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
搜索文档
道氏技术: 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21:1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7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6,000,000张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600,000,000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579,216,700元[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三元前驱体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70,624.65万元 累计投入金额31,850.00万元 投入进度18.67%[2] - 循环研究院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920.04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暂未投入募集资金[2]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管理 符合监管规则[2] 项目重新论证原因 - 三元前驱体项目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磷酸铁锂材料抢占中低端市场 导致三元前驱体行业竞争加剧[5] - 尽管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增量空间 但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规模化拉动仍需周期[5] - 公司现有产能已满足现阶段订单需求 继续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及风险[5] - 循环研究院项目暂缓实施因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研发[6] 项目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收益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实施两个项目[6] - 若终止项目 将寻找符合发展战略的新募投项目[6]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项目暂缓实施不会对当前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 -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满足战略发展资金需求[7]
深圳再添创新平台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研发中心封顶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43
项目进展 - 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一期)主体结构于8月8日封顶 为深圳市与中国石油集团的"双重点"工程 [2] - 项目于2024年9月26日奠基开工 历时316天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较原计划提前22天实现封顶 [2] - 项目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北京兴油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 [2] - 项目当前进入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 后续重点推进功能空间布局与科研设备配套建设 [3] 战略定位 - 研发中心聚焦氢能 储能 地热能 智慧能源 光能及风能等前沿领域 致力于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2] - 项目是中国石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2] - 将支撑中国石油到2050年实现新能源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50% [2] - 项目建成后支撑深圳院打造"五个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成为国家新能源技术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3] 行业背景 - 深圳新能源产业势头强劲 龙头企业聚集效应显著 在核能 光伏 储能 氢能等领域拥有一批知名龙头骨干企业 [2] - 深圳提出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领先 创新驱动 融合开放的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骨干领军企业和创新平台 [2] - 新能源产业站在风口和科技变革关键路口 深圳目标建成引领全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2]
配股融资超600亿元,股价暴跌超30%
证券时报· 2025-08-11 22:38
巨额融资决定引发股价暴跌。 欧洲新能源巨头沃旭能源(ORSTED)周一开盘后大幅下跌。截至记者发稿,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以及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公司股价下跌幅度均超过 30%。分析认为,公司超预期融资600亿丹麦克郎(约673亿元人民币)成为股价暴跌的导火索。 此外,沃旭能源还需要应对复杂的监管不确定性和美国政治支持的变化。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叫停了该公司在纽约的风电项目股权出售计划。此前,由于 美国海上风电市场表现不佳,沃旭能源无法完成纽约Sunrise Wind海上风电项目的股权出售计划,公司不得不选择向现有股东发行具有优先购买权的资 本。 特朗普倾向于传统能源,一直不看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8日,特朗普曾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态,他将寻求制定一 项政策,在他第二个总统任期内不建设任何风电场。 沃旭能源股价走势 沃旭能源总部位于丹麦,拥有约8300名员工,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建造和运营海上和陆上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场、储能设施和生物能源工厂。2024年, 公司收入为710亿丹麦克朗(约796亿元人民币)。 上周,沃旭能源宣布通过配股筹集600亿丹麦克朗(约70亿英镑),旨在在公司英国 ...
配股融资超600亿元!股价暴跌超30%!
