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经济

搜索文档
新财观|“十五五”时期地方经济增长从三方面找动力
新华财经· 2025-09-04 08:57
文章核心观点 - 地方经济增长需从供给端产业新增长点、需求端消费扩容提质、主体端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方面寻求新动力 以积极稳妥设定"十五五"增长目标 [1][2][3][4][5][6] 供给端产业增长动力 - 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力量 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7% 较"十一五"末期提高11.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0%左右 [1] - 工业支撑作用持续减弱 202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 较"十一五"末期下降9.3个百分点 制造业占比降至25% 下降6.2个百分点 [1] - 东部海南福建山东 中部江西安徽山西 西部广西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服务业营收增长迅速 需加快服务业提质扩容 [2] -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省份工业增速仍快于服务业 如青海工业营收五普期间增速84.3% 服务业增速51.2% 需推动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 [2] 需求端消费动力 - 服务消费对地方经济带动更直接 2024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 [3]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3] - 消费需求正从"物质满足型"向"价值表达型""体验导向型"转变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盲盒经济等新业态 [4] - 3亿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积极参与学习培训、兴趣社交、康养旅居等活动 老年大学、老年旅游、老年电商和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扩容 [4] 企业主体创新动力 - 需重视模式创新和观念创新 如共享经济和新零售业态 [5] - 五普数据显示41个工业细分行业中 研发投入前15行业占比达86.6% 其余26个传统行业研发投入较低 [5] - 2023年东部地区规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64.9% 需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6] - 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20.9% 五年增速全国最快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均超80% [6] - 西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11.3% 但增速达73.2% 外部支出增速高达118% 贵州陕西宁夏等地超250% [6] - 东北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仅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 [6]
七夕营销上演“罗曼蒂克消亡史”
36氪· 2025-08-29 11:55
品牌营销策略转变 - 奢侈品与国产品牌均加大七夕营销投入,推出广告大片和限定产品,但整体视觉呈现减少粉红恋爱感 [1] - 品牌营销重点转向创意创新、视角切入和年轻消费者触达,以争夺泛化消费群体注意力 [3] - 广告表达趋于保守,强调距离感与清冷感,减少直接情感表达如牵手、拥抱等元素 [4] 营销形式创新 - LOEWE成为首个尝试原创微短剧的奢侈品品牌,推出五集剧《鹊定爱》并植入七夕限定产品 [6] - 自然堂联合非遗传承人推出联名礼盒,强调文化自信与女性价值理念 [8] - Chopard萧邦与POP MART旗下IP DIMOO WORLD联名,推出三款限量公仔以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9] 消费群体拓展 - 品牌从"浪漫经济"转向挖掘"她经济",女性订单占比从2022年28%上升至2024年33% [14] - 自然堂广告聚焦七夕传统定位"乞巧节",突出女性力量、亲情及友谊等多元价值 [12] - 蒂芙尼推出七夕电台强化"爱自己"主题,通过播客和明星代言人深化女性情感共鸣 [15] 情感表达调整 - 品牌减少直白热恋意象传递,通过距离感营造心理安全感,适应独身主义趋势 [5][22] - PRADA广告以"桥"为意象,演员仅短暂同框,情感表达含蓄清冷 [20] - Gucci七夕大片聚焦"爱与情谊的真挚联结"朦胧主题,区别于520广告的浓烈情感呈现 [20][22] 行业趋势洞察 - 年轻人恋爱意愿下滑导致品牌告别"躺赢"式营销,需通过新鲜感与情绪价值争夺注意力 [11] - 女性送礼场景多元化,如闺蜜互礼成为新趋势,推动品牌强化女性向叙事 [14] - 广告表达从赤裸情感转向多元定义,反映社会对"爱"的认知变化 [24]
