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博弈大变局!中国金融强势崛起,美国金融屠刀的时代已经结束
搜狐财经· 2025-07-22 20:48
中美博弈不仅限于贸易和科技,金融领域的较量也在悄然进行。 美国凭借其美元霸权和华尔街的金融市场规则,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金融影响力。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局势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正朝着全球金融中心迈进,能否打破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成就金融强国的梦想? 作为金融强国的标准,并非单纯看银行数量或股市规模,而是要看一个国家能否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玩转全球经济,让金融成为国家经济 发展的"血脉"。 美国的美联储之所以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源于其独立性和强大的调控能力。 从目前全球金融体系来看,能够真正称得上"金融强国"的国家,通常都具备以下六大硬指标:硬通货的地位是衡量金融强国的首要标准。 美元之所以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全球结算能力和储备货币属性。 美元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能够通过发行美元债务、控制全球金融流动来塑造全球经济格局。 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币结算正在逐渐取代美元成为重要选择。 中国通过贸易结算、资本市场改革以及金融 ...
里程碑!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一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2 16:51
熊猫债市场发展里程碑 - 境外机构在岸人民币债券历史累计发行量达10938.9亿元 正式突破万亿元大关 [1] 发行规模演变 - 2005-2015年受制度限制累计发行仅113亿元 2016年政策放宽后年度发行量突破千亿元 [2] - 2024年创1948亿元年度发行纪录 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完成1535亿元注册(同比+165%) 发行844亿元 [2][3] - 2025年预测净发行量1610亿元 总发行量或达2230亿元(同比+14%) 近三年年均增速达79% [6] 发行主体多元化 - 累计发行机构超90家 覆盖国际开发机构/外国主权政府/境外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四大类别 [3] - 区域横跨五大洲 主权政府类发行人扩容至8个国家地区 含匈牙利50亿元绿色债及韩国30亿元可持续发展债 [3][5] - 国际开发机构中亚投行/新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2025年发行约350亿元支持"一带一路"及绿色项目 [5] - 跨国企业如奔驰/拜耳/宝马/巴斯夫多次发行 巴西企业书赞桉诺发行首单南美绿色熊猫债(票面利率2.45% 获3.8倍认购) [5] 投资者结构优化 - 投资者从大型银行扩展至央行/主权基金/保险/资管/境外私募基金等多元机构 [3] - "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完善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3]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2016年放宽资金回流/2022年明确资金自由汇出等政策推动发展 [2] - 境内低利率环境与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融资成本优势 会计准则等效/资金汇兑便利化等制度创新降低合规成本 [3][6] - 央行2024年提出"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熊猫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抓手 [7]
博时市场点评7月22日:两市继续上涨,成交破1.9万亿
新浪基金· 2025-07-22 16:20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指数继续上涨,上证指数报3581.86点(上涨0.62%),深证成指报11099.83点(上涨0.84%),创业板指报2310.86点(上涨0.61%),科创100报1110.52点(上涨0.30%)[4] - 两市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为3月6日以来新高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上涨6.18%)、建筑材料(上涨4.49%)、建筑装饰(上涨3.38%)涨幅靠前,银行(下跌0.98%)、计算机(下跌0.73%)、通信(下跌0.43%)跌幅靠前 [4] - 2408只个股上涨,2653只个股下跌 [4] 政策动态 -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出台,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共7章50条,涉及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经纪机构行为等内容 [2] - 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印发,初始试点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支持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投资境内理财产品 [2] 行业与公司 - 雅鲁藏布江下游重大水电工程带动建材、机械等相关行业受市场青睐 [1] - 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有助于推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 -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短期可能为境内资管机构带来增量资金,中长期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3] 资金动向 - 两融余额报19179.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5] - 市场成交额为19289.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5]
2023年下半年银行股投资策略:基于美元信用长期受损的银行股研究
国金证券· 2025-07-22 16:15
上半年港股表现及反弹因素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走出强劲结构性牛市,开局受AI等科技重估带动,虽经4月初“对等关税”扰动,但新消费、创新药、非银金融轮动支撑反弹[2][5] - 反弹得益于四大因素:地缘风险降温推升风险偏好;弱美元环境下人民币升值显著提振港股盈利预期和外资信心;香港金管局为维持联系汇率及应对IPO热潮投放巨量流动性,压低融资成本;南向资金加速流入且话语权提升,改善流动性并推动AH溢价收敛,港股定价属性向A股靠拢[2] - 南向资金成为关键“护盘力量”,流入规模激增,持仓核心在金融,近期开始多元化配置信息技术、通讯服务等;各类资金整体青睐金融与科技板块,周期类信心仍偏弱[2] 下半年港股展望 - 基于美元信用长期受损及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低估,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支撑,预计港股“结构性牛市”韧性仍在,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及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代表的价值是长期看点,但需关注美元潜在反弹等变量带来的短期波动,预计对人民币压力可控[2] - 短期市场情绪受中美关系改善窗口、联储降息及部分行业基本面波动影响,板块轮动料将持续,可关注前期涨幅小、有基本面改善预期的冷门板块[3] - 长期看,随着宏观政策托底和改革深化,港股有望迎来“人民币资产第三轮重估”,其“国家风险溢价”收敛潜力大,内资定价权上升将放大重估高度[3] 风险提示 -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流动性利好不兑现[4] - 国内基本面超预期下行,压制外资信心[4] - 特朗普若超预期重启关税施压,可能从情绪上压制港股表现,出口相关板块存在风险[4]
两邻国已做选择,特朗普是真没想到,美方:中国还在狂抛美债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08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中国抛美债不是一时冲动,美方两次误判。 特朗普也没料到,就连美国的两个近邻,也悄悄转向了,局势变了,反应还来得及吗? 5月的美债市场出了奇怪的事,一边中国继续减持,一边外国资金不断买入,你说怕的人还怕吗?买的人到底图什么? 先说数字,美国财政部给出的5月报告很直白。 中国美债持仓再次下降,降到了7563亿美元,已经连续三个月削减。 换句话说,中国现在美债持仓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可市场崩了吗?没有。 美债总持仓还涨了,总额超过9万亿美元,日本继续买,英国突然冲到了第二,几个月内多买上百亿。 你说这是"接盘侠"?不如说是战略配合。 中国慢慢走,美国盟友集体顶上,财政部官员一句话点破了底层逻辑——"市场参与者在变化,债券结构仍具吸引力。" 你能看出什么?我看到的是两套系统在拉锯,一套在撤,一套在补。 美债依然是全球最大债市,美联储短期无力收回,长期还得靠海外资金,可现在这套"外援模式"已经变味。 以前靠中日韩,现在靠美欧日,中国渐退,欧洲补位,美国自己维稳。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在"去美元化"的链条上,已经不再观望,而是实打实往前走。 美方知道吗?知道,他们看得见数字,判断也没 ...
亚投行熊猫债发行刷新两项历史纪录 境外投资者持有占比近六成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44
