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

搜索文档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岚图FREE+亮相 将于6月预售
新浪财经· 2025-05-31 16:35
5月31日,刚刚发布逍遥座舱2.0的岚图FREE(配置|询价)+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亮相,其全球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5, 在舒适性和智能化维度全维焕新,目标冲击同级别市场TOP3。 岚图FREE+首次亮相大湾区车展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岚图品牌以'为用户为来,为用户而改'的进化思路,主打一个'听劝',通过超5个亿的投入,优化提升了1366项产品功能,实现了 82项同级第一!这个多出来的+号,不仅意味着产品功能的全面进化,也是岚图'为用户美好生活赋能'的具象化。岚图一定不会辜负10万用户的选择与信 赖,继续坚定地专注做好车,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岚图FREE+首发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逍遥座舱2.0配备女王副驾 舒适再进阶 岚图FREE+全球首搭HarmonySpace鸿蒙座舱5 除了智能化的升级,岚图FREE+全新逍遥座舱2.0此次在舒适性上也为用户带来了顶级的产品力。 首先在视觉设计风格上,逍遥座舱2.0采用了"浮光岛屿"的内饰焕新表达,舒适驾乘上升级了沉浸式"五感"体验,表达了对十万用户期待最真诚的回 应;"触、味、听、视、嗅"五大感官 ...
中国智能化汽车的三次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5-30 18:04
文 | 脑洞汽车 当人们谈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时,往往会聚焦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化技术。比亚迪、蔚来、 小鹏等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似乎已经为中国汽车贴上了电动先锋的标签。 然而,一个深刻却鲜为人知的转变正在发生: 就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白热化,《新电池法规》《通胀削减法案》等倒逼中国车企寻找新的支点时, 中国汽车的智能化出海也在悄然进行。 2025年第一季度,小马智行的Robotaxi服务收入占比从前年同期的4.8%猛增至12.1%,车队规模年底将 达千台,并计划逐步向北美、东南亚等地区扩张。 另一方面,有智驾能力的汽车也不甘示弱。 迪拜的繁华商区里,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队整齐穿行;泰国罗勇府的工业园区里,比亚迪工厂生产线昼 夜不停运转,为东南亚市场提供智能电动汽车;德国法兰克福的数据中心,华为云的服务器处理着来自 欧洲汽车的海量数据,为万里之外的汽车品牌提供云端支持。 与显性的电动化技术不同,智能化能力如同一座冰山水面下的部分,虽不显眼却更为庞大。 那么,中国智能化汽车如何出海?这个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 第一波:智驾先锋走向海外 中国汽车智能化能力的第一次出海浪潮表现为自动驾驶技术与智能驾驶 ...
应对美国关税新政影响 跨国零部件巨头一季度加速“甩包袱”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0 12:33
跨国零部件巨头一季度业绩分化 - 2025年一季度跨国零部件厂商业绩呈现分化趋势,部分企业走势向好,部分仍处困境 [2] - 行业加速推进业务剥离与重组以应对汽车产业变革,重构竞争力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新政对全球化运营的汽车行业造成冲击,企业评估影响并启动转嫁条款谈判 [2] 美国关税新政影响及企业应对措施 - 美国对进口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分别加征25%关税,仅墨西哥和加拿大符合豁免条件 [3] - 奥托立夫成功将一季度关税增加成本全部转嫁客户,一季度净营收25.78亿美元(同比-1.4%),净利润1.67亿美元(同比+32%) [3] - 李尔预计2025年承担关税成本2亿美元,明确要求客户100%覆盖,一季度营收55.6亿美元(同比-7%),净利润0.8亿美元(同比-26%) [4] - 博格华纳预计2亿美元关税影响完全由客户承担,一季度净营收35.15亿美元(同比-2%),净利润1.57亿美元(同比-26%) [4] - 法雷奥已要求客户预先支付全部关税费用并获多数同意,一季度营收53.13亿欧元(同比-2%) [5] - 佛瑞亚已应对50%关税影响,正解决剩余问题 [5] 企业结构调整与业务重组进展 - 法雷奥加快重组计划,目标2025年上半年行政销售成本降5%,资本支出较2024年同期降15% [6] - 李尔一季度裁员3600人,2023年以来累计裁员1.9万人,加速自动化改造和AI技术收购 [7] - 麦格纳实施成本削减措施应对关税,一季度营收100.69亿美元(同比-8%),净利润1.46亿美元(去年900万美元) [7] - 