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技术

搜索文档
传东山精密并购竹科光电厂索尔思光电
经济日报· 2025-07-03 07:52
收购交易 - 东山精密拟以人民币59.35亿元(约新台币240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 [1] - 索尔思光电拥有先进半导体设计与硅光子技术 [1] - 交易引发技术外流疑虑 [1] 监管审查 - 台湾"经济部"尚未收到索尔思光电投资计划变更申请 [1] - 收购案需依陆资投资规范事先申请许可 [1] - 审查将评估国家安全、产业发展影响等因素 [1] - 审查单位包括国安局、陆委会、产业技术主管机关等 [1] 公司背景 - 索尔思光电前身为台达电转投资的嘉信光电 [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1] - 2007年被美国MRV收购后与飞博创光电合并更名 [1] - 目前系英属维京群岛商并有大陆地区投资人 [2] 业务与技术 - 主营光纤通讯用雷射二极体磊晶圆、晶粒生产 [1] - 全球三大收发模组数位讯号处理器芯片供应商之一 [1] - 主要供应商包括博通和联发科旗下达发 [1] 园区管理 - 嘉信光电1996年核准入区竹科时非陆资 [2] - 陆资投资公司经投审司核准可申请入区 [2] - 投审司公布的陆资企业不得申请园区研发补助 [2]
中介层困局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0 08:44
中介层技术现状与挑战 - 电气中介层存在信号传输距离限制,插入损耗导致信号质量随距离下降,先进封装走线长度受限[1] - 硅中介层线路特征尺寸更小(0.5µm线宽/线距),有机中介层成本更低但尺寸更大(2µm线宽/线距)[2] - 金属厚度3µm的有机中介层线路横截面积仅6µm²,电阻特性显著,HBM连接线路长度可达7mm但速度受限(HBM4起始速度6.4Gbps)[2][3] 信号完整性解决方案 - 接地层发挥供电/阻抗控制/返回路径三重功能,采用"华夫格栅"结构(金属含量约50%)替代连续平面[7][8] - 射频电路需采用微带线/带状线技术控制阻抗,10GHz信号在15mm线路上需视为传输线[5] - 封装基板可作为替代方案,通过TSV技术降低厚度(ABF基板金属线更粗),但中介层仍保持尺寸优势[10] 光子技术突破 - 光子中介层(如Lightmatter Passage)实现8个光罩尺寸,波导连接点损耗极小,传输距离远超电气方案[11][12] - 光信号无回流问题,CMOS与硅光子集成中介层可消除SerDes线路瓶颈,芯片区域布局更灵活[11][12] - 光子技术尚未大规模量产,短期难以替代电气标准的中短距离传输[14] 技术优化方向 - 无掩模光刻可实现30nm线宽精度,适用于芯片/桥接器对准校正[4] - 硅中介层金属厚度≥2µm可能改善性能,需通过组件布局优化缩短高速信号路径[13] - 信号完整性分析需覆盖全路径组件(焊球/凸块等),接地平面必须纳入仿真模型[13]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融资6亿美元,估值90亿美元;Hugging Face推出两款新型人形机器人丨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08:03
谷歌Gemini视频分析功能 - 谷歌推出Gemini模型,允许用户通过云端硬盘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生成摘要或回答问题,无需观看视频 [2] - 预设功能包括简单摘要、关键要点和行动事项提示,同时支持自定义问题输入 [2] - 应用场景包括提取会议录像中的行动项目或公告视频中的新产品更新 [2] - 该创新可能增强谷歌在AI领域的竞争力,对OpenAI等竞争对手形成压力 [2] Neuralink融资进展 -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6亿美元,估值达90亿美元 [3] - 相比2023年11月4300万美元融资时50亿美元估值,公司价值实现显著增长 [3] - 这一融资巩固了Neuralink在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先地位 [3] Hugging Face机器人发布 - AI开发平台Hugging Face推出两款开源机器人:HopeJR和Reachy Mini [4] - HopeJR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拥有66个驱动自由度,具备行走和手臂移动能力 [4] - Reachy Mini是桌面机器人,可移动头部、说话、倾听,适用于AI应用程序测试 [4] - 这一举措可能推动机器人技术普及并增强相关板块关注度 [4] AMD收购Enosemi - AMD宣布收购硅光子初创公司Enosemi,具体条款未披露 [5] - 硅光子技术利用光子传输数据,为传统电力通信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替代方案 [5] - 收购将帮助AMD扩展在AI系统中光子学和共封装光学解决方案的开发能力 [5] 英伟达与戴尔超级计算机合作 - 英伟达联手戴尔为美国能源部提供"Doudna"超级计算机,计划2026年推出 [6] - 该计算机将使用英伟达最新"Vera Rubin"芯片,内置戴尔液冷服务器 [6] - 系统将安置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可供11000名研究人员使用 [6] - 合作巩固了两家公司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6]
AMD收购硅光子企业Enosemi!
