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搜索文档
北方股份:一季报订单超预期,期待中国矿用车龙头海外打开空间-20250515
浙商证券· 2025-05-15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方股份2024年报和2025Q1业绩亮眼,Q1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国内是矿用车龙头,受益智能化、电动化升级,海外市占率有提升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报&2025Q1业绩情况 - 2024年报营收29.2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6.3%;毛利率19.1%,同比降3.8pct;净利率7.1%,同比升0.13pct [1] - 2024年收入结构中整车21.7亿元、同比增20.4%,毛利率15.1%、同比降0.8pct;备件及服务7.3亿元、同比增24.6%,毛利率28.9%、同比降1.1pct;其他业务0.2亿元、同比增20.6%,毛利率97.3%、同比升19.7pct [1] - 2025Q1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22.2%;毛利率16.7%,同比降2.8pct;净利率7.4%,同比持平 [1] - 截至2025年Q1末,合同负债达11.3亿元,同比增长385.5%;应收票据及账款8.6亿元,同比增长54.8%;存货16.9亿元,同比增长4.2% [2] 公司亮点 - 可生产25吨到400吨全系列矿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 [2] - 为中国兵器北重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 [2] - 下游包括冶金、煤炭等七大领域 [2] 国内市场情况 - 是国内矿用车市场龙头企业,预计国内市场规模15亿元,市占率领先 [2] - 国内矿用车市场面临智能化、电动化、定制化升级趋势,有助于提升产品均价,公司矿用车在相关方面国内领先 [2] 海外市场情况 - 2022全球矿用车市场约35亿美元,公司海外市占率有很大提升空间 [3] - 践行国际化战略,2023年国外业务收入占比39.5%,海外矿用车采用电传动、载重量大,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好,有望提高市占率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2/2.7/3.2亿元,同比增长22%/23%/21%,对应PE为16/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18|3390|3801|4206| |(+/-) (%)|21%|16%|12%|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9|218|268|323| |(+/-) (%)|26%|22%|23%|21%| |每股收益(元)|1.1|1.3|1.6|1.9| |P/E|20|16|13|11| |ROE|11%|12%|12%|13%| [4]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E年多项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预测 [9]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对每股收益、P/E等进行预测 [9]
北方股份(600262):一季报订单超预期,期待中国矿用车龙头海外打开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5-15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和2025Q1业绩表现亮眼,Q1合同负债大幅增长385.5%,公司作为中国矿用车龙头,国内市场领先,海外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23%/21%,维持“买入”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报&2025Q1业绩情况 - 2024年报营收29.2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6.3%;毛利率19.1%,同比下降3.8pct;净利率7.1%,同比提升0.13pct,受益于海外市场开拓和新能源车市场推广加码 [1] - 收入结构中整车21.7亿元、同比增长20.4%,毛利率15.1%、同比 - 0.8pct;备件及服务7.3亿元、同比增长24.6%,毛利率28.9%、同比 - 1.1pct;其他业务0.2亿元、同比增长20.6%,毛利率97.3%、同比 + 19.7pct [1] - 2025Q1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22.2%;毛利率16.7%,同比下降2.8pct;净利率7.4%,同比持平 [1] - 截至2025年Q1末,合同负债达11.3亿元,同比增长385.5%;应收票据及账款8.6亿元,同比增长54.8%;存货16.9亿元,同比增长4.2%,预计订单表现亮眼 [2] - 公司亮点包括可生产全系列矿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为中国兵器北重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下游涵盖七大领域 [2] 国内市场情况 - 公司是国内矿用车市场龙头企业,预计国内市场规模15亿元,市占率领先 [2] - 国内矿用车市场面临智能化、电动化、定制化产品升级趋势,有助于推动产品均价长期稳健提升,公司矿用车在相关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海外市场情况 - 2022全球矿用车市场约35亿美元,公司在海外市场市占率有很大提升空间 [3] - 公司践行国际化战略,2023年国外业务收入占比39.5%,海外矿用车采用电传动、载重量大,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好,未来有望提高市占率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2/2.7/3.2亿元,同比增长22%/23%/21%,对应PE为16/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18|3390|3801|4206| |(+/-) (%)|21%|16%|12%|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9|218|268|323| |(+/-) (%)|26%|22%|23%|21%| |每股收益(元)|1.1|1.3|1.6|1.9| |P/E|20|16|13|11| |ROE|11%|12%|12%|13%| [4]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内容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9]
华域汽车(600741):点评:上汽相对企稳,多元客户开拓下公司收入表现较强韧性
