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

搜索文档
南华宏观周报-20250801
南华期货· 2025-08-01 1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制造业PMI边际回落,经济整体有下行压力,但政治局会议奠定积极政策基调,经济或稳中求进;海外美联储议息会议后降息预期随经济数据反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边际回落,政策仍有定力 - 制造业PMI边际回落,7月为49.3%,较上月降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荣枯线下方,生产、新订单指数下降,原材料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回升 [4] - 政策基调延续积极有为,决策层正视下半年经济压力,政策空间充足,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服务消费或成新引擎,股票市场配置价值显现 [9][12][17][19] - 需关注美国通胀、就业数据,6月通胀数据略超预期,美联储议息会议分歧大,鲍威尔讲话偏“鹰派”,降息预期或随经济数据反复 [21] 重点关注经济数据及事件 - 国内重点事件包括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市场监管总局治理劣质低价竞争、工信部加强行业治理等政策,以及二季度GDP、7月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 [24][27] - 海外重点事件包括美国经济增长、就业、通胀数据,美联储议息会议,关税调整,地缘政治等方面 [28][29][30][34] 下周重点关注事件及数据 - 涉及美国国库券拍卖利率、欧元区PPI同比、美国进出口额等数据 [36] 一周大类资产涨跌 - 展示国内股指、债市、南华商品指数等走势 [38]
短期3600点附近或仍有反复,科技成长股或存在结构性机会
英大证券· 2025-07-28 08:57
核心观点 - 短期沪指在3600点附近或有反复,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理周期,中小盘科技成长股或存在短期结构性机会;中期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结构性机会丰富 [2][3][17] - 操作上,短期避免追高涨幅过大题材股,适度择机逢高减持;中期聚焦成长弹性领域,如光模块、泛AI概念、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行业 [3][17] 上周五市场综述 - 上周五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后震荡走低,午后弱势震荡,尾盘均绿盘报收;行业上,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Sora、多模态AI等泛AI概念股涨幅居前,雅下水电、赛马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5][6] - 当日两市成交额17873亿元,上证指数报3593.66点,下跌0.33%;深证成指报11168.14点,下跌0.22%;创业板指报2340.06点,下跌0.23%;科创50指报1054.20点,上涨2.07% [6] 上周市场回顾 - 上周市场继续上涨,沪指周涨幅1.67%,深证成指周涨幅2.33%,创业板周涨幅2.76%,科创50指数周涨幅4.63% [7] - 周一、二沪深三大指数震荡上涨,雅下水电概念股、建材等板块连续走强;周三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周四沪指站上3600点但盘中回落;周五市场震荡回落,沪指失守3600点,科创板大涨,市场或转向科技股 [7] 上周盘面点评 泛AI主题 - 周五泛AI概念股集体活跃,人工智能引领科技革命,催生众多“AI+”投资机会,产业链投资方向有望向AI应用扩散;2025年下半年泛AI主题投资将进入去伪存真阶段,需验证业绩兑现情况 [8] 文化传媒板块 - 周五文化传媒等板块活跃,该行业含广告传媒、游戏娱乐和影视动漫三个细分行业;随着AI技术发展,传媒行业作为应用落地端企业将提前受益,2025年下半年游戏、短剧等产业发展前景较好 [9] 医疗板块 - 周三医疗服务板块、周五医疗器械板块上涨;创新药商业化环境向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可关注创新药、中药OTC等领域 [10] 雅下水电概念 - 周一至周四雅下水电概念连续上涨但个股分化,周五回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7月19日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 [11] 煤炭建材钢铁能源金属等板块 - 周一至周四相关周期股走强,周五回调;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寄予厚望,连续上涨后可择机高抛低吸 [12][13] 证券板块 - 周三至周五证券板块活跃;2025年下半年券商板块仍可逢低关注,受政策驱动、流动性宽松、行业整合等利好推动 [14] 海南自贸区 - 周四海南自贸区板块涨停潮;海南自由贸易港12月18日将全岛“封关”,届时进口零关税商品比率大幅提升,旅游吸引力也将提升,投资不轻易追高,可择机高抛低吸 [15] 后市大势研判 - 短期沪指在3600点附近多空分歧加大,市场大概率震荡整理,若有持续热点吸引资金、成交放大,指数或突破3600点,反之则可能向下寻求支撑 [2][16][17] - 中期在关税谈判向好、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三季度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3][17]
外资金融机构连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制造业展现强劲发展势头,“韧性”成核心关键词
