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药业(000739):CDMO四问四答:华丽蜕变,跻身国内CDMO头部梯队
招商证券· 2025-07-17 2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5][8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普洛药业 CDMO 业务从技术投入到制造端体系全面升级,成为驱动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动力 [5][80] - 考虑到公司原料药业务结构调整和制剂集采续标影响,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10.0、12.1、15.2 亿元,同比 -3%、+21%、+25%,对应当前 PE17、14、11 倍 [5][8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认为普洛逐步进阶跻身国内 CDMO 头部梯队 - 业务发展历经早期积累、战略聚焦、加速发展三阶段,2020 年以来连续 5 年位居《中国医药 CDMO 企业 20 强》榜单前 5 名 [11][12] - 行业横向对比,CDMO 业务收入体量、增速、项目数量居前,目标 2 - 3 年后运营项目达 3000 个,每年 10 - 20 个进入商业化 [5][16] - 公司业务自身纵向发展,CDMO 收入、利润占比提升,成业绩增长主要力量且有望扩大占比 [22] - CDMO 收入结构上,国外客户业务占比高但国内业务量占比提升;产品结构向“起始原料药 + 注册中间体 + API + 制剂”转型升级;业务范围提供一站式服务 [29][30] 研发 D 端能力进度如何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投向 CDMO 发展,研发人员扩张,预计未来 2 年内达 1000 人左右 [5][41] - 在多地设研发中心和 BD Office,具备一站式研发生产服务能力,项目数量快速增长 [41] - 形成两大支持中心、八大技术平台的完整研发体系,各技术平台完善并应用于项目,还着重建设 PROTAC 与 ADC 技术方向能力 [42] 制造 M 端传统优势是否持续巩固 - 制造端经验可迁移,在提供有竞争力报价时保持较好毛利率 [58] - 加大技术投入、先进产能建设、质量/EHS 体系建设,建成多条高端产能,强化 M 端优势 [58] - 生产基地分布多地,能满足多业务板块生产服务,多个 Site 通过认证,具备灵活生产条件和产能放大能力 [61][63] 如何看待普洛 CDMO 未来的空间 - 项目维度,项目订单呈漏斗形态且高速增加,API 项目数量增长,未来进入商业化阶段将带动业务增长 [66] - 客户维度,服务全球超 420 家客户,覆盖全球市场,设 BD 办公室,有优秀商务团队 [72] - 具备四类 CDMO 客户,Big Pharma 为基石,国内创新药企占比有望提升,国外 Biotech 项目数占比超 10%,还与欧美 CDMO 合作,近年合作协议增加拓展客户圈 [78][79] 投资建议 - 普洛药业有“化学合成 + 生物发酵”技术能力和“多客户、多产品”竞争优势 [80] - 虽短期受原料药和制剂外部环境扰动,但中长期竞争力不变,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80]
李宁(02331):短期流水减速,聚焦新奥运周期下的高质量发展
东方证券· 2025-07-17 22: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0.07 港币 [2][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根据 Q2 零售情况和行业未来竞争态势,调整 25 - 26 年盈利预测并引入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 EPS 分别为 0.92、1.05 和 1.20 元,给予 2025 年 20 倍估值 [2][8] - Q2 流水减速,直营渠道调整继续,行业竞争加剧使终端折扣加深但库存保持健康,新奥运周期营销费用投放将加大,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 02331.HK,股价(2025 年 07 月 16 日)15.98 港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 20.69/12.32 港元,总股本/流通 H 股 258,481/258,481 万股,H 股市值 41,305 百万港币,国家/地区为中国,行业是纺织服装 [3] 业绩表现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7,598、28,676、28,945、30,673、32,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7.0%、3.9%、0.9%、6.0%、6.8%;营业利润分别为 4,256、4,110、3,216、3,680、4,186 百万元,同比增长 -21.4%、-3.4%、-21.8%、14.4%、13.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3,187、3,013、2,380、2,723、3,098 百万元,同比增长 -21.6%、-5.5%、-21.0%、14.4%、13.7% [2] 渠道情况 - Q2 全渠道流水同比低单增长,线下直营、线下批发和电商业务流水分别为中单下降、低单增长和中单增长,各细分渠道较 Q1 减速,上半年李宁品牌渠道净减少 18 个,直营净减少 19 个,预计全年直营净减少 10 家左右,加盟净增加 40 家左右 [7] 行业竞争与库存 - 25 年以来国内运动服饰行业竞争白热化,促销频繁,线上折扣力度加深,预计公司 Q2 终端折扣环比 Q1 加深,库存库销比保持在 4 个月左右的行业领先水平 [7] 营销投入 - 5 月初李宁成为 2025 - 2028 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预计 25H2 和 26 年营销费用投放加大,短期影响盈利但支撑中期发展 [7] 大股东增持 - 6 月 20 日至 7 月 16 日,大股东非凡领越增持公司股份 2875.7 万股,占总股本约 1.11%,平均每股收购价约 15.83 港元,总代价约 4.55 亿港元,持股比例上升至约 12.34% [7] 可比公司估值 - 截至 2025 年 7 月 16 日,安踏、耐克、露露柠檬、牧高笛、彪马等可比公司有不同的股价、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调整后 2025 年平均市盈率为 20 倍 [9]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分析 [11]