长江证券· 2025-05-14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外部客户持续开拓,公司2024年营收平稳增长,2025Q1营收业绩实现较好增长;外部客户持续开拓,新能源占比提升,新技术推进良好;新产品新客户的持续推进,支撑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看好公司未来持续成长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688.5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7.3%;2025Q1实现营收403.7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0.6% [2][4] - 2024年毛利率12.1%,还原会计政策影响后同比-1.0pct;期间费用率9.2%,还原会计政策影响后同比-0.4pct;对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23.3亿元,同比-8.8%;资产减值-3.4亿元,同比-19.5%,信用减值-1.0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率4.0%,同比-0.3pct [9] - 2025Q1毛利率10.8%,同比-1.5pct,环比-1.2pct;期间费用率8.9%,同比-1.2pct,环比持平;对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6.0亿元,同比+19.1%,环比-7.0%;归母净利率3.1%,同比-0.3pct,环比-1.3pct [9] 行业及主要客户情况 - 2024年乘用车销量同比+5.9%,公司大客户上汽集团整体销量同比-20.1%,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分别同比-5.5%、-56.5%,特斯拉中国区批发销量同比-3.3% [9] - 2025Q1乘用车行业销量同比+12.9%,上汽集团整体销量同比+13.3%,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分别同比-8.0%、-2.2%,特斯拉全球销量同比-22.3% [9] 客户开拓与业务转型 - 2024年主营业务上汽集团以外的整车客户收入达62.2%,同比提升8.4pct,国内排名前十的业外整车客户销售额合计同比增速达到38% [9] - 截至2024年底,在公司新获取业务的全生命周期订单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车型业务配套金额占比达75%,国内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超过50% [9] - 公司聚焦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照明、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等新赛道业务领域,加快推动核心业务技术创新转型和项目应用落地 [9] 投资建议与财务预测 - 公司2025年收入目标1700亿元,预计同比增速0.7%,计划毛利率达12.9%以上,同比提升0.8pct以上 [9] - 2024年公司分红比例37.70%,对应近12个月股息率为4.5% [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8、73.1、77.7亿元,对应估值8.2X、7.8X、7.4X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包含2024A、2025E、2026E、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详细数据 [14]
兆丰股份(300695) - 300695兆丰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20:56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东方财富、华鑫证券、汇添富基金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地点在公司三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孔爱祥、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付海兵、证券事务代表赵娜 [2] 公司主营业务竞争优势 - 聚焦中高端市场,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与客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3] - 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每年自主开发上百个系列新产品 [3] - 有产业链延伸优势,开展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精密锻车件业务,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3] - 智能制造水平领先,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 [4] - 践行精细化管理,从各环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4] 公司其他业务布局进展 - 高端工业轴承领域:已有盾构滚刀轴承(单元)、高速电机轴承等产品在研发或试验阶段,盾构滚刀轴承(单元)已完成多项试验验证 [5] - 汽车电子电控产业:提出“由机向电、电牵引机”发展战略,电控事业部多款新产品小批量投产供货,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联合开展汽车线控转向总成前期工作 [6] - 新兴产业领域:2024年12月与控股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布局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业务,子公司获批产业用地,组建研发团队开展前期工作并寻求合作机会 [7] 公司未来投资计划 - 聚焦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加大国际市场及国内主机配套市场业务拓展 [9] - 针对其他产业布局,根据实际进展情况稳步有序、适时适量投入 [9] - 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投资计划 [9]
电动摩托车会成为“成年人的智能玩具”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14:1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摩旅的风靡,与摩托车产业科技创新双向奔赴。电动摩托车凭借零排放、低成本的突出优势,加快融入 人们的日常出行,业界预测到2030年其全球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一系列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为摩托 车骑行带来更新奇的体验,还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 配备快充技术,可打破续航焦虑。部分高端电动摩托车品牌,通过不断优化电池技术与充电策略,具备 长续航与快充能力,可实现续航400公里、30分钟快充的效果。 在技术路线的多元探索中,氢能源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部分企业加快开发、试生产氢燃料电池摩托 车。重庆摩企隆鑫通用在行业率先研发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全地形车,集成了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电 堆比功率达2.2kW/kg,实现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动力输出。 在能源动力类型转换的同时,随着操作方式变革,自动挡加快普及,重构摩托车行业格局。类似于汽车 行业从手动挡向自动挡转变,摩托车领域也迎来了自动挡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重庆宗 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发动机生产线上作业 黄伟 摄 技术赋能之下,摩托车正从传统燃油机械转变为智能电动载具,从生产、交通工具进化为都市青年的潮 玩项目,既重塑了出行形态,也让这一传统产 ...