近3亿“单身人群”,带火了这个餐饮风口
创业邦· 2025-08-26 18:13
一人食餐厅模式兴起 - 北上广深核心地段涌现大量一人食餐厅 包括拉面馆、日式猪排快餐、烤肉店、火锅店等 均采用独立隔间设计增强私密性 [6][8] - 板前料理模式提供精致单人用餐体验 如上海"孤独的寿喜烧"5家门店、广州焱铁烧和夕立天妇罗专门店 [10] - 传送带模式如回转寿司、转转火锅品牌快速扩张 寿司郎、滨寿司在一二线城市引发排队热潮 [13] - 头部餐饮品牌加码一人食赛道 海底推推出"举高高"小火锅副牌 必胜客开设乐享店并配置单人用餐区 [13] 单身经济驱动市场需求 - 中国单身人口突破2.4亿 预计未来将超过3亿人 老龄化、少子化及不婚观念推动个体化生存成为主流 [15] - 外卖平台"一人食"标签商家点餐率提升26% 预制菜小份装销量增长35% [17] - 社交平台热度显著 抖音"一人食"话题播放量41.6亿次 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超30亿 [17] - 全球单人旅行搜索量激增 Airbnb平台春季搜索量同比增长80% 超25%美国人全天独自用餐 [15] 消费生态升级特征 - 从果腹需求升级为仪式感表达 年轻人主动选择单身并追求"不将就"的消费态度 [19] - "零接触"就餐模式降低社交成本 隔间设计实现全程无接触服务 契合社交通胀背景下的社交理性需求 [19] - 板前料理提供沉浸式体验 消费者可近距离观赏烹饪过程 提升用餐体验感 [21] - 产品设计满足自由选择需求 65.79%消费者因单人套餐分量可控选择一人食餐厅 [22] 市场规模与运营效率 - 2024年一人食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 复合增长率约22% [26] - 自助化模式显著降低人工成本 一兰拉面通过自动售票机使人工成本占比从行业平均20%降至10%以内 [27] - 用餐效率提升30%以上 faster翻台率形成"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体验越好→客流越稳"正向循环 [29] - 场景创新延伸至宠物友好型餐厅和24小时餐厅 满足情感陪伴与深夜疗愈需求 [29] 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食材选择多样化 围辣小火锅等品牌提供上百种食材串 荤素搭配丰富 [24] - 儿童套餐成为一人食新选择 西贝太原门店非节假日时段58%儿童餐由女性消费者购买 [24] - 美团平台43%儿童餐搜索量来自18-30岁用户 近40%购买者为年轻女性 [24] - 日本一兰拉面2013年进驻香港创"连续排队7天7夜"纪录 单次等待时间达4小时 [15]
单身经济崛起,一人食餐饮成新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8-26 02:46
一人食餐厅模式创新 - 独立隔间设计提供私密就餐体验 如拉面馆采用类似自习室的隔间配备隔板和布帘 源自日本一兰拉面专利设计[1][3] - 板前料理模式兴起 上海"孤独的寿喜烧"开设5家门店 广州天环广场和正佳广场出现焱铁烧·黑毛和牛专门店等适合单人用餐的精致餐厅[3] - 传统餐饮品牌加码一人食市场 海底推推出"举高高"小火锅品牌 必胜客开设"Pizza Hut Wow 乐享店"提供单人用餐区域和小份披萨[5] 单身人口驱动市场需求 - 中国单身人口突破2.4亿人 个体化生存成为主流趋势[5] - 日本作为全球独居比例最高国家 已形成成熟孤独经济生态 经济学家预言孤独将是未来最大经济风口[5] - 全球单人旅行在线搜索量激增 反映个体化消费趋势蔓延[5] 市场表现与消费数据 - 2024年一人食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6] - 外卖平台"一人食"标签商家点餐率提升26% 预制菜小份装销量增长35%[5] - 社交平台热度显著 抖音"一人食"话题播放量超41.6亿次 小红书相关浏览量超30亿[5] 消费行为与行业影响 - 年轻人主动选择单身 追求"不将就"生活态度 零接触就餐模式避免社交隐形成本[6] - 产品矩阵满足多元需求 围辣小火锅等提供上百种食材选择 儿童套餐成为一人食新选择[6] - 餐饮行业通过一人食模式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推动消费场景升级和精准需求响应[6]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地产与消费市场年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04