亚投行熊猫债发行情况 - 亚投行成功发行20亿元2年期熊猫债券,票面利率1.64%,境外投资者持有占比近六成,市场认购踊跃[1] - 本次发行共获得64亿元人民币认购订单,实现3.2倍超额认购,创亚投行熊猫债发行历史最高纪录[1] - 最终定价较国开行同期限债券利差为+7个基点,为亚投行近三年来最窄发行利差[1] - 吸引超过30家机构参与,创参与机构最高纪录,包括12家新投资者,多家曾认购美元债的央行首次涉足在岸人民币市场[2] 熊猫债市场发展现状 - 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发行机构超90家,覆盖五大洲,人民币国际融资规模排名全球第二[3] - 外资银行及境外投资者持有熊猫债规模接近四分之一,投资者结构不断丰富[3] - 2024年上半年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发行占比上升23个百分点,中长期限发行占比74%,上升20个百分点[8] - 上半年境外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86亿元[8] 投资者结构分析 - 中资与外资银行资金管理部门占最终配售88%,央行和官方机构占10.5%,资管和保险公司占1.5%[4] - 境外投资者获57.5%配售份额,境内占42.5%,境外商业银行占比最高达47%[4][5] - 境内外资银行占27%,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占10%,城商行/农商行占4%[5] 政策支持与制度优化 - 2022年11月政策明确熊猫债募集资金可自由汇往境外,2024年交易商协会简化定向发行要求并引入创新配售机制[6][7] - 2024年9月央行提出提升人民币融资功能,支持优质主体发行熊猫债[7] - 2024年7月七部门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熊猫债资金管理流程[8] 市场影响与趋势 - 熊猫债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形成双向促进,增强人民币投融资功能[6] - 国际知名发行主体如匈牙利政府、摩根士丹利已获注册额度拟近期发行[3] - 巴西、非洲等地区机构积极推进熊猫债发行,助力国际金融合作[3]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逼近去年全年总额,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震荡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1:03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22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科网股涨跌不一 电力设备股、中资券商股、黄金股盘中活跃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震荡走低 持仓股中蔚来、中芯国际等少数上涨 金蝶科技、金山软件、商汤、地平线机器人等跌幅居前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大幅震荡 持仓股中东凤集团股份一度涨超13% 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国重汽、比亚迪股份等涨幅居前 [1] 东风集团股份表现 - 东风集团股份大涨超13% 猛士M817技术发布1小时小订达9713辆 岚图FREE+15分钟大定锁单1.15万辆 [1] - 东风集团收入结构由商用车为主转向乘用车主导 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 [1] 南向资金流向 - 7月2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70.51亿港元 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7947.28亿港元 已达去年全年净流入8078.69亿港元的98.4% [1] 港股市场战略价值 - 港股市场承担三大职责:企业出海助力国际化 资金回流承接去美元化 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枢纽 [2] - 港股市场具有中长期战略性配置价值 [2] 相关ETF产品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聚焦港股新能源车板块 含造车新势力 覆盖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化领域 [3]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囊括小米、网易、腾讯等稀缺科技资产 支持T+0交易 [3]
稳定币专家:全球稳定币产业探讨
2025-07-21 22:2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稳定币产业 - 公司:Circle(USDC)、Tether(USDT)、Hashkey、国泰君安香港、众安银行、支付宝国际、渣打银行、京东、Paypal、Paxos、Visa、Mastercard、JP Morgan Chase 核心观点与论据 稳定币的定义与监管 - 稳定币通过与法币或多种资产挂钩实现价值稳定,全球监管程度不一,如香港的VATP牌照和欧盟的稳定币牌照[1] - 香港将于2025年8月1日启动稳定币发牌程序,资本金要求高达2,500万港元,允许科技公司发行[2][16] - 欧盟自2023年立法并于2024年发牌,已发放14张牌照,Circle的USDC和EURC在欧盟流通[21] - 美国监管相对宽松,泰达和Circle未持正式牌照但仍可运营,两院刚通过相关法案[21][23] 美元稳定币的流行原因 - 数字货币世界以美元计价,主流发行商如Circle和Tether通过1:1质押法币资产并提供审计报告增强信任[1][5] - USDC和USDT以1:1比例质押法币资产,资金用于投资理财(如购买美债)以维持运营[5][27] - 美元稳定币占全球市场份额90%-98%,欧元稳定币占比不足1%[21]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 - **支付领域**:可轻松兑换本地货币,兼容C2C平台点对点交易(如尼日利亚),与公链(BNB链、以太坊链)兼容[2][3][6] - **电商支付**:交易成本低,商户可生成临时地址收款,降低对第三方服务的依赖[7][11] - **企业汇款与工资发放**:企业为员工申请数字钱包代付工资,可能带来避税效应(法规未明确)[10] - **特殊行业**:成人内容、游戏类网站通过稳定币支付,嵌入KYC和反洗钱流程[8][9] - **跨境支付**:比传统Swift系统更快,在通胀严重国家(阿根廷、尼日利亚)用于保值[12] 