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

搜索文档
战略调整+政策红利双驱动 汇通达网络(09878)获花旗看好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0:01
花旗银行对汇通达网络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银行维持汇通达网络"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23 0港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显著上行空间 [1] - 评级依据包括公司战略调整后盈利改善路径清晰 以及受益于"国补"等政策红利 [1]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高效协助会员店完成国补资质申请 打通国补政策落地通道 将提振营收规模 [1] - 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产品将有力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1] 服务业务与技术整合 - 公司整合主流大模型(LLM) 推出AI+SaaS工具 提升产品易用性与客户渗透率 [1] - 在用户黏性增强的基础上 探索技术红利实现盈利转化的新增长引擎 [1] 近期动态与市场认可 - 7月以来汇通达网络Wind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A [1] - 在"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榜单中排名第八 [1] - 战略签约助听器头部品牌博音听力 [1] - 参股的江西共青城空调智能制造二期工厂建成投产 产品覆盖家用 商用和海外市场 [1]
热搜爆了!胖东来,酝酿大动作
经济网· 2025-07-24 16:10
公司动态 - 公司正加速布局奶粉及奶制品业务 核心聚焦民生供应与食品安全 [1] - 公司自营奶粉的具体产品细节、合作品牌及上市时间表尚未公布 [4] - 公司与知名酒企酒鬼酒联名开发的52度"酒鬼·自由爱"白酒正式发售 定价200元/瓶 成本168.26元 毛利率15.87% 市场反响热烈 产品上线后迅速售罄 [4] - 公司自有品牌销售额2022年为7500万元 2023年攀升至2.5亿元 2024年飙涨至20亿元 2025年目标冲击60亿元 [4] - 公司自有品牌涵盖多个领域 包括烘焙食品、酒水饮料、清洁用品、粮油日化等 销售火爆甚至催生出代购业务 [4] 品牌形象 - 公司着重强调高品质、严选品的形象 例如蔬菜标签标注产地、供应商甚至烹饪方法 肉类熟食先称重后加汤 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瓜果坚决不上架 [5] - 公司长期以来建立"品质、信赖"的品牌形象 与中国消费者对奶粉品质与安全的高要求高度契合 [6] 行业趋势 - 中国奶粉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放缓 主要受出生率降低、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6] - 2024年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下降7.4% 降幅有所收窄 成人奶粉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比增长3.3% [6] 市场反应 - 公司布局奶粉业务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大呼支持 [3] - 公司联名白酒产品多地商超不得不将单客限购量从5箱紧急下调至2箱 二手平台甚至出现了210元至230元的加价代购 [4]
胖东来计划做奶粉,自营产品版图再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7-24 09:38
公司动态 - 胖东来宣布加快奶粉及奶制品产品开发计划 围绕民生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目标 [1] - 公司由下岗职工于东来1995年创立 目前在许昌、新乡等地拥有13家门店 员工超1万人 年营业额达107亿元 [1] - 自有品牌涵盖烘焙食品、酒水饮料、清洁用品、粮油日化等多个领域 包括DL精酿小麦啤酒、DL水果燕麦脆等产品 [1] - 自有品牌销售额从2022年7500万元增长至2023年2.5亿元 2024年飙升至20亿元 增长迅猛 [1] - 公司以高品质、严选品形象著称 如蔬菜标注产地供应商 肉类熟食先称重后加汤 严格把控食品安全 [1] 奶粉行业现状 - 中国奶粉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放缓 主要受出生率降低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2]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 同比增长千分之6.77 连续七年下降后首次回升 [2] - 2024年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下降7.4% 降幅收窄 成人奶粉同比增长3.3% [2] - 高端奶粉(单价300元以上)占比增长 如飞鹤"星飞帆卓睿"系列毛利率达71.3% [2] - 全龄营养奶粉市场兴起 成人奶粉、儿童营养奶粉市场规模年增12% [2]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奶粉市场呈现"双超多强"格局 市场集中度较三年前提升12.3个百分点 [2] - 飞鹤以18.7%市占率居首 伊利系(含金领冠)15.2%紧随其后 两者合计掌控约三分之一市场 [2] - 乐宝、澳优、惠氏、美赞臣等组成第二阵营 市占率集中在5%-8%区间 [3] - 合生元、美素佳儿、圣元、完达山等处于第三梯队 市占率相对较低 [3] 市场进入挑战 - 奶粉行业监管严格 生产标准高 需在奶源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环节建立完善体系 [4] - 现有品牌已深耕多年 在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渠道方面优势明显 [4] - 胖东来需借助现有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突破 [4]
