信基建服务、业务流程外判服务和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市场覆盖国内运营商、集客和海外市场 [12] - 历史沿革方面,公司原为中国电信辅业资产,2006 年成立并上市,后引入多元化股东结构 [20] - 公司治理上,股权结构多元化,实施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分红比例逐年提高 [22][24] 公司业务及市场 三大业务 - 电信基建服务(TIS)包括设计、施工、项目监理,2024 年营收 751.72 亿元,占比 50.1% [28]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BPO)包括网络维护、设施管理等,2024 年核心业务营收 404.37 亿元,同比增长 1.5% [28][81]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ACO)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2024 年营收 313.69 亿元,同比增长 8.4% [28] 三大市场 - 运营商市场实施“CAPEX + OPEX + 智慧应用”策略,2024 年收入增速 2.3% [51] - 集客市场聚焦优势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6%,ACO 业务收入占比突破 27% [52] - 海外市场拓展至四大区域,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 22.3%,ACO 业务增长约 59% [53] 战略新兴产业 - 2024 年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 780 亿元,占总新签合同比 37%,同比增长 30% [56] - 数字基建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 30%,中标 250 余个千万元以上项目 [58] - 智慧城市领域 2024 年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 40% [70] - 绿色低碳领域 2024 年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 25% [73] - 应急安全领域 2024 年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 30% [75] 财务分析 - 2024 年营业收入 1500 亿元,同比增长 0.9%,毛利润 175.96 亿元,同比增长 2.0%,毛利率达 11.7% [78] - 业务结构上,TIS 仍为主要业务,BPO 核心业务增长,ACO 业务增速较快 [81] - 市场方面,运营商市场平稳增长,集客市场新签合同额增长,海外市场加速扩张 [82] - 费用上,2024 年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0.9%,研发成本增长至 55.68 亿元,财务费用下降 7.2% [92] - 成本结构优化,分包成本占比下降,材料成本合理增长,直接员工成本占比下降 [93] - 经营性现金流 2024 年达 62.21 亿元,同比增长 16.1%,资金管理能力优化 [97] - 资产负债率 2024 年为 65.9%,净营业周期为 -20.3 天,同比扩大 68.7% [100]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38.89 亿元、1593.15 亿元、1654.17 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59%、3.53%、3.83% [102] - TIS 业务有望持续增长,BPO 业务有望稳健增长,ACO 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04]
吉利汽车(00175):银河系列继续实现较高增长,加快全球化布局
东方证券· 2025-06-02 22: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0.40 元人民币,22.26 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 5 月销量同环比增速预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银河系列销量同比高增长,全球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地,领克销量同比稳步向上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79,204、240,194、305,782、359,561、424,141 百万元,同比增长 21.1%、34.0%、27.3%、17.6%、18.0% [4] - 2023 - 2027 年营业利润分别为 3,806、7,644、12,708、14,514、18,417 百万元,同比增长 4.3%、100.8%、66.2%、14.2%、26.9% [4] - 2023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5,308、16,632、13,716、15,517、19,553 百万元,同比增长 0.9%、213.3%、 - 17.5%、13.1%、26.0% [4] - 2023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53、1.65、1.36、1.54、1.94 元 [4] - 2023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15.3%、15.9%、16.3%、16.6%、16.7% [4] - 2023 - 2027 年净利率分别为 3.0%、6.9%、4.5%、4.3%、4.6% [4] - 2023 - 2027 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6.6%、19.2%、12.7%、12.6%、13.8% [4] - 2023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29.0、9.3、11.2、9.9、7.9 倍 [4] - 2023 - 2027 年市净率分别为 1.8、1.7、1.4、1.3、1.1 倍 [4] 公司销量情况 - 5 月吉利汽车总销量 23.52 万辆,同比增长 46.4%,环比增长 0.5%;新能源汽车销量 13.80 万辆,同比增长 135.2%,环比增长 9.9%;出口 3.00 万辆,同比减少 