国芯网· 2025-05-29 21:49
行业动态 - AMD宣布收购专注于光子电路研发的企业Enosemi 以加强在硅光子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2] - 硅光子技术利用光子传输信息 相比传统电子电路具有速度更快、带宽更高、能效更优的优势 已在网络交换机、芯片间互连等领域应用 [2] - Intel 20年前在硅光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PCIe 7 0技术标准考虑引入光学传输 SK海力士近期推出光学SSD [2] 公司战略 - Enosemi总部位于硅谷 2023年起与AMD、格芯合作 提供硅光子IP授权、制造和交付服务 [2] - 收购Enosemi将帮助AMD快速提升在下一代AI系统中集成硅光子技术的能力 包括整合封装光学方案 [2] - AMD强调此次收购可进一步整合其CPU、GPU、自适应SoC与网络、软件、系统技术 巩固全栈AI解决方案能力 [2] 竞争格局 - NVIDIA已推出基于硅光子技术的网络交换机平台 带宽高达400TB/s 并计划在AI方案中整合更多相关技术 [3] - 为对抗NVIDIA AMD近年先后收购ZT Systems、Mipsology、Silo AI等公司 强化企业解决方案技术实力 [3] - 中国在硅光子领域研究投入过去5年超过美国的2倍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可能通过该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3]
硅光子芯片,AMD不想缺席
36氪· 2025-05-29 20:25
公司收购与战略布局 - AMD宣布收购专注于硅光子技术的初创公司Enosemi,该公司在硅光子、模拟混合信号、激光器等领域拥有丰富知识储备 [1] - Enosemi成立于2023年,仅筹集15万美元风险投资,但已具备光子集成电路量产能力,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光互连场景 [2] - Enosemi团队将直接融入AMD内部,加速硅光子技术整合周期,创始人Ari Novack和Matthew Streshinsky在半导体工程领域有深厚积累 [2] - AMD此前已与多家初创公司展开硅光子研发合作,此次收购标志着从外部合作转向战略并购 [2] 技术背景与行业趋势 - 硅光子技术可突破传统电互连速率瓶颈,实现每秒数百吉比特传输速率,能耗降低20%以上,成为下一代AI系统核心技术 [1] - 行业预测到2027年CPO技术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渗透率将达35%,替代传统可插拔光模块 [3] - 英特尔已出货超800万个光子集成电路,其1.6Tbps CPO模块带宽密度较传统方案提升40% [4] - 英伟达将硅光子技术融入交换机与GPU集群,构建光电融合数据平台 [4] 竞争格局与市场机会 - AMD在AI芯片生态(如ROCm平台)成熟度上落后于英伟达(CUDA/cuDNN),需通过性能突破实现差异化 [3] - CPO技术可解决AI芯片集群协同工作时的数据传输延迟问题,节点间互连带宽需求达传统网络数十倍 [3] - AMD拥有从x86 CPU、RDNA GPU到服务器制造的全栈技术生态,Enosemi补强高速互连短板后可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5] - 硅光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1亿美元,应用场景从数据中心向智能驾驶、光计算延伸 [6] 技术挑战与整合路径 - 硅光子技术需解决硅基材料发光效率低的问题,需通过异质集成工艺融合磷化铟等新材料 [6] - Enosemi与GlobalFoundries的合作经验可能帮助AMD突破封装技术瓶颈 [6] - 当前硅光子芯片量产成本高于传统方案,需通过扩大产能和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6] - AMD需加速与光学材料供应商、EDA工具厂商合作,构建开放生态以应对英伟达/英特尔的专利优势 [6]
黄仁勋强调“推理AI时代才刚开始” AI基建规模 十年看10万亿美元
