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我国活跃开源项目已超300万
北京商报· 2025-11-21 20:12
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活跃开源项目超过300万个 [1] - 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达到227万 [1] - 开源鸿蒙与开源欧拉成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首批毕业项目 [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国家级开源组织加龙头企业格局 [1] - 经开区实施开源聚力行动并通过科创十条等专项政策系统性支持开源项目和企业发展 [1] - 建设国内首个AI开源根社区模力方舟已上线超1.6万个开源模型和超1万项数据集 [1] 技术合作与拓展 -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与11个开源项目完成捐赠签约 [1] - 新签约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器人、操作系统、物联网等多个关键技术方向 [1]
十一月LPR报价持稳,证监会将推动制度建设以优化上市公司结构
源达信息· 2025-11-21 19:1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市场整体回调,但上合组织合作深化、资本市场生态优化及能源基建推进将形成发展合力,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有望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多元支撑[3] - 投资建议聚焦科技、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储能、机械及内需等六大方向,认为在流动性宽松及政策支持下,科创与创新类公司有望获得超额收益[4] 资讯要闻及点评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将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设以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加强全链条风险防控并突出投资者保护[2][15] - 11月LPR报价持稳,1年期为3.0%,5年期以上为3.5%,与上次报价持平,但未来仍有下调空间以支持市场企稳[2][3][18] - 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渝黔、湘粤等5项电力背靠背工程,总投资达244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投资184亿元,南方电网投资60亿元,建成后将新增1500万千瓦省间双向送电能力,提升电力互济和事故支援能力[2][22] -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上合组织总理理事会会议,推动各方深化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并落实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中方倡议尽快建成上合组织开发银行[2][11][12] 市场概览 - 本周国内主要指数普遍回调,上证50跌幅相对较小为-2.72%,创业板指跌幅最大为-6.15%[3][24][25] - 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板块表现最为抗跌,周跌幅为-0.89%,传媒、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和家用电器紧随其后[3][26] - 热点板块中,水产概念受政策驱动周涨幅达10.37%,而新能源产业链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动力电池板块周跌幅达-12.19%,锂电电解液板块跌幅最大为-18.07%[32] 投资建议 - 科技领域:建议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机器人、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方向,认为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科创与创新类公司有望获得超额收益[4][33] - 非银金融领域:券商或受益于慢牛格局,保险长期资产端或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4][34] - 有色金属领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中长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铜则因供给端承压且需求端增长而具备投资价值[4][34] - 储能、机械及内需领域:政策驱动下独储发展前景广阔;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建议关注工程机械、重卡等;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4][34][35][36]
韩大企业将向国内投资超过800万亿韩元以确保韩国未来产业竞争力
商务部网站· 2025-11-21 18:50
据韩联社11月17日报道,三星、SK、现代汽车、LG等韩国四大集团负责人在韩美关税与国安磋商成果 文件《联合情况说明书》后续应对民官联合会议上宣称,将向韩国内投资超过800万亿韩元。三星将在 今后5年向韩国内投资450万亿韩元,SK、现代汽车、LG、HD现代等主要企业也承诺进行中长期投 资。据分析,此次投资是为了消除大规模对美投资最终导致韩国内投资减少的忧虑。 此次投资的宗旨是超越创造就业和扩大投资规模,在韩国内系统培育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增长 动力产业,提高全球竞争力。三星为了扩大半导体投资,将启动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据点三星平泽第 五工厂并在全罗南道建立AI数据中心。SK计划以龙仁半导体集群为中心追加投资,以应对中长期半导 体需求增长。现代汽车将构建机器人工厂,把AI、机器人产业作为集团新事业,围绕绿色能源发展推 进投资。LG计划今后5年向国内投资100万亿韩元,其中60%投入材料、零部件和装备技术开发,为促 进韩国内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做出贡献。如果这些企业按照投资计划执行,韩国内制造基础和技术生态系 统将得到加强,人才培养的速度也会加快。 ...
