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风光”无限的背后,一度绿电的“最后一公里”有多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9:48
王志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讨论绿电消费,首先需明确其定义。在我国的语境下,当前消纳责任 权重考核的重点是风电和光伏发电。从宏观规模上看,目前新增的电力需求,绝大部分已由新增的风电 和光伏来满足,但这尚未达到大规模替代存量化石能源发电的阶段。 制约绿电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系统成本与稳定性问题,绿电本身成本已下降,但其波动性需 要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资源来支撑,由此产生的系统成本目前仍使其总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发电。二是消 纳机制,我国已明确由"消费侧"承担绿电消纳责任,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将消纳责任权重下达至省级政 府,并最终分解到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企业。企业可通过物理消纳(直接使用绿电)或购买"绿证"等方 式完成责任。同时,也建立了绿证交易市场鼓励个人自愿购买。总而言之,促进绿电消费,需要鼓励、 强制和市场机制三管齐下,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市场设计。 关联内容 专访王志轩:以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能源的绿色转型趋势不会变 近日,在国合会召开期间,国合会"能源环境协同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前期研究项目组长王志轩接受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探讨绿色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
【行业ESG周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2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创历史新高-20251021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1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ESG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加速推进,中国在政策制定、国际合作及企业实践层面发挥引领作用 [2][8][9][10][13][14][15][17][22][29][30][31][32][33] - 气候变化临界点临近,国际机构呼吁紧急行动以应对环境危机,绿色投资需大幅增加 [23][24][25][26][27][28] - 企业低碳转型与技术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碳中和工厂及绿色金融创新案例涌现 [29][30][31][32][33] 政策动向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聚焦董事高管行为规范及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全链条治理框架,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施行 [5][6][7] - 中国与冰岛发布联合声明,加强地热能和绿色转型合作,推动政策对话、产业协作及就业创造 [8][9] 行业趋势 - 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办,110余国参与,提出十大行动纲领,涵盖妇女参与气候治理、数字包容等领域,中方承诺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并提供1亿美元基金额度 [10][11][12][13][14]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举办,涵盖逾50个议题,汇聚500位中外嘉宾,展示绿色科技及可复制案例 [15][16][17] -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发布,样本量5212家,社会责任强度创51.30新高,社区参与维度得分最高(57.89),CSR报告披露维度得分最低(35.84)但较2024年(27.09)提升 [18][19][20][21][22] - 科创板CSR强度达53.83领先各板块,国有企业在环境、消费者等4个维度占优,软件信息业社会责任表现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21][22] 国际事件 -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2024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历史新高,年增幅达3.5ppm为1957年以来最高 [23][24] - 《全球临界点报告》指出全球升温1.4℃已触发温水珊瑚礁大规模死亡(临界点为1.2℃),威胁10亿人生计及25%海洋生物多样性 [24][25] - 联合国环境署报告称到2030年森林投资需年增两倍至3000亿美元,当前资金缺口达2160亿美元/年,保护3.91亿公顷高风险森林可避免810亿美元年灾害损失 [26][27][28] 企业动态 - 江苏大生集团建成全国首个碳中和智慧纺纱工厂,投资1.87亿元,投产后年产纱线2.8万吨,效率提升30%,用能单耗降20% [29][30] - 兴业银行首创"碳金融+绿色供应链"服务,绿色供应链金融余额近750亿元,服务126家绿色核心企业,光伏等领域余额超520亿元 [31][32][33]
全球近五分之一储能项目“带病运行”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7:38
储能系统性能与风险 - 全球19%的储能项目因技术问题和意外停机遭受经济损失 [1] - 储能项目普遍采用容量超配以应对电池退化,小型项目(低于50兆瓦时)超配比例达30%至35%,大型设施平均超配比例约为20%,低于10%或超过30%均可能造成损失 [1] - 仅83%的项目在现场验收测试中达到或超过额定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估算误差常达正负15%,部分异常值超过正负40% [1] - 20%的电池储能系统仅收集低质量数据,数据记录频率和传输方法影响准确性,可能扭曲关键性能指标并延迟维护 [1] 储能系统效率与行业表现 - 行业循环效率表现分化,超过三分之一样本的最佳系统效率在88%以上,部分样本效率低于85%,生命周期初期甚至低于83% [2] - 在全生命周期运营视角下,1%至2%的效率损失可能转化为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损失 [2] - 数据驱动监测被视为降低风险、保护收益和建立投资者信心的关键工具 [2] - 报告基于全球100多个电网级储能系统数据编制,覆盖超过18吉瓦时的运营电池储能资产 [2] 碳酸酯及电解液行业现状与会议信息 - 碳酸酯溶剂及电解液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驱动锂电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 [2][3]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加剧的局面,需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突破瓶颈 [3] - 2025年11月6-8日在常州举办行业大会,主题为“破卷重构,立新启航”,聚焦“十五五”规划、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等议题 [3][4] - 会议内容涵盖主旨报告、碳酸酯产业可持续发展、电解液与关键材料创新突破、高端对话等 [4][5][6] - 参会对象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投资公司等 [6]
