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搜索文档
创新驱动 文产赋能 全域绽放 文博会52家分会场近300项活动亮点纷呈
深圳商报· 2025-05-20 00:36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文博会不仅是文化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产业发 展的风向标。本届文博会延续"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全市52家分会场精心筹备近300项展示交易活 动,主题涵盖数字创意、创意设计、影视短剧、动漫IP、工艺美术等多种业态,产业内容十分丰富,并 呈现突出创新驱动、数智赋能、跨界融合、强化传承等特色和亮点。 创新驱动 展现文化产业澎湃动力 自2004年首届文博会举办以来,分会场机制历经21年沉淀,已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届文博会分会场总数保持52家,新增8家"新面孔",他们分别是:福田区的APark深圳数字艺术公园、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观光层、BitCity次元小镇,盐田区的万科生物圈三号,南山区的荔秀服饰文化街 区,龙岗区的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坪山区的坪山文化聚落,光明区的华强科技生态园。 新面孔的加入,给文博会带来新鲜的血液,充分展示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其中,平安金融 中心云际分会场依托547.6米高空地标优势,构建世界级高空观光与文化交融 ...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中能煤业锚定安全筑根基 精益管理促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5-16 21:16
安全管控 - 公司以"136"管理模式构建多维度防控体系,通过矿微信公众号、广播动态宣贯安全理念,强化"事故可防可控"意识 [2] - 常态化开展事故案例"1+N"警示教育和"惊险事件"共享分析,压实三级安全责任 [2] - 专项检查安字一号文件落实、标准化工程项目推进及入井工具佩戴情况,重点保障2305充填开采工程和1309工作面过断层等任务安全推进 [2] 生产优化 - 采用"大超前管理"动态优化充填开采和采掘衔接系统设计,推行"一采一备"模式,北翼皮带大巷贯通后迅速反掘轨道大巷 [3] - 3301风巷掘进与切眼扩刷同步提速,科学排定重点任务时间表,超额完成阶段性产量指标 [3] 经营效率 - 实施"一面一策"精准治理,关键接续面贯通率达100%,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 [4] - 季度商品煤产量同比提升8.64%,成本回报率显著改善,深化预算执行与科研创新 [4] - 《拦截式离层充填开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305工作面建成注浆充填示范工程,减少地表沉降并提升资源利用率 [4] 技术创新 - 已完成小改小革40余项,5月启动重点岗位精准化专项培训,采用VR模拟和案例教学提升实操能力 [5] - 建立"理论+实践"双考核机制,未达标人员"回炉再造",综掘二队月进尺312米刷新纪录 [5] 党建与文化 - 公司党委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廉洁谈话"三位一体筑牢廉洁防线,通报典型案例 [6] - 以职工技能竞赛和道德模范选树激发全员争先热情,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全流程 [6]
敲钟!我国仪器赛道上市公司+1
仪器信息网· 2025-05-16 13:34
公司上市表现 - 汉邦科技于5月16日登陆科创板,首发价格22.77元/股,开盘大涨115%,市值超43亿元[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专注于色谱技术领域,历经26年发展,已成为行业标杆,在生物制药领域提供复杂生物分子分离纯化支持[6] - 色谱技术起源于1906年,广泛应用于兴奋剂检测、食品安全分析和生物制药等领域,行业快速发展[4] - 公司创始人张大兵1993年进入色谱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打破进口依赖,推动国产替代[6] 人才战略与团队建设 - 公司构建了由7名博士、40多名硕士组成的高端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和行业平台吸引人才[9] - 采取"筑巢引凤"策略,在苏北三线城市成功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如直接任命李胜迎博士为执行总经理[9] - 注重企业文化营造,提供成长空间和归属感,实现企业与个人双赢[11]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采用"一心两核多用"创新理念:以色谱柱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聚焦色谱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12][14] - 实现从克级到千克级的线性放大技术突破,在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品规模化生产取得进展[14] - 完成多个国家级项目,如《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研制与应用开发》,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5] - 