19.9%,环比增长 24.4% [9] - 5 月吉利品牌销量 18.87 万辆,同比增长 56.9%,环比减少 2.1%;吉利银河销售 10.18 万辆,同比增长 273.2%,环比增长 5.4%;吉利中国星销售 8.68 万辆,环比减少 9.7%,中国星高端系列销量 3.64 万辆,同比增长 18.5%,环比减少 6.8% [9] - 5 月极氪品牌销量 1.89 万辆,同比增长 1.6%,环比增长 37.7%;极氪 007 GT 上市首月交付 1 万台 [9] - 5 月领克品牌销量 2.76 万辆,同比增长 26.9%,环比增长 0.1% [9] 公司新车动态 - 5 月 9 日吉利银河星耀 8 正式上市,共推出 7 款车型,售价 11.58 - 15.58 万元 [9] - 5 月 22 日吉利银河 M9 在意大利米兰全球首秀,定位大六座旗舰 SUV [9] - 5 月 16 日领克 09 EM - P 四驱 Max 上市,限时焕新价 23.58 万元起 [9] - 5 月 26 日,领克 03 + 性能进阶版加新登场,指导价 19.88 万起 [9] 公司海外布局 - 吉利开启新能源汽车海外试生产,首台国际 EX5 在印尼工厂下线;二季度吉利 EX5 将进入东欧、菲律宾、越南、墨西哥和巴西等多个新市场;星愿将进入拉美市场;领克和极氪品牌将进入埃及、乌拉圭、阿联酋等市场,极氪 7X 也将开启欧洲多国交付 [9] - 领克宣布进入墨西哥市场,预计三季度将进行首批交付;5 月 6 日大批量领克 08 EM - P 正式发往欧洲市场 [9]
理想汽车-W:纯电车型可期,VLA模型预计7月发布-20250602
国盛证券· 2025-06-02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市值 2809 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2015.HK)约 131 港元、(LI.O)约 33 美元,对应 25x 2025 P/E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2025Q1 毛利率超出预期,虽 Q1 销量和收入环比下降,但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展望 Q2 交付量和收入预计增长,不过盈利性有压力;后续多款车型将发布,MEGA Home 车型热销,超充网络为纯电车型保驾护航,VLA 模型 7 月发布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 销量 9.3 万,同比/环比分别+16%/-41%,收入同比/环比分别+1%/-41%至 259.3 亿人民币;毛利率 20.5%,同比/环比分别-0.1pct/+0.2pct,汽车/服务及其他毛利分别为 19.8%/35.4%;研发费用环比小幅增加至 25 亿,销售及行政费用录得 25 亿元、同比/环比均减少;归母净利润录得 6.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0%/-82%,归母净利润率 2.5%;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减少 20%/75%至 10.2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率为 3.9%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销量约 58/75/87 万辆,总收入达 1555/1979/2383 亿人民币;GAAP 归母净利润为 86/98/130 亿人民币,GAAP 归母净利润率为 5.5%/4.9%/5.4%;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为 103/119/153 亿人民币,non - GAAP 净利润率为 6.6%/6.0%/6.4% [5] 未来展望 - Q2 预计交付 12.3 - 12.8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13.3% - 17.9%;收入为 325 - 33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5% - 6.7%;因加大优惠力度,预计汽车毛利率在 19%左右 [2] - 首款纯电 SUV i8 将于 7 月正式发布、i6 将于 9 月发布;长期会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价格更合适的 MPV 和轿车产品 [2] 车型情况 - MEGA Home 车型 4 月 23 日推出,售价 55.98 万元,在订单中占比超 9 成,预计 7 月交付量提升至 2500 - 3000 辆 [3] 超充网络 - 截至 5 月 25 日,理想超充网络在全国有 2328 座超充站、12689 根超充桩;高速超充站 824 座、高速超充桩 3851 根;5C 超充桩充电 12min 补能 500 公里,i8 车型 10 分钟补能 500 公里,预计上市时拥有 2500 座理想超充站支持 [4] VLA 模型 - 计划在 i8 车型上同步发布 VLA 模型,8 月通过 OTA 推送到所有搭载 AD Max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上;通过四个阶段完成训练与推理过程,构建司机助理 [4] 财务指标预测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55,507|197,937|238,297| |增长率 YoY(%)|173|17|8|27|20|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11,704|8,032|8,575|9,772|12,965|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率|9.5|5.6|5.5|4.9|5.4| |Non - GAAP 净利润|12,093|10,657|10,309|11,909|15,302| |Non - GAAP 净利润率|9.8|7.4|6.6|6.0|6.4| |调整后 P/E(倍)|18|21|21|19|14| |P/B(倍)|3.6|3.1|2.8|2.5|2.1| [6] 核心预测 - 年度:2021 - 2027 年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总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预测 [15] - 季度:24Q1 - 25Q4 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总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预测 [16]
