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兴证全球基金程剑: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标的力争低回撤高回报
上海证券报· 2025-10-12 23:11
"买基金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近日,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程剑告诉上证报记者,当投资者以真金 白银托付信任,基金经理肩上就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因为此,长期主义、深度研究和精选企业一 直是他投资框架的核心。 "我的投资理念是坚持以合理价格买入具备优质成长属性的资产,希望通过承担中等偏下的风险去争取 中等偏上的整体回报率。"程剑表示。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程剑所管理的兴证全球品质 甄选混合近一年回报为38.14%,近两年回报为46.75%。 市场环境改善催化再定价 兴证全球基金程剑: 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标的 力争低回撤高回报 ◎记者 陈玥 行业政策变动带来新机会 接下来行情将如何演绎?对此,程剑认为,成长类资产依然会有不错表现。从行业层面来看,AI、创 新药、新消费、新能源等核心板块依然是投资机会比较集中的板块,同时一些逐渐触底的传统行业也会 因为"反内卷"等政策和经济逐渐企稳回升而实现新的供需平衡,从而带来较好的投资收益。 "'反内卷'是一个大的框架,其实有一些行业本身已经到了周期的低点,这时候如果有外部的因素促使 它的供给端进一步优化,本质上是合乎经济逻辑的做法,可能会让一些行业进入 ...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10.13-10.17):冷静应对海外冲击,A股市场具备较强韧性-20251012
财信证券· 2025-10-12 17:4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美关税谈判具有艰巨性、反复性、长期性特征,在谈判前市场情绪或受压制,谈判后市场通常出现修复式上涨 [4][7] - 在市场学习效应及TACO交易盛行下,中美关税谈判对市场的冲击效果将逐步趋弱,预计难以再现4月7日的极致行情 [4][7] - 外围风险仅是对A股走势的短暂扰动,并不会改变A股指数中长期"慢牛"态势,建议坚定投资信心、逢低配置A股市场 [4][7] - 第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行的方向未发生改变,即使短期出现震荡调整,幅度及时间都将相对有限 [7] 大势研判与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者冷静看待市场波动,逢调整可适当布局优质龙头标的 [4] - 投资方向建议关注:关税反制概念及自主可控方向(如稀土、军工、国产半导体、种业)[4][13];高股息方向(如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4][14];资源品方向(如贵金属、煤炭)[4][15];新消费方向(如健康、文旅、体育、美容护理、IP经济、宠物经济)[4][15] 市场行情回顾 - 上周(10.9-10.10)上证指数上涨0.37%,收报3897.03点,深证成指下跌1.26%,中小100下跌1.03%,创业板指下跌3.86% [16][17] - 行业板块方面,有色金属、煤炭、钢铁涨幅居前 [16]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25844.05亿元,较前一周上升19.02%,其中沪市上升20.99%,深市上升17.42% [16] - 风格上,中小盘股占有相对优势,上证50下跌0.47%,中证500下跌0.19% [16] 重点跟踪事项分析 - 融资融券折算率调整机制不会改变科技股中长期向好走势,部分科技股折算率已由0%上调至30%-70%不等 [4][8] - 治理价格无序竞争措施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治理价格无序竞争,"无序竞争行业"或将迎来产品定价修复机会 [9][10] - 国庆中秋长假数据有结构性亮点,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人次增长6.2%;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总花费8090.06亿元,按日均算分别较2024年国庆假日增长1.8%、1.0% [11] - 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增加,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关键经济数据未能按时发布,预计10月底的议息会议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4][12]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分化,胡志明指数当周上涨2.93%,韩国综合指数上涨1.73%,而纳斯达克指数当周下跌3.64% [20] - 工业品产量数据显示,挖掘机产量当月同比有所波动,工业机器人及工业锅炉产量同比增速保持在较高区间 [22] - 资源品价格方面,焦煤、焦炭期货结算价呈现一定波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近期有所回升 [26][31] - 市场估值方面,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及市净率走势反映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35][36][39] - 资金面跟踪显示,两融余额变化、新成立基金份额及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指标反映市场资金动向 [38][41][44][46]
惊曝“叔侄对决”?宗馥莉叔叔推出新品牌“娃小智” 对战“娃小宗”!
