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块

搜索文档
看多A股,聚焦人工智能与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46
2025年是人工智能革命之年,也是中国股市摆脱多年横盘的契机。春季行情国内在人工智能局部创新致 股市大涨,后软件方面多跟随。不过中国工业体系完备,硬件及有色资源优势大,4月7日起相关概念持 续大涨,宣告人工智能革命进行中。结构上,箱体下沿3732,上沿3888等;均线三次踩21日均线不破, 上攻动能改善但日线处四浪时间窗需防震荡。此轮牛市主线为科技。量能方面,9月12日放大至约2.55 万亿,后续关注能否持续在2.3万亿以上及突破关键位时右侧特征。操作上,箱底3732大仓位调入,箱 顶高抛,关注"硬科技+有色"低位个股,按规则降仓处理。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 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 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 证和承诺。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股票名称 ["无"] 板块名称 ["科技(硬件和有色)","复合铜箔","PEEK材料","铜缆高速连接","液冷 ...
A股收评 | 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多重利好催化!机器人涨停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5:11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沪指涨0.04%报3861.87点 深成指涨0.45%报13063.97点 创业板指涨0.68%报3087.04点 [2] - 全天成交额2.3万亿元 较前日小幅放量 两市上涨个股3629只 下跌1689只 涨停89只 跌停7只 [1] - 主力资金重点抢筹计算机设备、通用设备、互联网电商板块 净流入居前个股包括华胜天成、中科曙光、供销大集 [3] 热点板块与事件驱动 - 机器人产业链掀涨停潮 三花智控、双环传动等多股涨停 广东支持AI融合机器人开辟玩具新市场 探索"AI+玩具+机器人"跨界融合模式 [1] - 宇树科技与国网杭州供电等四方签署"电力+具身智能"框架协议 聚焦电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涉及平台建设、科技攻关等四大维度合作 [6] - 券商股午后异动 600亿市值龙头首创证券冲击涨停 物流与统一大市场概念领涨 供销大集、丽人丽妆等多股涨停 [1] - 抖音小红书概念集体冲高 省广集团等涨停 受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刺激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95次飞行 [4] - 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重点服务"一老一小" 从重点城市向有条件县城延伸 [5] - 国家发改委发布136号文件 取消强制配储 储能行业转向价值创造 容量电价机制有望增强收入确定性 [10] 机构观点与研判 - 国金证券建议关注三类资产:高股息资产及黄金应对全球滞胀 科技板块捕捉经济突破机会 中国出海及产业升级领域优质企业 [7][8] - 银河证券认为AI应用具备技术基础 商业化进展加快 游戏行业保持高景气度 新游表现亮眼推动2025年业绩增长 [9] - 中信证券测算储能容量电价100元/kW时 对终端用电价格影响仅1.19% 预计储能装机保持30%增速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10]
国金证券:A股第三轮重估渐行渐近 建议关注三类资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7:45
投资策略建议 - 已入场投资者无需急于离场 因市场上涨得益于全球流动性泛滥 国内长期估值修复及短期催化剂共同作用 监管呵护态度和充裕内外资金提供支撑[1] - 未入场投资者需保持耐心等待更佳时机 因市场修复将更依赖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 需时间完成[1] - 面对市场下跌不必恐慌 因系统性风险逐步化解 市场底部抬升且长期资金正在入场[1] 投资方向 - 关注高股息资产 实物资产和黄金 以应对全球滞胀带来的不确定性[1] - 关注科技板块 以捕捉突破经济停滞的希望[1] - 关注中国转型中独有结构性机会 特别是出海 产业升级和下沉消费领域具备独特竞争力的优质企业[1]
爆发性行业前瞻:有色金属能否接棒成为下一个风口?
