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工厂
icon
搜索文档
今世缘2025半年报: 缩量市场稳健增长,营收69.5亿净利22.29亿
扬子晚报网· 2025-08-26 15: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50亿元、净利润22.29亿元,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展现业务韧性[1] 市场策略 - 江苏省内通过乡镇精耕深化渠道渗透,电商渠道年轻化运营与场景化营销呈现增长势头[2] - 省外落地六聚焦策略攻坚重点板块,国缘品牌省外占有率显著提升,启动四级市场体系建设[2] - 国缘系列通过多样化活动强化高端形象,今世缘品牌聚焦喜宴亲情场景,高沟品牌复兴取得新进展[2] - 升级经销商管理体系,成立客户关系管理部,构建敏捷型生态化作战支撑体系[2] 运营管理 - 对年度关键项目明确进度条与责任清单,实现常态化督察与节点管控[3] - 质量管理强化供方管理、打造标杆班组,贯穿生产全流程[3] - 深化3333战略人才工程,落地高层次人才深造计划,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3] - 加速智改数转成果应用,完成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3] - 获中证ESG AAA最高评价、万得ESG AA级认证,MSCI和晨星评级居行业中上水平[3] 产能与技术创新 - 原酒生产规模稳定增长,优质酒率提升,2万吨清雅酱香车间即将全面投产使原酒产能达8万吨[4] - 率先应用全流程智能化制曲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稳定性[4] - 陶坛库容达20万吨为品质提升奠定基础[4] - 光伏发电项目全面运行,零碳工厂建设加快[4]
为什么把垃圾运到水泥厂?
金融时报· 2025-08-21 10:35
公司环保投入与绿色转型 - 公司投入2亿元用于厂区噪音灰尘治理并栽种1.2万余棵树木 实现国家绿色工厂认证 [1] - 厂区空气指标优良 每年吸引三四千只白鹭栖息繁衍 [1][2] - 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处理忠县生活垃圾57万吨及厨余垃圾4万吨 占全县垃圾总量200万吨的30.5% [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垃圾焚烧为水泥生产提供燃料 固体杂质转化为水泥原材料 有害气体经窑内高温分解 [2] - 餐厨垃圾经发酵分离后 渣料用于窑炉产热替代燃煤 废水循环利用 残渣磨粉成为水泥原料 [2] - 飞灰全量利用作为水泥原料 形成"废料—能源—原料"闭环资源化模式 [2] 清洁能源与能效提升 - 高温余热发电技术配合光伏发电 满足生产厂区60%用电需求 [2] - 技术路径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认可 正朝零排放、零碳工厂目标推进 [2]
河北组织建设零碳工业园区培育库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21:3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河北省围绕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建立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培育库 以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 - 通过2至3年培育建设 目标培树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典型案例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1] 培育对象与标准 - 遴选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较高且处于省内同行业前列的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入库培育 [1] - 鼓励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先行先试 并挖掘节能降碳潜力 [1] - 培育对象需在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创新、先进技术应用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 [1] 支持措施与资源倾斜 - 各级工信部门通过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和"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加强对入库单位的服务指导 [2] - 利用现有政策措施支持入库单位绿色低碳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两重""两新"项目申报 [2] - 优先推荐入库单位申报国家零碳工厂、国家零碳工业园区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涵盖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清洁能源利用及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2] - 具体指标包括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绿色工厂占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2] - 碳抵消相关指标要求包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规模等量化数据 [2] 地方配套激励政策 - 有条件地区可在财政资金奖励、工业技改补助及绿色金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 - 人才引育措施被纳入地方对入库培育单位的潜在支持范畴 [2]
