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满盘皆输!中方减持3000亿美债,最大接盘者诞生,巴菲特自救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28
美债减持动态 - 中国自2020年起系统性减持美债,累计规模达3000亿美元,持仓从峰值1.32万亿美元降至7674亿美元,创16年新低 [1][3][4] - 2025年3月单月减持76亿美元,呈现节奏性撤离特征而非暴力抛售 [4] - 日本成为最大接盘方,2025年3月持有量达11878亿美元,被动承接中国减持份额 [8][9] 减持动因分析 - 减持是对美国高科技封锁、军工制裁及威胁中俄合作的战略性回应 [6] - 美国财政赤字激增至34万亿美元,美元信用风险上升,巴菲特同步减持苹果股票避险 [7][13] - 中国采取"金融冷处理"策略,配合商务限制措施(如吊销美军工企业高管签证)形成组合拳 [12] 市场影响评估 - 日本被迫持续增持美债,国内面临经济衰退与通胀压力却无法停止接盘 [9][10] - 中国减持行为引发市场对美债稳定性的质疑,形成"慢刀子"式压力 [11][12] - 美债市场脆弱性暴露,34万亿美元规模如同"膨胀气球"等待破裂 [13] 未来趋势展望 - 中国可能进一步分散美元资产配置,扩大人民币结算网络 [15] - 中俄、中阿能源交易或完全脱离SWIFT系统,建立替代支付通道 [15] - 金融战场重要性超越传统军事对抗,中国已掌握战略主动权 [16][17]
中美打的不是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而是500年一遇的遭遇战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15
中美对抗本质分析 - 当前中美对抗被比喻为军事上的"遭遇战" 双方均未做好充分准备 美国原计划在自身主导的规则体系下遏制中国 但现实情况超出预期 [1] - 美国虽早有遏制意图 但实际执行中面临盟友支持不足的问题 欧盟 日本 加拿大等传统盟友仅口头支持 实际更关注自身利益保全 [1] 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 美国面临产业空心化 债务高企和社会撕裂等结构性挑战 这些问题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 [2] - 美国长期依赖金融霸权维持经济运转 包括通过广场协议收割日本 美元石油霸权以及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维持低通胀 [2] - 当前美国国库空虚 制造业大量外迁 中国成为产业转移最大受益者 [2] 中国发展路径 - 中国原计划通过20-30年时间完成产业升级 科技短板补齐和内部改革深化 但2018年贸易战爆发打乱了这一节奏 [4] - 中国采取"韬光养晦"策略 从低端制造起步逐步完善产业链 曾作为"中美国"模式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生产商品和购买美债获得发展 [2] 贸易战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措施未能有效遏制中国商品出口 全球市场多元化使中国商品仍保持竞争力 加税反而导致美国自身通胀压力上升 [6] - 所谓"脱钩"政策效果有限 中美贸易额保持韧性 试图替代中国制造的国家难以应对复杂全球供应链 [6] 科技战影响 - 美国对华为等企业的全面打压反而加速中国科技自主创新 在芯片 大飞机 新能源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 [6] - 美国技术封锁打破了全球化神话 促使各国意识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7] 金融战演变 - 美元霸权因过度使用制裁手段而受到质疑 各国开始探索去美元化路径 包括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增持黄金 [9] - 中国数字人民币在技术和应用层面领先全球 为建立新型国际支付体系奠定基础 [9] 文明模式对比 - 中国发展模式代表超大陆规模文明 通过"一带一路"等合作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区别于欧美海洋文明的殖民扩张历史 [10] - 当前对抗本质是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国家规划与自由市场等不同发展模式的碰撞 [10] 当前战局评估 - 美国"三板斧"(贸易 科技 金融)攻势未能奏效 中国凭借庞大国内市场 快速产业升级和稳固金融防线形成"三重盾"防御 [11] - 对抗已进入持久战阶段 最终胜负将取决于双方解决内部结构性问题的能力 [13]
突发!老美又要来求情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10 12:29
