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一揽子金融政策简评:三大金融部门联手稳预期、提信心
交银国际· 2025-05-07 21:42
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一揽子重磅金融政策,覆盖多领域,形成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预计对稳定市场预期等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中美经贸关系积极转变利好港股 [1] 各部门政策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 - 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后续或仍有降息空间 [1] - 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2] - 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提供再贷款支持 [2] 金融监管总局 -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加大对优质房企和保交楼项目支持力度 [3]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或带来数千亿元增量资金入市 [5]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 [5] 证监会 -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扩大增持规模稳定市场,对受关税政策影响大的上市公司增强监管包容度 [6] - 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推动浮动管理费机制 [6] 港股市场情况 宏观环境支撑 - 政策释放宽松信号,央行降准降息,汇金版“平准基金”托底 [7] - 内需政策对冲,消费端“以旧换新”、创设再贷款,房地产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投资端政府债发行提速 [7] - 中美重启谈判渠道,利好提振市场风险情绪 [7] 行业投资主线 - 科技创新主线,包括科技硬件、互联网科技等领域,受益于政策和需求驱动 [10] - 高股息主线,银行、公用事业和电信运营商板块吸引力提升 [10] - 政策红利主线,券商、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和港股优质消费龙头受益 [10]
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公募火速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5-07 21:26
一揽子金融政策核心观点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涵盖降准降息、险资入市、公募费率改革等增量政策,有效提振市场情绪[2][3] - 政策延续宽松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双向发力[3][5] - 政策节奏超预期,降准50BP、政策利率调降10BP、结构性工具利率调降25BP,速度快于市场预期[5][7] 政策具体措施 央行政策 - 发布三类共10项货币政策,包括降准50BP、政策利率调降10BP、结构性工具利率调降25BP[3][7] - 总量工具"双降"释放流动性,个人公积金利率同步调降25BP[5][7]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推出8项增量政策,覆盖房地产、小微企业、外贸及科技创新领域[4] - 重点化解房企融资风险,推进地方债务重组,严控IPO节奏缓解资金压力[5] 证监会政策 - 支持汇金公司发挥"平准基金"作用,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4]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4] - 发展科技创新债券,落实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4][5] 市场影响分析 短期影响 - 政策协同性强化,系统性维稳意图提振市场信心,A股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5][8] - 债券市场中短端收益率下行,长端因提前隐含降息预期小幅上行[9] 中长期影响 - 政策细水长流,二季度落地后三季度增量财政空间有望打开[4] - 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韧性支撑市场中期表现,科技与高端制造行业受益[6][8] 机构配置建议 行业偏好 - 短期关注政策受益领域:房地产、银发经济、大消费及科技创新[10] - 中长期聚焦AI产业链(基础设施+应用)、红利风格(公用事业/银行)[10][12] - 金融板块(银行/保险)、低估值板块(地产/基建)直接受益流动性改善[11][12] 主题机会 - 新兴产业技术进步主线:AI应用端创新、人形机器人[10] - 内需政策刺激方向:顺周期/消费、以旧换新及服务消费[9][10]
不光有降准降息,一揽子金融政策助力稳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5-07 21:19
货币政策措施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3]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1.5%降至1.4% [4] -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 [5]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从1.75%降至1.5% [6] 结构性政策工具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领域 [6]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达8000亿元 [7] -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 [7] - 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 [6] 资本市场支持 - 推动险资入市,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预计带来增量资金逾1300亿元 [8]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9] - 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优化并购重组机制 [9] - 推动公募基金改革,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10] 经济影响 - 降准降息旨在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3] -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 [5] - 结构性降息有助于强化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支持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6] - 政策利率下降将引导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4]
降准降息领衔“多箭齐发” 一揽子政策“组合拳”为何择机此时?