证券时报· 2025-08-11 22:10
巨额融资与股价表现 - 公司宣布通过配股筹集600亿丹麦克朗(约673亿元人民币)后,股价在法兰克福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均暴跌超过30% [1] - 此次配股由摩根士丹利全额承销,旨在加强公司财务状况以应对项目挑战 [3] - 公司大股东丹麦政府已承诺认购增资份额的50.1% [3] 项目开发与挑战 - 公司因成本上升和延期风险中止了北海Hornsea 4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是全球正在开发的最大海上风电场之一,装机容量为2.4GW,终止该项目将产生35亿至45亿丹麦克朗(约38.25亿至49.18亿元人民币)的成本 [4] - 公司需要应对美国监管不确定性和政治支持变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叫停了其在纽约的风电项目股权出售计划,并表态在其第二个任期内不建设任何风电场 [6]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配股将加强资本结构,并为2025年至2027年交付8.1GW的海上风电建设组合提供财务稳健性 [7]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2024年收入为710亿丹麦克朗(约796亿元人民币) [3] - 公司2025年中期半年度财务业绩显示,上半年运营利润(EBITDA)为155亿丹麦克朗(约174亿元人民币),高于去年同期的141亿丹麦克朗,并维持全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为250亿至280亿丹麦克朗(约280亿至314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将海上风电部门的前景从“较高”下调至“中性”,理由是风电市场增速较低和市场不确定性 [6] - 公司目前的建设项目进展良好,近70%的海上风力涡轮机安装在Revolution Wind和美国Sunrise Wind项目上,并已成功实现Greater Changhua 2b and 4项目首次发电 [7]
卧龙新能: 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证券之星· 2025-08-08 22: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862,860.78元,同比下降75.15% [1] - 营业收入为3,610,613,118.74元,同比下降24.0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5,212,941.7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89元/股,同比下降74.9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9%,较上年减少3.31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15.35% [4] - 矿产贸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4.77亿元,同比下降28.62% [4]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73.62%,华中地区占比3.89%,华南地区占比20.35% [6] - 主营业务成本中矿产贸易成本占比76.97%,房产销售成本占比21.33% [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总资产为5,874,465,839.21元,同比下降5.25% [2] - 资产负债率为35.82%,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33.44% [4] - 货币资金为467,590,390.20元,同比下降30.64% [9] - 投资性房地产增加至357,571,500.00元,主要系在建工程转入 [9]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10.6%,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 [3] - 铜精矿加工费(TC/RC)跌至负值,采购端压力上升 [4] - 中国铜精矿进口量2,811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金额增长14.5% [5] - 游戏行业中国自研游戏贡献73.12%市场份额,君海网络销售收入下滑41.30% [10] 发展战略 - 新能源板块将推动风光氢储业务协同发展,响应"双碳"政策 [11] - 房地产板块重点推进存量去化,优化库存管理 [11] - 矿产贸易领域注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确保业务稳健运行 [11] - 2025年经营目标预计营业收入55.36亿元,营业成本费用52.12亿元 [11]
每日速递|先惠技术获宁德时代7亿元设备订单
高工锂电· 2025-08-07 18:49
年会预告 - 2025年11月18-20日将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和高工产研(GGII) 总冠名为海目星激光 特别赞助为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包括欣旺达、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等企业 [1] 电池 - 宁德时代在北京成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由时代骐骥绿能科技(深圳)全资持股 [3] - 欣界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资金用于产线扩增、团队建设等 由招银国际资本、远致储能基金等联合领投 珠海科技集团跟投 老股东峰和资本等加码复投 公司已建成珠海生产基地(200MWh) 量产基地5GWh已启动建设 [4][5] 材料 - 海科新源动力电池高端材料项目获试生产批准 试生产期限为2025年8月6日至2026年8月5日 项目聚焦电解质盐、新型添加剂等高附加值电池材料 旨在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6][7] - 山东建庆新能源规划年产11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 包括高纯石墨5万吨、膨胀石墨2万吨等 产品应用于锂电池产业链 项目分三期实施 [8][9] 设备 - 先惠技术获宁德时代7 02亿元(不含税)设备订单 合同履行预计对2025-2026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1] 产业服务 - 高工锂电2025产品服务矩阵涵盖品牌策划、研究咨询、产业规划等 服务内容包括产业链数据、行业蓝皮书、企业定制报告等 [12]
