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驾创新(02431):舱驾客户生态持续扩容,L4业务商业化实现突破
光大证券· 2025-08-26 14:4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 智能座舱需求提升 高阶智驾下沉推动域控制器需求增长 L4商业化加速贡献营收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6.1% 毛利润0.52亿元 同比增长54.8% 毛利率15%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期内亏损1.62亿元 同比扩大 主要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0.2% [1] 业务表现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收入2.41亿元 同比增长32.4% 占比69.8% [2] - L0-L2业务受益于商用车AEBS强制安装政策 已获得多家主流商用车厂商定点 [2] - L2+业务新增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定点 涵盖新能源车企高端车型、自主品牌豪华越野车型及长安汽车主力车型 基于地平线J6E/M芯片的域控制器产品将于2025年内交付 [2] - L4业务实现关键突破:苏州无人小巴项目商业化落地 截至2025年6月30日获10+个项目 无人物流车进入开放道路实测 预计Q4正式交付 [2] 智能座舱业务 - 收入0.61亿元 同比增长99.0% 占比17.6% 多个定点项目进入量产交付 [3] - DMS通过ASPICE V4.0 CL3国际认证 欧盟强制配备DDAW法规及国内法规完善推动渗透率提升 [3] 车路协同业务 - 收入38.6百万元 同比增长63.4% 占比11.2%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1亿/14.8亿/20.1亿元 同比增长54%/47%/36%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2.1亿/-1.3亿元 [4]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1007百万元 毛利率17.7% 营业开支537百万元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5.00港元 总市值101.69亿港元 总股本4.07亿股 [5] - 近1月绝对收益-0.4% 近3月绝对收益0.0% 近1年绝对收益28.9% [7]
中国宏桥(01378):动态跟踪报告:量价齐升助力业绩同比高增,高额回购彰显公司长期信心
光大证券· 2025-08-26 14:4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铝行业龙头地位和盈利预测上调 [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0.4亿元 同比增10.1% 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 同比增35% [1] - 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长 铝合金销量290.6万吨同比增2.4% 氧化铝销量636.8万吨同比增15.6% [1] - 铝合金平均售价17853元/吨同比增2.7% 氧化铝售价3243元/吨同比增10.3% [1] - 成本端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22.8%至675.67元/吨 [1] - 电解铝价格较年初提升4.7%至20820元/吨 行业需求保持韧性 [2] - 公司计划回购不低于30亿港元股份 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 股息率达11% [2] - 电解铝行业或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火电铝吨碳排放约13吨 水电铝仅1.8吨 [3] 财务表现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5.8%至247.3亿元 2026E上调5.6%至266.0亿元 2027E上调3.4%至287.1亿元 [3]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8.8/8.1/7.5倍 [3]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1669.82亿元 同比增6.92% [4] - 2025E预测ROE为20.0% 保持较高水平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E预计332.98亿元 持续稳健 [11] 市场数据 - 总股本96.21亿股 总市值2369.63亿港元 [5] - 近1年股价绝对收益149.1% 相对收益129.3% [8] - 近3个月换手率32.1% [5] 行业展望 - 2025年国内铝消费总量预计5435.49万吨 同比增1.46% [2] - 新能源汽车/输电线/空调等领域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2] - 碳市场推进可能推动水电铝价格溢价和行业节能降耗 [3]
保利物业(06049):业绩稳健前行,市拓量质齐优
