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大越期货沪铝周报-20250714
大越期货· 2025-07-14 14: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沪铝上周震荡调整主力合约上涨0.29%周五收盘报20695元/吨;碳中和下长期控制产能、国内房地产压制需求不振、取消铝材出口退税对国内铝价构成利空,美国关税不确定性仍存;国内基本面需求进入淡季等待消费复苏;上周LME库存400285吨较前周小幅增加,SHFE周库存增8565吨至103197吨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沪铝上周震荡调整,主力合约上涨0.29%,周五收盘报20695元/吨 [3] - 碳中和下长期控制产能、国内房地产压制需求不振、取消铝材出口退税对国内铝价构成利空,美国关税不确定性仍存 [3] - 国内基本面需求进入淡季等待消费复苏 [3] - 上周LME库存400285吨较前周小幅增加,SHFE周库存增8565吨至103197吨 [3] 基本面(库存结构) 供需平衡表 - 展示中国年度供需平衡表铝数据,2018 - 2024年产量从3609万吨到4312.27万吨,净进口量有正有负,表观消费量、实际消费及供需平衡情况各年不同 [11] 市场结构 期现价差 - 未提及具体内容 进口利润 - 未提及具体内容
燃料电池汽车应该继续支持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7-14 11:56
示范应用项目成就 - 产品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 - 关键零部件实现创新突破,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燃料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电堆成本从2017年15,000元/千瓦降至1,000元/千瓦,系统成本低于2,000元/千瓦 [1] - 氢能供应系统发展显著推进 [1] - 累计推广数量接近3万辆(80%为商用车),居世界第二 [1][3] 当前发展瓶颈 - 示范政策结束后市场规模出现萎缩迹象 [2] - 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多处于创业中期,普遍亏损经营,面临破产风险 [2] 战略意义 - 国际学术界转向将燃料电池汽车定位为商用车主流技术路线(丰田/现代已转型) [3] - 中国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优势突出,部分领域已具备市场化条件 [3] - 氢能占未来碳中和能源系统20%份额,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储存应用的关键载体 [4] - 商用车领域替代石化能源可减少30%以上交通运输碳排放 [4] - 技术提升空间大:电堆工作温度/热效率优化、质子交换膜贵金属用量降低 [4] 发展建议 - 启动示范应用项目第2期,财政支持力度减半并聚焦长途重型商用车 [5] - 扩大过桥过路费优惠范围以形成区域市场化条件 [5] - 将氢/醇/氨发动机纳入支持范围,促进氢能系统多元化技术路线 [6] - 允许短期使用工业副产品燃料以加速技术迭代 [6]
大越期货沪铝早报-20250714
大越期货· 2025-07-14 11: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铝基本面因碳中和控制产能扩张、下游需求不强劲、房地产延续疲软、宏观短期情绪多变呈中性;基差升水期货呈中性;上期所铝库存较上周增加呈中性;盘面收盘价收于20均线上且20均线向上运行偏多;主力净持仓空且空减偏空;多空交织下铝价震荡运行 [2] - 铝市场存在降息和需求疲软的博弈,利多因素有碳中和控制产能扩张、俄乌地缘政治扰动影响俄铝供应、降息;利空因素有全球经济不乐观高铝价压制下游消费、铝材出口退税取消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日汇总 - 上海昨日现货中间价70770,涨跌-375;南储昨日现货中间价70690,涨跌-450;长江今日现货中间价70870,涨跌-400 [4] - 仓单总量70798吨,增减699;LME库存(日)74750,增减-425;SHFE库存(周)较上周增29728吨 [4] 供需平衡 |时间|产量(万吨)|净进口量(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实际消费(万吨)|供需平衡(万吨)| | ---- | ---- | ---- | ---- | ---- | ---- | |2018|3609|7.03|3615.03|3662.63|-47.61| |2019|3542.48|-0.64|3541.84|3610.44|-68.61| |2020|3712.44|105.78|3818.22|3816.92|1.3| |2021|3849.2|150.33|3994.63|4008.83|-14.2| |2022|4007.33|46.55|4053.88|4083.86|-29.98| |2023|4151.3|139.24|4290.51|4294.81|-4.31| |2024|4312.27|196.16|4502.5|4487.5|15| [23]
