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赤天化(600227) - 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8 20:01
业绩总结 - 2024年煤炭产量78,457.92吨,销量77,266.42吨,销售收入2,386.03万元,毛利-5,346.25万元[1] - 2024年尿素生产量68.96万吨,销售量66.11万吨,营业收入131,051.28万元[2] 产品价格 - 2024年尿素平均售价1,982.29元/吨,较2023年下降11.75%[4] - 2024年甲醇平均售价2,038.65元/吨,较2023年上涨2.00%[4] - 2024年煤炭平均采购价953.90元/吨,较2023年下降10.99%[5] 子公司情况 - 桐梓化工尿素销量略升,单价大降,营收减少[3] - 桐梓化工甲醇装置运行周期增长,产销量增加,单价小涨,营收增加[3] 市场趋势 - 2024年国内尿素价格上半年高位运行,三季度后震荡下降[4] - 2024年甲醇市场高开低走,价格同比上涨[4] 其他 - 花秋二矿2024年为置入运营管理第一年,开采不及预期[1]
福建省、沙特阿美探讨低碳协同合作
中国化工报· 2025-04-28 10:05
行业低碳转型合作 - 复旦大学与沙特阿美联合发布白皮书 聚焦中国石化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1] - 福建省发改委 工信厅 商务厅等部门与沙特阿美就技术协同和产业升级深入交流[1] - 福建省与沙特阿美在低碳领域发展方向高度互补 近期持续加大节能降碳投入[1] 行业发展关键课题 - 中国石化产业面临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和降低生产环节能耗的挑战[1] - 产业需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并建立本土化碳核算体系[1] - 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是产业核心目标之一[1] 沙特阿美合作价值 - 提供的优质原油碳排放强度较行业均值低50%至70%[1] - 发起全球碳核算ARCHIE倡议并掌握原油直接制化学品(COTC)核心技术[1] - 具备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并拥有成熟的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经验[1] - 沙特阿美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1] 福建省石化产业现状 - 福建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已达65%[2] - 形成泉港 泉惠 古雷三大石化基地[2] - 2023年化工新材料产值占比提升至38%[2] 福建省发展路径与合作愿景 - 福建坚持能源结构清洁化 工艺流程低碳化 产业集群循环化 产品结构高值化的“四个一体化”发展路径[2] - 希望与沙特阿美共建低碳技术联合实验室[2] - 计划开展能效领跑者对标工程并构建石化产品绿色认证体系[2] - 沙特阿美被视作福建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双方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2]
如何推动重卡低碳转型?混合动力与低碳燃料迭代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1:11
重型卡车行业低碳转型 - 全球运输业约22%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重卡 中国重卡占汽车总量3.1%却贡献近40%行业碳排放 [1] - 重卡低碳化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 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纯电驱动 混合动力和低碳燃料应用 [1] - 混合动力技术成为重卡节能 减碳和增效的"黄金方案" 推广可形成国家 行业和用户多赢局面 [12] 混合动力技术优势 - 串并联混动重卡在标准工况下油耗33.79升/100公里 比传统柴油车节省15%燃油 [2] - 实际山区道路混合动力车型节能优势达20% 0-8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比柴油重卡缩短50% [2] - 百万公里使用总成本比柴油重卡低27万元(每公里节省0.27元) 可减少163吨二氧化碳排放 [3] 混合动力技术构型比较 - 串联式混动低速能效高但高速能耗偏高 并联式动力性优但油耗控制困难 [3] - 串并联构型TCO最低 百万公里成本约698万元 比并联和串联分别低2万元和6万元 [4] - 不同运输场景需匹配最优技术方案 实际道路工况下并联混动油耗35.48升/100公里表现更优 [4] 燃料类型经济性分析 - LNG和甲醇重卡TCO处于最低位 2024年LNG重卡销量比2022年增加377.7% [6] - 纯电重卡TCO低于柴油重卡但受电池重量影响运载能力下降 [6] - 氢气重卡TCO最高且波动幅度最大达5.7% 需价格降至21元/kg才能超越柴油混动经济性 [6] 碳排放全景分析 - 纯电重卡能源周期碳排放比柴油低26.5% 甲醇重卡运行阶段碳排放最高 [7] - 煤制甲醇和煤制氢气导致总碳排放增加 分别是柴油的4倍和2.6倍 [8] - 绿色氢气和甲醇可减少85%以上碳排放 使用工业废气生产甲醇可降低23%总排放 [8]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动 -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重卡百万公里运行的碳排放权接近10万元 将改变企业决策机制 [10] - 免除高速通行费政策使氢气混动重卡TCO比柴油重卡低近200万元 [11] - 山东 四川等省份出台氢能重卡补贴政策 推动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11] 行业转型路径建议 - 短中期技术路线:长途运输采用柴油混合动力 补能方便场景使用纯电和LNG [9] - 需提升天然气和甲醇发动机热效率 推动绿色氢气和甲醇规模化应用 [12] - 政府可通过补贴 税收优化等措施推动行业迈向"技术多元 场景适配"的碳中和未来 [12]
Phillips 66(PSX.US)一季度亏损超预期 炼厂检修与关税阴云拖累业绩
