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A股收评】沪指盘中捅破3500,多只银行大象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09 15:55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涨0.16%,科创50指数跌0.89%,两市超1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51万亿元 [2] - 银行板块表现强势,厦门银行涨超4%,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创历史新高,越秀资本、南华期货涨停 [2] - 影视、短剧概念股走强,中文在线、欢瑞世纪涨停,百纳千成、幸福蓝海、掌阅科技大涨 [2] - 医疗服务板块上涨,美迪西涨超13%,毕得医药、阳光诺和、泰格医药均上涨 [3] - 保险、贵金属、港口航运板块下跌,中国人寿、中金黄金、宁波海运下挫,半导体、电池概念股走弱,芯原股份跌近7%,瑞芯微、科恒股份下挫 [3] 行业动态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规则将迎修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利好银行跨境业务拓展 [2] - 中小行转债加速转股,有助夯实资本,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公募低配有望修复,ETF扩容加速利好权重股,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突破6亿人,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 [3] - 全球CRO行业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中国CRO市场增速较为领先 [3] 公司动态 - CRO企业美诺华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2.84%-174.52%,刺激板块估值上行 [3]
人民币汇率韧性持续增强 会否重返7.1区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9 14:58
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走势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较年初累计下跌10.8% 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1] - 人民币兑美元呈现先跌后涨走势 创近七个月新高 [1]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332个基点报7.1656 涨幅1.8%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805个基点报7.1574 涨幅2.5% [3] 人民币汇率走强原因 - 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弱推动非美货币普遍升值 [3] - 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 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 [5] - 客盘结汇需求释放成为人民币汇率韧性重要来源 [5] 政策动向与市场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5]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 [5]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达到7.05 高盛年终目标为7 [7]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三大支付货币 [8] - 东盟与中日韩财长会通过新设人民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 [9]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国际信用证业务正式开通 [9] - 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接近六成 [9]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境内金融市场韧性 [8] -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调查显示人民币成为最受青睐货币之一 [8] - 海外机构认为中国科创领域潜力将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10]
印人民币去买美国的东西,行得通吗?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26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比不足5% 远低于美元的80%以上份额 [3] - 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虽开始接受人民币 但交易规模有限且仍需依赖美元进行大宗商品贸易 [3] - 缺乏国际循环支撑 人民币若滥发将导致贬值压力和资本外逃风险 [4] 货币超发潜在影响 - 国内货币供应激增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速度远超工资增长 [3] - 过去十年货币发行量持续扩大已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和购买力下降 [3] - 缺乏全球定价权 超发货币的负面影响将集中在国内市场 [4] 技术获取壁垒 - 美国对尖端技术 高端芯片和精密仪器实施严格出口管制 无法通过货币购买突破 [4] - 技术发展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和产业链积累 单纯购买难以实现吸收创新 [7] - 核心技术受国际政治因素制约 市场交易存在非经济性壁垒 [7] 美元体系对比 - 美元通过美债市场和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形成发行循环机制 [4] - 美国享有全球定价权 超发美元可由国际市场共同分担影响 [4] - 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使其具备人民币所缺乏的支付网络优势 [3]
8月1日起加税,特朗普对全球下通牒,却区别对待中国,已连退三步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25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金额达175.49万亿元,同比飙升42.6%,覆盖全球1683家金融机构,形成独立于SWIFT的清算网络 [3] - 中国央行与40国签署4.46万亿元本币互换协议,构建"绕开自由兑换"的直达结算通道 [3] - 2024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64.1万亿元,其中资本项占比74.5%,主要用于企业海外投资 [5] 人民币国际化新模式 - 中资企业对外投资时近五成企业人民币使用比例超20%,形成"用人民币在海外采购中国制造"的循环模式 [5] - 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展至全球129国,单日交易峰值破万亿元,"稀土专用人民币稳定币"方案探索资源绑定货币新模式 [9] -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东盟国家通过CIPS实现实时跨境支付 [9] 美元地位变化 - 美元指数经历1973年以来最惨淡的上半年表现,半年内下滑近11% [1] - 美国36万亿美元国债与2023年1.7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持续损耗全球信任 [7] - 沙特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70%骤降至55%,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飙升至30% [3][7] 国际金融格局变化 - 金砖国家新增成员国占全球GDP的36%,推动内部本币结算机制冲击美元贸易定价权 [7] - 跨境供应链金融通过"商业保理+出口信用保险"模式,带动人民币在产业链扎根 [7] - 人民币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培育新的货币结算生态,跨境贸易结算占比达5.8% [9]