专访索尔海姆:让中国企业绿色投资惠及全球南方丨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6: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巴黎协定》通过10周年。在我国正式公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前,中国、欧盟曾共同发表一份联合声明,围绕 全球气候治理明确七大合作方向,承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前提交2035年NDC。 如今距离COP30开幕不足一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金与技术上的分歧待解,雄心与行动之间的鸿沟依然显著。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欧洲作为全球绿 色转型的重要引擎,能否携手引领方向,为困顿中的多边进程注入确定性,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期间,欧盟亚洲中心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 的专访。索尔海姆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事务,亲历了全球环境治理数十年的变迁,他长期关注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 索尔海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面对共同的地球危机,转向合作共赢是唯一出路。绿色转型已不再是昂贵的道德选择,而是蕴藏着商业机会的经济必 然。中国通过自身实践成功地将绿色科技成本降至可普及水平,为全球南 ...
“数”看期货:近一周卖方策略一致观点-20251021
国金证券· 2025-10-21 16:14
股指期货市场表现 - 上周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全面收跌,中证500期指跌幅最大为-5.32%,上证50期指跌幅最小为-0.32%[3][11] - 全部合约平均成交量均上升,IH上升幅度最大为23.91%,IF上升幅度最小为19.98%[3][11] - 上周五合计持仓量除IM外均下降,IH下降幅度最大为-7.40%,IM上升幅度为2.04%[3][11] - 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分别为IF -3.60%、IC -12.20%、IM -12.83%、IH -0.90%,IF和IC贴水加深,IH升水转贴水,IM贴水收窄[3][11] - 四大期指于2025年10月17日完成交割[3][11] 跨期价差与套利空间 - 当月与下月合约跨期价差率分别处在2019年以来IF 92.30%、IC 97.70%、IM 92.80%、IH 85.30%分位数,均处于历史分布常态位置[4][12] - 以年化收益5%计算,剩余25个交易日,IF正反套当月合约基差率需分别达到0.84%和-1.57%,下月合约需达到1.36%和-2.66%,目前均不存在正反套机会[4][12] - 分红主要时间结束,对主力合约影响微小,未来一年对指数点位影响分别为沪深300指数76.75、中证500指数82.44、上证50指数68.62、中证1000指数63.50[4][12] 市场情绪与预期 - 期指基差变化与市场情绪相关性较高,上周大小盘期指走势分化,IH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较高水平[4][12] - 基差波动较大,成交量普遍上升但持仓量多数下降,资金短期博弈加剧[4][12] - 期指跨期价差处于历史较高位,使用近月合约对冲性价比更高[4][12] 卖方策略观点汇总 - 7家券商认为A股市场前景乐观或有望重拾升势,6家券商认为政策预期和流动性宽松将支撑市场[5][49] - 4家券商认为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将推动市场,7家券商对市场中长期持乐观态度[5][49] - 行业方面一致性看好AI产业链、有色金属、深科技、绿色转型、现代服务业以及高股息资产[5][49] - 在市场走势方面存在分歧,5家券商认为市场将维持震荡或慢牛趋势,3家券商认为市场短期承压需调整[52] - 在风险因素方面存在分歧,5家券商认为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是主要风险,3家券商认为高估值是主要风险[52]
2025民营企业助力南疆发展推进会在新疆和田召开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4:08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1日电 (陶拴科)2025民营企业助力南疆发展推进会20日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召 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代表、援疆省市及其他省区工商联负责人汇聚一堂,围绕政策、资金、技 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开展精准对接,推动更多民营企业落户南疆,促进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 据介绍,自2025年民营企业助力南疆(边疆)发展项目推介会在北京召开以来,南疆五地州、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有关师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推动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南疆 范围内已落实145个项目,涵盖能源、纺织、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总 投资额达488.2亿元。民营企业的持续投资为南疆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而当地的政策和资源优 势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表示,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依文集团坚 持"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路径,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近期,集团联合和田文旅局开展艾德莱斯 文创技能培训,培训400名学员并捐赠100台缝纫机,推动就业发展。依文集团还开发16款文创产品,实 现培训与就业结合。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 ...