宏观消费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 [6] - 商品零售增长5.1%,餐饮收入增长4.3%,商品零售增速自近年来首次超过餐饮收入,其中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回落至0.9%,创2023年社会复常后的短期新低 [6]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以30.7%的高增速领涨,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27.6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消费同比增速达25.4%,通讯器材、家具、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增速均突破20% [6] - 汽车类消费增速仅0.8%,服饰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3.1%,化妆品类增速2.9%,传统业态相对低迷 [6] - 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回升至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9%,社零增速与网上零售额增速差明显收窄 [6] - 节假日经济持续火热,长假黄金周旅游收入同比增速接近10%,游客入境人次创新高 [6] - 重庆社零总额反超上海登顶,北京、天津出现负增长,C类城市增速领先 [28][29][30] 零售地产供应与空置 - 2025年上半年21个重点城市优质零售地产新增供应206.9万平方米,同比回落27.5%,一线城市占比高达61.0%,北京、深圳位居前二 [7] - 前三十强头部开发商市场份额超过50%,持续主导商业地产开发,新开业代表性项目包括上海鑫耀光环、北京超级合生汇西区、深圳K1 ECOAST等 [7] - 中国21城优质零售地产市场平均空置率达10.5%,上半年累计上涨0.3个百分点,A类商业一线城市平均空置率收至8.4%,累计上涨1.1个百分点,B类商业新一线城市总体持平保持在10.8%,C类商业二线城市微跌0.1个百分点至12.1% [8] - 平均空置率已接近触达峰值,有望在12个月内开始回落 [8] 零售地产租金与需求 - 中国21个重点城市优质零售地产市场首层租金上半年累计下跌2.8%,跌幅较2024年同期有所扩大,二季度跌幅高于一季度 [8] - 主力增量需求从高租金业态转向低租金业态,导致总体租金出现结构性下滑,零售品牌总体需求持续承压,租金支付能力下降,销售额下降进一步拉低扣点收入 [8] 业态分布与创新模式 - 全国不同城市类别餐饮、时尚、服务、生活、儿童、娱乐、百货/专业卖场七大业态占比均有调整,A类城市正餐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22.8%降至2025年上半年15.3%,快餐小吃占比从3.4%微降至3.2% [2] - B类城市正餐占比从25.0%变动,咖啡饮品占比从6.2%调整为3.0%,A类城市服饰鞋包占比从26.8%降至21.3%,B类城市服饰鞋包占比从25.3%变为18.7% [2] - A类城市健身运动场馆占比从2.3%提升至8.3%,D类城市影院占比从0.0%增长到4.1% [2] - 上海36个购物中心新开门店业态统计显示服饰类占比达64%,零售地产项目涌现创新模式如MOREPRK、GOGO EGO融入KPOP文化元素,Kinetic Space等新型空间形态出现,IP合作成为趋势,部分项目借助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 [2] 消费趋势与客群变化 - 体验式消费需求持续上升,健身运动场馆、美容美发、医疗健康服务、宠物服务及用品等服务类业态占比提升,儿童相关业态细分更趋完善,涵盖儿童服务、娱乐、时尚、生活等多个领域 [3] - 娱乐业态中娱乐游戏科技占比增加,剧场文化艺术等业态也有一定发展 [3] - 消费客群结构改变,"单身经济"崛起伴随家庭消费收缩,儿童业态相对疲软,宠物经济为代表的陪伴式消费快速增长 [10] - 商品价值溢价从品牌价值溢价转向情绪价值溢价和功能价值回落,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和租赁表现两极分化,头部品牌通过积极开设高能级门店维护高净值客群 [10] - 商业空间价值从"交易场"转向"社交场",消费者在商场停留时间被拉长,商业销售更强调消费群体之间社交及其体验 [10] - 消费供给结构改变,零售地产供给侧从外资主导的时尚势力转向中国本土品牌崛起,渗透至餐饮、潮玩、科技等领域 [11] 未来展望 - 2025年中国21个主要城市新增供应总量接近800万平方米,与2024年持平,实际交付量或难超过700万平方米 [11] - 2026年中国零售地产供给侧正式进入"退潮期",商业地产开发焦点战略性回归商业一线、新一线城市 [11] - 市场平均空置率有望于2025年末达峰,2026年开始逐步回落,一线城市零售地产租金表现有望2027年率先企稳回升,全国平均租金也有望在随后企稳 [11]
