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效率

搜索文档
下沉市场!县城餐饮人做生意的3个狠招
搜狐财经· 2025-06-23 01:06
下沉市场餐饮行业洞察 核心观点 - 下沉市场餐饮并非低配版都市餐饮,需深度理解本地消费习惯和供应链特点 [1] - 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高感知价值的性价比、构建本地化供应链、融入县域人情网络 [1][22] 关键策略分析 一、消费升级与价值感知 - 县域消费者拒绝"阉割版"产品,追求"看得见"的品质刚需,如江西赣州"客家大院"通过透明化现杀活鸡(成本占售价40%)实现人均65元仍客满 [4][5] - 轻奢场景刚需化:15-20元奶茶店成为宝妈社交场所,80元家庭餐厅通过增值服务(免费表演等)实现周末排队2小时 [6][7] - 价格敏感本质是对"不值"的零容忍,体验超预期时38元奶茶仍被接受 [7] 二、供应链本地化创新 - 鲜货供应链优势:湖南邵阳火锅店用本地鲜黄牛肉(成本高20%但复购率达冻品店2倍),虽毛利50%低于连锁店65%,但净利润更高 [9] - 弹性供应链模式:山东寿光社区食堂根据当日蔬菜价格动态调整菜单,收购尾货降低成本30% [11][12] - 人力成本优化:家族化用工降低沟通成本,采用"潮汐用工"在旺季日结200元借调外部员工 [14][15] 三、县域关系网络构建 - 关键客户绑定:河南酒楼通过50元/盒自制月饼维系20个客户,带来超百万订单 [18] - 地面营销策略:四川乐山烧烤店通过给周边KTV送折扣夜宵,使宵夜收入占比达全天60% [20] - 在地化合规:需处理邻里关系(如垃圾清运时间)、接受非正式规则(如本地意见领袖背书) [20] 行业趋势 - 成功县域餐饮需兼具产品经理(价值设计)、供应链专家(本地化效率)、地推高手(关系维护)三重能力 [22] - 外来品牌需摒弃都市思维,深度融入县域生态,如蜜雪冰城6元柠檬水与本地60-80元特色餐厅可共存 [4][22]
再冲港股,三只松鼠能否重讲“宏大叙事”?
36氪· 2025-06-11 18:23
新消费势力崛起 - 2025年开年以来,聚焦Z世代需求的新消费品牌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在资本市场表现突出,重新定义投资逻辑 [1] - 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达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成为行业亮点 [1][2] - 公司计划港股上市,若成功将成为业内首家"A+H"双重上市企业 [2] 三只松鼠发展轨迹 - 2012年创立,以互联网坚果品牌定位,通过电商红利快速崛起,2012年双十一销售额766万元 [3] - 2019年深交所上市,当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1.73亿元,同年提出"万店计划" [3][4] - 2020-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2023年营收71.15亿元较上市时下滑超30%,"万店计划"仅实现333家门店 [5][6][7] 转型与复苏 - 2024年通过"高端性价比"策略和抖音、微信等新流量平台布局实现复苏,微信灰度测试单日销售额9130万元,环比增长超500% [10] - 春节年货节期间微信平台销量达23亿元,一年内重回业绩顶峰 [10][11] - 流量依赖仍是可持续发展挑战,需分散业绩波动风险 [12] 零食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分化明显:鸣鸣很忙2024年营收393.44亿元(+282.17%),好想来营收317.9亿元(+262.94%),而良品铺子营收71.59亿元(-11.02%),来伊份营收33.7亿元(-15.25%) [14][17] - 量贩零食模式崛起:鸣鸣很忙通过低毛利(7.6%)、高周转(存货周转11.6天)和数字化管理实现扩张 [16] - 传统品牌困境:良品铺子"万家灯火"计划仅完成3085家门店,降价策略未带动增长 [17] 行业趋势与创新 - 出海成为新方向:全球零食市场规模预计达8358亿美元,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布局东南亚,但海外营收占比仍低 [18] - 品类扩展尝试:三只松鼠跨界咖啡、宠物食品等领域,采用"中商超"打法提升消费频次 [18] - 核心竞争力转向: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运营和品牌IP等多维能力构建 [19] 未来竞争关键 - 护城河构建需产品创新、数字化供应链和品牌情感联结等多维共振 [19]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耕细作,"隐形冠军"将依靠深度壁垒而非绝对规模胜出 [19]
消费新势力崛起,618开启情绪价值主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6-06 02:05
