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A股大涨,这几点逻辑得看透
搜狐财经· 2025-07-09 10:15
市场表现 - 沪指接近3500点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涨幅均超1% 两市4200多只股票上涨 成交额达1.45万亿 创近三个月新高 [2] - 北向资金净流入30亿 主力资金净流入154亿 电子和电力设备板块吸金超百亿 工业富联获11.6亿资金流入 [2] 政策驱动 - 香港证监会宣布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未来南下资金可直接用人民币买港股 [2] - 工信部明确光伏行业要"反内卷" 禁止低价倾销和盲目扩产 推动光伏板块全线爆发 通威股份、钧达股份等龙头涨停 [2] - 国家计划2025年实现芯片自主率70%以上 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设备和制造企业获资金重点加仓 [2] 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重点加仓新能源和AI算力标的 宁德时代、中科曙光等核心资产受追捧 [2] - 资金从防御性板块转向高弹性赛道 贵州茅台遭外资抛售32亿 [2] 行业动态 - 光伏龙头企业集体减产30% 多晶硅期货价格涨停 行业盈利拐点出现 [3] - 工业富联二季度净利润预计暴增47%-52% 引爆AI服务器板块 其液冷技术可满足超800W散热需求 未来有望突破1500W [3] 投资方向 - 技术壁垒高、市场份额稳定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如光伏的通威股份、算力的工业富联、半导体设备的北方华创 [3] - 科技突围和能源转型两条主线在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驱动下具有长期增长确定性 [4]
长鑫科技IPO,中国存储半导体产业迎来“成年礼”
观察者网· 2025-07-08 23:09
中国存储半导体产业发展 - 2018年7月合肥长鑫首条12寸DRAM晶圆产线投片,标志中国大陆存储半导体进入新时代 [1] - 长鑫科技启动A股上市进程,长江存储新芯股份递交科创板IPO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新阶段 [3] - 中国存储企业从产业政策扶持转向独立市场竞争,迎来"成年礼" [3][17] 市场格局变化 - 全球DRAM市场长期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中国份额曾接近零 [3] - 长鑫DRAM产能从2023年162万片增至2024年273万片,增幅68%,接近SK海力士规模 [4] - 中国企业通过激进定价策略已对传统巨头财务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4] 技术突破与竞争策略 -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路径,从中低端市场切入并快速扩产 [10] - 在HBM高带宽内存和3D DRAM等前沿技术加速布局 [10][14] - 打破传统"三足鼎立"格局,推动全球市场向多强竞争转变 [14] 资本运作与产业协同 - 兆易创新向长鑫科技增资15亿元,参与其108亿元融资,估值达1400亿元 [8][9] - 清华校友网络形成的产业协同模式成为重要发展范式 [6][7] - 兆易创新与长鑫建立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闭环合作 [7] 产能与市场影响 - 长鑫存储已在DRAM市场站稳脚跟,长江存储在NAND领域同步扩张 [4] - 中国存储企业改变全球DDR4/DDR5市场定价权平衡 [5] - 打破"失火-涨价"行业潜规则,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正外部性 [14] 未来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兴领域带来高端存储需求增长机遇 [14] - 上市进程将推动企业接受更严格市场检验,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 [17] - 中国企业从技术追赶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18]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7-08 01:57
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开拓 - 中国材料企业实现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的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引领性企业和颠覆性成果 [2] - 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突破美关税壁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未受显著影响,美国客户主动承担关税成本,公司成为西门子能源、ABB等国际巨头的重要供应商,110kV及以上棒型支柱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约10% [2] - 巨石集团淮安生产的电子级玻纤为全球5G设备提供关键基础材料,中国材料从"可用"向"不可替代"升级 [3] 绿色转型与零碳生产 - 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打造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通过自建风电场实现微循环绿色生产,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6亿度,满足1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绿电除自用外还可支持其他企业零碳生产 [4]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收80至147欧元关税,95%在华欧盟企业计划2050年前实现去碳化,46%目标2030年前碳中和 [4][5] - 邯郸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津巴布韦国家级银行项目中节能效率较当地标准提高40%,产品已应用于欧洲、非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正争取沙特项目落地 [5] 场景革命与生态输出 - 中国材料企业从单一产品贸易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覆盖全周期管理的定制化服务,如中材国际依托完整产业链带动技术、标准、资本全要素出海,中国建材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外连锁超市"模式整合国内外资源 [6] - 出海战略需抓住碳中和转型窗口期,面向欧美市场注重碳足迹管理并与绿色认证机构数据互认,对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标准并捆绑基建项目推广,战术层面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升级,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7]
中国坐拥“工业维生素”,钼矿储量震惊世界!芯片军工全靠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46
钼金属的稀缺性与中国资源优势 - 钼在地壳中的稀缺程度是锂的65倍,属于极度稀缺金属 [1] - 中国拥有全球38.7%的钼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南栾川和陕西金堆城等世界级矿区 [1] - 陕西金堆城矿区拥有全亚洲最大的钼矿露天坑,矿石钼含量达0.08% [7] 钼的工业应用价值 - 在合金钢中添加0.15%的钼可使强度提升30% [3] - 钼钛合金用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可承受1300℃高温环境 [3] - 医疗领域应用包括钼靶摄影机,能高精度检测早期乳腺癌 [3] - 二硫化钼薄膜制成的柔性芯片功耗仅为硅芯片的20%,具有可折叠特性 [5] - 人体内含钼元素,70公斤体重含9克钼,具有抑制肿瘤作用 [5] 全球钼市场供需动态 - 2023年钼价突破3200元/吨度,较六年前上涨近三倍 [5] - 智利钼矿产量下降19%,中国产量逆势增长9.5% [5] - 内蒙古大苏计钼矿生产55%品位的精矿,主要供应钢厂 [5] - 中国计划实施钼出口管制,可能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上涨40% [5] 中国在钼产业链的技术突破 - 中国工程师已实现二硫化钼薄膜的纳米级厚度控制 [7] - 钼资源正转化为科技突围关键,应用于柔性显示屏等领域 [7] - 从矿石浮选提炼到高端制造应用形成完整产业链 [7]
上半年综艺市场有“七大信号”值得揣摩
36氪· 2025-07-07 07:26
行业趋势分析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国内综艺市场呈现七大积极信号,包括新综突围、同题竞争、综N代创新、长短融合、Z世代潮综、赞助升级及时代情绪捕捉,行业整体呈现活力与创新态势 [3][24][26] 信号一:新综突围提振行业信心 - 各平台成功推出多档"综一代"新综艺,打破行业依赖老综艺的惯性,如爱奇艺《一路繁花》招商达10家创纪录,芒果TV《老有意思旅行社》获高口碑,腾讯视频《有你的恋歌》、优酷《风驰赛车手》等均引发市场关注 [4] - "综二代/三代"如《种地吧3》《盒子里的猫2》等表现优于传统综N代,显示新项目开发潜力 [6] 信号二:同题对打卷出高质内容 - 音综赛道出现芒果《歌手2025》、爱奇艺《亚洲新声》、腾讯《让我来唱》三档节目同期竞争,推动内容质量提升 [7] - 演综《无限超越班3》对打《演员请就位3》、喜综《脱友2》火拼《喜单2》,显示同题竞争成行业常态 [9] 信号三:综N代焕新出奇迹 - 《乘风2025》因户外录制创新引发话题,《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因接地气内容破圈,显示综N代需持续创新 [10] - 守旧综N代面临市场淘汰风险,创新成为生存必需 [12] 信号四:长综艺"向短"再显成效 - 《种地吧3》整合慢直播与单人视角直播,芒果TV《小小的勇气》借鉴抖音微综模式,《让我来唱》引入66个短视频直播间,显示长短融合趋势深化 [14] - 单季期数缩短、单集时长压缩适应碎片化观看习惯 [16] 信号五:Z世代潮综仍待爆发 - 优酷《我是隐藏款》《风驰赛车手》、爱奇艺《微笑一号店》等圈层综艺获Z世代口碑,但破圈难度较大 [17][19] 信号六:综艺赞助玩法升级 - 《我们的宿舍》首次采用益达&M豆联合冠名模式,显示品牌合作形式创新 [21] - 《一路繁花》植入美团广告等"强侵入性"营销或成行业常态 [23] 信号七:得"时代情绪"者得市场 - 《是女儿是妈妈2》因精准捕捉原生家庭议题成爆款,显示内容需紧扣社会情绪 [24] - 无论新老综艺,契合时代情绪是持续成功关键 [26]
公募REITs头部效应凸显 新入局机构谋突围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32
公募REITs市场总览 - 截至上半年末公募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 [1][2] - 年初至7月4日多数产品获正收益,嘉实物美消费REIT涨幅最高达51.84%,华安百联消费REIT等4只产品涨幅超48%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效应显著:69只产品来自25家管理人,华夏基金(14只/340亿元)、中金基金(10只/280亿元)、平安基金(150亿元)三家管理近40%规模 [1][2] - 新参与者加速入局: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发行2只合计25.2亿元)、中银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首农产业园REIT获批)等机构上半年新增布局 [1][3] 新进入者动态 - 汇添富基金发行医药REIT(11.58亿元)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13.62亿元) [3] - 南方基金成立物流REIT,另有两只数据中心REIT即将发行 [3] - 创金合信基金首农产业园REIT底层资产为中关村移动智能服务创新园,已吸引快手、小米入驻 [3] 行业发展特征 - 头部机构凭借投行股东资源形成协同优势,多数项目依赖股东背景 [4] - 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后来者需聚焦细分赛道(如专业化产业园、城市更新、新能源不动产)建立"专而精"能力 [5] - 头部管理人通过资产筛选、主动管理等经验积累形成品牌效应和投资信任 [5]
苏超,快要踢散安徽?