佛瑞亚冻结招聘、削减非永久员工、限制参展等控制开支,目标2026年净债务/EBITDA比率降至1.5倍以下 [8] - 安波福剥离低利润业务专注ADAS等高利润领域,一季度净营收48.25亿美元(同比-1.6%),净亏损0.11亿美元 [8] 电动化业务发展现状 - 舍弗勒电驱动业务一季度营收同比+7.8%,但息税前亏损2.67亿欧元(利润率-22.9%),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率-14%至-17% [9][10] - LG新能源一季度营业利润3750亿韩元(扭亏为盈),营收6.265万亿韩元(同比+2.2%),净利润2270亿韩元(同比+7%),但剔除美国税收抵免后实际营业亏损830亿韩元 [10] - 博格华纳获北美混合动力电机和高压加热器订单,反映车企回归混动趋势 [11] 中国市场表现与机遇 - 佛瑞亚中国车企相关业务占比近50%,一季度中国营收13亿欧元(同比+4.6%),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超额增长 [12] - 博格华纳获3家中国车企电机订单,应用于混动和纯电车型 [12] - 博世2024年中国营收1427亿元(同比+2.7%),2025年将有50个电动出行新项目量产,主要在欧洲和中国 [13] - 安森美碳化硅芯片订单受中国和欧洲电动车销量增长推动 [13]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530
东吴证券· 2025-05-30 08:03
核心观点 - 存款“降息”或加剧银行负债端压力,若 MLF 连续加量投放,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空间或有限;美日长债拍卖需求疲软,10 年期美债利率上破 4.5%,市场担忧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分析师上修美国 GDP 增长预期、下修 CPI 通胀预期,维持美联储 Q3 首次降息预期;预计恒帅转债上市首日价格 117.07 - 130.43 元,中签率 0.0011%,建议积极申购;推荐关注蜜雪集团等连锁餐饮品牌,汽车智能化 2025 年或是拐点之年,建议布局相关整车和零部件标的;禾赛科技产品切换上量,看好智驾与泛机器人双擎增长,维持买入评级;金山软件双主业稳健发展,期待游戏新品和办公 AI 及出海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1][3][5][6][8] 宏观策略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 20250525 - 周度 ECI 供给指数 50.23% 较上周回落 0.01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 49.92% 较上周回升 0.01 个百分点;月度 ECI 供给指数 50.24% 较 4 月回落 0.11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与 4 月持平;5 月工业生产受关税扰动,出口景气度回落但有韧性,地产销售有望企稳 [9] - 截至 5 月 25 日 ELI 指数为 -0.90% 较上周回升 0.06 个百分点;存款“降息”或推动存款“搬家”,加剧银行“负债荒”,同业存单利率上行,6 月到期规模高,资金面或重现高波动 [9] 海外周报 20250525 - 美日长债拍卖需求疲软,市场担忧美债流动性和美国财政可持续性,“股债汇”三杀,10 年期美债利率升至 4.51%,美元指数下破 100,美股大跌,黄金因特朗普关税威胁大涨 4.8% [1][10] - 分析师上调 25Q2 美国 GDP 增长预期,下修未来几个季度通胀预期,维持首次降息在 2025Q3 的预测 [10] - 《大美丽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参议院推动阻力或小于众议院,法案条款或加剧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 [10][11]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 20250518 - 周度 ECI 供给指数 50.24% 较上周回落 0.01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 49.91% 较上周回落 0.02 个百分点;月度 ECI 供给指数 50.25% 较 4 月回落 0.10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较 4 月回升 0.01 个百分点;5 月工业生产企稳,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地产投资回升动力弱 [12] - 截至 5 月 18 日 ELI 指数为 -0.96% 较上周回落 0.07 个百分点;央行报表总规模连月缩减,受国债买卖、资本市场呵护、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影响,5 月“降准”或引致进一步“缩表” [12][13] 海外周报 20250518 - 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超预期,市场信心大增,美债利率走高,美股大涨,黄金大跌 3.65%;4 月美国 CPI 超预期回落,但市场担忧关税反复,对通胀前景谨慎 [14] - 美联储或修改货币政策框架,但关税政策变数前对降息仍谨慎;亚特兰大联储和纽约联储模型上调 