冰山B: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8-13 21: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01亿元 同比下降2.52%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54.11万元 同比增长1.29%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7416.26万元 同比增长10.1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3.25万元 较上年同期-3258.60万元改善96.83% [1]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2% 较上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74.54亿元 较期初下降2.29% [1] 股东结构与控制关系 -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27% 为第一大股东 [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持股8.72% 为第二大股东 [1] - 三洋电机持有大连冰山集团26.6%股权 存在关联关系 [2]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67,572户 其中A股股东60,416户 B股股东7,156户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降膜开启式螺杆冷水机组完成应用测试并实现量产 [5] - 二氧化碳跨临界冷热一体耦合机组获2025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称号 [5] - OCCS液化机组获"金牌产品"称号 [5] - 160cc高效变频涡旋储能压缩机获"创新产品"称号 [8] - 智能复合空气源热泵机组获"创新产品"称号 [9] - 船用锂溴化吸收式冷水/热水机组入选2024中国制冷学会节能减碳环保产品目录 [9] - 研发氟泵压缩机复合一体式储能机组 [10] - 第六代跨临界全灌注制冷机组多个项目成功交付 [10] 子公司业务进展 - 冰山工程公司中标中海油壳牌项目、中石油吉林石化项目、中石化茂名石化项目等高规格项目 [6] - 承接广州东铁路联运枢纽一期、深圳国铁综合冷链物流、比亚迪智能新能源汽车综合试验场、顺德预制菜等重点工程 [6] - 储能热管理项目和CCUS项目订单大幅增长 [6] - 武汉新世界制冷有序推进无油压缩机开发 高效协同一体式压缩机项目 [7] - 冰山嘉德聚焦冷热系统节能与智能控制 储能订单快速增长 [7] - 推出"永磁电机+通用变频+MPC算法"标准化节能方案 [7] - 三洋压缩机大型涡旋智能车间正式建成投产 [8] - 借助海关AEO高级认证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8] - 三洋制冷中标中海油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中冶焦耐2025溴化锂机组集采等重点项目 [9] - 三洋冰箱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 [10] 绿色发展与产能建设 - 新厂区屋顶光伏二期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向零碳工厂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5] - 聚焦天然气压差发电、矿用防爆制冷设备、蒸汽压缩、工艺气压缩等细分市场 [7]
锻造绿色新优势 零碳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零碳园区概念与定义 - 零碳园区通过设计、技术、管理和商业化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净零条件 [3] - 工业园区在核算周期内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等方式减少抵消或清除碳排放实现碳排放与吸收平衡使碳排放总量归零 [3] - 零碳工厂指工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综合为零状态 [3]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加快建立零碳园区 [2]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 [2] - 2009年原环境保护部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内容2013年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推进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 [5] -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零碳工厂 [5] 建设进展与地方实践 - 贵州省首个零碳园区通过绿色转型改造光伏发电系统与数字运维平台实现年碳排放250.08吨完全抵消并形成负52.9吨碳盈余 [1] - 全国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2500家贡献全国工业产值50%以上碳排放占全国总量30%以上 [1] - 2024年多个省市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山东出台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安徽发布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并公布首批名单 [6] - 北京对获得市级认定的零碳工厂等荣誉企业最高支持50万元国家级认定最高支持100万元江苏常熟市提供一次性50万元奖励 [6] - 2025年21个省份将零碳园区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福建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湖北发布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云南首批5个零碳园区启动建设 [7] 建设模式与类型 - 零碳园区建设类型聚焦外向出口型企业集中园区绿色高载能园区绿色产业园区当地优势产业园区 [7] - 大部分省份重视绿电直连模式在零碳园区场景下的应用 [7] - 预计2027年至2030年将有一大批零碳园区建成验收 [7] 挑战与解决方案 - 零碳园区建设面临标准不统一技术需突破资金不足等挑战尚未形成统一建设标准和金融标准体系需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碳回收智能能源管理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8] - 绿色金融市场资金供给难以满足零碳园区建设需求园区转型难度大市场机制有待健全 [8] - 需完善零碳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强化零碳财政金融协同机制完善商业盈利模式构建政府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实施科研机构创新支撑的四维协同机制强化资金支持力度 [8] 金融与技术创新 - 围绕零碳园区建设场景将涌现更多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金融机构支持园区绿电直供系统建设迎来发展机遇 [9] - 金融机构可联合科技企业开发碳数据管理平台推动碳核算认证与国际接轨构建零碳园区生态圈 [9] - 推进典型园区先行先试一园一策制定零碳技术路径量化关键行动的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加强能源清洁化生产清洁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供应链低碳基础设施等关键支撑应用 [9]
威胜信息20250730
2025-08-05 11:20