智通财经· 2025-04-25 21:2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0.90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0.72美元亏损 [1] - 炼油部门净亏损9.3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2.16亿美元的盈利形成鲜明对比 [1] - 公司当季炼油利润率同比骤降38%至每桶6.81美元 [1] - 公司股价盘前应声下跌近3% [1] 运营与成本挑战 - 周转成本飙升两倍多至2.7亿美元 [1] - 产能利用率从上年同期的92%骤降至80%,主要受季节性大规模检修影响 [1] - 首席执行官称这是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春季检修之一 [1] 行业普遍困境 - 竞争对手瓦莱罗能源同日亦因炼油利润率下降录得季度亏损 [1] - 特朗普政府酝酿的对华全面关税及贸易战升级风险,可能进一步抑制汽油、航空燃料等成品油需求 [1]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公司面临激进投资者埃利奥特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会席位争夺战,后者呼吁拆分炼化与中游业务以释放价值 [2] - 公司管理层强调全产业链布局的抗风险优势 [2] - 这场博弈结果或将决定公司未来数年的资本配置方向 [2] 行业长期挑战 - 传统炼厂面临双重挑战:短期需应对检修周期与成本通胀的夹击,长期则需在低碳转型压力下寻找新增长点 [2]
第十四期“亮马丝路”国际讲堂暨跨国公司产业对接会在江苏连云港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5 10:32
活动概况 - 第十四期"亮马丝路"国际讲堂暨跨国公司产业对接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近60家跨国公司和中资企业代表约80人出席活动 [1] - 活动由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连云港市政府、跨国公司碳中和50人论坛共同主办 [1] 主办方观点 -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将持续整合全球资源与本土优势,为地方产业升级和企业国际合作提供支持 [1] - 连云港政府希望企业在港航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石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1] - 跨国公司碳中和50人论坛强调企业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加强与中国本土企业的低碳转型协作 [1] 企业参与情况 - 参会企业认为活动为企业创造了深入的商业合作交流机会,展示了地方产业优势 [2] - 企业代表实地考察了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等9家特色产业企业 [2] - 企业参观了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运管服务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 [2] 合作领域 - 企业聚焦氢基能源技术创新、生物医药研发、跨境物流运输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2] - 企业表达了在港航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石化等领域的强烈合作意愿 [1][2]
看不见的减碳:A股“范围三”碳排放披露不到3%,“链主”难在何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5:42
绿色供应链低碳转型现状 - 全行业范围三碳排放披露率极低 2024年A股全行业披露率仅有2.78% [2][6] - 供应链减碳面临数据测算难题 粮油食品行业因原料范围广、流程多导致碳足迹核算存在巨大挑战 [5] - 食物浪费产生重大碳排放 每年超1万亿美元食物被丢弃 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8%-10% [9] 企业减碳实践案例 - 金龙鱼创新粮食转运技术 通过全密封传送系统消除"落地再装车"环节减少损耗 [1] - 推广多式联运降低运输碳排放 铁路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5至1/7 水运碳排放更低 [10] - 海底捞通过流程优化减少食物浪费 在门店端重构用餐习惯 在供应链端实施集中加工和包装规格调整 [11] 碳足迹管理进展 - 金龙鱼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核查 已有30个产品获得第三方碳足迹证书 [13] - 披露明确减排目标 计划到2050年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绝对减少90% [13] - 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国家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及实施规则 [12] 数据披露监管要求 - 港股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2025年起大型股需"不遵守就解释"范围三数据 2026年起强制披露 [14] - 建立统一数据规范成为关键 需要打通各环节数据壁垒并在核心供应商中推行碳数据接入 [14]
2025超级枢纽博览会核心战略引擎揭晓
中国民航网· 2025-04-24 10:51
2025年超级枢纽博览会(Super Terminal Expo)全面升级,以 "定义亚洲未来交通枢纽" 为核心使命,聚 焦客货多式联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链条,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布局到商业落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规模升级 机场对话:以圆桌会议推动协同创新 加入2025超级枢纽博览会,参与"高端闭门圆桌会议",与全球机场规划师、咨询顾问、政府部门、地勤 服务商及航司高管深度协作: 活动亮点 01 围绕航空、铁路、港口与公路的深度融合,本届展会打造 "多式联运创新生态圈" ,汇聚全球顶尖技术 方与决策者,破解枢纽衔接痛点、优化资源调度效率,推动亚洲交通网络从割裂走向协同,为绿色零碳 目标提供可复制路径。 查看2024展商列表:https://exhibitors.informamarkets-info.com/event/STE2024 (可复制到浏览器) 02 直面痛点:围绕规划冲突、运营效率、政策壁垒等核心挑战,展开无保留对话; 破解困局:通过跨角色视角碰撞,共同制定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预见趋势:捕捉智慧机场、低碳转型、旅客体验升级等前沿风向标; 生态链接:与机场全产业链决策者建立战略级合作,共塑行业未来。 ...