航天智造(30044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1 18:49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07亿元,同比增长22.01% [3] - 归母净利润实现6.51亿元,同比增长21.43% [3] - 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 [3] - 油气装备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3] 汽车零部件业务 - 2025年1-9月乘用车累计销量2124.6万辆,同比增长13.7%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 [3] - 主要客户涵盖吉利、长安、奇瑞、一汽集团、广汽、比亚迪等国内主流汽车厂商 [3] - 与华为鸿蒙智行等主流新兴造车新势力厂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3] 油气装备与军品业务 - 油气装备业务板块(含军品)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46亿元,净利润2.38亿元 [4] - 2024年军品收入974.46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军品收入为673.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6% [4] - 军用爆破器材升级改造项目达产年预计收入为15,000.27万元,预定2026年9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 [3][4]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在页岩气分簇射孔技术、超高温超高压射孔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3] - 超高温超高压射孔技术成功应用于万米深井射孔作业,创下全球最深射孔记录 [5] - 在海洋油田高端完井工具国产化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覆盖了海上主要产油区块 [4][5] - 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合作 [4]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提出"1334"发展战略,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为总目标 [4] - 作为航天七院所属唯一上市平台,通过资本运作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4] - 正在密切关注低空经济与机器人行业发展,未来将根据行业情况积极参与 [6] - 公司会结合未来发展规划,统筹制定中长期激励计划,研究实施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5]
北元集团:投资者建议分红投新兴产业,公司将探索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1-21 16:49
董秘回答(北元集团SH601568):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以及提出的宝贵建议。公司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在符合公 司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兴产业投资机会。谢谢!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内容仅供参考。 投资者提问: 管理层能不能与时俱进,灵活一点,大胆一点,时髦一点,把分红的钱,拿来投资点新兴产业?比如 AI?机器人?算力?芯片?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端产业方向? ...
指数破位下跌,资金抄底意愿较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6:2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破位下跌,上证指数跌2.36%,深证成指跌3.29%,创业板指跌3.86% [1] - 科创50ETF下跌3.01%,报1.354元,创近10日价格新低 [1] - 科创50ETF盘中成交额达55.37亿元,换手率为7.91% [1] 成分股表现 - 传音控股领涨6.8%,联影医疗上涨2.56%,中控技术上漲1.65%,九号公司-WD上涨1.39%,柏楚电子上涨0.92% [1] - 中微公司领跌5.42%,海光信息下跌3.93%,中芯国际下跌3.13%,澜起科技下跌3%,金山办公下跌0.43% [1] 资金流向 - 近10个交易日内,科创50ETF有8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35.88亿元 [1] - 资金逢低布局意愿相对较高 [1] 技术分析 - 科创50指数已调整至周线MA20附近,短期考验其支撑力度 [1] 行业构成与前景 - 科创50指数持仓电子行业69.3%,计算机行业5.17%,合计74.47% [1] - 指数构成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1] - 指数涉及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1] - 硬科技含量高,看好中国硬科技长期发展前景 [1]
北方稀土磁性材料订单饱和,轻稀土价格重回55万元/吨高位,稀土ETF易方达(159715)低费率投资工具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11-21 16:03
指数估值:截至2025/11/20,中证稀土产业指数PETTM为38.5,位于近十年估值分位数为46.1%,重回 长期估值中枢以内。 价格表现:截至11/20,氧化镨钕价格升至55.5万元/吨,周环比涨1万元/吨,月环比涨5万元/吨,涨幅 10%。中美关系缓和带动出口预期向好,稀土产业下游补库热情高涨,国内稀土价格上涨预期相应受到 充分提升,需求端量价齐升态势有望延续。近期,北方稀土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磁性材料订单饱 满,执行良好。 产业趋势:我国具备全球优势的稀土产业链在国际经贸斗争背景下展现出巨大战略价值。在稀土行业管 制不断升级和供需改善的驱动下,国内稀土价格未来上涨预期持续攀升。当前氧化镨钕为代表的稀土价 格延续高位运行,下半年稀土产业有望保持业绩高增。长期看,稀土行业的供需关系出现实质性好转, 供给端,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落地,中长期供给无虞,国内稀土指标增速放缓使 供给增幅大幅落后于需求扩张;需求端机器人、低空经济、军工等产业发展带动需求释放,供需两端共 振向好;海外端,高冶炼成本支撑价差,美国收购底价拉高价格基数,提振涨价预期,稀土战略价值迎 来重估。 相关产品:稀土ETF ...