吉利汽车:系列点评二十六:新能源持续亮眼 极氪、领克发力高端-20250602
民生证券· 2025-06-02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4047.8/4896.9/5728.3亿元 归母净利162.1/220.9/259.8亿元 EPS为1.61/2.19/2.58元 [4] 事件概述 - 公司5月批发总销量23.5万辆 同比+46.4% 环比+0.5%;1 - 5月批发总销量117.3万辆 同比+48.6% [1] - 5月新能源销量138021辆 同比+135.2% 环比+9.9% 渗透率58.7%;1 - 5月新能源累计60.3万辆 同比+137.1% [1]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5月销量18.9万辆(银河101845辆含几何) 极氪5月销量18908辆 领克5月销量27630辆 [1] 1 - 5月新能源销量情况 - 1 - 5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 龙二地位加强 5月公司总批发销量23.5万辆 同比+46.4% 环比+0.5%;1 - 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17.3万辆 同比+48.6%;新能源累计60.3万辆 同比+137.1% [2] - 5月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 限时价11.58 - 15.58万元 上市6天大定破万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55亿(还原会计政策) 税后汇兑21.5亿 剔除汇兑后33.5亿 同比+114.6% 环比 - 6.5% 新能源驱动盈利改善逻辑逐步兑现 [2] 新品催化情况 - 2025年公司目标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5月领克900正式上市 推出四款配置车型 限时售价28.99 - 39.69万元 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截至5月17日订单已突破3万 [3] - 极氪豪华SUV极氪9X于上海车展亮相 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车型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3] 智能化布局情况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5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涵盖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千里浩瀚智驾等前沿技术 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4] - 车位到车位5月份将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成为行业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4] 财务数据预测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增长率(%)|34.0|68.5|21.0|17.0|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增长率(%)|213.3|-2.5|36.2|17.6| |EPS(元)|1.65|1.61|2.19|2.58| |P/E|10|10|7|6| |P/B|1.9|1.7|1.5|1.3| [5] 资产负债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25322|200024|223008|27776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40865|59713|66137|98048|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47458|94571|101304|114858| |存货(百万元)|23078|28921|36267|42784|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04070|107401|110383|111269| |固定资产(百万元)|26384|27682|29543|30199| |商誉及无形资产(百万元)|28785|30017|30139|29319|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307425|333391|389029|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7200|195343|207608|246437| |短期借款(百万元)|30|30|30|30|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86441|138888|144043|172159|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772|9772|9772|9772| |长期借贷(百万元)|3914|3914|3914|3914| |普通股股本(百万元)|184|184|184|184| |储备(百万元)|87353|97078|110329|12591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6742|96468|109719|12530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5678|5841|6292|7516|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2309|116011|132820|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307425|333391|389029| [21] 