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从“跑马”到“打拳” 赛场上的人形机器人何时走进家庭?
新华财经· 2025-07-03 17:24
今年,从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到格斗大赛上的硬核开打,人形机器人"火出圈"的背后折射出我国人形机 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技术突破。 然而,从赛场炫技到走进千家万户,人形机器人仍面临重重关卡。业内专家指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在 多元场景的普及,亟待解决数据瓶颈与成本控制两大关键问题。 如何解决数据"卡脖子"问题? 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高度依赖数据的"喂养"。从跑马拉松时的"跌跌撞撞"到擂台上实现"鲤鱼打挺",都体 现了数据的关键驱动作用。业内普遍认为,海量数据训练是人形机器人实现智能化迭代的核心需求。 当前,人形机器人数据远不足以支撑其"智能化"需求。重庆大学教授刘雳宇指出,人形机器人算法需要 大量标注数据进行训练,但是目前数据规模小,高质量数据获取难,大模型泛化能力差,直接导致人形 机器人在语义理解和意图识别等方面受限,影响综合决策能力。 为何人形机器人数据获取如此困难?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向宏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开放环境 无限场景方面,现实世界开放环境中的场景组合近乎无限,但现有数据集覆盖范围极其有限,像跌倒恢 复、非结构化地形行走等关键技能缺乏高质量数据支撑。在文化差异性方面,不同地域的宗教文化、生 活环境等方 ...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阿里云拟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甲骨文与OpenAI拓展星际之门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9:21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跌1.57%,持仓股恒玄科技领跌4.85%,福昕软件下跌3.89%,复旦微电下跌3.61%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跌1.30%,持仓股快克智能领跌7.27%,江苏雷利下跌5.36%,雷赛智能下跌4.72% [1] - 机器人ETF当日交易金额6.13亿元,居相同标的ETF首位,近7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8.57亿元 [1] 行业动态 - 阿里云宣布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马来西亚第三个可用区已上线,菲律宾第二个可用区计划10月启用 [2] - 阿里云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联合超1000家企业打造10余个行业AI示范项目,并与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培养10万名AI人才 [2] - Open AI计划从甲骨文租用4.5吉瓦数据中心电力,相当于可为数百万美国家庭供电的能源规模 [2] - 湖北省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AI核心领域 [2]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203万台,市场规模约3185亿人民币 [3] -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或进入产业扩张期,AGI技术突破、供应链完善、需求打开将推动板块性投资机会 [3]
半年过去了,一级市场现在咋样了
虎嗅· 2025-07-01 14:54
公司战略调整 - 下半年工作重点为"抓两端":一端是加快3期基金call款和投放进度,去年投放任务仅完成一半,上半年投放不及预期,需加强投资经理考核[2] - 另一端是加强退出策略:优先推动被投企业港股上市,其次考虑新三板转北交所,剩余项目尽量通过回购或诉讼方式退出[3] - 公司调整港股上市态度,从去年"打断腿"的抵制转为积极推动,认为需抓住当前港股流动性窗口期[3] 退出策略执行 - 被投企业港股上市成为优先选择,A股因不确定性被排除[4] - 面临回购执行困难:有创始人以重度抑郁症为由拒绝回购[6],另有创始人因个人连带回购导致家庭矛盾[6] - 诉讼追偿面临挑战:存在债务人通过离婚转移资产、财务资料"失窃"等阻碍执行的情况[7][8] 投资策略讨论 - 内部对投资阶段限制提出质疑,认为去年"投早投小投硬"策略导致错过后期项目机会[5] - 行业方向选择困难:新消费领域受限、低空经济缺乏标的、人形机器人估值过高、AI应用未见突破、AI硬件难以落地[5] - 港股IPO通道顺畅引发策略调整讨论,但具体方向待半年度工作会议确定[5]
铁近科技完成近2亿元战略融资,董事长陈志强控股59%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4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战略融资 交易规模近2亿元 由鼎晖投资领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创新 市场开拓与二期工厂建设 [1] - 融资目的为巩固微型及特微型轴承领域领先地位 深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 法定代表人为陈志强 注册资本4535 41万元 [1] - 主营业务为特微型轴承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品内孔尺寸1 0-8 0mm [1] - 产品应用于工业装备 医疗器械 低空经济 具身机器人 