中国基金报· 2025-10-12 08:09
公司动态与品牌调整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职务 [5] - 娃哈哈集团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将品牌更换为“娃小宗”,原因为“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存在法律风险 [6][7] - 宗馥莉辞职后将独立经营新品牌“娃小宗”,该品牌已推出首款定价4元的凝香乌龙无糖茶 [6] 新品牌“娃小智”的推出 - 宗泽后推出新品牌“娃小智”,其全国招商会暨产品首发盛典于10月10日在杭州举行,汇聚200余位经销商 [2] - “娃小智”产品矩阵包括AD钙奶、矿泉水、椰子水、八宝粥等,主打大健康概念,配方配料升级且价格略低于娃哈哈 [3] - 招商会现场成功与近百个区县经销商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约,购买10万元以上产品可获得区域独家经销商资格 [3] - “娃小智”品牌注册于2025年9月23日,认证主体为娃小智食品(杭州)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13日,注册资本500万元 [4] - 宗泽后通过贵州娃茅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穿透持股娃小智食品(杭州)有限公司33.211%,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4] 家族背景与商业关系 - 宗氏家族的商业传奇始于宗泽后担任保灵公司领导期间,向宗庆后提供了儿童营养液的生产订单、技术资源和销售渠道 [1] - 宗庆后离世后,娃哈哈管理架构调整,宗馥莉推行改革引发与旧部、经销商及部分家族成员的意见分歧,部分力量向宗泽后靠拢 [1] - 宗泽后曾于2016年5月携手宗庆后等共同创立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宗”系列核心商标,覆盖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 [5] - 在宗泽后推出“娃小智”前,其团队已推出“益品宗师傅”品牌,但因市面上存在其他“宗师傅”而逐渐被淡化,转而力推“娃小智” [3]
惊曝“叔侄对决”?宗馥莉叔叔推出新品牌“娃小智”,对战“娃小宗”!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2:42
【导读】" 叔侄对决 "上演?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后,将独立经营"娃小宗"品牌;其叔叔宗泽 后旗下公司近日推出新品牌 " 娃小智 " ,并于 10 月 10 日举办全国招商会 见习记者 夏天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董事长等职务后,风波仍在继续。特别是其叔叔 宗泽后 ,不仅在朋友圈犀 利点评宗馥莉的辞职行为,更是在近日推出 新 品牌 " 娃小智 " ,全面对打宗馥莉推出的新 品牌 " 娃小宗 " 。 中国基金报记者 10 月 11 日查询 " 娃小智 " 微信公众号 发现,在 9 月 29 日的推文中, 文章直接标出了 " 叔侄对决 " 的字样。 宗师傅饮料( 杭州) 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坚在会上表示,娃小智并非对传统食品饮料业务的简 单修补或延伸,而是以新消费为根本基因,从品牌内核、产品创新到市场推广进行系统性重 构。 推文称,招商会现场成功赢得近百个区县经销商的青睐,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并顺利完成 签约。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该推文所附招商海报显示,购买 " 娃小智 " 产品 10 万元以上即可 获得该区域独家经销商资格。 推文称,宗氏家族的商业传奇,肇始于宗泽后担任保灵公司领导期间,把儿童营养液生产订 单、技术资源 ...
新消费周报 |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董事长等职务;电商平台相继公布双十一活动节奏;泡泡玛特玩具收入跃居全球第二
搜狐财经· 2025-10-11 20:18
公司动态:IPO与上市进展 - TOP TOY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2024年于中国内地实现GMV 24亿元,自研产品收入占比接近50%,2022年至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1] - 自然堂向香港资本市场发起冲击,IPO前完成新一轮融资,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4.20%股份,公司估值超71亿元 [10] - 东鹏饮料再度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近三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6.5%,净利润增速高达52% [10] - 泡泡玛特中期营收达13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2.8%,在玩具业务方面超越迪士尼和万代南梦宫,跃居全球第二 [9] 公司动态:并购与投资 - 京东物流以2.7亿美元从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以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3] - 蜜雪冰城以合计2.97亿元获得鲜啤福鹿家53%股权,集团业务版图延伸至现打鲜啤 [7] - 滴滴自动驾驶获得D轮融资,融资总额20亿元,投资方包括多家产业基金及广汽集团,资金将用于加大AI研发投入 [17][18] 公司动态:战略调整与人事变动 -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4][5] - 星巴克启动一项高达10亿美元的战略重组计划,关闭北美及欧洲数百家门店,裁员约900人,北美地区销售额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 [10][16] - 拼多多旗下快团团测试针对餐饮、酒店等行业的“订餐/摆摊”服务,用户可预订熟食商品到店核销外带或选择配送 [2] 消费市场与行业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12][13] - “双节”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长线游与品质消费渐成主流 [13][14] - 多家电商平台公布双十一活动节奏,大促启动时间普遍提前,玩法进一步简化,主打官方直降等直接让利形式 [21] 产品与市场拓展 - 日本人气IP“Chiikawa”中国内地首家线下旗舰店落户上海黄浦区,总面积超500平方米,开业首日推出超30款中国市场独家周边产品 [23] - 安德玛户外中国首家旗舰店于上海新天地启幕,已进驻22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高端购物中心与核心商圈 [27] - OpenAI推出的AI短视频应用Sora上线不到五天下载量突破100万次,攀升至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榜首 [24] 金融市场与大宗商品 - 国际黄金期价创历史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达4061.2美元/盎司,成交量突破10万手 [15][16] 可持续消费与行业倡议 - 开云集团与Plug and Play中国联合发起开云创新先锋奖,今年主题为“开创水资源积极影响” [28] - 雀巢、费列罗等多家国际农食品巨头警告,欧盟推迟实施“反砍伐森林法”将危及全球森林保护与气候行动 [29]