经济日报· 2025-05-22 07:27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昨(21)日于全球媒体问答活动上表示,"推理AI时代才刚开始",现在正处在AI工 厂产业的开端而已,估计约十年内,AI基础建设与AI工厂市场规模将会从数千亿美元扩大到10万亿美 元以上。 法人看好,黄仁勋持续唱旺AI基建与AI工厂商机,英伟达订单也将源源不绝,台积电(2330)为英伟 达AI芯片代工伙伴,受惠最大;鸿海、广达、纬创等AI服务器代工厂也将搭上这波AI大浪潮。 他强调,先进封装对于AI发展很重要,"目前除了CoWoS,我们别无其他选择。"因为摩尔定律已经来 到极限,以具备经济效益方式增加电晶体数量的进展,已经显得稳定停滞。所以当想要打造大型芯片 时,就必须以小芯片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将芯片封装在一起。 黄仁勋认为,未来可能考虑进一步整合矽光子技术,有共同封装的选择,那么后续封装技术可能又会变 得更复杂,"这实在很酷"。 黄仁勋表示,全球需要具备更多的制造韧性和多样化,其中一部分将分布在全球各地,在美国也会有部 分制造,但不可能所有制造业都在本土完成。但应当尽可能地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又在全球各地保有韧 性与余裕。 黄仁勋近期屡次强调,英伟达已是AI基础建设公司。他昨日提到,AI基础建 ...
光模块:硅光模块及其新材料的应用报告(附57页PPT)
材料汇· 2025-05-14 23:32
硅光模块技术概述 - 硅光模块基于硅光子技术,将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电芯片集成在硅光芯片上,与传统分立器件相比具有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优势 [4] - 硅光模块体积缩小约30%,成本降低约20%,功耗降低近40% [11] - 硅光模块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和电信网络通信,预计2029年在光模块中份额将从2023年的34%提升至52% [15] 硅光模块发展历程 - 2004年英特尔研制出首个1Gb/s硅光调制器,2006年实现硅基混合激光器,2013年Luxtera推出首款商用100G硅光模块 [12] - 硅光技术发展经历了工艺开发、集成商用、泛在化应用等阶段,目前进入400G+时代 [13] - 2016年英特尔推出100Gbit/s QSFP28硅光模块,目前800G产品批量出货,1.6T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12][28] 硅光模块应用场景 - 数据中心应用受益于AIGC变革,北美四大云厂商2025年规划资本开支合计超3100亿美元 [17] - 电信网络应用包括长距离相干传输和基站前传,华为已在5G基站中规模化应用硅光技术 [23] - 未来将向光电共封装(CPO)和光交换技术发展,台积电已实现CPO与先进半导体封装技术集成 [20] 硅光模块技术趋势 - 速率从800G向1.6T/3.2T迈进,采用PAM4调制技术单通道速率突破200Gbps [28] - 异质集成技术发展,包括InP激光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等新材料集成 [28] - 工艺创新推动12英寸硅光晶圆生产线普及,实现更高集成度光电共封装 [29] 硅光模块产业链 - 全球产业链以英特尔为龙头,我国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企业 [89] - 中际旭创2024年营收238.62亿元,同比+122.6%,已完成400G/800G硅光模块规模化交付 [93] - 光迅科技2023年400G DR4硅光模块批量发货,2024年联合推出1.6T OSFP-XD光引擎 [92] 硅光模块成本优势 - 800G硅光模块原材料成本327美元,较传统单模光模块410美元降低约20% [84] - 成本优势来自集成化设计减少封装工序、外置激光器方案及组件数量减少 [11] - CW光源以1供多路方式替代多颗EML激光器,单颗100mW激光器可驱动4个100G通路 [47][84]
日月光控股:2025Q1业绩点评及法说会纪要:封测业务表现超预期,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华创证券· 2025-05-06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日月光控股营收和毛利率同比增长 封测业务超预期 下游需求除汽车部分领域外逐渐复苏 公司对二季度业务有信心 按计划推进全年业务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公司业绩情况 - 总体业绩:2025Q1公司营收1481.53亿新台币 环比-9% 同比+12% 毛利率16.8% 同比+1.1pct 环比+0.4pct 