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福莱特玻璃(06865)涨超3% 9月光伏玻璃上调报价 机构料公司盈利边际改善预期将进一步增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0:08
股价表现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上涨3.56%至12.21港元 成交额5785.46万港元 [1] 光伏玻璃价格变动 - 9月2.0mm光伏玻璃报价较8月初上调2元/平方米 [1] - 涨价原因为供需改善优于预期及组件价格涨势确立 [1] - 行业库存天数持续下降 [1] 行业供需状况 - 光伏玻璃行业供需基本恢复平衡 [1] - 行业反内卷呼声较高 [1] - 光伏玻璃是光伏产业链中高度自律环节 [1] - 预计供需长期保持动态平衡 [1] 公司盈利前景 - 福莱特作为龙头公司盈利水平优于行业 [1] - 若9月涨价落地 公司单平净利将扭亏为盈 [1] - 有望率先跟随主链盈利修复 [1] - 若组件排产修复 盈利边际改善预期将进一步增强 [1] 行业关注点 - 市场关注9月玻璃涨价能否落地及可持续性 [1] - 需持续关注涨价后下游客户接受度 [1] - 需关注光伏玻璃点火复产情况 [1]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0910
瑞达期货· 2025-09-10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产业链报价虽小幅上调,但市场供强需弱格局未变,终端成交压力大,后续预计价格走弱,对多晶硅需求形成抑制 [2] - 供给增加、需求减弱,预计下周多晶硅行情继续调整,本周应警惕基本面压制价格回落 [2] - 多晶硅继续回落目前有所支撑,后续回落幅度下滑,短期受基本面影响震荡下行可能性加大,建议暂时观望或布局看跌期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多晶硅为52885元/吨,环比 -635;主力持仓量为137072手,环比 -5908;多晶硅11 - 12价差为 -2425,环比 -145;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为44220元/吨,环比 -890 [2] 现货市场 - 品种现货价多晶硅为51600元/吨,环比 -50;基差为 -1920元/吨,环比2140;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为6.2美元/千克,环比0 [2] - 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为30元/千克,环比0;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为36元/千克,环比0;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为34.8元/千克,环比0 [2] 上游情况 - 主力合约收盘价工业硅为8665元/吨,环比255;品种现货价为9100元/吨,环比0 [2] - 出口数量工业硅为52919.65吨,环比 -12197.89;进口数量为2211.36吨,环比71.51;产量为366800吨,环比33600;社会库存总计为55.2万吨,环比1 [2] 产业情况 - 多晶硅产量当月值为12.5万吨,环比2;进口数量当月值为1170吨,环比57 [2] - 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为6.76美元/千克,环比0.14;中国进口均价为2.19美元/吨,环比 -0.14 [2]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产量为6638.2万千瓦,环比 -100.4;平均价太阳能电池片为0.82元/W,环比0.01 [2] - 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当月值为110432.68万个,环比21456.82;进口数量当月值为14525.65万个,环比3429.75;进口均价当月值为0.29美元/个,环比 -0.02 [2] - 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为29.72,环比0.62 [2] 行业消息 - 9月11日交易时起,多晶硅期货PS2511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及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五 [2] - 多晶硅供应端周度产量上行、库存本周小幅下滑,预计后续增幅有限;需求端硅片价格平稳部分企业提价,但下游观望浓厚,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渐显 [2]
有色金属周度报告-20250905
新纪元期货· 2025-09-05 19: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氧化铝弱势震荡运行,沪铝逢低做多为主,关注需求端旺季预期兑现情况;多晶硅消息面扰动频繁,期价宽幅震荡,需警惕市场情绪反复,仓位不宜过重 [47][50] - 中长期进入下游消费旺季,若消费复苏,沪铝存在上行动力;多晶硅下游实际需求改善有限,行业库存仍偏高 [48][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主要金属现货价格走势 - 