稳定币的货币扩张能力 - USDC通过购买美债并在二级市场流通,产生超过面值的经济效应[27] - 欧盟允许锚定多种资产(如欧元+黄金)发行稳定币,增强货币扩张能力[27] - 泰达(USDT)未严格1:1挂钩,资金用于投资比特币等,具备货币扩张属性[26][28] 全球监管与牌照情况 - **香港**:证监会(SFC)发放VATP牌照,金管局(HKMA)2025年发牌,允许科技公司参与[16][24] - **新加坡**:仅Street X获试点资质,资本金要求2,500万新加坡元(约1.5亿人民币)[22] - **迪拜**:VARA金融管理局与央行争夺监管权,政策宽松吸引区块链企业[22] - **美国**:CFTC与SEC监管权争议,发行方需1:1储备金支持,盈利空间较大[23] 技术供应商与风控 - 技术供应商负责合约部署、监控系统及公链标准选择(如以太坊、索罗纳链)[19] - 风控合规包括KYC、人脸识别、反洗钱措施,京东等企业需符合各国法规[19] 其他重要内容 - **香港主要参与者**:Hashkey(首家获SFC证券商资格)、国泰君安香港(BSP牌照)、众安银行(与Hashkey合作)、支付宝国际(多国支付牌照)[17] - **人民币国际化**:可通过港元稳定币与人民币兑换逐步推广,依托阿里巴巴等企业全球化部署[30] - **去中心化平台应用**:稳定币用于借贷获利息、金融机构清算(如JP Morgan Chase的TOKEN)、电商激励(京东发行稳定币)[14][15] - **跨境支付公司优势**:如连连、阿里具备SVF/MSO牌照,可独立清算及跨境汇款[25]
楚天龙(003040) - 003040楚天龙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1
2025-07-21 21:21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1 日,地点通过通讯方式,接待人员有董事、董事会秘书张丹和证券事务代表孙驷腾 [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天风证券、中信建投基金等约 23 家 [2][3] 嵌入式安全产品业务 - 2025 年主要市场机遇在社保和通信领域,社保卡发卡量保持行业首位且市占率持续提升,抢抓超级 SIM 卡、物联网卡市场需求,以综合业务模式巩固行业地位 [3] 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观点 - 推动与数字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之一有一定合理性,未来可能形成“数字人民币主导 + 合规稳定币补充”的多元支付生态 [4] 数币业务进展 - 系统开发业务增长快,部分系统平台交付银行运行,巩固数币硬钱包等优势领域地位,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合作,规划搭建 eSIM 管理平台和提供跨境结算方案,收入有增长但占营收比例低 [5] 海外业务布局 - 选择国内成熟验证产品出海,提升直销占比,通过组建团队和本地化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投资并购加速拓展,上半年投资 esim 平台服务合作方 [6][7] AI Agent 业务进展 - 上半年在湖北、安徽、辽宁等省份落地 AI + 政务项目,为华为参加 2025MWC 提供数字人交互系统及配套方案并获认可 [8] 公司业务展望 - 嵌入式安全产品通过综合业务模式巩固地位,争取第三代社保卡发行份额和提升高端产品竞争力,国际市场争取突破 [9] - 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业务推动 AI + 技术融合,打造行业 AI 智能体,落地更多项目并复制推广 [9] - 数字人民币业务探索推动数字货币桥等项目,打造智能合约与“ + 数字人民币”场景,推进跨境应用落地,考虑对外投资并购整合资源 [9][10]
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这下全坐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7-21 20:26
这种玩法对美国可不是小打小闹。 我问你个问题,你觉得现在谁更慌,是还在升息的美联储,还是签了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埃及? 我昨天刷到这个数据时,脑子停了两秒:中国和全球32个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协议,总金额4.5万亿人民币。包括谁?东盟十国、中东六国、非 洲、拉美,现在连巴西和埃及也站队了。这可不只是搞贸易便利,是动美元的根了。 过去做外贸的都懂一个流程:人民币换美元,再换对方国家货币,三手倒腾下来,汇率波动一搞,利润能被吃掉一截。现在换成本币直结,省掉中间那步, 也不怕美元一波上下的抽风。 比如中国和巴西谈的那个协议,1900亿人民币换1570亿雷亚尔,后续买货卖货,双方企业直接用自己的货币结算。大豆出口商现在开价时心里有底,再也不 用瞪着美联储的新闻发抖。 美元之所以强,不是因为印得多,而是因为全世界都得用。买石油、买粮食,甚至搞投融资,离不开它。用得越多,美国印美元的成本越低,还能顺手冻结 别人的账户搞制裁。这几十年,美国靠这个制度红利,没少薅世界的羊毛。 问题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不玩这个局了。 阿根廷就是典型。美国前阵子要求它终止和中国的本币互换协议,结果阿根廷怼了回去,说:那你给我180亿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