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布局
搜索文档
“新三样”激活产业升级动能、“新市场”开拓发展纵深 开放双轮稳定器护航中国外贸
央视网· 2025-10-23 13:52
外贸“新三样”出口态势 - 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新三样”保持强劲出口态势 [1] - 2025年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及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3] 贸易市场多元化布局 - 我国对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占比持续提升 [1] -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9.6% [3] -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6.2% [3] -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7% [3] 多元化布局的战略作用 - 多元化布局是“抗周期”的稳定锚,有助于应对外部市场冲击 [3] - 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作为需求方和产业链协作方,形成“研发在中国、生产在周边、市场在全球”的全产业链分工网络 [4] - 多元化布局构建起“技术引领—市场协同—生态共荣”的立体性网络 [8] 出口模式的生态升级 - “新三样”出口是带着技术标准与绿色方案出海,实现从“卖产品”到“产品+技术+标准”输出的升级 [6] - 具体案例包括电池厂商在匈牙利建厂同步输出储能系统集成经验,以及光伏企业参与沙特“沙漠光伏计划”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6] - 这种模式将中国与伙伴国的关系从“买卖关系”升级为“发展共同体”,既消化国内产能,又拉动当地就业与绿色经济 [6]
风华高科间接持有澳洲霍索恩公司8.45%股份
巨潮资讯· 2025-10-22 20:54
公司投资动态 - 风华高科间接持有澳大利亚上市公司霍索恩资源有限公司8.45%的股份 [1][3] - 该持股行为属于公司间接投资,符合其产业协同及多元化布局战略 [3] - 通过此股权合作,公司有望分享境外矿业投资回报并拓展资源端潜在协同机会 [3] 被投资公司概况 - 霍索恩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矿勘探和开发为主业的企业 [3] - 公司拥有多项金矿资产探矿权,业务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 [3] - 霍索恩资源在矿产资源勘探及开发领域具有较高的项目储备和地质资源优势 [3] 公司主营业务与战略 - 风华高科是国内电子元器件领域的重要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基础元件、半导体材料及高端装备 [3] - 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动新能源及材料延伸布局,探索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路径 [3] - 此次投资体现出公司在资源产业链投资方面的战略前瞻性 [3] 行业背景与影响 - 随着全球新能源与金属资源需求增长,境外矿产布局或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带来补充与支撑 [3]
卡准新赛道,海外市场火了“江苏造”
新华日报· 2025-10-22 07:06
江苏省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江苏省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1] 高端装备出口 - 前9个月江苏省机床出口额为125.1亿元,同比增长16.6% [2] - 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业务量十年间增长三倍,前9个月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约28% [2] - 江苏天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拥有约80项专利,前9个月出口货值约6200万元,同比增长12.88% [3] - 英格索兰吴江制造基地前9个月出口额超5亿元,同比增长近一成 [4] 消费品出口 - 前9个月江苏省家用电器出口额为557.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洗衣机出口75.6亿元,吸尘器出口121.3亿元,分别增长3.2%和2.9% [4] - 牧田(昆山)有限公司前9个月吸尘器及相关产品出口超2667万元,同比增长10.4% [5] - 星迈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前9月对欧盟出口额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3.6倍 [6] - 扬州佳明航电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前9个月出口货值5452万元,享受关税优惠约1100万元 [6] - 扬州金泉旅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超90%产品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跨境物流支持 - “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班列全程5800公里,运输费较全程铁路和汽运分别低10%和33%,物流时间节约10天 [8] - 海关多式联运新系统使申报数据填报项减少30% [8] - “深圳—盐城—大阪”航线为跨境电商小件货提供运力补充和更优物流成本 [8] -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首次出口鲜花,通过“冷链车+空运”组合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9] 平台与机遇 - 进博会作为展示窗口和业务增长平台,帮助企业获得海内外客户认可并带动订单增长 [4] - 企业积极拓展东盟等新兴市场,利用自贸协定提升产品竞争力 [6][7]
奈飞(NFLX.US)多元化布局支撑营收增长,广告业务进入“发力年”
智通财经· 2025-10-20 15:25