从“郭丽芳”到千万销量:果立方如何用河南法则改写新消费剧本
搜狐财经· 2025-10-11 17:13
而现在,新消费的验证逻辑正在改写:你要在河南验证。 曾被外界贴上"土味" 标签的河南,不知从何时起,成了领新消费风气之先的宝地。从河南走出一群活力四射的消 费品牌,蜜雪冰城、卫龙、致欧、巴奴、锅圈、双汇、牧原、三全、思念、名仁苏打水、金星啤酒......甚至催生出 被誉为"中国最会做小红书营销" 的 "郑州帮"。 从郑州起家的蜜雪冰城 从传统农业大省到如今的新消费高地,河南的身份转变背后,是消费战场的深刻变革。 "得中原者得天下" 河南,一座新消费品牌的孵化宝地。 河南有9815 万常住人口、1.15 亿户籍人口,是全国最大的劳动力池;观5年内各省市高考人数,河南均位列前 十,还有密密麻麻的大专院校,年轻人众多。以郑州为中心,300 公里半径能辐射 "山河四省",能孵化最贴近大 众的生意。 河南,一种新的入场规则 过去,新消费品牌的"入场券" 似乎必须由北上广深来颁发:要在北上验证市场,因为这里聚集着引领潮流的年轻 人;要经上海网红店、高端商场的检验,因为这里的消费者对品质、设计有着近乎挑剔的要求 —— 仿佛只有通过 一线城市的 "考核",品牌才算拿到了进入市场的资格。 郑州大学城分布 上世纪90 年代起,河 ...
港股收盘(10.10) | 恒指收跌1.73% 科技、有色、医药股等下挫 部分新消费逆市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6:4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恒生指数跌1.73%或462.27点,报26290.32点,恒生国企指数跌1.8%,恒生科技指数跌3.27%,录得五连跌,全周恒指累跌3.13%,国指累跌3.11%,恒科指累跌5.48% [1] - 尽管三季度跑输A股,但9月以来在科技股驱动下港股重拾升势,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位,科技板块低估优势明显,四季度有望续创新高 [1] - 全日成交额为3337.37亿港元 [1] 蓝筹股异动 - 恒隆地产逆市涨2.05%,其国庆黄金周前四日总租户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5%,10月1日内地物业销售额同比增长逾20% [2] - 中国海外发展涨2.46%,中国电信涨2.41%,对恒指分别贡献2.04点和2.7点 [2] - 中芯国际跌7.13%,紫金矿业跌6.86%,分别拖累恒指42.13点和22.21点 [2] 板块与概念表现 - 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阿里巴巴跌4.56%,腾讯跌3.55% [3][6] - 新消费概念股逆市走高,古茗涨12.21%,布鲁可涨8.78%,蜜雪集团涨4.44%,奈雪的茶涨4.03,受国庆假期消费热潮及海外市场拓展推动 [3] - 有色金属股回调,赣锋锂业跌10.75%,山东黄金跌7.04%,因中东地缘冲突缓和及美元指数上涨导致国际金价高位跳水 [4] - 芯片股再度走低,中芯国际跌7.13%,上海复旦跌5.98%,华虹半导体跌4.05% [4] - AI概念股下挫,受IMF和英国央行对AI泡沫发出警告影响 [6] - 建材水泥股表现亮眼,华新水泥涨超9%,部分煤炭股、内房股、电信股飘红 [3] 热门个股异动 - 保利置业集团涨19.51%,市场解读其控股股东股权划转为与保利发展整合的前奏 [7] - 大众公用涨8.67%,公司参股深创投,后者持有宇树科技股份并参股GPU企业摩尔线程 [8] - 中远海能涨5.56%,机构看好OPEC+增产预期及美国制裁收紧为油轮市场带来的顺风 [9] - 中兴通讯涨4.01%创新高,公司是全球稀缺的DICT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自研芯片近30年 [10] 新股上市表现 - 金叶国际集团首日挂牌收涨330%,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达11464倍,成为港股新“超购王” [11] - 挚达科技首日挂牌收涨192.14%,公司主营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 [12]
1009港股日评:三大指数走势分化,资源股逆势走强-20251010
长江证券· 2025-10-10 11:2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9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收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市场呈现明显板块轮动,资源股在避险情绪及政策提振下逆势走强 [2][7] - 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3868.2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30.43亿港元 [2][11] - 报告展望未来港股创新高的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南向资金边际定价能力提升、以及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配合全球流动性改善 [11] 市场表现总结 - **指数表现**:恒生指数下跌0.29%报26752.59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6%报6471.3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07%报9530.13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1.30% [7][11] - **A股市场对比**:同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32%,沪深300指数上涨1.48%,万得全A上涨1.31%,红利指数上涨0.65% [7][15] - **板块表现**: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综合金融板块上涨4.01%,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77%,煤炭板块上涨2.81%;医药板块下跌5.23%,轻工制造板块下跌5.00%,电子板块下跌2.30% [7][19] 