五菱汽车盈喜后涨超10% 中期净利同比飙升近三倍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智通财经· 2025-08-06 10:1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人民币84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112.5万元增长29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大幅增至约人民币38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58.6万元实现显著提升 [1] - 盈喜公告发布后股价涨超10% 盘中涨幅达9.62%至0.57港元 成交额803.52万港元 [1] 新能源战略布局 - 形成传统动力技术升级与新能源动力集成开发双轨产品布局 [1] - 持续开发高效低排放发动机 重点推广电动汽车发动机及控制系统相关零部件 [1] - 成立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联营公司 整合新能源整车业务并作为零部件主要客户 [1] - 通过新战略持续布局新能源赛道 实现战略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 [1]
碳酸锂期货日报-20250806
建信期货· 2025-08-06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碳酸锂期货冲高回落,市场对宜春地区矿端炒作降温,现货市场重心小幅下移,下游采购需求增多但以刚需为主,观望态度仍在,市场关注上游锂资源停产情况,停产预期未落地前谨慎情绪继续存在,短期建议谨慎观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碳酸锂期货冲高回落,未跟随市场反内卷品种上涨,市场对宜春地区矿端炒作降温 [12] - 现货市场重心小幅下移,电碳跌150至71200,下游正极及电芯排产增速乐观,采购需求增多,询价活跃,但基差持续走强,实际成交以刚需为主,下游观望,未见明显备库行为 [12] - 澳矿及云母矿价持平,现货市场抗跌,市场关注焦点在上游锂资源停产情况,停产预期未落地前谨慎情绪继续存在,短期谨慎观望 [12] 行业要闻 - 长安启源2025年7月交付28568辆,1 - 7月累计销量突破19万,同比增30%,启源Q07累计销量突破40000辆,启源A06下半年正式上市 [13]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7月产量10745辆,同比下降7.79%,销量10280辆,同比下降6.38%;1 - 7月累计产量78754辆,同比增加162.05%,累计销量77432辆,同比增加98.58% [13] - 2025年8月1日,铁岭经开区与国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30亿元,占地230亩,产业园分两期建设,构建全产业链,还将进军异质结叠层钙钛矿、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 [13]
多氟多氟芯大圆柱电池7月发货量突破880万支、创历史新高 8月有望冲刺950万支新高峰
全景网· 2025-08-05 18:11
核心观点 - 公司氟芯大圆柱电池7月发货量达880万支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8月预计突破950万支持续领跑国内市场[1] - 公司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优势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实现安全、成本、性能突破并深度融入全球锂电池产业链[2][3] - 全球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推动公司产能与市场需求共振公司已成为头部车企核心供应商并参与大型储能项目[4] - 公司战略聚焦主业和技术创新通过材料研发、回收技术及海外布局巩固长期竞争力目标成为全球技术引领者[5][6] 产品表现与技术优势 - 氟芯大圆柱电池7月发货量880万支同比增长45%8月预计突破950万支[1] - 电池采用双向泄压防爆阀设计通过针刺、挤压、过充测试安全性达行业顶级水平[3] - 单侧汇流与CTC结构降低模组成本提升成组效率[3] - 电解质添加剂配方提升极端环境稳定性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15%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3] 产业链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材料→锂电池→回收"完整产业链构建显著技术壁垒与市场影响力[2] - 六氟磷酸锂材料深度融入全球锂电池产业链核心环节[2] - 产能覆盖国内电动二三轮车、电摩换电、商用储能及海外高端订单[4] - 产品矩阵覆盖40-75Ah全规格成为奇瑞、五菱、爱玛、金彭等头部车企核心供应商[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激增120%[4] - 全球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推动动储双轮驱动发展机遇[4][6] 战略布局与研发投入 - 公司战略聚焦主业和技术突围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提升竞争力[5] - 重点推进大圆柱电池在换电、储能场景规模化应用并加快海外市场布局[5] - FSI、六氟磷酸钠等新型锂盐量产为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提供技术储备[5] - 锂电池回收技术打通全生命周期管理巩固成本与绿色竞争力[5] 产能与未来规划 - 依托焦作、南宁生产基地推进"材料-电池-回收"生态闭环建设[6] - 目标2030年前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领域技术引领者与标准制定者[6]
审慎看待能源需求预测与转型争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14:11
OPEC与IEA关于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分歧 - OPEC在2025年版《世界石油展望》中警告,为保障充足供应,到2050年全球需在油气领域投资18.2万亿美元 [1] - IEA坚持认为石油需求增长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暗示无需大规模投资 [1] - OPEC预测2050年全球石油需求为1.23亿桶/日,显著高于当前水平 [1] - IEA预测2050年石油需求为1.044亿桶/日,与当前需求基本持平 [1] 预测分歧的核心原因 - OPEC认为未来能源需求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1] - IEA对新能源转型信心充足,指出部分地区石油需求已进入平台期 [1] - 双方对中国能源需求预测差异显著:OPEC视中国为巨大能源市场,IEA认为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型将限制中国油气需求 [2] - 对天然气未来地位的分歧:IEA认为风电光伏将替代天然气发电,OPEC认为AI竞赛将推动电力需求激增,天然气发电仍有空间 [2] 现实市场表现与预测的差异 - 尽管新能源理想化发展,科技巨头仍寻求核电与天然气发电的长期协议,甚至不排除煤电 [2] - 两家机构的预测均有可靠例证支持,但现实情况往往不如预测极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