25Q2 美国 GDP 预测值 [14][15] - 共和党财税法案未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反映特朗普与民主党和部分温和派共和党分歧,减税落地仍需等待 [14][15] 固收金工 固收点评 20250528 - 恒帅转债 5 月 29 日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 3.28 亿元,扣除费用后用于泰国项目及研发中心扩建等 [17] - 当前债底估值 83.89 元,YTM 为 2.97%,债底保护一般;转换平价 98.93 元,平价溢价率 1.08%;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 4.47% [17]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 117.07 - 130.43 元,转股溢价率 25% 左右,网上中签率 0.0011%,建议积极申购 [3][17] 行业 社会服务行业深度报告 - 2024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 5.6 万亿元,近 5 年 CAGR 为 3.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 5 年 CAGR 为 10.1%,行业容纳多种需求,上市公司集中在大众到中端价位段 [19] - 2015 - 2024 年中国连锁餐饮规模从 4797 亿元增至 1106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9.7%,连锁化率从 12% 增至 20%;餐饮线上化规模 2024 年达 1581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5.0%,线上化率从 4% 跃升至 28% [19] - 连锁餐饮行业扩张受需求端和供给端六大要素驱动,行业 CR10 逐年提升,格局仍高度分散,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助力龙头扩张 [19] - 快餐标准化程度高、天花板高,中式快餐上市进行时;正餐中火锅海底捞领先,其他中式正餐各有优势;茶饮咖啡加盟驱动,下沉市场蜜雪冰城主 导,中端市场瑞幸领先;国内竞争加剧,餐饮出海成头部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19] - 推荐关注蜜雪集团长期价值,建议关注百胜中国等餐饮品牌在消费回暖时的盈利预期提升机会 [5][19] 汽车智能化 6 月投资策略 - 汽车智能化是出行革命,2025 年或是拐点之年,城市 NOA 普及推动智能化成购车考虑因素,预计 2025 - 2027 年 L3 智能化渗透率从 10% - 50% - 80% + [5][21] - 5 月智能化关键词是价格战,比亚迪、吉利降价,小鹏开启智驾 OTA 升级,理想、小米等推出重要新车 [5][21] - 2025 年看好智能化整车,港股优于 A 股;看好智能化增量零部件,如 AI 芯片、域控制器等 [5][21]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禾赛科技 2025 年一季报点评 - 25Q1 营收 5.3 亿元,同比 +46.3%,环比 -27.0%;归母净利润 -0.2 亿元,同比减亏 83.6%,环比转亏;Non GAAP 净利润 0.1 亿元,同比扭亏,环比 -95.0%;毛利率 41.7%,同比 +3.0pct,环比 +2.7pct [6][22] - 海内外合作推进,25Q1 ADAS 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 +178.5% 至 14.6 万台,获多家车企合作和定点,发布多款新产品完善产品矩阵 [6][22] - 25Q1 泛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 +649.1% 至 5.0 万台,与追觅合作,为 Robotaxi 等厂商供货,有望受益于 L4 商用落地 [7][22] - 维持 25 年收入 30 - 35 亿元指引,对应同比 +44% 至 +69%;毛利率目标 40%;GAAP 净利润 2.0 - 3.5 亿元;25 年底产能目标 200 万台/年,25 年资本开支 0.3 - 0.5 亿美元;海外产能预计 26 年底或 27 年初投运 [7][23] - 维持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0.3/0.7/1.2 亿美元预期,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81/37/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23] 金山软件 2025Q1 业绩报点评 - 2025Q1 营业收入 23.38 亿元,yoy +9.41%,qoq -16.28%;归母净利润 2.84 亿元,yoy -0.24%,qoq -38.32% [24] - 游戏业务存量产品稳健,《剑网 3》《尘白禁区》贡献收益,新游《解限机》计划 7 月上线,关注上线表现 [24] - 办公业务聚焦 AI、协作和国际化,WPS 个人和 WPS 365 业务增长,截至 2025Q1 月活跃设备数 6.47 亿,同比增长 8%,环比增长 2%,期待海外业务贡献增量 [24] - 2025Q1 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增加,研发费用用于 AI 及新游品类开发;维持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33/1.65/1.95 元预期,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5/20/17 倍,维持“买入”评级 [24][25]