拥有200多项知识产权,包括国内外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 荣誉资质与行业认可 - 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19] - 江苏省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公司,对其发展成绩给予肯定[2]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产品服务覆盖全球2000多家客户,包括德国、瑞士、法国等欧美市场及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市场[21] - 2023年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全球化战略桥头堡[23] - 推行"国际布局网络化、国际产品通用化、国际服务定制化"战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21][23]
调研奇瑞汽车公司的一些感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5 17:27
5月8日至9日,2025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召开。借此机会,我们对奇瑞汽车进行了参观调研并召开了奇瑞发展 战略研讨会,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和副总王琅在会上对"奇瑞经验"做了一番介绍,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感悟,不吐不快。 自信执着的起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决定发展轿车工业,奇瑞就诞生在中外合资生产轿车10年以后的90年代末。 那时,中国轿车刚刚开始私人消费,尚未大规模进入家庭。巨大的市场前景让许多省市都想发展轿车工业并使之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芜湖也不例外。 彼时,在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家重点支持当时已有的、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当时称"三大三小两微"),当时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的汽车管理体制基本限制了投资建设新的轿车生产企业。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须有自主的技术根底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才能去拼搏争取。此时一个关键人物出 现了!这个人就是具有充实的专业知识、在一汽发动机和轿车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才尹同跃。他满怀信心回到家乡芜湖,立志让芜湖的梦想变 为现实,由此带领大家开始了执着的逐梦创业历程。 奇瑞公司取得轿车生产资质的过程,充分体现 ...
小切口大文章:南京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创新源”崛起之路
江南时报· 2025-05-15 16:00
产业发展历程 - 高淳区从2018年开始布局医疗器械产业,2020年成为江苏省药监局与高淳区政府合作共建项目,并被纳入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地标行动计划 [2] - 园区规划面积7.78平方公里,形成"半小时都市圈、一小时物流圈"的区位优势 [2] - 五年间集聚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类企业800家,其中生产类企业193家,2024年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15% [2] 产业创新与研发 - 园区聚焦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康复器械三大领域,吸引"专精特新"企业 [3] - 南京友德邦医疗科技获得5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部分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3] - 南京德文医学科技在肿瘤微创消融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拥有或正在申请的专利超过100项 [3] - 园区与东南大学、南京智慧健康研究院等机构深度联动,加速技术转化 [3] 产业生态与服务 - 构建"一站一室八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产品上市提速30%以上 [4] - 建设环氧乙烷灭菌中心、废弃物处置中心等设施,提供全流程配套 [4] - 推行"驻厂员"制度,建立诉求响应24小时办结机制 [5] 产业布局与国际化 -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园中园"模式,云奚医谷医疗器械产业园首期180亩启用,预签约企业超20家 [6] - 东南医疗器械产业园8万平方米载体入驻企业30余家 [7] - 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50多个国家,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8] 未来发展目标 - 园区朝百亿规模专业化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进发 [9] - 深化"医疗、医信、医养、医体"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医疗器械结合 [9] - 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的闭环生态,向世界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迈进 [9]