谁在商战里赢了,谁又栽了?| 虎嗅视频征集精选
虎嗅APP· 2025-08-13 21:35
商战视频征集活动总结 - 活动以商战为主题,征集了非传统视角的商业竞争故事,展现了非常规的商业世界观察角度 [2] - 评选标准包括播放量、互动量等多个维度,最终选出5部优秀作品 [3] 获奖作品分析 - 《幕后博弈堪比宫斗剧,娃哈哈遗产争夺战内幕》获得最高奖金1000元,以详实细节和争议性内容吸引观众 [3] - 《饺子界大王"袁记云饺",为啥翻车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 [4] - 《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成为爆款视频,播放量达200万,评论8000+,主要吸引年轻单身群体 [5] - 香港电影产业分析作品通过港式叙事风格获得认可 [6] - 星巴克相关作品以幽默反转逻辑获得观众喜爱 [7] 平台发展现状 - 虎嗅视频已聚集500多位优秀视频创作者 [7] - 平台提供首页推荐、奖金评选、活动参与等多重激励措施 [7] - 优质作品有机会被转载至虎嗅视频号,获得更大曝光 [7]
2000亿宠物食品赛道 本土企业也想分杯羹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为了弥补去年的遗憾,"猫奴"王轩和有同好的"基友"早早买好今年亚洲宠物展的票子,两人提前在网上 做了攻略,还拖了行李箱前往准备大肆采购一番。一到展会上,王轩发现同样拖着行李箱来的人还真不 少,整个展会上的热闹程度和各个展位前排队长度也远超过他们的预想。"有朋友周五晚间临时才想起 来要买周末的票子,结果发现居然还售罄了。"王轩直呼"没想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而他们养宠物的方式和老一代的"剩饭剩菜式养法"不同,如今的爱狗爱 猫人士每月在宠物身上开销不菲。 宠物食品,"它经济"里的主赛道 在2022年,国内的"它经济"消费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依旧保持了增长。《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06亿元,较2021年 增长8.7%,不过,增幅较2021年的21.2%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较2021年增长有所减 缓,增长3.1%,猫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较2021年增长16.1%。 得益于社交媒体和平台电商的发展,熟悉国内市场环境与社交媒体营销打法的国产品牌在这两年快速占 领市场。今年上半年,抖音平台上宠物食品销售额排 ...
视频投稿精选 | 如果商战也会“邪修”
虎嗅· 2025-08-11 20:57
商战视频征集活动总结 - 活动以商战为主题 面向视频创作者征集作品 评选出5部上榜作品 [1] - 作品角度新颖 从非常规视角切入商业世界 不按套路出牌 [1] - 评选标准包括播放量和互动等维度 [1] 获奖作品分析 - 《幕后博弈堪比宫斗剧 娃哈哈遗产争夺战内幕》获得最高奖金1000元 视频时长30分钟 内容详实有争议 [2][3] - 《饺子界大王"袁记云饺" 为啥翻车了》奖金650元 聚焦食品安全问题 时长3分30秒 [4][5] - 《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奖金500元 播放量近200万 评论超8000条 时长8分32秒 [6][7] - 《从《哪吒2》开始 聊聊香港电影"四大家族"》奖金400元 采用港式叙事 时长7分34秒 [8][9] - 《天上掉馅饼 星巴克应该给你钱才对》奖金300元 风格幽默有反转 时长3分28秒 [10][11] 活动意义 - 展现商战多样性 涉及餐饮 影视 咖啡等多个行业 [12] - 揭示商业世界中资本运作的不同结局 有成功也有失败案例 [12] - 虎嗅视频定位商业科技社会观察领域 持续招募创作者 [13]
“离婚潮”催生新生意
吴晓波频道· 2025-08-10 08:30