利润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其他收入(百万元)|0|0|0|0| |营业成本(百万元)|201993|337994|407420|474302| |销售费用(百万元)|13283|22668|25953|30360| |管理费用(百万元)|4897|12143|14691|18330| |研发费用(百万元)|10419|16191|19588|22913| |财务费用(百万元)|-692|-917|-1199|-1296| |权益性投资损益(百万元)|969|902|997|1028| |其他损益(百万元)|7140|0|0|0|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18404|17605|24232|29247| |所得税(百万元)|1604|1232|1696|2047| |净利润(百万元)|16799|16373|22536|27199|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67|164|451|122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EBIT(百万元)|17711|16689|23033|27951| |EBITDA(百万元)|27105|26158|32550|37616| |EPS(元)|1.65|1.61|2.19|2.58| [21] 现金流量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4745|27157|52220|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67|164|451|1224| |折旧摊销(百万元)|9393|9469|9517|9665|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百万元)|315|8903|-4896|1535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9017|-11503|-9522| |资本支出(百万元)|-13314|-12000|-11500|-9500| |其他投资(百万元)|4183|2983|-3|-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880|-9230|-10787| |借款增加(百万元)|-1496|0|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1558|0|0|0| |已付股利(百万元)|-2120|0|0|0| |其他(百万元)|-11238|-6880|-9230|-1078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8848|6423|31911| [21]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34.03|68.52|20.98|16.98|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3.32|-2.54|36.25|17.6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5.90|16.50|16.80|17.20| |盈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6.92|4.00|4.51|4.53| |盈利能力(%) - ROE|19.17|16.80|20.13|20.73| |盈利能力(%) - ROIC|16.78|14.61|17.86|19.0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9.71|66.72|65.20|65.8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9.95|-54.51|-53.61|-70.8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99|1.02|1.07|1.1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5|0.86|0.88|0.9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14|1.51|1.53|1.59|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00|5.3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78|3.00|2.88|3.00| |估值比率 - P/E|10|10|7|6| |估值比率 - P/B|1.9|1.7|1.5|1.3| |估值比率 - EV/EBITDA|4.67|4.84|3.89|3.36| [21]
小米集团-W(01810.HK):持续成长,持续创新
国盛证券· 2025-06-02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买入”评级,给予小米集团合理目标价 60 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 小米集团收入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总收入 1113 亿元,同比增长 47.4%,经调整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增长 64.5% [1] - 手机国内份额重回第一、全球份额持续扩张,2025Q1 手机收入 506 亿元,全球出货量 4180 万台,同比增长 3%,全球份额达 14.1%,中国市场出货份额达 18.8% [1] - IoT 践行高端化和国际化、大家电出海突破,2025Q1 收入 323 亿元,毛利率 25.2%,预计 2025 年收入增速高企,毛利率上行 [2] - 汽车 YU7 亮相,期待定价,2025Q1 汽车及 AI 创新业务收入 186 亿元,毛利率 23.2% [2] - AI 及创新业务发布自研芯片玄戒 O1 和玄戒 T1,公司将继续投入核心硬核技术 [3] 各业务总结 手机业务 - 2025Q1 收入 506 亿元,毛利率 12.4%,全球出货量 4180 万台,同比增长 3%,全球份额达 14.1%,中国市场出货份额达 18.8% [1] IoT 业务 - 2025Q1 收入 323 亿元,毛利率 25.2%,推进高端化战略,2025 年是大家电出海元年,2025 - 2029 年海外望建立 1 万家小米之家,预计 2025 年收入增速高企,毛利率上行 [2] 汽车业务 - 2025Q1 汽车及 AI 创新业务收入 186 亿元,毛利率 23.2%,5 月 22 日发布豪华高性能 SUV 车型 YU7,智驾配置拉满,期待定价公布后成新爆款 [2] AI 及创新业务 - 2025 年 5 月发布自研芯片玄戒 O1 和玄戒 T1,玄戒 O1 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将搭载于小米 15S Pro 手机和 Pad 7 Ultra 平板,玄戒 T1 集成首款自研 4G 基带,将搭载于小米手表 S4 eSIM 15 周年纪念版 [3] 财务预测总结 年度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为 4867/6345/7648 亿元,yoy +33%/+30%/+21%;消费电子主业经调整净利为 419/520/611 亿元,yoy +25%/+24%/+18%;汽车经调整净利为 -2/101/206 亿元 [3] 季度预测 - 2025Q1 收入 1113 亿元,经调整净利 106.8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 9.6%,yoy 64.5%;经调整净利 - 主业 108.8 亿元,经调整 NPM - 主业 11.7%,yoy 21% [14]