【西街观察】车机广告,安全比用户体验更要命
北京商报· 2025-05-29 19:26
车机广告滥用,是汽车智能化引发负向反馈的又一缩影,它暴露的是对驾驶安全这一核心汽车产业命题 的细节性轻慢。 最近一段时间,"智驾"战战兢兢地迎来监管风暴,企业纷纷加强营销和技术自律。 同样是汽车智能化的双刃剑,如果说鼓吹"智驾"是明晃晃的生死赌博,车机广告的争议则是细节里的魔 鬼,是行车安全的隐形杀手。 试想一下,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车机广告突然弹窗并遮蔽了导航路径,或是在人车交互的关键语音指令 间隙突兀插入,车机广告滥用已非简单的用户体验干扰,而是对驾驶者生命安全赤裸裸的威胁。 遗憾的是,面对车机广告,车主却没有什么选择权。哪些时间?哪个位置?车机广告是车企的"一言 堂"。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尚未完善的当下,只能期待于企业自律,只能眼看着引发争议后品 牌"自罚三杯了事"。 近日,有深蓝汽车车主在社交平台反映,深蓝汽车强制在车内屏幕上投放广告。广告内容是发送优惠购 车券,看似好心却演变成了老车主的不满。 深蓝汽车随后公开致歉,承认其车机系统开屏的权益提醒"影响了用车体验"。 致歉背后,比用户体验更让人担忧的,是早已蔓延至多个品牌和车型的车机广告滥用,对行驶安全的伤 害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近些年,车机系统越来 ...
【东风汽车与华为战略牵手】5月29日讯,记者获悉,近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快讯· 2025-05-29 14:25
战略合作 - 东风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领域包括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 [1] - 双方将在武汉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1] 合作领域 - 汽车智能化成为核心合作方向 [1] - 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纳入战略框架 [1] - 生态共建作为长期合作重点 [1]
午评:主要股指显著普涨 网约车、数字货币板块持续走强
新华财经· 2025-05-29 13:02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股指早间普遍高开并震荡上扬,上证指数涨0.72%至3363.97点,深证成指涨1.12%至10115.13点,创业板指涨1.16%至2008.33点 [1] - EDA概念、医药、网约车、数字货币板块表现强势,电子身份证、跨境支付、胎压监测等板块显著上涨,贵金属、日用化工、饮料制造板块跌幅靠前 [1] - 科创综指涨1.69%至1168.19点,北证50指数涨1.78%至1402.77点 [1] 机构观点 - 华西证券认为小微盘品种拥挤度创新高,需更强逻辑支撑,科技股或迎超跌反弹机会 [2] - 中金公司看好车载显示技术迭代,HUD渗透率提升,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加速落地,综合车载显示供应商受益 [2] - 国元证券指出白酒行业渠道库存降至合理水平,高端酒企韧性较强,大众品中黄酒、啤酒、休闲零食等细分赛道景气度高 [3] 行业动态 - 国家数据局正编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中央企业成立近500家数字科技类公司,66%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 [4] - 4月升降工作平台出租率指数环比涨8.2%至673点,14~16m机型环比涨幅最大达24.8%,36~39m机型同比降幅最大为19.1% [5]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529
东吴证券· 2025-05-29 11:23
核心观点 - 存款“降息”或加剧银行负债端压力,若 MLF 连续加量投放,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空间或有限;美债流动性和美国财政状况可持续性担忧致市场“股债汇”三杀,分析师上修美国 GDP 增长预期、下修 CPI 通胀预期,维持美联储 Q3 首次降息预期;建议关注大行同业存单配置价值、未上市泛科技转债标的;推荐关注蜜雪集团等连锁餐饮品牌,看好汽车智能化整车及增量零部件 [1][11][12][19][22][28][30] 宏观策略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 20250525 - 周度 ECI 供给指数 50.23% 较上周回落 0.01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 49.92% 较上周回升 0.01 个百分点;月度 ECI 供给指数 50.24% 较 4 月回落 