平安证券· 2025-08-26 14:42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3][7] 核心观点 - 头部物管业绩稳健,物业基本盘夯实,营收利润增长仍具韧性[7] - 关联方保利发展销售额稳居行业首位,第三方拓展势头良好[7] - 社区增值服务优化布局,公共服务运营升级[7] - 预计公司维持行业领先地位,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2.84元、3.00元、3.15元[7] 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加5.3%[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6.82亿元、190.97亿元、205.29亿元,同比增长8.2%、8.0%、7.5%[6]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5.70亿元、16.57亿元、17.44亿元,同比增长6.5%、5.6%、5.2%[6]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18.0%,净利率从9.0%降至8.6%[6] - 预计2025-2027年ROE从14.4%降至13.0%,EPS从2.84元升至3.15元[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2.0倍、11.4倍、10.8倍,PB分别为1.7倍、1.6倍、1.4倍[6][7] 业务表现 - 截至2025H1合约面积10亿平米,在管面积8.3亿平米,规模优势持续强化[7] - 在管面积中第三方项目占比65.9%,非居业态占比61.5%,业态组合优化[7] - 2025H1第三方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9.9%,在基础物管收入中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7] - 新拓展第三方项目单年合同额增长17.2%,其中住宅、商办、公服分别同比增长32.2%、18.7%、12.5%[7] -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推出"保利速修"模式[7] - 公共服务从物业服务向"物业+产业运营"升级,进驻深圳西涌国际滨海旅游景区[7] 公司概况 - 行业:房地产[1] - 大股东:保利发展持股68.67%,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 - 总股本553.3百万股,全部为流通H股[1] - 总市值188.5亿元,每股净资产17.84元,资产负债率42.93%[1]
中海物业(02669):业绩平稳增长,管理持续优化
平安证券· 2025-08-26 14:3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作为央企物管领先者 关联方财务稳健实力雄厚 品质为先外拓强势 费用管控优势明显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宣派特别股息加大股东回报[7]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收益70.9亿元 同比增长3.7% 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7.7亿元 同比增长4.3%[4][7] - 综合毛利率17%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销管费用率2.1%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7]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56亿元 同比增长8.3% 毛利率15.5% 同比基本持平[7] - 非住户增值服务收益8.6亿元 同比下降5.9% 毛利率13.4%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7] - 住户增值服务收益6.1亿元 同比下降11.6% 毛利率35.2% 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7] - 停车位买卖业务收益0.3亿元 同比下降62.9%[7] - 新增订单31.8百万平米 84%来自独立第三方 新签合约总额22.6亿元[7] - 退盘26.8百万平米 在管面积净增5百万平米至4.4亿平米[7] - 在管面积中来自中建及中国海外集团占比60.9% 独立第三方占比39.1%[7] - 住宅项目占比72.6% 非住宅项目占比27.4%[7]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港币9仙 特别股息每股港币1仙[4]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45.43亿元 同比增长3.7% 2026E151.39亿元 同比增长4.1% 2027E157.75亿元 同比增长4.2%[6] - 2025E净利润15.96亿元 同比增长5.6% 2026E16.87亿元 同比增长5.7% 2027E17.85亿元 同比增长5.8%[6][9] - 2025E毛利率16.7% 2026E16.9% 2027E17.0%[6] - 2025E净利率11.0% 2026E11.2% 2027E11.4%[6] - 2025E ROE 25.7% 2026E22.8% 2027E20.7%[6] - 2025E EPS 0.49元 2026E0.51元 2027E0.54元[6][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E 11.0倍 2026E10.4倍 2027E9.8倍[6][7] 资产负债表 - 2025E货币资金47.85亿元 2026E60.24亿元 2027E73.29亿元[9] - 2025E应收账款26.88亿元 2026E27.98亿元 2027E29.15亿元[9] - 2025E总资产134.25亿元 2026E148.92亿元 2027E164.47亿元[9] - 2025E总负债71.33亿元 2026E74.17亿元 2027E77.19亿元[9] - 2025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62.19亿元 2026E73.91亿元 2027E86.31亿元[9] 现金流 - 2025E经营性现金净流量26.19亿元 2026E19.89亿元 2027E20.85亿元[10] - 2025E投资性现金净流量-2.23亿元 2026E-2.23亿元 2027E-2.23亿元[10] - 2025E筹资性现金净流量-5.48亿元 2026E-5.26亿元 2027E-5.57亿元[10]