贸易谈判 - 东大和美国将在英国开启新一轮贸易谈判,主要涉及稀土进口限制等具体贸易问题[2][4] - 这是五月中之后两国第二次谈判磋商,第一次谈判后局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3][5] - 美国暂缓关S90天但未取消,显示其并不想放弃关S[6][7] 美国内部局势 - 加州出现暴D,懂王派驻2000名国民警卫队导致局势恶化,加州州长准备起诉懂王[9][10][13] - 本月美债到期规模达1.27万亿美元,美国债务总额达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16][17] - 马斯克与懂王因债务扩张问题反目,懂王选择继续扩张债务规模[18][19][21] 金融防御措施 - 证J会核准中Y汇金成为8家金融公司实际控制人,整合金融资产增强资金实力[31][32] - 国家队通过平准基金控盘,使大A指数在3100-3400点间稳定波动[34][35] - 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5月黄金储备达2296.37吨,环比增1.86吨[44][45] 资本市场动向 - 东大已连续3个月抛售美债,减持美元资产意图明显[46][47] - 外资机构如摩根士丹利、汇丰、高盛唱多东大G市,但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50] - 建议投资者仅用少量资金试水资本市场,大部分资金应配置稳健保值资产[52][53]
详解“美丽大法案”:特朗普与马斯克决裂的导火索
吴晓波频道· 2025-06-07 08:47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冲突 - 马斯克公开表示特朗普应被弹劾 并称特朗普没有自己的帮助无法赢下总统选举 [6] - 特朗普回应称对马斯克非常失望 威胁可能中止与马斯克旗下企业签署的几十亿美元政府合约 [6] - 马斯克宣布旗下SpaceX将退役"龙"飞船 直接戳中NASA软肋 [6] - 马斯克爆料特朗普出现在爱泼斯坦档案中 将冲突推向高潮 [7] 美丽大法案的核心内容 - 法案包含减免税收 提高债务上限 大幅调高军费 削减医疗补助等一揽子财政政策 [12] - 未来10年减免约4.6万亿美元税收 财政赤字将增加3.2万亿美元 赤字规模扩大15% [12] - 提出1.6万亿美元支出削减方案 主要削减医疗补助 损害低收入群体利益 [13] - 改革学生贷款计划 提高个人所得税扣费标准 取消小费税 但减税政策更偏向高收入群体 [14] 美丽大法案对特斯拉的影响 - 计划逐步取消《通胀削减法案》中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保留石化燃料补贴 [23] - 税收抵免影响特斯拉去年19%的息税前利润 终止加州零排放车辆积分销售计划将带来20亿美元损失 [23] - 法案将威胁特斯拉2025年超过一半的利润 [23] 899条款的金融战影响 - 条款赋予特朗普对认定存在"歧视性税收"国家在美企业和个人征收额外税款的权力 [29][30] - 预设"数字服务税""转移利润税""OECD全球最低税率"三大税率作为判定标准 [31] - 美国财政部长可将任何其他税收视为"不公平税收" 相当于"无限开火权" [34] - 条款可能导致美国股市暴跌10% 美元下跌5% 国债收益率上升50个基点 [41] 899条款对日本投资者的影响 - 日本投资者将被额外征收5%-20%的股息 利息 租金等收入 [36] - 日本央行 主权财富基金 国有退休基金等需缴纳20%利息税 影响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收益 [38] - 国外企业在美盈利所得加税总上限最高可达50% [38]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 - 国外投资者共持有约3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股票等金融资产 可能因条款抛售美国资产 [40] - 资本流出将导致美国股市下跌 国债收益率上升 美元遭到打击 [40] - 全球资本流出美国可能使中国和人民币资产受益 [46]
中美金融战开启!美国资本武器化?神秘899条款曝光!影响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6-05 04:42