本周铜主力合约价格从79410涨至80140,涨幅0.92%,现货价格从79350涨至79970,涨幅0.78%;铝主力合约价格从20740降至20695,跌幅0.22%,现货价格从20720降至20650,跌幅0.34%;锌主力合约价格从22140涨至22155,涨幅0.07%,现货价格从22030涨至22040,涨幅0.05%;铅主力合约价格从16880涨至16900,涨幅0.12%,现货价格持平;镍主力合约价格从121700降至121310,跌幅0.32%,现货价格从122400降至121700,跌幅0.57%;氧化铝主力合约价格从3036降至3006,跌幅0.99%,现货价格从3240降至3210,跌幅0.93%;工业硅主力合约价格从8390涨至8820,涨幅5.13%,现货价格从9400降至9300,跌幅1.06%;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从77180降至74260,跌幅3.78%,现货价格从83700降至75400,跌幅9.92%;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从49555涨至56735,涨幅14.49%,现货价格从49000涨至51600,涨幅5.31% [2] 主要三大交易所铜库存走势 - 截至9月5日,上期所铜库存为8.19万吨,较上周增加0.22万吨,涨幅2.76%;LME铜库存为15.83万吨,较上周增加0.03万吨,涨幅0.19%;截至9月4日,COMEX铜库存为30.27万吨,较上周增加2.75万吨,涨幅9.99%,关税政策落地后,COMEX铜库存仍在累增 [12][13] 铜精矿加工费 - 截至9月4日,铜精矿现货TC为-40.60美元/吨,周度上涨至0.46美元/吨,矿端紧张预期依旧存在 [16] 锂辉石精矿指数 - 截止9月5日,锂辉石精矿(CIF中国)指数最新报价为871美元/吨,较8月29日水平下降23美元 [18] 锌精矿加工费与库存 - 截止9月5日,LME锌库存为5.41万吨,较上周减少0.24万吨,跌幅4.25%;上期所锌库存为4.08万吨,较上周增加0.28万吨,涨幅7.37%;截至8月29日,锌精矿主要港口TC为90美元/吨,较上周大幅上涨15美元 [22][23] 铝相关情况 - 铝土矿供给扰动暂缓,但仍有发酵空间,市场高库存与需求增长、几内亚发运下降影响相互博弈,短期内进口铝土矿价格预计偏强震荡 [24][26] - 氧化铝开工小幅下降,库存继续增加,截至9月5日,上期所氧化铝库存为11.23万吨,较上周增加1.45万吨 [27][29] - 电解铝开工维持高位运行,2025年始终维持95%以上开工率,因铝水比例原因,市场上可供流通原铝不多,整体库存较低;截至9月5日,LME铝库存为48.47万吨,较上周增加3625吨,上期所铝库存为12.41万吨,较上周减少1518吨,截至9月4日,COMEX铝库存为9511公吨,较上周减少25公吨,本周电解铝库存继续累库 [34][36][37] 有色金属需求端 - 7月汽车产销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1 - 7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1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41] - 1 - 7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8.3%;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6.5%,住宅竣工面积下降17.3% [43]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2%,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2.1%;1 - 7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223.25GW,7月光伏新增规模11.64GW,对比6月环比下降18.9%,对比去年同期下降44.7% [45] 策略推荐 - 氧化铝期货价格维持弱势震荡格局,当下铝土矿供应担忧情绪衰退,市场回归氧化铝供应过剩基本面交易逻辑;电解铝期货价格维持震荡走势,厂家因利润高企开工意愿强烈,开工率保持高位,近期供给小幅增加,需求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下游加工企业订单转好预期增强,行业开工结构性分化,部分再生铝企业税收返还政策终止,对原铝消费形成支撑,短期内沪铝逢低做多为主,突破21000元/吨需需求配合 [46] - 多晶硅主力2511合约突破上市以来新高,周度涨幅14.49%,“反内卷”政策刺激卷土重来,多晶硅率先成为政策落地“试验田”,政策信号提振光伏行业信心;目前多晶硅基本面仍有压力,供给高位增长,需求端下游补库需求下实际需求改善有限,库存偏高,当前政策托底下行情易涨难跌,需警惕消息面扰动频繁,期价宽幅震荡,市场情绪反复,仓位不宜过重 [49]
TCL中环半年再亏42亿部分经营指标快速恶化 百亿融资折戟后负债率升至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8.48% [1] - 毛利率降至-7.57%,同比下降4.7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降至-36.10%,同比下降16.51个百分点 [1] - 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亏损,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陷入亏损困境 [1]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达21.93亿元,同比增加4.96亿元,费用率攀升至16.37%,同比上升5.90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00%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6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9.97%,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67% [1] - 费用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投入产出比明显失衡 [2] 资产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达66.54%,同比上升11.22个百分点 [2] - 