行业与主题驱动因素 - **资源股走强原因**:美国政府停摆及9月ADP新增就业数据意外录得负值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同时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提振黄金股;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显著改善稀土供需格局预期,共同推动有色金属板块上扬 [11] - **板块轮动现象**:前期涨幅较高的半导体产业链出现资金获利了结而回调,而在基建投资加速预期下,资金转向建筑等板块 [11] - **概念板块表现**:电力设备指数大涨9.16%,钴金属指数上涨7.67%,环保指数上涨7.21%;电子烟指数与烟草指数均大跌9.25%,工业大麻指数下跌7.28% [7]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参考日美经验,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1]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其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若国内低利率环境使得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提升,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11] - **宏观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同时AI产业业绩得以兑现,将为港股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在信用扩张前,“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市场短板 [11]
沪指第三次逼近4000点,这次有何不同?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5:27
市场表现与历史对比 - 上证指数于10月9日高开高走站上3900点,创近十年新高,收盘点位距4000点整数关口相差不到2% [1] - 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仅发生过两次,分别为2007年5月和2015年4月,沪指在4000点关口虽出现短期抛压,但均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分别触及6124点和5178点大顶 [1] - 从历史经验看,4000点处于一轮行情的半山腰甚至接近山顶的位置 [1] 当前行情的基本面驱动因素 - 当前行情底层逻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活力迸发,多个行业全球话语权明显提升 [2] - 中国在AI大模型、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影视文化及潮玩娱乐等领域迎来突破,例如DeepSeek-R1以颠覆性性能和超低训练成本打破海外巨头垄断 [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科技创新与新消费企业走在世界前列 [3] 市场结构性特征变化 - 本轮行情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龙头科技类公司全面领涨,板块间分化显著加大,这与过去两次沪指冲击4000点时板块“同涨同跌”的格局不同 [3] - 市场结构性特征突出缘于参与者结构改变,2017年后机构化程度不断加深,基于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的投研体系逐渐深入人心 [3] - A股市场从“散户市”到“机构市”的转变是本轮行情的重要资金面变化 [4]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9月24日“一行一会一局”联合推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转折点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体现中央呵护资本市场的重大决心 [4] - 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已成为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主要抓手,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5]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副总裁路颖:经济转型与政策发力双轮驱动投资者信心企稳回升
证券时报· 2025-10-10 02:2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传统周期动力正在出清、触底和磨底,对经济的拖累减小,为股市预期上修打开空间 [1] - 政策重心向发展倾斜,治理思路转变持续优化,为远期净资产收益率企稳提供条件 [1] - 新技术趋势和新消费动向持续涌现,新经济初现峥嵘,推动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企稳回升 [1][2] 经济结构变化 - 中国传统经济正加速出清,对经济的拖累逐步减小 [1] - 2025年二季度中国住宅投资占GDP比重回落至5.4%,绝对值与下滑幅度接近美日韩经验水平 [1] - 二三线城市地产价格回落幅度进入磨底期,对经济的拖累将显著减小 [1] 房地产与制造业领域 - 房企国内债总偿还金额逐年递减,2025年、2026年、2027年分别为4694亿元、3194亿元、3139亿元,信用风险已基本出清 [2] - 2025年一季度制造业资本开支同比减少10.6%,增速创近十年新低,企业自发供给出清已然开启 [2] - “反内卷”政策发力将提升盈利困境反转的可见性 [2] 政策影响 - 2024年“9·24”后政策围绕化解债务、提振需求与稳定资产价格的“新三支箭”持续发力 [2] - 政策通过货币宽松、债务重组等方式降低实际利率,缓释全社会债务压力 [2] - 财政政策思路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直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2] - 合理得当的总量政策有效降低经济尾部风险,稳定投资者预期 [2] 新兴业态与资本开支 - 2025年以来新技术趋势和新消费动向持续涌现,资本开支开启上升趋势 [1] - AI、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资本开支加速,创新药掀起出海热潮 [2] - 转型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正变得更为显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