格隆汇· 2025-09-15 18:20
从当前市场环境与产业趋势来看,有色金属板块正逐渐进入视野,其潜在的投资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那么,在有色金属板块内部,哪些细分赛道具备更强的增长逻辑,又是否会诞生下一个"寒武纪""新易胜"级别的标的呢? 重点关注三大具有需求与涨价预期品种的有色! 今年8月以来,A股市场指数呈现出强劲的攀升态势,不仅接连打破年内高点,在上周更是迎来突破性行情——一根放量中阳线强势拉升后,9月12日(周 五)指数再度刷新纪录,市场做多热情持续升温。 1,金九银十是有色金属行业的传统消费旺季,叠加当前宽松的宏观环境,铜价的上涨逻辑具备较强的确定性。 深入拆解此轮指数上涨的动力源可见,以算力、光模块为核心的科技板块无疑是绝对主角。其中,寒武纪、中际旭创等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在8月短短 半个月内股价便实现翻倍;而新易胜的涨幅更堪称"疯狂",仅一个半月时间股价就暴涨三倍,成为科技板块行情的"标杆式"标的。 在科技股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的当下,谁能成为下一个具备爆发性增长潜力的行业板块? 后续叠加"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拉动,以及行业内反内卷带来的产能优化预期,铜价的上行空间值得期待。 供给端的收缩态势则进一步强化了铜价的上涨动力,需求端则也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升温 有产品一天募超五十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04 02:13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日募集规模超50亿元 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1] - 今年募集规模超50亿元的基金共有10只 包括2只FOF和8只债券型基金 [1] - 权益基金中仅有2只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超过40亿元 [1] 主要产品及发行规模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发行规模24.61亿元 创年内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新高 [2] - 发行规模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易方达价值回报、中欧核心智选和华商致远回报 规模均在20-25亿元之间 [2] 市场环境与业绩表现 - 7月以来市场持续上行 助推主动权益产品发行热度升温 [2]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今年已有40多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2] - A股多个大盘指数持续走高 "翻倍基"不断涌现 [2] 基金经理背景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吴潇拥有超8年管理经验 其管理的招商品质发现基金任职期间收益率达55.13% [1] 后市展望 - A股呈现流动性驱动行情 人民币汇率明显升值为人民币资产提供升值空间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基础条件 [2] - 科技板块资金聚集趋于拥挤 需关注风险偏好边际降低后的高低切换 [3] 资金流向与风险提示 - 需关注兑现与追高情绪的博弈以及增量资金的结构性变化 [3] - 市场进攻斜率可能面临变奏 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3]
“电风扇”行情愈演愈烈,布局创业板ETF天弘(159977)、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及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等优质宽基指数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48
创业板ETF天弘(159977)表现 - 2025年9月1日收盘上涨2.06% 实现3连涨 成交额1.13亿元[6] - 最新规模达96.55亿元 创近半年新高[7] - 近3个月超越基准4.28% 年化收益表现突出[2] - 跟踪指数成分股锐捷网络上涨16.02% 先导智能上涨14.62% 中际旭创上涨14.42%[6]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表现 - 2025年9月1日收盘上涨1.90% 成交额4959.27万元 换手率12.1%[6] - 覆盖科创板97%市值 硬科技产业占比超80%[7] - 跟踪指数成分股海正生材上涨20.03% 利扬芯片上涨20.00% 迈威生物上涨20.00%[6] - 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达100.00%[2] 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表现 - 2025年9月1日收盘上涨0.50% 实现3连涨 成交额6359.06万元[6] - 覆盖35个二级行业 跟踪500只成份股[7] - 跟踪指数成分股兴齐眼药上涨14.65% 天孚通信上涨11.90% 迈为股份上涨11.45%[6] 宏观经济环境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较上月分别上升0.1/0.2/0.3个百分点[7] - 经济呈现积极变化 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7]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较高 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利好权益市场[8] 市场观点 - 短期风险偏好延续改善 中期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8] - 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小幅回落 但宏观中观数据显示景气回升[8] - TMT成交额占比突破40% 科技板块9月产业催化密集[8] - 市场维持偏高中枢运行 成交活跃资金面持续驱动[8]
机构强调科技是确定性主线,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涨超3%,自6月23日累计涨超44%
格隆汇APP· 2025-08-25 10:09
寒武纪股价表现及市场动态 - 寒武纪股价上周"20CM"涨停后今日继续上涨5.9% 突破1300元续创新高 [1]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 主要因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及公司研发投入增大 [1] ETF产品表现及资金流向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上涨3.56% 自6月23日以来累计涨幅超44% [1] - 科创板50ETF(588080)上涨1.85% 最新规模达691.28亿元 权重股中芯片及相关产业链占比高达60%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聚焦AI产业链算力芯片和智能硬件 第一重仓股寒武纪权重超10% 上周净流入1.45亿元居同类标的第一 [1] 宏观流动性环境 - 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 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A股 单周净流入1985万美元 流动性改善利好科技股估值 [1] 机构观点 - 东方证券认为科技是确定性主线 市场对科技板块的分歧正缩小 科技板块相对优势预计持续加强 [1]