理想汽车-W(02015):纯电车型可期,VLA模型预计7月发布
国盛证券· 2025-06-02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销量约58/75/87万辆,总收入达1555/1979/2383亿人民币,给予目标市值2809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2015.HK)约131港元、(LI.O)约33美元,对应25x 2025 P/E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5Q1毛利率超出预期,虽Q1销量和收入环比下降,但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后续车型规划丰富,超充网络和VLA模型等技术亮点值得期待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2025Q1销量9.3万,同比/环比分别+16%/-41%,收入同比/环比分别+1%/-41%至259.3亿人民币,毛利率20.5%,同比/环比分别-0.1pct/+0.2pct,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0%/-82%,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减少20%/75%至10.2亿元 [1] - 预计Q2交付12.3 - 12.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3.3% - 17.9%,收入为325 - 3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 - 6.7%,汽车毛利率在19%左右 [2]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约58/75/87万辆,总收入达1555/1979/2383亿人民币,GAAP归母净利润为86/98/130亿人民币,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103/119/153亿人民币 [5] 车型情况 - 首款纯电SUV i8将于7月正式发布、i6将于9月发布,长期还会推出价格更合适的MPV和轿车产品 [2] - MEGA Home车型热销,4月23日推出,售价55.98万元,在订单中占比超9成,预计7月交付量提升至2500 - 3000辆 [3] 技术情况 - 截至5月25日,理想超充网络在全国有2328座超充站、12689根超充桩,i8车型搭载10分钟补能500公里的高压充电技术,预计上市时有2500座超充站支持 [4] - 7月在i8车型上同步发布VLA模型,8月推送到所有搭载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VLA模型意味着智能驾驶进步 [4] 核心预测 - 年度预测显示2021 - 2027年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收入、利润等指标变化,如2025E总销量577,664台,总收入155,507百万元 [15] - 季度预测显示24Q1 - 25Q4各季度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收入、利润等指标变化,如25Q1E总销量92,864台,总收入25,927百万元 [16]
小米集团-W(01810):持续成长,持续创新
国盛证券· 2025-06-02 21: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买入”评级,基于消费电子主业20x 2026e P/E、汽车2x 2026e P/S,给予小米集团合理目标价60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小米集团收入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 [1] - 手机国内份额重回第一、全球份额持续扩张,2025Q1手机收入506亿元,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全球份额达14.1%,中国市场出货份额达18.8% [1] - IoT践行高端化和国际化、大家电出海突破,2025Q1收入323亿元,毛利率25.2%,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高企,毛利率上行 [2] - 汽车YU7亮相,期待定价,2025Q1汽车及AI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毛利率23.2% [2] - AI及创新业务发布自研芯片玄戒O1和玄戒T1,公司将继续投入核心硬核技术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70,970 | 365,906 | 486,656 | 634,543 | 764,849 | | 增长率YoY(%) | -3 | 35 | 33 | 30 | 21 | | non - GAAP净利润(百万元) | 19,273 | 27,235 | 41,701 | 62,119 | 81,703 | | non - GAAP净利 - 主业(百万元) | 26,773 | 33,435 | 41,889 | 52,023 | 61,135 | | 增长率YoY(%) | 131 | 25 | 25 | 24 | 18 | | non - GAAP EPS(元/股) | 0.8 | 1.1 | 1.6 | 2.4 | 3.1 | | P/E(倍) | 61 | 44 | 29 | 20 | 15 | | P/B(倍) | 7.1 | 6.1 | 5.0 | 3.9 | 3.1 | [5] 股票信息 | 项目 | 详情 | | --- | --- | | 行业 | 海外 | | 前次评级 | 买入 | | 05月30日收盘价(港元) | 