0.11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环比持平;存款“降息”或推动存款“搬家”,加剧银行“负债荒”,MLF 连续加量投放或限制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空间 [11] 海外周报 20250525 - 美日长债拍卖需求疲软,市场“股债汇”三杀,10 年期美债利率上至 4.51%,美元指数下破 100,黄金涨 4.8%;分析师上修美国 GDP 增长预期、下修 CPI 通胀预期,维持美联储 Q3 首次降息、全年降息 2 次预期;特朗普《大美丽法案》众议院通过,后续参议院通过阻力预计较小,但或加剧财政担忧 [1][12]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 20250518 - 周度 ECI 供给指数 50.24% 较上周回落 0.01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 49.91% 较上周回落 0.02 个百分点;月度 ECI 供给指数 50.25% 较 4 月回落 0.10 个百分点,需求指数较 4 月回升 0.01 个百分点;央行报表总规模连月缩减,或因国债买卖暂停、资本市场呵护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5 月“降准”或引致进一步“缩表” [14] 海外周报 20250518 - 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超预期,市场信心大增,美债利率走高,美股大涨,黄金大跌;4 月美国 CPI 超预期回落,但通胀前景仍有上行压力;共和党综合性财税法案未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减税落地仍需等待 [2][16] 固收金工 固收周报 20250525 - 存款利率下调,债市对其定价幅度受基本面、政策环境和交易情绪影响,建议关注大行同业存单配置价值;美债收益率长短端分化,期限利差走扩,曲线趋向“熊陡”,长端或偏箱体震荡,短端易降难升,久期策略取短;美联储处于“数据依赖模式”,6 月大概率按兵不动,7 - 9 月或降息 [19][20] 固收周报 20250525 - 美债收益率长短端分化,曲线趋向“熊陡”,长端或偏箱体震荡,短端易降难升,久期策略取短;国内权益大盘红利回调,小微盘题材波动大,银行系标的下跌但稀缺性逻辑仍在,建议抢筹配置;建议关注未上市泛科技转债标的 [21][22] 固收点评 20250524 - 本周新发行绿色债券 13 只,规模约 94.60 亿元,较上周减少 8.53 亿元;周成交额 550 亿元,较上周增加 20 亿元;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 [23] 固收点评 20250524 - 本周新发行二级资本债 4 只,规模 560.00 亿元;周成交量约 1945 亿元,较上周减少 479 亿元;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大于溢价成交 [25] 固收深度报告 20250520 - 产业类主体在科创债发行中占主导,城投类主体参与度低,更倾向于科创公司债;城投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为主;外部评级达 AAA 级、行政级别在地市级及以上且地处省内核心城市的城投平台,若业务领域和财务指标符合条件,发行科创债可行性有望增加 [26][27] 行业 社会服务行业深度报告 - 2024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 5.6 万亿元,近 5 年 CAGR 为 3.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 5 年 CAGR 为 10.1%;连锁化率从 2015 年的 12% 增至 2024 年的 20%,线上化率从 4% 跃升至 28%;连锁餐饮行业扩张受需求和供给端要素驱动,CR10 逐年提升;细分行业包括快餐、正餐、茶饮咖啡等,出海成为头部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推荐关注蜜雪集团等餐饮品牌 [28][29] 汽车智能化 6 月投资策略 - 汽车智能化是出行革命,2025 年或是拐点之年,是淘汰赛模式;5 月开启价格战,小鹏开启智驾 OTA 升级,多款重要新车上市;2025 年看好智能化整车及增量零部件 [30][31]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纽威股份 - “人造太阳”完成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组件建造,向可控核聚变迈关键一步;纽威股份是 ITER 阀门供应商,受益于海内外核电景气度提升;中东需求能见度高,前瞻布局产能新品,看好业绩稳健增长 [32] 先导智能 - 25Q1 与宁德实际关联交易规模达 21 亿元,接近 2024 全年规模 60%,宁德订单有望重回 2020 - 2021 年规模;宁德时代港股 IPO 募集 353 亿港元,先导有望受益;海外客户拓展,订单放量,综合毛利率和现金流有望改善;已计提 28 亿元减值,后续回款有望加速,经营性现金流改善;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57/17.02/22.28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9][10]