叮咚买菜设10个独立事业部,强化供应链和自有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7-23 11:14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提出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和平台思维 专注生鲜食品赛道并深耕供应链全链路 [1] - 公司启动组织架构调整 将商品开发中心改为10个独立事业部 按蔬菜豆制品、水果、水产等大品类划分 由10位核心高管分别带队 [1] - 此次调整被视为公司在自有品牌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1] 自有品牌发展 - 公司2021年提出商品力策略 核心是打造自有品牌 已开发出"良芯匠人""有豆志""蔡长青""拳击虾""保萝工坊""黑钻世家"等多个品牌 [1] - 公司联合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地 服务于旗下"黑钻世家"黑猪肉自有品牌 [1] - 部分自有品牌不仅在公司渠道销售 还拓展至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渠道 并布局线下七鲜、永辉等KA渠道 [2] - 2024年11月"黑钻世家"品牌在上海开出独立专卖店 [2] - 米面制品和肉类事业部的外销业务进展较快 但并非所有自有品牌都确定走外销路线 [2] 行业趋势 - 零售业呈现"缩短链路、介入传统供应链、强化自有品牌"的转型方向 [2] - 永辉计划3-5年内将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提升至40% [2] - 步步高超市3月份上线自有品牌"BL" [2] - 零食量贩企业鸣鸣很忙推出"红标"和"金标"系列自有品牌 [2]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GMV为59.6亿元 同比增长7.9% [3] - 第一季度营收为54.8亿元 同比增长9.1% [3] - GAAP标准下净利润为801.7万元 净利润率为0.1% [3] - 业务数据改善得益于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变化 [3]
RUI快报:中国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05
啤酒行业进出口表现 - 6月啤酒出口额同比增长64_3%至46328万元 出口量同比增长56_5%至8877万升 [1][5] - 1-6月啤酒累计出口量增长24_1%至40122万升 累计出口额增长27_7%至201545万元 [5] - 6月啤酒进口量同比下降20_1%至3267万升 进口额同比下降12_9%至31913万元 [5] - 1-6月啤酒累计进口量微增2_2%至17882万升 累计进口额下降1_4%至169701万元 [5] 啤酒行业结构性变化 - 头部品牌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加速拓展东南亚、欧洲、非洲等新兴市场 [3] - 精酿啤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出口均价上升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3] - 跨境电商助力中小啤酒企业直达海外消费者 [3] - 无醇啤酒、果味啤酒、新中式茶啤等创新产品拓宽年轻及女性消费群体 [3]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融合中国文化元素与酿造技术的企业更具全球竞争力 [3] 自有品牌消费趋势 - 56%中国消费者愿意增加自有品牌购买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6] - 69%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性价比突出 62%认为可替代同质化品牌产品 [6] - 自有品牌销量增速超越厂商品牌 但均价仍低16% 处于价格驱动阶段 [8] 酒业产能扩建动态 - 汾酒2030技改项目总投资91亿元 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原酒5_1万吨、储能13_44万吨 [9] - 截至4月项目已完成投资41_85亿元 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9]
匠心家居(301061):25Q2业绩超预期,市场布局持续优化
华安证券· 2025-07-20 17: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H1归母净利润4.10 - 4.60亿元,同比增长43.70% - 61.23%;扣非归母净利润4.00 - 4.50亿元,同比增长55.32% - 74.74% [3] - 公司25H1业绩高增长源于市场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内部运营效率提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小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89.45%的产品出口美国,77.95%的产品经由越南出口,对等关税短期影响利润,长期越南产能稀缺性有望支撑高盈利能力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3.79/41.41/47.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6%/22.5%/1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2/10.94/12.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0%/21.3%/15.9%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89.29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95.00/39.70元,总股本2.18亿股,流通股本1.44亿股,流通股比例66.40%,总市值194亿元,流通市值129亿元 [1]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48|3379|4141|4785| |收入同比(%)|32.6%|32.6%|22.5%|15.