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高端光刻机交付500台 助力AI芯片行业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11 22:21
半导体装备国产化突破 - 上海芯上微装成功交付第500台步进光刻机,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里程碑式进展 [1] - 公司先进封装光刻机国内市占率达90%,技术特性契合AI芯片晶圆级封测严苛要求 [3] - 交付盛合晶微的设备将直接服务于GPU、CPU等高性能芯片封装测试,形成"国产设备+国产芯片"垂直协同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公司成立仅半年即实现500台设备交付,技术团队600人平均年龄33岁,展现行业创新活力 [3] -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比单纯技术参数突破更具借鉴意义 [3] - 光刻机国产化突破具有乘数效应,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35%,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3] 产业链自主可控进展 - 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需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全链条协同共进 [4] - 国产先进封装光刻机与AI芯片形成正向循环,提升算力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 [3] - 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尖兵涌现,增强中国半导体生态系统韧性 [4] 行业战略意义 - 国产高端设备对AI芯片等战略产业支撑作用加速显现 [1] - 半导体产业链正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突围"的深刻转型 [1] - AI算力芯片封装不再受制进口设备,保障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研发自主权 [3]
光刻胶禁运阴霾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至暗与曙光
材料汇· 2025-08-10 20:02
光刻胶行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企业垄断全球90%高端光刻胶市场,KrF胶国产化率仅15%,ArF胶不足5% [2] - 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的"命门",通过光化学反应在硅片上雕刻纳米级电路图案 [4] - 高端光刻胶需满足分子级溶解速率控制、特定波段敏感性等苛刻要求 [7][24] - 按技术节点分类:G线/I线用于0.5μm以上制程,KrF用于0.13-0.25μm,ArF干法用于65-130nm,ArF湿法用于7-45nm,EUV用于7nm以下 [8][10] 技术壁垒与供应链风险 - 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高端树脂、光引发剂被日韩美企业垄断,溶剂/单体国产化率低 [15][17] - 生产工艺要求极高:需万级洁净车间,温度/压力等参数精确到分子层面 [20] - 四大禁运情景:台海冲突全面禁运(概率<15%)、芯片联盟2.0封锁14nm以下胶(概率>50%)、实体清单切断供应链(概率>70%)、非官方断供(概率30-40%) [27][28][29][31] 禁运潜在影响 - 先进制程停摆:中芯国际14nm产线、长江存储3D NAND可能因ArF/KrF断供而停工 [33] - 产业链连锁反应:上游设备商(上海微电子、中微公司)需求萎缩,设计公司(华为海思)无芯可用 [36][37] - 技术研发受阻:EUV胶禁运将拉大7nm以下制程差距,人才流失加剧 [39][41] 国产替代路径 - 短期策略:全球扫货建立6-12个月库存,启用彤程新材(KrF)、晶瑞电材(ArF)等替补产能 [47][49] - 长期攻坚:突破高纯度树脂(金属离子<1ppb)、光致产酸剂(PAG)、精密添加剂三大配方核心 [51][52] - 产业协同:组建北京科华/南大光电等国家队,推动中芯国际开放产线验证国产胶 [55] - 差异化布局:发力先进封装(Fan-Out)光刻胶、探索纳米压印/DSA等后光刻技术 [60][61] 基础支撑体系 - 人才计划:引进日韩专家,高校设立"集成电路材料"跨学科专业 [59] - 研发投入:国家基金倾斜光信息化学、高分子精密合成等基础领域 [58] - 检测配套:中科飞测/精测电子开发专用电子束量测设备 [56]
江丰电子: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4,782.90万元(扣除2,000万元财务性投资后),拟全部用于三个项目:年产5,100个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产业化项目(拟投99,790万元)、年产12,300个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拟投27,000万元)、上海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项目(拟投9,992.90万元),剩余58,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1][3][4][6] - 静电吸盘项目总投资109,79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9,79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0万元,由浙江余姚和北京两地子公司实施,建设周期24个月 [3] - 靶材项目总投资35,000万元,建设投资3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0万元,由韩国孙公司实施,覆盖SK海力士、三星等客户,建设周期24个月 [4][6] 项目实施必要性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达6,972亿美元,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从2015年1,087.10亿块增至2024年3,500亿块,带动靶材和零部件需求 [7][16] - 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国产化率仍低于"十三五"目标,静电吸盘国产化率不足5%,公司需突破产能瓶颈和技术壁垒以实现自主可控 [8][11] - 韩国基地建设可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对SK海力士等国际客户的属地化服务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10] 