江松科技:多维度构筑壁垒 铸就光伏产业投资价值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7-14 11:26
行业前景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在2025-2027年保守情景下将达531GW至714GW,乐观情景下增速或超预期 [3] - 光伏电池技术从PERC向TOPCon、BC、HJT、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高效路线升级,对自动化设备的精度、效率及柔性生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 - 2024年七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超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光伏设备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将直接受益 [4] 技术壁垒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光伏电池生产全工序设备供应能力的厂商,产品覆盖扩散退火、PECVD、湿法制程等核心环节,并延伸至硼扩散、LPCVD、清洗设备等电池片工艺及组件端设备 [5] - 公司设备在13500片/小时高产能下碎片率低至0.01%,性能高于国际及国内主流同类产品 [5] - 公司运用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工业互联网技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与MES系统联动,赋能客户打造数字化"灯塔工厂" [5] 产品竞争力 - 客户覆盖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国内光伏电池产量前十大的全部企业 [6] - 公司被隆基绿能、越南电池、晶澳科技等客户授予"协同创新奖"、"最佳协作奖"、"最佳合作奖"等称号 [6] - 公司与头部客户建立了协同迭代开发的持续反馈机制,能够根据工艺变化快速调整设备参数 [6] 客户生态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达36.13亿元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0,709.12万元、123,701.10万元和201,877.53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583.64万元、12,802.29万元和18,675.73万元 [7] - 头部客户的扩产计划与设备更新需求将持续释放,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 IPO募投方向 - 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丰富产品矩阵、提升生产能力、完善产业布局三大领域 [8][9] - 光伏电池设备需求激增,公司需迅速提升产能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8]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602GW,中国新增装机规模达357.30GW,公司将进一步布局光伏生产设备领域 [9]
“反内卷“行情活跃,煤炭ETF(515220)持续吸金,份额较年初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09:58
每经编辑|彭水萍 近期一系列行业内"反内卷"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周期性板块资金持续净流入。煤炭板块还具备高股息、高分红特征,低利率背景下,配置 价值凸显。截至7月11日,煤炭ETF(515220)连续5日净流入额超12亿元,当前规模超57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20%。"反内卷"行情活跃背景 下,煤炭板块或持续受益。 1、看热点:"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 当前受内外部需求不足、前期产能扩张过快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再度承压,时隔十年,政策再次强调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 2.0预期升温。 供给侧改革对煤炭的核心措施是"去产能",直接减少了市场供给总量,从而提振煤炭价格,煤炭企业利润有望修复。 2、看过往:历史供给侧改革期,煤炭行业占优 (1)2016年"供给侧改革":钢铁较沪深300超额近10%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板块面临变相供给侧改革,叠加新增产能批复受严格限制,未来新建矿资本开支有限,高现金流背景下,煤企高股 息、高分红确定性增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煤炭行业股息率约5.5%,相较其他指数优势明显。 | 指数代码 | 指数名称 | 股息率(近12个月,%) | | --- | --- | --- ...