宏盛华源(601096):中报预告业绩高增,外部需求与内部提效共同发力
长江证券· 2025-07-17 2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1.93 - 2.14亿元,同比增长90.99% - 111.77%;扣非净利润1.84 - 2.05亿元,同比增长154.98% - 184.08% [2][4] - 公司预计业绩显著提升,因积极开拓市场和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带动利润增长;2025年1 - 5月电网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9.8%,上半年国网多项迎峰度夏工程和特高压工程投运,带动投资规模攀升;1 - 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7月4日全国电力负荷创新高,下游电力需求强劲有望带动电网投资上升;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3.6亿元,对应PE约32.5倍,维持“买入”评级 [9]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2025年7月16日收盘价4.36元,总股本267,516万股,流通A股164,298万股,每股净资产1.68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5.53/3.50元 [6]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139|10800|11500|13000| |净利润(百万元)|230|358|453|54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30|358|453|548| |EPS(元)|0.09|0.13|0.17|0.20| |净利率|2.3%|3.3%|3.9%|4.2%| |总资产收益率|2.5%|3.8%|4.6%|5.2%| |净资产收益率|5.2%|7.7%|9.1%|10.2%| [15]
继峰股份(603997):点评:格拉默盈利环比持续改善,扣非利润同环比较好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7-17 2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公司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元(中枢),同比+912.4%,环比+25.9% [2][5] - 未来公司在格拉默加持下,凭借自身优势快速突破全球各大整车厂,在手订单丰富,乘用车座椅项目盈利可期 [2][11] - 公司海外整合成效逐步体现,未来随海外盈利能力改善将带来较大利润弹性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发布2025Q2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元(中枢),同比+912.4%,环比+25.9% [5] 行业情况 - 2025Q2全球汽车产销高景气,中国乘用车Q2产量701.0万辆,同比增长11.7%,环比增长7.7%;美国轻型车Q2销量418.1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6.8%;欧洲乘用车4 - 5月注册量253.6万辆,同比增长16.7% [11] 公司情况 - 受益于下游销量增长及国内座椅等新业务放量,2025Q2公司收入有望实现较好增长 [11] - 海外整合成效持续显现,格拉默2025Q2收入4.7亿欧元(约33.5亿人民币),同比 - 6.9%,环比 - 4.3%,经营性息税前利润0.1亿欧元(约0.8亿人民币),同比 - 42.1%,环比+20.6%,对应利润率2.5%,同比 - 1.5pct,环比+0.5pct,环比持续改善 [11] - 得益于海外盈利改善,2025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中枢);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元(中枢),同比+912.4%,环比+25.9% [11] - 公司格拉默减负后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座椅业务快速放量带动收入业绩双升 [11] - 公司在格拉默加持下,凭借自身优势快速突破全球各大整车厂,在手订单丰富,未来订单落地放量,乘用车座椅项目盈利可期 [11] - 公司开拓空调出风口和车载冰箱业务,均已获多家定点,不断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1、10.3、13.5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5.9X、15.3X、11.7X [11]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数据 [16]
中国黄金国际(02099):金铜双擎,涅槃重生