市场前景 - 全球半导体溅射靶材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251.1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从2018年15.80亿元增至2024年37.40亿元(CAGR 15.44%),2027年预计57.40亿元 [16] - 静电吸盘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24.24亿美元,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2024年达495.50亿美元,晶圆月产能885万片,需求空间广阔 [17] 公司竞争优势 - 技术储备: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攻克靶材晶粒调控、无缺陷焊接等关键技术,静电吸盘领域具备材料研发和精密制造经验 [18][20][22] - 客户资源:靶材业务已进入中芯国际、台积电供应链,精密零部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CAGR超50%,客户与静电吸盘需求方高度重合 [22][23] - 政策支持:享受集成电路增值税加计抵减15%、首台套保险补偿等政策,上海及韩国当地均有产业基金和税收优惠支持 [14][15] 财务及管理影响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49.04%下降,优化资本结构并减少财务费用,2024年营收达360,496.28万元(2017-2024年CAGR超30%) [14][25][26] - 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项目均围绕主营业务开展,不改变公司独立性 [24]
最新!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是说芯语· 2025-07-07 18:50
公司概况 - 长鑫存储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国内唯一实现DRAM芯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采用IDM模式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全产业链 [1] - 公司注册资本约601.93亿元,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法定代表人为赵纶 [1] - 产品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等领域,已突破19纳米DDR5芯片量产技术,良率接近国际大厂水平,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20纳米以下DRAM工艺的厂商 [1] 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 - 2024年下半年已量产HBM2产品,计划2026年推出HBM3,12层HBM3样品于2025年6月通过国内AI芯片厂商测试认证 [1] - 2024年Q1月均产量10万片,2025年Q1翻倍至20万片,全年预计总产量273万片(同比+68%) [2] - 2025年底DRAM全球市场份额预计从6%提升至8%,DDR5和LPDDR5产品占比分别增至7%和9% [2] 资本市场进展 - 2024年3月以1399.82亿元投前估值完成108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达1508亿元,投资方包括兆易创新、合肥产投等机构 [3] - 2025年6月证监会"1+6"政策支持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公司已启动A股上市辅导,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IPO申请 [3] 行业地位与竞争策略 - 全球DRAM市场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合计>90%份额),公司以高性价比策略(部分产品价格仅为国际品牌50%)冲击中低端市场 [3] - 2025年产能规模有望达SK海力士一半,低价策略可能引发行业价格战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上游与北方华创、江丰电子合作推动设备及材料国产化,下游进入小米、vivo、OPPO等手机厂商供应链 [4] - HBM量产推动国产产业链落地,博敏电子作为核心供应商同步启动载板量产 [1][4] 政策支持 - 国家大基金三期持续加码半导体国产化,公司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已获得两轮大基金投资 [2]
奥格 总经理 姚尧确认演讲 | 2025势银(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PRIC 2025)
势银芯链· 2025-07-04 16:44
会议概况 - 会议名称为2025势银光刻产业大会,由势银(TrendBank)主办,将于2025年7月9日-10日在安徽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行 [25][30] - 会议规模约300人,涵盖三大专场:先进光刻技术、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材料与装备 [27][30] - 报名费用分两档:6月30日前2600元/人,7月1日后2800元/人,含会议资料、自助午餐及晚宴 [31] 会议内容与亮点 - 聚焦极紫外光刻(EUV)、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等前沿技术,探讨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等材料的国产化瓶颈与解决方案 [26] - 设置20+产业链嘉宾演讲,包括中科芯、南开大学、张江实验室等机构专家,议题覆盖异构集成、导向自组装图形化技术等 [15][18][23] - 采用"会+展"形式,促进产学研对接,构建供应链互动平台 [29] 重点企业及技术方向 - 河北奥格流体设备有限公司专注洁净搅拌罐/反应釜、系统集成技术,拥有多项压力容器及工程资质,总经理姚尧将分享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系统集成应用 [6][7][20] - 湖北鼎龙控股副总裁肖桂林将探讨先进封装PSPI与键合胶开发趋势,潍坊星泰克董事长SAM SUN分析CAR光刻胶技术演进 [18] - 台湾永光化学研发协理黄新义提出绿色光刻胶助力集成电路ESG目标,北京创腾科技总经理曹凌霄介绍数据驱动的光刻胶智能创新 [2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国内高端光刻胶自给率低,湿电子化学品高纯度产品依赖进口,掩模版原料及光刻机技术受制于国际垄断 [34] - 光刻技术直接决定芯片性能与成本,是半导体产业"卡脖子"环节,需加强自主可控能力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34][35] - 大会旨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转化,构建完整产业生态以提升竞争力 [35][36] 议程安排 - 7月8日下午为签到环节,7月9日全天分设先进光刻技术、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专场,含圆桌论坛及晚宴 [12][14][17][21] - 7月10日上午为材料与装备专场,议题包括光刻设备本土化、光刻胶单体质量控制、激光直写设备产业化等 [23][24]