欧盟设定90%减排目标,“2035年禁燃令”或提前着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09:58
欧盟2040年减排目标 - 欧盟委员会提出修订案 设定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90%的目标 [2] - 新目标较现行2030年减排55%基准大幅提升 显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强决心 [2] - 建议引入碳信用额度等机制 缓解实现减排目标过程中的压力 [2] 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现状 - 欧洲议会2023年2月14日正式通过禁令 规定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燃油轿车和小型货车 [3] - 允许两项豁免:合成燃料车辆及年产量低于1万辆的小型车企可继续销售 [3] - 要求其余所有新车实现100%零排放 [3] 禁燃令政策背景 - 欧盟推动汽车行业向零排放转型的关键举措 旨在从源头减少碳排放 [4] - 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重要来源 成为欧盟减排政策重点关注对象 [4] - 促使汽车制造商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 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 [4] 电动汽车市场挑战 - 2024年欧洲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皆出现下滑 市场份额下降 [5] - 瑞银将203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预测从960万辆下调至830万辆 [5] - Inovev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仅占欧洲市场40% [5] 充电基础设施问题 - 到2030年欧盟需要880万个充电桩 按当前建设速度将产生巨大缺口 [5] - 充电桩分布极不均衡:荷兰、法国和德国占欧盟总充电桩61% 但仅占欧盟面积22% [5] - 其他24个成员国覆盖欧盟80%土地面积 只拥有39%的充电桩 [5] 车企转型困境 - 大众汽车集团、雷诺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等主要制造商曾对禁令表示抗议 [6] - 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盈利困难问题 [6] - 传统车企担心禁令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6] 政策实施可能性评估 - 禁燃令提前实施可能性较小 延迟实施可能性相对较大 [7] - 社会团体呼吁重新审视政策 建议允许替代燃料燃油车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7] - 最终实施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取决于电动汽车市场回暖、基础设施改善和车企转型进度 [7] 产业影响与平衡挑战 - 政策走向将对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和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7][8] - 欧盟面临环保目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艰难抉择 [8] - 需要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等多层面协同推进 实现平稳过渡 [8]
研判2025!中国无机颜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工业绿色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无机颜料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4 09:18
内容概要:颜料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其中无机颜料主要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的无机化合物,如 钛白粉、氧化铁颜料、铬系颜料、镉系颜料和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等。无机颜料是颜料的主要品类,广 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塑料、橡胶、涂料、油漆、油墨等工业和绘画、艺术领域。近年来,全球无机颜料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未 来行业规模有望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美元。中国市场无机颜料领域, 2024年钛白粉总产量480.52万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3.79%;2024年氧化铁颜料总产量62.59万吨, 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21%。在全球工业绿色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无机颜料行业正经历结构性 变革。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模式逐渐被颠覆,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主旋律。未来,行 业增长逻辑将从"量"转向"质",环保性、功能性和循环性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 ALVARIZATI IN | | | --- | --- | --- | | 类型 |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 | 颜色稳定 性 | 较为稳定,耐晒、耐热、耐 ...
中国储能电池杀疯了!174%增速碾压全球,欧美抢货像春运
搜狐财经· 2025-07-13 19:09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暴增174.6%的核心分析 一、储能电池出口数据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电池出口量达45.6GWh,同比暴涨174.6%,占总电池出口量的35.9%,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 [3] - 动力电池同期出口量为81.6GWh,增速仅26.5%,显著低于储能电池增速 [3] - 动力与其他电池总出口量127.3GWh,同比增长56.8% [3] 二、全球需求驱动因素 - 欧美日韩因能源转型刚需大量采购,德国能源危机与美国加州停电事件加速订单落地 [4] -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三元电池低30%以上,安全性更高,成为储能领域首选技术路线 [5] - 中信建投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将达266GWh,亚非拉市场因性价比需求增速最快 [4] 三、磷酸铁锂技术优势 - 中国出口储能电池100%采用磷酸铁锂技术,能量密度较十年前提升50%,成本下降70% [5][6] - 