天风证券· 2025-07-17 21: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目标价91.4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黄金国际作为央企控股的金铜平台,资源优质,长山壕矿稳定、甲玛矿扩产潜力大,受益于金价上涨和铜价中枢上移,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增长显著,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黄金国际:依托央企优势,巩固全球矿业领先地位 - 公司是中国黄金集团海外上市平台,聚焦金铜资源,有长山壕金矿和甲玛矿,2024年黄金和铜产量分别为5.1吨和4.8万吨 [12] - 控股股东为中国黄金集团,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集团资源实力雄厚 [15] - 2020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波动,24年扭亏为盈,主要因金铜价格上行与甲玛矿复产,毛利率和净利率回升,业务结构优化,费用管控有效,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分红可观 [19][20][25] 内延外拓并举,矿产增长可期 - 长山壕矿位于内蒙古,有两个低品位近地表黄金矿床,截至2024年报,探明 + 控制 + 推断黄金资源量158.57吨,储量15.02吨,储采比4.42年;2020 - 2024年产量和销量有变化,24年销售收入2.47亿美元;生产成本稳定,24年克金销售成本约380.8元/克;未来预计2025年产量2.4 - 2.6吨 [33][37][43] - 甲玛矿是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综合采矿及选矿能力5万吨/日;截至2024年底,探明 + 控制多种金属资源量,证实 + 概略多种金属储量;2020 - 2024年铜、金、银等产销量有变化,24年销售收入5.097亿美元;铜单位销售成本维稳,副产收益上行,单位利润走阔;2025年产量规划增长,长期实施“三步走”规划提产50% + [44][46][56] 金价上涨与铜价中枢上移,双重驱动盈利增长新机遇 - 黄金方面,美国财政纪律松散,前期风险偏好修复后回摆,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组合下,美元与美债收益率分化,市场对MMT持续性担忧加重,各国央行增持黄金,2024年COMEX黄金价格涨27.08%,预计2025年金价继续上行 [3][70] - 铜方面,供给端矿端干扰、资本开支下行、资源贫化、加工费下滑、废铜供应波动制约供给;需求端传统需求中电网投资托底、家电有增长点、传统汽车和建筑用铜有不同情况,新兴需求中新能源和AI算力提供增量;供需偏紧,铜价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4][72][9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6/3.62/5.04亿美元,yoy + 388%/+18%/+39%;对应归母净利润为22.0/26.0/36.3亿元 [5] - 投资建议:综合选取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15X,给予中国黄金国际2025年估值15X,对应目标市值330亿元(362亿港币),目标价91.4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安踏体育(02020):多品牌发力集团流水依然亮眼,新业态探索成效显著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7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多品牌矩阵资源稀缺,主品牌表现稳健,FILA聚焦高端时尚,业务调整高效,重回向上趋势,户外新品牌延续强劲势头,持续看好公司稀缺且优质的多品牌矩阵组合未来的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维持25 - 27年盈利预测,预计净利润分别为134.1/147.0/160.1亿元,对应PE为18/16/15倍,24年利润包含Amer Sports上市及配售带来的一次性收益36.7亿元,若剔除为119.3亿元,同口径下25年利润增速为12%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从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623.6/708.3/779.5/839.2/900.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14%/10%/8%/7% [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4/156.0/134.1/147.0/160.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5%/52%/-14%/10%/9% [6] - 每股收益(摊薄)分别为3.61/5.41/4.65/5.10/5.55元/股,毛利率分别为62.6%/62.2%/62.0%/62.5%/62.9%,市盈率分别为23/15/18/16/15倍 [6] 公司点评 - 2025年二季度集团实现中双位数流水增长,安踏主品牌流水增长低单位数,FILA增长中单位数,其他所有品牌流水增长50 - 55%;上半年安踏主品牌流水增长中单位数,FILA增长高单位数,其他所有品牌流水增长60 - 65% [7] - 安踏品牌二季度因门店升级焕新、未大幅放低折扣、线上商品体系未有效打通等因素增速放缓,6月已任命新电商负责人,预计下半年销售表现逐步改善,全年有望达高单位数流水增长目标 [7] - 安踏品牌新零售业态成效显著,安踏冠军店接近100家,店效比普通店高约80%,同店高双位数增长;SV集合店超60家,店效更高;超级安踏店上半年约70家,店效是传统店一倍,同店高双位数增长,但模式仍在调整 [7] - FILA二季度流水中单位数增长,核心驱动为主力品牌大货加快复苏、电商渠道增长亮眼,下半年基数低,全年中单位数增长目标达成率较高 [7] - 新品牌继续超预期,二季度迪桑特流水增长超40%,可隆超70%,Maia active超30%;上半年整体流水增长接近65%;6月完成对狼爪品牌收购并任命新总裁 [7] - 二季度末安踏及FILA库销比均为5个月左右,保持健康;安踏大货线下约7.3折,电商约5折,FILA二季度电商折扣率下探1 - 2个点,线下基本稳定,其他品牌线下折扣率9折左右;上半年公司费用管控较好 [7] 各品牌分季度零售额表现 - 2023 - 2025年各品牌不同季度零售额有不同表现,如2023年安踏品牌全年高单位数增长,FILA品牌全年10 - 20%高段增长,其他品牌全年60 - 65%增长等 [13] 合并损益表 - 从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624/708/779/839/90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 - 233/-268/-295/-314/-333亿元等多项财务数据 [15]