洛阳钼业(03993):因当前股价已反映很高的铜价,所以下调评级(持有)
中银国际· 2025-08-26 14:34
投资评级 - 洛阳钼业评级下调至持有 目标价10.74港元 [4][5][6] - 荣昌生物评级下调至持有 目标价90港元 [7][9][10] - 保利物业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45.65港元 [12][13][14] 核心财务表现 - 洛阳钼业上半年净利润8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0% [4][6] - 荣昌生物上半年收入10.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 净亏损收窄42%至4.5亿元 [7][10] - 保利物业上半年收入8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6% 净利润增长5.3% [12][14] 业绩驱动因素 - 洛阳钼业增长主要来自金属价格上涨及净利息支出下降 [4][6] - 荣昌生物药品销售保持强劲势头 收入同比增长39% 环比增长9% [7][10] - 保利物业基础物业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3.1% 超出预期 [12][14] 未来展望 - 洛阳钼业预计下半年盈利环比增长32% 主因金属价格上涨及15亿元处置收益 [5][6] - 荣昌生物预计2025年净亏损减少50% 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7][10] - 保利物业上调2026-27年每股收益预测1.5-2.7% [13][14]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AI服务器采购总规模51亿元人民币 其中CUDA兼容GPU服务器占34% CANN兼容占66% [15][18] - 昆仑GPU在招标中获得70%-100%份额 在14亿元CUDA标包中中标超70% [16][20][23] - 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重点转向AI推理服务器 平均成本低于训练型服务器 [17][18] 技术突破 - 昆仑芯在CUDA兼容性方面技术突出 此前主要供给百度使用 [21][23] - 国内GPU公司港股上市预期估值300-1000亿港元 昆仑芯估值中值500亿港元 [22][23] 政策影响 - 上海出台多项房地产新政 包括放宽购房限制和针对性房产税减免 [24][27] - 上海取消二套房贷款利率差异 政策力度大于北京 [25][27] - 上海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9% 深圳可能效仿政策放松 [26][27]
颐海国际(01579):海外+第三方B端高增,关联方表现承压
中泰证券· 2025-08-26 14: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第三方业务增长强劲,尤其B端和海外渠道表现突出,但关联方业务因海底捞需求减少而承压 [4][6] - 2025H1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微增0.4%,但盈利预测因关联方压力下调 [4][5][6] - 公司通过新品推出和渠道优化推动第三方增长,同时费用率上升和关联方拖累短期盈利能力 [4][6] 财务表现 - 2025H1主营收入29.27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0.4%) [5] - 毛利率下降0.5pct至29.5%,销售费用率上升0.6pct至12.6%,管理费用率上升0.6pct至5.3% [6] - 2025E收入预测下调至68.79亿元(原72.45亿元),归母净利润下调至8.18亿元(原8.82亿元) [4][6] 业务分项 - 第三方收入20.64亿元(同比+6.5%),其中火锅调料增7.5%(量+13.3%),中式复调增4.8%(量+10.6%),方便速食增3.5%(量+15.1%) [6] - 关联方收入8.64亿元(同比-12.7%),火锅调料收入降14.6%(量-11.2%) [6] - 分渠道:第三方经销商收入17.27亿元(+2.1%),电商收入1.76亿元(+0.4%),B端客户收入1.56亿元(+131.8%) [6] - 分区域:海外收入2.66亿元(+34.4%),华北/华南收入分别降2.8%/2.2% [6] 产品表现 - 牛油火锅底料收入2.26亿元(+20.5%),蘸料收入1.86亿元(+12.6%) [6] - 鱼调料收入0.59亿元(+15.1%),24道菜系列收入0.32亿元(+17.5%) [6] - 方便速食"回家煮"系列新增0.30亿元至0.37亿元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68.79/74.28/80.29亿元(增速5%/8%/8%) [4][6] - 归母净利润预测8.18/9.11/10.26亿元(增速11%/11%/13%) [4][6] - 对应PE 17.1/15.3/13.6倍,PB 2.7/2.4/2.1倍 [4][6]