政策与平台双轮驱动 - 2025年消费刺激政策深度联动电商大促,家电下乡补贴最高500元、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最高1万元、节能补贴最高300元,形成"国补+平台百亿补贴"双重杠杆,苹果16 Pro叠加补贴后价格降至5499元,较首发价降幅超20% [3] - 平台规则简化:淘宝天猫取消跨店满减推行"单件立减15%起",抖音采用"立减15%+一件直降",京东保留"满200减20"但简化凑单逻辑 [3] - 大促周期延长至37天创历史纪录,跨界合作如淘宝与小红书"红猫计划"、京东与B站"京火计划"打破平台壁垒,平台让利模式从"收割流量"转向"培育生态",抖音减免货架服务费、淘宝直播投入20亿现金补贴商家 [3] 消费新势力画像 - Z世代+小镇青年为"社交货币"买单,零食消费占比超30%,李佳琦直播间爆款面膜、泡泡玛特盲盒成情感载体 [4] - 银发族+小镇中老年追求"极致性价比",熟人拼团转化率超60%,200元以内国产筋膜枪、千元智能门锁成主力品类 [4] - 都市白领+精致妈妈推动母婴用品增速40%,情绪价值成购物首要动机占比40.1%,老铺黄金股价一年飙升23倍,蜜雪冰城市值突破2300亿港元 [5] 科技赋能消费 - 智能门锁销量将突破130万套,人脸识别款占比超40%,掌静脉识别款达15%,德施曼R9支持掌静脉解锁并接入豆包大模型 [6] - 海南离岛免税引入GUCCI、PRADA等首入品牌,创每小时售出587件香化产品纪录,免签入境人次达2011.5万,韩国游客增长112% [6]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300亿港元,会员复购率58%,会稽山黄酒联名《原神》单周销量超半年总和 [7] 资本暗涌 - 新消费阵营市盈率远高于行业均值:泡泡玛特87.5倍、老铺黄金89.7倍,公募基金持仓泡泡玛特从不足百只增至180只,南向资金净流入6228亿港元 [8] - 传统消费龙头估值处于低位,招商证券建议关注啤酒企业、食品龙头及宠物食品赛道,蜜雪冰城自建原料基地将毛利率提升至35% [8] 6月决战关键变量 - 智能门锁均价回升至1100元但功能升级消化涨幅,淘宝"官方立减"与京东"小时达"物流形成差异化体验 [9] - 抖音直播间"618爆款日"5折促销,小红书买手直播引导定制服装成交额增107% [10] - 洗碗机、净水器等新纳入补贴品类有望复现2024年"以旧换新"订单增长100%盛况 [10]
从闭眼买到不想续:山姆会员店的“精英滤镜”被撕碎?
搜狐财经· 2025-05-08 11:23
中国零售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零售行业在消费分级与数字化转型下加速洗牌 [1] - 付费会员制零售头部企业山姆会员店中国区营收超800亿元,全球会员数突破8000万 [1] - 山姆中国会员费收入同比增长28%,占总营收比重达15%,单店年均销售额突破20亿元 [1] - 山姆坪效为传统超市的3倍以上,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为主要客群 [1] 山姆会员店核心优势 - 会员筛选机制精准,2024年会员年费260元,筛选出家庭年收入超30万元的高价值用户 [5] - 2024年山姆会员数量突破400万,会员年费收入20亿元,复购率70% [5] - 严选供应链确保商品高品质与独特性,如挪威深海三文鱼等自有品牌商品 [6] - 差异化购物体验,过道宽度4米,2024年场景化营销活动超500场,同比增长35% [8] 山姆面临的挑战 - 2024年新店增速从2023年40%骤降至18%,下沉市场门店坪效不足一线城市60% [3] - 线上GMV增速25%,低于盒马X会员店65%和京东七鲜50% [3] - 2024年退货率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至8.5%,会员满意度79%创五年新低 [10] - 30岁以下会员占比从2020年28%暴跌至2024年15%,Z世代用户流失严重 [11] 竞争对手分析 - Costco通过低价策略和选址截流,2024年二线城市新开8家门店,会员续费率91% [12] - 盒马X会员店主打本土化爆款和即时零售,30岁以下用户占比35%,3公里内15分钟配送活虾 [12] - 京东PLUS会员数突破3500万,联合Costco推出"PLUS专享价",分流山姆高净值用户 [1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山姆一线城市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3%,Costco与盒马分别逆势增长4.1%与3.8% [12] - 拼多多"百亿补贴"中Member's Mark同款商品价格低于山姆门店12%,削弱会员特权感 [10] - 零售业进入新模式较量时代,付费会员制成为新一轮淘汰赛入场券而非救命稻草 [13]
Aramark(ARMK)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有机收入增长至43亿美元,同比增长3%,若排除相关因素影响,收入本可再增长3% [8] - 全球FSS历史上第二季度实现创纪录的AOI盈利能力,按固定汇率计算,调整后每股收益连续增长超20% [8] - 营业收入为1.74亿美元,同比增长9.5%;调整后营业收入为2.05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1%;AOI利润率为4.8%,同比增加33个基点 [20][21] - 本季度GAAP每股收益为0.23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34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2% [23]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2.56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41亿美元,年初至今自由现金流比去年同期增加6400万美元 [23] - 自去年11月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以来,已回购近400万股,价值约1.4亿美元 [19] - 预计到财年末杠杆率约为三倍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FSS美国业务 - 第二季度有机收入增至31亿美元,约增长1%,受相关因素影响约3% [9] - AOI增长5%,AOI利润率提高30个基点 [21] 国际业务 - 