收评:沪指跌2.45% 能源金属股领跌
新华财经· 2025-11-21 15:41
国家能源局: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国家能源局消息,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第二产业用电量56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用电量同 比增长6.4%;第三产业用电量1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充换电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 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较快;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9%。 截至收盘,沪指报3834.89点,跌幅2.45%,成交额约8249亿元;深成指报12538.07点,跌幅3.41%,成 交额约11407亿元;创业板指报2920.08点,跌幅4.02%,成交额约5374亿元;科创综指报1503.36点,跌 幅3.75%,成交额约1726亿元;北证50指数报1377.39点,跌幅4.71%,成交额约182亿元。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周五市场震荡调整,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从目前趋势看,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上,但短期 阶段性调整已然展开。三季报行情结束,但红利板块与科技股反复拉锯的局面没有结束,投资者仍需重 点关注前期热 ...
港股异动 | 广和通(00638)跌近6% 股价续创上市新低 入通后累计跌幅超两成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5:17
据浙商证券,广和通积极培育在端侧AI及机器人领域的全新增长极。AI玩具方面,公司具备成熟解决 方案,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通讯模组、MagiCore机芯盒方案和整机产品;AR眼镜方面,合作头部客户 加速规模化落地;机器人业务方面,包括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两个业务方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广和通(00638)跌近6%,触及15.4港元创上市新低,该股自11月17日起正式获纳入 港股通,至今累计跌幅超两成。截至发稿,跌5.77%,报15.51港元,成交额2784.11万港元。 消息面上,上交所、深交所此前公布,广和通被调入港股通名单,自11月17日起生效。广和通2025年三 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66亿元,同比减少13.69%,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无线通 信模组业务的影响,持续经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2%;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减少 51.50%,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的影响,持续经营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同比下降2.19%。 ...
A股收评 | 沪指收跌2.45% 内外因素压制!指数大幅下挫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5:12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放量下挫,成交额约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显著放量约2500亿元,两市超5000只个股下跌[1] - 沪指跌2.45%报3834.89点,深成指跌3.41%报12538.07点,创业板指下跌4.02%报2920.08点[3] - 个股表现极端,上涨仅354家,下跌5072家,涨停33股,跌停107股[3] 板块表现 - 中船系、AI应用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装备午后拉升,中船系全天活跃,久之洋涨停[1][2] - 锂资源、能源金属、固态电池、光伏、有机硅、存储芯片、电网设备、消费电子等板块集体大幅回调[3] - 主力资金重点抢筹种植业、航海装备、渔业等板块[4]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市场同步走低,核心逻辑是流动性预期变化与AI叙事分化,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导致12月降息概率大幅降温[1] - 日本债券市场抛售潮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担忧,跨境资金风险偏好下降[1] - 英伟达三季度财报亮眼但未能扭转AI板块资金流出态势,市场担忧AI高估值可持续性[1] - A股震荡源于内部结构性矛盾与外部情绪共振,前期估值修复后进入基本面验证真空期[2] 机构后市观点 - 德邦证券认为市场风格延续谨慎,短期或延续"权重护盘+结构性题材"的震荡格局[3][10] - 浙商证券对市场保持中性乐观,建议关注顺周期+科技成长方向,包括大消费、景气、传统产业和红利四大方向[8] - 华鑫证券指出A股牛市行情仍处中段,见顶信号尚未显现,预计11月A股震荡运行,风格再均衡[9]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军工板块迎来持续催化,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入列并开展首次海上实兵训练[2] - 鸿海与OpenAI宣布合作,将共同设计、开发AI数据中心机架,鸿海将在美国生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组件[7]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