最终议程&第三批报名名单出炉!| 2025势银(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PRIC 2025)
势银芯链· 2025-07-04 16:44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将于7月9日-10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行,聚焦光刻技术、材料及设备国产化议题 [27][28] - 会议设置三大专场:先进光刻技术、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材料与装备,覆盖全产业链 [29] - 24家产学研单位确认参会,包括中科芯、鼎龙、波米科技、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 [1][8][18] 会议议程亮点 - **先进光刻技术专场**:探讨高性能芯粒异构集成技术、纳米压印/电子束/DSA技术方向、混合键合应用等 [8][9] - **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专场**:涵盖CAR光刻胶发展史、先进封装聚酰亚胺材料、IC光刻胶表征新趋势等 [15][16] - **材料与装备专场**:聚焦半导体光刻设备本土化、DUV光刻系统有机物影响、激光直写设备产业化等 [1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高端光刻胶自给率低,湿电子化学品高纯度产品依赖进口,掩模版原料及光刻机技术受制于国际垄断 [38] - 光刻技术精度直接决定芯片性能,是半导体产业向更小尺寸发展的关键环节 [38] - 地缘政治加剧供应链风险,需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39] 参会企业与人员 - 超200家机构报名,涵盖陶氏化学、安捷伦、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企业,以及张江实验室、中科院等科研单位 [20][21][22][23][24][25][26] - 参会职位包括研发总监、总经理、教授等,显示行业高层参与度 [20][21][22] 会议服务与费用 - 早鸟价2600元/人(6月30日前),含会议资料、自助午餐及晚宴 [33] - 协议酒店为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提供专属预订渠道 [35][36] 会议背景与目标 - 主办方势银(TrendBank)为国内领先产业研究机构,提供数据、咨询及会议服务 [47][48] - 大会旨在推动光刻技术产学研融合,加速国产化替代与产业升级 [39][40]
芯碁微装 泛半导体产品线研发负责人 魏然确认演讲 |(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PRIC 2025)
势银芯链· 2025-07-03 17:01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将于7月9日-10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主题涵盖极紫外光刻(EUV)、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等前沿技术,以及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等材料的国产化进程[25][26][30] - 会议设置三大专场:先进光刻技术、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材料与装备,覆盖全产业链,包含20+嘉宾演讲及圆桌论坛[27][29] - 参会规模300人,6月30日前报名费用2600元/人,含会议资料、自助午餐及晚宴[30][31] 核心议题 - **技术方向**:聚焦混合键合在先进封装的应用、导向自组装图形化技术、纳米压印胶研发等,涉及中科芯、甬江实验室、复旦大学等机构[13][21] - **材料突破**:探讨光刻胶国产化难点(张江实验室)、CAR光刻胶发展(星泰克)、聚酰亚胺材料趋势(波米科技)[14][16][21] - **设备挑战**:芯碁微装将分享激光直写光刻设备产业化思考,芯东来半导体讨论本土光刻设备机遇[7][21] 参与企业 - **芯碁微装**:专注直写光刻设备研发,拥有200+知识产权,牵头制定PCB直接成像国家标准,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7] - **鼎龙控股**:副总裁肖桂林将解析先进封装PSPI与键合胶趋势[14] - **永光化学**:研发协理黄新义分享绿色光刻胶助力集成电路ESG目标[16] 行业背景 - 中国光刻产业面临高端光刻胶自给率低、湿电子化学品进口依赖、EUV光刻机技术差距等"卡脖子"问题,亟需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可控能力[34][35] - 大会旨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技术转化,构建安全生态体系[35][36] 会议议程 - **7月9日**:上午聚焦先进光刻技术(如高性能芯粒异构集成),下午讨论光刻胶与湿化学品(含安捷伦分析方案、TGV湿电子化学品挑战)[11][14][16] - **7月10日**:材料与装备专场涉及光刻胶单体质量控制(宇瑞化学)、DUV光刻系统有机物研究(集萃光敏所)等[21]
创腾科技 总经理 曹凌霄确认演讲 |(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PRIC 2025)