婚姻现状与数据 - 2024年离婚登记133.1万对,同比增长4.5%,结婚登记353.9万对,同比增长3.2%,离婚增速超过结婚增速 [4] - 2024年"离结比"达57.5%,创1979年以来新高,即每100对结婚同时有57.5对离婚 [7] - 2024年全国离婚数351.3万对,其中诉讼离婚89.1万对,占比25% [9] - 50岁以上人群离婚占比15.3%,即每6.5对诉讼离婚中有1对是银发族 [14] 离婚人群特征 - 30-49岁为离婚主力军,占比超80%,其中女性占比81.68%,男性79.04% [11] - 婚龄6-14年为高危期,总占比超52%,10年以上婚龄离婚占比逐年提高 [15] - 离婚主因74.53%为"感情基础薄弱、生活琐事",远高于出轨(21.07%)和家暴(17.92%) [18][19] - 2-8岁孩子抚养权争夺最激烈(53.78%),抚养费集中在2000-4999元区间(58.55%) [20] 离婚经济与服务 - 离婚法律服务市场规模达100-200亿元,普通案件律师费5000-2万元,复杂案件超10万元 [26] - 离婚跟拍收费500-1800元,消费者以年轻女性为主 [31] - 婚纱照销毁服务兴起,某公司10个月处理近700套,70%用户为女性 [29] - 单身经济规模超8万亿元,其中9%由离婚群体贡献,推动小户型、一人食等市场 [34] 新型婚恋模式 - "无证婚姻"兴起,超1/3年轻人认为"领不领证都行",高收入女性更倾向不领证 [40] - "干婚"现象在北上广深占比25%,70%坦言为孩子财产硬撑 [42] - "内推前任"在小红书走红,提供恋爱实操反馈降低踩雷风险 [45] - "直播间相亲"兴起,多人视频直播形式消除传统相亲审视 [46]
孤独变成炙手可热的赛道?雷军刘强东朱啸虎俞敏洪全部下场
搜狐财经· 2025-08-07 07:13
陪伴机器人行业概况 - 陪伴机器人成为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焦点,雷军、刘强东、朱啸虎、俞敏洪等企业家纷纷布局该领域 [2] - 全球AI陪伴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30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700亿-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0%,中国市场份额有望超40% [3] - 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规模预计从2025年38.66亿元增至2028年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74%,2027年整体市场或达千亿规模 [3] 企业家战略布局 - 雷军通过顺为资本独家投资贝陪科技Pre-A轮,瞄准儿童陪伴市场,延续"投资+孵化"策略并与小米生态链协同 [5] - 朱啸虎快速投资珞博智能,看重AI创造情绪价值方向,其产品"芙崽"在京东预售10分钟破千单 [6] - 俞敏洪通过新东方行知资本投资英格玛机器人,聚焦心理健康方向,与教育科技战略协同 [7] - 刘强东系统化布局,京东直接投资三家机器人企业并推出JoyInside品牌,2025年618期间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增3倍 [9]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预计2030年达3.8亿,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超2万亿 [10] - 全球AI陪伴机器人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2.03亿美元增至2031年23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6% [11] - 用户群体从儿童扩展至Z世代父母、单身成年人和老年人,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13] 商业模式创新 - 硬件销售仍是主要营收来源,中国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十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70% [14] - 订阅制服务成为提升用户终身价值关键,预计全球AI陪伴市场软件订阅将推动30.8%年复合增长 [15] - B端场景化解决方案显现潜力,如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机器人订单,优必选中标9051万元设备项目 [15] - 数据价值变现和文化IP衍生成为潜在方向,不同细分市场采用差异化商业模式组合 [16] 行业发展趋势 - 陪伴机器人赛道具备风口特征:需求旺盛、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但行业仍处早期阶段 [16] - 企业家集体布局加速行业洗牌与成熟,市场正从技术验证转向产品落地和商业模式创新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