**威胜信息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3 64 亿元 环比增长 46% 净利润 1 66 亿元 环比增长 19% [2] - 新签订单 16 27 亿元 同比增长 8 3% 在手订单 39 56 亿元 同比增长 12 63% [2][3] - 二季度营收 8 13 亿元 环比增长 46% 净利润 1 66 亿元 环比增长 19% [3] - 净资产收益率 9 18% 资产负债率 34 8%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 1 78 亿元 同比优化 11% [3]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收 7 6% 研发人员占比 51 5% [2] - 推出 36 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新品收入 6 42 亿元 占总营收 47% 同比增长 49% [2][4] - AI 技术应用包括复合激光功率预测 智能拓扑识别 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研判等 [10] - 计划在终端设备嵌入轻量化 AI 模型 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优化 AI 控制策略 [10] **3 股东回报** - 第二期回购计划已用 1 5 亿元回购 423 万股 [2][5] - 首次中期股息每 10 股派 2 5 元 上半年股息和回购金额合计占净利润 81 7% [2][5] - 未来建议保持 40% 分红派息率 [5] **4 国际化战略** - 印尼本地工厂已开张 沙特工厂建设中 墨西哥土地和厂房采购完成 [6][7] - 阿联酋 孟加拉 埃及等地完成子公司建设审批 [6] - 欧洲调研并购标的 非洲考虑南非并购 [6][7] - 海外收入占比不到 15% 员工占比 45% 未来目标海外收入占比过半 [17] **5 市场与订单** - 在手合同总额 39 55 亿元 同比增长 4 55 亿元 其中国内 23 37 亿元 国际 16 18 亿元 [15] - 智慧公用事业管理系统收入增速显著 [11] - 与华为合作提升数字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2] **6 行业与政策影响** - 2025 年中国电网投资预计超 8 000 亿元 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为重点 [9] - 国家电网招标模式改变对公司无影响 [24] - 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建设参与示范工程申报 [20] **7 海外业务盈利与风险** - 海外项目净利润率 16%~18% 低于国内 20%~22% [18] - 未来海外市场净利润率预计高于国内 [18] - 通过政府背书 中信保等保障海外项目资金安全 [19] **8 新兴业务与融资** - 评估 RWA(Real World Assets)在海外业务的应用 [21] - 沙特主权基金合作计划开展 RWA 业务 [23] - 考虑轻资产运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21] **9 组织与人才** - 本地化策略 各国设立子公司 总部 45% 员工负责海外布局 [16] - 强矩阵结构支持国际产品线开发 [16]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进程披露!
起点锂电· 2025-08-02 14:16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建设进展 - 项目采用"四箭齐发"建设格局 一期已全面投产并满负荷运转 二期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三期四期昼夜加速推进 [2] - 三期项目生产区核心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完成30% 生活区宿舍楼开始主体施工 四期项目桩基施工完成30% 计划2026年三季度建成投产 [2] - 建设团队制定科学施工时间及战高温方案 克服高温天气影响 确保工程进度 [2] 产能与产值数据 - 一期项目占地850亩 年产能30GWh 已建成3条电芯生产线和10条PACK生产线 累计产值突破92亿元 [3] - 二期项目占地700亩 规划产能30GWh 电芯厂房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冲刺2024年9月底投产目标 [3] - 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形成千亿元级产能规模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 预计全产业链年产值超2000亿元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麒麟电池采用第三代CTP技术 支持整车1000公里续航与4C快充 成为小米YU7等热门车型核心动力来源 [3] - 基地践行"灯塔工厂+零碳工厂"标准 深度融合智能化生产与绿色制造理念 [3] 产业影响 - 推动洛阳新能源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跃升 从"制造高地"迈向"智造标杆" [3] -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助力洛阳打造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高地 [3]
威胜信息:7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金、国泰海通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01 19:41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国际化战略明确通过"走出去、本地化、总包模式"开拓海外市场,目前进展有序[2] - 东南亚布局印尼本地工厂已开张,2025年将承接印尼及周边国家产品交付,成为东南亚本地化枢纽[2] - 中东布局沙特工厂推进厂房建设,计划下半年投入使用,覆盖中东需求[2] - 美洲布局墨西哥完成土地和厂房采购,推进本地工厂生产计划[2] - 本地化运营以区域枢纽为核心,印尼覆盖东南亚、沙特覆盖中东、墨西哥覆盖美洲,南非并购成功则辐射非洲[2] - 总包模式2025年重点开展市场调研、产品培育和队伍建设,未来五年作为重要发展方向[2] 新一代台区融合终端发展 - 2025年电网投资超8000亿元,配电网智能化改造是重点,配电台区智能终端需满足"一通道一密钥"技术要求[3] - 应用场景共800万个台区,2025年终端标准全面切换,上半年因新老标准交替未招标,需求集中在下半年[3] - 下半年南网预计2次招标、国网1-2次招标,共3-4次,公司迭代升级的融合终端及双模标准采集芯片将参与采购[3] - 国家电网2025年配网和输电线路招标模式调整为区域联合采购,对公司无影响[3] AI+能源数字化战略 - 