付息债务比例高达49.00% [2]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5.7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5.16% [2] - 短期偿债压力持续增大 [2] 运营效率 - 存货账面价值63.17亿元,占净资产的23.67% [2] - 存货跌价准备20.22亿元,计提比例达24.25% [2] - 应收账款从62亿元小幅下降至60亿元 [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64.54天大幅上升至72.95天 [2] 子公司影响 - 控股子公司Maxeon业务未见起色,受全球光伏市场竞争激烈影响 [3] - Maxeon组件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导致产品积压和市场份额下降 [3] 融资与项目 - 2024年12月终止可转债发行,原计划募资不超过138亿元 [3] - 2024年5月将募资总额从138亿元下调至49亿元,缩水64.5% [3] - 融资失败导致暂停太阳能电池相关项目推进 [3] - 可能影响下一代TOPCon电池技术布局节奏 [3] 行业环境 - 电池片开工率不足60%,硅片和硅料开工率低于50% [2] - 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处于去库存阶段 [2] - 2024年单晶PERC电池片全年跌幅约24%,N型TOPCon电池全年跌幅高达40.23% [4] - 光伏产业链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4]
光伏连续爆发,阳光电源爆涨超11%,最低费率的光伏龙头ETF(516290)大涨6%强势3连阳,重磅方案印发重拳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28
指数与ETF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强势上涨6.13% 成分股锦浪科技上涨17.79% 晶盛机电上涨15.88% 阿特斯上涨13.07% 美畅股份和阳光电源等个股跟涨 [1] - 光伏龙头ETF上涨5.88% 最新价报0.56元 近1周累计上涨2.73% [1] - ETF盘中换手率12.28% 成交额6208.37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5421.36万元 [1] - 近2周份额增长32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3/10 [1] - 最新资金净流出533.07万元 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1030.46万元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向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要求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 全行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4] - 政策明确优化产业布局 打造国际领先产业基地 依法治理光伏产品低价竞争 [4] - 华泰证券指出国内储能产业链价格竞争接近尾声 储能电池价格已上涨 海外市场盈利优于国内 [4] - 华创证券数据显示社保基金2025年上半年持续增持电力设备行业 反映对新能源产业链长期看好 [5] 行业发展前景 - 电力设备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光伏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长 储能配套需求提升及海外市场拓展 [5] - 国内特高压核准加快和海外订单增长推动光伏产业链企业业绩释放 [5] - 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和板块情绪右侧拐点 [5] - 光伏龙头ETF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市场主流费率的三分之一 [5]
久违的深跌出现了,下一步思路是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5:49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4日市场全天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4.25%,科创50指数跌超6.08%,沪指跌1.25%,深成指跌2.83%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02亿元,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 [3] - 平均股价下跌2.36%,三日累计下跌5.79% [6] - 主要股指出现破位迹象:沪指跌破20日线,深指下穿10日线触及20日线,创业板指下穿5日及10日线,科创50指数低开于10日线接近20日线 [4] 板块及指数表现分化 - 零售、食品、造纸、光伏等板块涨幅居前,CPO、半导体、元件、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2] - 偏核心资产的沪深300指数创4月8日以来最大跌幅2.12%,而万得微盘股逆势上涨0.99% [4][5] - 主要宽基指数年初至今表现分化:万得微盘股涨61.76%,北证50涨48.29%,创业板指涨29.63%,科创50涨24.07%,红利指数下跌4.82% [5] 科技龙头股巨震 - 成交额榜前列科技股大面积下跌:中际旭创跌13.39%成交367.32亿元,新易盛跌15.58%成交349.7亿元,寒武纪-U跌14.45%成交280.14亿元 [14] - 科技龙头股波动和成交量较本周二进一步放大,工业富联相对跌幅较小仅2.05% [14] - 资金出逃主因系"涨太多",中泰证券认为若9月出现调整应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战略性机会 [15] 金融及红利资产异动 - 午后银行、券商等金融板块异动拉升:太平洋触及涨停,华林证券涨超5%,农业银行尾盘涨超5% [8] - 红利资产如电力、煤炭等板块异动"救场",沪指一度从3733.34点触底回升 [10] -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市场资金面改善,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 [13] 技术支撑与后市展望 - 业内人士认为沪指3731点附近有支撑,最低到3674点附近将出现反弹,关注3600点上方支撑 [10][11] - 若周线级别调整,沪指震荡区间约250-300点,尾盘回升至20日线附近 [11] - 参考7月底8月初经验,20日线支撑力度再度面临考验,明日为关键修复节点 [13] 行业机会展望 - 中原证券建议短线关注游戏、光伏设备、电池及电子化学品等行业投资机会 [13] - 中信证券认为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具备差异化优势厂商将迎业绩反转 [15] - 华泰证券持续看好固态电池产业链,预计2025年整车厂与电池厂将实现飞速迭代 [15]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0903
瑞达期货· 2025-09-03 1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给增加需求减弱,多晶硅行情将继续调整,价格虽有成本和政策支撑,但上方空间受下游接受程度限制,大概率继续呈现震荡走势;工业硅需求有所企稳,供给依旧增加,整体维持震荡下行态势;今日多晶硅走低后拉升,整体横盘震荡,从技术形态看,预计向下概率超向上,但警惕下行后受市场消息影响重新拉升;操作建议为暂时观望或布局看跌期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多晶硅主力收盘价52160元/吨,环比涨285;主力持仓量149210手,环比增3355;多晶硅11 - 12价差 - 2325,环比降10;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43670元/吨,环比涨265 [2] 现货市场 - 多晶硅品种现货价51500元/吨,环比涨2500;基差 - 375元/吨,环比涨2910;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6.2美元/千克,环比涨1.26;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30元/千克,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36元/千克,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34.8元/千克,环比均持平 [2] 上游情况 - 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8490元/吨,环比涨20;品种现货价9100元/吨,环比涨50;工业硅月产量333200吨,环比增8500;月出口数量52919.65吨,环比降12197.89;月进口数量2211.36吨,环比增71.51;社会库存总计55.2万吨,环比增1 [2] 产业情况 - 多晶硅月产量10.5万吨,环比增0.5;月进口数量1170吨,环比增57;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6.61美元/千克,环比涨0.15;中国进口均价2.19美元/吨,环比降0.14 [2]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月产量6638.2万千瓦,环比降100.4;太阳能电池片平均价0.82元/W,环比涨0.01;光伏组件月出口数量110432.68万个,环比增21456.82;月进口数量14525.65万个,环比增3429.75;月进口均价0.29美元/个,环比降0.02;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周值29.1,环比涨0.62 [2] 行业消息 - 光伏硅片出口额6亿美元,同比降54.2%,出口量29.4亿片,同比增5%;光伏电池片出口额17.3亿美元,同比增31.1%,出口量44.4GW,同比增59.1%;光伏组件出口额115.4亿美元,同比降29.3%,出口量120.5GW,同比降17.7%;2025年9月1日,中国领导人提出成立三大合作平台和三大合作中心,未来5年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2] 观点总结 - 供应端多晶硅周度产量攀升至高位,若9月“限产限销”落实,月度产出环比或持平,当前西南前期爬产基地满产,西北企业有开有停但整体产量仍增加;需求端硅片价格平稳,部分企业提价,下游观望浓厚,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显现,光伏产业链报价小幅上调,但市场供强需弱格局未变,终端成交压力大,后续预计价格走弱,抑制多晶硅需求 [2]
光伏行业2025年半年报总结:行业基本面筑底,盈利修复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9-02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行业基本面筑底,盈利修复可期[2] - 国内抢装带动装机规模高增,全球装机有望延续增长[6] - 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二季度营收环比修复[6] - 企业库存压力仍在,扩产放缓静待出清[6] - 投资建议聚焦盈利修复及新技术方向[6] 上半年国内抢装带动装机高增,全球装机有望延续增长 - 2025年1-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23.25GW,同比+81%[10][11] - 2025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预计达270-300GW,同比增长约3%[10] - 