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83|902|1094|1268| |净利润同比(%)|67.6%|32.0%|21.3%|15.9%| |毛利率(%)|39.4%|38.7%|38.9%|39.0%| |ROE(%)|19.1%|20.9%|21.3%|20.8%| |每股收益(元)|4.10|4.14|5.03|5.83| |P/E|15.07|21.55|17.76|15.32| |P/B|2.89|4.50|3.78|3.18| |EV/EBITDA|11.80|15.79|12.33|10.03| [7]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2024A - 2027E的各项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8]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等指标有相应表现;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等指标体现公司偿债情况;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反映公司运营效率;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估值比率包括P/E、P/B、EV/EBITDA等 [8]
奥乐齐双店同开,重资产降维打击
搜狐财经· 2025-07-20 14:05
新店扩张 - 奥乐齐在苏州和无锡同时新开两家门店,分别位于世茂广场和无锡经开区核心地段[2][3] - 截至2025年7月19日,奥乐齐全国线下门店总数达76家,其中上海70家,苏州3家,无锡2家,昆山1家[2] - 苏州和无锡首店业绩表现优异,进入奥乐齐现有门店体系销售前三名,超越上海多数门店[3] 华东市场受欢迎原因 - 竞争环境相对不激烈,华东二三线市场相比上海成本压力更小,有利于业绩提升[5][6][7] - 奥乐齐的精选品类(1000多支SKU)和折扣经营模式在华东市场较为稀缺,形成"降维打击"效果[8][9] - 品牌效应显著,通过在上海6年的经营(70家门店)建立了强大品牌影响力并辐射华东市场[12][13] - 供应链本土化程度高(80%本土供应商),以上海为中心构建了覆盖长三角的物流网络[15][16] 发展策略 - 采用重资产模式,初期即投入大仓、物流和门店设备(如电烤箱),与行业轻资产趋势相反[18][19][20] - 拓展策略聚焦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南、浙北),选址坚持"高流量+高便利"原则[21][22] - 差异化经营体现在免会员费、小包装低价、精选SKU、自有品牌(13个品牌覆盖90%商品)和便捷体验[27][28] 业绩表现 - 2024年奥乐齐上海生鲜销售额同比增长38%[12] - 2024年前三季度,近1/4的上海家庭在奥乐齐购买过生鲜[12] - 高租金门店业务成长性良好,"租售比"表现优异[23]
匠心家居(301061):业绩表现超预期,自有品牌和新品带动盈利能力持续向上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6 18: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5H1归母净利润4.1 - 4.6亿元,同比增43.7 - 61.2%,扣非归母净利润4.0 - 4.5亿元,同比增55.3 - 74.7%;25Q2归母净利润2.16 - 2.66亿元,同比增31.4 - 61.8% [6] - 积极推动自有品牌建设,店中店拓展顺畅,25Q1末美国门店超500家,覆盖32个州,加拿大24家店,覆盖3个省份,较24Q3末快速增长,预计25Q2自有品牌店中店保持扩张,带动盈利提升 [6] - 供应链优势显著,具备越南基地,实现美国订单全覆盖,核心零部件自产,受关税扰动小,抗风险能力强,利于海外供应链扩张和自有品牌全球化发展 [6] - 创新基因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新品获市场认可,2024年新增客户96家,其中14家为TOP100美国家具零售商,新增客户订单释放奠定后期增长确定性 [6] - 上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91/11.06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13.39亿元,2025 - 2027年同比+30.4%/+24.2%/+21.1%,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营业总收入 - 2024年为25.48亿元,2025Q1为7.73亿元,2025E为33.6亿元,2026E为41.1亿元,2027E为49.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6%、38.2%、31.8%、22.3%、21.4% [2] 归母净利润 - 2024年为6.83亿元,2025Q1为1.94亿元,2025E为8.91亿元,2026E为11.06亿元,2027E为13.3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6%、60.4%、30.4%、24.2%、21.1% [2] 每股收益 - 2024年为4.10元/股,2025Q1为1.16元/股,2025E为4.09元/股,2026E为5.08元/股,2027E为6.15元/股 [2] 毛利率 - 2024年为39.4%,2025Q1为37.2%,2025E为40.1%,2026E为40.6%,2027E为40.9% [2] ROE - 2024年为19.1%,2025Q1为5.1%,2025E为20.9%,2026E为21.7%,2027E为21.9% [2] 市盈率 - 2024年为29,2025E为22,2026E为18,2027E为15 [2]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5日收盘价91.13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3.48/38.56元,市净率5.3,股息率1.10%,流通A股市值131.67亿元,上证指数3505.00,深证成指10744.56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2.53元,资产负债率17.84%,总股本2.18亿股,流通A股1.44亿股 [3] 财务摘要 营业总收入 - 2023A为19.21亿元,2024A为25.48亿元,2025E为33.6亿元,2026E为41.1亿元,2027E为49.9亿元 [8] 净利润 - 2023A为4.07亿元,2024A为6.83亿元,2025E为8.91亿元,2026E为11.06亿元,2027E为13.39亿元 [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2023A为4.07亿元,2024A为6.83亿元,2025E为8.91亿元,2026E为11.06亿元,2027E为13.39亿元 [8]
连续两年亏损、负债净额超20亿元 海拍客赴港IPO:母婴垂直电商的“悬崖一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22:25
公司概况 - 母婴垂直电商平台海拍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创始人兼CEO赵晨曾参与孵化阿里巴巴天猫国际,高管团队有阿里系背景 [4] - 2015年至2019年完成5轮融资,获远瞻资本、顺为资本、九州通、高瓴等投资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3% [1] - 净利润从2022年微盈利101.2万元转为2023年亏损5654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7882.5万元 [1]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3.9%、37.6%、32.5% [8] - 截至2024年末负债净额达20.01亿元,主要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及承兑票据 [10] 业务模式 - 平台连接4200名注册卖家及29万名注册买家,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及3000个村县,2024年总交易额110亿元 [5] - 收入来源:数字平台业务占比22.2%,自营业务占比77.7% [7] - 2019年切入自营业务,2021年拓展自有品牌业务,截至2024年孵化92个自有品牌,合作153家制造商,SKU超1000个 [5] 运营数据 - 存货周转天数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6天、36天、39天 [7]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拥有超3.8万名付费买家 [5] 行业现状 - 母婴垂直电商行业面临困境,蜜芽2022年停止服务,宝贝格子2023年总部人去楼空,可优比2024年传出"爆雷"消息 [12][13] - 行业挑战包括人口红利锐减、用户周期短(3-4年)、缺乏独家优势、综合电商竞争激烈 [13] - 垂直电商需建立品类"护城河"或自有产品口碑,否则难与综合电商对抗 [13]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加强自有品牌开发能力、拓展国际市场、增强科技能力及IT基础设施 [14] - 下沉市场用户基础是公司核心优势,赴港IPO成败将影响前景 [14]
董宇辉新账号上线,主播格局又变,直播电商战场转向实体经济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14:55
行业趋势 - 供应链能力成为MCN机构核心竞争力,行业从流量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1] - 头部MCN战略变动显示直播电商战场转向工厂与仓库等"隐形赛场" [1] - 行业进入"拼内功"阶段,年GMV超百亿企业需高效整合区域资源 [3] 辛选集团战略调整 - 辛选集团2023年从广州北迁杭州,2024年初突然搬回广州,购置两栋物业作为总部 [2] - 搬回广州主因供应链优势,服装、美妆、潮玩等品类更靠近原产地 [2] - 618活动成立"荔枝工作组",3天完成流程,带货广东荔枝30.5万单,销售额1184.27万元,总重量1536.9吨 [2] - 辛有志转向幕后供应链投资,4月与孩子王合资创立"链启未来"平台,整合母婴生态 [3] - 农业供应链扩张,在黑龙江、海南、内蒙古等地建设基地 [3] 自有品牌布局 - 东方甄选自营产品覆盖十多个领域,在售数量超400款,全网累计销量突破2.1亿单 [4] - 遥望斥资2.75亿元收购浙江米派护理用品,改造自动化率90%的智慧工厂,推出卫生巾品牌朵薇,上市一个月销售额超8000万,销量突破1.2亿片 [4][5] - 东方甄选卫生巾上市当天App销量突破30万包 [5] - 美腕优选72款自营产品全网累计销量突破250万件,服务用户超150万 [3] 主播与机构关系 - 东方甄选主播顿顿离职,反映个人IP与机构管控深层矛盾 [7] - 东方甄选未来策略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避免主播一家独大 [9] - 辛选与主播猫妹妹纠纷和解,猫妹妹选择注销账号退出直播 [10] - 董宇辉通过子公司控股新账号"兰知春序",构建"带货+文化+文旅"生态闭环 [11] 私域电商布局 - 东方甄选自营品超60%销量来自货架渠道,包括抖音商品卡、小红书店铺、微信小店、App等 [17] - 小杨哥推出小杨臻选App,会员价99元/年,最高销量产品黑金抽纸1500件 [18] - 谦寻推出"谦寻超级会员"小程序,采用"一口价""限时限量秒杀"策略,依托成熟供应链 [19] 增量市场探索 - 罗永浩数字人618直播成交额突破5500万元,AI调用知识库1.3万次,生成9.7万字内容 [20] - 遥望投入AI系统整合报销、直播脚本、数据复盘等功能,但强调直播间仍需人工氛围 [21] - 辛选探索俄罗斯市场,计划通过直播加强中俄贸易合作 [21] - 遥望出海突破,达人@simplymandys和@madebymitchell分别创美区、英区GMV73.7万和83.3万美元纪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