法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税改方案《大漂亮法案》中的"899条款"授权美国政府可对认定为"税收性歧视"的国家实施税收反制,包括少征收利润税(UTPR)、数字服务税(DST)、转移利润税(DPT)及其他具有"治外法权"的税收 [4][7] - 条款若通过,美国政府未来10年或增加1160亿美元税收收入 [11] - 法案已通过众议院审核,参议院通过可能性较高因共和党掌控国会 [7] 对全球金融市场影响 - 德意志银行警告条款可能将贸易战升级为"金融战",美国资本市场开始武器化 [3][11] - 花旗银行推演显示:若中国被认定为"歧视性外国国家",其企业和个人在美国的税率将大幅提高,包括股息、利息等税率升至50%,持有美债等金融资产也需缴税 [9][11] - 中国若抛售7000亿美元美债,可能冲击美国国债市场,迫使美联储介入应对 [14] 对中国企业的潜在冲击 - 在美中资企业面临额外税收压力,可能导致经营困难或退出市场 [13] - 中国金融机构持有美国资产(如美债、主权财富基金)的收益成本上升,或加速资本撤离 [9][14] - 人民币国际化需求紧迫,需防范与美国金融体系脱钩风险 [18] 对其他经济体的波及效应 - 欧盟、英国、印度、巴西等未与美国签订关税协议的国家可能成为重点制裁对象,面临数字服务税和低企业税率调整 [16][17] - 日本、韩国等依赖美元体系的盟友可能遭受"双重税收大棒"施压,经济增长受抑制 [16] - 签订双边税收协定的国家或通过条约豁免部分影响 [17] 政策战略意图 - 条款体现特朗普"极限施压"政策延伸,旨在强化美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规则主导权 [18] - 通过税收工具施压盟友及竞争对手,推动美国利益优先的贸易体系重构 [16][18]
谈判结束,美3路人马离京,特朗普或将被迫继续向中国认怂?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56
中美金融博弈 - 中国抛售美债正让白宫陷入财政压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被人民币国际化反噬 [1] - 中国持有的7654亿美债每天缩水1%,美国国债利息支出以每天30亿美元的速度吞噬税收 [2] - 10年期美债做空仓位飙升至2008年水平,3.8万亿美元热钱逃离美元资产 [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被要求纳入中美协议附件,动摇美元结算体系 [4] - 人民币在全球原油贸易结算份额达2.3%,较三年前增长15倍 [5] - 上海原油期货夜盘交易量首次超过伦敦布伦特原油 [9] 中国资本流动与战略布局 - 中国抛售美债的资金中,三分之一转为黄金储备,三分之二流入“一带一路”基建项目 [5] - 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项目采用人民币或本币结算 [5] - 中国海关允许企业用铁矿砂、铜精矿质押换取人民币贷款,绕开美元交易 [9] 美元霸权面临的挑战 - 欧元兑美元上涨13%,动摇石油美元体系 [4] - 美国财政部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占税收的35%,超过美军全年军费8160亿美元 [5] - 若中国继续减持5%美债,美国可能被迫削减军费预算 [7] 金融市场反应与趋势 - 道琼斯指数连15分钟涨幅都难以维持,反映市场对失去中国作为美债接盘侠的担忧 [7] - 各国央行可能效仿中国推动本币结算,进一步削弱美元地位 [10] - 人民币国际化若加速,美元颓势或难以阻挡 [11][12] 长期影响与战略意义 - 贸易战已转化为金融体系攻防战,本币国际化成为决胜关键 [14] - 中国将美债持仓降至7000亿警戒线可能迫使美联储调整加息策略 [13]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面临改朝换代,美元霸权进入黄昏 [15][17]
“阵风”战机被击落,“印度优势”破产
虎嗅· 2025-05-09 19:56
军事冲突模式转变 - 印巴冲突从固定翼飞机空战转向大规模无人机攻击 巴基斯坦军方一日内击落25架印度发射的以色列制"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 [2]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夜间发生多次爆炸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发动无人机攻击但遭巴方否认 [2] - 部分印媒虚假报道印度海军攻击巴基斯坦卡拉奇港 消息后被证实伪造 [3] 舆论战与信息混乱 - 印度社交网络和主流媒体充斥未经证实的军事消息 包括击落巴基斯坦F-16和JF-17战斗机的传闻 [6] - 巴基斯坦宣称击落5架印军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 但印度官方保持沉默并通过媒体辟谣 [8][9] - 路透社援引美国官员称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10击落印度战机 疑似中国霹雳-15导弹残骸图像在社交媒体传播 [9][11] 冲突升级可能性分析 - 印度可能因内政因素采取有限军事行动 如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水资源条约》而非全面升级冲突 [12] - 印巴核威慑背景下传统大规模战争风险低 但无人机袭击和小规模边境攻击等新模式增加冲突变数 [13] - 媒体兵棋推演提出非核大规模战事可能性 包括占领纵深领土、网络战和弹道导弹威胁等 [14]