宁通信B(200468)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8:4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投资者调研 [2] - 活动参与人员有个人投资者、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励京、证券事务代表戴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员宋佳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11:00 - 11:40 [2] - 活动地点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凤汇大道8号普天科技创业园 [2] - 活动形式为现场会议 [2] 活动内容 - 投资者参观公司精密制造生产车间和电子加工车间 [2] 公司重点工作 - 夯实核心业务,开拓新兴市场,聚焦央企、金融、电力、医疗等重点行业和客户,发挥智能布线等自主优势,拓展集团公司等行业客户 [2] - 加大创新驱动,推动多项重点研发项目落地,引进科技人才,开展对外合作,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提升科技竞争力 [2][3] - 强化成本管控,通过各环节加强全过程成本控制,加大“应函尽函”“应诉尽诉”力度,加强“两金”清收力度 [3] - 提升资产质量,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增加资产收益渠道,提高资产利用效能 [3] 其他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 [3] - 活动过程中未使用演示文稿、提供文档等附件 [3]
创新不止,百年乐高的成长密码
华泰证券· 2025-05-13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可选消费评级为增持(维持),轻工制造评级为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年潮玩行业延续高景气,国内受益于情绪消费需求和品类创新,海外市场机遇广阔,乐高成功经验对国内玩具企业崛起有借鉴意义 [15] - 与市场不同,报告从乐高掌舵人代际传承视角复盘,从创新角度拆解其核心竞争力,为国内企业发展和投资提供借鉴 [16] - 乐高是积木赛道全球玩具龙头,组织管理上是家族企业已实现四代接班,其商业模型具有高潜力赛道、高市占率和高盈利能力的特点 [17][18] - 乐高百年发展历经五个阶段,有得有失,通过回归主业和持续创新实现涅槃重生 [19][20] - 乐高可持续增长秘诀在于专注积木体系、持续创新和重视粉丝经济 [21][22] - 对国内玩具企业启示包括选好赛道、持续创新、扩客群+全球化+IP合作和粉丝运营 [23][24] - 建议关注布鲁可、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等具备综合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 [25] 乐高速览:创新不止,成就全球玩具龙头 以创新为内核,积木赛道走出全球玩具龙头 - 乐高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以创新驱动成长,打造积木玩具生态,全球专卖店达1069家,有5大工厂在建,拥有3705项专利,为近50个IP保驾护航,截至2023年推出超20000款套装玩具 [17][26] - 2024年乐高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亚太收入占比分别为48.2%/39.3%/12.6%,实现营收743亿丹麦克朗,净利润138亿丹麦克朗,2023年全球玩具市场市占率11.5%,积木玩具市占率72.7% [27]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简单,管理人才辈出 - 乐高由克里斯蒂安森家族控制,75%股权由KIRKBI A/S持有,25%由乐高基金会持有,基金会致力于儿童发展 [29] - 家族管理人才辈出,实现四代接班,目前董事会主席为Thomas Kirk Kristiansen,CEO为Niels B. Christiansen,执行团队成员经验丰富 [32] 高潜力赛道+高市占率+高盈利能力的商业模型 - 乐高深耕建造类玩具赛道,该赛道19 - 23年CAGR为6.5%,高于玩具行业整体,2023年乐高全球玩具市场份额11.5%,建造类玩具市场份额72.7%,分区域看在主要市场份额位列首位 [35] - 1995 - 2024年乐高营业总收入从68.4亿丹麦克朗增长至743.3亿丹麦克朗,受益于产品上新、扩人群和全球化布局,2024年新产品占在售产品组合46% [43] - 21世纪以来除2002 - 2005年外,乐高毛利率维持在70%上下,净利率维持在20%上下,2024年毛利率68.3%,净利率18.6%,得益于标准化设计、自有工厂和品牌溢价 [47] - 2024年乐高生产成本占收入比例31.7%,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其他费用率分别为31.5%/8.2%/3.3%;原材料及耗材/人力成本/折旧摊销与减值/授权费用/其他成本分别占收入的14.2%/21.2%/4.2%/8.0%/27.2%,授权费用比例近年保持在8%左右 [49] - 2022 - 2024年乐高存货金额分别达55.5/50.5/60.5亿丹麦克朗,2022 -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82.0/91.9天,2024年降至86.0天,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0.2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2.6天 [55] 发展复盘:从木工作坊到积木帝国,百年玩具龙头的成长密码 阶段一(1916 - 1950年):乐高诞生记,从木工作坊到玩具公司 - 1916年奥莱·柯克买下木工作坊,30年代转型生产木质玩具,1936年LEGO品牌诞生 [62] - 30 - 40年代外部环境利好,内部经营出色,乐高提供玩具种类全、质量优,推出爆品,建立有限公司架构,1940 - 1945年营业额从7.4万克朗增长至35.7万克朗 [63] - 1946年奥莱·柯克购入温莎注塑机,开启塑料玩具转型,1949年推出“自动拼装积木” [66] 阶段二(1950 - 1979年):聚焦积木体系,开启全球扩张 - 1950年哥特弗雷德接班,确立三大经营策略,包括确立积木体系主导地位,1955年推出“乐高玩乐系统”,1960年关闭木质玩具部门 [70] - 乐高通过产品创新和专利布局增厚竞争壁垒,1958年推出凸扣和内管连接设计的积木块,并申请多项专利 [71] - 乐高开启全球化扩张,先进入北欧市场,1956年在德国成立销售公司,后在欧洲广泛销售,60 - 70年代通过产品延展和区域扩张持续成长 [73][79] - 70年代后期,乐高受石油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且掌舵人缺乏创新激情,产品开发停滞,重要市场销售下滑 [82] 阶段三(1979 - 1994年):三代接班改革,创新驱动新成长 - 1979年克伊尔德接班,重启创新驱动,推出主题系列玩具,1979年大规模上新,产品套数和收入增长,员工人数增加 [85] - 乐高拓展客群切入女孩群体,推出娃娃家具和玩具屋,1979年推出迷你积木小人;拓展品类切入战争题材玩具,1989年推出海盗系列积木 [86][89] - 乐高通过精准营销推进全球化扩张,80年代与麦当劳联合营销,1989年“推倒柏林墙”广告获赞誉,东欧和俄罗斯市场取得成绩 [97] - 乐高在美国市场曾面临竞品模仿问题,但凭借产品力、产品生态和创新能力取胜,90年代末泰科“超级积木”退出市场,1994年乐高成为欧洲最大玩具品牌 [103][104] 阶段四(1994 - 2005年):外部冲击+激进多元化,陷入经营困境 - 电子游戏等新事物挤占用户心智,积木专利到期后竞争对手涌入,乐高自身陷入“管理危机”,导致增长困境 [105][106] - 1998 - 1999年乐高聘请保罗·普劳格曼进行改革,开启“去积木化”多元化战略和“健身计划”,改革阶段性成效后,激进扩张带来巨大风险,2004年亏损创新高 [109] 阶段五(2005年以来):回归主业+持续创新,于危机中涅槃 - 2004年约根·维格·克努德索普上任,第一阶段强化成本控制、回归主业,通过环球瘦身计划和生产外包降本增效,关闭亏损产品线,2006年实现扭亏 [110] - 第二阶段围绕积木主业经营多点开花,推进IP合作,授权IP与自有IP并行,客群扩张,女性用户占比提升;发挥粉丝经济,与粉丝价值共创;2015年后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发力东亚市场,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可观 [114][115][118] 成功经验:深耕积木体系,创新驱动成长,卓越粉丝运营 经验一:专注强项,深耕乐高积木体系 - 乐高积木体系通过标准化零件设计带来规模优势,零件相互兼容增强可玩性,受专利保护限制模仿者发展空间,增厚竞争优势 [21] 经验二:持续创新,好产品与新玩法不断 - 乐高奉行高品质产品准则,模具精度高达0.004mm,拼接契合度好,拼搭体验顺滑 [21] - 乐高通过持续推新确立热销产品开发机制,2018 - 2024年新产品占在售产品组合比例均在46%以上,通过品类、人群和IP合作创新扩大商业版图 [21] 经验三:粉丝经济,重视消费者生态运营 - 乐高通过和粉丝对话获得新品开发灵感和产品反馈,借助乐高创意社区和BrickLink平台构建消费者生态系统,增强粉丝粘性和品牌口碑 [22] 乐高启示录:对国内玩具企业的启示与借鉴 选好赛道 - 标准化程度高、可玩性强的拼搭赛道利于诞生大企业,角色类积木玩具是新玩家切入市场的突破口,有望孕育全球领军企业 [23] 持续创新 - 玩具行业依赖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兴趣,稳定输出业绩,创新是玩具行业生意本质和高效护城河 [23] 成长路径:扩客群+全球化+IP合作 - 客群拓展可针对女孩和成人群体开发玩具,区域拓展可打开海外市场,IP合作可借助IP知名度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增长 [23] 粉丝运营 - 粉丝群体消费频次和复购率高,口碑传播可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粉丝互动可获得产品创新灵感,消费者生态建设是关键策略 [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运营能力的企业,包括布鲁可、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 [25]
从金色麦田到“数字绿洲”:人保财险在川深耕“创新田”
四川日报· 2025-05-13 04:35