国内首个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上线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2:25
发布仪式现场,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燃料部主任陈久指出,在全球脱碳加速与国内经 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行业面临信息不畅、供需不匹配、燃料成本不可控、标准规范缺失、产业 聚集度较低、供应链脆弱等核心痛点。"众新燃"燃料平台通过整合绿色燃料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构建 起供需精准匹配、点对点物流配送的闭环生态,推动绿色燃料供应链从松散无序向规范化、数字化模式 转型。 中化新网讯 10月17日,在"零碳园区绿色热能消费技术路径暨生物燃料供应体系建设高级研讨会"上, 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牵头组建的国内首个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众新燃"正式对外 发布。 据介绍,"众新燃"平台通过整合全国生物质燃料产业链资源,为不同应用场景企业提供"一键采购+物流 仓储+绿色认证+管家服务"的绿色燃料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绿色燃料供应链不再"难、乱、贵、烦"。 ...
“十四五”的势,如何把“不可能”变成“不是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0:08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GDP从2020年10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预计140万亿元,五年间增量超过35万亿元 [1] - 五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经济总量五年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的经济规模 [1]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68%,超过欧盟整体水平 [1] - 涌现出包括C919大飞机商业首飞、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一批硬核科技成果 [1] - 在航天领域实现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在军事科技领域实现航母电磁弹射 [1] 消费市场趋势 - 消费数据增长4万亿元,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持续增强 [2] - 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推进、养老金标准连续上调等政策减轻居民后顾之忧 [2] - 赛事旅游、非遗体验、冰雪运动成为消费新潮流,新场景新内容吸引消费 [2] 能源与交通转型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及充电桩数量均稳居全球首位 [2] - 酷暑拉闸限电已成为过去时,能源供应稳定性显著提升 [2] 对外贸易与文化输出 - 货物贸易总额突破40万亿元大关,对外开放层次与能级持续提升 [2] - 中国文化IP产品如Labubu、《黑神话:悟空》、哪吒等从本土爆款蜕变为全球潮流 [2][3] - 微短剧在全球市场掀起追更狂潮,文化输出能力显著增强 [2] 资本市场与外资动向 - 多家国际投行将中国资产评级上调至超配,外资真金白银涌入中国资产 [3] -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青睐反映了科技、文化、经贸势能向资本市场的转化 [3]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上涨1.04%,最新份额112.2亿份,增加5.8亿份 [5] - 游戏ETF近五日下跌7.16%,但主力资金净流入4042.4万元,份额增加900万份 [5]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下跌12.55%,份额增加2.6亿份,显示资金逢低布局 [5] - 云计算50ETF市盈率达113.50倍,估值分位89.17%,近五日下跌4.93% [6][7]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产量14.0%
国家统计局· 2025-10-21 10:0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 [2]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2] 经济增长质量与结构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10] 产业发展与新动能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15]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8]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12] 政策效果与投资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11]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 [11] - 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科技创新与研发 - 2024年R&D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8.9%,R&D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14] - 2025年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 [14]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15]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6]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16]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 [22] 长期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 - GDP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 [18]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 [19] - 2021—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9.2% [20]
吕炜:发挥财政作用服务和支撑中长期规划
经济日报· 2025-10-21 07:59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 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 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需充分发挥财政在治国安邦中的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坚持规 划定方向,财政作保障,各方面政策相协调,实现发展规划与宏观政策协调联动,使财政有效服务和支 撑规划部署落实落地。 发挥基础性作用—— 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切实发挥财政的基础性作用,就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于积蓄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优 化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效益,有针对性地部署具有牵引性的财政政策。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中长期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系统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财政在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以财政 政策为牵引、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来解决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