50.95 | | 总市值(百万港元) | 1,322,019.08 | | 总股本(百万股) | 26,009.15 | | 自由流通股(%) | 100.00 | | 30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 | 193.85 |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项目,利润表涵盖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现金流量表涵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等项目 [10][12]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等有不同程度增长 [12]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等指标呈现变化趋势 [12]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有相应数值 [12]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有相关数据 [12]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 [12] - 估值比率包括P/E、P/B、P/S等 [12] 财务预测 年度预测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收入(亿元) | 2,710 | 3,659 | 4,867 | 6,345 | 7,648 | | 智能手机 | 1,575 | 1,918 | 2,112 | 2,239 | 2,381 | | 智能手机出货量(百万) | 146 | 169 | 179 | 188 | 198 | | 其中:国内 | 36 | 42 | 51 | 53 | 56 | | 海外 | 110 | 127 | 129 | 135 | 142 | | ASP(元) | 1,081 | 1,137 | 1,177 | 1,189 | 1,202 | | IoT与消费产品 | 801 | 1,041 | 1,335 | 1,683 | 2,071 | | 互联网服务 | 301 | 341 | 395 | 463 | 536 | | 汽车 | - | 328 | 987 | 1,916 | 2,607 | | 汽车销量(万辆) | - | 14 | 40 | 81 | 111 | | 其他 | 33 | 32 | 38 | 45 | 53 | | 收入增速 | -3% | 35% | 33% | 30% | 21% | | 毛利率 | 21.2% | 20.9% | 22.9% | 24.3% | 25.0% | | 经调整净利(亿元) | 193 | 272 | 417 | 621 | 817 | | 经调整净利润率 | 7.1% | 7.4% | 8.6% | 9.8% | 10.7% | | 经调整净利 - 主业(亿元) | 268 | 334 | 419 | 520 | 611 | | 经调整NPM - 主业 | 9.9% | 10.0% | 10.8% | 11.7% | 12.1% | [13] 季度预测 | 项目 | 2024Q1 | 2024Q2 | 2024Q3 | 2024Q4 | 2025Q1 | 2025Q2e | 2025Q3e | 2025Q4e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入(亿元) | 755 | 889 | 925 | 1,090 | 1,113 | 1,137 | 1,229 | 1,387 | | 智能手机 | 465 | 465 | 475 | 513 | 506 | 512 | 523 | 571 | | 手机出货量(百万) | 40.6 | 42.2 | 43.1 | 42.7 | 41.8 | 45.3 | 46.3 | 46.1 | | 其中:大陆 | 9.5 | 10.0 | 10.2 | 12.2 | 13.3 | 11.5 | 11.7 | 14.1 | | 海外 | 31.1 | 32.2 | 32.9 | 30.5 | 28.5 | 33.8 | 34.6 | 32.0 | | ASP(元) | 1,145 | 1,102 | 1,101 | 1,202 | 1,211 | 1,130 | 1,130 | 1,239 | | IoT与消费产品 | 204 | 268 | 261 | 309 | 323 | 335 | 311 | 366 | | 互联网服务 | 80 | 83 | 85 | 93 | 91 | 95 | 99 | 110 | | 汽车 | - | 64 | 97 | 167 | 186 | 184 | 287 | 331 | | 汽车销量(万辆) | - | 2.7 | 4.0 | 7.0 | 7.6 | 7.5 | 11.7 | 13.5 | | 其他 | 6 | 10 | 8 | 8 | 7 | 12 | 9 | 10 | | 收入增速 | 27% | 32% | 30% | 49% | 47% | 28% | 33% | 27% | | 综合毛利率 | 22% | 21% | 20.4% | 20.6% | 22.8% | 22.6% | 23.0% | 23.3% | | 经调整净利(亿元) | 64.9 | 61.8 | 62.5 | 83.2 | 106.8 | 95.9 | 101.1 | 113.3 | | 经调整净利润率 | 8.6% | 6.9% | 6.8% | 7.6% | 9.6% | 8.4% | 8.2% | 8.2% | | 经调整净利 - 主业(亿元) | 89.9 | 79.8 | 77.5 | 83.0 | 108.8 | 96.9 | 101.3 | 111.9 | | 经调整NPM - 主业 | 11.9% | 9.7% | 9.4% | 9.4% | 11.7% | 10.2% | 10.7% | 10.6% | [14]
吉利汽车(00175):新能源持续亮眼,极氪、领克发力高端