短暂回调无需紧张,政治局会议指明方向
大同证券· 2025-08-04 21:03
权益市场 - A股本周冲高回落,沪指在3600点附近徘徊,周度日均成交额仍超1.8万亿元[7][13] - 市场结束周线五连阳,但交投情绪提升,多板块轮动频繁,表现健康[3][10] - 730政治局会议肯定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下半年政策将持续发力托底市场[3][13] 海外经济 - 美国关税政策释放稳定信号,8月1日进入实施落地期,全球经济回归平稳[3][13] - 中美重启谈判趋势向好,但尚无明确结果[13] 债市表现 - 权益市场回调带动部分资金融入债市,债市小幅回稳[3][35] - 债市短期受权益市场影响回稳,但后续发展仍需观望[35] 商品市场 - 商品市场多品类回落,黑色系产品期现货下跌,原油受供需影响持续回落[46] - 黄金短期建议维持配置,中长期需观望[46] 配置建议 - 短期关注双创板块叙事性机会,中长期关注科技、反内卷、服务型消费[16] - 建议哑铃型策略:科技板块(通信、光伏)与红利板块结合[16]
量化择时周报:颠簸来临,如何应对?-20250803
天风证券· 2025-08-03 20:1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均线距离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比较wind全A指数的2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的距离来判断市场趋势[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指数的20日收盘价均值(短期均线)和120日收盘价均值(长期均线) 2. 计算两均线的距离百分比: $$\text{均线距离} = \frac{\text{20日均线} - \text{120日均线}}{\text{120日均线}} \times 100\%$$ 3. 当距离绝对值>3%时判定为上行趋势,否则为震荡/下行趋势[2][9] - **模型评价**:通过均线系统捕捉市场趋势变化,对趋势性行情敏感但可能滞后于快速反转 2. **模型名称:仓位管理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估值分位数与趋势信号动态调整股票仓位[3][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的PE/PB历史分位数(PE 70分位、PB 30分位) 2. 当均线距离模型显示上行趋势且PB分位数<50%时,建议仓位80%[10] 3. **模型名称:TWO BETA行业配置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双beta因子筛选具有超额收益的科技板块[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因子构建细节,输出推荐科技子领域(固态电池/机器人/军工)[7][15] 4. **模型名称:困境反转行业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识别基本面触底回升的行业[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因子,输出推荐港股创新药/恒生红利低波/证券[9][15]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赚钱效应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市场赚钱效应以判断资金流入持续性[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指数相对趋势线(未披露计算方法)的偏离度 2. 当赚钱效应值>0时判定为正向市场环境[7][15] 2. **因子名称:情绪周期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情绪极端值反转机会[7][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识别白酒行业处于情绪低位[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均线距离择时模型** - 当前均线距离:6.06%(20日均线5510 vs 120日均线5195)[2][9] - 趋势判定:上行趋势(距离>3%)[7][15] 2. **仓位管理模型** - 当前建议仓位:80%(PB分位数30%+上行趋势)[1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赚钱效应因子** - 当前值:1.45%(wind全A趋势线5480点)[7][15] - 历史比较:前值为4.09%(5400点)[8] 注:行业配置模型与TWO BETA模型未披露具体测试指标值[9][15]
经观头条|“长钱”入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7-26 11:48
市场表现 - 沪指时隔九个月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7月24日收盘站稳3600点上方,为2022年1月以来首次 [2][3] - 过去三个月沪指从3040点攀升至3600点,累计涨幅超过18%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84万亿元,市场做多情绪持续升温 [3][6] 资金流向 - 中央汇金2025年二季度增持ETF金额或超过1900亿元 [12] - 保险公司2025年触发举牌投资事件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12] - 银行理财子公司增加含权类策略产品,光大理财以2000万元参与外高桥定向增发 [13] -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14] 板块轮动 - 银行板块指数从950点升至1470点,涨幅达54.7%,其中4月初至近期涨幅27.8% [10][11]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引爆相关产业链,1.2万亿元总投资预计10年内拉动2.04万亿GDP增量 [18] - 玻璃玻纤板块累计涨幅17.34%,光伏设备与普钢板块分别上涨8.83%和7.93% [19] - 科技板块崛起,"反内卷"概念股和雅江概念股轮番表现 [5][17] 机构策略 - 部分机构聚焦中美博弈主题,布局算力、稀土永磁、核聚变等板块 [20] - 高成长赛道如生物医药、TMT、新材料和新能源受关注,采用"高切低"策略 [20][21] - 银行股因高股息率(4%)吸引险资持续举牌,过去三年持续缓慢增长 [21] - 慢牛格局下建议保持适当高仓位,均衡配置AH股 [21][23] 市场展望 - A股成交额连续62个交易日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投资者情绪改善 [23] - 港股恒生指数PE为11.11倍,明显低于海外主要股指,具备投资性价比 [23] - 此次牛市被视为制度变革带来的红利,资产质量将持续优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