营业利润96.71亿新台币 归母净利润75.54亿新台币 [7] - 分业务情况:半导体封测事业部营收867亿新台币 环比降2% 同比增17% 毛利率22.6% 高于前期指引 测试收入占比上升 产能利用率略超预期;电子代工服务营收623亿新台币 环比降17% 同比增5% 毛利率环比提0.6个百分点至8.9% 各应用领域营收占比与季节性有关 [10][12] - 2025Q2业绩指引:半导体封测业务二季度营收预计环比增9%-11% 毛利率预计环比提140 - 180个基点;电子代工服务二季度营收预计同比降10% 运营利润率预计同比降100个基点 [16] 问答环节 - 测试业务:公司积极投资 目标扩大市场份额 预计年底占比近20% 利润率高 回报与前沿封装业务类似 [18] - 美国投资:公司受客户邀请评估 未确定投资规模和时间 决策以经济可行性为依据 未考虑地缘政治因素 [20] - AI测试业务:公司在AI芯片晶圆测试占主导 拓展最终测试市场 预计下半年有成果 明年快速增长 业务按计划推进 [21] - 3DIC技术:公司投入资源 与各方合作 提前准备 待市场需求响应 [23] - 关税影响:难以预测下半年情况 按计划推进业务 灵活应对变化 [24][25] - EMS业务:二季度是淡季 虽需求提前拉动使下滑幅度减小 但仍为业绩最低季度 [26] - 毛利率和资本支出:未改变营收和资本支出预测计划 有信心实现利润率目标 [27] - 先进封装业务:按计划推进 有信心实现营收目标 做好产能规划应对技术迁移 [28] - 测试业务增长:致力于扩大测试领域份额 尤其AI和前沿测试 预计下半年最终测试有进展 [29] - 关税风险:直接对美业务风险低 EMS业务可调整生产地点应对 关税对竞争对手影响更大 [31] - 行业需求:除汽车部分领域 其他电子行业逐渐复苏 公司预计汽车业务今年增长 [32] - 面板级封装和硅光子技术:面板级封装筹备试点生产线 2025下半年和2026年客户认证 应用和时间取决于客户需求 [33]
告别廉价汗渍印!新型莱赛尔天丝T恤,不闷汗,凉爽到爆
凤凰网财经· 2025-04-30 21:30
产品核心卖点 - 采用莱赛尔+棉+科耐丽混纺面料 结合棉的透气吸湿性 莱赛尔的抗皱垂感 科耐丽的抗菌凉感功能 [28][30][32][47] - 面料通过"薄荷光子"技术添加薄荷醇 接触凉感系数达0.24 J/(cm²·s) 高于行业标准0.15 [36][37] - 水洗30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抑菌率仍超90% [48][49] - 透气率119mm/s 勾丝性能达4级 起球≥3级 通过多项国家标准检测 [37][47] 产品设计特点 - 提供6种女款 4种男款莫兰迪色系 采用植物印染工艺 深色水洗不掉色 [11][55][60] - 领口采用双层车线加固 袖口下摆加强缝制 耐磨不起球 [54][56] - 男女款尺码覆盖150-190cm身高 80-205斤体重 支持oversize穿搭 [69][71][73][74] 市场竞争优势 - 定价69元/件 显著低于市场同类莱赛尔产品近200元的均价 [83][84] - 混纺面料成本低于真丝 但光泽度 顺滑度接近真丝材质 [39] - 改良聚酯纤维科耐丽具备吸湿速干 抗菌抗UV等复合功能 [46][47] 消费场景定位 - 主打夏季高频穿着场景 强调多次洗涤后仍保持版型 [8][10] - 适合情侣装 姐妹装搭配 兼顾基础款与个性化色彩需求 [65] - 通过纸盒精致包装提升礼品属性 吊牌洗标齐全 [81]
奕瑞科技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疗影像、工业检测、锂电等行业 公司:奕瑞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业绩 - 2024 年总营收 18.3 亿元,同比微降 1.7%;归母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下滑 23.4%;扣非净利润 4.39 亿元,同比下滑 25.8%。探测器业务因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下滑约 12%,核心部件营收 1.26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营收 9600 万元,同比增长约 260% [2][3] - 2025 年一季度总营收 4.8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 1.43 亿元,同比增长 2.7%;扣非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下滑 9.2%。