有机收入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 [12] - AOI同比增长26%,利润率提高超60个基点 [22] 全球供应链业务 - 有机收入在所有GPO渠道均保持强劲增长,近期收购的Quantum整合良好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客户留存率超98%,4月收入增长6%,本财年新客户签约额达7.6亿美元,有望实现4% - 5%的净新增业务 [6][7] - 国际市场,几乎所有国家本季度均实现收入增长,英国、西班牙、智利和加拿大领先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聚焦通过有机收入增长、利润率提升和强化资产负债表来创造价值,新业务管道强劲 [27] - 全球供应链业务专注于增长、利用和优化支出,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积极拓展全球GPO业务版图 [14] - 公司认为自身业务模式能有效抵御市场波动,多数食品产品在当地采购,受关税影响较小 [16] - 公司通过延长债务到期日和股票回购等方式优化资本配置,增强财务灵活性 [18][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本财年下半年呈现积极趋势,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增长将显著加速,第四季度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有望实现财务目标 [26] - 公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趋势和关税动态,凭借广泛的业务能力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员工Thiru Chala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枪击案中不幸遇难,公司向其家人表示哀悼和支持 [5] - 公司与SAP合作推出S Mart商店,展示了技术与酒店服务结合的创新成果 [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进入2026年的退出率是否有超5%的潜力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加速增长,4月收入增长6%,考虑到设施退出的影响,预计第四季度退出率将高于此前设定的多年增长目标(5% - 8%) [32] 问题2: 如何看待Avendra在高通胀环境下的表现 - 公司认为Avendra有能力应对供应链中断,目前美国通胀率约2.9%,国际市场略高,公司能够通过定价来弥补通胀成本的增加 [35] - 公司持续为客户协商更优交易,Avendra在提升公司收益和利润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6] 问题3: 下半年哪些运营指标和垂直领域需要加速增长 - 高等教育基础业务、惩教和商业与工业新业务表现良好,第三季度末开始消除设施退出的影响,第四季度将实现额外增长 [43] - 第四季度部分业务定价将影响下一年业务,结合留存率、新业务上线等因素,公司对全年业绩和退出率充满信心 [45] 问题4: 教育业务的情况如何 - 公司服务的大学入学率强劲,业务集中在美国南部,学校申请人数多、录取率低,教育部门整体表现良好,留存率和新销售业绩出色 [47] 问题5: 第二季度来自小规模收购的收入以及大学日历变化对收入的影响 - 最大的收购交易Quantum对收入影响极小,第二大交易First Class Vending在2月完成,对本季度财务贡献甚微 [51] - 约2%的收入影响来自设施退出,1%来自日历变化和天气影响 [52] 问题6: 各业务板块的消费者行为或偏好是否有变化 - 公司未观察到消费者行为的显著变化,各业务板块表现稳定,体育和娱乐业务人均消费和场馆上座率高,国家公园业务预订情况良好 [56][57][58] 问题7: 近期关税波动是否影响供应商关系和合同条款 - 公司未受显著影响,受关税影响的主要是一次性用品、亚麻制品等,公司有替代供应源,且合同多为长期,可通过协商应对关税影响 [59][60] 问题8: Avendra对收入增长和利润率的贡献如何 - 公司未单独披露Avendra的利润,但该业务利润率超55% - 60%,对公司整体利润率提升贡献显著 [63] 问题9: 第三、四季度美国业务的有机增长预期 - 公司未给出具体季度数据,4月收入增长6%,预计下半年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第四季度退出率高于多年增长目标(5% - 8%) [68] 问题10: 客户留存率是否有季节性,今年是否为正常的重新招标年,市场波动对首次外包业务的影响 - 客户留存率通常从100%开始逐渐下降,目前高于98%,高于正常水平(96% - 97%),这得益于积极的客户留存策略和良好的重新招标结果 [74][75] - 行业重新招标活动正常,公司第一季度重新招标项目较多且已成功保留大部分业务,对全年留存率有积极影响 [76][77] - 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有助于推动首次外包业务,公司业务管道中包含大量首次外包项目,有望从中受益 [73] 问题11: 医疗保健业务与潜在客户的沟通情况,首次外包业务在净新增业务中的占比及机会领域 - 医疗保健行业长期面临成本管理挑战,公司有能力帮助客户降低成本,通过提供额外服务拓展业务机会 [80][81][82] - 首次外包业务在净新增业务中的占比高于历史水平(30% - 35%),目前约为40% - 50%,医疗保健、高等教育、K - 12和惩教等领域存在较大机会 [82] 问题12: 未来12 - 18个月资本支出的趋势及对自由现金流的影响 - 本季度资本支出占销售额的3.7%,受体育和高等教育新业务影响略高,全年预计占收入的3%,与行业历史水平一致 [87] 问题13: 体育和娱乐业务人均消费增长15%的原因及可持续性 - 约三分之一的增长来自价格因素,三分之二来自效率提升,如引入无现金支付技术提高交易效率 [89] 问题14: 公司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以及是否看到客户扩大国内生产或开设新工厂的机会 - 公司认为美国制造业扩张是长期机会,若产能增加,公司可凭借现有设施和客户关系从中受益 [94] - 医疗保健行业长期面临成本管理压力,公司通过提供替代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成本,该情况与过去几年类似 [95][97] 问题15: 新业务签约是否有放缓迹象 - 销售和成交率与历史水平一致,重新招标活动正常,业务管道强劲,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4% - 5%的净新增业务目标 [100] 问题16: 实现收入计划的最大变量是否为基础业务水平 - 公司认为留存率和净新增业务是下半年业绩的关键驱动因素,基础业务扩张也将推动收入加速增长 [102] 问题17: 国际业务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情况及外汇影响 - 国际业务多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公司的增长引擎,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并在第四季度加速 [105] - 年初至今外汇带来约1.12亿美元逆风,近期美元走弱,若趋势持续,影响将小于2亿美元,但公司考虑到外汇波动不确定性,维持原预期 [106] 问题18: 定价能否继续跑赢通胀,以及未来12 - 18个月利润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 公司预计通胀率在2% - 3%之间,定价将与通胀保持一致,同时考虑下半年和2026财年可能的通胀上升 [111] - 利润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供应链效率和经济效益、SG&A成本控制以及食品成本管理 [112][113] 问题19: 若通胀上升,公司应对能力如何 - 公司预计通胀将维持在2.5% - 3%之间,员工具备应对通胀的能力和经验,每周监控通胀数据并用于定价协商,预计不会出现显著的定价滞后 [117][118] 问题20: 4月6%的收入增长是否受天气和日历因素影响 - 4月数据除未消除设施退出影响外,是一个干净的数据 [120]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最新出来的一季度出口数据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4-14 17:19
出口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8%,与去年全年增速5.86%基本持平 [1][7] - 3月单月出口同比增速达12.4%,显著高于1-2月累计增速2.3%,环比1-2月累计值为-41.9%,优于过去十年季节性均值-46.5%和五年均值-44.1%,显示实际表现强劲 [1][7] - 3月出口增速超市场预期(Wind口径预期3.5%)[8] 区域市场结构 - 3月单月对印度、非洲、拉美出口增速均超20%,一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印度13.8%、非洲11.3%、拉美9.6% [2][8] - 其他重点区域一季度增速:中国香港8.3%、东盟8.1%、美国4.5% [2][8] - 出口市场格局:东南亚南亚(东盟17.1%+印度3.7%)、欧洲(欧盟14.3%+英国2.2%)、美国13.5%、日韩8.4%、中国香港8.3%、拉美7.7%、非洲5.4% [2][8] - 东南亚南亚与欧洲合计占比近40%,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 [2][8] 商品结构特征 - 3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7.3%,家电同比12.5%,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纱线/箱包/服装/玩具)合并增速10.1% [3][9] - 工程师红利、规模经济、供应链效率共同支撑高中低端产品竞争力 [3][9] - 汽车及底盘出口一季度同比仅2.2%,显著低于过去四年双位数增长,主因海外渗透率提升和贸易环境波动 [4][11] - 汽车出口占比从2022年1.7%升至2023年3.3%,2024年一季度回落至3.0% [12] 电子产品与关税动态 - 3月电子产品(手机/电脑/集成电路)合并出口增速4.8%,一季度累计增速6.0% [5][13] - 美国4月11日宣布豁免消费电子"对等关税",但4月13日又表示将征收特定行业关税,政策反复增加不确定性 [5][13] - 欧盟与中国正协商为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消2024年反补贴税 [4][11] 政策与趋势展望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将深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9] - 需求端对冲策略:激活占GDP40%的居民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能供需比 [6][15] - 制造业护城河源于规模经济(中国/印度)、工程师红利(中国/韩国)、低成本替代(越南)等要素组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