公司业务创新 - 推出小麦节气气象指数保险及"农耕保"、"村集体企业综合保险"等产品,为春耕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8] - 针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雪梨、猕猴桃特色保险,累计提供5100多万元保障,支付赔款35645万元,受益农户609户 [8] - 为川内交通基建项目(川汶、郎川、川红高速及阿坝县乡村路)提供超600亿元保障,促进旅游黄金走廊建设 [8] - 推出全省首个中试综合保险服务方案,覆盖科技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全周期风险 [9] 绿色金融与生态保护 - 推出眉山市首单商业性古树名木保险,为30棵挂牌古树提供保障 [10] - 在阿坝州探索"保险+生态补偿"模式,通过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平衡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利益 [10] - 推出德阳市首单光伏电站运营期财产保险,为罗江区光伏电站提供260万元财产风险保障 [11] 乡村振兴支持 - 共建3个气象监测站点,为23个种植大户提供29万亩农作物全流程风险减量服务 [9] - 在甘孜州开展政策性农险服务,为牧民讲解报案流程及核赔标准,应对严寒天气影响 [12] 应急响应与消费者教育 - 宜宾市分公司快速应对山体滑坡,启动预赔快赔流程并建立理赔服务点 [12] - 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包括街头宣传、金融知识便利店及养老院防诈讲座等 [13]
大鹏新区营利性服务业超预期增长
深圳商报· 2025-05-11 07:06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大鹏新区GDP达108 94亿元 同比增长11 7% 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 53亿元 同比增长20 1% 增速全市第一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5% 增速全市第三 [1] 行业增长亮点 - 工业全口径增加值增长15 8% 增速全市第二 [1] - 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2% 增速全市第一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文体娱乐业营收均翻倍增长 [1] -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8 4% 增速全市第二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6 4% 增速全市第三 [1] 企业经营数据 - 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3 2% 营业收入增长17 5% 销售产值增长17 4% [1] - 研发费用高速增长4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 [1] - 出口交货值增长6 8% 展现较强韧性 [1] 服务业表现 -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 3% 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 4% 营业利润增长83 2% [2] - 高端民宿营收同比激增116 2% [2] 旅游业发展 - 一季度接待游客423万人次 增长5 1% 旅游收入27 3亿元 增长6 3% [2] - 过夜游客增长5 1% 入境游客增长7 3% 带动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 9% [2]
瑜欣电子(301107)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7:36
财务业绩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548,819,600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2,922,670.43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5.47% [2] - 2024 年除第一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26.92%外,二、三、四季度收入均同比明显增长 [2]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84,833,088.79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9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584,587.94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80.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3,715,376.35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13.38% [3] 业绩驱动原因 - 2024 年营业收入增长因行业景气度提升和公司加强新老客户业务开拓,订单数量增加 [2][3] - 2024 年净利润下降因研发投入加大和新业务前期投入多,尚未转化为明显经济效益 [3]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延续“稳定主营业务,积极布局新增长点,打造公司业务第二增长曲线”经营思路 [4] - 加强新老客户业务开拓,在通机核心电装品部件制造业务基础上追求产品创新 [4] - 在多个细分赛道战略性布局,如非道路新能源动力装备电驱及转向系统等 [4][5][7] 行业情况 - 2024 年二季度以来,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整体较为景气 [6] - 2024 年我国小型通用机械出口额触底回升,发电机组出口额连续五年正增长,电动机及发电机贸易出口额触底回升 [7] 募投项目情况 - 募投项目“电驱动系统项目”于 2024 年 12 月结项,主要产品包括非道路新能源动力装备的电驱动总成等 [8] - 相关产品已完成行业部分头部客户的小批量认证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