消费电子等行业 [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2 74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2 84亿元 [1] - 2023年净利润5986 56万元 2024年净利润4896 36万元 [1] 股权结构 - 陈志强直接持股30 62% 通过万震合伙持股5 51% 钰贤合伙持股4 86% [4] - 陈志强与吴雄 包平 陆亚军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三人分别持股8 33% 5 26% 2 87% [4] - 陈志强之弟陈雷强持股1 20% 为一致行动人 陈志强合计控制58 64%表决权 [4] 管理层背景 - 陈志强出生于1975年11月 大专学历 [5] - 1995-2016年任职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历任研削科职员至科长 [5] - 2016年加入公司 历任副总经理 2018年7月起任董事长 [5]
模拟芯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需求回暖进行时,国产替代与并购整合共筑成长动能
华创证券· 2025-06-30 1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底部已过,需求回暖叠加终端创新助力行业新一轮成长,海外公司占主导,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并购是行业做大做强关键手段,国内厂商进入平台化整合阶段,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纳芯微、圣邦股份、思瑞浦、杰华特 [4] 各部分总结 模拟芯片是真实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桥梁,产品种类丰富、应用广泛 - 模拟芯片是连接真实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核心桥梁,承担信号感知与转换功能,具有生命周期长、品类多等特点,技术演进路径区别于数字IC [19][23] - 按定制化程度,模拟芯片分为专用型与通用型,专用型占主导,通用型涵盖信号链与电源管理两类 [24][25] - 电源管理芯片产业链包含“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环节,厂商分为IDM与Fabless两类,IDM适合高可靠性场景,Fabless适应消费电子等赛道 [31][33]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走出下行周期,预计2025年规模同比回升6.7%至843.4亿美元,中国大陆为最大消费市场,自给率提升,市场规模有望稳健增长 [31][38] - 模拟芯片下游多元分布,汽车与通信市场是主要增长引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制造加速、5G通信技术演进带动相关芯片需求增长 [39] 需求回暖叠加终端创新,模拟芯片有望迈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 行业自2022Q4进入下行周期,当前周期低点已过,从25Q1开始进入上行周期,海外龙头库存止涨或下滑,需求复苏拐点已现 [47][48] - 模拟芯片厂商长期成长需捕捉下游结构性变革,德州仪器不同阶段受益于工业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汽车深化与AI终端等需求增长 [55][58][59][60] - 消费电子领域,“国补”政策提振需求,端侧AI应用落地增加模拟芯片应用场景 [61][62] - 工业自动化领域,市场周期回暖,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带动模拟芯片需求增长 [66][69][71] - 汽车电子领域,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电动化与智能化驱动模拟芯片用量增长,单车芯片价值量扩容,模拟IC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73][77][82] - 服务器领域,AI算力需求驱动数据中心扩容,模拟芯片在电源管理、信号转换、通信等环节价值提升 [85][91] - 无线通讯领域,5G基站建设加速,驱动模拟芯片市场扩容,相关信号链与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未来6G技术演进有望拉动高性能模拟芯片需求 [92][93] 国产替代乘势纵深突破,自给率提升与整合共筑成长动能 - 海外公司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前十企业均为海外公司,CR10达68%,中国市场仍由外资主导,国内厂商替代空间广阔 [99] - 政策引导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本土模拟IC厂商产品布局丰富,自给率有望持续提升,消费电子领域国产化率领先,工业、汽车等中高端市场有替代空间 [103][104][107] - 海外龙头通过并购实现产品平台化与客户体系绑定,国内厂商进入并购整合加速期,通过横向并购补齐产品线,推动市场走向集中 [108][115] 相关标的 - 纳芯微25Q1收入创新高,毛利率改善,受益于汽车、AI、机器人等市场需求增长,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收购麦歌恩完善产品布局 [117][118][120] - 圣邦股份深耕模拟芯片领域,产品覆盖信号链及电源管理,通过收并购整合资源,加强竞争力 [121][122] - 思瑞浦聚焦泛工业应用领域,内生外延协同发力构建平台化产品体系,25Q1营收增长,毛利率环比改善 [123][124][125] - 杰华特是虚拟IDM模拟芯片厂商,多相电源业务迎来放量期,打破海外大厂垄断,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并购完善产品布局 [126][127]