新浪财经· 2025-07-06 19:13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 南京对安徽皖东南城市(芜湖、马鞍山、滁州)的经济辐射显著,高铁通勤时间均在30分钟以内,形成深度绑定关系 [5][7] - 马鞍山与南京的经济联系尤为紧密,日均12000人次通过高铁往返,居民年消费额以2亿元速度增长,南京地铁S2号线即将直通马鞍山 [7][9] - 合肥作为省会面临地理距离劣势,到马鞍山高铁需1.5小时,到滁州无直达高铁,普车需4小时,导致省内资源调配效率较低 [7] 产业结构与资源分配 - 合肥GDP达13507.7亿元,占全省27%首位度,但省内发展不均衡,皖北六市人均GDP仅7444美元,不足皖南六市(15424美元)一半 [17][19] - 合肥聚焦「芯屏汽合」高端产业,但省内配套率不足20%,京东方面板70%供应商来自苏浙,蔚来汽车50%零部件采购自长三角 [21] - 传统产业呈现分散化,芜湖(汽车)、滁州(家电)形成独立产业集群,与合肥产业关联度低,导致「省会单点突破,周边孤岛化」 [21] 产业发展历程 - 家电产业阶段:合肥通过美菱、荣事达及引进美的海尔,建成全国家电产量前三集群,2009年引进京东方奠定「风投之城」基础 [23] - 新能源汽车阶段:合肥2019年投资70亿元救蔚来,2021年引入比亚迪,2024年产量137.6万辆居全国第二,但资源高度集中于合肥 [24][25] - 科创产业阶段:中科大南迁带动合肥AI产业崛起,2024年人工智能营收超千亿,但人才密集特性限制产业外溢至省内其他城市 [25][26] 跨区域协同战略 - 安徽16市中7个已跨省加入周边都市圈,如芜马滁宣融入南京都市圈,黄山加入杭州都市圈,宣城同时进入上海都市圈 [28][29] - 跨省合作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南京至滁州高铁18分钟、至芜湖半小时,滁州苏滁产业园75%项目来自江浙沪,芜湖港2024年出口百万辆汽车 [32] - 长三角一体化使安徽获得政策话语权,但省内城市「认新大哥」现象加剧「散装」争议,如马鞍山居民自称「来自南京旁边」 [10][33]
年报难产、屡遭罚单,抚顺银行迎新帅霍忠明“闯关”
经济观察报· 2025-07-02 18:14
公司高层变动 - 抚顺银行董事长霍忠明任职资格获批,其职业轨迹从阜新银行副行长到抚顺银行行长再到董事长,与抚顺银行命运紧密交织 [1] - 霍忠明1969年出生,现年56岁,2019年通过公开竞聘接任抚顺银行行长,此前担任阜新银行副行长兼大连分行行长 [1] - 此次高层变动发生在公司面临多重危机的背景下,折射出中小城商行在市场强竞争时代的生存突围战 [1] 公司治理问题 - 抚顺银行2024年年报难产,原定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但延期,同时延期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 [2] - 公司因违反金融统计规定、账户管理、反电信网络诈骗、数据安全等八项违规被罚184.17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追责7.75万元 [2] - 公司成为监管关注银行业数据安全的典型案例,暴露信息披露、合规管理等方面问题 [2] 资产质量与风险 - 截至2023年末,公司54.58%股权遭质押、23.46%被冻结,部分股东经营不善 [3] - 不良贷款率从2018年9.97%降至2023年2.72%,但仍处较高水平 [3] - 截至2024年6月末关注类贷款减少至39.49亿元,2023年末展期贷款规模77.75亿元,部分计入正常类 [3] - 2021-2023年通过现金清收、核销、重组转化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3.78亿/8.55亿/1.08亿(2021)、3.58亿/7.78亿/10.54亿(2022)、0.26亿/0.66亿/0.10亿(2023) [3] - 2021-2022年通过以物抵债处置不良贷款4.09亿元和4.49亿元 [3] 不良贷款处置 - 当地政府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截至2023年末通过转让处置的不良贷款余额25.30亿元 [4] - 2024年年报延期导致公众无法了解上述资产变化具体情况 [4] - 有效处置与化解不良贷款成为管理层亟待攻克的重要任务 [4]
361°过度依赖低毛利折扣业务,进军羽毛球能否缓解焦虑?