央视网· 2025-07-26 11:48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1] - 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 [1] 经济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部门连续15个月保持增长,电力、建筑和制造业表现强劲 [3] - 家电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政策提振零售领域,包括家电、手机、汽车等 [3] - 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维持高位,出口数据亮眼 [3] 出口与贸易顺差表现 - 除美国外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需求强劲,支撑出口规模及上半年贸易顺差 [5] 政策支持效果显著 - 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包括消费品刺激和地方债置换 [7] - "反内卷"政策改善竞争环境,体现前瞻性效果 [7] 制造业竞争力与潜力 - 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和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潜力 [8]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推进,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表现突出 [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渗透率提升,体现高端制造先发优势 [12]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关键评价 - "韧性"成为关键词,源于政策加码、宏观改善和微观亮点 [12] - 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韧性 [14] - "灵活"形容中国经济适应国内外形势的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步伐 [15][16]
0.2、0.3、0.5、0.6,连续调升!“出口亮眼+政策发力”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信心不减
央视网· 2025-07-26 10:36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2026—2027年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2] - 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 [2] 工业生产部门表现强劲 - 电力、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连续15个月保持增长 [4] - 工业生产为整体经济活动提供支撑 [4] 零售消费领域提振 - 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和消费补贴政策有效提振家电、手机等高科技设备和汽车零售 [4] 国际贸易表现亮眼 - 国内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维持高位 [6] - 除美国外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需求保持强劲,支撑出口规模并助力上半年贸易顺差 [7] 政策持续发力 - 2024年9月以来政策以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为重心 [7]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品刺激、地方债置换及"反内卷"政策改善竞争环境 [7]
大摩最新研判:2025 年二季度中国股市成绩单出炉,这些板块最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8:44
整体表现 - A股二季度净负预警率为-4.8%,较去年四季度的-18.8%大幅改善,与去年二季度的-4.6%基本持平 [2] - 按市值加权后A股净正预警率达4.7%,较去年四季度的-0.7%由负转正 [2] - MSCI中国指数净正预警率升至+6.8%,创近4个季度新高,高于去年二季度的+1.4%和四季度的+2.2% [3] 板块分化 A股板块表现 - 金融服务、材料、科技硬件板块净正预警率最高:金融受益稳增长政策,材料受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科技硬件受益AI设备和新能源科技创新 [5] - 消费服务、房地产、软件板块表现垫底:消费服务受内需复苏放缓影响,房地产处于调整周期,软件因行业竞争加剧需求疲软 [5] MSCI中国板块表现 - 金融和材料板块领跑:海外上市金融机构和材料企业受益全球产业链修复 [6] - 房地产和公用事业表现落后:房地产受去库存和融资环境影响,公用事业因成本上升增长有限 [6] 大小盘股表现 - A股大盘股净负预警率仅-1.4%,接近持平,集中在金融和科技龙头板块 [7] - A股小盘股净负预警率从去年四季度的-31.1%收窄至-7.4%,改善幅度显著 [7] - 中盘股净负预警率为-12.7%,较去年四季度好转但仍落后大盘股 [8] 盈利预期调整 - 科技硬件、消费必需品、医药生物板块盈利预期被上调:科技硬件因海外订单回升,消费必需品依托刚需属性,医药生物因研发进展超预期 [9] - 半导体、公用事业、消费服务、房地产板块盈利预期被下调:半导体受全球产能过剩影响,消费服务因居民消费信心恢复慢,房地产继续承压 [9] 潜力股与谨慎股 - 建议关注的9只股票来自材料、医药、科技硬件板块,筛选标准包括无负面预警、盈利预期上调、评级为增持等 [10][11] - 需谨慎的6只股票集中在房地产、消费服务和公用事业板块,筛选标准包括无正面预警、盈利预期下调、评级为减持或中性等 [11] 未来投资方向 - 政策受益板块:金融、基建相关材料板块将受益稳增长政策 [12] - 复苏弹性板块:消费服务、可选消费中业绩触底且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 [13] - 科技成长板块:科技硬件和高景气赛道的小盘股若业绩持续改善有望成热点 [13]
震荡以待