泡泡玛特(09992):25H1预告超预期,看好IP长线运营能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7 2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公告2025中期业绩盈喜,25H1收入增速不低于200%(136.73亿),集团利润增速不低于350% [7] - 利润率快速提升原因是高毛利商品和高毛利地区占比提升、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和控制费用 [7] - 公司IP、产品、渠道均处于上行周期,单IP价值、产品品类、海外渠道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7] -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63.01亿、130.38亿、309.94亿、424.15亿、529.2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107%、138%、37%、25% [6] - 2023 - 2027E Non IFRS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4亿、32.20亿、103.36亿、143.53亿、179.9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7%、172%、221%、39%、25% [6] - 2023 - 2027E Non IFRS每股收益分别为0.88、2.43、7.70、10.69、13.40元/股 [6] - 2023 - 2027E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2%、29.6%、48.8%、40.5%、33.7% [6]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261、96、30、22、17 [6] - 2023 - 2027E市净率分别为40、29、15、9、6 [6] 公司研究/公司点评 业绩情况 - 25H1收入增速不低于200%(136.73亿),集团利润增速不低于350%,对应24H1基数为9.97亿 [7] 利润率提升原因 - 高毛利商品和高毛利地区(海外)占比提升、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和控制费用 [7] 渠道数据跟踪 - 中国内地外零售店合计达177家,较年初增加40.5% [7] - 北美已开53家店,较年初翻倍,加大新地区及中部地区布局 [7] - 亚太地区新增14家,其中东南亚新增9家,加快东南亚渠道拓展并布局线上渠道 [7] - 欧洲已开21家,年初以来新增10家,新市场需求火热,未来有望高增 [7] 新品数据跟踪 - 多个IP新产品热度高,新秀IP Zsiga、经典IP SP和Dimoo系列手办点赞数排名靠前 [7] - 公司联名外部IP资源提升,Labubu热潮转化为品牌破圈,辐射效应持续 [7] 后续跟踪重点 - 持续塑造和运营好IP,合理分配资源 [7] - 提升品类扩张能力,丰富IP而非消耗IP,关注积木等周边及相关活动 [7] - 观察区域扩张节奏 [7]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 - 2027年营收预期至309.94亿、424.15亿、529.22亿元 [7] - 上调2025 - 2027年Non - IFRS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03.36亿、143.53亿、179.92亿元 [7] 合并利润表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63.01亿、130.38亿、309.94亿、424.15亿、529.22亿元 [8]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24.37亿、43.30亿、85.53亿、114.78亿、141.75亿元 [8] - 2023 - 2027E毛利分别为38.64亿、87.08亿、224.41亿、309.37亿、387.46亿元 [8] - 2023 - 2027E除税前盈利分别为14.16亿、43.66亿、136.47亿、188.68亿、236.57亿元 [8] - 2023 - 2027E所得税开支分别为3.27亿、10.57亿、33.31亿、46.09亿、57.82亿元 [8] - 2023 - 2027E净利润 - non IFRS分别为11.91亿、34.03亿、105.42亿、145.67亿、182.60亿元 [8] - 2023 - 2027E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0.06亿、1.83亿、2.06亿、2.14亿、2.68亿元 [8]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non IFRS分别为11.84亿、32.20亿、103.36亿、143.53亿、179.92亿元 [8]
金龙汽车(600686):2025H1 业绩预告点评:25Q2盈利中枢继续抬升,降本增效效果显现