还剩3万多亿储备,央行停购黄金,耶伦希望中方克制,美元已变强
搜狐财经· 2025-05-01 20:36
中国外汇储备与黄金策略 - 中国近20年稳坐全球外汇持有率头把交椅,但近期已连续两个月停止收购黄金 [1] - 中国通过减持外汇储备等举措应对美国金融战,央行持有3万多亿美元储备及充足黄金储备 [9][23] - 全球多国跟随中国放缓黄金收购速度,凸显黄金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地位 [12] 美国货币政策与全球影响 - 美联储连续7次维持高利率,试图通过美元走强吸引资金回流缓解通胀,但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5][16] - 美国高利率政策导致依赖进口的日本制造业成本翻倍,盈利空间急剧压缩 [17] - 韩国等国家同样受到美元收割冲击,形成连锁反应 [9] 中美金融博弈态势 - 美国试图通过加息和芯片限制对中国实施双重打压,但中国外汇储备和经济基础形成有效防御 [19][23] - 耶伦公开喊话要求中国"保持克制",反映美方对中国反制能力的担忧 [3][21] - 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深化合作构建经济防线,具备应对挑战的综合实力 [25]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政策转向金融收割他国财富而非推动内部增长 [3][14] -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其政策调整对全球产生"蝴蝶效应" [14] - 疫情后全球经济发展暂缓,美国试图通过金融手段转嫁危机 [14]
425重磅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4-30 17:07
会议时间与紧急事务 - 425会议比往年提前5天召开 表明当前存在紧急事务需要提前商讨 [1] 经济发展任务调整 - 会议将拯救外贸企业列为重点任务 明确中美贸易战是长期斗争 [2] - 外贸企业面临商品回流内销的渠道和品牌缺失问题 可能冲击国内市场 [7] - 国家将重点救助科技含量高的外贸企业 为未来保留发展火种 [7] 贸易战影响与应对策略 - 长期贸易战可能引发金融战 影响房产、股票、债券等核心资产 [3] - 参考光伏产业经验 通过国内补贴救助头部企业实现技术迭代 [9] - 国家队需积极救市 通过补贴创造市场稳定资本市场 [12] 一季度经济表现与消费趋势 - 一季度经济增长达5.4% 主要依赖消费释放和补贴 [5] - 二季度消费补贴减少 消费者因收入预期降低倾向购买便宜商品 [7][14] - 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力 并放宽服务业限制刺激消费 [15][17] 美国债务与金融困境 - 美国6万亿债务即将到期 高利率环境增加化债难度 [10] - 特朗普试图通过扰乱经济迫使美联储降息 但策略未奏效 [12] - 美债收益占财政收入20% 美元循环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23] 科技与金融博弈 - 美国科技优势被追赶 金融领域依赖美债、美股和美元 [18] - 美元信用是根基 黄金涨价反映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挑战 [19][23] - 中国科技发展减少对美国产品进口 导致美元回流受阻 [23] 持久战准备与行业机遇 - 425会议表明已做好持久战准备 强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5] - 危机伴随机遇 贸易战可能催生伟大公司 [18] - 服务业资产价格有望上涨 需合理规划资产配置 [17]
FT中文网精选:如何防备关税战转向金融战?
日经中文网· 2025-04-24 10:50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合并 -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英国金融时报于2015年11月合并为同一媒体集团 [1] - 两家报社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协作 [1] - 合并后双方中文网实现文章互换 [1] 特朗普关税政策分析 - 特朗普关税政策具有高度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2] - 新关税政策引发美股大幅调整 [2] - 政策落地幅度远超市场预期 [2] - 特朗普声称如遇报复将加码关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