2025年上半年分布式新增装机121.8GW,同比增长113%[11] - 2025Q2分布式装机76.5GW,同比增长163%[12] - 2025年海外新增光伏装机预计超300GW,同比增长约25%[19] - 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预计达570-630GW,同比增长约13%[19] - 2025年1-7月电池组件出口量约203.8GW,同比+5%[21] - 2025年1-7月逆变器出口量约186GW,同比+23%[26] 供需失衡业绩阶段性承压,行业基本面筑底 - 2025H1光伏板块营收3919.9亿元,同比-9.7%[30] - 2025Q2营收2174.4亿元,同比-8.5%,环比+24.6%[30] - 2025H1归母净利润-73.4亿元,同比增亏[41] - 2025Q2归母净利润-32.0亿元,环比减亏[41] - 加回减值后2025Q2归母净利润38.9亿元,环比扭亏为盈[41] - 2025Q2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毛利率分别为8.8%、-0.6%、4.6%、3.4%[47] - 逆变器环节毛利率32.9%,同比+2.2pct[51] - 2025Q2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财务费用率降幅较大[53] 企业库存压力仍在,扩产放缓静待出清 - 2025Q2硅料库存环比-3%,仍处于高位[60] - 电池环节库存金额环比-8%[60] - 光伏玻璃环节库存环比+12%[60] - 2025Q2固定资产环比增速-1%,新增落地产能较少[63] - 光伏银浆固定资产环比+22%,主因新建银粉产能转固[63] - 2025Q2在建工程环比增速0%,扩产基本告一段落[67] - 2025Q2经营性现金流168.9亿元,同比+122%,环比由负转正[71] 投资建议 - 关注供需改善下盈利修复的硅料、一体化组件及辅材龙头[74] - 关注新技术布局领先的BC量产及贱金属浆料环节[74] - 关注受益新兴市场高增的逆变器环节[74]
亚玛顿(002623.SZ):上半年净亏损1582.43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8 22:41
公司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08,264.57万元 同比下降38.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2.43万元 同比下降216.78% [1] 业绩变动原因 - 光伏玻璃业务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大幅下滑 [1] - 对部分光伏玻璃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导致净利润下降 [1] 行业环境分析 - 光伏行业存在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问题 [1] - 产业链价格持续低迷且下游降本压力加剧 [1] - 行业内卷式竞争态势持续恶化 [1]
通威股份(600438):电池组件盈利环比修复,负债率水平有所降低
长江证券· 2025-08-28 20: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2][6] - 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2][6] - 2025Q2实现收入245.75亿元,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54.24% [2][6] - 2025Q2归母净利润亏损23.63亿元 [2][6] - 2025H1计提24.21亿元存货跌价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其中Q2计提16.25亿元 [11] - 2025Q2期间费用率为8.46%,环比降低4.99个百分点 [11] - 2025Q2管理费用率环比降低2.78个百分点至2.5% [11] - 2025Q2资产负债率环比降低0.32个百分点至71.9% [11] - 剔除转债后负债率水平为66% [11] - 在手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32亿元 [11] 分业务表现 硅料业务 - 2025H1实现销量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 [11] - 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 [11] - N型料体金属降至0.1ppbw以内,表金属降低至0.2ppbw以内 [11] - 2025Q2受硅料降价影响,亏损幅度预计有所扩大 [11] 电池业务 - 继续保持出货量全球第一,2025H1电池销量49.89GW [11] - 产品A级率、转换效率、非硅成本等关键竞争力指标行业领先 [11] - TNC2.0组件产品最高功率突破645W(210R版型) [11] - 2025Q2单位盈利预计环比修复明显 [11] 组件业务 - 2025H1组件销售24.52GW,同比增长31.33% [11] - 海外市场销量5.08GW [11] - 国内分布式出货继续保持国内第一 [11] - 单W非电池成本实现同比下降11% [11] -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1% [11] - 预计Q2较Q1盈利回升 [11] 行业环境 - 光伏供给侧改革正在顺利推进 [11] -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条线,近期招标报价上涨 [11] - 加速落后产能退出条线,收储进展顺利 [11] - 能耗管控有望托底落后产能退出 [11] - 周期之后龙头优势有望充分体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