信达期货· 2025-06-04 11: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经济4月拐头向下,5月下行速度放缓,政府后续政策待发力,6月或为集中发力期;国外关税与债务问题持续扰动市场,需关注基于IEEPA的关税能否生效及债务中长期压力;大类资产方面,股、债、汇、黄金短期内均呈区间震荡态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等待政策加速落地 - 4月经济拐头向下,5月下行速度放缓:4月经济拐头向下,大部分经济数据回落;5月中美经贸会谈后经济信心回升,制造业PMI回升0.5个百分点至49.5%,但仍低于荣枯线;货币类先行指标显示经济仍在筑底 [1][11][13] - 政府的招还在后头:财政发力偏向民生,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处于历年高位,但基建类支出转负;专项债发行待放量,超长期特别国债仍有大量余额待发行,政府存款远高于往年;6月将是政策集中发力期 [15] 国外:关税与债务 - 重点关注基于IEEPA的关税能否生效:关税扰动持续,TACO交易现象或仍存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IEEPA实施的关税措施非法越权,上诉结果未知,若上诉失败可能通过其他路径加征关税,部分条款实施流程长,对经济影响更漫长 [27][28] - 短期债务不成问题:美国短期债务滚动压力大,但不太可能无法续接,美联储有SRF工具;5 - 7月再融资方案不变,财政部预计短期内无需增加债券发行规模,中长期债务有压力 [31] 大类资产走势展望 - 股:区间震荡:经贸谈判使关税回到4月5日水平,5月抢出口效应或显现,但经济扰动大,宏观面承压,股市难走牛市;上层托市决心强,下行空间不大,股指区间震荡 [32] - 债:震荡等待利率下行时机:全流程降息落地,经济基本面需名义利率下降,未来降准降息是大概率事件;但资金利率不宽松、供给压力大、存款搬家或使存单利率上行,债市短期内震荡 [35] - 人民币汇率区间震荡:美指趋弱带动人民币升值,但升幅有限,人民币汇率指数处于高位不利于出口,预计央行会保护出口商,人民币在7.15 - 7.36区间震荡 [39] - 黄金:短期区间震荡:关税和债务问题使美指下行,黄金价格创新高,但当前问题不尖锐,短期内黄金区间震荡 [42]
6月市场观点:关注出口数据反映的关税影响-20250603
国盛证券· 2025-06-03 16:05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我国出口增速边际放缓,关税加征影响陆续显现,后续关税影响不确定性集中在节奏、幅度、结构上 ,6月市场震荡延续,中枢下移,波动可控,建议增配低波红利,博弈产业催化 [1][4] 4月出口结构反映的关税影响线索 - 4月对美出口普遍降速,非美出口韧性尚存,家电、有色、轻工、机械、纺服等行业营收冲击压力较大 [11][14] - 各行业大致分三类,一是整体及对美、非美出口同步降速,如通信等;二是整体及对美出口降速,非美出口提速对冲,如电子等;三是对美出口降速,非美出口提速使整体出口增速改善,如电力设备等 [12] - 各行业商品出口量价变化分四类,通信行业量价齐跌;家电行业价稳量跌;轻工、纺服等价涨量跌;计算机、电子等价跌量增,日常消费品多面临缩量拖累,先进制造方向可能同时面临量价压力 [2][17] 月度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回顾 - 5月海外多空交织,风险资产普遍修复,A股价值风格占优,环保、医药、军工领涨,电子、社服、计算机跌幅居多 [3][21] 股市资金面跟踪 - 5月ETF再度流出约475亿元,两融资金净流入约211亿元,产业减持约174亿元,回购约401亿元,股权融资需求回落,IPO新增约98亿元,增发与转债再融资分别新增约95亿元和3亿元 [24] 估值监控 - A股估值整体小幅抬升,价值板块迎估值修复,主要宽基指数、板块与风格指数、行业指数的PE估值和股息率有不同变化 [27] 交易情绪监控 - 5月交投活跃度延续走弱但幅度收窄,两融成交占比回落,融资净买入成交占比转正,60日新高占比回升,成交集中系数回落,成交分化系数回升,大消费成交占比回调,泛新能源成交占比回升,TMT成交占比回落收窄 [29] 6月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 大势研判 - 6月市场震荡延续,中枢下移,波动可控,关税演绎充满变数,国内降准降息落地,政策节奏货币先行,高频数据未明显改善,关税影响显现,政策增量加码待期待,节奏与力度挂钩外需冲击 [4][31] 配置建议 - 增配低波红利,博弈产业催化,外部关税预期升级,外需板块高波动,国内政策预期节奏难判,内需板块难形成合力,多数行业回归4月初关税缺口上沿附近或下方,建议底仓增配低波红利资产,关注电力、银行等,交易性机会关注国产AI链、机器人、智能驾驶等 [5][32][33]
宋雪涛:“抢出口”带动PMI重回扩张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3-03 15:37
经济韧性分析 - 2月制造业PMI为50.2,环比超季节性上升1.1个百分点,高于2015-2019年春节次月平均环比涨幅的0.8个百分点 [1] - 生产指数上行2.7个百分点至52.5%,新订单指数上行1.9个百分点至51.1%,均高于历史环比均值 [1] - 经济复苏持续性取决于出口景气度和政策应对措施 [1] 抢出口现象 - 特朗普胜选后中国外贸企业加速抢出口,2024年12月美国自中国进口同比增长10.1%,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5.6% [2] - 2025年1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达248.7万TEU,从中国进口量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10.2% [2] - 中国1-2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0.3%,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8% [2] - 2月PMI出口新订单指数上行2.2个百分点至48.6%,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上升接近2个百分点至54%以上 [2] 价格分项回暖 - 2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行1.3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上行1.1个百分点,为PPI数据提供积极指引 [3] 抢出口拐点临近 - 2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10%关税(2月4日和3月4日落地),加征力度和范围超过2018-2019年贸易摩擦 [4] - 高关税可能导致相关商品出口增速快速回落,抢出口拐点或将在几个月后出现 [4] - 2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滑0.8个百分点至54.5%,原材料库存指数下滑0.7个百分点至47% [4] 政策导向 - 年初货币政策强调择机配合而非加码,重心在稳汇率,央行将资金利率维持在政策利率之上 [5] - 财政政策重心在化债防风险,24年11月提出12万亿元化债方案,1-2月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超1万亿 [6] - 政策后置因经济韧性显现,如抢出口带动出口高位、地产政策发酵、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 [6] - 未来抢出口结束后,政府或出台更大规模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