公司以"互联网+芯片+人工智能"为核心竞争力,布局源网荷储预测、智能拓扑识别、配电网接地故障研判等技术[3] - AI+边缘计算在终端设备嵌入轻量化模型,提升边端侧智能化水平[4] - AI+微电网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策略,提高响应速度和能源利用率[5] - AI+大数据整合多维度能源数据,实现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及智能管理[6] - 云边端协同布局云端大模型与边端轻量化模型,覆盖能源全生命周期优化[7] - 内部转型构建本地AI大模型和知识库,应用于智能问答、客服、编程等场景[7] 与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合作 - 2025年与华为深化融合,面向全球绿色供电、电网稳定运行及缺电国家提供解决方案[8] - 国内将AI技术导入电网,聚焦电网安全运行和配电网建设[8] - 海外共同开发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中东、非洲等市场[8] - 成立联合攻关小组,签订国内外市场合作背书,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8] 海外本地化投入与风险应对 - 人才配置每个国家设项目经理,包括本部派驻总经理和本地行业专家[8] - 组织架构总部为强矩阵结构,设国际平台,各事业部设国际产品线[8] - 市场选择聚焦代表性国家(印尼、沙特、南非、墨西哥),以点带面降低区域集中风险[9] - 项目筛选优先选择有资金保障的项目,要求政府背书及中信保全额投保[9] 零碳工厂与零碳园区规划 - 公司零碳项目已进入全绿电+全智能,中标长沙湘江新区1.7亿元零碳园区项目[10] - 与国家相关部门及华为合作推动制定零碳园区和绿电国家标准[10] - 国内牵头制定整体解决方案,落地衡阳国家计算产业园项目[10] - 国际市场重点拓展中东地区,推动医院、矿区及清真寺等场景的零碳项目[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主营收入13.68亿元,同比上升11.88%;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上升12.24%[11] - 2025年第二季度主营收入8.13亿元,同比上升4.9%;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上升3.18%[11] - 负债率34.83%,毛利率39.02%[11] 机构评级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1家[12] - 机构目标均价为54.61[12] - 2025年净利润预测范围7.00亿-8.11亿,2026年预测范围8.58亿-10.13亿[14]
青岛高新区:7家企业入选2025市级绿色工厂,总数已达23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22:22
青岛高新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进展 - 青岛高新区累计拥有市级绿色工厂23家 省级绿色工厂4家 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 [1] - 2024年开展"无废园区"建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71%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 [11] - 近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7%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3.7% 同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93.4%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30.3% [11] 企业绿色技术应用案例 - 中远佐敦光伏车棚年发电43.8万千瓦时 占工厂年耗电量10% 年减排二氧化碳292吨 [3][4] - 盘古智能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优化产线布局 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6] - 易邦生物研发"蒸汽灭菌—酶解转化"工艺替代传统焚烧 实现年减碳8200吨 年减废2.25吨 [8][9] 循环经济模式创新 - 建立区域协同三级循环体系 跨高新区城阳区平度市配置资源形成循环经济闭环 [9] - 废鸡胚通过高温灭菌和生物酶解实现100%资源化利用 联动农业种植疫苗生产环保科技三大板块 [9] - 小微企业危废处置单价从7000元/吨降至4000元/吨 降幅43% 危废暂存周期从12个月缩至1个月 [9]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改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扶持 [11] - 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 [11] - 中车四方所通过生态化改造 漆渣年产生量从15.794吨减少至4.063吨 获评省级"无废工厂" [1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新能源车新工厂 以智能零碳拿稳绿色“接力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4 17:46
生产基地概况 - 长春零碳"智慧工厂"已实现新能源车型量产,首批车即将上市销售 [3] - 生产基地年产能15万辆,占地面积154万平方米,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五大车间 [5] - 工厂100%使用绿色电力,配备32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实现生态废物100%回收、废水100%循环 [15] 智能制造技术 - 总装车间自动化程度高,物流区采用自主导航搬运机器人,不依赖外部标识 [5] - "八爪鱼"机器人实现车窗玻璃全自动安装,完成涂胶、搬运、嵌入等高精度动作 [7] - "婚礼结合工位"由11个机器人协同作业,自动化率100%,底盘与车身结合精度达±0.1毫米 [9][11] - 总装车间配备300多套高精度拧紧设备,覆盖574个关键螺栓点,数据可追溯15年 [11] - 焊装及电池车间关键工序自动化率100%,每2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13]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影响 - 生产基地带动50%零部件供应商位于30公里半径范围内,推动本地化产业转型 [17] - 长春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基地,一汽新能源生产基地是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核心项目 [19] 产品与产能 - 生产线首批投产两款新能源车型,2024年12月实现量产 [3] - 工厂采用"黑灯工厂"模式,高度智能化生产显著提升效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