财报发布与业绩预期 - 公司将于美东时间2025年10月21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1] - 市场预期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15亿美元,2025年全年营收为451亿美元 [2] - 市场预期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将升至31.5%,2025年全年营业利润率预计为30.3% [2]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预计通过提升用户互动度、降低用户流失率及推出更多元化娱乐产品实现 [1][3] - 游戏业务与广告业务的增长被视为2025年关键收入驱动因素 [3] - 广告套餐的推出有助于降低定价门槛,公司预计2025年广告收入将再次实现同比翻倍 [3] 广告业务展望 - 自2025年初以来,广告支持型收入的预期持续上调,当前三季度预期为11亿美元 [3] - 市场一致预期显示,2027年公司全年广告支持型收入预计将增至65亿美元 [4] - 分析师对2027年广告收入预期区间较大,为38亿至138亿美元,显示对增长幅度存在分歧 [4] 利润率与盈利展望 - 市场一致预期公司营业利润率将从2024年全年的26.7%升至2027年全年的35.1%,较上一季度预期提升70个基点 [4] - 预期营业利润率到2026年底将超过32%,分析师对2027年利润率预期区间为32%至37% [4] - 预期稀释后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全年的20.22美元升至2027年全年的39.77美元 [4] 估值与市场预期 - 当前市场一致目标价已小幅上调至1400美元,较当前股价有约17%的上涨空间 [5] - 2027年全年市盈率预计为30倍,显著高于2025年春季25倍的交易水平 [4]
上亿元股权被冻结,即墨黄酒“卖身”再添阻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5:29
即墨黄酒股权冻结事件 - 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约1575万元股权被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期限至2028年10月9日,被执行人为其两大股东新华锦集团和关联方山东鲁锦集团 [1] - 近期即墨黄酒累计发生7笔股权被冻结,短短一个多月内被冻结股权总额约1.27亿元 [3] - 股权冻结涉及多地法院,包括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法院、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和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冻结金额从50.8667万元至3000万元人民币不等 [2][7] 新华锦集团资金困境 - 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ST新华锦资金余额高达4.06亿元,监管部门责令其在六个月内(推算至2026年2月前)归还 [4][8][12] - 由于未能按期清收被占用资金,ST新华锦自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若逾期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将面临停牌乃至终止上市的风险,最迟在2026年6月必须解决资金问题 [4][12] - ST新华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1286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4亿元,远不足以弥补资金占用缺口,其半年报的可信度因财务总监未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并在9月被解聘而存疑 [10][11]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交易 - 青岛啤酒于今年上半年提出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该交易对价对应即墨黄酒2024年业绩的静态市盈率为21.8倍,市净率为3.27倍 [3][14] - 收购协议约定的120天交割先决条件期限已过,协议存在被终止的风险,且即墨黄酒股权的冻结为交易交割增加了额外障碍 [6][14] - 对青岛啤酒而言,收购即墨黄酒是其多元化布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尝试,旨在丰富产品线与啤酒形成淡旺季互补,但需面对渠道定位差异和新的营销投入 [17] 即墨黄酒及黄酒行业状况 - 即墨黄酒是北派黄酒的代表,2024年主营收入1.66亿元,归母净利润3047万元,净资产为2.03亿元 [14] - 同期,黄酒行业龙头古越龙山和会稽山的静态市盈率分别超过44倍和58倍,但市净率分别为1.55倍和3.18倍,显示即墨黄酒的估值在行业内处于不同水平 [14][15] - 青岛啤酒2024年营收和销量出现疫情以来首次同步下滑,收购即墨黄酒是其新任董事长“五新”战略下培育新动能的举措之一 [17]
长春高新:“三驾马车”驱动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29 00:04
公司战略新格局 - 公司勾勒出生长激素、多元商业化创新产品、新药"出海"授权"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全新格局 [2] - 旗下金赛药业与丹麦ALK公司达成脱敏治疗产品合作,获得3款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益,进军免疫与呼吸领域 [2] - 公司面临通过研发创新实现攻势突破、通过多元化与资本运作稳固防线、通过国际化布局实现护城河延展的三道命题 [2] 创新研发与技术壁垒 - 公司以金赛药业为核心,深耕创新基因工程制药,围绕生长激素构建技术壁垒并拓展创新药管线 [3] - 金赛药业构建起"粉针剂—水针剂—长效水针剂"三代产品矩阵,是全球少数拥有完整生长激素产品梯队的企业 [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32%,达13.35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 [5] 多元化转型与产品布局 - 公司从"单一爆品"向"多元化创新"主动转型,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和单一产品依赖度过高的挑战 [6] - 多元化布局覆盖儿科全流程服务、女性健康全生命周期方案、肿瘤领域,并上市国内首个IL-1β单抗填补痛风治疗空白 [7] - 公司认为多元化是"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的战略平衡,旨在从单一产品驱动转向多引擎增长 [8] 国际化战略与进展 - 公司2019年正式确立国际化核心战略,采用"研发销售两头在外、生产落户长春"的产研战术 [9] - 国际化路径包括产品获得FDA临床试验批件、向新兴市场输出技术、以及通过License-out模式加速创新药国际化 [9] - 公司宣布拟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国际化进程有望再提速,目标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 [10]