势银芯链· 2025-07-02 15:04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光刻产业大会将于7月9日-10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规模300人,覆盖光刻技术、材料及设备全产业链[9][27][30] - 会议设置三大专场:先进光刻技术与产业发展、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与光刻装备,包含20+嘉宾演讲及圆桌论坛[25][11][15][19] - 报名费用分两档:6月30日前2600元/人,7月1日后2800元/人,含会议资料、自助午餐及晚宴[28] 核心议题 - 聚焦极紫外光刻(EUV)、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等前沿技术,探讨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的国产化瓶颈与解决方案[24] - 重点讨论光刻设备本土化挑战,包括研发工艺、性能提升及市场情况,涉及中科芯、复旦大学等机构的技术分享[12][20][24] - 创腾科技将展示"基于数据驱动的光刻胶材料智能创新平台",该平台已实现进口替代并拥有24项专利[5][6] 行业现状 - 国内高端光刻胶自给率低,湿电子化学品高纯度产品依赖进口,掩模版原料与光刻机(如EUV)被国外垄断[31] - 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受地缘政治威胁,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光刻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完整产业生态[32] 企业动态 - 创腾科技服务超千家用户,包括顶尖制药企业、CRO/CDMO及石化企业,提供数字化研发到智能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7] - 参会企业涵盖鼎龙控股(PSPI材料)、永光化学(绿色光刻胶)、奥格流体(半导体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15][16] 技术亮点 - 安捷伦将发布IC光刻胶多维分析新方法,甬江实验室分享混合键合技术在先进封装中的应用[14][16] - 久日新材料、凯诺中星等企业将探讨光刻胶国产化进展及市场分析[14][21]
永光化学 电子化学事业研发协理 黄新义确认演讲 |(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PRIC 2025)
势银芯链· 2025-07-01 13:38
会议核心信息 - 会议名称:2025势银(第五届)光刻产业大会,主题涵盖极紫外光刻(EUV)、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等前沿技术及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掩膜版等材料的国产化进展 [12][22] - 会议时间地点:2025年7月9日-10日于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规模300人 [5][16] - 会议费用:6月30日前报名2600元/人,7月1日后2800元/人,含会议资料、自助午餐及晚宴 [17] 会议议程与亮点 - **三大专场**: - 先进光刻技术与产业发展(7月9日上午):涵盖芯粒异构集成、纳米压印/电子束技术、混合键合等议题 [9] - 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7月9日下午):聚焦PSPI、CAR光刻胶、聚酰亚胺材料及ESG目标 [10] - 检测与装备(7月10日上午):讨论掩膜版、光刻设备国产化及光刻气体等 [11] - **学术研讨**:设置光刻技术学术主题,强化理论基础 [14] - **会+展形式**:提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平台 [15] 重点嘉宾与议题 - **黄新义(永光化学)**:分享“先进绿色光刻胶协助集成电路产业达成ESG目标”,永光化学研发人员230人,年研发投入超营收4%,累计专利190+篇 [7][10] - **其他嘉宾**: - 王成迁(中科芯)探讨高性能芯粒异构集成技术 [9] - 肖桂林(鼎龙控股)分析先进封装PSPI与键合胶趋势 [10] - 朱晓群(江苏集萃)研究DUV光刻系统中痕量有机物影响 [1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技术瓶颈**:国内高端光刻胶自给率低,湿电子化学品依赖进口,掩模版高精度制造及光刻机(如EUV)被国外垄断 [20] - **产业目标**:通过大会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转化,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21] 主办方与协办单位 - 主办方为势银(TrendBank),协办单位为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承办方为势银芯链 [16]
大基金三期或重点投向:国产光刻机研发和芯片设计EDA工具
势银芯链· 2025-07-01 13:38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调整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重点投向高附加值DRAM芯片(如HBM)、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半导体设备(如光刻机)和半导体材料(如光刻胶)[1] - 调整后资金将重点投入国产光刻机研发和芯片设计EDA工具,以降低对ASML、Cadence等海外厂商的依赖[2] - 大基金三期旨在解决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问题,加快突破"卡脖子"环节[1][2] 半导体产业现状 - 美国收紧对中国高端芯片、EDA工具、光刻设备及材料的出口管制,EDA三大巨头5月底直接对华被禁[2] - 全球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急需加强光刻技术及相关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5] - 业内分析指出,要在短期内完全替代海外技术仍存在显著难度[2] 2025势银光刻产业大会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9日-10日在合肥举办,聚焦先进光刻技术、光刻材料及设备的最新进展[5] - 大会设置三个专场:先进光刻技术与产业发展、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检测与装备[7][8][9] - 会议将汇聚国内光刻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共同探讨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5] 大基金历史数据 - 大基金首期规模1387亿元,二期增至2041.5亿元,主要投资于芯片制造、设计、封测等关键环节[1] - 自2014年首期基金成立以来,已成功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