预计全年收入端增速 20%,呈前低后高节奏,但面临国内医疗政策、齿科市场恢复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 [2][5] 毛利率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约 50%,同比下滑六个百分点,原因包括销售结构变化、探测器小幅降价、生产成本波动以及会计准则调整。探测器销售占比下降至 80%左右,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占比分别提升至 7%和 5% [2][3] 研发投入与产品拓展 -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3.1 亿元,同比增加 5000 万元。产品拓展取得进展,如韩国 CBCT 客户交付开始,与奕瑞科技合作快速增长,康桥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完成 [2][3] - CT 球管产品 2024 年开始开发,2025 年初完成部分样机开发,进入客户端送样测试阶段,海宁二期工厂用于生产球管和综合解决方案;CT 探测器进展更快,也处于送样评估阶段 [10] 供应链垂直整合 - 在 CT 探测器核心部件如 CT 陶瓷、PD 二维准直器等领域实现批量交付。CT 胶陶瓷处于产能爬坡阶段,JS 陶瓷优先进入量产状态,PDZ 和 AR 光学元件完成样品开发,AR 光学元件进入小批量阶段,高压部件系列开发并导入注册,100KV CT 高压部件原理样机完成,投资 CT 芯片公司增强竞争力 [11][14] 解决方案业务 - 2024 年整机代工解决方案成绩显著,规划海宁二期产能约 50 亿人民币。2025 年主要产品医疗移动 DR 设备和工业在线 3D 检测解决方案预计继续放量,新客户及新产品开始交付,是后续重要增长点 [12] 海外市场 - 2024 年海外收入下滑,原因包括部分原有项目下滑、新项目交付确认为境内收入、新项目启动时间短、公司改名影响海外注册和销售流程。2025 年及未来预计新项目逐步落地,增长来源包括全球主流医疗影像客户和各地区龙头客户 [16] 市场策略 - 采取出海策略和大客户战略,与大客户合作提升品牌力和市场份额,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开启机会,结合大客户全球渠道能力和与区域头部 OEM 厂家合作提升海外市占率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最终年报收入与业绩快报存在 3000 万左右偏差,原因是会计调整和直销收入下降导致利润转出 [5] - 公司在财务上严格控制收入确认,收到客户验收单后才确认收入,确保财务数据准确性和透明度 [6]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对美出口业务有一定影响,2024 年对美出口约 1 亿多,占比七八个百分点。公司在韩国和美国设厂转移订单,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促进国产替代,有利于公司在高端 X 射线医疗影像领域发展 [7][8] - 2025 年国内医用探测器增长取决于行业 Beta 及政策因素,海外目标是中期达到 50%,长期超过 70% [17] - 国内探测器国产化率在静态产品领域超 50%,中高端产品领域低于 10%,是未来国内重要增长来源 [17] - 2025 年工业增长预期相对确定,锂电业务增速最快,非锂电工业探测器业务相对平稳 [19] - 球管研发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通过收购团队或挖人加快进展并扩充产品线 [20] - 合肥晶圆厂设备已搬入并进入联调阶段,预计年底量产,价格待年底成熟数据确定 [21] - 易瑞与吉利合作当前面向中国市场,中美贸易摩擦不影响现阶段销售,涉及海外市场项目会探讨物流路径和成本差异 [22] - 公司在光子技术领域投入时间长,借鉴西门子经验加速研发,太仓工厂有 45 套长晶炉运行,已取得重要突破 [25] - 公司在晶体生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能进行物理生长和精细评估,与头部厂家沟通合作,预计 2025 年或 2026 年初实现稳定经济效益评估 [26] - 公司战略规划涵盖短、中、长期业绩增长点,短期关注国内市场需求恢复和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中长期围绕 CT 领域布局,远期发展光子技术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