港股概念追踪|中国乘用车销售数据保持增速 HUD渗透率快速提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9:29
乘用车市场表现 - 5月1-2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8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9% 今年累计零售823万辆 同比增长9% [1] - 5月1-25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26万辆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11% 新能源渗透率达535% 今年累计零售405万辆 同比增长35% [1] HUD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HUD交付量达356万辆 同比增长超55% 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16% 12月单月渗透率达174% [1] - HUD市场渗透率突破16%早期采纳者阈值 技术扩散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 [1] - 国内HUD产业链竞争优势显著 主要因产业链完善且成本较国外低50% [2] 车载显示技术趋势 - 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核心 正经历快速迭代与规模化应用 HUD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加速落地 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推动创新 [2] 港股相关公司 HUD产业链 - 舜宇光学(02382)在车载镜头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激光雷达/HUD/智能车灯成为新增长点 [3] 车载显示屏 - 京东方精电(00710)为全球领先汽车显示器开发商 拥有BDCell/AMOLED等高端技术 获多个车厂订单 [4] - 信利国际(00732)2024年营收17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 仁寿工厂为全球最大第5代TFT车载屏生产线 月产能14万片大板 [4]
中金 | 车载显示:HUD跨越鸿沟加速渗透,虚拟全景显示驱动交互革新
中金点睛· 2025-05-29 07:35
车载显示技术发展 - HUD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HUD上险车交付量达356万辆,同比增长超55%,渗透率从2023年的11%提升至16%,2024年12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7.4% [2][6] - 按照"跨越鸿沟理论",HUD市场已突破16%的早期采纳者阈值,技术扩散正从线性增长转向指数级增长 [2][6] - 当前HUD市场以W-HUD为主流,但AR-HUD凭借沉浸式交互体验快速渗透,2024年AR-HUD占HUD整体出货量比例接近25% [2][16] HUD市场技术方案 - TFT-LCD因成熟度高、量产成本低,占据95.8%的市场份额(高工汽车数据,1Q25) [2][17] - DLP方案能够较好满足HUD在较宽视场角下的工作场景,与AR-HUD实现高适配性 [17] - LCOS方案具有光利用效率高、分辨率高等优势,但受限于较高的成本,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17] 国产厂商市场份额 - 中国HUD厂商市场份额从2019年1-6月的7.62%提升至2024年的56.78% [2][19] - 华阳集团2024年以21.61%的市占率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HUD的龙头厂商 [19] - 包括华阳集团、江苏泽景、未来黑科技、华为、怡利电子、延锋伟世通在内的中国厂商占比达到56.78% [2][19]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 - 虚拟全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下沿设置特殊黑色涂层,将信息投影至A柱到A柱的超宽区域,兼具HUD的平视特性与传统屏幕的高清画质 [3][24] - 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实现1.1m超宽全景显示,具备108PPD超视网膜级分辨率以及1200nits可视峰值亮度,畸变率<1% [29] - 宝马于2023年CES发布的DEE概念车上首次提出"BMW Panoramic Vision"概念,预计于2025年底实现车型应用 [27]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难点 - 光学设计方面需要解决杂散光控制、抗环境光干扰等问题 [37] - 系统集成方面面临散热管理、体积与空间排布等挑战 [41] - 算法优化需要解决畸变控制、UI交互等问题 [42] - 量产层面需要解决挡风玻璃公差、多组曲面镜装配等精度及一致性要求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