康巴什区以绿色发展理念构筑现代草原新城
中国环境报· 2025-04-24 09:35
核心观点 - 康巴什新城作为绿色发展典范,通过顶层规划、生态治理、低碳转型和全民共享,实现了从生态脆弱区到高质量低碳城区的成功转型 [1][10] 顶层设计与城市规划 - 坚持高起点规划,统筹生活与生态空间,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优先引入低能耗、轻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 [3] - 坚持高水平建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拓展城市空间,充分利用原有山形地貌、河流走势美化环境 [3] - 建成广场公园景区34个,绿化覆盖率达42.65%,人均公园绿地92.37平方米,公园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100% [4] - 建成主次管网300余公里,形成"三横六纵"中水管网布局,中水实现100%回用不外排,绿化浇灌成本降低90% [4]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PM2.5近5年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0天以上 [5] - 乌兰木伦流域断面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Ⅲ类,并于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5] - 成功创建"无废细胞"20个,建成7个智能化垃圾分类试点小区、11座垃圾分类收集房,并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5] 低碳发展与产业转型 - 完成全国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示范、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3个试点示范建设 [6] - 2025年被内蒙古发改委等6部门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 [6] - 实现纯电动公交全域覆盖,成功开展5G自动驾驶汽车中试项目,率先在北方地区开放市政道路测试 [6] - 数字经济、文化旅游、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成为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 [6] - 荣获"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充电设施不断完善 [7] 城市绿化与公共空间 - 开展生态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已建成口袋公园7个,新增或改造绿道40公里 [8] - 2025年计划改造公园绿地4个,提升改造绿地面积57公顷 [8] - 作为内蒙古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鼓励具备条件的绿地纳入开放共享范围 [9] 荣誉与未来规划 - 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 [10] - 绿色发展的"康巴什样板"于2021年亮相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0] - 2024年3月印发《康巴什区委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先行区和美丽暖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为未来十年发展描绘蓝图 [11]
新乡化纤:溶剂回收利用率高达99%,提供纺织行业低碳转型“中国方案”
河南日报· 2025-04-22 09:08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新乡化纤年产1000吨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瑞赛尔)项目正式投产 实现废旧棉纺织品到高附加值纺织新材料的转化 [1] - 项目采用全球首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纺丝技术 自主研发DT绿色复合溶剂体系 常温条件下柔性溶解废旧棉纺织品 [1] - 技术颠覆传统高温高压工艺 溶剂回收利用率高达99%以上 构建"回收—加工—消费—再回收"闭环体系 [1] - 公司经过3年探索实践 攻克技术难题 形成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突破 实现"以消费后纺织品制造新纤维"完整闭环 [2] 行业意义与示范效应 - 项目对提高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纺织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1] - 标志着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迈出坚实一步 是再生纤维技术的重大突破 [2] - 省去制浆粕环节 工艺流程短 提高效率 减少生产环节能耗 在行业内具良好示范作用 [2] - 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约80%依赖进口 该项目为原料来源多元化 产业链安全可控提供新渠道 [2] 客户反馈与合作前景 - 印度利伯蒂集团董事长表示 与新乡化纤已有16年合作 每年采购各类产品超1亿美元 [3] - 客户认可公司产品质量控制稳定 新产品研发实力强 能快速响应需求 [3] - 瑞赛尔项目投产让客户感受到企业在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力 预期更多合作机遇 [3]
南航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跻身全球前五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获ESGAcode高阶评价航企
中国民航网· 2025-04-14 09:39
全球航司可持续发展评价 - 国际航创组织对全球1200家航司中的350家进行综合评估 南航等10家航司跻身全球前1% [1] - 南航首次入围ESGAcode并获高阶评价 全球排名第五 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获此评价的航司 [1] 南航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通过强化顶层治理 清洁能源替代 技术创新驱动和全链条协同构建空地一体化绿色航空生态 [1][3] - 清洁能源转型数据精准可量化 治理框架深度接轨国际标准 为航空业低碳转型提供系统化样板 [1][3] - 成立生态环保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推进节能减碳工作 [3] - 发布中国民航业首部绿色发展白皮书 系统规划航空运输全流程减碳路径 [3] - 实现商用航班常态化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具体减排成效 -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投运1.3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达126万千瓦时 [3] - 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2吨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25吨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以飞机节能减碳 降低地面能耗 旅客绿色出行为抓手开展七大行动 [4] - 国际航创组织在联合国会议上将南航作为全球航空业标杆企业进行案例分享 [3] - 联合国官网和联合国电视台对南航案例进行全球直播 [3] - 公司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深化业内外合作探索航空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