东吴证券· 2025-07-17 20: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预告符合预期,25Q2盈利中枢继续抬升,降本增效效果显现,出口拉动销量环比提升,订单放量驱动增长,国内外市场同步突破,三龙整合与管理层换届有望推动公司进入发展新阶段,维持“买入”评级[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9,400|22,966|24,987|26,757|28,497| |同比(%)|6.36|18.38|8.80|7.09|6.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5.10|157.74|444.24|644.36|827.48| |同比(%)|119.41|110.05|181.62|45.05|28.4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10|0.22|0.62|0.90|1.15| | P/E(现价&最新摊薄)|121.84|58.00|20.60|14.20|11.0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8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9.30/19.79元,市净率2.92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9,185.38百万元[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4.38元,资产负债率85.90%,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717.05百万股[6] 业绩情况 - 20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1.16亿元,25Q2预计0.69亿元,同环比+42%/+48%;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0.12亿元,25Q2预计0.22亿元,实现五年来首次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7] 销量情况 - 2025年Q1/Q2公司销量分别为1.10/1.15万辆,同比+11.19%/-12.20%,2025Q2单车净利润为0.60万元,同环比+62%/+43%;2025Q2大中客占总销量比重分别为57%,同比-2.0pct/+5.0pct[7] 出口情况 - 2025年H1公司出口销量1.4万辆,同比+52.4%,新能源出口销量2028辆;25Q2出口0.7万辆,同环比+22.4pct/-1.3pct,新能源出口1078辆,同环比+0.3%/+13%[7] 市场突破情况 - 海外市场方面,子公司金旅客车4月向沙特发运234台定制化高端旅游客车,延续交付势头,深耕中东市场二十年累计交付超5000辆且复购率达80%,依托全球化KD工厂加速产能输出;国内市场3月中标辽宁抚顺300台公交大单,多地实现批量交付及空白市场突破,新能源重卡完成订单交付并签约示范项目,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近40%[7] 公司发展新阶段 - 2024年12月公司与金龙旅行车公司少数股东嘉隆集团完成金龙旅行车公司40%股权交割,三龙整合完毕;2025年4月公司原董事长卸任,新任管理层上任预计将内部提效放到更重要位置,公司利润释放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7,333|30,165|32,806|36,110| |负债合计(百万元)|23,027|25,324|27,106|29,30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249|3,636|4,281|5,108| |净利润(百万元)|273|592|859|1,10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8|444|644|827| |毛利率(%)|10.21|12.00|13.00|14.00| |归母净利率(%)|0.69|1.78|2.41|2.90| |收入增长率(%)|18.38|8.80|7.09|6.5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10.05|181.62|45.05|28.42|[8]
北控水务集团(00371):全国性水务龙头,分红保障稳健收益
长江证券· 2025-07-17 19: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北控水务集团“买入”评级 [1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控水务集团为全国性水务龙头,分红保障稳健收益 水务运营板块产能利用率爬坡,供水及污水处理业务有望稳健增长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业绩增速压力已逐步释放 公司资本开支下行,自由现金流转正,2021年以来每股分红金额不低于0.157港元,持续稳健分红能力值得看好 [4]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北控水务集团2008年成立,业务从水务运营向环保全领域延伸 包括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供水服务等业务 积极拓展轻资产运营模式,工程业务收缩,2024年毛利占比降至6.4% [7][17] - 截至2024年末,北京控股持有公司41.1%股份,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三峡系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香港、三峡资本香港、长电国际分别持有公司8.68%、5.14%、1.99%股权 [7] - 公司已过项目建设高峰期,2024年资本开支降至41.1亿元 2021年以来每股分红金额不低于0.157港元,2024年分红对应股息率达6.22% [7] 水务板块 行业情况 - 2014 - 2023年城市供水总量、污水处理量平稳增长 2022 - 2023年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速放缓 行业投资高峰期已过,2022年公司自由现金流转正 推算2025 - 2027年供水、污水处理规模CAGR达0.37%、1.2% [47][52] - 竞争格局呈现区域垄断和全国性龙头并存趋势 2023年公司自来水/污水市占率分别为1.8%/8.2% [8][59] 产能情况 - 公司2022年开始缩减未投资产能 截至2024年末投运产能3384万吨/日,产能弹性降至29.2% 2015 - 2024年污水及再生水处理量、供水量复合增速达10.2%、14.7% 产能利用率有爬坡空间,预计水务业务稳健增长 [8] 价格情况 - 公司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调整及时,呈上升态势 自来水价格自201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2.14元/吨 