增660%!互换通成交额达3800亿元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1:27
互换通发展概况 - 互换通自2023年启动以来持续优化,月成交金额从2023年5月的500亿元增长至2025年5月的3800亿元,增幅达660% [1]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参与互换通的离岸投资者数量从最初的22家增至80家,日均结算金额达250亿元 [2] - 互换通成交金额占中国境内利率互换产品市场的8%,2025年3月创下月度交易量4955.69亿元、交易笔数940笔的历史新高 [3] 市场表现与需求 - 国际投资者持有的在岸固定收益产品总值达4.4万亿元,较一年前增加10% [2] - 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达1万亿-2万亿元,预计互换通交易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3] - 互换通已成为境外投资机构最佳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吸引投资者从NDIRS市场转向互换通 [6][7] 规则优化与产品创新 - 2025年1月扩大北向互换通合资格抵押品范围,纳入在岸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 [4] - 2025年延长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最长交易剩余期限至30年,提升长期风险管理能力 [4] - 计划2025年晚些时候增加以LPR 1Y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丰富产品类型 [4]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 - 全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达6%,超越欧元结算占比(5.3%) [4] - 202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5.8万亿元,是2021年的两倍多 [4] - 互换通基础设施优化助力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 [5] 市场机制改进建议 - 建议扩大互换通交易限额以满足境外投资者需求 [8] - 建议丰富互换通产品种类并优化基础设施,如合约压缩服务和交易方式 [8] - 北向互换通通过OTCC与上海清算所跨境互联,有效解决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问题 [7]
中欧对美元地位提出质疑,美财长急眼:人民币不能交易,别想上位
搜狐财经· 2025-07-09 11:02
7月3日,面对中欧政策制定者今年对美元地位提出质疑,认为全球金融体系要经历变革,摆脱长期依赖美元的情况。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彭博社采访时 明显是急眼了,他说:"想让人民币上位,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实为谬误。它们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要如何成为储备货币?"贝森特说出这番话的背景 是,美元指数今年上半年11%的跌幅如同一道刺眼的伤口——这是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惨烈的半年表现。 人民币国际化选择了一条与美元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岸与离岸市场人民币价差若走阔,可能引发套利冲击,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守住不发生系统 性风险底线",资本账户开放必须与经济需求匹配;同时,在与俄罗斯、中东的能源贸易中推进人民币结算,沙特石油人民币定价机制已覆盖15%的原油交 易,直击石油美元命门。 另外,数字人民币为跨境支付提供新解决方案,其可编程性与跨境试点,正绕开传统资本管制障碍。美元霸权根基的三大支柱已现裂痕。经济上,美国贸易 逆差持续50年,2023年仍达7730亿美元,迫使美国不断向外国借债;制度优越性上,技术移民收紧、法治不确定性上升,削弱了全球资本对美国的信心;地 缘政治方面,特朗普对北约的消极态度,使 ...
国都证券(香港):每日港股导航-20250709
国都香港· 2025-07-09 10:02
报告核心观点 关税战有望缓和,港股料续造好;“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将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多家公司有新动态,如友邦推出新储蓄保险计划,新世界传出售上海K11部分物业等 [3][7]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44240.76,幅度-0.37;标普500指数收市6225.52,幅度-0.0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市20418.46,幅度0.03;英国富时100指数收市8854.18,幅度0.54;德国DAX指数收市24206.91,幅度0.55;日经225指数收市39688.81,幅度0.26;台湾加权指数收市22362.27,幅度-0.30 [2] - 上证指数收市3497.48,幅度0.70;深证成指收市10588.39,幅度1.46 [2] - 恒生指数收市24148.07,幅度1.09;国企指数收市8708.66,幅度1.16;红筹指数收市4116.27,幅度-0.03;恒生科技指数收市5325.95,幅度1.84;AH股溢价指数收市130.01,幅度-0.51;恒生期货(07月)收市24102,幅度-0.02;恒生期货(08月)收市24142,幅度0.10 [2] 每日投资策略 - 美国总统特朗普延长“对等关税”暂缓限期,港股连跌3日后反弹,全日升逾200点,重上两万四关及20天线,但受制10天线 关税战有望缓和,港股料续造好 [3] - 恒指昨日高开39点或0.2%,升幅曾收窄,后因A股沪深股市造好重拾动力,午后升穿早上高位,最终接近全日高位收市 收市升260点或1.1%,收造24148,全日成交2132.89亿元 [3] - 蓝筹股中,汇控升1.1%,造96.25元;友邦微升0.4%,造68.7元;美团涨2.7%,造122.2元;新东方扬3%,造41.25元;小米涨2.4%,造58.65元;京东升2.3%,造127.7元;阿里巴巴涨1.5%,造107元 [4] 宏观&行业动态 - 梁凤仪指出人民银行和金管局宣布“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等 将为“债券通”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 当局正朝着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提升二级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建立优化配套基础设施3个策略性方向推进 [7] - 余伟文表示金管局与监管机构完善“债券通”生态系统,30年期利率互换合约已上线,未来数月将推出以LPR作参考利率的合约 南向通投资者范围扩大措施今日生效,金管局将扩展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强化香港金融基建 [9] 上市公司要闻 - 友邦香港推出全新“环宇盈活储蓄保险计划”,第30个保单年度终结时预期总内部回报率可高达6.5%,特设“灵活提取选项”和“价值保障选项” [11] - 陈翊庭称“债券通”今年呈强劲增长动能,前5个月日均成交额逼近470亿元,较2017年启动时激增30倍 国际投资者持有规模增长达5倍,目前总量超过4.4万亿元 [12] - 新世界发展传出售上海淮海中路的K11物业,建筑面积约8.1万平米,整栋出售价格为28.5亿元人民币 [13]