Robotaxi开启试运营,人形机器人中长期信心不改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27 09:28
特斯拉Robotaxi服务上线 - Robotaxi服务于6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推出,首批投入约10辆升级版Model Y车型,采取邀请制运营,用户可通过"Tesla Robotaxi"应用程序预约 [1] - 服务采用固定费率计价,单次行程收费4.2美元,覆盖奥斯汀市南部区域,运营时间为早6时至晚12时,目前前排座位仍配备安全员值守 [4][5] - 未来计划投入Cybercab等更多车型扩充车队,并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商业化落地有望带来全新增长 [4][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机遇 - Optimus量产进度受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影响较大,战略定位为最高优先级,现有零部件生产工艺不成熟,供应链初步建立影响大规模量产效率 [2] - 特斯拉通过一体化压铸、简化设计、全新组装工艺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今年进行量产阶段前的试错,为后续十倍产能快速跃升做准备 [2] - 新技术方案和供应链调整将给零部件厂商带来新机遇,推荐技术能力、成本控制、产能爬坡具备优势的企业 [3] 投资建议 - 平台化布局企业具备竞争优势,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凯迪股份、捷昌驱动 [3] - 灵巧手是Optimus Gen3最大边际变化,推荐德昌电机控股 [3] - 丝杠是人形机器人优质赛道,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关注贝斯特、北特科技、兆丰股份 [6] - 线性关节总成价值量大,推荐双林股份、德昌电机控股、捷昌驱动 [6] - 微型丝杠有望迎来独立行情,推荐雷迪克、浙江荣泰,关注长盛轴承 [6] - 内螺纹磨床投资机会,推荐双林股份(科之鑫)、嵘泰股份(河北力准),关注华辰装备、秦川机床、日发精机 [6] - 传感器推荐开特股份,关注凌云股份、安培龙 [6]
平安先进制造股票基金经理张荫先: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未来多年的黄金投资赛道
全景网· 2025-06-25 15:41
行业前景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未来数年乃至十年间有望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 [1][2] -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在2030年达到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2]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品 [3] 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快速迭代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提供强大"大脑" [2] - 全球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力成本上升,替代需求日益迫切 [2] - 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 [2] 市场现状 - 2025年预计实现千台级别以上生产交付,合计有望突破万台 [2] - 应用场景将从特斯拉工厂扩展到制造业全面渗透,最终进入家庭日常生活 [2] 中国供应链 - 中国凭借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积累的制造业基础,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3]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体量超三分之一,为本体厂商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3] - 中国在具身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3] 投资机会 - 从本体厂商到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整个产业链都蕴含丰富投资价值 [3] - 建议关注在机器人业务中存在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 [4] - 建议挖掘主业基本面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 [4]
张江纪录|开普勒K2“大黄蜂”:20公斤负载创料箱搬运赛项纪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赛事与纪录 - 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在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张江启动赛)中创造20公斤负载纪录,展现工业应用领域突破 [1] - 大赛为全球首个技能链条完整、技术全面、行业前沿的国际赛事,代表具身智能领域最高水平 [2] - 赛事阶段性成果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构建技术与应用交汇平台 [2] 技术突破 - K2"大黄蜂"实现充电1小时、续航8小时,远超行业1-3小时平均水平,采用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提升能效 [3] - 行星滚柱丝杠技术使承载能力提高数倍,定位精度达微米级,单臂负载15公斤,双臂协同负载30公斤 [3] - 精旋动力旋转执行器支持毫米级精细操作,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可替代1.5名工人作业量 [3] 工业应用 - 料箱搬运场景与物流仓储、汽车制造、3C装配等行业需求高度契合,已在上汽通用完成车缝检测、冲压件上料等实训 [5] - 头部物流企业采用K2进行货物搬运分拣,客户认可其稳定性、避障能力及人机交互安全性 [5] - 团队专注工业场景商业化落地,因需求刚性且任务挑战性强,30公斤承载能力可扩展复杂任务 [5] 产业生态 - 张江机器人谷汇聚完整产业链,涵盖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资本支持 [7] - 园区集聚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等领军企业,构建一体化孵化链条 [7] 公司发展 - 开普勒获浦东创投、张江科投等Pre-A到Pre-A+轮融资,将加大本体结构、双足步态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发 [9] - 计划在物流搬运、工业产线上下料场景扩大试点,目标3-5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领先落地蓝领机器人 [9]
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子何处︱长三角经济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18 20:21
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正以差异化路径加速技术落地与产业协 同,形成"各展所长、互补共生"的突围格局。 从蛇年春晚"人机共舞"惊艳亮相,到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人机共跑"引发热议,中国科技力量正以具象 化方式刷新公众认知。当机器人与人类在舞台上同频共舞、在赛道上并驾齐驱,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技 术浪潮的产业坐标将落子何处? 尽管人形机器人持续升温,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技术方面,能源系统的瓶颈、智能决策 与感知能力的局限、数据生态与算力的制约,都是关键制约因素。应用场景方面,尽管市场对人形机器 人的需求巨大,但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能力和可靠性仍有待提升。此外,资本的热捧虽然为行业带来了资 金支持,但也可能引发泡沫。因此,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和资本理性投资之间找到平 衡,促进人形机器人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家庭,成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 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正以差异化路径加速技术落地与产业协 同,形成"各展所长、互补共生"的突围格局。 产业布局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地图(2025H1)》统计,目 ...
家电行业月度报告:海运费价格上涨,出口端从“爆发式补库”转向“稳态需求支撑”-20250617
山西证券· 2025-06-17 11: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电排产增速放缓,关税政策影响出口;家电 5 月出口量增速转负,短期出口承压;原材料价格平稳,成本压力小;各航线海运费价格跳升,成本增加;投资建议分配置型、拐点型、景气度、主题型四条主线 [4][7][12][20][26][31][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白电排产:关税政策波动对出口影响较大 - 家用空调、冰箱排产增速逐月放缓,洗衣机排产平稳;家用空调旺季内外销排产分化大,外销因备货前置和关税调整增速为负;冰箱内销排产 6 - 7 月回暖,美国加征关税加大外销波动性;洗衣机内销淡季,外销受关税影响可能形成拖累 [12][15][17] 家电出口:5 月家电出口量增速转负,短期出口承压 - 5 月家电出口量增速转负,从“爆发式补库”转向“稳态需求支撑”;过去两年出口景气度高,后续可开拓新兴市场,布局高端化和智能化 [20] 原材料:价格平稳,对成本端不构成压力 - 螺纹钢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压力小;6 月 13 日 LME 铜、乙烯价格环比有增长,螺纹钢期货结算价环比下降,整体价格平稳 [26] 各航线海运费:“抢出口”现象导致价格跳升 - 多航线航仓紧张,海运费价格跳升;6 月 13 日各航线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增长,家电运费成本增加;头部企业可对冲波动,海运价格短期受地缘政治和旺季需求支撑,中长期看运力过剩和成本压力博弈 [31] 投资建议 - 配置型:白电景气度高,建议配置业绩兑现度高、估值下探空间有限且有高股息的白电板块,标的有美的集团等 [7][37] - 拐点型:小家电和厨电需求疲软,低基数叠加刺激政策有望回暖,标的有极米科技等 [7][37] - 景气度:黑电技术升级,miniled 渗透率提升,国产黑电品牌优势加强,清洁电器海外市场高增长,标的有海信视像、石头科技等 [7][37][38] - 主题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利好,家电零部件企业或切入带动股价上涨,标的有三花智控等 [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