统计自2023年11月以来部分城市自来水调价案例,居民用水第一阶梯基本水价平均增加0.36元/吨,平均涨幅为21.3% 公司有望受益于本轮调价周期 [8][91] 其他业务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 - 2024年综合治理项目/建设BOT水务项目的股东应占溢利占比降至7.8%/4.6%,对利润影响相对可控 公司已停止新增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资,相关业务收入下降 [9][97] 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 - 2024年在公司应占股东溢利中占比8.0% 包括水厂设备总包、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设备等业务 考虑到水处理行业步入成熟期,传统水厂技术服务与设备销售增速有限 智慧水务在上行期,或贡献增量 [10][100] 城市资源 - 2024年在公司应占股东溢利中占比1.7% 截至2024年底,待执行订单总额78.5亿元,年化金额15.0亿元 城市服务收入稳健增长,危废处理业务收入下降、毛利率下滑 [9][105] 财务分析 盈利及成长能力 - 近3年因出售联营公司、计提减值等,业绩出现波动 运营占比提升,后续业绩稳定性有望提升 2015 - 2019年公司收入快速增长,复合增速达29.1% 2021 - 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达3.3% [10][111]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4%,同比下降0.9pct 资产规模1666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50.9% 负债规模1106亿元,长期借款占比54.6% [125][129] 应收账款 - 2024年末谨慎口径的应收账款为208.5亿元 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75.8%在一年以内,应收账款65.1%账龄在一年以内 期待化债政策下应收账款改善 [10][13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6.6/17.0/1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0%、2.2%、1.0% 假设分红在2024年基础上以3%的绝对值增长,分别为16.7/17.2/17.7亿港币,对应2025/7/16股价股息率分别为6.4%/6.6%/6.8% [142]
惠普(HPQ):普利:收入持平同利润下跌对比明显,市场份额下降推动企业变革
华通证券国际· 2025-07-17 19: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惠普2025财年第二财季净收入同比增长但利润下跌,市场份额下降促使企业变革,未来需保持个人系统业务增长并探索打印业务新增长点,在AI PC领域加速追赶同行 [2][10][18] 财务表现 - 2025第二财季净收入132亿美元,同比增长3.3%,环比下降2.1%;GAAP摊薄每股收益0.42美元,同比跌31%;Non - GAAP摊薄每股净收益0.71美元,同比下滑13%;营业利润79.30亿美元且持续下滑;归母净利润4.06亿美元,同比下降28.14% [3][10]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达5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净利润22.91亿美元,同比下降17.43%;2026年营收599.26亿美元,同比增幅9.00%,净利润25.71亿美元,同比恢复12.19%;对应PE倍数2025年为10.83倍,2026年9.67倍,2027年11.42倍 [4] 业务发展 个人系统(PS)业务 - 收入90亿美元,占总营收68%,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营业利润率4.5%;消费类PS净收入增长2%,商业PS净收入增长9%;总单位数增长6%,消费品PS单位下降2%,商用PS单位增长11% [11] - 商用PC需求稳定,出货量增长1%,企业端换机周期启动;消费市场PC销量因远程办公/教育需求延续有复苏趋势,新兴市场(亚太)贡献显著;新品搭载AI技术,高端机型竞争力增强 [11] 打印业务 - 收入42亿美元,占比32%,同比下降4%(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3%),连续多季度下滑;营业利润率19.5%,消费印刷净收入下降3%,企业印刷净收入下降3%,供应净收入下降5%;硬件总单位增长1%,消费印刷单位增长3%,商业印刷单位下降2% [11] 全球PC市场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总出货量同比增长9.4%,达6270万台,实现连续六个季度增长;笔记本电脑出货量4940万台,同比增长10%;台式机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增长8% [15] - 联想保持全球PC市场领先地位,出货量达1520万台,占市场份额24.2%;惠普出货量年增长6%,达1280万台,占市场份额20.3%;戴尔出货量950万台,实现3%的增长,占市场份额15.2% [12][15] - PC市场增长受AI和Windows 11系统换代推动;预估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超1亿台,占PC出货总量40%,到2028年达2.05亿台,2024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44%;Windows 10换代空间大推动市场增长 [16][17] - 政策不稳定使PC市场有变数,关税增加致美国PC市场终端厂商压力增长,头部OEM厂商加速推进生产多元化,惠普计划到年底美国销售产品90%在中国以外生产 [17][18] 未来发展与总结 - 惠普需保持个人系统业务增长,探索新的打印解决方案,推出智能化打印设备;在AI PC领域加速追赶同行,若2025财年未达成25%出货目标,可能失去AI PC话语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