恒立液压(601100):短期受益于挖机复苏,中长期看好电动化和全球化放量
山西证券· 2025-05-13 19: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公司受益于挖机复苏,中长期看好电动化和全球化放量 [5] - 公司是液压行业关键零部件龙头,短期内受益于挖机景气度回升,中长期电动化业务和全球化布局将逐步贡献业绩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13日收盘价75.17元,年内最高/最低99.47/41.55元,流通A股/总股本13.41/13.41亿,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007.90亿 [3] - 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46元,每股净资产12.28元,净资产收益率3.76% [3] 财务数据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 2024年营业收入93.90亿元,同比+4.51%;归母净利润25.09亿元,同比+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 - 6.61% [5] - 24Q4营业收入24.54亿元,同比 - 7.06%;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 - 3.75% [5] - 25Q1营业收入24.22亿元,同比+2.56%;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2.61% [5] 费用情况 - 2024年毛利率42.83%,同比+0.93pct;管理费用5.92亿元,yoy+46.35%,管理费用率6.30%,yoy+1.8pct;销售费用2.17亿元,yoy+26.57%,销售费用率2.31%,yoy+0.24pct;财务费用 - 1.31亿元,yoy+64.34%,财务费用率 - 1.4%,yoy+2.7pct;研发费用7.28亿元,研发费用率7.75% [6] 各业务收入情况 - 液压油缸产品收入47.61亿元,同比+1.44%,挖机油缸销售承压、非挖油缸贡献增量;液压泵阀及马达产品收入35.83亿元,同比+9.63%,挖掘机泵阀产品份额持续提升,工业领域泵阀逐步放量 [7] - 2024年国外销售收入20.74亿元,同比+7.61%,收入贡献22.08%,直接对美出口销售收入约占营业收入的5%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12/2.44/2.93,对应5月13日收盘价75.17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5.4/30.8/25.7 [9]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06.79亿、119.88亿、133.74亿元,YoY分别为13.7%、12.3%、11.6%;净利润分别为28.46亿、32.75亿、39.28亿元,YoY分别为13.4%、15.1%、19.9% [11] 业务布局 - 坚定国际化战略,在墨西哥进行产能布局,在美国、巴西、印尼、印度等建有售后中心,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建有研发中心,业务覆盖超2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深入电动化战略布局,使用募集资金14亿元投资建设线性驱动器项目,已完成数十款产品研发,目前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有望应用于机床、人形机器人行业等 [8]
宝马一季度营收近340亿欧元,纯电动车销量增长32%
观察者网· 2025-05-13 16:5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337.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06亿元),同比下降7.8%(经汇率调整后降幅8.7%)[1] - 汽车业务收入292.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42亿元),同比下降5.6%[1] - 税前利润31.1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同比下滑25.2%,税前利润率9.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1] - 净利润21.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4亿元),同比下降26.4%[1] 销量数据 - 全球交付汽车58.61万辆,同比下降1.4%[3] - 中国市场交付15.52万辆,同比下降17.2%[3] - 欧洲市场交付量增长0.3%,美国市场下降5.6%[3] - 2024年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26.9%,纯电动车型销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32.4%)[3] 产品规划 - 2025年将在中国推出超10款宝马品牌新车及多款MINI/摩托车型,涵盖燃油车(如新5系长轴距版、改款X3)和新能源车(如iX5氢燃料电池车)[3] - 2026-2027年计划发布20余款新车,包括"新世代"车型及中型轿车/SUV[3] 财务展望 - 维持2025年财务预期不变,预计税前利润与2024年持平,汽车部门营业利润率5%-7%[3] - 已考虑当前美国关税影响,但若税率上调或期限超预期可能导致业绩偏离目标[4]
博世称无法预判关税政策影响,没有给出今年利润率指引
新浪财经· 2025-05-10 11:55