新浪财经· 2025-07-02 13:24
公司战略与业绩 - 361°首次将羽毛球纳入专业运动版图,推出专业羽毛球鞋"制胜PRO"及配套装备,标志其拓展新垂类市场的战略 [1] - 2024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0.7亿元(同比+19.6%),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19.5%),但毛利率41.5%显著低于安踏(62.2%)和李宁(49.4%) [1] - 高营收部分依赖折扣策略,运动童鞋平均批发售价同比降5.1%,存货达21.09亿元(较2023年13.5亿元增56.2%),存货周转天数增至107天(同比+14天)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跑步品类推出"CQT碳临界专业矩阵"(含飞燃3等多款跑鞋),篮球品类通过约基奇签名鞋JOKER1开拓国际市场 [2] - 羽毛球鞋技术(缓震/抗扭/耐磨)与跑鞋/篮球鞋技术重叠,公司借助现有积累开发制胜PRO羽毛球鞋,并邀请世青赛冠军林贵埔站台 [4] - 产品定位呈现"腰部困境":跑鞋赛事上脚率低于国际大牌及专业品牌,篮球鞋溢价能力不足,Joker1未形成持续市场热度 [4] 羽毛球市场分析 - 羽毛球为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球类运动(2.5亿人占全民健身6.9%),2024年消费量近5亿只,部分零售渠道羽毛球产品陈列占比达50% [4] - 全球羽球装备市场被尤尼克斯/威克多/李宁垄断,三大品牌占主流电商超60%份额,专业球馆90%球拍/球鞋集中于此 [6][8] - 尤尼克斯高端球拍天斧100ZZ二级市场价格翻倍至3500元,AS-05羽毛球价格翻倍至200元/打,亚洲市场贡献其49.2%净销售额(2024年收入679.99亿日元/+24%) [6] 竞争策略与渠道 - 361°采取低价包抄策略,热销三款羽毛球拍均价<50元,超70%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一线门店仅占5.2%) [9] - 赛事定位大众化,"一拍即合"城市赛设低门槛赛制,选址东莞差异化于主流品牌聚焦的北上广深 [9] - 当前羽球品类投入较克制,仅推区域赛事和基础产品线,未大规模签约职业球星或赞助顶级赛事 [10]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标·发展一线探变化)
人民网· 2025-07-02 06:19
东莞外贸现状 - 东莞是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生产基地,年出口鞋履超5亿双,玩具出口占全球市场75% [6] - 2024年前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054.5亿元,占比提升至29.2%,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市场,美国市场占比从14%降至12% [8] 企业应对策略 - 博力威公司加速提升印尼工厂产能以增强生产韧性,业务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0% [7][8] - 古欧家居通过拓展多元市场和国内酒店集团合作稳住90%出口业务 [7] - 近3年东莞外资企业内销额累计突破1.8万亿元,博力威出口占比从80%降至50% [8] 产业优势 - OPPO长安产业园周边5公里聚集67家配套供应商,形成半小时供应链圈 [9] - 东莞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四大千亿级产业 [9] - 国外制造成本比国内高10%-20%,产业配套优势显著 [9] 转型升级方向 - 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取得150多项发明专利,50余项科研项目赋能产品 [11] - 鼎泰高科研发的精密微型钻针全球市场份额达20%,近5年产值年均增长30%,预计今年增长超20% [12] - 徐福记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85%,近3年产值年均增长8% [14] - 明安运动器材通过"机器换人"使利润率从个位数提升至10% [14] 品牌建设 - 得利钟表推出钴合金时尚配饰,预计未来两年销售额达2亿元 [15] - 东莞外贸企业从OEM转向OBM+ODM模式,自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 [15] 政策支持 - 东莞出台"稳外贸30条",计划2025年新兴市场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50亿美元 [18] - 超20%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内贸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