贝克微(02149):在战略调整中保持高盈利能力,2H25表现或更强劲
招银国际· 2025-08-26 14:2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维持93港元不变,潜在升幅53.0%(当前股价60.80港元)[1][3]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1H25收入达2.9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0.4%(1H24基数2.91亿元),毛利率51.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净利润7700万元(同比增长14.9%),净利率26.4%(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1] - 公司专注工业级长尾芯片市场,产品矩阵持续扩展,SKU数量增至850个,1H25新增130个SKU(FY23/24全年新增约235/275个),维持年度新增200+SKU预测[1][9] - 战略性调整分销渠道以降低对大客户依赖,虽短期影响收入增长(1H25库存同比上升21%),但长期增强业务韧性和地缘政治风险抵御能力[9] - 工业级模拟芯片市场现复苏迹象(德州仪器上调料价、ADI业绩改善),但晶圆厂产能紧张可能制约下半年收入增长(上半年预付款同比增长超50%)[9] - 图案晶圆商业模式和自研EDA平台支撑高利润率,预计FY25/26E毛利率保持在50%以上,净利率保持在26%以上[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收入增速预测从25%至16%(反映产能紧张),净利润预测微调至2.02亿元(此前2.08亿元,同比增长21%)[9] - FY25E收入672百万元(同比增长16.1%),净利润202百万元(同比增长21.2%),每股收益3.20元[2][9] - 当前估值对应17.4倍/13.8倍2025/26年预测市盈率,显著低于国内外同业平均水平(113.2倍/34.0倍FY25预测市盈率)[2][11] - 目标价基于26.6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此前25倍,因关税风险下降及分销调整接近完成),对应1倍PEG比率(2025-27E净利润年复合增速26%)[9] 同业对比与市场表现 - 国内同业思瑞浦(688536 CH)和圣邦股份(300661 CH)FY25E平均市盈率113.2倍,国际同业德州仪器(TXN US)和亚德诺(ADI US)FY25E平均市盈率34.0倍[11] - 公司市值1,094.4百万港元,总股本18.0百万股,52周股价区间73.25-25.25港元[4] - 近期股价表现强劲:1个月绝对回报3.1%(相对回报1.3%),3个月绝对回报19.9%(相对回报8.1%),6个月绝对回报94.9%(相对回报73.6%)[6]
华润电力(00836):纯火电权益核心利润保持增长,一次性因素扰动业绩
天风证券· 2025-08-26 14: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纯火电权益核心利润保持增长但一次性因素扰动业绩 上半年持有人应占利润78.72亿港元同比减少15.9% 核心业务利润82.78亿港元同比微增0.1% [1] - 煤价降幅大于电价降幅推动纯火电业务盈利改善 不含煤炭业务的纯火电权益核心利润达27.88亿港元 同比增长20.6%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扩张带动业绩提升 税前核心利润71.48亿港元同比增长7.4% [4] - 维持全年风光并网容量10GW目标 下半年计划投产火电权益装机5.98GW [2] 业务表现 - 火电业务:附属燃煤电厂上网电价391.2元/兆瓦时同比下降6.1% 标煤单价823.8元/吨同比下降11.8% 单位燃料成本241.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2.7% 点火价差149.9元/兆瓦时同比增加9.6元 [3] - 可再生能源业务:风电场售电量同比增长15.5% 光伏电站售电量同比增长31.3% 风电上网电价396.8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1% 光伏上网电价304.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6.1% [4] - 装机容量:火电权益装机39.14GW 风电权益装机25.55GW 光伏权益装机12.97GW 风电在建8.68GW 光伏在建6.52GW [2] 发展规划 - 上半年获得可再生能源开发指标5.87GW 其中风电3.99GW 光伏1.87GW [2] - 维持全年新增风光并网容量10GW目标不变 [2]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1亿港元/151亿港元/160亿港元(原预测153亿/163亿/173亿港元) [5] - 对应市盈率6.7倍/6.2倍/5.9倍 [5]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5,177.06百万股 总市值94,325.99百万港元 [6] - 每股净资产17.48港元 资产负债率66.27% [6] - 一年股价区间16.64-23.10港元 [6]
赢家时尚(03709):净利润表现稳健,渠道优化持续推进