搜狐财经· 2025-05-07 20:17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1]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2]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利率从1.75%下调到1.5% [5]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4][5]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2][5] 房地产政策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6] - 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 [6] - 对于1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公积金贷款,月供减少133元,总还款金额减少4.8万元 [7] 政策背景与考量 - 政策出台更多出于前瞻性考虑,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预防性政策工具 [1][3] - 相较于"9·24"政策,此次政策范围更丰富、力度更大,面对的环境和着力点有所差异 [3] - 政策后劲充足,不仅是"组合拳",而且可以是"连续战",年内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4] 政策影响 - 全面降准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 [2] - 下调政策利率将引导LPR下降,进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额上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支持 [2][5]
为何此时降准降息?年内还会降准吗?专家解读央行十大货币政策
新京报· 2025-05-07 19:25
货币政策调整背景 - 央行推出十大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 [1] - 政策实施需要相机抉择,综合评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 - 4月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受冲击,出口受阻引发消费和投资领域连锁效应 [2] 降准政策分析 -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以缓解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 [3] - 释放的流动性将加快对国家重大建设、普惠金融、中小微民营企业、房地产、消费市场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3] - 增强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金供给能力,缓解民企、房企、中小型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的流动性紧张 [3] - 商业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6.6%下降至6.2% [6] - 年内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还有0.25-0.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或将于三季度落地 [5] 长期政策空间 - 我国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可降至发达国家1%与新兴经济体5%之间的水平 [6] - 2025年实际总降准幅度以0.75-1.0个百分点为宜 [5] 政策利率调整 - 价格型政策力度相对适中,包括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8]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7][8] - 为后续政策留有余地,待美联储明确重启降息进程后可进一步发力 [8]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十大政策中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关的占六席 [8] - 包括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8]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8]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8]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8] - 六项政策覆盖当前经济金融中的难点痛点,效用叠加可观 [9]
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落地,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定预期
东方证券· 2025-05-07 19:11
政策举措 - 央行出台十条举措,包括降准、下调利率等,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 - 金融监管总局有八项增量政策,如加快出台房地产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范围等[5] - 资本市场有六项政策动态,如强化市场监测、出台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措施等[5] 增量信息 - 公积金政策变化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超200亿元,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5]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收费模式,提高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5] 市场情况 - 4月PMI数据体现外贸冲击衍生影响,新出口订单PMI、进口PMI下行,出厂价格指数PMI下滑超3个百分点[5] 风险提示 - 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影响市场风险,关税引发产业链重构致全球增长减速与产能过剩风险[5]
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引发国际 金融市场动荡,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 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 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 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 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近期,一系列增量金融政策陆续出台,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 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 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作出部署。 "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大型金融机构基本盘稳 固,'压舱石'作用明显。"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将加力加劲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加 强增量政策储备,近期将推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 揽子政策 ...
2025年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货币先行,多箭齐发
银河证券· 2025-05-07 17:20
货币政策 - 总量型政策全面降准50BP,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节约银行资金成本约220亿,提升银行净息差约1.3BP,下调政策利率10BP,预计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下行10BP[1] - 结构型政策定向降准,汽车金融等公司存准率调至0%,调降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预计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 - 200亿[1] 各领域支持政策 - 科技领域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发展科创债并创设风险分担工具等[1] - 消费领域设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外贸领域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7] - 股市方面央行合并额度,扩大险资投资试点600亿,调降风险因子等[7] - 楼市加快完善融资制度,或通过银行体系支持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7] 后续政策展望 - 降准空间释放至600BP,三季度或降准50BP[8] - 若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可能再降息10 - 20BP,时间窗口或在7月[9] - 二季度或推政策性金融工具,PSL大概率重启[9]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央行货币政策、政府债券发行、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4][10]
华福固收:怎么看一揽子货币政策及对债市的影响
华福证券· 2025-05-07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央行从数量型、价格型、结构型三方面推出10项政策,体现支持性货币政策状态,虽总体在市场预期内但力度大于预期 [2][8][11] - 债券市场当前存在资金定价再平衡、银行负债端有压力和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两个现象 [2][12] - 本次降准缓解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压力,政策利率下调带动资金利率中枢下移,若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利于债市收益率曲线走陡,短端利率确定性大,10Y国债有望下行至1.5%-1.6%区间 [2][13] - 后续需关注国债供给和基本面预期及政策变化,包括中美谈判情况 [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揽子货币政策内容 - 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6]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6] - 结构型政策: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合并额度8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7] 与2024年9月24日政策对比 - 相同点:均同时宣布降准降息,回应相关会议提出的货币政策要求 [2][8] - 不同点:价格型政策上,本次政策利率下调10BP且LPR下调幅度相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25BP;结构型政策上,本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量规模11000亿元大于2024年9月的8000亿元 [2][8] 金融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以来,金融市场基本平稳,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2左右,10Y国债收益率在1.65%上下震荡,上证指数企稳在3300点附近,而2024年9月10Y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上证指数在2800点下方运行 [2][11] 债券市场现状 - 资金定价在市场重新再平衡,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靠拢但未稳定在1.6%附近,银行净融出规模在3万亿元附近震荡,存单一级发行利率下行受阻,银行负债端有压力,缺乏中长期流动性 [2][12] - 资金利率下行不顺且基本面压力大,债市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10Y - 2Y国债利差从4月初的23BP收窄至4月末的17BP [2][12] 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 - 降准缓解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压力,政策利率下调带动资金利率中枢下移,若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利于债市收益率曲线走陡,短端利率确定性大 [2][13] - 长端利率摆脱震荡下行需短端利率下行打开空间,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后10Y国债有望向下突破1.6%来到1.5%-1.6%区间 [2][13] 后续关注重点 - 国债加快发行且超长端供给较多,关注供给影响 [2][13] - 关注基本面预期和政策变化,4月PMI下降1.5pct至49,贸易摩擦对出口影响预计5月更明显,关注5月9 - 12日中美谈判情况 [2][13]
央行释放万亿元活水并全域降息,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利率下调0.1%
华夏时报· 2025-05-07 16:1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摄影报道 备受市场瞩目的重磅货币政策组合拳"集体"亮相。 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央行 将推出三大类共十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 率以及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等。 从覆盖范围看,货币政策开始在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三个方向全面发力。 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力度超预期的同时,也是对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加紧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 降准降息齐落地 既降准又降息,这是继2024年9月2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以来,两个货币政策"大招"再次同时出手。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今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 息。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点内涵。"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指出,一是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条件 比较宽松,包括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些宏观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