全球汽车市场不确定性 - 全球汽车市场进入高度不确定时代,电动化和智能化推动新技术快速发展,但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给自由贸易带来巨大压力 [1] - 博世难以预判业绩走势,无法估算美国加征关税对业务的影响,各区域市场仍在与美国谈判中 [1] - 博世中国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小,仅20亿元人民币产品业务受波及,占中国去年总销售额1.4% [1] - 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短期内影响博世全球,公司正在申请出口许可 [1] 博世财务表现与规划 - 2024财年博世销售额903亿欧元,同比下降1.4%,息税前利润率从5.3%降至3.5% [3] - 公司计划2024年实现销售额1%至3%自然增长,自由现金流目标与去年持平(9亿欧元) [3] - 博世罕见未给出2024年息税前利润率预测,长期目标是2030年实现年均销售额增长6%和利润率7% [3] - 全球员工人数减少2.7%至41.79万人,预计德国和欧洲将进一步裁员 [3] 核心市场与业务表现 - 博世业务最大影响来自核心市场疲软,去年全球汽车产量下滑100万辆,欧盟与英国跌幅6.7% [4] - 电动出行、燃料电池与辅助驾驶技术普及速度低于预期,市场发展差异大 [4] - 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欧洲和北美总和(3100万辆 vs 1490万辆+1620万辆),博世中国智能出行业务同比增长4%至1166亿元 [4]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3%至4%,但2026年业绩存不确定性 [4] 研发与投资布局 - 博世加大中国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119亿元占销售额8%,辅助驾驶和线控制动技术由中国团队开发并率先量产 [4] - 博世创投设立2.5亿欧元基金,重点投资能源效率和人工智能领域,已入股驭势科技、华大北斗等中国企业 [5] - 传统零部件巨头面临平衡财务盈利与前瞻性投资的挑战,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需巨额前期投资 [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电机、电桥、电控和辅助驾驶等新兴领域盈利状况不乐观 [6] - 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竞争重心转向价格比拼和成本竞赛,供应商面临降本压力 [7] - 中国市场呈现"过热"竞争态势,行业将加速整合,部分企业可能退出 [8] - 比亚迪等车企垂直整合模式引发传统零部件企业客户流失担忧,但博世认为自研不会成为趋势 [8] 中国车企出海机遇 - 博世可利用全球研发中心和工厂帮助中国车企出海,包括直接出口、海外组装和本土化落地 [8] - 博世智能驾控已支持200款车型出海,首个自主品牌出海项目2022年量产,最新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出海项目预计2026年Q1量产 [8]
冲击国民纯电SUV市场 东风纳米06预售8.99万元起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6:06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东风纳米06开启预售 共推出5款配置 预售价格区间为8 99万元至11 99万元 [1] - 预售期间提供四重礼遇 包括266元抵2066元 电动尾门和全景天幕限时赠送 至高600万元保障服务 多彩车漆限时优惠 [1] 技术背书与研发实力 - 该车型为天元智能技术品牌首款国民级落地车型 依托东风汽车2 44万件技术专利储备 [1] - 获得6200万名用户对东风汽车的信赖和支持 [1] 智能驾驶系统 - 搭载天元智驾系统 突破高精地图限制 可识别施工路段 实现变道超车 上下匝道成功率超99% [1] - 具备限速标志识别功能 实现平顺降速 [1] 智能泊车功能 - 支持跨楼层泊车 可存储20条2公里泊车路线 应对极窄车位 草砖车位 坡道车位等复杂场景 [2] - 配备20余项主动安全功能 [2] 智能座舱体验 - 搭载天元智舱系统 语音交互响应时间低于400毫秒 识别率达98% [2] - 配备随行小助手 支持小憩模式 座椅自动后仰121度 [2] 热管理系统 - 采用第三代"智焓"热管理系统 解决低温性能衰减和高温电池热安全性问题 [2] 安全设计 - 采用与猛士 岚图同源的三重开门机制 包含无感解闭锁 车内机械拉手 车门冗余设计 [2] - 配备四重防护高安全CTP动力电池系统 通过超国标安全冗余实验 [3] 充电性能 - 支持3C超级快充 充电5分钟可增加100公里续航 [3] 用户共创 - 已累计组织超1000场用户活动 与2万名用户进行头脑风暴 [3] - 定位为"国民智趣纯电SUV" 强调产品可触达性和趣味性 [3]
2024年中国汽车并购额缩水32%至1681亿元 普华永道称中国车企仍需紧抓“智电”优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22:13
中国汽车行业并购交易概况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并购交易金额达1681亿元,交易数量528笔,同比分别下滑32%和3.6% [3] - 战略投资及收购占比达53%,较上年比重增加,反映产业投资人出于技术迭代和资源整合的战略考量 [3] - 2024年出现2笔超百亿元大型交易,总计230亿元,均来自整车制造领域 [4] 细分领域表现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部件交易金额占比分别达23%和30% [4] - 汽车零部件领域交易数量404笔,金额1059亿元,占总交易额63%,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成为关键推动力 [5] - 整车制造领域交易数量54笔,金额47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2% [6] - 商用车领域交易金额同比上升64%,新能源重卡和智能商用车成为新焦点 [6] 交易结构与趋势 - 小型及中型交易额占比显著上升,大型及巨型交易额占比明显下滑 [5] - 境内交易主导,金额占比超92%,笔数占比93% [6] - 外资投资热情减缓,主要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 [7] - 自主品牌加速国产化替代和出海布局,出境投资数量上扬 [7] 前沿技术与资本市场 - 车规级芯片制造、自动驾驶系统、新能源三电系统等前沿技术领域并购活跃 [9] - 2024年新增34家上市企业,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新能源三电系统为关注焦点 [9] - 港交所吸引12家企业上市,深交所8家,分列主要上市地前两位 [9] 全球化与品牌建设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但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内涵不够清晰 [10] - 车企需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构建"国家品牌背书+技术文化融合+本土生态共建"体系 [11] - 需建立国家级汽车评价体系,引领全球统一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