国盛证券· 2025-08-26 14: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10倍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31.0亿元(同比-6%)净利润2.9亿元(同比+2%)净利率同比+0.8pct至9.3% [1] - 毛利率同比+0.1pct至76.4% 销售费用率同比-1.2pct至56.3% 管理费用率同比-1.1pct至10.1%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5.59/6.24亿元 对应增长率6.0%/12.6%/11.6% [4][5] 品牌表现与产品策略 - Koradior品牌收入10.4亿元(同比-1%)门店654家(较年初-22家) [2] - NAERSI品牌收入6.5亿元(同比-11%)门店425家(较年初-11家) [2] - NEXY.CO品牌收入4.8亿元(同比-4%)门店226家(较年初-9家) [2] - La Koradior品牌收入2.8亿元(同比+10%)表现突出 Elsewhere/NAERSILING/CADIDL/FUUNNY FEELLN同比分别-22%/-13%/-12%/-10% [2] - 产品SKC总数5894个(同比减少7.4%) 强调核心款式有效性 [2] 渠道结构与运营效率 - 直营/加盟/电商收入分别为24.3/0.8/5.9亿元 同比-8%/-38%/+9% [3] - 直营毛利率79.7%(同比+0.1pct) 加盟毛利率73.5%(同比-0.8pct) 电商毛利率63.4%(同比+2.3pct) [3] - 直营门店1388家(较年初-56家) 加盟门店377家(较年初-18家) 预计2025H2门店数量趋稳 [3] - 存货金额14.9亿元(同比+17%) 存货周转天数376天(同比+97天) [3] 未来展望与估值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或有下降 但通过降本控费、效率优化实现净利润稳健增长 [4] - 当前总市值5,252.21百万港元 对应2025年P/E 9.7倍 2026年P/E 8.6倍 [5][6] - 每股收益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0.71/0.79/0.89元 [5]
映恩生物-B(09606):生而全球化 ADC创新引擎驱动价值增长
麦高证券· 2025-08-26 14: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456.09港元[5] 核心观点 - 技术上平台化 战略上全球化 凭借高效执行力实现快速积累和爆发[1] - 拥有8条全球临床资产 最快管线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1] - 具备高效率、全球化、创新布局三大核心竞争优势[2] - 高效率体现在5年完成4大平台8项临床资产布局[2] - 全球化体现在临床开发+商业布局 已与BioNTech、GSK、百济神州等达成多项全球资产交易[2] - 创新布局形成层次错落管线矩阵 拥有全球进展前列的第三代ADC平台DITAC及创新双靶点平台DIBAC[2] 公司竞争优势 - 管理团队具备投资与产业双重背景 创始人朱忠远博士拥有20年生物技术创投经验[18] - 研发团队由三位资深科学家领衔 首席科学官邱杨博士曾任第一三共ADC早期开发负责人[18] - 科学顾问委员会由国际权威专家组成 包括曾主导Enhertu开发的Antoine Yver博士[19] - 股权结构多元化 礼来亚洲基金旗下LAV USD持股20.04%为最大股东[21] - 现金充裕 截至2024年底账面现金12.09亿元 可支持3年以上开发投入[41] 平台技术 - 四大创新平台构建从1.0到3.0战略:DITAC、DIBAC、DUPAC、DIMAC[25] - DITAC平台输出DB-1303(HER2 ADC)已进入全球III期[25] - DIBAC平台开发双特异性ADC 包括DB-1419(B7-H3×PD-L1)和DB-1418(EGFR×HER3)[26] - DUPAC平台致力于克服现有DXd类耐药瓶颈[26] - DIMAC平台产出BDCA2 ADC(DB-2304)针对自身免疫疾病[26] 核心管线进展 - DB-1303/BNT323为全球进展第二的第三代HER2 ADC[62] - DB-1303预计2025年在美国提交二线以上HER2表达子宫内膜癌上市申请[3] - 在中国提交二线以上HER2+乳腺癌上市申请[3] - HR+/HER2低表达乳腺癌全球注册临床推进中 有望与Enhertu分享市场[3] - DB-1311/BNT324为全球开发速度第一梯队的B7H3 ADC 已在多瘤种展现潜力[3] - DB-1310(HER3 ADC)早期临床数据积极[62] 合作与授权 - 已与合作伙伴达成总额超60亿美元合作项目[30] - 与BioNTech合作项目包括DB-1303、DB-1311、DB-1305等[31] - 与三生制药就DB-1303达成商业化合作 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31] - 与百济神州就DB-1312(B7-H4 ADC)达成合作[31] - 与GSK就DB-1324达成合作 潜在里程碑付款达9.75亿美元[31]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21.00/26.55/32.63亿元[4] - 2025-2027年收入增长率8.18%/26.41%/22.92%[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36/-4.48/-1.27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19.41亿元 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4] 行业分析 - ADC药物市场规模2032年将突破1151亿美元[49] - 中国市场2023-2028年CAGR达72.6% 远高于全球平均31.8%[49] - ADC已步入第三代设计 人源化IgG1抗体+可裂解连接子+TOP1i成为主流[48] - 映恩生物开发效率领先 DB-1303全球临床阶段仅4年[58] - 与恒瑞医药、第一三共相比 映恩在平台产出管线数量上具有竞争优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