外汇储备六连升 黄金储备八连增
搜狐财经· 2025-07-09 09:55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环比上升322亿美元,升幅0.98%,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1] - 外汇储备自2024年9月以来首次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连续19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4] - 美元指数下跌2.5%至3年最低点,非美元资产折算价值上升推动外储增长[6] - 全球资产价格上涨:全球债券指数涨1.0%,标普500指数涨5.0%[6] - 非美货币升值:欧元兑美元涨3.89%,英镑兑美元涨2.1%[6] 黄金储备动态 - 6月末黄金储备7390万盎司(约2298.55吨),环比增持7万盎司(约2.18吨),连续8个月增持[1][7] - 央行增持黄金的三重考量:优化储备结构(黄金占比低于世界平均)、应对全球不确定性、把握中长期上涨趋势[7] - 1月增持黄金4.98吨,5月增持量降至1.87吨,为近年最低月度增持量[9] - 全球72%央行预计未来5年将增持黄金,73%央行预计减持美元储备[10]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元贬值与资产价格变动是外储增长主因,汇率折算贡献显著[4][6]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及美元信用弱化推动黄金战略价值提升[7] - 全球去美元化加速背景下,央行购金需求强劲支撑金价长期走强[7][10] - 估值效应(非美资产计价变化)、资产价格波动及战略调整共同作用[8] 行业趋势展望 - 短期外储规模有望维持3.3万亿美元高位[8] - 下半年黄金价格或宽幅震荡但下行空间有限,中长期受美元信用风险及地缘政治支撑[10] - 需关注美元信用演变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政策协同效应[8][10]
中国银河证券:跨境支付规则优化 银行板块表现再创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08:05
银行板块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54%,银行板块上涨3.77%,表现优于市场 [2]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上涨2.76%、4.41%、4.01%、2.47% [2] - 41家上市银行上涨,浙商银行(+7.92%)、浦发银行(+7.6%)、上海银行(+7.53%)、民生银行(+6.49%)、华夏银行(+5.55%)涨幅居前 [2] - 截至7月4日,银行板块PB为0.70倍,股息率为5.65% [2] CIPS规则修订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修订方向为健全参与者管理机制并提出原则性要求 [3] - 修订有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银行跨境业务发展 [3] - 规则优化有利于增强CIPS吸引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3] - 银行类CIPS直接参与者将受益于业务空间拓展和国际业务布局完善 [3] 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 银行指数收盘价4603.91创近10年新高,周涨幅3.77%在全行业中位列第3 [4]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红利价值对中长期资金吸引力仍存,险资多次举牌银行股,平安人寿增持邮储银行H股2244.6万股 [4] - 公募低配修复和宽基指数扩容带来增量资金流入,沪深300权重股和优质区域行受益显著 [4] - 银行转债加速转股带来短期机遇,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等触发强赎,中国信达增持浦发银行转债并转股 [4] 行业观点 - CIPS规则修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利好银行跨境业务拓展 [1][5] - 中小行转债加速转股有助夯实资本 [1][5] - 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公募低配有望修复,ETF扩容加速利好权重股 [1][5] - 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1][5]
债券通多项优化措施出台!推出八年成绩斐然,中国债市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7-09 08:02
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就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推出,随后2021年"南向通"和2023年"互换通"相继落地,成为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里程碑 [1] - 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境外投资者交投活跃 [1] - 债券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反映了全球市场与内地在岸市场深化互联互通的需求 [3] 债券通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迎来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 [3]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3] - 今年1月至5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达成现券交易约7.9万亿元 [3] - 截至5月末,北向互换通已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成交超过12000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9万亿元 [3] 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二,具备充足的市场深度与流动性 [6] - 中国债务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远低于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 [6] - 过去10年,中国在岸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相关性仅为0.1,成为优质的分散投资标的 [7] - 在岸人民币债券的年化波动率约为1.3%,显著低于同期其他发达市场的波动率 [7] - 超30%的受访央行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加人民币资产持有量 [7] 债券通优化措施 - 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9][13]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9][14] -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 [13] - 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 [13] 香港市场发展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到30亿元 [4] - 香港证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 [6]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今年上半年每日平均交易11.3万张,是2023年的3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