孙正义和“木头姐”都考虑入股,“稳定币老大”Tether估值直逼OpenAI
华尔街见闻· 2025-09-27 18:09
融资与估值 -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正吸引顶级投资者关注,潜在融资可能将公司估值推高至5000亿美元 [1] - 软银集团与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正在考虑入股,融资旨在出售公司约3%的股权,潜在投资总额可能高达200亿美元 [1] - 若融资成功,Tether的估值将与OpenAI看齐,跻身全球最有价值的非上市公司行列 [1] - Tether首席执行官已证实公司正在探索从一小部分知名关键投资者中进行潜在融资 [1] 市场地位与盈利模式 - 投资者兴趣源于Tether在稳定币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其发行的USDT市值约为1736亿美元,常年位居全球第一 [2] - 稳定币已从交易工具演变为战略性金融资产,公司通过将用户法币储备投资于生息资产获取利润 [2] - 自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来,短期美债收益率飙升为Tether利息收入带来强劲顺风 [2] - 2025年第二季度,Tether的净利润高达49亿美元,同比增长277%,使其成为加密行业乃至全球最赚钱的企业之一 [2] 业务多元化布局 - 面对三月期美债收益率从2023年和2024年峰值回落,公司需要减少对单一利息收入来源的依赖,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2] - 公司计划将业务线扩展到大宗商品、能源和媒体等全新领域 [2] - 在2023年底,公司宣布向基础设施和能源生产领域转型 [3] - 2024年,Tether完成了其首笔加密风险投资,向Arcanum Capital承诺提供资金支持 [3]
如何应对苹果自研基带芯片?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加强与安卓厂商合作、多元化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7:20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进展 - 苹果公司在2024年持续发力自研基带芯片,继2月在中端机型iPhone 16e上首次搭载自研芯片C1后,本月发布的iPhone Air也采用了升级版C1X [1] - 此举意味着苹果正逐步摆脱对高通在基带领域的依赖 [1] 高通公司的应对策略 - 高通公司确认,其2027年以后的业务规划中已不包含苹果相关的部分 [1] - 公司应对策略包括两个方面:加强与安卓厂商的合作以取代iOS的份额;以及推动业务多元化,布局汽车、物联网、个人电脑等领域 [1] - 公司层面已有具体战略来应对苹果自研芯片带来的变动 [1] 基带芯片行业格局 - 基带芯片技术壁垒高,需要长期积累,全球仅有极少数厂家拥有此项技术,包括高通、联发科、三星、紫光展锐和英特尔 [2] - 高通是基带芯片市场的主导者,截至目前,苹果大部分机型仍使用高通产品,但苹果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摆脱高通基带 [2]
李子园扩产踩刹车
北京商报· 2025-09-24 00:18
项目终止与产能状况 - 公司终止云南2亿元含乳饮料产线投资计划 官方解释为土地规划及产业规划等客观因素导致手续无法满足建设需求[1][2] - 五座工厂总产能37.59万吨 实际利用产能24.88万吨 产能利用率仅66%[1][4] - 目前仍有5个在建项目 计划投资金额达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将提升至59.26万吨 较2024年增长58%[3] 财务与募资动态 - 2021年首发募资7.76亿元 2023年发行可转债再募资6亿元 总计募资13.76亿元 主要用于扩产能项目[3] - 2025年上半年含乳饮料业务营收约5.83亿元 同比下降11.19% 其他业务营收3582.51万元 同比增长77.86%[4] 业务转型与市场竞争 - 公司尝试多元化布局 覆盖椰奶 奶咖 AD钙奶及维生素水等热门赛道 2024年4月推出AD钙奶 同年底推出维生素水产品[4][5] - 2025年5月宣布投资3.2亿元在宁夏建设奶粉生产线 包括全脂脱脂奶粉 浓缩奶 稀奶油及奶酪等产品[1][5] - 奶粉市场竞争激烈 工业奶粉和乳制品加工属于重资产低毛利业务 伊利 蒙牛 新希望等巨头已在宁夏布局[5] 行业背景与风险 - 国内乳企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20年后加工产能过剩加剧 市场需求相对过剩[3] - 含乳饮料业务营收占比超九成 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品类问题[4]
扩张产能受阻,李子园多元化求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9-23 22:16
项目终止与产能状况 - 终止云南2亿元含乳饮料生产线投资项目 因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等客观因素及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2][3] - 公司现有5个工厂总设计产能37.59万吨 实际产能24.88万吨 产能利用率仅66%[2][6] - 目前仍有5个在建项目 计划投资金额达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提升至59.26万吨 较2024年增长58%[5] 财务与募资情况 - 2021年首发募资7.76亿元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资6亿元 总计13.76亿元 绝大部分投入扩产能项目[4] - 2024年上半年含乳饮料业务营收5.83亿元 同比下降11.19% 其他业务营收3582.51万元 同比增长77.86%[6] 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 - 公司含乳饮料业务占比超90% 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品类问题 近年通过椰奶、奶咖、AD钙奶、维生素水等产品多元化布局[6][7] - 2024年5月宣布投资3.2亿元在宁夏建设全脂脱脂奶粉、浓缩奶、稀奶油、奶酪等生产线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2][7] - 进入奶粉市场是基于行业趋势研判及原材料成本控制需求 将利用现有生产管理体系[7] 行业环境与竞争挑战 - 乳制品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20年后加工产能过剩问题加剧[4] - 宁夏奶粉市场竞争激烈 伊利、蒙牛、新希望等巨头已布局 工业奶粉属于重资产、低毛利业务[8] - 新项目短期对业绩贡献有限 资本开支高企可能影响公司现金流和负债率[8]