民生证券· 2025-06-02 2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047.8/4896.9/5728.3亿元 归母净利162.1/220.9/259.8亿元 EPS为1.61/2.19/2.58元 对应5月30日17.62港元收盘价的PE为10/7/6倍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5月批发总销量23.5万辆 同比+46.4% 环比+0.5%;1 - 5月批发总销量117.3万辆 同比+48.6% [1] - 5月新能源销量138021辆 同比+135.2% 环比+9.9% 渗透率58.7%;1 - 5月新能源累计60.3万辆 同比+137.1% [1]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5月销量18.9万辆(银河101845辆含几何) 极氪5月销量18908辆 领克5月销量27630辆 [1] 1 - 5月新能源销量情况 - 1 - 5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大增 龙二地位加强 5月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 限时价11.58 - 15.58万元 上市6天大定破万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55亿(还原会计政策) 税后汇兑21.5亿 剔除汇兑后33.5亿 同比+114.6% 环比-6.5% 新能源驱动盈利改善逻辑逐步兑现 [2] 新品情况 - 2025年公司目标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5月领克900正式上市 推出四款配置车型 限时售价28.99 - 39.69万元 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截至5月17日订单已突破3万 [3] - 极氪豪华SUV极氪9X于上海车展亮相 车长超5.2米 轴距近3.2米 首发“千里浩瀚H9方案” 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车型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3] 智能化布局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5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涵盖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千里浩瀚智驾等前沿技术 并逐步应用于新车型 [4] - 车位到车位5月份将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成为行业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增长率(%)|34.0|68.5|21.0|17.0|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增长率(%)|213.3|-2.5|36.2|17.6| |EPS(元)|1.65|1.61|2.19|2.58| |P/E|10|10|7|6| |P/B|1.9|1.7|1.5|1.3| [5] 资产负债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25322|200024|223008|27776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40865|59713|66137|98048|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47458|94571|101304|114858| |存货(百万元)|23078|28921|36267|42784|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04070|107401|110383|111269|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307425|333391|389029|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7200|195343|207608|246437|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772|9772|9772|9772|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307425|333391|389029| [21] 利润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404783|489688|572828| |营业成本(百万元)|201993|337994|407420|474302| |销售费用(百万元)|13283|22668|25953|30360| |管理费用(百万元)|4897|12143|14691|18330| |研发费用(百万元)|10419|16191|19588|22913| |财务费用(百万元)|-692|-917|-1199|-1296|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18404|17605|24232|29247| |所得税(百万元)|1604|1232|1696|2047| |净利润(百万元)|16799|16373|22536|271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632|16209|22085|25975| [21] 现金流量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4745|27157|5222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9017|-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880|-9230|-1078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8848|6423|31911| [21]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68.52|20.98|16.98|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2.54|36.25|17.6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5.90|16.50|16.80|17.20| |盈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6.92|4.00|4.51|4.53| |盈利能力(%) - ROE|19.17|16.80|20.13|20.73| |盈利能力(%) - ROIC|16.78|14.61|17.86|19.0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9.71|66.72|65.20|65.8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9.95|-54.51|-53.61|-70.8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99|1.02|1.07|1.1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75|0.86|0.88|0.9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14|1.51|1.53|1.59|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00|5.3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78|3.00|2.88|3.00| |每股指标(元) - 