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针刺实验,宁德时代CTP/CTC技术使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20% [5] - 全球储能市场70%份额由中国磷酸铁锂占据,特斯拉已在中国建厂生产该类型电池 [6] 四、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上半年总出货量491GWh(储能电池110GWh),市占率38%,增速29% [9] - 比亚迪出货量192GWh(储能电池27GWh),市占率15%,动力电池99.96%采用磷酸铁锂 [7][9] - 二线厂商亿纬锂能(储能40GWh)、中创新航(储能20GWh)增速超60%,蜂巢能源出口增速达248.4% [9][10] 五、动力电池市场演变 -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299.6GWh(+47.3%),磷酸铁锂占比81.4%,三元电池份额降至18.5% [11] - 比亚迪欧洲销量同比增300%,磷酸铁锂车型较同级三元电池车便宜20% [11]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国轩高科越南工厂加速海外磷酸铁锂产能布局 [11] 六、产业链未来展望 -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光储充一体化、城市级储能)成为企业新利润增长点 [12] - 锂矿、磷矿等上游资源布局强化,中国企业在阿根廷、智利直接控制矿场资源 [12] - 欧美贸易保护政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碳关税)暂未撼动中国成本优势 [13]
ESG热点周聚焦(7月第2期):创业板综指引入ESG负向剔除机制
国信证券· 2025-07-13 16:21
核心观点 - 海外ESG热点事件在绿色金融、碳中和、企业治理与环境保护四条主线上,政策、市场、技术协同发力,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气候应对 [2] - 国内ESG热点事件呈现“制度+项目+资本”三位一体推进格局,政策端出台顶层文件,市场端重大项目与金融工具同步落地 [2] - 学术前沿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绩效呈显著倒U型关系,省级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提升可提高企业ESG评分,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使企业ESG平均提升 [2]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方面,沃旭能源完成27.5亿美元海上风电项目融资,加州社区选择融资局将发行10亿美元30年期绿色债券,英国与日本住友商事达成约100亿美元清洁能源投资协议,欧盟委员会发布港口电动集装箱设备联合采购指南 [2][6][8] - 碳中和与减排方面,Microsoft与Carbon Direct发布二氧化碳去除标准,Arbor达成4100万美元碳去除交易,Masdar与Iberdrola对英国海上风电投资56亿美元并完成德国项目并网 [2][6] - 企业治理与技术创新方面,CLARITY AI收购ecolytiq,UL Solutions推出平台新模块,Meta与AES签署太阳能长期购电协议 [2][6] 国内ESG热点事件 - 政策与监管方面,六部门启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三部门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生态环境部规范行政检查,财政部征求国际准则修订意见 [2][20] - 重大项目与产业实践方面,远景能源零碳氢氨项目首期投产,北京发布碳普惠和甲烷排放控制文件,多部门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 [2][20] - 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方面,深交所剔除创业板综指中国证ESG评级C级及以下公司 [2][20] ESG学术前沿 气候韧性城市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 研究发现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企业整体ESG表现,尤其在环境和社会维度 [35] - 政策通过强化政府环境监管和激发企业气候风险意识及绿色创新间接提升ESG [38] - 效果在中东部地区、国有企业、非管制行业及非高污染行业中更显著,ESG改善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等提升 [38]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ESG的非线性关系 - 研究发现绿色发明家CEO显著提升企业ESG绩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ESG呈倒U型关系,中等TPU刺激ESG投资,高TPU则抑制 [39][42] - 供应链韧性中介了42%的TPU - ESG效应,非国企比国企更敏感,衰退期企业响应最极端 [42] 数字贸易对中国企业ESG的影响 - 数字贸易每提升1单位,ESG评分增加0.131 [45] - 通过绿色专利、内控质量、数字化转型间接提升ESG [45] - 在国企、低竞争行业、强环境规制区、高媒体关注度企业中效应更强 [45]
入市重点投向,长钱长投制度优化……多家险资巨头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13 14:58
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关注价值投资本质及长期收益 [2][3] - 险资机构强调优化权益资产配置能力,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2][12] - 中长期资金入市需完善制度环境与激励机制,包括政策端、市场端、机构端协同 [11][12] 价值投资策略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应回归价值投资本质,以合理价格买入资产,长期持有获取增值 [3][4] - 投资标的选择标准包括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ROE、ROIC等优于行业)、经营稳健性及股东回报能力 [5] - 保险资金与价值投资的长期性、安全边际、基本面分析天然契合,注重挖掘"好生意"本质 [4] 重点投资领域 -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成长板块(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是长期布局方向 [6] - 高股息低波红利资产及传统产业中盈利稳定、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 [6] - 制造业和消费品牌出海带来的第二成长曲线机遇,需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影响 [7] - 医药领域创新药、高值耗材国产替代及全球价值链核心资产(如化工、新能源车产业链龙头) [7][8][9] 政策与机制建议 - 优化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完善分层体系、IPO/再融资节奏、退市机制及分红激励 [11] - 差异化资本计量:对长期股权投资(如超5年)给予资本优惠,区分交易性与战略性投资 [12] - 放宽衍生品投资限制:允许套期保值类衍生品使用,建立额度管理制度 [12] - 调整会计记账标准与风险因子:优化高股息股票、REITs等资产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