每股收益|1.65|1.61|2.19|2.58| |每股指标(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2.63|3.45|2.69|5.18| |每股指标(元) - 每股净资产|8.60|9.57|10.88|12.43| |估值比率 - P/E|10|10|7|6| |估值比率 - P/B|1.9|1.7|1.5|1.3| |估值比率 - EV/EBITDA|4.67|4.84|3.89|3.36| [21]
贝克微(02149):潜在的EDA禁令不会阻碍公司成长
招银国际· 2025-06-02 19: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贝克微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69.5 港元不变,意味着公司股价仍有 22.4%的上行空间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 5 月 28 日发布新规定,禁止头部 EDA 软件公司向中国企业出售产品,标志美中技术脱钩趋势进一步升级,预计将加快中国 EDA 的国产替代进程 [1] - 贝克微自主开发的 EDA 平台使其免受出口限制影响,凭借全栈模拟 IC 设计能力将从出口限制中受益,独立于海外供应链的能力是宝贵战略资产 [9] - 贝克微是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的主要受益者,对 EDA 的自主可控能力将助其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趋势下维持稳健收入增长和较高利润率,目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销售收入:2023 - 2027 年分别为 464、579、770、1006、1284 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 31.6%、24.8%、33.0%、30.8%、27.6% [2] - 毛利率:2023 - 2027 年分别为 55.4%、53.0%、53.8%、53.5%、53.3% [2] - 净利润:2023 - 2027 年分别为 109.2、166.6、216.7、285.1、363.3 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 14.6%、52.6%、30.1%、31.5%、27.4% [2] - 每股收益:2023 - 2027 年分别为 2.42、2.78、3.61、4.75、6.05 元人民币 [2] - 市盈率:2023 - 2027 年分别为 21.5、18.7、14.4、11.0、8.6 倍 [2] - 股本回报率:2023 - 2027 年分别为 17.7%、18.1%、19.5%、20.9%、21.5% [2] 公司数据 - 市值 3408.0 百万港元,3 月平均流通量 7.9 百万港元,52 周内股价高/低为 56.80/23.05 港元,总股本 60.0 百万 [4] 股东结构 - CICCFT 持股 12.6%,惠理集团持股 6.6% [5] 股价表现 - 1 - 月绝对回报 19.0%,相对回报 13.0%;3 - 月绝对回报 96.2%,相对回报 93.3%;6 - 月绝对回报 96.2%,相对回报 63.6% [6] EDA 和 IP 市场市占率 - 2024 年 EDA 市场规模 113 亿美元,新思科技占 37%,Cadence 占 35%,西门子 EDA 占 16%,Ansys 占 5%,其他占 8% [10][11] - 2024 年 IP 市场规模 76 亿美元,新思科技占 24%,Cadence 占 7%,ARM 占 47%,其他占 22% [10][12] 同业对比 | 公司名称 | 股票代码 | 市值(百万美元) | 价格(本地货币) | FY25E 市盈率 | FY26E 市盈率 | FY25E 每股收益(美元) | FY26E 每股收益(美元) | | --- | --- | --- | --- | --- | --- | --- | --- | | 贝克微 | 2149 HK | 456 | 56.80 | 14.4 | 11.0 | 0.50 | 0.66 | | 圣邦股份 | 300661 CH | 6071 | 92.22 | 62.2 | 43.9 | 0.21 | 0.29 | | 纳芯微 | 688052 CH | 3621 | 182.80 | - | 144.4 | -0.03 | 0.18 | | 思瑞浦 | 688536 CH | 2672 | 145.01 | 115.3 | 55.8 | 0.17 | 0.36 | | 杰华特 | 688141 CH | 1869 | 30.10 | - | 144.0 | -0.05 | 0.03 | | | | | 平均值 | 64.0 | 79.8 | 0.2 | 0.3 | | 德州仪器 | TXN US | 168058 | 184.99 | 33.8 | 28.2 | 5.48 | 6.56 | | 亚德诺 | ADI US | 107066 | 215.75 | 29.1 | 24.5 | 7.42 | 8.81 | | | | | 平均值 | 31.4 | 26.3 | 6.5 | 7.7 | [13] 财务分析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 2022 - 2027 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运营费用等 [14][15] - 增长率方面,2022 - 2027 年销售收入、毛利润、经营利润、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 [15] - 盈利能力比率方面,2022 - 2027 年毛利率、营业利益率、股本回报率有相应变化 [15] - 资产负债比率方面,2022 - 2027 年流动比率有相应变化 [15] - 估值指标方面,2022 - 2027 年市盈率有相应变化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